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精选16篇)
语文教案 篇1
课 题
陶罐和铁罐
主备教师
彭红霞
使用教师
赵桂英
参加人员
四年组全体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情感目标:懂得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合作。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读懂陶罐和铁管的对话。
教学难点:了解任务的性格特点,体会其中表达的含义。
教学准备
陶罐和铁管各一个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师讲台上摆的是什么?板书(陶罐和铁罐)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在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发言。
3、师归纳。
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听1——9自然段的录音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奚落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3、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① 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② 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③ 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6、小黑板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傲慢>。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很谦虚>。
②请同学们自学后面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体现了陶罐和铁罐怎样的态度?铁罐:傲慢、狂妄 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③请同学们看到书页的插图,看一看,哪个罐子是陶罐,哪个是铁罐,为什么呢?
7、指导朗读1——9自然段。
①通过1——9片段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读一读。
②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读出陶罐的谦虚。
③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叙述的语句就由老师朗读。
④请两位同学把刚才读的内容演一演。
四、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学生的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五、总结课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
这则寓言采用了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看待问题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业:
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板书设计:
陶罐 易碎 ——→ 永久
忍让 ↑↓ 奚落
铁罐 坚硬 ——→ 氧化
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指名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知道朗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理解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画出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词句。
讨论交流:说说在陶罐和铁罐的变化中,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综合实践活动:举行班级朗读比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语文教案 篇2
作文教案设计
习作内容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写个片断。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作前准备
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开展“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的某一特点的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前天,老师参加了我班举行的“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了解到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中,都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根据小伙伴的特点,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出示要求,讨论理解
1.出示要求
在童年生活中,你一定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有的是你的同学;有的是你的邻居;还有的……你一定很了解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做过的许多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的一件事来写,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并完成填空
我要写的印象最深的是,要突出的人物特点是,选择的一个事例是。
3.大组交流
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①写小伙伴的一个特点;②用一件事来写;③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三、提供情景,打开思路
1.播放录像
这是我们班去年秋游中的几个画面。(无声,给学生思维空间。)
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①这次秋游中发生了几件事?
②哪件事表现了小伙伴的特点和品质?
③你选择哪件事来描写人物的特点?
2.交流归纳
①秋游中××同学收拾午餐留下的垃圾,体现她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的行为。
②××帮助邻校一位掉队的小同学寻找老师,反映她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通过这一情景,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选择材料,而且让学生懂得最好的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而别人不知道的事,材料的真实、新颖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他使全校轰动》《我心中的偶像》《任性的表妹》)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14个字,认识“口、⻊、讠、王”4个偏旁。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让学生知道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
愿望。
二、课前准备:活动器材:各种球。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吸铁石
三、教学过程
一、玩中学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生活中的好朋友,实物出示篮球。说说这是什么球?
2、学习生字“球”,拼读音节,认识王字旁,板书王字旁。说说用什么办法记这个字?(老师告诉学生:球打得特别好的人我们叫他球王,所以左边是个王字,要当球王又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右边是个要求的求。)说说篮球可以有哪些玩法?认读词语:打球、拍皮球
3、出示: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说说这些是什么球?告诉学生: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打排球都可以叫打球。
4、出示:足球,说说这是什么球?怎么玩的?认读词语:踢足球。
3、各种各样的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看,操场上,小朋友玩得多快乐!出示课题:操场上,读课题。
二、看图说话,学习6个词语。
1、说说这些小朋友在进行什么体育运动?(要求说完整话)
2、老师随机出示:拔河、 跑步、跳高,认读这几个词语。
3、再认读这六个词语,去掉拼音指名读,领读。
4、会读这些词语了,咱们做“你演我猜”的游戏,老师闭上眼睛拿一张词语卡片,小朋友先认一认,然后用动作演一演,让老师猜猜是哪个词语。猜对了齐读。贴黑板上。
5、分类识记:
(1)请小朋友动脑筋,如果给这些词语分成两类,你会怎么分?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2)结合回答,引导识记:
a、“打球、拍皮球、拔河”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个“提手旁”。板书提手旁。
b、“跳高、跑步、踢足球”都是用脚的,所以都有个“足字旁”。板书足字旁。
6、除了这些活动项目,书上54页还有8个活动项目呢。拼一拼,读一读。
7、说说你最喜欢哪些活动呢?
三、学儿歌,学生字。
1、有个小朋友他可喜欢跳高、拔河、拍皮球了,还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呢!
2、学生看书自由读。
3、师领读、请小老师领读。齐读。
4、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呀?(是啊,要想身体好,少生病,就要天天锻炼。)
四、学生字。
1、课文中的词语和儿歌,小朋友学得那么棒,相信大家生字也会学得很好。我们的生字宝宝要登场了!
2、拼读音节。
3、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你是用了加一加的办法来记生字的。老师还可以用编字谜的办法来记生字呢。猜字谜:一点一横长,口字摆中央。下面开扇门,门里张着嘴。学习“响”字时,认识口字旁,板书口字旁。学习“课”字时,认识言字旁,板书言字旁。
4、去掉音节读。
5、组词读。
6、游戏巩固生字: 找朋友:
打 拔 拍 跳 跑 身 下
河 手 球 步 体 课 高
五、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生字宝宝大家都认识了,现在我们要把它们送回家了,它们的家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课文里。齐读课文。
课后反思:这课的汉字多而且难记,刚开始学了没多少汉字,因此利用旧字来学新字的方法,少之又少,所以有些字只能是机械记忆。对于入学还不到两个月的孩子来说,机械识字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所以,我尽量采用趣味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比如,“球”字的学习,如果只是跟学生说“王加求就是球”,学生一定是不要听的,或者是一只耳朵进一孩子耳朵出的,效果很差。我给学生编了一个故事说:球打得特别好的人我们叫他球王,所以左边是个王字,要当球王又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右边是个要求的求。学生听了,就容易记忆了。再比如“拔”字我也是采用了这种方法:拔河要用手,所以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一个小朋友的友,小朋友拔河用的力气太大了,出了很多汗,上边的一点就像是小朋友的汗水。我还采用了猜谜语的方法来记生字,如“一点一横长,口字摆中央。下面开扇门,门里张着嘴。”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是“高”。这两种方法很受学生喜欢。最受学生欢迎的游戏是“你演我猜”,通过学生认词用动作演示,老师来猜词语。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最高的,人人情绪高涨。这个游戏既让学生巩固了对词语的识记,又起到了课间操的作用。因此,前半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很好的。但是后半节课,由于生字一下子出示的太多,学生觉得有点困难了,学习的兴趣就又点下降。如果把14个生字分成两个时间段出示,把六个词语中的9个生字放在前半节课学习,把儿歌中的5个生字放后半节课学习,最后巩固时再和起来,难度就降低了一些。整堂课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的训练还不够,学生有时回答得不完整时,我没有注意去听,所以没有及时指出。这点在以后的课堂上要注意的。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3.学习并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字词;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教学方法: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阅读这篇课文,要学习文中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优秀品格,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课时安排:安排一课时。
-、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语调,划出不能理解的词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词句。
四、理解词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并翻译这个句子:
①亦不详其姓字( ). ②因以为号焉( ) ③不求甚解( )_ ④造饮辄尽( )_ ⑤环堵萧然( )_ ⑤箪瓢屡空,晏如也( )_
○6不戚戚于贫贱( )_ ○7不汲汲于富贵( )_
2.全班齐读课文后,指名翻泽课文大意(2-3人);思考。
○1 “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2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润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3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木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褥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4“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否相同?
文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意思是木一样的。“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实际上应该是“以(之)为”,意思是“把(它)当作”,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认为”的意思。
○5“欣然”、“萧然”中“然”的用法有什么特点?
在文言文中,“然”的用法有多种,可作“然而”“样子”“这样”解。这里的“然”是用作形容词的词尾,意思是“……的样子”。 “欣然”是高兴的样子, “萧然’是冷冷清清的样子。
五、引导讨论以下问题:
(l)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明确:“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明确: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明确: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台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六、总结全文。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寓言故事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言的深刻寓意
3、想象故事情节,排成课本剧
4、扩写寓言,教育学生留意观察生活,抓住动作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悉寓言内容,理解寓意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引入寓言《狐狸和葡萄》
师:说起狐狸,大家都很熟悉,在很多故事中都有它,如:兔死狐悲、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等,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学生谈感受),今天咱们再来看一个发生在狐狸家族里的故事,(读课题),狐狸和葡萄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
诵读寓言故事:
盛夏酷暑,一群口感舌燥的狐狸来到一个葡萄架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狐狸们馋得直流口水,可葡萄架很高。
第一只狐狸跳了几下摘不到,从附近找来一个梯子,爬上去满载而归。
第二只狐狸跳了多次仍吃不到,找遍四周,没有任何工具可以利用,笑了笑说:“这里的葡萄一定特别酸!”于是,心安理得地走了。
第三只狐狸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万难,吃不到葡萄死不瞑目”的口号,一次又一次跳个没完,最后累死在葡萄树架下。
第四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整天闷闷不乐,忧郁成疾,不治而亡。
第五只狐狸想:“连个葡萄都吃不到,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呀!”于是找个树藤上吊了。
第六只狐狸吃不到葡萄便破口大骂,被路人一棒子了却了性命。
第七只狐狸抱着“我得不到的东西也决不让别人得到”的阴暗心理,一把火把葡萄园烧了,遭到其他狐狸的共同围剿。
第八只狐狸想从第一只狐狸那里偷、骗、抢些葡萄,也受到了严厉惩罚。
第九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气极发疯,蓬头垢面,口中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另外几只狐狸来到一个更高的葡萄架下,经过友好协商,利用叠罗汉的方法,成功共享,皆大欢喜。
领会寓意:
思考:1.这些葡萄究竟酸不酸?好吃不好吃?为什么狐狸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2.“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他”会想哪些办法呢?
3.用课文里的一个词来说明狐狸想尽办法的结果。此时此刻,狐狸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可他又是怎么说的呢?为什么这样说?
4、齐读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5.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像狐狸这样的人很多,这些人——(引读文章结尾,揭示寓意),平时我们还习惯用另一句话来形容这些人,多媒体出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试着填好这些句子
①丽丽今天穿了件很漂亮的连衣裙,同学都说好看,芳芳见了却撇撇嘴说:“有什么好看的,像只花蝴蝶似的,俗气!”真是
小结:
师:学习了这则寓言后,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课文下面吧。
1、学生写话
2、学生交流体会。
语文教案 篇6
漫谈沟通
课前热身:
师:老师第一次来这里,感到很紧张,但是我今天收到一张便条,上面写着“祝平安”,你们猜猜,这张便条在哪里?
生:家里人塞在你的手袋里
生:在早餐桌上
生;在电脑里发现的
师:这张纸条放在我家抽水马列桶的盖上(一片笑声)
师:这就是我跟我家人的沟通方式,他们知道我很忙,纸条有时贴在冰箱上,有时放在电视机上,有时在枕边。你们平时是怎么跟家人沟通的?
生:用语言来交流。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活动,叫有口难言,
热身运动
一生上台不说话,做动作(肚子疼),其他同学猜
另一生上台表演(等待),台下学生猜
第三位学生上台表演等在产房外的父亲焦急的神情,(学生演得很精彩)
师:除了语言,我们还可以通过动作、表情、等来表达我们的心情。
师:我们再来做活动,节目二:解难能力大考验
师:遇到这种人,用什么方法表达情感呢?
(将题目分给小组,小组同学共同讨论解题方法)
可以大声地,然后告诉大家你们讨论的结果
第一小组讨论结果:
题目:有一个北京来的小朋友来,想上厕所,你怎么办。
生答:我们商量后决定可以正宗普通话告诉他;带他去;画地图;
第二小组:
题目:上课之后,前面的一位同学睡着了,你怎样提醒他?
生答:我们讨论说,在他后背推一推;用电池在他背上烫一下;踩他的脚。
第三小组:
题目:一个小孩子哭了,你怎么逗他笑?
生答:做鬼脸;唱摇篮曲;逗他;抱起来
第四小组:
题目:朋友生日到了,你们用怎样的方式表达祝贺?
生答: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点歌;寄礼物
最后一组
题目:在非州主人家里,你怎么告诉他你肚子饿了?
(学生通过动作表演来说明)
正式上课:
师:(出示漫谈沟通)沟通是什么呢?
师: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表达。
师:那么什么是漫谈呢?
生:很广泛地,全方位地谈话
师:是大方的,轻松地交流,这就是漫谈
师:大家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后,有没有留心每节课文的重点意思呢?
接下来是游戏时间:问答大比拼(一)(发给每组一张答题卡)
提示:1、请分线讨论
2、按照课文的内容设计一首问题
3、总是里必须有为什么或怎样这两个词语
4、时限:3分钟
第一小组:
题目:动物为什么不能像人一样来沟通?如果像人一样,沟通会怎么样呢?
(其他组同学回答)
生: 会像生活在梦幻的界里
生:动物的生态方式决定他不能讲话
生:其实动物也能像人一样沟通,比如,八哥
第二小组:
生问:人类沟通的方式为什么比其他动物丰富得多?
生答:因为人类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手段,人类还可以写文章等
第三小组:
生问:为什么人类是最善于沟通的动物?是怎样沟通的?
生答:因为鸟类只能说鸟类讲的话,人类从小就可以学习。
生答:如果人类是比较高级的善于沟通,比如可以用语言,用神情来沟通,用肢体语言来沟通
第四小组:
生问:为什么要沟通?
生答:因为通过沟通才能理解对方的心理,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能与他交朋友。
第五小组:
生问:如果你跟动物沟通,你将用怎样的方式?
生答:我会把当人类,与他交朋友,
师:同学们提出 的问题太精彩了
师:接下来是游戏时间:问答大比拼(二)
(1)动物用不同方式与同类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生答:吓唬别的动物,保护自己。
师:像猴子高兴时露牙齿,是为了什么?
生:表达心情。
师:狮子吼叫向同类传递什么?
生:传递信息
(2)作者比较动物与人类的沟通方式,是要提出什么观点?
生答:想表达人类比动物要聪明
生:善于用我们的沟通工具与别人沟通。
(3)你认为有好的沟通工具是不是足以令人沟通良好?
师:你跟家长、长辈沟通是不是很好?回家再想想,看看跟家人有没有更好的沟通方式。
师:愉快学习新词语
师:跺脚,部首是什么?大家轻轻地跺脚?(学生轻轻跺脚)跺脚会在什么时候做出为的?
生:激动,愤怒时做出来的
师:你们什么时候跺脚?
生:我们在着急时候跺脚
师:“耸肩”,这个动作谁来做?
师:你们在什么时候耸肩?
生:在无所谓的时候。
生:在放松自己的时候。
生:发恼的时候
师:“骚扰”,你们爱这个词语吗?(齐声说:不爱)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不喜欢别人来骚扰我们。
师:那么骚扰是什么意思?
生:代表打扰,使我们的心情不安宁。
师:谁能用骚扰来写句子?
生:我正在写作业,有同学不停地骚扰我。
师:接下来是朗读时间,
提示:1、注意坐姿
2、眼睛和收本要保持距离
3、留意发音要正确、响亮
4、注意停顿
学生齐读课文
(读得不够到位)
师;温柔地笑怎么能读成“温柔地笑”?应该怎么读?那么用力地跺脚?耸耸肩?
(生再读课文,有很大进步)
师:我们读书的时候,要注意文章的表情。
师:现在我们总结课文:齐来画脑图
师:脑有 个中心,那我们这篇文章的中心词是两个字,那就是------沟通
文章通过两种动物来对比(人和其他动物)
师:(发练习纸)回家想一想,在家用了什么沟通方式去交流的,做的就打勾;动脑筋去创造一些未来的沟通方法。
师让全体同学起立,面向老师,
师:今天,非常感谢南宁小学的小朋友,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来鼓励学这些学生(台下老师报 以热烈的掌声)。我送你们走。
黄锦燕个人简介:
毕业于香港教育学院,现就职于启思小学。现正于香港城市大学修读小学荣誉教育学士课程。
从事教育工作已有八年了,作为一位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深深体会到在香港教语文科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程。为了让孩子们学好中国语文,我们启思小学不单在听、说、读、写这四个节上施行良好的教学方法,最近更积极地推行课程改革,设计最新的专题研习课题等。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我们坚信教师的身份是任重道远的!
借此感谢启思小学,是她那自由开放的胸襟滋养一群老师们的心灵,让我们保持年轻干劲;更感谢陈校长,是她对实现教育理想的坚持,对孩子们、同工们的真诚的爱与关怀,成为我们最好的典范。
问:上课一开始,你说很紧张,真的吗?
答:真的,因为昨天发生了一件事,原来上课的老师病了,组委会通知我要我代他上课,时间很匆忙,又要为孩子们准备资料,还要把繁体改陈简体,准备不充分呀!还有一周前听说这个活动,有1000多人听课,吓死了!明天听说有4000人听课。
问:课前与学生的谈话中,你让学生猜便条会放在哪里?最后,你说放在抽水马桶的盖上,是真有其事么?是不是为了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说话?
答:放在抽水马桶上市我临时编的,设想我自己放开了说,孩子们就会庆松一点。便条,我们是经常使用的,比如:我会经常的将一些便条交给家长,主要是赞扬孩子的,让家长方咱家中的某个地方,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惊喜。
问:刚才我们看到你上的课,感觉很新颖。香港平时的阅读课就用这样的方式吗?你们是不是都采用这种游戏的方式组织阅读教学?
答:我们平时就是这样上课的。低年级组织学生去玩,让学生去接触自然,必要的时候我们组织学生离开课堂,离开校园。比如,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就引导学生到学校外面去参观。中高年级,实行问答的比赛,小组讨论的形式和今天差不多。
问:从形式上讲,用游戏组织课堂教学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我们也在学习这种方式。你们班大约有多少学生?平时是不是都分组?
答:我们每个班大约35人。我们一年级到三年级,课堂的组织形式基本就是这样的。即使采用传统的方式,我们的学生也会用10秒左右的时间快速的把座位转过来,他们已经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
问:分组是很好的形式,这样学生的机会很多。
答:是的,我们给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空间。师生之间是相互协作的,老师不是把现成的资料都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己找答案。我们很注意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问:我们平时做课,都是让学生感谢听课的老师,让学生说:“老师辛苦了,谢谢你们”。而你在这节课的最后,让所有的老师鼓励今天参加学习的学生,我们觉得这种方式很好,你是不是平时也这样做?
答:是的。我们校长每天送小朋友上车的,校长站在校门口和小朋友们再见。我们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获得自信,感觉自己存在的意义。平时我们就这样,和学生之间保持一种友谊,相互理解和尊重。
问:与你的教案相比,最后的造句好像少了一个,这是你的临时调整还是事先的变化?
答:是临时变得,因为时间超过了,外边还有孩子们在等着呢!其实我也不适应40分钟上课,香港都上30分钟。为了完整的表现香港课堂的面貌,这节课拼了很多内容。
问:黄小姐,你能向我们介绍一下香港的课外阅读的有关情况吗?
答:我们很重视课外阅读。每天早上有15分钟时间,孩子们阅读自己带来的课外读物,我就给他们方一些音乐。午餐的时候,我会读文章给他们听,前一段时间我们都很迷《哈里波特》,我就读哈里波特,我也是一个哈里波特迷。我和孩子们穿一样的哈里波特的衣服,一起去看电影,他们还约我看第二集呢!最近孩子们在看《三国演义》,他们做衣服、写台词、排练,自己拍三国演义的录影带。去年,我们学校图书借阅达100万册。(学生1000人左右)
问:黄老师,你有没有听其他老师的课,能不能谈一谈你的感觉?
答:我感觉现在内地的课活泼了很多,原来比较死板。我原来通过别人对内地的课有所了解,也看过内地的老师到我们那里上的交流课,感觉不是很好。现在看来,感觉进步很大,很多课件的应用都是很专业的,我感觉很好。(黄老师开心的笑着说)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创意】
感受一篇,自学一篇。
【教学步骤】
一、由词的风格导入词的学习
二、简介温庭筠
三、读顺全词
1、读出节奏。
2、读出重音。
3、示例:“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肠断”。
三、读懂大意
1、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词的大义。
2、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全词内容。
四、读出层次
建议你再读全诗,从“时间、景物、情感、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说一句话,表示你读懂了课文。
1、从时间来看,全词 描绘了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从清晨到黄昏一天的活动。
2、从景物来看,全司 的景物犹如一个个扫描镜头,从家中→楼头→千帆→江水,最后定格在白频洲。
3、从情感看,全词 女主人公从满怀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 ,因而肝肠寸断。
4、从手法看,全词 没有粉饰、刻板之语 ,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从表达方式看,全词 第一句叙事,第二句描景,第三句抒情 ,[叙一笔,描二笔,抒一笔],构成叙→描→抒的模式。
小结模式:叙一笔、描一笔、抒一笔(或事一笔、景二笔、情一笔)
五、读出情味
建议你再读课文,就课文中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例如:“梳洗”一词表现了女主人公满怀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
小结:
1、“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选行爱人的归来,写出了这一个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同时又引出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
2、“千帆”点明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捻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改变语序“千帆过尽皆不是”)
3、“脉脉、悠悠”描绘了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夕阳有意,江水有情,思念无穷。
4、“肠断”写出了女主人公失望之情痛苦到了极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呈收拢回来,集中在“百频洲”,那是她当初同爱人分手的地方,当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聚焦定格情头)
六、读背全词
七、诗词联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是白居易写的一首《忆江南》,与《望江南》属同一词片牌名。试按以下步骤自学此诗。
1、读出节奏、重音。
2、读懂大意。
3、读出层次。
4、读出情味。
5、读背全词。
参考答案:
1、“好”“谙”“胜”“如”“能不”
2、作者通过对记忆中江南关系的描绘,强烈表达了思乡之情
3、层次。
⑴时间:往昔──今日
⑵景物:“日出、江花、江水”
⑶情感:思乡
⑷手法:工笔细描
⑸表达方式:叙、描、抒
八、背诵两首词,结束全文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在课文中识字,体会同学们开学时的喜悦心情。
2、结合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正确认读十四个生字(其中包括两个多音字)。
二、教具准备:
挂图、卡片、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很高兴你们升入了二年级。经过了一个假期,你们又来到了学校,能说说你现在的心情吗?
(学生自由说,老师对说得好的同学及时鼓励。)
你们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是怎样说的吗?
(二)助拼音,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问,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汇报,把读不好的词语反复读几遍。
3、学生之间互相度,各自纠正读音。
4、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格外灿烂鲜艳分外好奇
兴奋仿佛突然
5、读带有词语的句子:
今天的阳光格外灿烂,校园的花朵格外鲜艳。
老师在校门口笑脸相迎,同学们见面分外喜欢。
就好像一年前的我,睁着好奇兴奋的大眼。
看着他们,我仿佛突然长高了。
6、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开学这一天都看见了什么东西?
7、分组读读,从这些句子中,你又想到了什么东西?
8、课文中的小作者心情怎样?他又想到了什么东西呢?想想应该怎样读,小组间互读。指名读、集体评议。
9、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今天的阳光格外灿烂。
校园的花朵格外鲜艳。
应该怎样读?能不能用“格外”说一句话。
(三)展开想象,让学生畅所欲言:
说说你升入二年级时,有什么东西希望和打算?
(四)读读、演演、背背:
1、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庭。(可加上动作表演)
2、试着背一背,自由背、同桌背、指名背。(配乐)
四、板书设计:
开学第一天
老师笑脸相迎
同学分外喜欢扬起风帆
小弟弟、小妹妹好奇兴奋送去温暖
语文教案 篇9
大自然的启示
课型: 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
2、体会文章的优美的语言表达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的关系,了解本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特点。
德育目标: 联系自然与生活,获得启示,丰富思想,感受人生。
教学重点 :对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启示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景与意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我们生活在一年的四季中,春的勃发,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冷峻,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五色斑斓,一切生命才如此丰富,生活才有了意义而显得精彩。散文《春》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焕发的勃勃生机和无穷生命力,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与激励。《夏之绝句》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与生命之美是瞬间的,脆弱的,只有我们让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关注大自然,才能发现美,才能体会到生活之美。《夏天的旋律》和《唐宋诗中的物候》告诉我们,古人从大自然的观察中悟出了物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还能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所写的《大自然的启示》,看看一个外国人又从大自然获得了那些启示。
(开篇激趣,让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更深刻一些,为理解本文的深刻的寓意作铺垫。利用本单元的前几篇学过文章,从启示这个角度总结一下,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并顺利地过度到本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读中说品
㈠初读文章
⑴检查预习,梳理字词
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听配乐朗诵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文章的意思或感情
⑶学生读后自由说说文本的内容
要求:不看书,用自己的话概述或用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复述:语言通顺,意思连贯。
(学生初读课文,读出感情,说出大意,加强对文本的理解的力度,为下一步打好基础。教师不讲,学生自己去读,在听读中感知文本的内容,完成自主学习文本,自主诵读,自主吸纳文中的营养。学生说内容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促使学生提高吸纳的效率,另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的学习的主体地位。)
㈡再读文章,读中说品析
⑴学习跳读文章,寻找自己感受的或最深的语句或段落品读。
要求:读也语句或段落的感情,注意运用朗读的技巧。
⑵学生交流,说出朗读的方法与原因,教师点评。
要求:可以说整个语段的语气语调的特点,也可以说一句话中的一个或几个词的读法。
(这个板块意在引导学生加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对文本的个性化的领悟,从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朗读探究中,自主地领悟文本的内涵。读中品,品中读,真正达到学生在听读中领悟文本的目的。)
三、问题探究,质疑解难,加深认识,品中说悟。
⑴作者在文中写了大自然哪些物象,从中领悟到什么人生的启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⑵从全文来看,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⑶本文的描写的景与表达的意有什么关系?探究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的特点?
学生结合问题自主探究
(方法:全班前后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自选一个小组长,进行研讨,要求用把理解的意思写下来。)
过程:第一步。学生自读,小组探究交流
第二步。小组间交流。
第三步。师生共同对问题进行探究,形成对文本解读中问题共识。
(这一板块主要的目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能自主、合作、探究,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主旨。提出的问题,为的是加深对内容主题的理解。通过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在相互交流中,提高理解力,在相互的质疑中,提高分析力,在相互对话中,提高表达能力。养成读书能深入思考的良好的习惯。)
四、品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深刻哲理。
⑴学生自由选择品味点或是难点,进行朗读。
⑵交流自己的体会,提出自己的疑点。学生答疑,教师点拨。
教情设想:几个精辟的句子理解。
①人生要经受“风雨的磨练和洗礼”,而事实上人生的风雨是时刻存在着的,就像人生如流云,时刻变化。在文中找出写云变化的句子?在文中找出写人心、命运变化的句子?
明确:云,快快慢慢、大大小小、白白淡淡、高高低低,时刻溃散崩离,时刻瞬间组合,各有不同。人的心、命运:明明暗暗、各式各样、分分秒秒、变幻莫测,人生如流云。
②人生变幻,悲喜交加,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学生讨论明确:得意淡然,失意夷然。每个人都要拥有坦诚、谦虚的胸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的工作,必可体会出那漫长人生中的无穷情趣。
③声朗读最后两段,思考揭示了什么道理?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明确:人生要经历崇山峻岭般的起起伏伏,经历风吹雨打,要振作精神,克服困难,继续奔向前程,在那山的那一头,永远有着我们的希望。这也便是作者所要告诉我们的大自然的启示。
(这一板块的教学主要的培养学生从不同有角度去理解文章的主旨,感受文章的语言优美与深刻的内涵。体会文章运用语言表达思维的特点,从语言品味这个角度去把握作者思维,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目的。)
五、观察大自然,结合生活,展开联想。读写结合,训练能力,拓展思维。
⑴你从作者表达的对人生的感悟中,感受到作者是怎么一个人?我们应该对待生活?
⑵你还能从大自然中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探讨与交流。
(本教学板块目的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课文的深刻思想启发学生对生活细心地去观察每一件小事,深入的认识。立足学生的个性的感受,从课本走向课外,学会关注自然与生活的细节,让学生在读书中学做人,在生活中学做人,在自醒自悟中成长。)
3、教师小结
4、布置作业
我们身边的自然变化,试着也用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从中领悟到什么启示,用抒情议论的句子表达出来?题目自拟,
教师点拨:
你看过山吗?山是伟大壮阔的。你看过海吗?海是宽广无边的。一片偶然飘落你手中的落叶能让你想到什么?是它过去曾拥有的历史?是它来自何方?还是依在枝头上的岁月中所看见的大大小小的、数也数不清的人人事事?
我一直认为,人生在大自然中领悟很多,难道不觉得大自然的一切代表着人的压力、失意、竞争以及喜乐悲愁吗?好,就拿月亮来说,月圆月缺这种自然的现象,常常代表亲友的团聚、离散。蚂蚁和蚜虫,就表现了为生存而合作互助。看过独自生活的蜜蜂吗?他们讲求的是团结、分工的精神。
大自然还带给我岁月匆匆,务必要珍惜光阴的启示。你看过那日出和日落,仿佛刚刚旭日东升,转眼间却是星月稀疏。夜来香绽放了,又萎谢了,若是说,落花、残叶曾代表着一个个绚丽的生命,那么,它实在太短促了。花蕾初生的光彩转眼间化为死寂的干枯,蝶儿在夏季热闹以后,也会僵死在花儿的冷香里!虽然,它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它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写下最美好的历史,这不也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吗?
生命虽然短促,但若能使它放出色彩,但可称之永恒,是吗?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景获得的启示
小白花小鸟和谐一致
投石水池付出获得
去中变化坦诚谦虚
语文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靠、啥、刺、甲、炸、却”这6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旅、降、察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出示植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2. 揭示学习内容。 3. 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旅 准 备 降 娃 洼 苍 豆仔 察 粗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旅行 告别 粗心 准备 山洼 娃娃 知识 降落伞 四海为家 纷纷出发 仔细观察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备:上面是三笔反文,下面是“田”字底。 降:左右结构,部首是左耳旁,右下边不是“牛”字,而是:第一笔写横,第二笔是竖 折,第三笔是竖。 旅: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方字旁,右边的笔顺是:撇,横,撇,竖提,撇,捺。 注意与“纸”字区分。 察:上下结构,上面是宝盖,下面是“祭弊帧?/SPAN> 娃、洼: 注意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四 练习:指导学生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21 植物妈妈有办法 旅 准 备 降 娃 洼 苍 豆 仔 察 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读这首诗,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知识的欲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教学用具:录像、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脑出示课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它靠的啥办法?你们也来模仿老师问一问大家。读一读。 二、学习 1.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后数 一数共有几小节?(6小节)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a开火车读词 老师看看大家字词掌握的怎么样,我们来开火车好吗? b做多音字“得”的练习 这篇课文有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三次的读音各不相同,我们来做一个练习。(结合电脑出示的句子练习) 2.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课文 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哪几个小节是介绍这几种植物的? 3.小组合作学习: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植物,读一读那个小节。 2)说一说这种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蒲公英: 1)蒲公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植物,哪个小组是学习这个小节的,你们来说一说。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蒲公英美不美?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纷纷出发”读出来。 苍耳: 1)你们见过苍耳吗?谁来说一说? 2)课下同学们找了有关苍耳的资料,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苍耳,谁来摸一摸,什么感觉? 1)哪个小组愿意把感觉给我们介绍! 2)他们说的对不对,我们来验证一下。 3)为什么苍耳能够挂住动物的皮毛? 石榴: 1)同学们你们吃过石榴吗?什么味道呀? 2)石榴妈妈的胆子更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请同学们看一看。 3)哪个小组给我们说一说看懂了什么。 4)有语气地读一读 豌豆: 1)找小组来说一说; 2)他们说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 3)你觉得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刚才大家说豌豆炸开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我们怎么才能读好? 5)集体再来读一读。 总结:这四种植物多么有趣呀!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个小节,就坐在位子上读一读! 第六节 1)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就这几种吗?你还知道其他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2)看录象 3)请同学读第六节,想: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 三、总结留作业: 老师觉得你们就是会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希望同学们把这种好习惯带到课下,到大自然中多看看,留心观察身边的植物,你会得到更多的知识。 四、作业:课下同学们可以画一画课文中介绍的这几种植物,去查找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们做一期展板,展示出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你知道还有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吗?课后仔细观察,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曹操作为奸臣逆贼的形象。 2、背诵诗歌的第一小节。 3、分析作者的忧思之情。 过程与方法:1、多朗读,从朗诵中感知诗歌的意思。 2、捉住能表现作者心情的字如“忧”,进行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知曹操的远大志向和英雄形象。 2、培养高中的独立评价能力。 教学方法:美读法、讨论法、启发诱导法。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吗?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是什么样的形象?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这样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现在同学们看这幅图片,只这是京剧中曹操的形象,同学们曹操的脸有什么特点?白色的。那位同学知道京剧中白色代表什么类型的人。代表的是阴险奸诈的人。 展示 《观沧海》的幻灯片。 二、学习文本。带着对曹操诗歌的这种感受,我们一起学习曹操的另一首非常的诗歌《短歌行》。 1、朗读,先让学生朗读一遍,从朗读中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对诗歌的把握如何? 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别人是如何朗读短歌行,注意感情的轻重舒缓。 预设: 在让学生听完朗诵之后再读一遍。 小结朗读:同学们读得很流畅,但感情把握不到位,这是因为诗歌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所以对于它所表达的情感可能把握得不够到位,那我们就深入地了解一下诗歌,请同学们看一下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出作者心情的是什么词? 预设回答:忧 2、范仲淹登岳阳楼的时候为国为民,发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代丞相的情怀,那同学们看一下曹操他忧的对象是什么? 先不着急回答,我们说这首诗总共有两段,但是我们还可以把这两段分为四节,所以我们先来齐读第一节(从开头至唯有杜康)女生读一句,男生读后一句,我们先把这一小节读一下,从中看作者“忧”什么? 预设:忧的是人生苦短。 同学们是如何看出来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愁来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啊,在诗中曹操是如何来解决的愁苦的? 预设: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里的杜康代指的是什么?酒。这说明曹操是想借酒消愁了,那酒能不能真正的消解愁闷呀。 预设:不能,那你认为什么才能消除曹操的愁闷。 预设。“是人才。” →你从哪句中可以看出是人才? “青青子衿,忧忧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句诗是出自哪儿的?展示幻灯片,补充《子衿》的下一句。指出曹操的用意是:渴望人才的投靠。所以作者的第二层忧是什么呀? 幻灯片展示:贤才难得。 那同学们想一下,作为领导人,怎么样才能吸引人才呀。 预设:给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 →那曹操给那些人才怎么来保证 预设:“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小节:所以从这节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有忧愁,了解作者的感情,现在请同学们,我们再把前面的朗读部分,我们合起来读一遍。女生读前一句,男生读后一句,注意把握情感。读完之后,到后两句在合,全班一起朗读。 预设:同学们说一下,是不是比前面进步,很好,值得鼓励。 小导入:中国诗歌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情感都是贯穿其中,那我们在往下学习作者的忧思之情是如何贯穿到下文中的。 让一个学生来朗读一下下半节。 →哪个同学能不能和我们说一下第二节首句中的明月作者用意何在?是不是真的像上天去摘取天上的明月呀。 预设:是用明月来喻指人才,指出人才难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反复地歌咏着渴贤之忧啊。 但接下来作者却写到了什么?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哪个同学来说一下这句是表明什么的。 人才来归顺曹操了,那人才都来了,曹操还忧什么? 三忧功业未就。 →对人才的忧思,贯穿了全文,但第二节有一处是作者写作者的欢喜之情的,是因为人才来和他交心,来归顺他了。同学们看是哪句?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那人才都来了,作者还忧什么呢? 三忧功业未就。 小结:所以人才的忧思,人生的苦短,都是因为功业未就,因此曹操为了自己的功业,他又对哪些人才伸出了橄榄枝?曹操是如何说的? 预设:“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那些在三国鼎立的情况下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贤才们。 → 这里曹操站在那些贤才的角度去虑及他们的前途,把贤才的煎熬变成当成自己的煎熬。这里曹操换位考是替贤才担忧之外,他是否还有另一层意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用了两个典故,一周公自喻,说明自己有周公一样对待人才的心,有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所以我会重用贤才的。 小结:1、曹操说歌以咏志,那这首诗曹操抒发自己的忧思之愁是为了表明什么志向? 招贤纳士,统一天下。 2、中国崇尚一句话:“文如其人。”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同学们你认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 总结:幻灯片展示。 播放电视剧《短歌行》主题曲,引入到曹操英雄的形象。 背诵。 课堂总结:曹操不管是在历还是在民间文化上,都是以奸臣、逆贼的形象示众,但从我们的文学作品里我们还是能看出曹操他是一个有志向、有追求的英雄。所以同学们看文学一定要以事实为根据,学会从文学作品中去分析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23.半截蜡烛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率,绿线中的3个生率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怕诺德夫人一家在危 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怕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 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 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回.学习本课生宇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第一段,理解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这“半截蜡烛” 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3.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学习生率新词 l.自读课文,要求:(l)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位)划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率新词。 Zho DU6 WO XI 蜡烛伯诺德夫人屋里熄灭 zdo占 dThg kuilfn 遭到厄运盯着杰奎琳 行 Xin y全 楼梯灯芯摇曳 (2)指读、正音后齐读。 (3)说说生字新词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正音。 4.通过读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附对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解答)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 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提供句式:当__,(谁怎么做)。,(结果怎样) 一】r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l~2节):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 半截蜡烛中。 第M段(第3节):写一名德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 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节):写大儿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 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怕一7节):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紧急关头,借口上 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后,字词质疑。 区别理解“绝密、绝妙”两词。 2.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 要这样做? 3,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方法来收藏,她想到了什么“绝妙 的主意”?妙在哪儿? 指导朗读第2节第3句,并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办法巧 妙。) 4.齐读第一段。 五、指导写字 是.观察生率表,注意每个生率的笔画与结构。 2.重点指导“厄”与“遭”两字。 3.钢笔描红、临写。 4.反馈。 六、作业练习 1.抄写生率新调。 2.读课文。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ydo y0 mXml…6 mbo…6 m1 qidng d6o叁 you wei ru6 zh怠n ding didn r6n xT m伯 I6 zho f6ng wo 。七 ) 组词。 )诺媳遭 浊若息糟 蝉 )$)盯$) )$)ti)慎 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情报一油灯 的主意一危机 的心情一烛台 (.)的东西一晚上 的姑娘一木柴 的烛芯一楼梯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帕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 关头与敌人做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练习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回忆上节课内容: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一个什么绝妙的主意 来收藏绝密情报? 二、学习课文 里.出示深后第5题题目,讨论如何编排课本剧。交流后小 结。 (互)弄清故事情节,可用图画和文字表示故事情节。 (2)物色演员,演好语言、动作、表情等,必须要细细读剧本 (课本)。 门)准备道具(半截蜡烛、油灯、打火机) 2.弄清故事情节,用简笔画表示。 交流后板书。 — — 3.指导第一场戏。读课文思考,这场戏中心人物是谁,怎样 演好中心人物? 找出文中反映中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图出关 键词,反复朗读。 交流,逐一明确: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心理——可用内心独白。 神情一一镇定沉着,临危不惧。 其他角色怎么演? 德国军官的动作——闯、坐、拿、点、放。 孩子们一一脸色苍白。 指导朗读课文,进入角色。 4.指导第二场戏。思考:这场戏中心人物是谁?该怎么演好 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 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后明确: 动作——(慢慢地)站,(平静地)伸、端,(不快不慢地)走, (从容地)搬,生火,(默默地)坐待。 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神情一一镇定,从容,不露声色。 心理——练习内心独白。 其他角色:“赶上前”动作要快,语气要狠,抢夺动作很粗暴。 此时伯诺德夫人又是怎样的心情?外表如何? 指导朗读第三段。 5.指导第三场戏。思考:这一场戏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演? 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 理活动。 交流后总结: 语言——(娇声地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 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讨E在礼貌地)“先生们,晚安。” 动作——(镇定地)端,(小心地)上楼。 神情——恭敬、镇定。 心理——练习内心独白。 分角色读第四段。 6.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 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 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三、有感情朗读全文,酝酿人物的动作,练习人物的语言,体会 人物的神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做好表演课本剧的准备。 四、练习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五、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邻居家的孩子们听! 母子三人一、_和_在危急关头与三名_ 巧妙原已”险为夷的故事,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 和强烈的__的精神。 一一三、写出伯语使考入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一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真爱无言,大爱无疆。《金翅雀》一文,以金翅雀为线索,将孩子发现和寻找金翅雀的过程与父母和孩子在此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交替描写,呈现给我们一个爱的故事,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而言,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新奇的。当他沉浸在因“找到一个鸟窝”,爬树“发现金翅雀”所带给自己的兴奋之中时,却不解父母的“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甚至“心脏都停止了跳动”的担忧。生动的人物刻画,细腻的心理描写,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表达的淋漓尽致,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二、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品词析句中,使学生籍着文章通过神态、心理等描写对人物的细致刻画,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深沉表达。着力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体会父母在听孩子讲述过程中的心境变化,体味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围绕“金翅雀”所讲述的事情;积累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学习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搜集相关资料;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交流碰撞、深入理解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升华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品词句析,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2、学习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作业: 1、自学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新词,做好预习笔记。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网络或者资料书,查找有关“金翅雀”的资料,查找有关作者米·托尔加的资料和其他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辅助课堂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关于“金翅雀”,你们都了解到了些什么?我们看看课文围绕“金翅雀”,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扫障。 要求:1、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思考:文中的孩子给父母讲了一件什么事? 步骤:1、小组轮读课文,正音并做好笔记。 2、小组交流:课文中的孩子给父母讲了一件什么事? 3、全班交流。 A、指名轮读课文,相机正音。 B、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孩子给父母所讲的事件。要做到有条理:发现金翅雀——艰难爬树寻找——放回小金翅雀,体会孩子的兴奋心情,知道故事以“金翅雀”为线索展开。 三、品读课文,感受孩子对金翅雀的爱。 默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孩子对金翅雀的喜爱?找出来在小组里谈谈体会,再读一读。 全班交流: 1、发现美丽的金翅雀及窝。 预设:孩子是怎样发现美丽的金翅雀及窝的? “孩子高兴了,指手划脚地讲起来。他说,今天下午赶羊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金翅雀从一棵大白松树树冠里飞出来。他看呀看呀,在浓密的树枝里搜寻,终于在高处一根树杈上发现有一团黑黑的东西。” 引导学生从“看呀看呀...终于”等词体会孩子的好奇心,从“指手划脚”体验那份高兴的心情。 2、艰难地爬上大松树。 预设:强烈的好奇心,会让他就在树下望望就算了?教师进行情境渲染,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读—— 孩子一直往上爬。巨大的松树又粗又高,他那纤细的身子紧紧贴在树皮上,慢慢往上挪动,每一步都要分两次进行:先用胳膊抱住,接着两条腿尽量往上蜷,用了很长时间才爬上去,中间在结实的树杈上休息三次。现在只能靠手,因为前面都是脆弱的新枝了...爬到树上、爬上树冠,用两只天真的眼睛看到鸟蛋———窝里仅有一个鸟蛋。 圈画出相关动作的词,结合句子,你从中体会了什么?请你带着这种体会再读。——动作描写衬托人物心理。 3、树巅亲吻鸟蛋。 孩子意识到自己危险没有?而且他还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儿,引读—— 他站在树巅,完全不曾意识到飘在空中、面临深渊的可怕,并且也没有掉下来。倒是发生了另外一件事:男孩情不自禁地吻了鸟蛋一下,里面露出一个还没有长羽毛的金翅雀。随后,他满怀怜爱地把小鸟放到毛茸茸的鸟巢里,从树上下来了。现在,他心境坦然,非常高兴——发现了一个鸟窝! 引导学生咀嚼“树巅、深渊的可怕”来理解“情不自禁、吻、怜爱”中蕴含的情感。 预设问题:他心境坦然,他心境里到底装着什么让他如此坦然?(纯净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 五、作业。 1、熟读课文,书写本课生字词。 2、给父母讲讲文中孩子所讲的故事,让父母谈谈自己的感受,简单记录下来。 课课后练习: 一、选择读音和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打√,把错误的改在括号里。 Nian deng guan juan 心不在焉 瞪眼 树冠 疲倦 ( ) jin quan dian yuan 战战兢兢 蜷缩 颠峰 深渊 ( ) xie bang ganlan bing 天真无邪 硬邦邦 橄榄 屏息 (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孩子一直往上( )。巨大的松树又粗又高,他那纤细的身子紧紧( )在树皮上,慢慢往上,每一步都要分两次进行:先用胳膊,接着两条腿尽量往上( ),用了很长时间才,中间在结实的树杈上三次。现在只能靠手,因为前面都是脆弱的新枝了...爬到树上、爬上树冠,用两只天真的眼睛看到鸟蛋———窝里仅有一个鸟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轮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思考:从文章中哪些描写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勾画出来,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在文中相关内容旁边做出简单批注。 1、默读课文,勾画出最触动自己的地方。 2、小组交流感受,畅谈自己的见解。 3、全班交流,与适时的朗读紧密结合。 感性的母亲 “瞪大黑黑的眼睛”“把儿子的话句句吸入心田,还用整个心灵吻着可爱的宝贝” 你从句子中读懂了什么?从“瞪、吸、吻”这几个字词中更加体会到了什么?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动作描写衬托人物心理。 理性的父亲 却“像往常一样心不在焉,连听也没有听到”,“父亲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父亲则又开始吃饭了”,“父亲又抬起疲倦的眼皮,和母亲一样提心吊胆地听着” 结合句子理解“心不在焉”——连听也没有听到,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父亲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还是体会到了什么? 从“父亲又抬起疲倦的眼皮,和母亲一样提心吊胆地听着”却体会到什么? 这一位怎样的父亲?——神态描写衬托人物心理活动。 父母的默契 (1)“父亲和母亲都惊呆了,谁也没有吱声”,“两个人战战兢兢、一声不响地让儿子爬到树上、爬上树冠” A、引导学生理解父母所关心的,不是金翅雀,而是爬在树上的孩子。当孩子在高高的树颠的时候,父母的心也随着那脆弱的树枝摇荡,甚至出现了幻觉。 B、质疑:他们为什么不打断孩子,斥责孩子?——理解“细心的呵护着孩子的好奇心。这才是极具睿智的大爱!”,体会真爱无言。 ——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 (2)“晚饭吃完了,屋里的气氛严肃,谁也没有开口。”父亲和母亲在壁炉旁, “才谈了几句”。 A、引导体会父母的心情。孩子的兴奋和安全并没有让他们释然,严肃的气氛是因为担忧的心还没有彻底从刚才的惊险中平息,体会爱之深切。 B、质疑: 他们的话为什么那么晦涩难懂?你们能猜出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吗?——猜想中感受父母的爱。 三、升华主题,内化情感。 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点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父母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 四、品读作者,学习写法。 1、指名介绍作者,师补充。 2、带着新的理解和体会,再读课文,思考文章的写作特点。 3、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 a、结构新颖。文章以金翅雀为线索,将由此展开的故事与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交替描写,让事件的发展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引人入胜,令人深思! b、用词准确。“紧贴、挪动、蜷”等描写孩子动作的词,既写出了孩子极大的好奇心,也表现了当时的情况非常危险,为父母的“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等心理活动打下了伏笔。 c、描写细腻。文中对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父亲的“心不在焉、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抬起疲倦的眼皮”,母亲的“瞪大眼睛、把儿子的话吸入心田”,到两个人都“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似乎走进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文章语言简练,用词准确,结构新颖独特,情感表达纯粹直接,凸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尤其对人物心理活动精彩、细致的刻画,都值得学习。 五、小练笔 运用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写一段话,塑造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六、作业: 1、继续找作者其他的作品来读。 2、感受中父母的爱。整理文中关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 爷爷的芦笛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音乐往往能给人无穷的力量,如果大家不信的话,让我们一起去听一种特殊的音乐——笛声,一起去学一篇文章——爷爷的芦笛。 1、齐读课题 2、爷爷的芦笛到底是啥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听听。 出示文字:“一张普普通通的……海水味” “清脆的笛音……飞来飞去” 二、 学文 1、让我们来到那个可怕的夜晚。找出描写大海狂怒的句子。自读4-11节 2、交流 (1) 第八节 “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自由读、指名读、观视频、指导朗读 (2) “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打破” 读出力量的大。 (3) “哗——哗……永不疲倦”读出一浪接着一浪的袭击。 (4) “刚要开门,‘呼’的一声……湿漉漉的”读出害怕、读出大海的不厌其烦。 3、是呀,这么可怕的夜晚,如果是你,你一个人在这小屋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引读出示强强害怕的句子。 “强强裹紧被子,蜷缩成一团。他大声呼喊着:‘爷爷,爷爷’可是听不到任何回答。” “强强吓得钻进被窝,连大气也不敢透” “强强焦急起来,他想:‘爷爷呢?爷爷在哪儿?应该去把爷爷找回来。’” “门外伸手不见五指,强强缩回脚,又钻进了被窝” 齐读。 4、正当强强害怕的时候,一种声音响了起来,我们一起去读读文章的最后两节,学生质疑。教师总结:课件出示问题: (1)“悠扬的笛声为什么能使强强变的勇敢起来?” (2)“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一题。 全班交流。 三、 拓展 1、读到这里,把你此刻的感受写下来。 2、交流。板书 3、平静的大海也是美丽的,欣赏平静的大海的美景,齐读大海平静的一面。 4、教师总结:生活也象大海一样,有起有伏,当生活考验你的时候,你要懂得去承受,当生活向你微笑时,你要懂得去享受。 5、老师送上一首小诗,与学生共勉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7个生字,认识新偏旁“ ”(同字框) 2.会认4个字。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同字框。 2.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2.用简练的句子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趣,作好铺垫。 一开课,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马大哈管理员》的故事:从前,森林动物园来了一位新管理员—-猴子马大哈先生。他认为动物园应该改变原先的生活方式,就对小羊说:“你太瘦了,不要再吃草了,改吃肉吧!这样会使你变胖的。”又对小兔说:“别吃青菜萝卜了,换换口味,吃鱼吧!鱼很有营养。”然后对小猪说:“现在流行瘦身体,你太胖了,不要吃饭了,还是吃草吧,这样会变得苗条些。”小动物们一齐反对,可是猴管理员就是不听。从此,小羊望着肉和骨头,一口也吃不下,很快就病倒了;小猪整天吃草,身体苗条了,可连拿勺子的力气都没有了;小白兔没有青菜萝卜吃,哭着找妈妈,眼睛都哭红了。森林里一下乱套了,猴管理员一心想把动物们管好,可是越管越槽,最后只好把他换了。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这个马大哈先生到底错在哪儿呢?那么他应该让小羊、小兔、小猪吃什么呢?听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羊是吃什么的呢?对!羊是吃草的动物。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小山羊》的故事。 板书: 17 小山羊 二、结合插图,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标出自然段。 2.分段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3.让学生纵观全图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和小山羊做朋友,学生可以边看图边叙述。 三、进一步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 2.同桌互读,比比谁读得正确?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做拼音和生字的找朋友游戏。 (二)学习生字的形。 1.认识新偏旁“同字框” 2.自学生字的字形,理解字义。 3.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比比谁记忆字形方法最好,一会儿请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4.学生汇报学习字形字义的过程。 羊: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忆,上面是八字头,下面是三横一竖。笔顺是 ,组词:山羊、羊肉。 和:合体字,左右结构,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口”字加上“禾木旁”就是“和”字。组词:和气、和平。 虫:独体字。用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记忆字形。中国的“中”字下面加上一提一点。组词:虫子。 你:左右结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上面是撇,横钩,下面是个“小”字,合起来是“你”字。组词:你好、你们。 牛:独体字,可以用中午,“午”字来记,最后一竖要写长些,上面露头。 草:上下结构,用熟字加偏旁来识记,用“早上”的早字,上面加上“草字头”就是草。组词:小草,草原。 同:认识“ ”同字框。半包围结构,同字框里面加上一笔横,一个口字。 5.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和会认字的音。 (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自己认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上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3.请学生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你、草”。 5.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写后同桌相互评议,相互纠正。 6.学生正确地书写生字作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四、朗读课文,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边读边和插图对照,能用一句话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附:板书设计 17 小山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不一样。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不一样。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知道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不同。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山羊一课的生字和词,并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内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轻声读课文,看看哪一自然段和哪一幅图是对应的。请同学说一说。 2.请学生说说小山羊的好朋友都是谁? 板书: 小鸡图 小猫图 小狗图 小牛图 3.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导学法。 (1)电脑出示3个题目:①谁是小山羊的朋友?②它请小山羊吃什么③小山羊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读读这3个题目。 (2)自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并且看看第一幅图,电脑出示第一幅图,思考投影上的3个问题。 (3)同桌同学讨论这3个问题。 (4)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回答问题。 ①小鸡是小山羊的朋友。②小鸡请小山羊吃虫子。③小山羊说:“谢谢你!我不吃虫子。” (5)小鸡为什么请小山羊吃虫子?从“请”字可以看出什么?“谢谢你”又说明了什么?小山羊为什么不吃虫子呢?请学生回答? (6)朗读这一段,想想应当怎样读? 小鸡用真诚的态度请小山羊吃虫子,小山羊说话很有礼貌,感谢小鸡的好意。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7)指导背诵: ①自己练习背。 ②师生对背,教师提问,学生背相应的内容。 师提问:谁是小山羊的朋友?生背第一句。 他请小山羊吃什么?小山羊说什么? ③指名背诵。 4.学习第二自然段,运用学法。 (1)按照投影的3个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段,边读课文,边看图。(电脑出示第二幅图) (2)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3)思考:小猫为什么请小山羊吃鱼,小山羊为什么还不吃? (4)用同样的方法指导背诵。 5.自读第三自然段,巩固学法。 (1)请学生独立按照问题思考这段。出示第三幅图。 (2)指名读这段,学生汇报学会了什么? (3)有语气朗读这段。 (4)师生对读,对背。 6.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对比,理解内容。 (1)想想投影上的3个问题?(出示第四幅图)请学生回答 (2)小山羊和小牛一同吃青草,说明了什么? 分析比较下面的句子有什么不同?理解“和”、一同的词义: 7.感情朗读,明白道理。 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特别是“谢谢你”要读出小山羊的感激、高兴的语气。 三、表演课文,受到教育。 在学生理解,牢记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扮演这些小动物,戴头饰进行艺术创造,让学生在表演中发展语言,进行创造性思维,在说和动的快乐气氛中受到教育。 四、续编故事,激励创新。 教师启发:小山羊还可以和谁交朋友?请大家都来当小作家和小画家,给课文和插图续写上几个片断,怎么样?由于有开头故事作铺垫,学生很快就会编出“小山羊和小鱼交朋友……等。”可让学生先说再画最后写,学生兴致一定很高。 附:板书设计 17 小山羊 小鸡 吃虫子 不吃…… 小猫 吃鱼 不吃…… 小狗 吃骨头 不吃…… 小牛 吃青草 一同吃 探究活动 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戴头饰进行表演,不仅发展学生语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 2.扫除文字障碍,熟练掌握表中的内容。 3.了解《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情节。 教学设想: 1.安排三课时。 2.第一课时主要扫除文字障碍,听录音及了解有关情节,体会诸葛亮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分析6、1、2(机动)段。 3.第二课时继续学习剩余的内容,主要是3、4、5、7段,明确诸葛亮在文中向后主所提的建议及政治愿望。 4.第三课时结束课文内容讲解,总结“以”字用法,并小测本文知识。 教学重点: 1.诸葛亮向后主所提的建议及其政治愿望。 2.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本文情词恳切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必知的东西:例如书法家不能不知道《兰亭序》;军事家不能不知道《孙子兵法》,二胡演奏家不能不知道《二泉映月》;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是忠臣不能不知的文章------诸葛亮的《出师表》。苏轼曾经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催人泪下的《出师表》。 二、简介作者及文体: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人称“卧龙”,汉末为避战乱,隐居隆中。后扶佐刘备统一了我国西南地区,使全国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述作者的请求和愿望。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为“书”,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在内容上各有其不同的分工(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此类文章又称为“表”。 三、听录音感受文章的情感,扫除文字障碍。 c ji n zh z ng p zh o y u y w i 崩殂 忠谏 陟 罚 臧 否 昭 攸 祎 以 遗 陛下 b qu w i s sh ji n d n f i zh ng ji 裨 阙 猥 夙 庶 竭 驽 钝 菲 彰 咎 z u zh o 咨诹 遗诏 四、析文。 ⒈上面已经介绍了诸葛亮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那么诸葛亮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又为什么会对刘备刘禅忠心耿耿呢?请齐读第六自然段。 ⒉指名翻译本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①茍全:苟且保全。 ②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③猥自枉屈:“猥”是“辱” 的意思,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④驱驰:奔走效劳。 ⑤有:通“又” ⒊生翻译全段,师订正。 ⒋说说有关“败军之际,危难之间”的有关情节。 ⒌生阅读有关刘备“白帝托孤”的情节,结合刘备“三顾茅庐”的有关情节,领悟诸葛亮写此文的感情。 小结:总而言之,诸葛亮在这里表明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也述说了为什么对皇帝是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那他将怎样来报答皇帝呢?从政治家角度来看,他要给皇帝提各种治理国家的建议,从军事家来看他应当保卫祖国为国征战。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提建议,又是怎样为国征战的。 ⒍指名翻译第一自然段,注意以下字词的翻译。 ①崩:古时指皇帝的死亡。 ②殂:死亡 ③诚:实在 ④秋:时 ⑤内:在宫廷内。 ⑥外:指宫廷外。 ⑦盖:原来。 ⑧殊遇:特别厚待 ⑨诚宜:应当。 ⑩妄自菲薄:过分的看轻自己。 ⑾引喻失义:“义”是适宜、恰当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话不恰当。 ⒎为什么要向后主刘禅提出建议呢? 明确:这是形势决定的。 好,就请同学们也当一回政治家,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劣势。 劣:客观上先帝崩殂,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优:主观上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师:也就是说形势上有好有坏,国际形势是严峻的,但众臣有报国之心,那么这个时候什么人将起 到决定的作用? 明确:皇帝 师:也正是如此诸葛亮才向后主提出建议。诸葛亮在这里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什么建议? 明确:诚宜“开张圣听”。 提这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免塞忠谏之路。 ⒏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机动) ⑴指名翻译,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①陟:原意为登高,这里指奖励。 ②作奸:奸指奸邪的事情 ③科:科条法令。 ④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⑤昭:表明;显示。 ⑵本段作者和向后主刘禅提出什么建议? 明确:“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即要严明赏罚。 ⑶生齐读本段。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⒈熟读课文,背诵一、二、六段。 ⒉预习剩余的段落,并试着翻译。 板书设计: 出师表 诸葛亮 亮 本布衣(卑鄙) 躬耕南阳 建议 征战 知遇之恩 感激 报之陛下(备、禅) 备 皇叔 (高贵) 三顾茅庐(白帝托孤) 建议: 开张圣听(目的) 附件 相关材料 1、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人称“卧龙”,汉末为避战乱,隐居隆中。后扶佐刘备统一了我国西南地区,使全国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公元221年,刘备趁称帝,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夺取凉州,临行之前上疏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这就是《出师表》。 2、“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述作者的请求和愿望。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为“书”,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在内容上各有其不同的分工(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此类文章又称为“表”,诸葛亮的这篇文章原来还叫“表”而不叫“疏”。 3、《三国志》中的白帝城托孤 :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这段话和事情的经过,就是被后世人所津津乐道,推举为君臣之间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的白帝托孤。此段加上后来诸葛亮为北伐而上的《出师表》,一直以来被作为推崇诸葛亮"千古第一人臣"的典范事例和佐证。 4、《三国演义》中的白帝城托孤 :却说先主在永安宫,染病不起,渐渐沉重,至章武三年夏四日,先主自知病入四肢,又哭关、张二弟,其病愈深:两目昏花。厌见侍从之人,乃叱退左右,独卧于龙榻之上。忽然阴风骤起,将灯吹摇,灭而复明,只见灯影之下,二人侍立。先主怒曰:"朕心绪不宁,教汝等且退,何故又来!"叱之不退。先主起而视之,上首乃云长,下首乃翼德也。先主大惊曰:"二弟原来尚在?"云长曰:"臣等非人,乃鬼也。上帝以臣二人平生不失信义,皆敕命为神。哥哥与兄弟聚会不远矣。"先主扯定大哭。忽然惊觉,二弟不见。即唤从人问之,时正三更。先主叹曰:"朕不久于人世矣!"遂遣使往成都,请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星夜来永安宫,听受遗命。孔明等与先主次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来永安宫见帝,留太子刘禅守成都。且说孔明到永安宫,见先主病危,慌忙拜伏于龙榻之下。先主传旨,请孔明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言讫,泪流满面。孔明亦涕泣曰:"愿陛下善保龙体,以副下天之望!"先主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傍,先主令且退。谡退出,先主谓孔明曰:"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分付毕,传旨召诸臣入殿,取纸笔写了遗诏,递与孔明而叹曰:"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孔明等泣拜于地曰:"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 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先主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唤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分付曰:"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言罢,遂命二王同拜孔明。二王拜毕,孔明曰:"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先主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先主又谓众官曰:"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时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也。后杜工部有诗叹曰:"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先主驾崩,文武官僚,无不哀痛。孔明率众官奉梓宫还成都。太子刘禅出城迎接灵柩,安于正殿之内。举哀行礼毕,开读遗诏。诏曰:"朕初得疾,但下痢;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续为之,勿以善续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闻达。至嘱!至嘱!" 5.有关诸葛亮的对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6.有关诸葛亮的诗 书愤 蜀相 作者: 陆游 作者:杜甫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名人读《出师表》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读《出师表》后写道:"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 过武侯祠,读壁上石刻出师表时,"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足见《出师表》感人之深。 ... 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语文教案 篇11
语文教案 篇12
语文教案 篇13
语文教案 篇14
语文教案 篇15
语文教案 篇1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