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量教学反思 (菁选3篇)

常见的量教学反思1

  学生在读小学六年级时,本应对六年级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性的体系,然而,却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对于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运用和掌握仍然模糊不清,或出现不同单位的错位运用,或出现相同单位的模糊使用,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我仔细分析了教材和**了学生之后,发现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知识属于空间观念方面的内容,学习比较抽象,难掌握;二是教材编排上没有很好地沟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系统性的甄别。因此,我尝试设计此课。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为通过复习旧的知识,能学到新的知识。纵观当前的复习课,无论是阶段性的复习,还是六年级的总复习,教师通常的做法是简单的复习旧知识,进而布置大量的练习,最终,只要学生会做题就可以了,丧失了复习课应有的意义。于是,我尝试改变。

  1.在这堂复习课中,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知识都是学生已有的,学生学过了,并应用其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大可不必再去做过多的重复。课始,我直接引导学生:“我们学过哪些常见的量?有哪些计量单位?”由于很长时间不接触有关量的知识,学生有些遗忘了。因此在这个环节,我尝试让学生自己整理学过的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勾起对旧知识的回忆,接着让学生在课堂上把知识再现出来,交流展示整理的结果,加深印象。

  2.复习课应该不仅仅是对旧知识的简单回顾,更重要的是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展示用不同形式整理的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后,我还注重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如**“你能举例说明1米大约有多长,数学上是如何规定1*方厘米的大小?”等,让学生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学生建立相关的概念。把计量单位的意义这一学生自己整理时易忘记的知识点特别揭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此有了理论上的认识和科学的表述。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同伴互助等形式,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了不同的单位,并能够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掌握了相邻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在名数的改写整理时,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方法,并进行归纳概括。

  3.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仅仅做到这一步,还是显得有些单薄、浅显。通过“线、面、体”知识的介绍,学生明白复习是个伟大的工程,不仅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并在系统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还是今后新知识学习的一种扎实的底蕴。教学过程中在经历梳理常用计量单位同时,学生也进一步弄清了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明确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了系统的知识网络。也通过选择一些幽默的复习题材,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在生活化的复习应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了学生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一节课下来,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是全程的参与,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深层次的参与。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集中,随着教师“听力风暴”的不断启动,倾听认真,能**思考和发现问题,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地思考状态,师生、生生之间能够彼此交流和分享见解,学生也不断涌现智慧的`火花。

  同时,教学中也存了许多不尽人意,总结了以下几点:

  1.在分散难点,个个击破的同时,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如:对比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比较肤浅,不够深入。

  2.在教学**方面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在交流汇报时,不能主动提出意见或问题;教学过程中课堂驾驭能力也略显不足。我意识到在自己的备课过程中、课堂上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学生,是我应该思考和改进的方面;如何把握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跟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设计教学也是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

  3.在以后的教学中,设计习题时,考察的内容应该是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应当注重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的基本认识。关注学生的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本节课的习题设计形式有些单一,这样容易给学生带来厌倦、疲劳感,需要改变习题呈现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

  4.资料补充时间过长,课堂教学节奏不够紧凑,造成超时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课前预设不够完善;在时间的把握上不够精准。

  5.在教学过程中,我有些着急,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当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不能立即回答,我就代替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在此也暴露出学生对旧知识已经遗忘了很多,单凭一节课、两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板块知识结构只是个结构而已,具体的、细节的知识,还需在综合复习的过程中慢慢巩固。

  学海无涯,丝丝缕缕却又永无止境。我的这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常见的量教学反思2

  复习课的核心是“整理与练习”,恰当地处理好整理与练习的关系,也是复习课应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毕业班第二个学期的学习中几乎占了一半以上的时间。那么如何有效地**复习,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构建量的计量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不觉得复习课枯燥乏味呢?

  我选用一篇源于生活日记吸引学生的***,学生在开心一刻时,感受到学习量的计量的重要性,课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由(1)改日记,(2)从日记中找出常见的量及计量单位,(3)再从日记中整理出单位的换算,三个环节的练习设计,围绕了本课的复习重点,唤起学生回忆,再现旧知,为本课系统复习常见的量及进率做好铺垫。所以在课中,学生能在已有整理好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知识网络,并在易混淆的进率间加以注释,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如:一位学生把公顷、升和毫升都用红色涂上色,正当我感到纳闷时,她说:“因为其它的都可以根据长度单位来确定,可这几个不行,必需通过单位换算才能得到,很特殊。”是啊,作为教师,我们应关注的不是学生“懂不懂”而是“能不能”,课中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

常见的量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计量单位汇总在一起,通过整理和对比来进行复习。在教学本节课时, 我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合作式和讨论式的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知识,通过让学生自我整理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适时地点拔调控将知识系统整理总结最终建立知识网络。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收集整理关于量的计量的相关信息,教师给予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学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纳、分类、讨论、交流。首先提出“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出学过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口头描述一下等形式感悟一个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说出不一般的进率以及区分闰年和*年的方法。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评一评等活动中,掌握了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名数的改写,学生通过做题总结出改写名数的方法。我在习题的设计上尽量从易到难,形式多样。

  总之,我尽量让枯燥的复习教学更生动有趣、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愉快。

  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在对比计量单位、沟通联系这一环节上处理的不到位,给学生留的时间太少。

  


常见的量教学反思 (菁选3篇)扩展阅读


常见的量教学反思 (菁选3篇)(扩展1)

——变化的量教学反思 (菁选3篇)

变化的量教学反思1

  本课内容是在正式学习正比例反比例之前,专门设计的三个具体情境。教材从孩子们最熟悉的年龄与身高入手,年龄与身高是两个变化的量,即变量,通过三个孩子们感兴趣的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简单地认识了变化的量,使他们体会变量和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并尝试对这些关系进行大致的描述。

  课中所涉及到的表格、统计图、解析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与观察,并能将自己的观察与分析结果用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教学中,我还注意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变化的量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知识,并记住了次数除以7加上3等于气温,既h=t÷7+3。但是对于“生活中存在的相关联的两个量”部分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在让学生说一说生活当中有哪些相关联的量,它们的变化关系如何?有部分学生描述得不是很清晰、准确!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过程,没能较好地突破。

  课的最后我送给孩子们一句话: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动脑,我们的眼界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得开阔,就会有更多的发现尽收眼底。

变化的量教学反思2

  就这样,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落下帷幕。回想自己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备课和试上情况,点点思绪浮上心头,只能寄语浅薄文字。

  《变化的量》一课是学习正比例与反比例的起始课。正比例与反比例是刻画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模型,在正式学习正比例、反比例之前,教科书安排了这一课,设计了系列情境,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变量与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尝试对这些关系进行大致的描述。教科书这样安排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背景,使学生能较好地在变量的知识背景中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对函数的表格表示,图象表示等多种表示有丰富的经历、体验,有助于学生体会函数思想。

  教科书呈现了两个具体情境,鼓励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中,体会在生活情境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会随着变化;一个量取确定值,另一个量的取值也随着确定,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而教科书中选择的两个情境都不是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是希望学生从一般的变化关系入手认识变化的量,再到逐步认识正比例与反比例有特定规律的变化关系。这两个情境分别用表格、图象呈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使学生体会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多种形式。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以前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积累了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经验,知道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相互联系的量,但是运用函数的思维方式来探究变量的世界,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比较抽象。

  为了能达到教学目的,这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自身的身高和体重变化情况入手,让学生初步理解变化的量,体验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互联系、变化的量,为学生初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好了铺垫。接下来出示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第一幅情境图,在引导学生观察表格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学生认识到表中的年龄、体重都在发生着变化。然后出示教材的情境图,在首先指导学生读图后,明确变化的'量是哪两个,并引导读图,体会周期性变化的具体意义。紧接着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对变量有了较好的理解后,我试着让学生例举生活中常见的变量关系,使学生再一次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最后我设计了三道巩固练习题,例如把互相变化的量连起来、说说一个量是怎样随另一个量变化的。

  这些练习的设计既贴近生活和学习现状,又突出了教学重点的把握,既培养了学生数学语言思维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当然,一节课就像照镜子,注意到了大眼睛和高鼻子,也不乏脸上的雀斑和痘印。

  很多时候,教师在备课时候的课堂预设与生成总是存在矛盾的。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教师机智的最大考验。这节课当中,我还是有些许不到位的地方。例如,在进行第一个情境图的讲授是,尝试引导学生关注表头信息六岁前的字眼。在无法从学生发现的数学信息引导过来之时,我直接采取了反问的方式七岁时的体重是多少啊?。可是我忽略了之前对于统计图表的学习,是会适当引导学生猜测的。于是,在我抛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开始纷纷猜测。我做了一个无效的追问。细细想来,其实这并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就像洪老师在评课的时候指出,我只要在小结时引导一下即可,实在无需做出此类追问。

  同时,我存在这一个很大的问题:每当学生回答完问题的时候,我都下意识的重复。这个习惯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不重视学生的发言。同时也容易呈现整节课都是教师主导而忽略学生主体的现象。要改要改。

  整节课下来,六年二班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良好,整体的学习状态都出于上升水*。我始终相信,精心的付出始终会换来丰收的果实,期待自己在名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快。

变化的量教学反思3

  本节课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效地按照自学指导进行学习。由于学生以前接触的都是常量,对于变化的量的了解不是很多。变化的量不仅是一种新思维,而且是以后学习函数的基础。因此,为了有助于学生对函数思想的理解,应该使他们对函数的多种表示——数值表示(表格)、图像表示、解析表示(关系式),有丰富的经历。在课堂教学中,我逐步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思考、交流、理解教材中分别运用表格表示、图像表示、关系式表示的方法所呈现的关于变量之间关系的具体情境。这三种方法对后面正比例、反比例的学习也十分重要。

  本课中所涉及到的表格、统计图、解析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与观察,并能将自己的观察与分析结果用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教学中,我还注意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知识,并记住了次数除以7加上3等于气温,既H等于T除以7加上3.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还不能较好地理解本课知识,在下次复习课**培优补差,力争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常见的量教学反思 (菁选3篇)(扩展2)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菁选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质的量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1

  摩尔虽然和千克、米一样也是一个单位,但学生却感到无法建立起它和“物质的量”的联系。有的学生反映物质的量不就是物质的质量或者数量吗?质量和数量不都有各自的单位吗?何必再来一个摩尔。学生问题不少,使教学内容难以推进。回头想来几乎每界高一学生在学这一内容时,大部分学生都很煎熬。仔细一想,并不是学生笨,初中“微粒观”的过低要求是导致物质的量计算失败的客观原因。

  初中化学课标对微粒观的要求“(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知道”是教学中最低层次的要求,从以上诸多的“知道”可以看出,初中课标对初中学生“微粒观”的要求仅仅是能感受微粒的客观存在的直观的层面上,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要求会看,不要求会画,1至18号元素不要求背诵。对于电子,初中学生仅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关系密切”。由此看来初中课标对微粒观要求是偏低的,它导致初高中教材的脱节。

  作业中的典型问题如“1个CO2含1个C原子,1molCO2含1个C原子”,可见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物质的量的定义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根据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经常给学生举例子。我常用的一个例子是一箱啤酒装12瓶啤酒,两箱啤酒共有24瓶啤酒,x箱啤酒共有12瓶啤酒。1mol微观粒子就像一箱啤酒是一个集体,只不过一箱啤酒的个体是12个,而1mol微观粒子个体是6.02×1023个。当学生感到概念模糊时,不要直接想微观粒子的情况,而是想想啤酒的集体“箱”和个体“瓶”的关系。

  好在“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而提高难度。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2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是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探讨的问题。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可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化学枯燥、难学,虽花了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对学习缺乏自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过程变为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传授,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本节课是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扩大对溶液组成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较易理解掌握的内容,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演示实验等方法,让他们自己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避免过分的解释、说明,使学生失去表达的机会,应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

  本节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对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是行之有效的。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3

  “物质的量”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是高一化学的重难点,贯穿着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始终,作为一个工具,“物质的量”是连接微观和宏观、定性和定量的桥梁,新教材把它放在高一化学开始,当学生带着兴奋、好奇、期待、畏惧等诸多复杂情绪踏入高中化学世界时,他们的第一个较量对手就是“物质的量”,这一回合较量的成败对他们树立整个高中化学学习信心至关重要。

  “物质的量”的教学,从往年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今年我对“物质的量”一节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并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会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3、学会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掌握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二、教学效果总结

  1、教学目标中的(1)中涉及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关系不能理顺;

  2、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计算十分困难;

  3、用“摩尔”来计数离子、电子尤其困难。

  4、初学“摩尔”时的困难挫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期中考后的**中,约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感到化学学习困难,成为高一学生在化学上的首个拦路虎之一,而且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一遇到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相当一部分同学视之为难题。

  三、学情分析

  1、了解学情。

  为什么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这么困难?为什么一接触到电子、离子的计算学生都傻了眼?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下面来分析高一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由于“摩尔”计量的对象是微粒,我们来回顾一下初中化学课标对微粒观的要求: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知道”是教学中最低层次的要求,初中课标对初中学生“微粒观”的要求仅仅是能知道微粒的客观存在的直观的层面上,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要求会看,不要求会画,1至18号元素不要求背诵。对于电子,初中学生仅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关系密切”。

  所以在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学习中,要求学生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学生无法建构化学反应与物质得失电子的关系,当题目要求计数微粒的电子数时,学生更一头雾水,再结合摩尔的计算,太困难了。因此初中“微粒观”的过低要求是导致摩尔计算失败的客观原因之一,另外,初中化学计算的单一性也是是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失败的更直接的客观原因,初中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质量的计算。”由于中考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求是低的,所以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差的后进生通过大量的机械的训练也能对这类简单的计算熟练掌握,同时也形成思维定势,养成思维依赖。当一个化学方程式中要求计算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物质的微粒数这些物理量时,很多学生往往先求质量,再通过公式转化为各个物理量,把非常简单的计算过程变成繁琐无比。综上所述,我认为,初中课标对微粒及计算的要求是偏低的,它导致初高中教材的脱节。

  2、了解教材。鲁教版必修一化学教材中关于“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运用编排如下:在“物质的量”一节的结尾部分“物质的量浓度”的内容后面,有一句话:学习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后,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例如,2H2+O2=2H2O可以理解为2molH2与1molO2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接着安排了用一个交流研讨题。显然,鲁教版的思路是“建立方法”,利用研讨题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新的计算体系。但是教材中没有相应的标题来突出这部分计算的重要性,没有例题供学生自学,教参中也没有安排相应的课时,以至我们往往用很短的时间来处理这部分内容,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是失败的,最后还必修补充讲解。

  四、教学策略

  在高一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下,如何带着学生扎扎实实地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体系呢?我提出如下建议:

  (1)开学初至少安排几节初高中衔接课。最需要补充的知识点之一包括:按原子序数的顺序背诵1至18号元素,会画1至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会懂得一些典型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在衔接课里打破初中单一的计算体系,让学生学习各种计算技巧,比如守恒法、量差法等,提高计算能力。

  (2)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在初中是不做要求的。那么,在高一教授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时必须把它做为一个新的知识点,用几个实例建立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当学生感受到“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时,较容易建构“1摩尔碳和1摩尔氧气生成1摩尔二氧化碳”的认识。

  (3)教授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至少用两节课的时间,带着学生循序渐进地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新的计算体系,在计算中要求学生分别以“质量”为核心和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进行对比,让学生体验到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带来的便捷感、舒适感和成就感。

  反思是教育教学的灵魂,它贯穿始终,在每一个环节中老师都应进行反思。新课程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要求也较高,这就需要老师要不断反思教学、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堂课。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4

  本课时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初学时会将“物质的量”与“物质量”混为一谈,在教学中可以类比学生学过的一些物理量,如质量、时间、长度、温度、电流强度等,这样学生就可真正体会“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意义。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生学好这一节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节课通过启发、对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我们熟悉的知识来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进行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教学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设计实验:如何用普通天*测量一粒大米的质量?也可以安排在课前完成。然后进一步假设,如果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粒的大米能满足全球 60 亿人吃多久?学生通过计算可以深刻体会到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

  在进行物质的量教学时,我是按以下程序进行教学的:

  (1) 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给出物质的量的符号

  (2) 介绍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3) 介绍摩尔的基准,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4) 讨论使用摩尔的注意点

  (5) 讨论出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6) 例题分析

  (7) 习题巩固

  (8) 师生共同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在进行摩尔质量的教学时,先回顾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知道一个氧原子的质量和一个碳原子质量比为 16:12 ,然后同时扩大 NA 倍,比值还保持不变,而 1 摩尔碳原子质量为 12 克,所以 1 摩尔氧原子质量为 16 克,可以进行推广, 1 摩尔任何原子的质量当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这样摩尔质量的理解便顺理成章。在进行物质的量计算教学时,以两个关系式为抓手:

  N=n · NA

  在解题过程中强调带单位运算,还应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因为规范化的解题格式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5

  物质的量浓度是一个定量实验,实践性强,操作要求高,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去思考去体会,归纳总结出每个实验步骤过程中的注意问题,并能做初步的误差分析。

  在进行本节内容教学时,通过分析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考虑到内容的难度和定量实验的.特征,通过类比学生初中学过的质量分数的配制作为一个知识迁移。同时实验中要确定量以及计量数的关系,并对定量和定性进行不同层次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辅助以实验能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解决教学难点,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加以讨论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教学中尽量发挥本学科的特点。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6

  在物质的量浓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是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探讨的问题。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可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化学枯燥、难学,虽花了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对学习缺乏自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过程变为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传授,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本节课是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扩大对溶液组成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鉴于这节课的课标,我在这节课采用了并进式教学,对物质的量浓度边讲边做配制试验,让学生在试验讲解后就进行实际的操作。对较易理解掌握的内容,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演示实验等方法,让他们自己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避免过分的解释、说明,使学生失去表达的机会,应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7

  “物质的量”作为基本物理量,是高中化学必须学习的概念,“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高中化学定量研究和化学计算的基石。在历次教材改版中,“物质的量”在教材的呈现顺序几经变化:有的版本考虑到它的基础性安排在第一章,有的版本考虑到学习难度,在第一章安排了物质性质再过度到“物质的量”学习而安排在第二章。在新课程下,无论是人教版、苏教版还是鲁科版,都安排在化学必修1教材的第一部分“认识化学科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前最先接触的重要概念。其中,人教版安排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苏教版安排在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鲁科版安排在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可见,不同版本的教材编着者在新课标框架内对“物质的量”的处理大致相当,即把“物质的量”概念作为引领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开始。

  1.“物质的量”教学难的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普遍感到“物质的量”难教、难学,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东**文化差异给学生学习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物质的量”实质上是用集合体的形式来描述微观粒子的多少,在汉语系统里,描述物质多少时有着丰富的量词:个、双、打、堆、捆等,针对不同的物质使用不同的量词在学生的语言系统中已根深蒂固。而**表述上则没有这些量词,只用单复数即可,“物质的量”作为不同微粒的共同表征也在情理之中。**文化中对集合体的概念是单一明确的,而在汉文化中则是混乱而不明确的。“物质的量”来源于**语言系统,翻译成汉语“物质的量”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词组难以融入学生已有的词语系统中,以至于不少学生理解为“原子的量”或“分子的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的思维是以语言进行的,有着怎样的语言系统就会有相应的思维方式。用汉语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源于**语言系统的“物质的量”是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从微粒个数到微粒的集合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观念上都存在着困难。相对而言,我们已有的数目和量词等概念对学习“物质的量”是负迁移作用。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往往不可回避地对两者进行对比,实际上效果并不佳,存在着越说越糊涂的现象。“物质的量”、“摩”等词本身缺乏汉语的亲切感,外来词难以融入已有的词汇中,导致两者的关系容易混淆。学生往往用“摩”直接作为物理量,比如,求摩,某物质的摩是多少,摩尔数等词不由自主地表达出来。

  其二,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初中科学对微观结构要求的降低和大量使用直观教学**导致当前高一学生微观想象力的弱化,物质组成的层级不清,各种微粒间的数量关系不清,“物质的量”到底是微观还是宏观搞不清。教材对概念表述也比较模糊。如苏教版这样阐述:“由于化学变化中涉及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微粒的质量都很小,难以直接进行称量,而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数目往往很大,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间联系起来,在化学上特引入物质的量。”然后说到:“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质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阐述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它不像长度、质量等物理量那样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可比性,学生难以理解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物质的量”概念缺乏实验基础,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实验”能力。其他化学原理、化学概念往往都有实验基础,比如,化学*衡、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都有相应的化学实验来佐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

  2.“物质的量”学习难点及其发展

  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概念的相对集中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科学概念是从科学探究结果中形成的形而上的抽象认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相对地呈现在开始系统学习化学的学生面前,其学习难度也在情理之中。加上如前所析原因,高一新生普遍感觉到这块知识难学。

  其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性工具,学习成效表现在各种量的相互转换上。学习困难的表现之一就是这种转换不熟练,容易混淆。比如,阿氏常数与6.02×1023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与22.4的关系,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在计算中,学生容易回到用质量作为中心物理量的老路上去,主动运用“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能力不足。这与学生未能全面掌握“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法则有关,沿用初中建立起来的计算系统显然是正常现象,但这种沿用阻碍了新计算系统的建立。

  第三,微粒中的层次意识不强,各种微粒数间的相互转换困难。由于浙江省初中科学是以知识综合性进行编排,化学体系相对欠缺,学生对化学微粒的认识深度不够。比如,水分子中的原子组成,含有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延伸到各种微粒间的“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转换困难。

  然而,从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看,“物质的量”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学生理解、应用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到了高一第二个学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应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与表述。由此可见,“物质的量”的学习掌握过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应用过程,一个有情境有需要的应用过程。“物质的量”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是暂时性的,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与应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机会的增多,多数学生将不再把“物质的量”当障碍。

  3.“物质的量”的教学建议

  在传统教材及其教学中,“物质的量”往往花费较多的课时数,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概念。实践结果表明,尽管花了较多的教学用时,这些学习困难仍然存在。在新教材体系中,“物质的量”安排的课时数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很大的缩减,如何实现较短的教学时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从产生学习困难的根源和对学生学习要求两方面探讨。

  新课标必修部分对“物质的量”的要求是:“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其教学基本要求是:“认识物质的量,并能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物质质量及微粒数的简单计算。”发展要求是:“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用有限的教学课时达成上述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用最少的时间突破这些概念理解中的困难期。不必过多纠缠于概念的剖析而重在简单应用,让学生在微粒个数与物质的量、物质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相互换算中逐渐得到强化。不必过多纠缠概念是否吃透讲透而重在应用中领会。“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缺乏应用的任务驱动,学习困难的解决是低效的。

  其次,教学中不宜用“堆”、“捆”等量词作为类比,而宜直接引入“集合体”,以免强化量词产生负迁移效应。不宜前后概念过多联系而重在删繁就简,突出主题,构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概念衍生关系,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体系即可。重视几个相互关系式,而不必推广到诸如传统教学中必讲的阿氏定律及其推论等,**教学难度与深度,降低学习负担,增加学习信心。

  第三,“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应用难度。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强化“物质的量”的应用,引领学生逐步摆脱初中以质量为基础的计算体系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以“物质的量”为基础的高中化学计算体系。

  4.新课程下“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

  课时1:物质的量

  师生探究1: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粒为单位存在的米与以袋装为单位的商品关系探究微小物件往往以集合体的形式呈现,解决微小物质从微观到宏观的表征方法——引入集合体概念。

  师生探究2:探究1滴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引领学生体验任何宏观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微观粒子组成,帮助学生建立微观意识,产生如何表述巨大数量微粒的学习疑问。

  师生探究3:化学反应间微粒数量定量研究中如何实现微粒个数与宏观质量、体积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得出采用集合体来研究,为引入“物质的量”概念做好铺垫。

  教师讲授:开门见山地简要给出“物质的量”、“摩”是国际**规定的物理量及单位,国际规定了阿佛加德罗常数及近似值,得出微粒数量与“物质的量”相互转化的计算式。

  问题解决:给出练习题,巩固三个概念及相互转化的简单计算。

  课时2:“物质的量”的巩固与“摩尔质量”

  问题解决:阿佛加德罗常数定义及应用;“物质的量”与微粒数量间的相互转化;不同层级微粒数的简单换算。

  师生探究1: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微粒的个数、质量是否相同,得出“摩尔质量”的定义。

  问题解决:给出练习题,巩固物质微粒数量、质量与“物质的量”的相互简单计算。

  师生探究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与参加反应的微粒数、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教师讲授:如何运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及例题示演。

  问题解决:给出练习题,模仿、巩固简单的方程式计算。


常见的量教学反思 (菁选3篇)(扩展3)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菁选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质的量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1

  “物质的量”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是高一化学的重难点,贯穿着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始终,作为一个工具,“物质的量”是连接微观和宏观、定性和定量的桥梁,新教材把它放在高一化学开始,当学生带着兴奋、好奇、期待、畏惧等诸多复杂情绪踏入高中化学世界时,他们的第一个较量对手就是“物质的量”,这一回合较量的成败对他们树立整个高中化学学习信心至关重要。

  “物质的量”的教学,从往年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今年我对“物质的量”一节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并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会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3、学会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掌握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二、教学效果总结

  1、教学目标中的(1)中涉及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关系不能理顺;

  2、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计算十分困难;

  3、用“摩尔”来计数离子、电子尤其困难。

  4、初学“摩尔”时的困难挫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期中考后的**中,约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感到化学学习困难,成为高一学生在化学上的首个拦路虎之一,而且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一遇到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相当一部分同学视之为难题。

  三、学情分析

  1、了解学情。

  为什么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这么困难?为什么一接触到电子、离子的计算学生都傻了眼?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下面来分析高一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由于“摩尔”计量的对象是微粒,我们来回顾一下初中化学课标对微粒观的要求: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知道”是教学中最低层次的要求,初中课标对初中学生“微粒观”的要求仅仅是能知道微粒的客观存在的直观的层面上,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要求会看,不要求会画,1至18号元素不要求背诵。对于电子,初中学生仅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关系密切”。

  所以在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学习中,要求学生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学生无法建构化学反应与物质得失电子的关系,当题目要求计数微粒的电子数时,学生更一头雾水,再结合摩尔的计算,太困难了。因此初中“微粒观”的过低要求是导致摩尔计算失败的客观原因之一,另外,初中化学计算的单一性也是是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失败的更直接的客观原因,初中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质量的计算。”由于中考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求是低的,所以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差的后进生通过大量的机械的训练也能对这类简单的计算熟练掌握,同时也形成思维定势,养成思维依赖。当一个化学方程式中要求计算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物质的微粒数这些物理量时,很多学生往往先求质量,再通过公式转化为各个物理量,把非常简单的计算过程变成繁琐无比。综上所述,我认为,初中课标对微粒及计算的要求是偏低的,它导致初高中教材的脱节。

  2、了解教材。鲁教版必修一化学教材中关于“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运用编排如下:在“物质的量”一节的结尾部分“物质的量浓度”的内容后面,有一句话:学习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后,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例如,2H2+O2=2H2O可以理解为2molH2与1molO2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接着安排了用一个交流研讨题。显然,鲁教版的思路是“建立方法”,利用研讨题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新的计算体系。但是教材中没有相应的标题来突出这部分计算的重要性,没有例题供学生自学,教参中也没有安排相应的课时,以至我们往往用很短的时间来处理这部分内容,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是失败的,最后还必修补充讲解。

  四、教学策略

  在高一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下,如何带着学生扎扎实实地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体系呢?我提出如下建议:

  (1)开学初至少安排几节初高中衔接课。最需要补充的知识点之一包括:按原子序数的顺序背诵1至18号元素,会画1至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会懂得一些典型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在衔接课里打破初中单一的计算体系,让学生学习各种计算技巧,比如守恒法、量差法等,提高计算能力。

  (2)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在初中是不做要求的。那么,在高一教授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时必须把它做为一个新的知识点,用几个实例建立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当学生感受到“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时,较容易建构“1摩尔碳和1摩尔氧气生成1摩尔二氧化碳”的认识。

  (3)教授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至少用两节课的时间,带着学生循序渐进地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新的计算体系,在计算中要求学生分别以“质量”为核心和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进行对比,让学生体验到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带来的便捷感、舒适感和成就感。

  反思是教育教学的灵魂,它贯穿始终,在每一个环节中老师都应进行反思。新课程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要求也较高,这就需要老师要不断反思教学、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堂课。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2

  “物质的量”作为基本物理量,是高中化学必须学习的概念,“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高中化学定量研究和化学计算的基石。在历次教材改版中,“物质的量”在教材的呈现顺序几经变化:有的版本考虑到它的基础性安排在第一章,有的版本考虑到学习难度,在第一章安排了物质性质再过度到“物质的量”学习而安排在第二章。在新课程下,无论是人教版、苏教版还是鲁科版,都安排在化学必修1教材的第一部分“认识化学科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前最先接触的重要概念。其中,人教版安排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苏教版安排在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鲁科版安排在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可见,不同版本的教材编着者在新课标框架内对“物质的量”的处理大致相当,即把“物质的量”概念作为引领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开始。

  1.“物质的量”教学难的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普遍感到“物质的量”难教、难学,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东**文化差异给学生学习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物质的量”实质上是用集合体的形式来描述微观粒子的多少,在汉语系统里,描述物质多少时有着丰富的量词:个、双、打、堆、捆等,针对不同的物质使用不同的量词在学生的语言系统中已根深蒂固。而**表述上则没有这些量词,只用单复数即可,“物质的量”作为不同微粒的共同表征也在情理之中。**文化中对集合体的概念是单一明确的,而在汉文化中则是混乱而不明确的。“物质的量”来源于**语言系统,翻译成汉语“物质的量”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词组难以融入学生已有的词语系统中,以至于不少学生理解为“原子的量”或“分子的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的思维是以语言进行的,有着怎样的语言系统就会有相应的思维方式。用汉语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源于**语言系统的“物质的量”是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从微粒个数到微粒的集合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观念上都存在着困难。相对而言,我们已有的数目和量词等概念对学习“物质的量”是负迁移作用。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往往不可回避地对两者进行对比,实际上效果并不佳,存在着越说越糊涂的现象。“物质的量”、“摩”等词本身缺乏汉语的亲切感,外来词难以融入已有的词汇中,导致两者的关系容易混淆。学生往往用“摩”直接作为物理量,比如,求摩,某物质的摩是多少,摩尔数等词不由自主地表达出来。

  其二,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初中科学对微观结构要求的降低和大量使用直观教学**导致当前高一学生微观想象力的弱化,物质组成的层级不清,各种微粒间的数量关系不清,“物质的量”到底是微观还是宏观搞不清。教材对概念表述也比较模糊。如苏教版这样阐述:“由于化学变化中涉及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微粒的质量都很小,难以直接进行称量,而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数目往往很大,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间联系起来,在化学上特引入物质的量。”然后说到:“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质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阐述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它不像长度、质量等物理量那样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可比性,学生难以理解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物质的量”概念缺乏实验基础,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实验”能力。其他化学原理、化学概念往往都有实验基础,比如,化学*衡、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都有相应的化学实验来佐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

  2.“物质的量”学习难点及其发展

  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概念的相对集中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科学概念是从科学探究结果中形成的形而上的抽象认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相对地呈现在开始系统学习化学的学生面前,其学习难度也在情理之中。加上如前所析原因,高一新生普遍感觉到这块知识难学。

  其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性工具,学习成效表现在各种量的相互转换上。学习困难的表现之一就是这种转换不熟练,容易混淆。比如,阿氏常数与6.02×1023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与22.4的关系,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在计算中,学生容易回到用质量作为中心物理量的老路上去,主动运用“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能力不足。这与学生未能全面掌握“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法则有关,沿用初中建立起来的计算系统显然是正常现象,但这种沿用阻碍了新计算系统的建立。

  第三,微粒中的层次意识不强,各种微粒数间的相互转换困难。由于浙江省初中科学是以知识综合性进行编排,化学体系相对欠缺,学生对化学微粒的认识深度不够。比如,水分子中的原子组成,含有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延伸到各种微粒间的“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转换困难。

  然而,从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看,“物质的量”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学生理解、应用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到了高一第二个学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应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与表述。由此可见,“物质的量”的学习掌握过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应用过程,一个有情境有需要的应用过程。“物质的量”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是暂时性的,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与应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机会的增多,多数学生将不再把“物质的量”当障碍。

  3.“物质的量”的教学建议

  在传统教材及其教学中,“物质的量”往往花费较多的课时数,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概念。实践结果表明,尽管花了较多的教学用时,这些学习困难仍然存在。在新教材体系中,“物质的量”安排的课时数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很大的缩减,如何实现较短的教学时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从产生学习困难的根源和对学生学习要求两方面探讨。

  新课标必修部分对“物质的量”的要求是:“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其教学基本要求是:“认识物质的量,并能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物质质量及微粒数的简单计算。”发展要求是:“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用有限的教学课时达成上述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用最少的时间突破这些概念理解中的困难期。不必过多纠缠于概念的剖析而重在简单应用,让学生在微粒个数与物质的量、物质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相互换算中逐渐得到强化。不必过多纠缠概念是否吃透讲透而重在应用中领会。“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缺乏应用的任务驱动,学习困难的解决是低效的。

  其次,教学中不宜用“堆”、“捆”等量词作为类比,而宜直接引入“集合体”,以免强化量词产生负迁移效应。不宜前后概念过多联系而重在删繁就简,突出主题,构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概念衍生关系,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体系即可。重视几个相互关系式,而不必推广到诸如传统教学中必讲的阿氏定律及其推论等,**教学难度与深度,降低学习负担,增加学习信心。

  第三,“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应用难度。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强化“物质的量”的应用,引领学生逐步摆脱初中以质量为基础的计算体系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以“物质的量”为基础的高中化学计算体系。

  4.新课程下“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

  课时1:物质的量

  师生探究1: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粒为单位存在的米与以袋装为单位的商品关系探究微小物件往往以集合体的形式呈现,解决微小物质从微观到宏观的表征方法——引入集合体概念。

  师生探究2:探究1滴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引领学生体验任何宏观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微观粒子组成,帮助学生建立微观意识,产生如何表述巨大数量微粒的学习疑问。

  师生探究3:化学反应间微粒数量定量研究中如何实现微粒个数与宏观质量、体积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得出采用集合体来研究,为引入“物质的量”概念做好铺垫。

  教师讲授:开门见山地简要给出“物质的量”、“摩”是国际**规定的物理量及单位,国际规定了阿佛加德罗常数及近似值,得出微粒数量与“物质的量”相互转化的计算式。

  问题解决:给出练习题,巩固三个概念及相互转化的简单计算。

  课时2:“物质的量”的巩固与“摩尔质量”

  问题解决:阿佛加德罗常数定义及应用;“物质的量”与微粒数量间的相互转化;不同层级微粒数的简单换算。

  师生探究1: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微粒的个数、质量是否相同,得出“摩尔质量”的定义。

  问题解决:给出练习题,巩固物质微粒数量、质量与“物质的量”的相互简单计算。

  师生探究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与参加反应的微粒数、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教师讲授:如何运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及例题示演。

  问题解决:给出练习题,模仿、巩固简单的方程式计算。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3

  在物质的量浓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是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探讨的问题。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可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化学枯燥、难学,虽花了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对学习缺乏自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过程变为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传授,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本节课是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扩大对溶液组成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鉴于这节课的课标,我在这节课采用了并进式教学,对物质的量浓度边讲边做配制试验,让学生在试验讲解后就进行实际的操作。对较易理解掌握的内容,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演示实验等方法,让他们自己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避免过分的解释、说明,使学生失去表达的机会,应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4

  本课时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初学时会将“物质的量”与“物质量”混为一谈,在教学中可以类比学生学过的一些物理量,如质量、时间、长度、温度、电流强度等,这样学生就可真正体会“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意义。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生学好这一节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节课通过启发、对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我们熟悉的知识来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进行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教学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设计实验:如何用普通天*测量一粒大米的质量?也可以安排在课前完成。然后进一步假设,如果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粒的大米能满足全球 60 亿人吃多久?学生通过计算可以深刻体会到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

  在进行物质的量教学时,我是按以下程序进行教学的:

  (1) 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给出物质的量的符号

  (2) 介绍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3) 介绍摩尔的基准,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4) 讨论使用摩尔的注意点

  (5) 讨论出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6) 例题分析

  (7) 习题巩固

  (8) 师生共同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在进行摩尔质量的教学时,先回顾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知道一个氧原子的质量和一个碳原子质量比为 16:12 ,然后同时扩大 NA 倍,比值还保持不变,而 1 摩尔碳原子质量为 12 克,所以 1 摩尔氧原子质量为 16 克,可以进行推广, 1 摩尔任何原子的质量当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这样摩尔质量的理解便顺理成章。在进行物质的量计算教学时,以两个关系式为抓手:

  N=n · NA

  在解题过程中强调带单位运算,还应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因为规范化的解题格式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5

  物质的量浓度是一个定量实验,实践性强,操作要求高,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去思考去体会,归纳总结出每个实验步骤过程中的注意问题,并能做初步的误差分析。

  在进行本节内容教学时,通过分析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考虑到内容的难度和定量实验的特征,通过类比学生初中学过的质量分数的配制作为一个知识迁移。同时实验中要确定量以及计量数的关系,并对定量和定性进行不同层次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辅助以实验能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解决教学难点,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加以讨论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教学中尽量发挥本学科的特点。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6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是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探讨的问题。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可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化学枯燥、难学,虽花了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对学习缺乏自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过程变为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传授,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本节课是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扩大对溶液组成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较易理解掌握的内容,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演示实验等方法,让他们自己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避免过分的解释、说明,使学生失去表达的机会,应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

  本节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对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是行之有效的。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7

  摩尔虽然和千克、米一样也是一个单位,但学生却感到无法建立起它和“物质的量”的联系。有的学生反映物质的量不就是物质的质量或者数量吗?质量和数量不都有各自的单位吗?何必再来一个摩尔。学生问题不少,使教学内容难以推进。回头想来几乎每界高一学生在学这一内容时,大部分学生都很煎熬。仔细一想,并不是学生笨,初中“微粒观”的过低要求是导致物质的量计算失败的客观原因。

  初中化学课标对微粒观的.要求“(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知道”是教学中最低层次的要求,从以上诸多的“知道”可以看出,初中课标对初中学生“微粒观”的要求仅仅是能感受微粒的客观存在的直观的层面上,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要求会看,不要求会画,1至18号元素不要求背诵。对于电子,初中学生仅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关系密切”。由此看来初中课标对微粒观要求是偏低的,它导致初高中教材的脱节。

  作业中的典型问题如“1个CO2含1个C原子,1molCO2含1个C原子”,可见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物质的量的定义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根据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经常给学生举例子。我常用的一个例子是一箱啤酒装12瓶啤酒,两箱啤酒共有24瓶啤酒,x箱啤酒共有12瓶啤酒。1mol微观粒子就像一箱啤酒是一个集体,只不过一箱啤酒的个体是12个,而1mol微观粒子个体是6.02×1023个。当学生感到概念模糊时,不要直接想微观粒子的情况,而是想想啤酒的集体“箱”和个体“瓶”的关系。

  好在“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而提高难度。


常见的量教学反思 (菁选3篇)(扩展4)

——《常见的酸》教学设计3篇

《常见的酸》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

  (2)能说出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3)知道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思考归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善于思考、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浓硫酸的特性。

  教学难点

  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设备,铁钉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三个装有液体的瓶子,但那可不是饮料啊,你们万万不能喝啊!那么这些液体是什么呢?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学习任务一:常见的酸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三个瓶子中的液体。

  2、教师巡回指导实验方法,注意的问题。

  3、各组派**说出两种酸的物理性质。

  4、教师展示课件,总结出两种酸的物理性质。学生看,思考、记忆。

  5、教师做浓硫酸特性的实验,学生观察。

  6、师生共同总结浓硫酸的特性,展示课件。

  学习任务二:课堂巩固练习

  1、教师展示课件,一些练习题。

  2、学生分组做,评价。

  3、学生根据预习情况,分组游戏:讲关于两种酸有利或有害的故事或电影电视中的情节。

  (三)创设情境,过渡新课:

  我们学习了酸的物理性质,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酸的化学性质啊?想不想做实验啊?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学习任务一:187页活动与探究: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1、各小组按事先安排好的实验项目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各组交流实验结果,派**报告实验现象。

  3、各组补充实验现象中的不足。

  4、教师展示实验现象的课件,学生记录,思考。

  5、每组派一名**总结酸的共同化学性质。

  6、每组随意抽取学生到前边展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教师和其他学生纠正错误。

  8、学生阅读课本187页图7—11下边的问题。

  9、各组派**回答,教师纠正错误。

  ①镁条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②锌粒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③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和铁锈反应。

  回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

  (五)系统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六)效果评价:

  1、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的变化是变化。

  2、常见的酸中有挥发性的有。

  3、浓硫酸滴到纸张、衣服上,会使衣服纸张变黑,这是浓硫酸的性。

  4、由于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它可以做剂。

  5、酸雨中常常含有少量的和。

  6、瓷砖上的铁锈,可以用物质除掉,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通过实验,你发现镁、锌、铜哪些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答:。

  8、通过实验,你发现镁、锌、铜哪些和酸反应剧烈?排出他们的活动性顺序:。

  9、镁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叫做的化合物。

  10、酸溶液之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他们在水溶液里都能产生。


常见的量教学反思 (菁选3篇)(扩展5)

——二年级数学《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3篇

二年级数学《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1

  这一节课最成功之处是导入“米的认识”。在上节课认识厘米的基础上,本节课教学“认识米”。复习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尺子量量黑板的长度,学生很积极,都愿意**测量。我每个组派一名**来测量,当学生们测量时,我则拿着米尺站在一旁观看。有的学生量得很认真,一看就知道这个学生做事很有耐心;有的学生一边量一边回头望望我,看起来是个急性子的孩子。一个学生大约量到一半,就发现了我手上的长尺子,马上向我求助:“老师,能借您的尺子用用吗?”“为什么要用我的尺子?”“老师的尺子长,量得快些。”“大家也认为量黑板的长度用老师的尺子量得快?”学生都做了肯定的回答。我想,这一活动的足以学生都体会到:量较长的东西,用“长尺子”比较方便。就这样,很自然导入了“米的认识”。

  建立1米的长度单位我可是花了大工夫,我首先让学生观察米尺的长度,接着让学生伸出两手,看谁能用两手臂比划1米,学生一个个个***比划,我拿着米尺逐个检验,他们不停地修正。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学生看似已经初步建立了1米的长度观念,可当我让他们估计教室的长和宽是多少米,他们的回答与实际大相径庭,问问老师身高大约多少?有的说2米,有的说1米,有的`说4米。看来建立1米得长度观念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

  虽然1米的长度观念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但这节课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而且他们学得很开心。


常见的量教学反思 (菁选3篇)(扩展6)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 (菁选3篇)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1

  在《常见的天气系统》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要达到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对气旋和冷锋的案例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从而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与天气的关系”这个教学重点,克服“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这个教学难点。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呢?那就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本课对教与学进行如下处理:

  本课以建构**学习理念来指导教学,教师主要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全员参与活动,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

  (1)本课的设计中,我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将高、低气压系统调到前面先学,一是有利于与本单元第三节“近地面风的受力”等旧知识相衔接,二是有利于为锋面系统的学习作铺垫。其理论依据是:①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要联系学生已有经验”②赞可夫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

  (2)根据“建构**学习论”,在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学习中,我选取“北半球气旋”作为教学重点,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师生共同探究其基本原理,随后,让学生自己探究北半球反气旋及南半球气旋;在锋面系统的教学中,选择冷锋作为教学案例重点分析,让学生自己归纳暖锋的特点及天气状况,既节约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列表比较学习法,所列出的表格我并没有事先列好对比指标,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列出对比指标,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顺利进行知识迁移。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列表比较,归纳共同性,区别差异性,使学生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4)通过小组讨论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对比和迁移。

  (5)教学**:在教学**上,充分发挥多**课件的作用,把多**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通过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等环节证明,由于教学方法得当,符合课改精神和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较好,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策略进一步研究,从而达到教学预期效果。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2

  教后记本节课内容抽象而且难懂,为了能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锋面系统的特点与其天气特征,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引导法、实物演示法,读图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争使学生能够动起来,让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的**者、引导者。并充分利用了多**教学展示仪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实现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让学生将黑板比作地面,书本比作锋面,通过实物演示介绍锋面的结构组成;通过实物演示锋面的不同移动情况,让学生认识到锋面的类型和分类依据;在锋面演示过程中,通过观察选定地点与锋面的相对位置,来理解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含义,并通过分析得出同一地点不同情况下的天气特征。

  教学过程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做练习使学生能够对重要的知识点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并加深印象。如:学习了冷锋和暖锋以后,我立即在**中展示两幅冷锋和暖锋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读图:判断锋面类型,指出判断的依据及冷、暖气团的位置,分别比较冷锋和暖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特点。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讲练结合,提高效率。

  经过反思我发觉了自己在本节授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并对今后的教学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

  第一:自己与学生的互动方式需要改进。

  本节课中,学生单独演示、回答讲解虽然比较多,但是学生集体回答的比重仍然偏大。让学生集体回答问题,不容易及时发现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得原本很有**性的问题被掩盖。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鼓励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课堂**时更多地使用:"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看?"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话语,改进自己教学中在这方面的不足。

  第二点:引导学生将本节课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不够。

  我应该把今年以来的容易被学生关注的不同天气现象联系进来,让学生分析判断,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可以借助学生熟知的古诗词,感受地理知识对生活的影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锋过境?“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又是哪类锋的天气?这些诗句本来就很美,学生又都特别熟悉,现在他们发现原来古诗中也能包含许多地理知识,无疑会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三点:准备还不够充分。

  虽然为这节课准备的时间有近一个星期之久,但是教学中有些问题的呈现仍让学生感到茫然。如:让学生根据冷、暖锋的符号指出冷、暖气团的位置。由于事先我没有向学生讲清冷锋三角形符号和暖锋的半圆型符号在那侧,锋面就移向那侧,所以学生回答时先后两次都出现了问题。下节课在课前复习中要向学生讲明并再次练习,加以强化。

  反思不足,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努力,改进自己

  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3

  观课议课活动结束了,经过认真的总结及反思,我认为: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学案教学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我采用了学案教学,设计好学案让学生提前回家进行复习并带有问题的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学案教学的确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而且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2、反思性教学的有效性

  *时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缺少预习环节和自我反思环节,于是在对本节课设计的时候我就在学案中设计了两个环节,一个是预习体会,另一个是课堂反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完成整个的学习过程。预习体会是在课前完成的,可以帮助学生找出知识的遗漏点,并带着自己的问题听课,听课更具针对性。课堂反馈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是学生在学习完本节课内容之后,通过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反映的比较好。

  3、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采用视频导入,并让学生观看冷暖锋过境的动画,来自己分析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通过自己的观察,自己思考,自己回答,来解答课堂的知识点。 有针对文科生有拓展训练。讲练结合能够做到及时巩固。

  4、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

  本节课以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知识整合”部分采用了提前预习,课堂学习的方法。对于冷暖锋示意图,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图的方法加深印象。对于冷暖锋的判定,采用了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共同完成,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本节课遵循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可以联系实际的内容,如:讲课时正好经历寒潮天气,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到处有地理,学好地理大有用处,增强学习的兴趣。

  6、讲练结合,习题设计有层次性

  因为是复习课,所以在课堂上除了对知识点的复习外,就是要能够解决问题。在习题设计上,分别设计了“基础巩固”“应用提升”“直击高考”几个环节,问题由浅入深,既可以满足学业测试水*的难度要求,

  不足之处:

  1、本节课最大的遗憾是在时间分配上没有安排好,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以至于“直击高考”和“课堂反馈”内容没有完成,使教学过程不完整。

  2、学生在*时太缺乏课堂探究的机会,已经养成了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的习惯,喜欢老师把知识都总结出来,自己只要记下来就万事大吉,不愿也不会动脑,懒得动脑,这种教学方式只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他们会学习,从而达到爱学习的目的。

  3、在设计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同学对“预习体会”不知道怎么去写,也看出*时学生在预习环节上的缺失,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上提高重视。

  4、**学生的面还是有限,应使课堂上的学习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有兴趣、有动力。

  5、导入采用了《海尔兄弟》的视频虽然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针对高二的学生,可以采取一些更具高度的导入方式

  6、由于知识点多,显得时间紧张,导致个别知识点强调不够到位。

  总之,在本节课的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的收获,我也要把一些好的做法延续到以后的常规教学中去。我也要向组内的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水*有更大提升。


常见的量教学反思 (菁选3篇)(扩展7)

——数学教学的教学反思 (菁选3篇)

数学教学的教学反思1

  一、教育教学中的得:

  (一)能制定正确教学目标:*时教学中,不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注重初三(4)班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水*来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把*时的教学目标要求定在中等偏下水*,重点内容适当提高,使较尖的学生能取得优秀成绩,对于基础太差的学生,对他们的复习目标只要求达到教学大纲的最基本的要求,强调熟记重要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并能掌握基础题的基本解法。通过努力,使全班学生的数学成绩均有所提高。

  (二)寓复习于*时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初三两本书的教学任务,又要减轻学生在集中复习时间的负担,我把复习内容有计划地分散在*时学习中。从初三开始教学就有目的地回顾总结。复习了与初三知识相关联的初一、初二年级的重要数学知识,结合教材,因势利导进行复习。如在讲特殊的三角函数值得计算时就出了一道这样的数学题,求|1—√3|+1—tan60°+(tan30°)°的值,这时就复习了绝对值、零次幂等基础知识。*时在课堂复习、**、小测验中有目的的检查复习初一、初二等知识点。这样做能使初一、初二等已学过的重要知识反复在学生头脑中出现,可以减少遗忘率。

  (三)编写切合学生实际的训练题:目前我校初三学生每人手中均有《一课一练》、《堂堂练》、《试题宝典》、《复习点要》等学习资料,这些资料中如《一课一练》和《复习点要》基础知识偏少,较难的题目偏多,解题方法着重技巧性而不突出基本思路和方法,总的情况是要求偏高、偏深,脱离学生的实际,也不符合中考的学习要求。因此*时在备课中我注意重点备好学生的练习及复习训练题。布置作业做到了有布置就一定有批改,提高了学生的作业质量。自编习题要求中等偏下,多数题目是基本训练,重点题型反复训练,逐步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课堂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和矫正:由于初三(4)学生之间思维的差异及基础知识掌握的差异特别大,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水*出发,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指导,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复习学习达到不同水*。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要进一步追问,对学生做的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答案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练习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内驱力,同时及时矫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达到复习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工作的失:

  (一)错误的估计了初三(4)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乐观的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作业过程是正常化的,结果导致走了一段弯路。

  (二)在初三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赶教学进度,因此课堂教学中还是出现了讲的多、练的少的现象,结果导致课堂教学的巩固率仅为50%。

  (三)没有很好的把握教育管理与初三数学教学的关系。*时在初三数学教学中花的时间较少,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时对存在问题讲道理多了,具体辅导工作少了。(四)测验及模拟考试注重了对学生的得分情况分析,对学生知识缺漏情况少了统计及分析,少了针对性的评讲,更少了针对性的进行跟踪训练及检查。(五)在*时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的运用多**教学**,课堂教学的容量总是很小,教学效果不大。

  三、今后的教学思路:

  (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二)融洽师生情感,提供*等的学习机会,诚心实意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健全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注重抓盲点,,另一方面重视解题模式的总结,注意突破难点,这是数学学习的关键。

  (四)切实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后进生格外关心,注意辅导其学习方法,并针对其学**的缺漏予以辅导纠正,做好测验及模拟考试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知识缺漏情况的统计及分析,进行针对性的评讲,并进行针对性的跟踪训练和检查。

  (五)继续贯彻学校**的工作决策,不断注重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使之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六)进一步发扬教学工作中的优点,改正过去工作的不足,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运用多**辅助教学的能力,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数学教学的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教学=、>、<的含义、读法和写法,并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

  第一个环节我创设了森林运动会场景,请学生**观察,交流发现了什么。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把图中的信息表述清楚。接着我根据场景图,提出问题:有哪些队参加了比赛?你知道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数数,在这里能够轻松准确的说出答案,也给学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二个环节是教学认识“=”。在这个环节中,我把事先剪好的小兔和小猴头像杂乱的贴在黑板上,问学生:这样能够知道哪个队的人多吗?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帮助我们一眼就看出哪个队人更多?刚**完,就有学生举手说给他们排排队。于是我让他上黑板来给他们排队,我趁机用虚线把对应的小兔和小猴连接起来,引导学生说出:1只小兔正好对着1只小猴,谁也没有多余,我们就说小兔和小猴同样多,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并且顺理成章的引出等号,教学等号的读法和写法。之后追问4=4表示什么意思,巩固学生对等号含义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是教学认识“>”和“<”。在教学认识“>”的环节中,我要求学生用刚才的方法给松鼠和小熊排排队,有了前面的经验,这里操作起来更加的顺畅,我用虚线把对应的松鼠和小熊连接起来,引导学生说出:松鼠比小熊多,可以写成5>3,让学生观察大于号的样子,用右手比划出大于号,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大于号哪边对大数,哪边对小数。用同样的方法教学认识“<”。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给动物排队和用手比划显出了极大的兴趣,这也让我决定以后的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动手操作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此外,大于号和小于号很容易被混肴,为了能让学生分清大于号和小于号,我采取了口诀记忆法:大嘴巴对大数,尖尖嘴对小数,并在教学以及做题过程中反复强调,从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小朋友已经牢牢掌握。

  整节课下来,感觉时间有些不够用。在细节方面的处理上还可以更加细致,比如讲解大于号、小于号的书写,作业中反映出来不少孩子书写不规范。课上有些孩子比较容易走神,如何牢牢抓住孩子的***,这是一个需要我花时间去琢磨的事,我想首先语言要简洁、精炼,生动有趣,让孩子愿意听;其次,抓住机会表扬孩子,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教学的教学反思3

  爱伦教授在《微格教学》一书中说:“教学的现代化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教学思想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的现代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的现代化是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远程教育是教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也有利于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传递到广大的农村地区,缩小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远程教育的核心是应用。如何更好地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合理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是我们所需要重点研究的。下面就农远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谈几点思考。

  一,推进农远工程与数学教学结合意义重大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农远进行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意义重大,它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推进数学教育教学此文转自的趋势,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现实要求。《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科学合理地用好农远资源,实现农远资源与数学学习的有效结合。

  二,要熟悉农远工程的相关知识,注意与本校实际结合

  教师要能熟练地利用农远工程资源,就要了解农远的相关知识。如要熟练地进行九州的播放、录制、抓拍等,要能够快速地在计算机中熟练地找到与自己任教学科相关的资源等等。注意农远资源与本校本班的实际相符合,对教学活动做一些改造,如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利用农远展开教学;根据本班的实际人数进行合理的分组等。从而科学合理地利用农远资源。

  三.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进行数学教学的优势

  1,农远资源形式多样

  农远资源的形式有视频、音频、文字、幻灯等,利用这些信息,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拓展学生的视野,减轻学生的负担,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均数时,教师可以呈现这样一幅图片:小明站在一块标有“*均水深1.2米”的牌子前,小明的身高是1.4米,旁边呈现这样的问题:“他能不能下水游泳呢?”通过这幅图让学生讨论,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最后老师加以点拨,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气氛下很好地完成知识的学习。

  2,在信息的呈现上,呈现形式多**化

  农远资源可以让信息以多**形式呈现。通过多种**可以让静的东西动起来,将大的东西缩小,将小的东西放大,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这样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3,信息反馈多样化

  农远资源中的信息流通适时高效,可以促进师生交流形式的多样化。信息能够及时地反馈,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四,农村远程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远程教育的运用和发展对中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应将农村远程教育运用到探索性的数学教学和研究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的作用。具体来说有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情境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徜徉于探索数学的乐园中去。农远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情境。如在教学统计时,农远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幅情景图:几名中学生站在马路旁边数开过去的各种汽车。画面色彩分明,动感性强,这样就自然地创设了情境,教师此时就可以顺势地导入新课。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兴趣,从而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

  2,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提供与学生实践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完全到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农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提供各种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有趣的资源,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3,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帮助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圆柱的侧面积该如何计算,学生刚开始时并不知晓。但农远资源中的圆柱侧面积展开演示图为学生学习侧面积计算提供了帮助。通过圆柱侧面积展开图反复演示,学生很容易找出展开的长方形各部分和原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再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也就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4,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丰富多彩,突破了原有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提供了条件,也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激发了他们不断探索新知的热情。也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多种学习方法,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运用农远进行数学教学的注意事项

  农村远程教育在教学中有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否则就会劳而无功。

  1,要整体设计,优化目标

  教学**服务于教学目标。课堂上如何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的作用,应该从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上着手。教师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个别化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教师要能把握农远资源的特征,从而确定使用的目的性。

  2,要正确认识农远在课改中的作用

  我们在使用农远教学**时,也不能排斥传统教学**。教师要能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合理地利用农远资源。农远的运用并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运用农远,同样要重视主导,保证主体

  采用农远教学**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不能忽视的。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如何运用农远资源,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如果课堂上一味地追求教学**的现代化,讲究声音、图像、动画等的运用,追求所谓的“大容量”,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反而会降低课堂效率。

  4,寓教于乐,防护身心

  充满情感的学习环境是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运用农远进行教学,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借助农远授课,要注意激发思维,感受情绪,要让学生尽量享受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心理的防护。

  总之,农远进入教学势不可挡,我们要努力探索,勤于研究,要让自己的心像战鼓一样接受各种挑战,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进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促进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常见的量教学反思 (菁选3篇)(扩展8)

——教学反思的名言 (菁选3篇)

教学反思的名言1

  1、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课程标准》

  2、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4、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5、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6、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教师的耐心倾听。——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

  7、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8、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9、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0、智仁勇三者是*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11、教育是立国之本。

  12、审美感受的愉悦,影响着儿童的想象、联想、情感及行为动作。因此一切教学活动中,美,无处不显示出一种积极的驱动,无处不产生对儿童智慧的启迪,对儿童心灵的润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

  13、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苏霍姆林斯基

  14、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

  15、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老师不必刻意去追求要使学生“怎么怎么发展”,而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栋梁之材。——门肯

  16、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威廉.詹姆士

  17、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力。——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

  18、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19、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出来。——陶行知

  20、只有当你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乌申斯基

  2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

教学反思的名言2

  1、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陶行知

  2、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

  3、 “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4、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陶行知

  5、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

  6、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7、 “美能激智,美能发辞,美能怡情,美能育德。美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全方位的功能是无可非议的”。——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

  8、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

  9、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10、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陶行知

  11、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杜兰特

  12、要**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的生活,从**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13、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4、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

  15、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姆林斯基

教学反思的名言3

  1、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2、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3、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4、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5、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6、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日后不去再犯。——夸美纽斯

  7、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8、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9、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10、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11、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守。——陶行知

  12、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孔子

  14、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15、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