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篇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写“鲜艳、服装、招引”等词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3、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

  4、借鉴课文第3自然段的形式,说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分享资料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民族风俗。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课件:各民族图片),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选择一个你最了解或者最感兴趣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2、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祖国的大地上盛开。在我国西南的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居住在一起,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非常快乐。那里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学习。你知道他们共同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吗?——(生齐读)大青树下的小学。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这所小学去看一看。(板书课文题目: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在听清字音的同时,听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自读课文,按照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出示课件“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标出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3)读通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内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自主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4、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习反馈:(出示课件)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和下课的情景);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四、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五、课堂总结,铺垫下文

  这节课,同学们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也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有怎样的乐趣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能读通课文,认识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课文,去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独特的魅力。

  二、汇报交流,深入探究

  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把自己的发现与大家交流交流吧。

  (“美丽、团结、欢乐、祥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阅读引导。)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能体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丽的语句。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点拨。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出示课件:课文内容及相关图片)(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

  (2)“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重点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意思。(颜色鲜艳,色彩多)

  (3)“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出示课件:相关语句和背景图)引发学生思考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3、范读: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

  4、指导朗读,品味校园的美丽。

  师: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大青树粗壮,凤尾竹婀娜多姿,还有身着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的孩子们,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你能读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吗?

  (1)**练读;(2)指名读,师生评价。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小学呢,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

  2、学生自读,画出相关语句。

  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指导。

  (1)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句话说明各民族的孩子,虽然穿戴不同,但是他们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老师范读,把重音放在“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民族小学的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4、教师小结: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一起体会他们的团结。(生齐读)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安静)

  (2)你认为这个词语用得准确吗?(引发学生质疑,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再适时引导,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呢?这是从侧面烘托孩子们学习认真。)

  2、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相处,怎么能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让我们带着对这所小学的赞美再读一读这段话。

  (对于“祥和”这个特点,学生不一定能很准确地概括出来,教师可适当点拨。)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1、课件出示句子: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敬礼。

  (1)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指导朗读。校园里的同学多么有礼貌,在民族小学里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通过朗读来传递自己的感受吧!

  2、课件出示重点语句: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3、指导说话:请同学们想一想,还会有谁来这里凑热闹?

  用下面的句式来说说:

  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有(),还有()。他们的欢笑声把()都吸引过来了。

  4、课文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乐、活泼的气氛。)

  三、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1、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师:这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多少自豪和赞美的情感啊!结合我们刚才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填上最能体现你感受的词语再读一读。

  课件: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____________的小学。(美丽、团结、祥和、欢乐)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入合适的词语。

  (2)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假如你是这所小学的学生,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

  3、指生带着自豪、骄傲的情感读这句话。

  4、为什么一个西南边疆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6、教师总结。

  (出示课件:五十六个民族手拉手的图片)

  师:“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团结、祥和!让我们一起唱响《爱我**》这首歌吧!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五、课外延伸,鼓励实践

  1、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也很想了解你们的学习生活,课后我们可以把我们一周的学习生活记录下来,整理好邮寄给他们。

  2、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其他民族的一些资料,准备参加班级将要开展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的民族文化展览活动。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课件出示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片段: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爱我**,

  爱我**,爱我**。”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阿昌族等****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课件出示2)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

  5、请大家读题。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4、(1)(课件出示3、4)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早晨绒球花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在粗壮影子

  坪坝飘扬摔跤凤尾竹洁白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粗、族”为*舌音,“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有关民族的词语。(课件出示5)

  傣族阿昌族汉族

  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5、词语我理解

  温馨提示:(课件出示6)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2、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3、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1)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2)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课件出示7)

  ①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②形容色彩华丽。()

  ③山间*整的场地。()

  ④边防,边境。()

  ⑤两人徒手较量,以把对手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6、生字我会写

  (课件出示8:生字田字格课件)

  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1)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衣、日”是形旁,表义;“壮、辰”是声旁,表音。

  加一加:“氵+又=汉”“扌+分=扮”“讠+卖=读”“米+且=粗”“青+争=静”“丰+色=艳”。

  换一换:“报”把“扌”换成“月”就是“服”。

  (2)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9)

  写好生字四步走:1、说一说。2、看一看。3、写一写。4、对一对。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上下结构,“晨、装”上窄下宽。

  “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

  “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应写得左右等宽。

  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

  巧记字形:“丰”“色”艳。

  写一写:老师范写,重点指导“晨、装”,学生练写。

  “晨”和“装”二字均为上下结构,但要注意整个字不要写得过长,其中“晨”字要注意“日”和“曰”的区别,“装”字的“壮”要写得扁一些,按正确笔顺规范书写。

  对一对: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时改正。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师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集形象、声音和意思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去学习,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认读、识写。

  7、再次巩固字词:

  把表示“傣族、阿昌族”的图片和相应的词语连线。(课件出示10)

  8、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学习反馈(课件出示11)(填空):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是啊,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优美的音乐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的热烈气氛。】

  【设计意图:先出示自读要求,再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自学词语,既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设计意图:分步骤引导学生学习会写字,降低学生学习会写字的难度,使学生完全、彻底地掌握会写字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起思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知心的朋友。现在就请同学们继续品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课件出示13)

  学生品读。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刚才同学们再次品读了课文,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哪个小朋友最勇敢,敢第一个***,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

  (学生讲到哪句,教师就顺势指导哪句。视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地驾驭课堂。)

  预设1:

  (1)生:我是从这里看出的。(课件出示14)“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各式各样的服装鲜艳夺目,使学校更加美丽。(板书:服装:鲜艳绚丽多彩)

  (2)你知道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吗?(绚丽多彩)(课件突出显示15)“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3)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如果此时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教师可这样处理:

  老师来读一句话:“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出了学校的什么呢?

  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绚丽多彩)“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3、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预设2:

  (1)生:我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美丽。(课件出示16)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2)这句话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3)谁能来说说,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那么你们认为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呢?

  (4)现在我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念,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5)同学们,这样的校园美吗?你想不想去看看?那就带着对美丽的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向往,再读这句话。(板书设计:校园美)

  (6)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4、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预设3:

  (1)生:我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美丽。“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课件出示17)

  (2)为什么认为这句话也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学生阐述)

  (3)我听明白了,这句话说明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我们把它的美读出来吧!(板书:山花烂漫)

  5、小结,过渡。

  确实,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树,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在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课文仅仅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吗?你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方法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类似。)

  预设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阿昌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课件出示18)(板书:多民族)

  (2)其他同学找到了这句话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3)为什么从这句话中能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4)生:因为这句话说明各个民族的孩子,虽然“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5)讲得好。谁来读这句话?

  (6)他读得怎么样?

  (7)我们一起超过他,好吗?

  2、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预设2:

  (1)生:我还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团结。“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课件出示19)

  (2)找到这句话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3)听老师怎么读。(师范读)

  (4)说说“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语,老师为什么要读重音?(这几个词说明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5)你们可不可以像老师一样再读这句话?

  3、小结,过渡。

  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其实,小作者为我们呈现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不仅仅是美丽、团结,它还具有什么特色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预设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欢乐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课件出示20)(板书:唱歌、跳舞)

  (2)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3)大青树下有多热闹?请同学们用下列句式来说说:

  (课件出示21)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有(),还有()。他们的欢笑声把()都吸引过来啦。

  (4)谁能把孩子们的欢乐读出来?他读得怎么样?认为比他读得好的***读。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这是一所多么欢乐的学校啊!还有谁有新的发现?

  预设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祥和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课件出示22)(板书:安静学习)

  (2)好,我们一起读这段话。

  (3)你们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

  (4)他们是怎样读课文的?

  (5)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

  (6)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侧面烘托孩子认真学习。——意思讲到就行)

  (7)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人与环境融洽相处,怎么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怎么不令人赞不绝口呢?让我们带着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赞美再读这段话。

  三、总结课文,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23)“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中的“这”指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带进句子中去?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24)“美丽的学校、团结的学校、欢乐的学校、祥和的学校”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3、同学们,你喜欢这样一所“美丽的、团结的、欢乐的、祥和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吗?你愿意赞美它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赞美读这句话!

  4、假如你是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

  5、请自豪地读这句话!

  6、请骄傲地读这句话!

  7、请同学们再看课题,你们认为该怎么读?(“大青树下的”读重音。)为什么?(为有这样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而自豪,为自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一员而骄傲。)

  8、请同学们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把课题再读一遍。资料不错吧,请微信搜公众号关注:好老师好童学教学团队

  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为什么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

  【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理解重点句,进而过渡到对课文的理解,再把理解通过读表达出来,层层递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设计意图: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填补课文空白,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校园的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词的重音范读,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意思,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读出这种感情。】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服饰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同上课。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师: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认读后,指名读。

  (3)正音后,开火车读。

  “摔”是翘舌音。

  “坝”读“bà”,不读“bèi”。

  (4)做游戏,巩固字词。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

  坝——贝汉——汗摔——率跤——交凤——风

  (6)重点指导:晨、装、静(注意笔画、笔顺)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

  “装”: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戎”不要写成“戒”。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6、评价:自评、互评。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读了每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

  上学路上

  来到学校

  上课

  下课

  3、你最喜欢哪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篇(扩展1)

——三年级上册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学生对于****的了解,与我们日常饮食与服饰等作对比。引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并展示图片。

  2、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适当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装”。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3、抄写本课的词语。

  1、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布置作业。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三年级上册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根据课后生字词的注音熟读课文,扫清生字词,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能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并且在课文中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词语,与同桌交流,说出理由。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什么样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学校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关注到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习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扫清生字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2、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学校,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习作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到来了,今天早晨起来吃过早饭之后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生:上学

  师:是的,要背上小书包上学校,走进美丽的校园里你们开心吗?

  生:……

  师:你们的校园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学校里会发生哪些事情呢?

  生:……

  师:同学们能积极的发言,老师感觉到你们的校园生活是很丰富的,今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看看这个校园是怎样的,小朋友们在这个校园里都会做些什么事吧!

  (二)认识字词,熟读课文

  师: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页,读课文,根据第4页课后生字的注音扫清课文里的生字词,有不会的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桌。(3分钟)

  生:……

  师:同学们对生字词掌握得如何呢?哪位小朋友愿意挑战一下呢?

  (出示课件的生字词,先让学生读,然后再出示拼音,紧接着老师领读,同学之间互读)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词,那现在老师为大家范读课文,感受一下大青树下的校园。

  (三)感受情境,讨论学习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再细细的品读课文,感受这所小学的特点,并找出你喜欢的,或者是你认为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桌讨论。

  生:……

  师:同学们讨论的真激烈呀!那你们讨论的结果是什么呢?谁能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呢?

  甲生:……

  师:学生甲说他认为“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大青树下的小学写活了,所以他认为很新鲜,很精彩。

  乙生:……

  师:学生乙认为第三段的内容都很精彩,写出了上课时间校园里仅有学生读书的声音,显得校园安静。下课时间还有好多小动物一起玩耍,感觉这个校园很有生机。

  师:同学们真的是很棒,相信其他的同学都有自己的见解,了解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所小学都有什么特点呢?

  丙生:……

  师:回答的真棒,总结的很全面,看来你是有认真听讲的。

  (四)拓展学习,相互分享

  师: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不美?

  生:……

  师:那你们校园是什么样子的呢?谁能分享一下?

  丁生:……

  ……

  师:听了各位学生的分享,现在老师也来分享一下“我所在的小学是在乡间的拐角处,刚进大门是个小卖铺,径直走的小路两边全是松树,我每天在办公室里和同事分享心得,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学习玩乐,孩子们很听话,我也很喜欢他们。”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你们的小学吗?在这所学校里有这么多小伙伴陪着是不是很开心,很幸福呢?

  生:……

  师:那么,今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写一篇200字的小作文,题目就是“学校的一天”“校园一角”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写作。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篇(扩展2)

——三年级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3篇

三年级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1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3.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我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对于大青树下小学的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上课读书时的情景。有的说:“他们读得很流利。”有的说:“他们读得津津有味。”有的说:“他们读的绘声绘色。”……

  又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今天学生理解到位,朗读到位。

  开学第一课,难免会有遗憾,自我感觉在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炼,问题不够明确。今后要细心斟酌、精心设计教案。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习!今天有部分学生***不够集中,发言不够积极,我相信学生也会慢慢进入状态的!

三年级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2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课件出示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片段: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爱我**,

  爱我**,爱我**。”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阿昌族等****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课件出示2)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

  5、请大家读题。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4、(1)(课件出示3、4)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早晨绒球花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在粗壮影子

  坪坝飘扬摔跤凤尾竹洁白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粗、族”为*舌音,“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有关民族的词语。(课件出示5)

  傣族阿昌族汉族

  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5、词语我理解

  温馨提示:(课件出示6)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2、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3、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1)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2)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课件出示7)

  ①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②形容色彩华丽。()

  ③山间*整的场地。()

  ④边防,边境。()

  ⑤两人徒手较量,以把对手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6、生字我会写

  (课件出示8:生字田字格课件)

  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1)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衣、日”是形旁,表义;“壮、辰”是声旁,表音。

  加一加:“氵+又=汉”“扌+分=扮”“讠+卖=读”“米+且=粗”“青+争=静”“丰+色=艳”。

  换一换:“报”把“扌”换成“月”就是“服”。

  (2)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9)

  写好生字四步走:1、说一说。2、看一看。3、写一写。4、对一对。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上下结构,“晨、装”上窄下宽。

  “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

  “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应写得左右等宽。

  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

  巧记字形:“丰”“色”艳。

  写一写:老师范写,重点指导“晨、装”,学生练写。

  “晨”和“装”二字均为上下结构,但要注意整个字不要写得过长,其中“晨”字要注意“日”和“曰”的区别,“装”字的“壮”要写得扁一些,按正确笔顺规范书写。

  对一对: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时改正。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师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集形象、声音和意思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去学习,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认读、识写。

  7、再次巩固字词:

  把表示“傣族、阿昌族”的图片和相应的词语连线。(课件出示10)

  8、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学习反馈(课件出示11)(填空):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是啊,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优美的音乐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的热烈气氛。】

  【设计意图:先出示自读要求,再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自学词语,既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设计意图:分步骤引导学生学习会写字,降低学生学习会写字的难度,使学生完全、彻底地掌握会写字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起思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知心的朋友。现在就请同学们继续品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课件出示13)

  学生品读。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刚才同学们再次品读了课文,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哪个小朋友最勇敢,敢第一个***,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

  (学生讲到哪句,教师就顺势指导哪句。视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地驾驭课堂。)

  预设1:

  (1)生:我是从这里看出的。(课件出示14)“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各式各样的服装鲜艳夺目,使学校更加美丽。(板书:服装:鲜艳绚丽多彩)

  (2)你知道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吗?(绚丽多彩)(课件突出显示15)“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3)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如果此时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教师可这样处理:

  老师来读一句话:“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出了学校的什么呢?

  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绚丽多彩)“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3、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预设2:

  (1)生:我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美丽。(课件出示16)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2)这句话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3)谁能来说说,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那么你们认为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呢?

  (4)现在我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念,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5)同学们,这样的校园美吗?你想不想去看看?那就带着对美丽的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向往,再读这句话。(板书设计:校园美)

  (6)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4、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预设3:

  (1)生:我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美丽。“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课件出示17)

  (2)为什么认为这句话也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学生阐述)

  (3)我听明白了,这句话说明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我们把它的美读出来吧!(板书:山花烂漫)

  5、小结,过渡。

  确实,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树,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在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课文仅仅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吗?你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方法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类似。)

  预设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阿昌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课件出示18)(板书:多民族)

  (2)其他同学找到了这句话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3)为什么从这句话中能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4)生:因为这句话说明各个民族的孩子,虽然“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5)讲得好。谁来读这句话?

  (6)他读得怎么样?

  (7)我们一起超过他,好吗?

  2、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预设2:

  (1)生:我还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团结。“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课件出示19)

  (2)找到这句话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3)听老师怎么读。(师范读)

  (4)说说“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语,老师为什么要读重音?(这几个词说明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5)你们可不可以像老师一样再读这句话?

  3、小结,过渡。

  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其实,小作者为我们呈现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不仅仅是美丽、团结,它还具有什么特色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预设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欢乐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课件出示20)(板书:唱歌、跳舞)

  (2)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3)大青树下有多热闹?请同学们用下列句式来说说:

  (课件出示21)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有(),还有()。他们的欢笑声把()都吸引过来啦。

  (4)谁能把孩子们的欢乐读出来?他读得怎么样?认为比他读得好的***读。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这是一所多么欢乐的学校啊!还有谁有新的发现?

  预设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祥和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课件出示22)(板书:安静学习)

  (2)好,我们一起读这段话。

  (3)你们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

  (4)他们是怎样读课文的?

  (5)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

  (6)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侧面烘托孩子认真学习。——意思讲到就行)

  (7)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人与环境融洽相处,怎么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怎么不令人赞不绝口呢?让我们带着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赞美再读这段话。

  三、总结课文,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23)“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中的“这”指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带进句子中去?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24)“美丽的学校、团结的学校、欢乐的学校、祥和的学校”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3、同学们,你喜欢这样一所“美丽的、团结的、欢乐的、祥和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吗?你愿意赞美它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赞美读这句话!

  4、假如你是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

  5、请自豪地读这句话!

  6、请骄傲地读这句话!

  7、请同学们再看课题,你们认为该怎么读?(“大青树下的”读重音。)为什么?(为有这样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而自豪,为自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一员而骄傲。)

  8、请同学们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把课题再读一遍。资料不错吧,请微信搜公众号关注:好老师好童学教学团队

  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为什么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

  【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理解重点句,进而过渡到对课文的理解,再把理解通过读表达出来,层层递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设计意图: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填补课文空白,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校园的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词的重音范读,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意思,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读出这种感情。】

三年级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写“鲜艳、服装、招引”等词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3、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

  4、借鉴课文第3自然段的形式,说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分享资料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民族风俗。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课件:各民族图片),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选择一个你最了解或者最感兴趣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2、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祖国的大地上盛开。在我国西南的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居住在一起,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非常快乐。那里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学习。你知道他们共同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吗?——(生齐读)大青树下的小学。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这所小学去看一看。(板书课文题目: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在听清字音的同时,听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自读课文,按照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出示课件“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标出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3)读通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内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自主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4、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习反馈:(出示课件)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和下课的情景);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四、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五、课堂总结,铺垫下文

  这节课,同学们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也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有怎样的乐趣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能读通课文,认识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课文,去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独特的魅力。

  二、汇报交流,深入探究

  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把自己的发现与大家交流交流吧。

  (“美丽、团结、欢乐、祥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阅读引导。)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能体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丽的语句。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点拨。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出示课件:课文内容及相关图片)(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

  (2)“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重点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意思。(颜色鲜艳,色彩多)

  (3)“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出示课件:相关语句和背景图)引发学生思考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3、范读: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

  4、指导朗读,品味校园的美丽。

  师: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大青树粗壮,凤尾竹婀娜多姿,还有身着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的孩子们,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你能读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吗?

  (1)**练读;(2)指名读,师生评价。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小学呢,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

  2、学生自读,画出相关语句。

  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指导。

  (1)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句话说明各民族的孩子,虽然穿戴不同,但是他们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老师范读,把重音放在“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民族小学的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4、教师小结: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一起体会他们的团结。(生齐读)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安静)

  (2)你认为这个词语用得准确吗?(引发学生质疑,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再适时引导,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呢?这是从侧面烘托孩子们学习认真。)

  2、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相处,怎么能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让我们带着对这所小学的赞美再读一读这段话。

  (对于“祥和”这个特点,学生不一定能很准确地概括出来,教师可适当点拨。)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1、课件出示句子: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敬礼。

  (1)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指导朗读。校园里的同学多么有礼貌,在民族小学里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通过朗读来传递自己的感受吧!

  2、课件出示重点语句: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3、指导说话:请同学们想一想,还会有谁来这里凑热闹?

  用下面的句式来说说:

  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有(),还有()。他们的欢笑声把()都吸引过来了。

  4、课文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乐、活泼的气氛。)

  三、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1、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师:这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多少自豪和赞美的情感啊!结合我们刚才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填上最能体现你感受的词语再读一读。

  课件: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____________的小学。(美丽、团结、祥和、欢乐)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入合适的词语。

  (2)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假如你是这所小学的学生,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

  3、指生带着自豪、骄傲的情感读这句话。

  4、为什么一个西南边疆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6、教师总结。

  (出示课件:五十六个民族手拉手的图片)

  师:“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团结、祥和!让我们一起唱响《爱我**》这首歌吧!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五、课外延伸,鼓励实践

  1、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也很想了解你们的学习生活,课后我们可以把我们一周的学习生活记录下来,整理好邮寄给他们。

  2、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其他民族的一些资料,准备参加班级将要开展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的民族文化展览活动。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篇(扩展3)

——三年级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篇

三年级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歌曲导入,激发兴趣。播放音乐《爱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品味词语,加深理解。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3、创设情境,强化情感。教学快要结束时,我大胆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一只蝴蝶、一只小猴、一只小鸟、一朵花,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兴趣,保持了学生***,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

  转换角色,入情入境。

  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时,我**:“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三、不足之处

  1、拓展阅读《走月亮》《爱我**》《山沟里的孩子》。我选择讲解《走月亮》和《山沟里的孩子》,让学生圈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对于《走月亮》这篇散文并不是很熟悉,也不太清楚什么是“走月亮”,因此在圈画语句时出现了一些困难。《山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相对容易理解,我让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子》,读懂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学生也能了解其中的原因。

  2、个别字音需要重点指导如“傣族”中“傣”应读“dǎi”。同时对于“坪坝”的意思需要用图片直观显示。

  四、改进措施

  回顾本课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改进。

  1、教学中对于年级教学特点不够熟悉,导致备课时设计的个别问题过深,需要多多研读课文,加强集体备课。

  2、学生分角色表演时对于猴子、小鸟等角色的特点定位不准确,语言上没有个性,千篇一律。因此可以让学生先熟悉猴子的机灵、花儿慢慢绽放、山狸的胆小等动物特点,然后再进行表演。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后反思成功之处:

  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来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三年级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2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阿昌族等****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共同学**同游戏

  热爱团结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篇(扩展4)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10篇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1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红星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中进行曲的雄壮的风格。

  2、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节课欣赏的歌曲《嘎子嘎》。

  二、导入新课

  1、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的片段。

  2、介绍电影的主题曲《红星歌》。

  3、播放《红星歌》完整的录音。

  4、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

  三、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感受。

  2、体会歌曲中雄壮的情绪。随音乐走步。

  3、出示歌谱,唱旋律。

  4、学唱歌词部分。

  5、体会重音记号的演唱方法:演唱时要果断的、坚定的。

  6、用行进的步伐做律动。

  7、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表现音乐雄壮的气氛。

  四、感受进行曲的特点,师生共同总结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五、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

  能完整的演唱歌曲,跟着音乐节奏边演唱边行进。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集体欣赏和分组视唱、听辨各声部的旋律等方法,感受合唱曲《小乐队》的变换无穷的结构魅力。

  2.学生通过配合欣赏《小乐队》进行舞蹈律动的编创,培养创造和参与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随着《法国号》音乐,边做律动边唱。

  2.导入新课内容。

  刚才我们听到歌曲中唱的是我们的老朋友法国号,今天老师将继续我们的音乐之旅,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

  二、听赏《小乐队》

  1.完整聆听歌曲《小乐队》。

  请大家注意听,我们的新朋友就在这首歌里。

  2.简介小提琴、单簧管、小号、大鼓四件乐器。

  (1)观看四种乐器演奏图片,可以模仿演奏姿势。

  (2)小游戏:“找朋友”。

  3.完整欣赏《小乐队》的演唱录音,听出演唱的顺序。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的课给我们带来了四位新朋友,它们是谁啊?(学生回答)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3

  教学总目标:

  本学期三年级音乐教科书所采用的是人音版实验教材,教学内容包含“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部分。要求学生学会歌曲十八首,聆听中外儿童歌曲十八首。

  通过本学期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集体**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1、聆听:

  (1)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辩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

  (2)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3)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和不同。

  (4)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

  (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风格。

  2、表演:

  (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背唱歌曲4—6首。

  (2)能采用不同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3)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5)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6)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7)能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3、编创与活动:

  (1)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2)能够将短句、成语、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

  (3)能够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

  (4)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5)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4

  教学目标:

  1.感受自然界的声音现象与音乐形象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音乐;

  2、通过回声游戏,以及歌曲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轮唱与合唱技能;

  3、从游戏到歌曲的学习,完成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了解轮唱与合唱;并能用*稳、悠长的气息,有力度对比的优美地演唱。

  教学重点:优美、有力度层次的轮唱与合唱

  教学难点:合唱

  一、情境导入

  回声游戏:

  1、导入:(课件:出示图片)

  猜猜画面上的女孩子在干什么?(对着山谷大声喊,叫做喊山)

  你知道喊山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吗?(产生回声)

  2、我们来做个回声的游戏好吗?

  ①远山回声:(出示课件)当我们对着很远的山大喊的时候,喊完就会传来回声,有时,还要过一会才会传来回声。面对翠绿起伏的大山,让我们一起来喊:“大山你好!”回声与喊声比怎么样?

  按节奏做喊山与回声的游戏。(注意喊山与回声的力度对比,强调喊山是的声音位置)

  ②近山回声:当两山相隔比较近时,我们的喊声未落,回声已经响起了。

  (出示课件)分组做喊山与回声的游戏。

  ③听,对面山上的女孩子们在唱了,我们来做她们的回声好吗?(加入轮唱部分旋律音高,做回声练习,先做远山回声,再做近山回声,唱足全音符的时值。)

  ④看老师的柯达伊手势做和声练习。

  二、寓教于乐

  学习歌曲:

  1、欣赏范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嘹亮歌声》,(课件)说说这首歌是怎样演唱的?

  这首歌什么地方比较难唱?为什么?(介绍轮唱与合唱)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而合唱是同时出现,演唱不同的旋律。

  2、教唱歌曲

  ①教师范唱

  ②根据之前聆听成果帮助学生纠正唱错之处,教师可进行带唱(特别是最后两声部的地方)

  ③完整地唱好第二声部

  ④播放范唱,学生演唱第二声部,初步感受轮唱

  ⑤通过体验找出不足之处,进行加强:教师伴奏,学生巩固

  ⑥再次与范唱合作,演唱第二声部

  3、学唱第一声部。

  ①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②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③教师伴奏,学生视唱(重点教唱最后一句,避免高低声部旋律地混淆)

  ④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4、完整体验轮唱

  ①师生合作唱轮唱

  ②在教师指挥下,全班分为两部分进行轮唱(注意进入的准确性及结束句的音准)

  ③进行纠正、、巩固: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好自己声部地同时还要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包括轮唱)的关键。

  ④完整正确地轮唱:要唱的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三、创造表现

  歌曲处理:

  加快速度,用歌曲原速演唱;

  唱出声部间的力度对比;

  气息*稳、悠长;

  唱出乐句的感觉。

  6、教师指挥,学生随音乐有表现力地分部轮唱、合唱。

  四、完美结课

  (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们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呢?当我们面对连绵起伏、满眼翠绿的群山时,我们用语言也无法表达我们激动的心情,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嘹亮的歌声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让我们在悠扬、嘹亮的歌声中结束本课吧。

  教学反思:

  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同时音乐学科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听、唱、奏、演、舞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来感知、体验、鉴赏、表现音乐的美。本课就是通过初步学唱歌曲《嘹亮的歌声》,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体验歌曲所描绘的少年儿童在山谷中引吭高歌,以及山谷回声的情景。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久而久之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反思本课教学,有以下特点:

  1、教学过程设计层次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课以过初步学唱歌曲《嘹亮的歌声》为主要学习内容,共设计了四个部分;第一个复习部分有两个环节,学生们以明亮的声音、优美的情绪,复习了歌曲《摇船调》;然后教师将歌曲合唱部分中的和声进行,改编成练声曲。这个过程既让学生做了发声练习、合唱训练,同时又为歌曲的学习作了铺垫,一举两得。感受部分有五个环节,其中,游戏“山谷回声”,由高低声部分别用“lu”哼唱教师用口风琴吹奏的歌曲主旋律片断,并以“回声”的形式表现。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师生互动的能力,同时,解决了旋律中六度、七度大跳音程难点。在听、辨、演环节,要求学生能听辨出旋律中的典型节奏型,并能用律动表现,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小组尝试用律动表现,学习扣人心弦、趣味盎然,同质编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及音乐创造性思维,又给学生的合作、创造搭建*台。教师的指导更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效度”。

  2、灵活运用同质和异质的编组,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音乐课程标准》在“识读乐谱”部分提出,小学中高年级要“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唱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识读乐谱的能力是逐步培养的,传统的“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的方式,虽然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歌曲,但读谱能力得不到培养。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轮唱与合唱。全体学唱高声部是唱好轮唱的基础;因此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采用“先合后分”的方法,运用异质小组合作形式----在声**的带领下分组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不仅自学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声**的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巡视时的指导更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而课后留给学生的回味是长久的,短短的35分钟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才能达到“声、情、趣”的**?方法与运用的巧妙结合才会产生更佳的效果。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5

  [教学目标]

  一、操作

  1.以欢快而热烈的情绪,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歌曲《海鸥》,并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2.按音与子拍的拍号划分小节线和改写旋律,培养学生的节拍感。

  3.根据不同拍号的强弱规律进行节拍节奏训练,通过:跳橡皮筋”的游戏进一步发展学生听辨音高的能力。

  二、认知

  1.通过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初步体验各声部表现的丰富、**和音响效果和

  “鱼咬尾”式的旋律发展手法。

  2.运用多种演唱形式来演唱《海鸥》,并结合复习巩固学过的全部唱名及其音高音位。

  3.通过“练练一、练练二”帮助学生巩固、两种拍手的含义、节拍强弱规律和指挥图式等有关知识。

  三、情意

  1.通过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引导学生从优美婉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祖国秀丽的山山水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将来把祖国山河装点得更为美好的感情和愿望。

  2.通过演唱歌曲《海鸥》,感受其旋律的热烈、节奏的明快,从歌词赞美海鸥的刚强意志中体会出祖国新一代将不畏艰险、茁壮成长的深刻含义。

  3.按要求进行看看敲敲的节奏训练,模拟并想象队鼓、队号所发出的声音,激发学生学习节奏乐的兴趣。

  [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难点

  复习巩固拍和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根据拍号改变旋律;复习巩固8个唱名的音高音位。

  二、突破口

  通过按拍号为旋律划分小节,边拍强弱规律边视唱,来感受不同拍号的节拍感觉。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

  1.第一遍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读歌词,听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3.完成课后练习。

  4.听录音轻声哼唱。

  (二)学唱歌曲《海鸥》。

  1.看一段大海、海鸥的录像,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听教师范唱歌谱,让学生听辨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3。跟琴划拍视唱歌谱,注意休止符的运用。

  4.教师用钢琴伴奏,同学按节奏念歌词,理解歌曲的内容。

  5.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处理(可选择多种形式演唱)。

  6.用口琴或竖笛吹奏歌曲。

  7.进行队列舞表演。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6

  教材分析:

  本课是融音乐、文学、思品、社会等学科为一体的一堂爱心教育课。在教法上改变了以往音乐课从练声——节奏——视唱——歌曲的固定模式,而是根据新课标的宗旨,本着全面参与、个性发展,探究、合作、创新等教育理念进行。这首短小的儿歌以拟人化的笔触,给孩子们一种启示:爱不仅仅是索取,更重要的是付出和奉献,教育学生懂得爱、学会爱。

  学情分析:

  1、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在音乐活动前,用音乐进行师生问好;活动中,律动音乐、游戏音乐、创编活动的背景音乐等,都以音乐为主;活动后,以《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音乐作为结尾。

  2、通过听、唱两个环节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熟悉歌曲的旋律,为歌曲学唱打下基础。通过歌曲内容的讨论、歌词的朗读交流激**感,之后过渡到歌曲的学唱,在演唱和歌表演中进一步体验和表现情感。

  3.处理和表现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目标:

  1.用听唱法学会演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学唱歌曲,学生从中感受到小乌鸦对妈**爱心,教育孩子从小尊敬、爱护老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节奏从密集到稀疏的学习。

  2、指导学生唱准音高和连音与非连音。

  3、指导学生能够富有表情的声音唱好歌曲。

  4、对学生进行爱心、情感教育,使之感悟、体验爱。

  教学过程:

  (一)由“母亲节”导入新课。

  教师**:

  1、你们都知道5月13日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

  2、你们都为妈妈做过些什么?(学生回答)

  3、动物也是有感情的,我们来看一看小乌鸦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学生讲书上

  插图内容)

  4、教师告诉学生“反哺”是怎么回事。

  (二)歌曲学习

  1、教师范唱。

  事先设问:老师在唱歌曲时表情有什么变化?

  2、学生回答:小乌鸦是怎样做的?

  3、学生听录音范唱。

  教师设问:小乌鸦为妈妈做了什么事?要求学生用歌词来回答。

  4、学生再听录音范唱,边听边轻声念歌词。

  5、学生随录音范唱轻声跟唱。

  教师提出要求:第一遍跟唱时只能自己听到,第二边听唱时,让旁边的同学听到。

  6、难点解决。

  难点1:一字多音处。

  解决方法:由教师亲自范唱,并告诉学生仔细听老师的范唱,一个音向另一个音

  滑动,学生模仿。

  难点2:第五乐句高音处

  解决方法:指导学生轻声跟唱,切忌喊唱。

  7、感情处理。

  由学生分别说出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感情。

  学生可能说不准第二乐段的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三)表演

  1、学生听音乐自编动作。

  2、请表演好的学生**表演。

  3、学生创编歌词。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后,你们觉得自己应该向小乌鸦学习什么呢?

  我们应该怎样来关心自己身边的老人呢?(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实际是怎样

  做的)。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

  (五)板书设计

  小乌鸦爱妈妈

  5 55 5| 36|5 --|3--|

  路边 开放 野 菊花,

  4 44 4| 46 | 5--| 2--|

  飞来 一只 小 乌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你是有感情的在演唱本首歌曲吗?

  2、你是不是参与了歌曲创编和表演动作?

  3、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你很积极投入吗?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在音乐游戏中认识八分、十六分音符及其组合,并知道其时值。

  2、能与同学配合,学会演唱二部练习曲《王老先生》。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演唱和听赏活动中,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情感,知道“友爱”是人类美好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二声部合唱中协调配合,帮助学生建立相互倾听声部,共同*衡声部音量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师:今天,农庄里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究竟是什么事呢?让我们来看看吧!(CAI播放动画短片)

  师:原来是粗心的小鼹鼠吓跑了刚刚下完蛋的母鸡,现在它正要把鸡蛋送还给母鸡的主人——王老先生,让我们也来帮帮它吧!

  二、导学铺垫

  情境一:拜访王老先生

  1、读读拍拍(课件展示王老先生的家)

  师:我们来到了王老先生的家,让我们跟他打个招呼吧!

  生:王老先生你好,我们来看您了!

  (CAI画外音:“喔,是你们呀,欢迎欢迎欢迎!)

  师:看来王老先生挺喜欢我们的,一连说了两个欢迎。让我们学着王老先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欢迎 欢迎欢迎)

  师:我们是不是应该表示感谢呢?(边拍手边读谢谢 谢谢谢谢)

  2、情景表演

  分角色读读拍拍。

  3、节奏创编

  师:来到了这么美丽的地方,你能用一个词说说你的心情吗?三、引导掌握

  情景二:帮助王老先生

  1、音乐游戏一“读儿歌“——复习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师:刚才的节奏是由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它们都是音符之家的成员。这两种音符我们现在还不认识,可是我们认识其他音符之家的成员,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CAI出示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师:还记得那首音符儿歌吗?(全班读儿歌)

  音符之家兄弟多,听我跟你说一说,老大名叫全音符,三条尾巴跟着它,记住它要唱四拍,就像有人高声喊,哎———;二分音符是老二,一条尾巴拖出来,记住它要唱两拍,就像猫儿喵喵叫,喵—喵—;四分音符要认得,光溜溜的没尾巴,记住它只唱一拍,让我们开心地唱出来,嘿嘿嘿嘿。

  2、音乐游戏二“称天*“——认识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1)让课件中音符自我介绍。

  (2)利用课件中的天*演示八分、十六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之间的时值关系。

  (3)师生唱一唱。

  3、音乐游戏三“找朋友“——音符时值组合

  (1)通过讨论,学生手拿带音符的手卡在小组内找到与四分音符时值相等的音符组合。

  (2)师生唱一唱。

  (3)评价、讨论。

  4、音乐游戏四:修补鸡窝——二声部视唱

  (1)情境

  师:王老先生的鸡舍坏了,想请你们帮帮忙。(出示鸡舍)

  师:鸡舍砖块上有音符,买来的砖块上也有音符,只要你能将音符“对号入座“就修好了!

  (2)方法: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3)做一做。

  (4)唱一唱。

  5、学唱《王老先生》

  (1)歌词教学

  师:鸡舍修好了,让我们去告诉王老先生吧!咦?他在干什么?

  (CAI出示到节奏的第一声部歌词。)

  学生自己试着读词,检查纠正。

  (2)曲谱教学

  师:你能试着唱一唱曲谱吗?学生跟琴视唱。

  (3)歌曲教学

  师:请你自己唱一唱吧!(CAI播放伴奏带,学生试唱歌词)

  (4)二声部教学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首《王老先生》的歌曲,你们听一听,看和你们刚才唱的有什么不同?(CAI播放二声部活动曲《王老先生》)全班演唱二声部。

  (5)完整演唱歌曲《王老先生》。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用我们学到的新知识,帮助了

  王老先生,你们觉得开心吗?(开心)老师也非常开心,希望早将来的谢谢中你们能不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下课!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8

  教学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1-1

  一、**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童年的回忆》。

  兔: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生: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生: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生: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6、学生小声跟唱。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第二课时1-2

  一、**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

  三、导入师:世界真大,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鲜花、绿草、蝴蝶、小溪、高山……,到处充满美丽、和*、欢乐。最近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脸上发现了美丽的东西,同学们互相观察观察到底老师发现了什么?生:各抒己见!师: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四、学习歌曲《小酒窝》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2、按节奏朗诵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句教唱:“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咿子喂。”5、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6、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生配备即时贴纸。

  7、休止符游戏。

  × × ○ ×

  ○ × × ×

  × ○ × ×

  × × × ○

  五、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生:高兴!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3、播放flash,结束本课!

  六、课堂小结,听音乐走出教室。课时小节及体会:

  母亲(诗歌)小草的母亲是谁?小草的母亲是大地,是她给了小草蓬勃的生命。鸟儿的母亲是谁?鸟儿的母亲是蓝天,是她给了鸟儿奋飞的空间。鱼儿的母亲是谁?鱼儿的母亲是江河,是她给了鱼儿畅游的场所。我们的母亲是谁?我们的母亲是祖国,是她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第三课时2-1

  一、**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

  三、导入;师:世界真大,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鲜花、绿草、蝴蝶、小溪、高山……,到处充满美丽、和*、欢乐。最近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脸上发现了美丽的东西,同学们互相观察观察到底老师发现了什么?生:各抒己见!师: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四、学习歌曲《小酒窝》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2、按节奏朗诵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句教唱:“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咿子喂。”5、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6、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生配备即时贴纸。

  7、休止符游戏。

  × × ○ ×

  ○ × × ×

  × ○ × ×

  × × × ○

  五、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生:高兴!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3、播放flash,结束本课!

  六、课堂小结,听音乐走出教室。课时小节及体会: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9

  教学目标:

  欣赏《内依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依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

  重点难点:

  xxxx

  课前准备:

  幻灯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船》

  二、复习乐理知识

  1、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2、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3、课后练习“把车厢中的节拍改正就可以出发了”,引导学生通过延长或缩短音符的时值,使这一节车厢节拍准确,进一步巩固对4/4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情绪。

  2、简介歌曲的风格特点(拉丁美洲民族特色)。

  3、复听歌曲,看歌片心里默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4、分组讨论:为什么说“小草屋如同天堂”?

  四、音乐创造

  1、师生朗读歌词。

  2、轻声跟着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3、编配打击乐伴奏。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10

《童年的回忆》

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童年的回忆》

2、歌表演《童年的回忆》

3、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 》《丢手绢》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二、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童年的回忆》,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歌曲《摇啊摇》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一) 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

(二) 聆听《童年的回忆》

1、导入:(放背景音乐) 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

2、 听音乐: 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

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

板书: 快 慢

<难点解决》1、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

2、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

引出“中速” 并板书。

3、 听《童年的回忆》说说第1、2 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完成书上练习)。

(三)听辨练习:用LU模唱3 5 6 三个音

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

3 5 5 3 5 6

5 3 3 6 6 3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篇(扩展5)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5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音乐《爱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品味词语,加深理解。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3、创设情境,强化情感。教学快要结束时,我大胆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一只蝴蝶、一只小猴、一只小鸟、一朵花,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兴趣,保持了学生***,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

  转换角色,入情入境。

  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时,我**:“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三、不足之处

  1、拓展阅读《走月亮》《爱我**》《山沟里的孩子》。我选择讲解《走月亮》和《山沟里的孩子》,让学生圈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对于《走月亮》这篇散文并不是很熟悉,也不太清楚什么是“走月亮”,因此在圈画语句时出现了一些困难。《山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相对容易理解,我让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子》,读懂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学生也能了解其中的原因。

  2、个别字音需要重点指导如“傣族”中“傣”应读“dǎi”。同时对于“坪坝”的意思需要用图片直观显示。

  四、改进措施

  回顾本课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改进。

  1、教学中对于年级教学特点不够熟悉,导致备课时设计的个别问题过深,需要多多研读课文,加强集体备课。

  2、学生分角色表演时对于猴子、小鸟等角色的特点定位不准确,语言上没有个性,千篇一律。因此可以让学生先熟悉猴子的机灵、花儿慢慢绽放、山狸的胆小等动物特点,然后再进行表演。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来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写“鲜艳、服装、招引”等词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3、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

  4、借鉴课文第3自然段的形式,说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分享资料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民族风俗。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课件:各民族图片),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选择一个你最了解或者最感兴趣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2、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祖国的大地上盛开。在我国西南的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居住在一起,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非常快乐。那里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学习。你知道他们共同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吗?——(生齐读)大青树下的小学。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这所小学去看一看。(板书课文题目: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在听清字音的同时,听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自读课文,按照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出示课件“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标出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3)读通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内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自主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4、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习反馈:(出示课件)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和下课的情景);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四、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五、课堂总结,铺垫下文

  这节课,同学们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也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有怎样的乐趣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能读通课文,认识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课文,去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独特的魅力。

  二、汇报交流,深入探究

  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把自己的发现与大家交流交流吧。

  (“美丽、团结、欢乐、祥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阅读引导。)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能体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丽的语句。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点拨。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出示课件:课文内容及相关图片)(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

  (2)“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重点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意思。(颜色鲜艳,色彩多)

  (3)“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出示课件:相关语句和背景图)引发学生思考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3、范读: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

  4、指导朗读,品味校园的美丽。

  师: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大青树粗壮,凤尾竹婀娜多姿,还有身着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的孩子们,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你能读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吗?

  (1)**练读;

  (2)指名读,师生评价。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小学呢,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

  2、学生自读,画出相关语句。

  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指导。

  (1)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句话说明各民族的孩子,虽然穿戴不同,但是他们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老师范读,把重音放在“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民族小学的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4、教师小结: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一起体会他们的团结。(生齐读)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安静)

  (2)你认为这个词语用得准确吗?(引发学生质疑,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再适时引导,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呢?这是从侧面烘托孩子们学习认真。)

  2、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相处,怎么能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让我们带着对这所小学的赞美再读一读这段话。

  (对于“祥和”这个特点,学生不一定能很准确地概括出来,教师可适当点拨。)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1、课件出示句子: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敬礼。

  (1)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指导朗读。校园里的同学多么有礼貌,在民族小学里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通过朗读来传递自己的感受吧!

  2、课件出示重点语句: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3、指导说话:请同学们想一想,还会有谁来这里凑热闹?

  用下面的句式来说说:

  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有(),还有()。他们的欢笑声把()都吸引过来了。

  4、课文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乐、活泼的气氛。)

  三、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1、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师:这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多少自豪和赞美的情感啊!结合我们刚才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填上最能体现你感受的词语再读一读。

  课件: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____________的小学。(美丽、团结、祥和、欢乐)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入合适的词语。

  (2)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假如你是这所小学的学生,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

  3、指生带着自豪、骄傲的情感读这句话。

  4、为什么一个西南边疆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6、教师总结。

  (出示课件:五十六个民族手拉手的图片)

  师:“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团结、祥和!让我们一起唱响《爱我**》这首歌吧!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五、课外延伸,鼓励实践

  1、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也很想了解你们的学习生活,课后我们可以把我们一周的学习生活记录下来,整理好邮寄给他们。

  2、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其他民族的一些资料,准备参加班级将要开展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的民族文化展览活动。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课件出示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片段: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爱我**,

  爱我**,爱我**。”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阿昌族等****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课件出示2)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

  5、请大家读题。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4、(1)(课件出示3、4)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早晨绒球花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在粗壮影子

  坪坝飘扬摔跤凤尾竹洁白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粗、族”为*舌音,“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有关民族的词语。(课件出示5)

  傣族阿昌族汉族

  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5、词语我理解

  温馨提示:(课件出示6)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2、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3、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1)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2)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课件出示7)

  ①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②形容色彩华丽。()

  ③山间*整的场地。()

  ④边防,边境。()

  ⑤两人徒手较量,以把对手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6、生字我会写

  (课件出示8:生字田字格课件)

  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1)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衣、日”是形旁,表义;“壮、辰”是声旁,表音。

  加一加:“氵+又=汉”“扌+分=扮”“讠+卖=读”“米+且=粗”“青+争=静”“丰+色=艳”。

  换一换:“报”把“扌”换成“月”就是“服”。

  (2)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9)

  写好生字四步走:1、说一说。2、看一看。3、写一写。4、对一对。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上下结构,“晨、装”上窄下宽。

  “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

  “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应写得左右等宽。

  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

  巧记字形:“丰”“色”艳。

  写一写:老师范写,重点指导“晨、装”,学生练写。

  “晨”和“装”二字均为上下结构,但要注意整个字不要写得过长,其中“晨”字要注意“日”和“曰”的区别,“装”字的“壮”要写得扁一些,按正确笔顺规范书写。

  对一对: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时改正。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师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集形象、声音和意思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去学习,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认读、识写。

  7、再次巩固字词:

  把表示“傣族、阿昌族”的图片和相应的词语连线。(课件出示10)

  8、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学习反馈(课件出示11)(填空):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是啊,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优美的音乐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的热烈气氛。】

  【设计意图:先出示自读要求,再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自学词语,既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设计意图:分步骤引导学生学习会写字,降低学生学习会写字的难度,使学生完全、彻底地掌握会写字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起思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知心的朋友。现在就请同学们继续品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课件出示13)

  学生品读。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刚才同学们再次品读了课文,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哪个小朋友最勇敢,敢第一个***,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

  (学生讲到哪句,教师就顺势指导哪句。视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地驾驭课堂。)

  预设1:

  (1)生:我是从这里看出的。(课件出示14)“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各式各样的服装鲜艳夺目,使学校更加美丽。(板书:服装:鲜艳绚丽多彩)

  (2)你知道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吗?(绚丽多彩)(课件突出显示15)“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3)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如果此时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教师可这样处理:

  老师来读一句话:“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出了学校的什么呢?

  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绚丽多彩)“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3、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预设2:

  (1)生:我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美丽。(课件出示16)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2)这句话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3)谁能来说说,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那么你们认为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呢?

  (4)现在我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念,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5)同学们,这样的校园美吗?你想不想去看看?那就带着对美丽的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向往,再读这句话。(板书设计:校园美)

  (6)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4、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预设3:

  (1)生:我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美丽。“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课件出示17)

  (2)为什么认为这句话也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学生阐述)

  (3)我听明白了,这句话说明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我们把它的美读出来吧!(板书:山花烂漫)

  5、小结,过渡。

  确实,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树,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在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课文仅仅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吗?你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

  (方法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类似。)

  预设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阿昌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课件出示18)(板书:多民族)

  (2)其他同学找到了这句话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3)为什么从这句话中能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4)生:因为这句话说明各个民族的孩子,虽然“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5)讲得好。谁来读这句话?

  (6)他读得怎么样?

  (7)我们一起超过他,好吗?

  2、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预设2:

  (1)生:我还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团结。“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课件出示19)

  (2)找到这句话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3)听老师怎么读。(师范读)

  (4)说说“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语,老师为什么要读重音?(这几个词说明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5)你们可不可以像老师一样再读这句话?

  3、小结,过渡。

  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其实,小作者为我们呈现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不仅仅是美丽、团结,它还具有什么特色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预设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欢乐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课件出示20)(板书:唱歌、跳舞)

  (2)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3)大青树下有多热闹?请同学们用下列句式来说说:

  (课件出示21)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有(),还有()。他们的欢笑声把()都吸引过来啦。

  (4)谁能把孩子们的欢乐读出来?他读得怎么样?认为比他读得好的***读。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这是一所多么欢乐的学校啊!还有谁有新的发现?

  预设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祥和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课件出示22)(板书:安静学习)

  (2)好,我们一起读这段话。

  (3)你们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

  (4)他们是怎样读课文的?

  (5)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

  (6)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侧面烘托孩子认真学习。——意思讲到就行)

  (7)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人与环境融洽相处,怎么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怎么不令人赞不绝口呢?让我们带着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赞美再读这段话。

  三、总结课文,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23)“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中的“这”指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带进句子中去?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24)“美丽的学校、团结的学校、欢乐的学校、祥和的学校”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3、同学们,你喜欢这样一所“美丽的、团结的、欢乐的、祥和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吗?你愿意赞美它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赞美读这句话!

  4、假如你是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

  5、请自豪地读这句话!

  6、请骄傲地读这句话!

  7、请同学们再看课题,你们认为该怎么读?(“大青树下的”读重音。)为什么?(为有这样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而自豪,为自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一员而骄傲。)

  8、请同学们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把课题再读一遍。资料不错吧,请微信搜公众号关注:好老师好童学教学团队

  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为什么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

  【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理解重点句,进而过渡到对课文的理解,再把理解通过读表达出来,层层递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设计意图: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填补课文空白,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校园的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词的重音范读,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意思,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读出这种感情。】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4

  教材简析:

  课文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这是一所美丽的、充满欢乐的学校,反映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个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凤尾竹摇晃(huàng)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自豪、赞美)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讨论交流。

  2、(出示句子):

  (1)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2)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3、谁呢读好这几句话?各自练习读,赛读。

  五、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指名读生字卡片。做游戏巩固字词。

  (1)“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

  (2)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学生自己识记,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师范写。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2)学生练写,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所来自大青树下小学的美。知道了作者是怀着自豪赞美之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自豪的情感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学校的美和团结)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3、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难怪作者会如此的喜欢他们的学校。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读,交流评议。

  △读读说说,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感受学生上课的认真及下课玩耍时的快乐)

  引:还有哪些地方让小作者感到自豪的?

  1、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豪的理由,如:上课时这所学校的孩子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读一读。

  (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步摇了,鸟儿步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指名读,评议

  师:难怪窗外十分安静啊,正是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1、小作者喜欢那儿的课间活动吗?你从哪儿看出来?那就来读一读吧!

  (出示句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指名读,评议,齐读。

  2、孩子们,让我们带着感情,放飞我们的想象,一起来读一读2、3自然段吧。

  △第四段(进一步感受自豪之情)

  1、(出示句子):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指名读,齐读。

  2、齐读全段。

  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读着读着,我们都已被这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深深地吸引住了。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背一背,深深地记到我们的心里去吧!**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四、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教师从**上寻找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5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音乐《爱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品味词语,加深理解。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3、创设情境,强化情感。教学快要结束时,我大胆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一只蝴蝶、一只小猴、一只小鸟、一朵花,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兴趣,保持了学生***,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

  转换角色,入情入境。

  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时,我**:“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三、不足之处

  1、拓展阅读《走月亮》《爱我**》《山沟里的孩子》。我选择讲解《走月亮》和《山沟里的孩子》,让学生圈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对于《走月亮》这篇散文并不是很熟悉,也不太清楚什么是“走月亮”,因此在圈画语句时出现了一些困难。《山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相对容易理解,我让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子》,读懂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学生也能了解其中的原因。

  2、个别字音需要重点指导如“傣族”中“傣”应读“dǎi”。同时对于“坪坝”的意思需要用图片直观显示。

  四、改进措施

  回顾本课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改进。

  1、教学中对于年级教学特点不够熟悉,导致备课时设计的个别问题过深,需要多多研读课文,加强集体备课。

  2、学生分角色表演时对于猴子、小鸟等角色的特点定位不准确,语言上没有个性,千篇一律。因此可以让学生先熟悉猴子的机灵、花儿慢慢绽放、山狸的胆小等动物特点,然后再进行表演。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来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篇(扩展6)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5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1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歌曲导入,激发兴趣。播放音乐《爱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品味词语,加深理解。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3、创设情境,强化情感。教学快要结束时,我大胆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一只蝴蝶、一只小猴、一只小鸟、一朵花,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兴趣,保持了学生***,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

  转换角色,入情入境。

  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时,我**:“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三、不足之处

  1、拓展阅读《走月亮》《爱我**》《山沟里的孩子》。我选择讲解《走月亮》和《山沟里的孩子》,让学生圈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对于《走月亮》这篇散文并不是很熟悉,也不太清楚什么是“走月亮”,因此在圈画语句时出现了一些困难。《山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相对容易理解,我让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子》,读懂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学生也能了解其中的原因。

  2、个别字音需要重点指导如“傣族”中“傣”应读“dǎi”。同时对于“坪坝”的意思需要用图片直观显示。

  四、改进措施

  回顾本课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改进。

  1、教学中对于年级教学特点不够熟悉,导致备课时设计的个别问题过深,需要多多研读课文,加强集体备课。

  2.学生分角色表演时对于猴子、小鸟等角色的特点定位不准确,语言上没有个性,千篇一律。因此可以让学生先熟悉猴子的机灵、花儿慢慢绽放、山狸的胆小等动物特点,然后再进行表演。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2

  成功之处:

  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来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3

  本节课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我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对于大青树下小学的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上课读书时的情景。有的说:“他们读得很流利。”有的说:“他们读得津津有味。”有的说:“他们读的绘声绘色。”

  又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对于大青树下小学的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上课读书时的情景。有的说:“他们读得很流利。”有的说:“他们读得津津有味。”有的说:“他们读的绘声绘色。”……

  又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今天学生理解到位,朗读到位。

  开学第一课,难免会有遗憾,自我感觉在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炼,问题不够明确。今后要细心斟酌、精心设计教案。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习!今天有部分学生***不够集中,发言不够积极,我相信学生也会慢慢进入状态的!

  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炼,问题不够明确。今后要细心斟酌、精心设计教案。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习!今天有部分学生***不够集中,发言不够积极,我相信学生也会慢慢进入状态的!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4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歌曲导入,激发兴趣。播放音乐《爱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品味词语,加深理解。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3、创设情境,强化情感。教学快要结束时,我大胆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一只蝴蝶、一只小猴、一只小鸟、一朵花,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兴趣,保持了学生***,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

  转换角色,入情入境。

  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时,我**:“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三、不足之处

  1、拓展阅读《走月亮》《爱我**》《山沟里的孩子》。我选择讲解《走月亮》和《山沟里的孩子》,让学生圈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对于《走月亮》这篇散文并不是很熟悉,也不太清楚什么是“走月亮”,因此在圈画语句时出现了一些困难。《山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相对容易理解,我让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子》,读懂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学生也能了解其中的原因。

  2、个别字音需要重点指导如“傣族”中“傣”应读“dǎi”。同时对于“坪坝”的意思需要用图片直观显示。

  四、改进措施

  回顾本课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改进。

  1、教学中对于年级教学特点不够熟悉,导致备课时设计的个别问题过深,需要多多研读课文,加强集体备课。

  2.学生分角色表演时对于猴子、小鸟等角色的特点定位不准确,语言上没有个性,千篇一律。因此可以让学生先熟悉猴子的机灵、花儿慢慢绽放、山狸的胆小等动物特点,然后再进行表演。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5

  一、善于发现,激发兴趣

  学生在家里呆了两个月,生活随意,***不集中,为了吸引学生,上课伊始,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谈发现。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一个接着一个的谈着自己的发现,尤其是对于****的服饰,印象更为深刻。学习兴趣有了,为随后开展的深入理解文本铺垫了基础。

  二、自主识字,指导写字

  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本课的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比较多。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看到孩子们的作业交上来时,我发现大部分孩子能够写正确,而且书写特别认真,只是个别孩子书写的质量不高,写得不漂亮。写一手好字,是语文课应该追求的,应当是每节课都必须要的。

  三、以想促悟,悟中朗读

  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对于边疆的民族小学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课读书时的情景。有的说:“他们读得很流利。”有的说:“他们读得津津有味。”有的说:“他们读的绘声绘色。”……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篇(扩展7)

——大青树下的教案3篇

大青树下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播放歌曲《爱我**》。

  教师口述: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学校去看一看。(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读课题。)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同学们看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的情况。

  展示图片:你知道这是哪些****吗?你知道各民族有哪些特点?

  教师提示:提示学生着重介绍****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备课资料中的图片、资料,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的情况。

  这些小朋友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介绍作者

  吴然:云南人,现代著名作家,*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主要作品:《歌溪》《一碗水》《走月亮》《小鸟在歌唱》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早晨绒球花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在粗壮影子坪坝?飘扬摔跤凤尾竹洁白

  (重点指导生字“粗、族”为*舌音,“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有关民族的词语:景颇族傣族阿昌族汉族德昂族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好(hǎohào)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hǎo

  1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如好人、好汉、好歹、好事多磨。

  2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如您好、安好。3友爱,和睦:友好。相好。

  3容易.如好办、好使、好懂。

  4完成,完善。如办好了。5表示应允、赞成。如好!你干得不错。

  6很,甚,。如好冷、好快、好坏、好一会儿。7便于.如场地清理干净好打球。

  hào1

  1喜爱,与“恶”相对。如好奇、爱好、好高骛远。

  2常常,容易(发生事情)。如刚学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②读一读:看着天空中火红的太阳好(hǎo)像一个大气球,三岁的小姑娘睁着大眼睛好(hào)奇地看着,妈妈发现了急忙拉她进屋。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新鲜 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打扮 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 吸引。

  好奇 指粗大而结实。

  招引 绚丽,灿烂美丽。形容色彩丰富华丽。

  粗壮 修饰装扮出来的样子。

  枝干 树木的主干与旁枝。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幸福生活。)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四、学习“会写字”

  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晨、装”,上下结构,上窄下宽。“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晨、装”和左右结构的字“绒、服”,学生练写。

  晨:上短下长,下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上边的日字头要写的短而扁。

  绒:右边部分,“戈”横短斜钩长,竖撇要穿插到左边部分提的下面。

  服:左右同高,月字旁要写的窄而长,右上横折钩的折要短一些,右下的捺要舒展。

  装:上边的“壮”要写的略扁,下边的“衣”横画不要太长,撇捺要舒展。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服装、校园、**、铜钟、教室、树枝、枝干、影子;

  (2)表示动作的词语:穿戴、打扮、敬礼、朗读、招引;

  (3)描写事物活人物的词语:鲜艳、敬爱、安静、好奇、古老、粗壮

  练习运用:练习用服装、校园、教室说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样的词语才有新鲜感,鼓励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并学习运用,同时也重视了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借助课文联系自己的校园生活,展开想象说一段校园生活场景。(重点)

  3.能借助课文中的语句和资料,了解大青树下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知心朋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板书:团结、美丽、祥和)

  二、品读释疑

  (一)这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学校。

  1.**读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预设: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而且这儿的山林里的朋友都可以到学校听讲……。(板书: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

  小结:不同民族的学生,尽管穿着不同,但是大家一起聚集在大青树小学,快乐学习,尽情玩耍,没有任何隔阂,是真正的融为一体。

  2.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从”字开头的排比句写出了什么?运用“有…有…有…还有…”句式体现了什么?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从”字开头的排比句写出小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运用“有…有…有…还有…”句式,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民族特色,表明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是来自不同的民族。因为这句话说明各个民族的孩子,虽然“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从本段中,你找到的新鲜词句分别是什么?

  (新鲜感的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新鲜感的句式:排比。)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语,老师为什么要读重音?(这几个词说明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你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这句话描写了孩子们课下玩耍的情景。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说明孩子们生活得很幸福,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同时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

  (4)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大家在大青树下是怎样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的,并选择其中一项写一写当时的情景。

  预设: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跳得可精彩了!一会儿像是孔雀在林中散步,一会儿像是在小溪边喝水、梳理羽毛……一只只小孔雀美丽极了。

  (5)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想象画面写一写。

  预设:操场上,“丢沙包”的同学玩得可真起劲。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起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一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从背后飞来了,他猛一转身,来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躲包的同学胜利了,他们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

  小结: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

  (二)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这还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美丽的学校)从哪儿看出来?

  1.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你从哪儿读出了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从“绚丽”一词读出。“绚丽”的近义词是“美丽”。不同民族服装各具特色,读到“绚丽多彩”眼前就出现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更加美丽。

  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你们认为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想象画面。

  现在我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念,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小结: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树,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在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三)这是一所祥和的小学

  在课文中用笔画出你觉得新奇的词语或者句子。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敬礼。

  小组交流:读到这些词句你眼前出现的画面?

  (边读课文边想象,在脑海中就会出现学生不同方式向小鸟打招呼,有的……有的……有的……向老师问候的画面,以及敬礼的样子。)(新鲜感的表达方式:排比、拟人。)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窗外景物的描写,突出了“安静”二字,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听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感受到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

  方法指导:朗读课文时,书上的文字进入眼睛的同时好像变成了一幅幅画,出现在眼前。这种方法就是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到将来你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就会想到这些句子。读课文时想画面可以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可以想与描述画面一样的生活场景、可以猜测可能发生了什么……

  小结: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人与环境融洽相处,真是一所祥和的学校。

  三、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自豪与赞美之情。(板书:民族团结友爱)

  四、学习写作方法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排比手法的运用。)请找出相关语句。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敬礼。”

  2.使用排比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排比的修辞使文章读起来有节奏感,琅琅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比如上句写出了学校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深化了民族小学团结欢乐的特点。

  3.运用排比的手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1)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

  (2)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不得少于三项,彼此为并列关系。

  4.照第1自然段的样子,用上“有…有…有…还有…”写一个排比句。

  预设:公园里的人真多,有玩耍的小孩、有锻炼的老人、有认真看书的少年、有热恋中的情侣还有热衷于摄影的摄影师。

  【设计意图: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习文中的写法,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练笔,读写结合。】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的情景,让我们体会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之情。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了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

  六、主题延伸

  1.边疆大青树下的小学为什么会如此美丽、团结祥和、欢乐?(因为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请同学们学唱歌曲《爱我**》“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

  七、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孔雀舞》《落满霞光的竹林》

  (一)阅读《孔雀舞》:

  1.说说《孔雀舞》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从短文中找出描写喊凤和小孔雀深厚感情的句子。

  (二)阅读《落满霞光的竹林》,完成趣味语文。

  1.请用一个词概括句子的意思或心情。

  (1)这个傣家小姑娘的心里,像有一群花翅膀喜鹊做了窝,关不住的笑啊,飞上眉梢,溢出嘴角。——(快乐)或(眉开眼笑)

  (2)她的眼睛蒙**薄薄的雾,笑声也失落在放学回家的路**。——(悲伤)

  (3)依香给自己的嘴巴**锁,旁人就是挖空心思也别想猜着。——(守口如瓶)

  2.“泉水清亮,没有小依香的眼睛亮;芒果甜蜜,没有小依香笑起来甜蜜。”

  这句话作者用了(b)的写作方法。(a比喻b对比c拟人)

  八、当堂检测(选做)

  1.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材课后题第2题。)

  2.读到“绚丽多彩”,我眼前出现这样的画面:

  九、课后作业(选做)

  1.推荐阅读《课间十分钟》《民族团结之歌》,完成《点拨》1x阅读攻略的练习。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来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不足之处: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篇(扩展8)

——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1

  一、设计思想:

  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部分: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教材先通过例1~例2两道例题,分别让学生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教材又通过例3教学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三、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四、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六、教学策略和**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用圆片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两张,剪刀。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黑板上准备好一些小磁铁。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张,剪刀一把。两个月饼图。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大家听。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向西取经,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集镇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着月饼,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节了。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月饼店,“哇,好多的月饼呀!”八戒很快就看见店里各种各样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一个劲地说:“师傅我想吃月饼。”可是唐僧说:“想吃月儿饼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块月饼,*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块月饼,*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要是只有一块月饼,*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块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块。)半块月饼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设计说明: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从故事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自然展现(是因为用整数解决不了了,所以才要用到分数),且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孕育而生。]

  2、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一)认识二分之一

  (1)猜一猜:把一个月饼*均分成两份,怎样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师:把一个圆*均分成两份,一半就是这两份里面的一份,也就是这圆形的二分之一,写作:1/2,结合书本中的月饼图说说,“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2)教师说明:2表示*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动手实践

  A、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1/2,(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

  师:这些形状不同的纸都可以折出它的1/2。想一想,同一张纸折出的形状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呢?

  (4)在辨别中感悟*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几种不是*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再次强调*均分)

  [设计说明:通过直观演绎数学知识所蕴涵的思维发展过程,让学生进行自我释疑体验,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也不包办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而是通过“折一折”了驱动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力,感悟“*均分”的内涵与重要性,从而是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拘泥与常规,思维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二)认识四分之一

  (1)观察推想

  师: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块月饼*均分成四份,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

  (2)开展折1/4的活动

  A、师:要得到一个图形的1/4应该怎么办?用圆形纸片折一折,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B、汇报:你是怎么得到1/4的?说一说1/4表示什么?

  C、请学生拿出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小组合作折出不同的1/4涂上颜色贴在底板上,在相同的时间里看哪组折出的方法最多

  D、汇报怎样折的。问: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

  强调: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

  (三)认识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和1/4,我们把1/2,1/4,这样的数叫分数。你还想到了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板书学生的回答。(有意识写几个分母大一点的分数)抽几个说说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为什么?

  (四)练习:做一做第1题

  [设计说明:有了1/2作基础,1/4的学习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分析、去解决新问题,学会把新知识和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着学习,学会在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中认识理解知识,并学会举一反三,有所创新。]

  3、再现情境,比较大小。

  (1)、故事引出问题

  师:接下来老师继续来讲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师徒在月饼店买了些月饼后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转眼已到了中午,猪八戒饿得肚子咕咕直叫。这时唐僧拿出了一个最大的饼,给八戒和孙悟空分一分,说给孙悟空1/4,猪八戒1/2,猪八戒一听急坏了,大声说,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学们,猪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块了吗?(板书1/2,1/4)

  (2)、解决问题:

  让学生思考后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来验证一下。

  反馈,请2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验证的。

  小结:原来分数也有大小,1/2表示把一个物体*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分成4份的要大,所以1/2>1/4

  (3)、拓展延伸:

  A、这时候,沙和尚过来他也要吃,他说要吃这个月饼的1/8,你觉得他们三个人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篇(扩展9)

——小学三年级语文《守信》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守信》教案1

  教案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9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为什么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

  理解小珍失约,*在空等一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保持*静的心态?感受*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或小黑板。

  2、收集有关*生*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地读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3、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注意多音字“强”的读法,“钟”、“龄”的读法。

  5、再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6、设疑解惑,主体感悟。

  7、再自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三、课堂练习

  学习练写课后的生字。教师相机指导写字的姿势和格式,以及运笔要领。

  第二课时

  一、顾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守信”两字的理解。

  二、演读结合感悟朗读。

  1、我们已经读懂了课文,你们想不想把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演出来?

  2、**选择课文3—10自然段多演读几遍。(在四人小组中进行),思考相关问题。组内讨论交流:当爸妈刚刚离开时,*在想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11—1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思考*等了小珍一天,小珍也没有来,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4、学生评议,教师相机归纳。

  三、教师小结。

  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标准,*从小就重诺言、守信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四、课外积累

  将你收集的有关“守信”的故事读给大家听。


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3篇(扩展10)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童年》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童年》1

  教学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1-1

  一、**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

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

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童年的回忆》。

  兔: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

  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生: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生: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生: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6、学生小声跟唱。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

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第二课时1-2

  一、**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

  三、导入师:世界真大,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鲜花、绿草、蝴蝶、小溪、高山……,到处充满美丽、和*、欢乐。最近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脸上发现了美丽的东西,同学们互相观察观察到底老师发现了什么?生:各抒己见!师: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四、学习歌曲《小酒窝》

  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

  2、按节奏朗诵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句教唱:“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咿子喂。”

  5、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生配备即时贴纸。

  7、休止符游戏。

  × × ○ ×

  ○ × × ×

  × ○ × ×

  × × × ○

  五、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生:高兴!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3、播放flash,结束本课!

  六、课堂

小结,听音乐走出教室。课时小节及体会:

  母亲(诗歌)小草的母亲是谁?小草的母亲是大地,是她给了小草蓬勃的生命。鸟儿的母亲是谁?鸟儿的母亲是蓝天,是她给了鸟儿奋飞的空间。鱼儿的母亲是谁?鱼儿的母亲是江河,是她给了鱼儿畅游的场所。我们的母亲是谁?我们的母亲是祖国,是她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