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的原文及译文
第1篇:《新五代史》的原文及译文
杨师厚,颍州斤沟人也。少事河阳李罕之,罕之降晋,选其麾下劲卒百人献于晋王,师厚在籍中。师厚在晋,无所知名,后以罪奔于梁,太祖以为宣武*押衙、曹州刺史。梁攻王师范,师厚战临朐,擒其偏将八十余人,取棣州,以功拜齐州刺史。太祖攻赵匡凝于襄阳,遣师厚为先锋。师厚取谷城西童山木为浮桥,渡汉水,击匡凝,败之,匡凝弃城走。师厚进攻荆南,又走匡凝弟匡明,功为多,拜山南东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晋史建瑭以轻兵夜击梁*,梁*大扰,太祖与师厚皆弃辎重南走。太祖还东都,师厚留屯魏州。明年,太祖遇弑,友?自立,师厚乘间杀魏牙将潘晏、臧延范等,逐出节度使罗周翰,友?因以师厚为天雄*节度使。
自太祖与晋战河北,师厚常为招讨使,悉领梁之劲兵。太祖崩,师厚遂逐其帅,而稍矜倨难制。友?*欲图之,召师厚入计事。其吏田温等劝师厚勿行,师厚曰:“吾二十年不负朱家,今若不行,则见疑而生事,然吾知上为人,虽往,无如我何也。”乃以劲兵二万朝京师,留其兵城外,以十余人自从,入见友?,友?益恐惧,赐与巨万而还。
已而末帝谋讨友?,问于赵岩,岩曰:“此事成败,在招讨杨公尔。得其一言谕禁*,吾事立办。”末帝乃遣马慎交*见师厚。师厚犹豫未决,谓其下曰:“方郢王弑逆时,吾不能即讨。今君臣之分已定,无故改图,人谓我何?”其下或曰:“友?弑父与君,乃天下之恶,均王仗大义以诛贼,其事易成。彼若一朝破贼,公将何以自处?”师厚大悟,乃遣其将王舜贤至洛阳,见袁象先计事,使朱汉宾以兵屯滑州为应。末帝卒与象先杀友?。
末帝即位,封师厚邺王,诏书不名,事无巨细皆以谘之,然心益忌而畏之。已而师厚疡发卒,末帝为之受贺于宫中。由是始分相、魏为两镇。魏*乱,以魏博降晋,梁失河北自此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厚在籍中籍:名册
b.败之,匡凝弃城走走:逃跑
c.师厚乘间杀魏牙将潘晏、臧延范等间:利用……机会
d.而稍矜倨难制倨:傲慢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选其麾下劲卒百人献于晋王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晋史建瑭以轻兵夜击梁*以其无礼于晋
c.今君臣之分已定不知将*宽之至此也
d.公将何以自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若不行,则见疑而生事,然吾知上为人,虽往,无如我何也。(4分)
(2)诏书不名,事无巨细皆以谘之,然心益忌而畏之(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杨师厚与梁朝三位君主的关系发生了怎样微妙的变化?请简要概括。(5分)
参考*
8.【*】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意义的理解能力。根据语境,此处的“间”不是动词,而是名词,题干中“利用”已有“乘”表现其义,故“间”可直译为名词,意为“机会”。
9.【*】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的“其”均为“代词,自己”。b项第一个“以”为动词,率领;第二个“以”为介词,因为。c项第一个“之”为助词,的;第二个“之”为代词,我。d项第一个“何”为代词,什么;第二个“何”为通假字,通“呵”,呵斥。
10.【参考*】(1)现在如果不前往,就会被怀疑而惹出事端,但是我了解皇上(朱友?)的为人,我即使前去,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样。(采分点:见,被,表被动。1分。虽,即使,1分。无如我何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固定句式,1分。语句通顺,1分。)
(2)朝廷给他的诏书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事情无论大小都征询他的意见,但是内心更加猜忌畏惧他。(采分点:不名: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1分。谘:通“咨”,征询,商议。1分。益:更加。1分。语句通顺,1分。)
11.【参考*】与梁太祖:杨师厚攻城略地,功勋卓著,君臣共进退,然逐步掌握兵权。
与朱友?:乘间杀死主帅,拥兵自重,朱友?默认既成事实,后畏其权重,虽欲图之,终赐与巨万而还。
与梁末帝:末帝篡位,师厚同谋;末帝即位,受封邺王,表面尊重而内心猜忌畏惧,师厚死后,末帝受贺于宫中。
【参考译文】
杨师厚,是颍州斤沟人。年少时辅佐河阳李罕之,李罕之投降晋国,挑选了自己帐下的勇士一百人献给晋王,师厚就在这个名册中。师厚在晋国,没有什么名气,后来因罪投奔梁朝,梁太祖让他担任宣武*押衙、曹州刺史。梁朝进攻王师范,杨师厚攻打临朐,俘虏了王师范的副将有八十多人,攻占取棣州,因功授予齐州刺史。梁太祖攻打襄阳的赵匡凝,派遣杨师厚担任先锋。杨师厚砍伐西童山的树木搭建一座浮桥,渡过汉水,攻打赵匡凝,大败赵匡凝,赵匡凝弃城逃跑。杨师厚乘胜进攻荆南,又赶走了赵匡凝的弟弟赵匡明,建立的功劳最多,授予山南东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晋国的史建瑭率领轻装的*队乘夜攻打梁*,梁*一片混乱,梁太祖与杨师厚都抛弃辎重向南逃走。太祖逃回东都,杨师厚留守魏州。第二年,梁太祖被杀,朱友?自立为梁王,杨师厚借此机会杀掉魏州牙将潘晏、臧延范等人,赶走节度使罗周翰,朱友?于是让杨师厚担任天雄*节度使。
自从梁太祖与晋国在黄河以北打仗,杨师厚常常担任招讨使,统帅的全是梁朝的精兵。太祖死后,杨师厚于是赶走了统帅,逐步骄矜傲慢,难以控制。朱友?暗中想要对付他,下诏让杨师厚到朝廷议事。他的下属田温等人劝说杨师厚不要前往,杨师厚说:“我二十多年没有背叛过朱家(梁国),现在如果不前往,就会被怀疑而惹出事端,但是我了解皇上(朱友?)的为人,我即使前去,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于是率领精兵两万前往京师,让*队驻扎在城外,只率领十多人跟着自己进入京师,前往朝见朱友?,朱友?更加害怕,赏赐他几万以后让他回去。
不久梁末帝谋划*朱友?,向赵岩询问,赵岩说:“这件事成败的关键,在于招讨使杨师厚。只要得到他的一句话,晓谕禁*,我们的事情立刻可以成功。”梁末帝于是派遣马慎交暗中拜见杨师厚,杨师厚犹豫不决,对他的下属说:“当初郢王(朱友?)谋杀太祖时,我没有率兵征讨他。现在君臣的名分已经确定,又无缘无故地改变计谋,别人会怎么看我呢?”他的部下中有人说:“朱友?杀害君父,均王(梁末帝,此时为均王)凭借大义来诛杀叛贼,这件事容易成功。他如果剿灭叛贼朱友?(而您却没有呼应),您以后将怎么处理这件事呢?”杨师厚彻底醒悟,于是派遣他的部将王舜贤到洛阳,拜见袁象先,与他商议起事,派朱汉宾率*驻守华州作为策应。梁末帝最终与袁象先诛杀了朱友?。
梁末帝即位,封杨师厚为邺王,朝廷给他的诏书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事情无论大小都征询他的意见,但是内心更加猜忌畏惧他。不久杨师厚身上长痈疽而死,梁末帝为此在朝堂接受群臣的朝贺。由此才将杨师厚的地盘分为相州、魏州两镇。魏州*叛乱,魏博臣民投降晋国,梁国失去黄河以北的土地从此开始。
第2篇:《新五代史·冯道传·序》的原文及译文解析
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仪,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
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而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学古自名,,而享人之禄、任人之国者多矣,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岂非高节之士恶时之乱,薄其世而不肯出欤?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孔予以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o"岂虚言也哉!
予尝得五代时小说一篇,载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甚人而不得见也。凝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一子尚幼,李氏携其子,负其遗骸以归。东过开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疑之,不许其宿。李氏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长恸日:“我为妇人,不能守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即引斧自断其臂。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或为*指,,或为之泣下。开封尹闻之,白其事于朝,官为赐*封疮,厚恤李氏,而笞其主人者。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
(选自《新五代史·冯道传·序》)
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维:法度
b.薄其世而不肯出欤薄:迫近
c.凝家青、齐之间家:安家
d.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宜:应当
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学古自名b.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
夫晋,何厌之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c.以疾卒于官d.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0.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4分)
(2)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其人而不得见也。(4分)
11.请概括作者在文中引用五代小说的目的。(3分)
参考*
8.b(薄:鄙薄)
9.b(介词,在。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连词,因为介词,用;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10.(8分)
(1)或者是统治天下的君主不值得顾念,因而没有人能够招引他们出来吗?
(4分。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
(2)凭一个妇人尚且能这样,就可推知世上本来曾有这样的人而没有被发现。
(4分。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
11.(3分)
在对比中讽刺冯道以及当时社会上寡廉鲜耻的读书人。(3分。画线处各1分)
参考译文
传曰: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个重要法度;这四个法度没有确立,国家就会灭亡。管仲善于立论真是好啊!礼、仪(义)是统治*的根本法则,廉、耻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节*。大凡无廉洁之德,人们就没什么不索取的;无羞耻之心,就没什么不敢做的。人如果到了这种地步,那么灾祸、逆乱、失败、灭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何况身为大臣却无所不取、无所不为,那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呢?我读冯道的《长乐老叙》,见他自述不讲礼义廉耻反以为荣,真可说是毫无廉耻的人了,那么天下国家的命运也就由此可知了。
我在五代史中发现了三位保全节*的士人,十五位为国事而死的臣子,却深感奇怪:那些身穿儒服的士人,以学古自称,而且有很多人享受俸禄,在国家任职,但忠义的节*,只是出自于武夫士兵,难道在儒士中果真就没有这样的人吗?莫非是节*高尚的士人憎恶时势的浊乱,鄙薄这样的世道而不肯出来?或者是统治天下的君主不值得顾念,因而没有人能够招引他们出来吗?孔子认为:“十户人家的城邑,也必定有忠信之人存在。”难道是没有根据的空话吗!
我曾经读到五代时的一篇小说,记载王凝的妻子李氏的事情。凭一个妇人尚且能这样,就可推知世上本来曾有这样的人而没能被发现。王凝住在青州、齐州之间,担任虢州司户参*,因为疾病在任上去世。王凝家中素来贫寒,一个儿子还年幼,李氏带着孩子,背着王凝的遗骸回老家。向东经过开封时,在旅舍停下,店主见这个妇人独自带着一个孩子因而怀疑她,不准她留宿。李氏眼看天*已晚,不愿离去,店主就拉着她的胳膊让她出去。李氏仰天痛哭说:“我是个妇人,难道不能守节,而让这只手臂被人拉扯吗?不能因这只手臂而一并沾污了我的身子!”就拿来斧头砍断了那条胳膊。看到此事的过路人都围聚在一起为她感叹,有的情绪激动,有的悲泣落泪。开封尹获知这事后,向朝廷报告,官府为她赐*治伤,优厚地周济李氏,而鞭打了那个旅舍主人。唉,不珍爱自身的名节而忍辱偷生的士人,听说李氏的风范后应当稍微知道羞愧了吧!
第3篇:《新五代史·杨行密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新五代史
杨行密,字化源,庐州合淝人也。唐乾符中,*、淮群盗起,行密以为盗见获,刺史郑棨奇其状貌,释缚纵之。后应募为州兵,戍朔方,迁队长。岁满戍还,而*吏恶之,复使出戍。行密将行,过*吏舍,*吏阳为好言,问行密行何所欲。行密奋然曰:“惟少公头尔!”即斩其首,携之而出,因起兵为乱,自号八营都知兵马使。
中和三年,唐即拜行密庐州刺史。淮南节度使高骈为毕师铎所攻,行密率兵数千赴之。至天长,师铎已囚骈,行密不得入,屯于蜀冈。师铎兵众数万击行密,行密阳败,弃营走,师铎兵饥,乘胜争入营收*实,行密反兵击之,师铎大败,单骑走入城,遂杀高骈。行密闻骈死,缟*向城哭三日,攻其西门,遂入扬州。
是时,城中仓廪空虚,饥民相杀而食,其夫妇、父子自相牵,就屠卖之。行密不能守,欲走。其客袁袭曰:“吾以新集之众守空城而诸将多骈旧人非有厚恩素信力制而心服之也今敌兵方盛所攻必克此诸将持两瑞时也海陵镇使高霸骈之旧将必不为吾用。”行密乃以*令召霸,霸率其兵人广陵,行密欲使霸守天长,袭曰:“吾以疑霸而召之,其可复用乎?不如杀之,以并其众。”行密因犒*擒霸族之,得其兵数千。
龙纪元年,行密攻浙西,取苏、常、润州。景福元年,叛将孙儒自逐行密,入广陵,驱其众渡*,号五十万,以攻行密。众畏其势,劝其退走铜官。行密曰:“儒来气锐而兵多,盖其锋不可当而可以挫,其众不可敌而可久以敝之。若避而走,是就擒也。”久之,儒兵果饥,又大疫,行密悉兵击之,儒败被擒。
天佑二年十一月,行密卒,年五十四,谥曰武忠。子渥立。溥僭号,追尊行密为太祖武皇帝陵曰兴陵。
(选自《新五代史杨行密传》,有删节)
【参考译文】?杨行密字化源,庐州合淝人。唐乾符年间,*淮盗贼群起*,杨行密因为做盗贼被抓获,刺史郑认为他的相貌奇特,就解开他的绑绳将他放走。后来应募为州兵,戍守朔方,他升为队长。一年戍边期满而还,但*吏讨厌他,又让他去戍边。杨行密准备起程,路过*吏的住处,*吏假装说好话,问杨行密要去哪里,要什么东西,杨行密大声说:“只缺少你的头!”当即斩下*吏的首级,携带而出,趁机起兵*,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
中和三年,唐朝拜杨行密为庐州刺史。淮南节度使高骈被毕师铎攻击,杨行密率兵几千人赴援,走到天长时,毕师铎已囚禁高骈,杨行密不能进入扬州,屯*于蜀冈。毕师铎率兵数万攻打杨行密,杨行密假装失败,放弃营寨逃跑,毕师铎的士兵饥饿,乘胜争相入营收取*资,杨行密回兵攻击,毕师铎大败,单骑逃回扬州城,就杀死高骈。杨行密听说高骈已死,令全*穿白*丧服向城哭三天,再进攻西门,于是进入扬州。
这时,扬州城中米仓空虚饥民互相残杀充饥夫牵妻、父牵子到屠宰场去卖。杨行密无法守城而想离开。他的门客袁袭说:“我们以新募集的*队守卫空城,而将领大多是高駢的部下,必须有厚恩信义和有力的统制才能使他们心服。现在敌*气势正盛,攻无不克,这正是将领们持两端不想表态的时候。海陵镇使高霸,是高骈的旧将,肯定不能为我所用。”杨行密于是以*令召高霸,高霸率兵进入广陵,杨行密想让高霸守天长,袁袭说:“我们因怀疑高霸而召他,还能再重用他吗?不如杀掉高霸而吞并其部。”杨行密于是犒賞*队,擒获并族灭高霸,得其部下数千人。
龙纪元年,杨行密进攻浙西,攻取苏、常、润州。景福元年,孙儒自从赶走杨行密后,进入广陵,驱赶部众渡*,号称五十万,进攻杨行密。大家畏惧他的势力,劝杨行密退走铜官。行密说:“孙儒来势凶猛,兵力众多,他的气势不可抵挡,但可以挫折,他的兵力多不可攻击,但时间久了可使之疲惫。如果避开退走,这是走向被擒啊!”时间久了,孙儒的士兵饥饿,又发生了大瘟疫,杨行密尽其所有*队攻打孙儒,孙儒战败被俘。
天佑二年十一月,杨行密死,时年五十四岁,谥号武忠。其子杨渥继立。杨溥称帝后,追尊杨行密为太祖武皇帝,陵名兴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