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六十一 左雄传》原文赏析及译文

第1篇:《后汉书卷六十一 左雄传》原文赏析及译文

左雄字伯豪,南阳涅阳人也。安帝时,举孝廉,稍迁冀州刺史。州部多豪族,好请托,雄常闭门不与交通。奏案贪猾二千石,无所回忌。

永建初,公车征拜议郎。时,顺帝新立,大臣懈怠,朝多阙政,雄数言事,其辞深切。尚书仆*虞诩以雄有忠公节,上疏荐之曰:“臣见方今公卿以下,类多拱默,以树恩为贤,尽节为愚,至相戒曰:‘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伏见议郎左雄,数上封事,至引陛下身遭难厄,以为*戒,实有王臣蹇蹇之节,周公谟成王之风。宜擢在喉舌之官,必有匡弼之益。”由是拜雄尚书,再迁尚书令。上疏陈事曰:“臣闻柔远和迩,莫大宁人,宁人之务,莫重用贤,用贤之道,必存考黜。是以皋陶对禹,贵在知人。‘安人则惠,黎民怀之。’分伯建侯,代位亲民,民用和穆,礼让以兴。……臣愚以为守相长吏、惠和有显效者,可就增秩,勿使移徙,非父母丧不得去官。其不从法禁,不式王命,锢之终身,虽会赦令,不得齿列。若被劾奏,亡不就法者,徙家边郡,以惩其后。乡部亲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从政者,宽其负算,增其秩禄,吏职满岁,宰府州郡乃得辟举。如此,威福之路塞,虚伪之端绝,送迎之役损,赋敛之源息。循理之吏,得成其化;率土之民,各宁其所。追配文、宣中兴之轨,流光垂祚,永世不刊。”

帝感其言,申下有司,考其真伪,详所施行。雄之所言,皆明达政体,而宦竖擅权,终不能用。自是选代交互,令长月易,迎新送旧,劳扰无已,或官寺空旷,无人案事,每选部剧,乃至逃亡。

永建四年,雄又奏征海内名儒为博士,使公卿子弟为诸生。有志*者,加其俸禄。及汝南谢廉,河南赵建,年始十二,各能通经,雄并奏拜童子郎。于是负书来学,云集京师。

是时,大司农刘据以职事被谴,召诣尚书,传呼促步,又加以捶扑。雄上言:“九卿位亚三事,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孝明皇帝始有扑罚,皆非古典。”帝从而改之,其后九卿无复捶扑者。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以为故事。迁司隶校尉。

初雄荐周举为尚书举既称职议者咸称焉及在司隶又举故冀州刺史冯直以为将帅而直尝坐臧受罪举以此劾奏雄。雄悦曰:“吾尝事冯直之父而又与直善,今宣光以此奏吾,乃是韩厥之举也。”由是天下服焉。明年坐法免。后复为尚书。永和三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卷六十一左雄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奏案贪猾二千石案:查办

b.类多拱默拱:拱手,表恭敬

c.徙家边郡,以惩其后惩:惩戒

d.流光垂祚,永世不刊刊:改变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民用和穆,礼让以兴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b.宰府州郡乃得辟举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c.而宦竖擅权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由是天下服焉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来源:学优gkstk]

a.左雄担任地方官的时候,作风正派,廉洁自律,不与地方豪强交往;刚正无私,打击官污吏无所畏惧。

b.左雄在朝廷任职的时候,不受朝中时俗的影响,有忠诚公道的义节,敢于引用皇上身遭困厄的事实*戒皇上,因匡扶有功,被擢升为尚书。[来源:gkstk]

c.左雄认为九卿的官位仅次于三公,他们的行为举止自有威仪。捶打九卿的行为不合古时的法制。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并下诏改正了捶打九卿的做法。

d.本文写作上的重要特点是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论和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格;善于通过左雄献策前后朝政的得失比较,来突出左雄的高瞻远瞩,显示左雄的思想风采。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初雄荐周举为尚书举既称职议者咸称焉及在司隶又举故冀州刺史冯直以为将帅而直尝坐臧受罪举以此劾奏雄。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其不从法禁,不式王命,锢之终身,虽会赦令,不得齿列。(4分)

(2)自雄掌纳言,多所匡肃,每有章表奏议,台*以为故事。(3分)

参考*:

16.b.拱手,不办事。

17.c.(a.介词,因/连词,表修饰;b.副词,才/副词,就;c.连词,但是;d.代词,他/句末助词,不译。)

18.b.“因匡扶有功”有误。“必有匡弼之益”是说,(如果让他任谏议官)一定会有匡扶辅弼的收效。

19.初/雄荐周举为尚书/举既称职/议者咸称焉/及在司隶/又举故冀州刺史冯直以为将帅/而直尝坐臧受罪/举以此劾奏雄。(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1)那些不依从国法禁令,不为皇帝所用的人,终生禁锢不能做官,即使遇到赦令,也不能按资格录用。

(2)自从左雄执掌纳言之任,对朝廷多有匡扶肃理。每次他上表章奏议,台*都把他的表章内容作为施政的成例。

译文:

左雄字伯豪,南阳涅阳人。汉安帝时,被推举为孝廉,不久升迁为冀州刺史。州部有很多豪门大族,喜欢相互请托,左雄经常把门关着,不与他们来往。左雄奏查拿办,*狡猾凶*的二千石官员(郡守),没有什么回避忌讳。

永建初年,朝廷征召左雄入朝,封任为议郎。当时,汉顺帝新新近接位,大臣们懒散懈,朝廷政事有好多缺失。左雄几次上书言事,其言辞深刻恳切。尚书仆*虞诩认为左雄有忠诚公道的义节,给皇上写报告推荐他说:“我所见现在公卿以下的百官,大多数是拱手不行,缄默自守,认为得到皇帝恩宠就是贤能,为皇帝尽忠尽节就是愚蠢,甚至互相告诫说:‘像白璧那样纯洁的人不可以做,与众人能相互融合的人多有后福。’我见议郞左雄,多次上封事言事,甚至于引用皇上身遭困厄的事实,以之作为*戒,确实有帝王之臣的忠贞的节*,有周公规劝成王的风范。应该擢升左雄为喉舌进谏的官,一定会有匡扶辅弼的收效。”于是朝廷封任左雄为尚书,第二次升迁为尚书令。

左雄上书言事说:“臣听说怀柔安抚远方之邦,协同调和近处的老百姓,没有比安定人心更重要,安定人心最大的要务是是任用贤能。用贤人的方法,必须要有考升废黜的制度。所以皋陶对于夏禹可贵之处在于有知人之明。“安定*就要施加恩惠,黎民百姓就会感激怀念他。”裂土分封,赐爵侯伯,代代继位都是是为了亲近*,*因此和平安定,礼义谦让的风俗因此兴旺起来。……我虽然愚陋,却认为太守国相等长吏,仁惠、和顺有显著成效的人,可给他们增加奉禄,不能随意使他们转任调动,除非是父母大丧,不能无故去职离任。那些不依从国法禁令,不为皇帝所用的人,终生禁锢不能做官,即使遇到赦令,也不能按资格录用。如果有被*劾,亡命而不服国法的人,应将他全家流放到边境州郡,用来惩戒他们的后任。乡部直接与百姓接触的官员,都用儒生中身世清白而能够从政的人,宽免他们欠下的赋税,增加他们的俸禄,要他们在职任上干满一年之后,州郡府县方可征召推举他们。

像上述这样办,那作威作福的官吏的路子就堵塞了,弄虚无耻的弊端也也杜绝了,送往迎来的劳役也减省了,以赋税聚敛的的源头也止息了。依法循理的官吏,得以成就他的教化;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在各方土地上得到安宁。追念依循汉文帝,汉宣帝中兴国家的轨迹,留下的光芒和福泽,永世不会改变。”

汉顺帝被左雄上书中的言辞感动了;申令有司考察奏书的真伪是非,再给以具体施行。左雄说的话,都明白地传达了为政的大体,但是宦官执掌朝政,最终还是不能采用。自此以后,选举替任交错频繁,县令县长月月更换,迎新送旧,劳耗骚扰没完没了。有的官府空旷无人办事,每当某人选任为局面混乱的州县乡部时,以至于拒任而而逃跑。

永建四年,左雄又奏请征召海内有名的儒生为博士,使公卿的子弟为学生。有志气有*行的,增加他们的奉禄。有汝南郡的谢廉、河南郡的赵建,年龄才刚刚十二岁,都能通晓经典,左雄都奏请封他们为童子郎。因此背起书包来学习的,云集于京师。

大司农刘据因本职事务被谴责,下诏送尚书府查办,一路上传呼催赶,又用捶撲敲打。左雄上书说:“九卿的官位仅仅次于三公,在大臣之列,行走时有身上的佩玉响着音节,举止间有庠序礼教的风仪。孝明皇帝的时候才有捶撲敲打的处罚,这都不合于古时的法制。”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并下诏改正做法,从此以后九卿再也没有受到过捶撲敲打的处罚。自从左雄执掌纳言之任,对朝廷多有匡扶肃理。每次他上表章奏议,台*都把他的表章内容作为施政的成例。之后,左雄升迁为司隶校尉。

开初,左雄曾推荐周举担任尚书,周举到任后干得很出*,议论的人都称道这件事。等左雄升任为司隶校尉时,又推举前冀州刺吏冯担任将帅。而冯直曾经因为接受赃款获罪,周举因为左雄举荐冯直一事上奏*劾左雄。左雄和颜悦*地说:“我曾经侍奉过冯直的父亲而又与冯直交情深厚,现在周举拿这件事*劾我,这是春秋时晋韩厥那样的义举啊!”因此,天下人对左雄的奉公之心都很敬服。第二年,左雄犯法免官,后来又担任尚书。

永和三年(138)去世。

第2篇:《旧唐书卷五十六王雄诞传》原文赏析及译文

王雄诞者,曹州济*人。初,(杜)伏威之起也,用其计,屡有克获,署为骠骑将*。伏威后率众渡淮,与海陵贼李子通合。后子通恶伏威雄武,使骑袭之,伏威被重创堕马,雄诞负之,逃于葭芦中。伏威复招集余党,攻劫郡县,隋将来整又击破之。其部将西门君仪妻王氏勇决多力,负伏威而走,雄诞率麾下壮士十余人卫护。隋*追至,雄诞辄还御之,身被数*,勇气弥厉,竟脱伏威。

后伏威令辅公柘击李子通于*都,使雄诞与阚棱为副,战于溧水,子通大败。公柘乘胜追之,却为子通所破,*士皆坚壁不敢出。雄诞谓公柘曰:“子通*无营垒,且狃于初胜而不设备,若击之,必克。”公柘不从。雄诞以其私属数百人衔枚夜击之,因顺风纵火,予通大败,走渡太湖,复破沈法兴,居其地。高祖闻伏威据有吴、楚,遣使谕之。雄诞率众讨之,子通以精兵守独松岭,雄诞遣其部将陈当率千余人,出其不意,乘高据险,多张旗帜,夜则缚炬火于树上,布满山泽间。子通大惧,烧营而走,保于杭州。雄诞追击败之,擒子通于阵,送于京师。

歙州首领汪华,隋末据本郡称王十余年,雄诞回*击之。华出新安洞口以拒雄诞,*兵甚锐。雄诞伏精兵于山谷间,率赢弱数千人当之,战才合,伪退归本营。华攻之不能克,会日暮欲还,雄诞伏兵已据其洞口,华不得入,窘急面缚而降。苏州贼帅闻人遂安据昆山县而无所属,伏威又命雄诞攻之。雄诞以昆山险隘,难以力胜,遂单骑诣其城下,陈国威灵,示以祸福,遂安感悦,率诸将出降。以前后功授歙州总管,封宜春郡公。

伏威之入朝也,公柘将为逆,夺雄诞兵,拘之别室,遣西门君仪谕以反计,雄诞日:“当今方太平,吴王又在京辇,国家威灵,无远不被,公何得为族灭事耶!雄诞有死而已,不敢闻命。”公柘知不可屈,遂缢杀之。

(选自《旧唐书卷五十六?王雄诞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伏威被重创堕马被:被动

b.率赢弱数千人当之赢:瘦弱

c.战才合,伪退归本营伪:假装

d.遂单骑诣其城下诣:到……去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顺风纵火,子通大败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多张旗帜,夜则缚炬火于树上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子通大惧,烧营而走蟹六跪而二螯

d.华出新安洞口以拒雄诞愿得将*之首以献秦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雄诞在与李子通的骑兵和隋将来整的战斗中,作战勇敢,拼死护救杜伏威,足见他的刚毅勇武忠诚。

b.王雄诞面对李子通以精兵守独松岭,遣部将陈当出其不意,踞高险,树旗帜,挂火炬,吓得子通烧营而逃。

c.王雄诞率家丁夜袭纵火,大败李子通,又攻得沈法兴的地盘,高祖获悉派使者去晓谕劝说王雄诞。

d.王雄诞在平定苏州贼帅闻人遂安时,审时度势,只身前往其城下劝降,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战果。

7.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o分)

(1)公柘乘胜追之,却为子通所破,*士皆坚壁不敢出。(3分)

(2)华攻之不能克,会日暮欲还,雄诞伏兵已据其漏口,华不得入,窘急面缚而降。(4分)

(3)当今方太平,吴王又在京辇,国家威灵,无远不被,公何得为族灭事耶!(3分)

参考*:

4.a(被:遭受)

5.d(a.“趁机”/“依靠”;b.表承接“就”/表转折“却”;c.表承按关系/表并列关系;d.均为目的连词“用来”)

6.c(唐高祖派使者劝说的不是王雄诞,而是杜伏威)

7.(1)辅公祏乘胜追击,却被李子通打败,*士都坚守营垒不敢出来。(“为……所”“坚”“壁”各1分,句意1分)

(2)汪华进攻没有攻下,正赶上天晚要返回,王雄诞的伏兵已经占领了他的洞口,汪华走投无路,反绑自己投降了。(“克”“会”“面缚”,各1分,句意1分)

(3)现在刚太平,吴王又在京城,国家的声威,再远也能覆盖,您怎能做灭族的事呢!(“被”、反问句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王雄诞,曹州济*人。当初,杜伏威起事时,用了他的计策,接连攻克获胜,任用为骠骑将*。杜伏威后来率兵众渡淮河,和海陵盗贼李子通会合。后来李子通憎恨杜伏成勇猛有力,派骑兵袭击他,杜伏威身受重伤落下马,王雄诞背着他,逃到芦苇丛中。牡伏威再次召集剩余的同伙,攻打并劫掠郡县,隋将来整不打败了他。他的部将西门君仪的妻子王氏勇敢果断力气大,背着杜伏威逃走,王雄诞率领部下勇士十多人护卫。隋*追上,王雄诞就回头抵御,身上中了数抢,勇气更大,终于使杜伏威逃脱。

后来杜伏威命令辅公祏在*都攻打李子通,以王雄诞和阚稜做副手,在深水交战,李子通大败。辅公祏乘胜追击,却被李子通打败,*士都坚守堡垒不敢出来。王雄诞对辅公祏说:“李子通*队没有营垒,并且惯于在刚打了胜仗后不作防备,如果攻打,必定能胜。”辅公祏不听。王雄诞带着他的家丁数百人口衔木片夜晚偷袭,趁着顺风放火,李子通大败,逃跑渡过太湖,又攻破了沈法兴,占有了他的地盘。高祖听说杜伏威占据了吴、楚,派使节晓谕劝说他。主雄诞率兵众继续*,李子通派精锐士兵守卫独松岭,王雄诞派遣手下将领陈当率领一千多人,出其不意,登高据险,多多张挂旗帜,夜晚则将火炬绑在树上,布满山林湖泽之间。李子通见后非常惊异害怕,烧掉营垒逃走,退保杭州。,王雄诞追击并打败他,在阵地活捉了李子通,送到京城。

歙州首领汪华,在隋末占据本郡自称君王十多年,王雄诞回*袭击他。汪华从新安洞口出兵来抵抗王雄诞,士兵非常勇猛。王雄诞将精锐士兵埋伏在山谷中,亲率一千多老弱抵挡,战斗刚开始,就假装败退回本营。汪华进攻没有攻下,正赶上天晚要返回,王雄诞的伏兵已经占领了他的洞口,汪华走投无路,反绑自己投降了。苏州贼帅闻人遂安占据昆山县,但没有归属任何人,杜伏威又命令王雄诞攻打他。王雄诞认为昆山险阻,很难用兵力取胜,就一个人骑马到他的城下,陈述国家的声威,晓以祸福,闻人遂安被感动得心悦诚服。率领备将领出来投降。王雄诞因先后立功任歙州总管,封为宜春郡公。

杜伏威入朝的时候,辅公祏准备反叛,夺取了雄诞的兵权,把他拘禁起来,派西门君仪告诉他反叛的计划,王雄诞说:“现在刚太平,吴王又在京城,国家的声威,再远也能覆盖;您怎能做灭族的事呢!我王雄诞一死而已,不敢从命。”辅公祏知道不能使他屈服,就勒死了他。

第3篇:《后汉书·卷七十六》原文及译文解析

刘矩,字叔方,沛国萧人也。叔父光,顺帝时为司徒。矩少有高节,以父叔辽未得仕进,遂绝州郡之命。太尉朱宠、太傅桓焉嘉其志义,故叔辽以此为诸公所辟,拜议郎,矩乃举孝廉。

稍迁雍丘令,以礼让化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民有争讼,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讼者感之,辄各罢去。其有路得遗者,皆推寻其主。在县四年,以母忧去官。

后太尉胡广举矩贤良方正,四迁为尚书令。矩*亮直,不能谐附贵势,以是失大将*梁冀意,出为常山相,以疾去官。时冀妻兄孙祉为沛相,矩惧为所害,不敢还乡里,乃投彭城友人家。岁余,冀意少悟,乃止。补从事中郎,复为尚书令,迁宗正、太常。

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太尉。琼复为司空,矩与琼及司徒种?蓖?母ㄕ??盼?拖唷J保??*忠欤?玖バN疽咱廊??I惺橹炷律鲜瑁?凭氐攘几ǎ?匝砸筇馈⒏咦诓蛔锍枷轮?濉5鄄皇。?挂月?姆磁衙狻:蟾窗萏?写蠓颉?/p>

灵帝初,代周景为太尉。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因乞骸骨,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卷七十六》)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

b.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

c.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

d.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是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廉正的意思。

b.母忧,母亲去世。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

c.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d.乞骸骨,古时指人客死他乡,请求把遗骨归葬故乡。

6.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矩在任雍丘县令时,用礼教方式教化当地民众,效果卓越,民众有争论和诉讼的,刘矩经常把他们带到面前,亲自教导。

b.刘矩*格耿直,不阿谀奉承权贵,因此忤逆了大将*梁冀的心愿,被贬了官,后来又被大将*梁冀彻底撤了职。

c.刘矩与黄琼等三人一起辅政,天下屡屡发生灾祸,三人因此遭受*劾,皇上也不省察,最终用蛮夷反叛的罪名罢免了刘矩。

d.刘矩少年就注重个人*守,做官后尽职尽责,颇有政绩,但最终还是因不与权贵交往,而被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官归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

②尚书朱穆上疏,称矩等良辅,且言殷汤、高宗不罪臣下之义。

参考*

4.a

5.d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从文本“因乞骸骨……卒于家”表述顺序可看出错误。

6.b“彻底撤职”理解错误,文本表述是刘矩先被贬官,其后自己“以疾去官”。

7.①译文:那些不懂得孝道和仁义的人,都被感动醒悟而自我改正。(考察点:其,无,感悟,革)。

②译文:尚书朱穆向皇帝上书,称赞刘矩等人都是贤良的辅臣,并且说明殷汤、高宗不治罪臣下的高义。(考察:称,良,辅,罪。)

参考译文

刘矩,字叔方。他是沛国(当时汉朝郡国并行,这是一个封国的名字)萧县人。他的叔父刘光,在汉顺帝时官拜司徒。刘矩少年有很高的节气,认为叔叔刘辽还没入仕,所以回绝州郡官员(让他入仕)的命令。太尉朱宠、太傅桓焉称赞他的心意、合宜的行为。这就是他的叔叔刘辽被诸公所征召的原因,(刘辽被)授给议郎的管职,刘矩这才(同意)被举为孝廉。

刘矩渐渐升迁为雍丘县令,他用礼教教化当地民众,那些不懂得孝道和仁义的人,都被感化而自我改正,民众有争执和诉讼的,刘矩经常把他们带到面前,当面训诫教导,刘矩认为怨恨愤怒这些事情可以忍受,没有必要去县衙告状,并让他们回去反省思考,那些诉讼的人都被他的做法感化,总是各自都放弃争执和诉讼回去了,有人在路上捡到东西,都会设法寻找失主,刘矩在雍丘县为官4年,后来因母亲去世而辞官回去。

后来太尉胡广推荐刘矩贤良方正,连续4次迁升为尚书令,刘矩*情光明耿直,不阿谀奉承权贵,因此悖逆了大将*梁翼的心愿,出京被贬出京城任常山相,刘矩因病而辞官,当时梁翼妻子的哥哥孙祉为沛国国相,刘矩怕被他*,不敢回故乡沛国,于是投奔彭城朋友家,过了一年多,梁翼对刘矩逐渐有所理解后,才停止*刘矩,刘矩被补授为从事中郎,后复官为尚书。又迁升为宗正、太常。

延熹4年,刘矩代替黄琼为太尉,黄琼复官担任司空,刘矩和黄琼、司徒种嵩同心辅政,被人们称为贤相,这时天下接连有灾或异常的事发生,司隶校尉借此*劾刘矩和黄琼。司徒种嵩三人。尚书朱穆向皇帝上书,称颂刘矩等人都是贤良的辅臣,来言明殷汤高宗不治罪臣下的高义,皇帝不省悟,最终用蛮夷反叛的罪名将刘矩罢免了,后来又再次受官刘矩为中大夫。

灵帝初,刘矩代替周景任太尉,刘矩又位居三公,他所举荐征召的人都是有名有德的大儒士,他不和周郡的官吏结交来往,进言多采用顺从词汇,暗含劝谏,大多被皇上明晓而采用,后再次因口食事情被免了职,于是请求退休,死在家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