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自损不如无学原文及译文
第1篇:以学自损不如无学原文及译文
【南北朝】颜之推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
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解
1.夫:句首发语词。
2.学者:学习的人。
3.求益:求得长进。
4.凌忽:凌,欺侮;忽,轻视。
5.轻慢:轻视。慢,傲慢。
6.同列:同辈。
7.疾之:怨恨他。
8.恶(wù):厌恶(wù)。
9.鸱枭(chī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10.如此:像这样。(代指:才读数十卷书,就自高自大,冒犯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
11.所以:是为了。
12.疾:痛恨。
13.也:罢了。
14.损:损害。
译文
说到学习这件事,本是为了求取知识的。常见世人才读数十卷书,便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以至于)别人怨恨他就像仇敌一样,厌恶他就像对恶鸟一样。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1.解释加点的字词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长进)人疾之如仇敌(怨恨)
如此以学自损(像这样)轻慢(轻视)
轻:轻视疾:痛恨
2.翻译下列句子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答像这样以所谓学习损害了自己,还不如不学呢!9本文告诉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3.文章的观点是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4.根据文章内容,结合学习生活谈谈,我们应抱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答:不能一学到一点东西就自高自大,骄傲自满,要谦虚好学,学而不厌。
5、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中“此”指代的内容。
答: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6、短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答: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千万不要傲气。
道理
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切忌骄傲。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求得长进,如果凭借学到的知识自高自大,还不如不学习。人,千万不可以己之长,便恃才傲人、傲物。
第2篇:《以学自损 不如无学》阅读*及原文翻译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说明一个道理:不能一学到一点东西就自高自大,骄傲自满,要谦虚好学,学而不厌。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南北朝】颜之推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
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解
1.夫:句首发语词。
2.学者:学习的人。
3.求益:求得长进。
4.凌忽:凌,欺侮;忽,轻视。
5.轻慢:轻视。慢,傲慢。
6.同列:同辈。
7.疾之:怨恨他。
8.恶(wù):厌恶(wù)。
9.鸱枭(chī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10.如此:像这样。(代指:才读数十卷书,就自高自大,冒犯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
11.所以:是为了。
12.疾:痛恨。
13.也:罢了。
14.损:损害。
译文
说到学习这件事,本是为了求取知识的。常见世人才读数十卷书,便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以至于)别人怨恨他就像仇敌一样,厌恶他就像对恶鸟一样。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1.解释加点的字词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长进)人疾之如仇敌(怨恨)
如此以学自损(像这样)轻慢(轻视)
轻:轻视疾:痛恨
2.翻译下列句子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答像这样以所谓学习损害了自己,还不如不学呢!9本文告诉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3.文章的观点是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4.根据文章内容,结合学习生活谈谈,我们应抱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答:不能一学到一点东西就自高自大,骄傲自满,要谦虚好学,学而不厌。
5、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中“此”指代的内容。
答: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6、短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答: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千万不要傲气。
道理
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切忌骄傲。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求得长进,如果凭借学到的知识自高自大,还不如不学习。人,千万不可以己之长,便恃才傲人、傲物。
第3篇:损悦法灵蓍原文及翻译
损悦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悦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之辞。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悦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悦者,誓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文言文翻译:
减损杂念、心神专一是判断事物隐微征兆的方法。事件有偶然巧合,万物都有成有败。隐微的变化,不可不仔细观察。所以,圣人用顺应自然的无为之道来对待所获得的情况,观察言辞要与事功相结合。心神专一,是为了了解事物;减少杂念,是为了坚决行动。行动了,解说了,外界还是不赞同,圣人不强加辞令进行辩解。所以,聪明人不因为自己的主张而排斥掉别人的主张。因而能够做到语言扼要而不繁琐,心里虚静而不乱想,志向坚定而不被扰乱,意念正当而不偏邪。适应事物的难易状况,然后制定谋略,顺应自然之道来作实际努力。如果能够使对方圆转灵活的策略不能实现,使对方方正直率的计谋不能确立,那就叫做“大功”。谋略的增减变化,都要仔细讨论得失。要善于利用“分威”、“散势”的权谋。发现对方的用心,了解隐微的征兆,然后再进行决断。总之,善于减损杂念而心神专一的人,他处理事物,就像挖开千丈大堤放水下流,或者像在万丈深谷中转动圆滑的石头一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