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原文及翻译

第1篇:纸上谈兵原文及翻译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纸上谈兵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杀赵括。括*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

(1)少时;小时候。

(2)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

(3)以天下莫能当:认为天下没有人抵得过他的。

(4)奢: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

(5)难:驳倒。

(6)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

(7)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

(8)赵:赵国。

(9)廉颇:赵国良将。廉颇对秦作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深沟高垒的防御战。后赵王中了秦的离间计,用赵括代廉颇。

(10)悉更约束: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11)坑(kēng):活埋。

(12)尝:曾经

(13)卒:步兵,士兵

(14)将:使……为将,使动用法

(15)佯:假装

【翻译】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那么毁掉赵*队的一定是赵括。”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做将*。”

赵括代替了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并撤换重新安排*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出引诱赵括做出错误判断的小股部队,佯装失败,却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士卒的士气大乱。四十多天后,*队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死了赵括。赵括的*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秦*把他们全部杀死,并把尸体堆积起来。

第2篇:纸上谈兵文言文翻译

导语: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纸上谈兵文言文翻译,欢迎借鉴!

纸上谈兵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杀赵括。

括*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

(1)少时;小时候。

(2)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

(3)以天下莫能当:认为天下没有人抵得过他的。

(4)奢: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

(5)难:驳倒。

(6)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

(7)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

(8)赵:赵国。

(9)廉颇:赵国良将。廉颇对秦作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深沟高垒的防御战。后赵王中了秦的离间计,用赵括代廉颇。

(10)悉更约束: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11)坑(kēng):活埋。

(12)尝:曾经

(13)卒:步兵,士兵

(14)将:使……为将,使动用法

(15)佯:假装

译文: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打败赵*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法,轻率的任用*官。秦国的将*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的粮道,把赵*一分为二,赵*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用箭*死了赵括。

赵括的*队大败,数十万赵*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它们活埋了。

[纸上谈兵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第3篇:兵教上原文及翻译

兵教上

兵之教令,分营居陈,有非令而进退者,加犯教之罪。前行者,前行教之;后行者,后行教之;左行者,左行教之;右行者,右行教之。教举五人,其*首有赏。弗教,如犯教之罪。罗地者,自揭其伍。伍内互揭之,免其罪。

凡伍临陈,若一人有不进死于敌,则教者如犯法者之罪。凡什保什,若亡一人,而九人不尽死于敌,则教者如犯法者之罪。自什己上至于裨将,有不若法者,则教者如犯法者之罪。凡明刑罚,正劝赏,必在乎兵教之法。

将异其旗,卒异其章。左*章左肩,右*章右肩,中*章胸前,书其章曰:“某*某士”。前后章各五行,尊章置首上,其次差降之。

伍长教其四人,以板为鼓,以瓦为金,以竿为旗。击鼓而进,低旗则趋,击金而退。麾而左之,麾而右之,金鼓俱击而坐。伍长教成,合之什长。什长教成,合之卒长。卒长教成,合之伯长。伯长教成,合之兵尉。兵尉教成,合之裨将。裨将教成,合之大将。大将教之,陈于中野,置大表三,百步而一。既陈,去表百步而决,百步而趋,百步而鹜。习战以成其节,乃为之赏法。

自尉吏而下,尽有旗。战胜得旗者,各视其所得之爵,以明赏劝之心。战胜在乎立威,立威在乎戮力,戮力在乎正罚。正罚者,所以明赏也。

令民背国门之限,决生死之分,教之死而不疑者,有以也。令守者必固,战者必斗;奸谋不作,奸民不语;令行无变,兵行无猜;轻者若霆,奋敌若惊。举功别德,明如白黑,令民从上令,如四肢应心也。

前*绝行乱陈,破坚如溃者,有以也。此之谓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稷,除患害,成武德也。

文言文翻译:

*队的教令规定,在分设营垒或布列阵势中,凡有不按照教令进退的,都给以违犯教令的处分。教练的时候,前行的士兵,由前行的伍长教练。后行的士兵。由后行的伍长教练。左行的士兵,由左行的伍长教练。右行的士兵,由右行的伍长教练。教练好五个人,那个伍长应当受到奖励。教练不好,就应受到违犯教令的惩罚。因伤病不能参加教练的,自己先向伍内报告,伍内士兵为他作*,可以免受处罚。

凡是同伍的人临阵交锋,如有一人不向前与敌死战,则负责教练的伍长,应和犯法的人同罪。什内的人互相联保,如有一人死亡,其余九人不尽力与敌死战,则负责教练的什长,应和犯法的人同罪。自什长以上直到裨将,有不按教令行动的,则负责教练的各级官吏,应和犯法的人同罪。凡是想做到刑罚严明,奖赏公平,必须在*队平时教练中贯彻实施。

将吏使用不同的旗帜,士兵佩戴不同的徽章。左*的徽章佩在左肩,右*的徽章佩在右肩,中*的徽章佩在胸前,并在微章上写明部别姓名。此外,*队按照前后五行的顺序,佩戴五种不同颜*的微章,第一行把徽章戴在头上,其余各行依次降低佩戴的位置。

伍长教练伍内四人,用木板代鼓,用瓦器代金,用竹竿代旗。击鼓就前进,把旗放低就快跑,鸣金就后退,指挥向左就向左,指挥向右就向右,金鼓齐鸣就坐下。伍长教练好了,由什长*教练。什长教练好了,由卒长*教练。卒长教练好了,由伯长*教练。伯长教练好了,由兵尉*教练。兵尉教练好了,由碑将*教练。裨将教练好了,由大将*教练。大将教练他们,在野外排成阵势,进行演习。演习时树立三个大标竿,每隔百步树立一个。*队列阵完毕,在距第一个标竿百步时演习决斗,在距第二个标竿百步时演习快步前进,在距第三个标竿百步时演习跑步急进。反复演练使*队完全掌握各种要领,然后根据演练好坏进行赏罚。

敌*尉吏以下*官都有指挥旗,凡是战胜敌人获得敌人指挥旗的,应按旗帜所代表的官爵,给予相应的奖赏,以表明有功必赏的决心。战胜敌人在于能树立*威,树立*威在于使人同心协力,使人同心协力在于刑罚公正。刑罚公正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奖赏的作用。要使士兵出国作战,在生死关头毫不犹豫地牺牲生命,靠的就是赏罚严明。

要使防御的必能固守,进攻的必能备战,奸谋不会发生,奸人不敢造谣,命令贯彻不会走样,部队行动没有疑虑,轻装急进象雷电似的迅速,奋勇杀敌象惊马似的奔驰。提拔有功的人,表扬有德的人,功过是非黑白分明,这就能使士兵按照上级的命令行动。如象四肢听从头脑的指挥一样灵活了。

前锋部队,能够打乱敌人行列,突破敌人坚阵,就象大水决堤似的不可抵御,绝不是偶然的,这是*队训练有素的结果。训练这样一支*队,目的是为了开拓疆土,保卫国家,消除祸患,成就“武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