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杨守谦传》原文及翻译
第1篇:《明史杨守谦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杨守谦字允亨,徐州人。登嘉靖八年进士,授屯田主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上言偏头老营堡二所余地千九百余顷请兴举营田因荐副使张镐为提调牛种取给本土帝称为忠,即报可。俄移抚延绥。请久任镐,终其事。其后二年,营田大兴。守谦荐镐可大用,且言延绥、安定诸边可如例。户部请推行之九边。帝悦,命亟行之。守谦至延绥,言:“激劝*士在重赏。令斩一首者升一级,不愿者予白金三十两。赏已薄,又文移察勘,动涉岁时,以故士心不劝。近宣、大事棘,稍加赏格,请倍增其数,镇巡官验明即给。”兵部以为然,定斩首一级者与五十两,著为令。二十九年进副都御史。去镇之日,倾城号泣,有追送数百里外者。未几,俺答入寇,守谦率师倍道入援。会副总兵朱楫,参将祝福、冯登亦各以兵至,人心稍安。守谦孤*薄俺答营,而阵无后继,不敢战。而尚书丁汝夔虑丧师,戒勿轻战。诸将离城远,见守谦不战,亦坚壁,辄引汝夔及守谦为辞。流闻禁中,帝怒。初,寇抵安定门,诏守谦与楫等合击,莫敢前。守谦亦委无部檄,第申儆备。寇遂毁城外庐舍。城西北隅火光烛天,内臣园宅在焉,环泣帝前,称将帅为文臣制,故寇得至此。帝怒曰:“守谦拥众自全,朕亲降旨趣战,何得以部檄为解。”寇退,遂执守谦与汝夔廷鞫之。坐失误*机,即日戮于市。守谦临刑时,慨然曰:“臣以勤王反获罪,谗贼之口实蔽圣聪。皇天后土知臣此心,死何恨。”边陲吏士知守谦死,无不流涕者。守谦坦易无城府,驭下多恩意。守官廉,位至开府,萧然若寒士。然*迟重,客有劝之战者,应曰:“周亚夫何人乎?”客曰:“公误矣,今日何得比汉法?”守谦不纳,竟得罪。隆庆初,赠兵部尚书,谥恪愍。
(节选自《明史·杨守谦传》)
译文:
杨守谦字允亨,徐州人。考取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官屯田主事。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守谦向皇上进言说偏头、老营堡二卫所,有多余土地一千九百余顷,请求朝廷在该地发展屯田。守谦于是推荐副使张镐任提调,耕牛种子都由本地供应。皇上称赞他忠诚,立即批准。不久改任巡抚延绥。奏请朝廷让张镐继续任屯田提调,以便最终完成屯田之事。此后二年,屯田大为成功。杨守谦向朝廷推荐张镐可重用,并建议延绥、安定各边境可照山西之例兴举屯田。户部奏请在北方九处要镇推行此项做法。皇上很高兴,命令很快推行。守谦到延绥后,上疏说:“激励士兵在于重赏。原定杀敌一名者晋升一级,不愿意晋级者赏三十两白银。赏赐已很微薄,加以文书往来查核,经常拖延一年半载,因此*心不振。近来宣、大战事危急,应略微增加赏赐的规格,请将赏赐数额加倍,赏金经镇巡官核实明白后就立即发给。”兵部同意他的意见,规定杀敌一名赏银五十两,并将此定为常例。二十九年(1550)晋升副都御史。守谦离开延绥之地时,满城百姓哭泣痛苦,有人追送到数百里以外的地方。不久,俺答部入侵,守谦率*日夜兼程进京增援。适逢副总兵朱楫,参将祝福、冯登也各自领兵赶到,人心略微安定。守谦率孤*迫近俺答大营,因没有后队增援,不敢接战。兵部尚书丁汝夔担心*队受损失,告诫各将不得轻易出战。各*驻扎离京城较远,见守谦不出战,也都坚守营垒,便都援引汝夔和守谦为托辞。流言传到宫中,皇上恼怒。起初,贼寇抵达安定门时,皇上下诏书令守谦与朱楫等将领合力出击,却无人敢于向前。守谦也推诿没有收到兵部的命令,只是告诫将士*惕防备。于是贼寇放火烧毁城外民居。京城西北角火光冲天,众宦官的宅院在那里,宦官们围着皇上哭泣,说这都是因为将帅受到文臣的制约,所以贼寇才如此猖狂。皇帝发怒说:“杨守谦聚众保全自己,我亲自下旨催他出战,怎么能把未得到兵部命令当成借口。”贼寇退去后,便将守谦和汝夔逮捕在朝廷上审讯。判以贻误*机罪,当天斩首于市中。守谦临刑时,感慨叹息说:“臣下前来保卫京师反而获罪,实在是因为进谗言的贼子之口蒙蔽了皇上的视听。皇天后土若知道臣下一片忠心,臣下虽死又有何恨?”边境上的官兵得知守谦被处死,没有人不流泪哭泣。守谦坦荡平易胸无城府,对待部下多有恩情。且做官廉洁,官位达到开府,家中简朴如同普通的读书人。但*格拘谨,左右有人劝他出战,守谦回答说:“你们知道周亚夫是什么样的人吗?”左右说:“您错了,今天的情形怎可与汉代相比。”守谦不肯接受左右的意见,终究因此获罪。隆庆初年,追赠兵部尚书,谥恪愍。
第2篇:《明史杨守谦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杨守谦字允亨,徐州人。登嘉靖八年进士,授屯田主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上言偏头老营堡二所余地千九百余顷请兴举营田因荐副使张镐为提调牛种取给本土帝称为忠,即报可。俄移抚延绥。请久任镐,终其事。其后二年,营田大兴。守谦荐镐可大用,且言延绥、安定诸边可如例。户部请推行之九边。帝悦,命亟行之。守谦至延绥,言:“激劝*士在重赏。令斩一首者升一级,不愿者予白金三十两。赏已薄,又文移察勘,动涉岁时,以故士心不劝。近宣、大事棘,稍加赏格,请倍增其数,镇巡官验明即给。”兵部以为然,定斩首一级者与五十两,著为令。二十九年进副都御史。去镇之日,倾城号泣,有追送数百里外者。未几,俺答入寇,守谦率师倍道入援。会副总兵朱楫,参将祝福、冯登亦各以兵至,人心稍安。守谦孤*薄俺答营,而阵无后继,不敢战。而尚书丁汝夔虑丧师,戒勿轻战。诸将离城远,见守谦不战,亦坚壁,辄引汝夔及守谦为辞。流闻禁中,帝怒。初,寇抵安定门,诏守谦与楫等合击,莫敢前。守谦亦委无部檄,第申儆备。寇遂毁城外庐舍。城西北隅火光烛天,内臣园宅在焉,环泣帝前,称将帅为文臣制,故寇得至此。帝怒曰:“守谦拥众自全,朕亲降旨趣战,何得以部檄为解。”寇退,遂执守谦与汝夔廷鞫之。坐失误*机,即日戮于市。守谦临刑时,慨然曰:“臣以勤王反获罪,谗贼之口实蔽圣聪。皇天后土知臣此心,死何恨。”边陲吏士知守谦死,无不流涕者。守谦坦易无城府,驭下多恩意。守官廉,位至开府,萧然若寒士。然*迟重,客有劝之战者,应曰:“周亚夫何人乎?”客曰:“公误矣,今日何得比汉法?”守谦不纳,竟得罪。隆庆初,赠兵部尚书,谥恪愍。
(节选自《明史·杨守谦传》)
译文:
杨守谦字允亨,徐州人。考取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官屯田主事。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守谦向皇上进言说偏头、老营堡二卫所,有多余土地一千九百余顷,请求朝廷在该地发展屯田。守谦于是推荐副使张镐任提调,耕牛种子都由本地供应。皇上称赞他忠诚,立即批准。不久改任巡抚延绥。奏请朝廷让张镐继续任屯田提调,以便最终完成屯田之事。此后二年,屯田大为成功。杨守谦向朝廷推荐张镐可重用,并建议延绥、安定各边境可照山西之例兴举屯田。户部奏请在北方九处要镇推行此项做法。皇上很高兴,命令很快推行。守谦到延绥后,上疏说:“激励士兵在于重赏。原定杀敌一名者晋升一级,不愿意晋级者赏三十两白银。赏赐已很微薄,加以文书往来查核,经常拖延一年半载,因此*心不振。近来宣、大战事危急,应略微增加赏赐的规格,请将赏赐数额加倍,赏金经镇巡官核实明白后就立即发给。”兵部同意他的意见,规定杀敌一名赏银五十两,并将此定为常例。二十九年(1550)晋升副都御史。守谦离开延绥之地时,满城百姓哭泣痛苦,有人追送到数百里以外的地方。不久,俺答部入侵,守谦率*日夜兼程进京增援。适逢副总兵朱楫,参将祝福、冯登也各自领兵赶到,人心略微安定。守谦率孤*迫近俺答大营,因没有后队增援,不敢接战。兵部尚书丁汝夔担心*队受损失,告诫各将不得轻易出战。各*驻扎离京城较远,见守谦不出战,也都坚守营垒,便都援引汝夔和守谦为托辞。流言传到宫中,皇上恼怒。起初,贼寇抵达安定门时,皇上下诏书令守谦与朱楫等将领合力出击,却无人敢于向前。守谦也推诿没有收到兵部的命令,只是告诫将士*惕防备。于是贼寇放火烧毁城外民居。京城西北角火光冲天,众宦官的宅院在那里,宦官们围着皇上哭泣,说这都是因为将帅受到文臣的制约,所以贼寇才如此猖狂。皇帝发怒说:“杨守谦聚众保全自己,我亲自下旨催他出战,怎么能把未得到兵部命令当成借口。”贼寇退去后,便将守谦和汝夔逮捕在朝廷上审讯。判以贻误*机罪,当天斩首于市中。守谦临刑时,感慨叹息说:“臣下前来保卫京师反而获罪,实在是因为进谗言的贼子之口蒙蔽了皇上的视听。皇天后土若知道臣下一片忠心,臣下虽死又有何恨?”边境上的官兵得知守谦被处死,没有人不流泪哭泣。守谦坦荡平易胸无城府,对待部下多有恩情。且做官廉洁,官位达到开府,家中简朴如同普通的读书人。但*格拘谨,左右有人劝他出战,守谦回答说:“你们知道周亚夫是什么样的人吗?”左右说:“您错了,今天的情形怎可与汉代相比。”守谦不肯接受左右的意见,终究因此获罪。隆庆初年,追赠兵部尚书,谥恪愍。
第3篇:于谦的明史于谦传的阅读*及原文翻译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后,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出按*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
初,三杨在*,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野极谏,不听。野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北及*诸府运粮*,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兵部尚书。
?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于是给事中王?廷击顺,众随之。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众乃定。谦袍袖为之尽裂。退出左门,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命谦口数其罪数:列举
b.乃手书谦名授吏部授:授官
c.超迁兵部右侍郎迁:提拔
d.皆令归治丧,旋起复起:起用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于谦“才能出众”的一组是(3分)()
①举永乐十九年进士②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
③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④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兵部尚书
⑤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⑥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a.②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谦在宣德初就受到皇帝重视,在?王主政时官至兵部尚书。他也尽心国事,在“土木堡之变”之后,力主不迁都并做出了妥善的防守安排,基本安定了人心。
b.于谦在“三杨”主政时,极受重视,所奏请之事都能得到即时批准。“三杨”去世后太监王振当权,于谦差点因被人生事陷害而执行死刑,后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c.于谦在山西、河南吏民及周、晋诸王的请求下重任巡抚,他采取了一系列救灾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他父母去世,朝廷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但不久又担任原职。
d.于谦在发生众朝臣围打王振党羽马顺致使局面混乱的事件时,果断地设法稳住了王振,安定了朝局,受到了吏部尚书王直的高度赞扬和朝臣们的依重。
7.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2)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参考*:
4.b
5.a
6.d
7.(1)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就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语意基本正确2分,“动”“去”各1分,“独……乎”句式译正确1分)
(2)当时,上下的人都依赖重视于谦,于谦也毅然把国家的安危视为自己的责任。(语意基本正确2分.“上下”“社稷”各1分,“以……为”各1分)
部分译文
参考译文:于谦,字廷益,钱塘人。……
当初,杨士奇、杨荣、杨博主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说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这时,“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掌权,正好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顶撞过王振。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旨意,*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执行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随后(或不久)王振知道搞错了,于谦得以释放,但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千计,周王、晋王等藩王也这样上言,于是再命于谦为巡抚。当时的山东、陕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余万人,于谦请求发放河南、怀庆两府积储的粟米救济。又奏请令布政使年富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田、牛和种子,由里老监督管理。前后在任共十九年,他父母去世时,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不久便起用原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