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仁瑀,大名夏津人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第1篇:马仁瑀,大名夏津人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余岁时,其父令就学,辄逃归。又遣于乡校习《孝经》,旬余不识一字。博士笞之,仁瑀夜中独往焚学堂,博士仅以身免。常集里中群儿数十人,与之戏,为行阵之状,自称将*,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群儿皆畏伏。又市果均给之,益相亲附。及长,善*,挽弓二百斤。

汉乾祐中,周祖镇邺,仁瑀年十六。周祖素闻其勇,既见,甚喜,留置左右。广顺初,补内殿直。世宗嗣位,命卫士习*苑中,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赐锦袍、银带。会太原刘崇入寇,世宗亲征至高平,周师不利,诸将多引退。仁瑀谓众曰:“主辱臣死,安用我辈!”乃控弦跃马,挺身出阵*贼,毙者数十人,士气益振,大*乘之,崇遂败绩。世宗至上党,诸将坐失律诛者七十余人。擢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及还京,又迁散指挥使。从征淮南,至楚州,攻水砦。砦中建飞楼高百尺余,世宗观之,相去殆二百步,楼上望卒厉声嫚骂,世宗怒甚,命左右*之,远莫能及。仁瑀引满,应弦而颠。及淮南平,身被数十创,赐以良*,迁内殿直都虞候。

先是,薛居正知贡举,仁瑀私嘱所与者,榜出,无其人。闻喜宴日,仁瑀酒酣,携所嘱者诣居正切责之。为御史中丞刘温叟所劾,帝优容之。太祖征晋阳,命仁瑀率师巡边,至上谷、渔阳。契丹素闻仁瑀名,不敢出,因纵兵大掠,俘生口、牛羊数万计。明年,群盗起兖州,贼首周弼、毛袭甚勇悍,材貌奇伟,弼号曰“长脚龙”。监*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开宝四年,迁瀛州防御使。兄子尝因醉误杀平民,系狱当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憾,但过误尔,愿以过失杀伤论。仁瑀曰:“我为长吏,而兄子杀人,此怙势尔,非过失也。岂敢以私亲而乱国法哉?”遂论如律,给民家布帛为棺殓具。太平兴国七年卒,年五十。赠河西*节度,葬事官给。

(《宋史·列传第三十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乃控弦跃马;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为御史中丞刘温叟所劾;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因纵兵大掠;不如因而厚遇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正面表现马仁瑀“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①为行阵之状,自称将*

②周祖素闻其勇,既见,甚喜,留置左右

③乃控弦跃马,挺身出阵*贼,毙者数十人

④仁瑀引满,应弦而颠

⑤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

⑥遂论如律,给民家布帛为棺敛具

a.①③④b.①④⑤

c.②③⑥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仁瑀小时候在乡校学习《孝经》,因为教书先生的责打就在夜间放火烧了学堂,教书先生仅仅得以逃脱*命。

b.薛居正没有依照马仁瑀的嘱托让他结交的人考中,结果被马仁瑀**斥责了一通。因此事马仁瑀遭到了御史中丞刘温叟的*劾。

c.太原刘崇入侵,世宗到高平亲征,马仁瑀挺身出阵大败敌*。世宗因此赐给他锦袍,并且升他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

d.马仁瑀侄子喝醉了酒误杀了一位平民,他并没有徇私枉法,而是按照法律将侄子处死,并将受害人妥善处理了殡殓安葬事宜。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2分)

①诸将坐失律诛者七十余人。擢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及还京,又迁散指挥使。(4分)

②先是,薛居正知贡举,仁瑀私嘱所与者,榜出,无其人。(4分)

③此怙势尔,非过失也。岂敢以私亲而乱国法哉?(4分)

参考*

10、c第一个为表被动第二个为为介词可译为替给

11.d(①为马仁瑀小时候玩的游戏;②没有从正面表现他的勇猛;⑥表明马仁瑀不徇私枉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筛选信息能力。它要求考生首先要对关键词“勇猛善战”有正确的理解,然后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内容逐一辨别和筛选信息。

12.:c(世宗赐给他锦袍,是因为他*箭准确有力。从原文第2段“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赐锦袍、银带。”可以看出。)

13.①因为违反*纪被诛杀的将领有七十多人。(世宗)升马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回京以后,又升为散指挥使。(要点:“者”定语后置句,省略句,擢,迁)

②在这之前,薛居正负责朝廷科举事务,马仁瑀曾私下嘱托薛居正让他所结交的人(考中),待到张榜时,并没他所嘱托的那个人。(要点:“知”,“所与”)

③这是仗势欺人啊,不是什么过失杀人。我怎么敢因为私情而乱了国家的法律呢?”(要点:怙,以)

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余岁时,其父令就学就:求(学),上(学)

b.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鞭:鞭策,鼓励

c.毙死者数十人,士气益振振:振作,奋发

d.携所嘱者诣居正切责之诣:到,前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另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与之戏,为行阵之状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b.乃控弦跃马,挺身出阵*贼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王继勋以后族骄恣,凌蔑将帅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d.又遣于乡校习《孝经》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马仁瑀“英勇善战”的一项是()

①及长,善谢,挽弓二百斤

②乃控弦跃马,挺身出阵*贼,毙者数十人,士气益振

③仁瑀率帐下十余人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效遂宁

④及淮南平,身被数十创,赐以良*,迁内殿直都虞候

⑤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

⑥我为长吏,而兄子杀人,此怙势尔,非过失也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仁瑀从步就不喜欢读书,曾夜焚学堂,但却凉聚集乡里几十个孩童,玩行*打仗的游戏,自称为将*,*后,力大善*。

b.马仁瑀十六岁就投奔周世宗,后随周世宗*太原刘崇至高平,因战功被赐予锦袍、银带,并被提升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

c.马仁瑀曾密托薛居正让他所结交的人考中,但发榜之日却发现没有此人,闻喜宴日马仁瑀趁酒酣之时,赶到薛居正处予以痛切指责。

d.宋太祖曾出征晋阳,命马仁瑀率*巡边到上谷、渔阳一带,契丹素养闻仁瑀名,不敢出,马仁瑀趁机纵兵大肆抢掠,俘获百姓及牛羊数万计。

5.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世宗观之,相却殆二百步,楼上望卒厉声嫚骂,世宗怒甚,命左右*之,远莫能及。仁瑀引满,应弦而颠。(5分)

②兄子尝因醉误杀平民,系狱当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憾,但过误尔,愿以过失杀伤论。(5分)

参考*

1.b(“鞭”这里是“鞭打”之意,不是“鞭策”与“鼓励”)

2.d(a项的“为”分别为“成为”与“被……”;b项“乃”分别为表示事理上的顺承“于是”与某一行为出乎意料违背常理;c项“以”分别为介词“因为”与“凭借”;d项均为介词,引出处所,分别译为“到(学校)”,“到(秦国)”)。

3.c(①是说马仁瑀力大善*,⑤是说*箭技术高超,⑥是表现其不徇私枉法)

4.b(马仁瑀十六岁投奔的是周祖而非周世宗,同时,被赐予锦袍、银带则是周世宗命卫士习*苑中的事情)

5.(1)世宗查看飞楼,大概相距有二百步远。楼上的守兵厉声叫骂(世宗),世宗非常愤怒,命身边的随从*杀他,因为太远没有人能*中。马仁瑀拉满弓*出,守兵应着弦声而倒下。(提示:注意得分点“去”“殆”“莫”“及”……“颠”等的落实)(2)他哥哥的儿子曾经因为喝醉了酒误杀了一位平民,押在监狱里(按照法律)应当处死。被害人的家属自己说两家并没有积怨,只是酒后误伤而已,希望只认过失杀伤论处就行了。(提示:注意得分点“尝”“系”“憾”“宿”“但”的落实)

【参考译文】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几岁的时候,父亲送他上学去读书,他总是逃学回家。后来又到乡校学习《孝经》,十多天都没学会一个字。教书先生因而给了他几鞭子,他竟在半夜里独自跑到学堂放了一把火,教书先生仅仅逃脱一条命。他经常聚集乡里几十个小孩,和他们一起玩行*打仗的游戏,自称为将*。每天和他们约好时间,来晚的就要被马仁瑀鞭打,小孩们都怕他。他又买来水果分给小孩们,小孩们也更加亲附他。长大*后,擅长*箭,能挽二百斤的弓。

后汉乾祐年间,后周太祖镇守邺城,马仁瑀当时十六岁,后周太祖向来听说他勇猛,召见以后,非常高兴,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广顺初年,任内殿直。世宗继位以后,命令卫兵在打猎的场所学习*箭,马仁瑀弓力最强,所发的箭大多能*中(猎物),世宗赐给他锦袍、银带。恰逢太原刘崇入侵,世宗到高平亲征,周朝出师不利,将领们大多退却。马仁瑀跟众人说:“主公受辱大臣死,要我们这些人做什么?”于是拉弓上马,挺身出阵*杀敌*,杀死了几十人,士气大振,大*乘胜追击,刘崇于是被打败。世宗到了上党以后,诛杀了七十几个违反纪律的将领。升马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回京以后,又升为散指挥使。跟从世宗进攻淮南,到了楚州,攻打水寨。水寨中建有一百多尺高的飞楼,世宗查看飞楼,大概相距有二百步远。楼上的守兵厉声叫骂(世宗),世宗非常愤怒,命身边的随从*杀他,因为太远没有人能*中。马仁瑀拉满弓,守兵应弦而倒。等到淮南平定,马仁瑀身受几十处伤,世宗赐给他良*,升为内殿直都虞侯。

在这之前,薛居正负责朝廷科举事务,马仁瑀曾私下嘱托他让他所结交的人(考中),待到张榜时,并没他所嘱托的那个人。一天听说薛居正有喜宴,马仁瑀借着酒劲儿带着嘱托的那个人来到薛居正处,严厉斥责了薛居正一顿。被御史中丞刘温叟*劾,皇帝因为他有战功,宽容了他。

宋太祖征战晋阳的时候,命令马仁瑀率领*队到上谷、渔阳巡边。契丹向来听说马仁瑀的名声,不敢出来,(马仁瑀)趁机大肆掠夺,俘获牛羊几万头。第二年,一群强盗在山东兖州起兵,首领周弼、毛袭非常勇猛剽悍,身材相貌奇特伟岸,周弼号称“长脚龙”。监*几次抓捕都没有成功,下诏让马仁瑀抓捕。马仁瑀率领帐下十几个士兵进入泰山,就抓住了周弼,并且捕获了其他党羽,山东的周边于是就安宁了。

开宝四年,升任瀛州防御使。他哥哥的儿子曾经因为喝醉了酒误杀了一位平民,他的侄子(按照法律)是应当处死的。被害人的家属自己说两家并没有积怨,只是酒后误伤而已,希望只以过失杀伤论处就行了。马仁瑀说:“我是现任的当地长官,而我的侄子却杀了人,这是仗势欺人啊,不是什么过失杀人。我怎么敢因为私情而乱了国家的法律呢?”于是按照法律将侄子处死,并给受害人妥善处理了殡殓安葬事宜。太平兴国七年死,终年五十岁。追赠河西*节度,朝迁赔河西*节度封号,丧葬事宜有朝廷供给。

第2篇:王守仁《何陋轩记》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观,文仪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夫爱憎面背,乱白黝丹,浚奸穷黠,外良而中螫,诸夏盖不免焉;若是而彬郁其容,宋甫鲁掖,折旋矩矱,将无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则有矣。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以湿。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予比。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专法令,搜抉钩絷之术穷,而狡匿谲诈,无所不至,浑朴尽矣!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虽然,典章文物,则亦胡可以无讲?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选自《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三)

【注】龙场,在今贵州省修文县。当时作者谪龙场驿丞。要绥,指边远地区。结题:指少数民族结发于额的装束。羝服:羊皮作衣服。诸夏:指中原华夏地区。甫:章甫,古代的礼帽。掖:衣袖。折旋矩矱:遵守规则法度。

5.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习类尚因其故因:因袭,沿袭。

b.莳之以卉*莳:栽种,种植。

c.就其地为轩以居予居:让……居住。

d.学士之来游者游:参观,游玩。

d。

【解析】游:交往,交游,来往。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就石穴而居之,又*以湿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夷之人乃不能此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

c.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d.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子路率尔而对曰

6.b。

【解析】前一个为副词,转接,却;后一个连词,顺接,就。a均为连词,表并列;c均为结构助词,取消主谓短语的**;d均为连词,表修饰,可译为“地”。

7.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a.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

b.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

c.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

d.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

7.a。

【解析】参考标点: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2分)

(2)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3分)

(3)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5分)

8.

(1)孔子说“君子住在那里(1分),有什么简陋(闭塞落后)的呢(1分)?”。

(2)于是把它(轩)命名(1分)为““何陋(轩)”,来(1分)伸张(发扬)(1分)孔子的话。

(3)夷地(边远地区)的*,正如没有雕琢的璞玉(1分),没有经过墨线量直(和加工)的木材(1分),虽然粗朴固执(1分),可是还有待锤子斧头的加工完善(1分),怎么能够认为他们鄙陋(粗陋愚昧)呢(1分)?

【解析】

(1)“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2)因:于是,因此。名:给……命名(取名)。以:目的连词,来。信:通“伸”,伸张。

(3)方若:正如,正像是。绳:名词动用,用墨线量直。虽,虽然。施:施工,加工。安:怎么。陋:意动用法,认为……鄙陋。

9.“夷之民”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请结合文意,谈谈阳明与当时内地人们对“夷之民”的态度看法有什么不同。

答:

9.【*提示】

(1)内地人们特别是士大夫们怀着偏见和轻视的态度,认为他们“陋”,是化外之民,闭塞落后,愚昧野蛮。

(2)阳明则赞扬了他们质直纯朴、乐于助人的品格,认为他们保留着古朴的遗风,如“未琢之璞,未绳之木”,只是有待文明教化。

【参考译文】

当初,孔子要住在九夷(边远之地)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夷蔡(今河南南部)之外,如今也属于边远地区,还沿袭着过去的风俗习惯。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好长一段时间,却很*,并没有见到他们所说的简陋和落后。这里的人们,结发于额头,说话似鸟语,穿着奇特的衣服。没有华丽的车子,没有高大的房子,也没有繁密的礼节,有着一种质朴、淳厚的古代遗风。这是因为古时候,法制没有完备,人们不受礼法约束,就都这个样子,不能认为是落后啊。那些当面说爱,背后说恨的,颠倒黑白,狡猾奸诈的人,外表忠厚,而内心像毒虫刺人,中原华夏地区的人们大都不能免;如果是外表文质彬彬,穿戴着礼仪之邦宋国的礼帽,鲁国的大袖之衣,遵守规矩法度,就不鄙陋落后了吗?夷地的人们却不这样,他们好骂人,说粗话,但*情率真,淳朴,那就有了。世人只是因为他们说话低微,就认为他们落后,我不这样认为。

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阻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暗潮湿。龙场的*,老老少少每天都来看望我,他们很高兴,不轻视我,渐渐亲近我。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人们认为我喜欢那个地方,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等花卉,砌好堂前的台阶,置办好室内的房间,(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讲学诵书游乐之道大略具备了,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于是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来伸张孔子的话。

哎,华夏兴盛,那些典章礼乐,经过圣贤的修订而流传下来,夷地不能拥有,那么因此称之为“陋”固然可以;此后(中原华夏)轻贱道德而专注于法令,搜罗延揽的办法用尽了,可是人们狡猾奸诈,无所不为,浑朴的品质消失殆尽!而夷地的*,正好比是没有雕琢的璞玉,没有经过墨线量直和加工的原木,虽然粗朴固执,可是还有待于锤子斧头的加工完善啊,怎么能够认为他们鄙陋无知呢?这正是孔子想要迁居到九夷之地的原因吗?(意即孔子欲对浑朴的夷民施以礼乐教化)虽然这样,但是典章文化怎么可以不加以宣讲呢?现在夷地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情感,偏离正道,不合礼节,所以最终不免于简陋的名声,自然也就没有宣讲这些了。然而这对他们浑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第3篇:马嵬原文翻译及赏析

《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前言】

《马嵬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两首咏史诗,一为七言绝句,一为七言律诗,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注释】

⑴马嵬: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不散,曰‘贼本尚在’。指贵妃也。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

⑵冀马:古冀州之北所产的马,亦泛指马。燕犀:燕地制造的犀*。亦泛指坚固的铠*。

⑶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借指美女,此指杨贵妃。

⑷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唐玄宗《好时光》词:“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⑸玉辇: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

【翻译】

风云突变,安禄山举旗*,叛*震天动地地杀到长安,无可奈何杀死宠爱的妃子,唐玄宗自己不久也抑郁死去。如果说唐玄宗真认为杨贵妃具有倾覆邦国之能,皇帝的玉辇为什么要仓皇地逃往马嵬。

【鉴赏】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东平郡王、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范阳即幽州,在今河北省,古属燕国、冀州。“冀马燕犀动地来”即是说此事件。逃难路上,六*威迫唐玄宗下令缢死了“红粉”杨玉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初,玄宗也抑郁而死。所以说他“自埋红粉自成灰”。

杨贵妃佳人绝*,明皇认为她能“倾国倾城”,以至放心地“从此君王不早朝”。果真如此,危难来时只要玉环使个媚眼,就不愁安禄山不“倾马倾人”,也就不必路经马嵬仓皇逃难了。

冯浩注说“两‘自’字凄然,宠之适以害之,语似直而曲”,这话很有道理,这两个“自”字确实包涵了唐玄宗的无限痛苦。他不得已杀了杨玉环,也不得已使自己一片真情化为飞灰,这就和《长恨歌》里哀婉的“六*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长恨歌传》里的“上知不免而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兵卒)牵之而去”相近,不由自主地起了恻隐之心,有相似之处。李商隐毕竟是个重于“情”的男子,尽管他对荒淫误国者含有更多的痛恨心理,但当他面对两个生死分离的情侣的时候,尽管知道他们误国误民,心中却又油然而生了那恻隐之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