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精选20篇)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精选20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发展心理学的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1

  摘要

  培训中,结合新生代员工的思维特性、性格特征、价值取向等特点,合理运用心理学原理,开展个性化、有效化、针对性强的培训,对提升新生代员工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生代员工;培训;心理学原理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高速发展,80后、90后这些新生代员工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生和中坚力量。培训工作服务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如何结合新生代员工的思维个性特征开展培训是决定培训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通过运用心理学原理,了解学员的心理状态,调整培训方式,能够推动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1新生代员工培训中培训思路的转变

  1.1新生代员工的心理特征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各类知识及资讯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成长于这个时代的新生代个性鲜明、思想独立、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追求自我。结合笔者所在企业实际,从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工作本身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可以看出,新生代员工普遍存在目标不明确、期望高、对个体定位不准确、容易情绪化、缺乏同理心、内驱力不强等特点,部分调研对象存在经济、购房、结婚、养娃、家庭关系矛盾冲突等问题。

  1.2培训思路和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培训方式一般采用说教式为主的培训,缺少受教者的参与、反馈,不太适应其心理需求,无法达到培训目的。通过调研,我们对新生代员工的心理特征和培训需求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分析。在培训中,注重课程的参与性、互动性,采用非经济奖励的方式,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员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尽量减低学员的视觉疲劳、听觉疲劳,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其心理特征的培训新方式、新方法[1]。

  2心理学原理融入新生代员工培训的对策措施

  2.1积极心理学原理在培训中的应用

  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塞格里曼首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学[2]的学说。它倡导关注人们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美德和品质,用积极的心态来解读人的心理现象,以此激发人们的积极心态、优秀品质,挖掘自身潜能。积极心理学对个人而言主要有四大功能。一是体验积极情绪,培养积极情绪;二是发展积极的人格特征;三是保持并促进生理健康;四是培养创造力。运用其功能,调适新生代员工面对职场的心理状态,培养其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抗各种压力的能力,从内心真正提高幸福感。乐观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人的绩效。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点燃新能量,快乐培训,快乐学习,快乐工作。通过挖掘培养新生代员工的素质和潜能,让他们成就自我,获得幸福。优化培训内容,将积极心理学课程融入到培训中,通过心理学团体沙盘体验、拓展训练、角色扮演等课程,传授其如何处理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的方法,从而帮助他们妥善处理工作、生活和个人情绪中的各种问题,保证大家在轻松的心态下学习工作生活,从而提升个人绩效,最终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与此同时,结合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建立等指导课程,使员工发展与企业目标相联系,用职业锚测评出员工个人的价值观,让员工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激发新生代员工学习工作的自主意识,与企业平台相联系,提升归属感。

  2.2运用首因、近因效应打造新生代员工展示的平台

  首因效应[3]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第一印象效应,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极为显著。为此,在培训中,要特别重视课堂环境布置和第一堂课的课程设计。一般情况下,第一堂课程多为破冰活动,如何有效地利用破冰活动打破学员的社交恐惧心理和陌生状态,对之后培训过程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新生代员工爱挑战、有热情等心理特征,开展趣味性、互动性强的破冰游戏活动,寓教于乐,提升学习热情。同时,在教学中,要求授课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后再进行培训授课,从课件制作到授课技巧,采用最接近新生代员工审美的角度进行设计,确保授课教师自信自然地进行授课。授课教师给学员的第一印象会带有普遍的主观性倾向,直接影响到学员的一系列行为和学习状态。近因效应[3]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通过心理学研究可以证明,培训过程中,在学习系列材料后进行回忆时,越接近培训项目结束的课程内容印象越深刻。因此,在此次新生代员工培训中,利用近因效应和新生代员工追求自我、表现力强的特点,末尾阶段的考核方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闭卷答题的方式,采用个人5分钟展示的形式进行,学员们潜力得到挖掘,积极性提高,个人得到凸显,也提升了价值感和成就感。

  2.3将培训管理由被动式管理变为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与人的自我实现相联系的一种新兴管理模式。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潜意识、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这些有利于自我管理的积极主导和内在调控。培训的自我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的参与式管理,学员可以对自己的培训过程有更多的控制权,同时也就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这种挑战可以提高他们的培训满意度。新生代员工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但在自我管理、社会意识、综合素质等方面则显得较为不足。针对这一特点,在培训的开展阶段,我们由学员自行建立班委、队委,由学员自己制定培训纪律和奖惩规则,学员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避免了新生代员工叛逆等负面情绪的出现,大家信守自己的承诺,形成了有效的班级自我管理模式。

  3结语

  综上所述,新生代员工培训中运用心理学相关原理的思路创新是有效的。将心理学理论与培训工作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不断探索,总结提升,促使培训质量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隽.企业培训新视角—基于心理资本干预的员工培训与开发[J].现代商业,2023,(36).

  [2]孙玉平.积极心理学在企业员工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

  [3]徐金梅.心理学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J].经营者,2023,(1).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2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评价方面进行变革。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23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是第一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权威的解释来自2023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第一,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课程难点

  第一,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当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信息资源的查询者;教师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3]因此,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像和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信息资源库,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字信息资源库、声像信息资源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建立健全评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

  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制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注重考核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独立表现,又注重小组合作;既注重实践训练,又注重价值体验。笔试题型新颖,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总评=平时考核(40%)+期末考试(60%)的评价方式。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书面作业(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践训练(小组案例谈论、小组学生演示);期末考试指笔试测试,包括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3

  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引入运用,是保障和支持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事业顺畅有序组织开展,以及顺利获取最佳预期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围绕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择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发展心理学作为国际心理学理论研究体系中重要分支,是用于研究分析人类个体的基础性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在现代心理学在研究事业的实践发展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最近几年间,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历史进程的深入推进,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低龄幼儿早期教育干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小学阶段在校学生群体的基础性智力水平和思想品德观念发展,青少年群体的违法犯罪问题研究等领域均获取了广泛且充分的应用空间。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展开简要阐释。

  一、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从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演进路径角度展开分析,独立人类个体在针对现实客观世界展开的认识和分析活动,通常应当具体划分为两种形态,也就是综合性分析形态和个别化分析形态,在现有的基础性心理学研究理论的论述和考量视野之下,综合性分析形态和个别化分析形态之间本身具备着较为稳定且充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和互相依存关系。在人类基础性思想科学理论研究工作发展到当前阶段的前在背景之下,不管是引入运用哪一种具体化形态展开基础性科学分析实践工作,均能在具体开展的分析实践工作过程中,实现对被研究对象要素的系统化和细节化分析拆解,并在这一具体化实践活动过程中,具体保障和支持边缘性学科形态,以及交叉性学科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官方性政策指导文件的制定发布,以及广泛性引入实施,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在我国现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工作过程中的具体作用逐步获取了充分证实和彰显。在现代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实践过程中,基础性心理教育知识要素引入呈现,能够有效纠正现有在校学生群体,以及学科任课教师基础性观念认知体系中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保障和支持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学校在校学生群体的良好优质成长发展。

  二、发展心理学理论在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一)发展心理学理论在学生德育心理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基础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在全面充分关注我国现有的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的基础性心理发展特征、基础性心理发展规律、基础性知识观念接受能力,以及基础性心理体验需求前提背景之下,借由将现代教育学理论和现代发展心理学理论中的基本学术理念和研究成果展开充分结合的历史背景之下,有效改善和优化了现有的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的基础性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在支持和助力我国现有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的良好优质成长发展背景之下,为全社会共同进步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支持条件。

  (二)发展心理学理论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在我国全面素质教育事业的具体化历史发展实践过程中,应当针对我国现有的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中目前存在的基础性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全面有效的调查分析和教育督导。而切实培养形成指向我国现有的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的优质而且健全的心理素质,是充分解决和规避我国现有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基础性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优质而健全的基础性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建构,是培养和输出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前提条件,切实将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引入呈现到基础教育事业的工作实践过程之中,对于改善和优化我国青少年学生群体的基础性心理素质水平,具备不容忽视的实践影响作用。

  (三)发展心理学理论在学生美育心理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针对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组织开展基础性美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借由针对对象学生群体展开适当程度的情感要素督导教育,保障和支持我国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实现良好优质的成长发展,在我国现代基础教育事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部分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基于规范性学理分析的切入阐发视角,针对现代美育教育事业发展实践过程中的美育心理学理论和基本教育实践方法,展开了全面且系统的研究分析,切实形成和输出了一系列备受关注的重要研究成果。在现阶段具体组织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美育教育工作者借由对“美”的形象化引入呈现,能够充分激发和净化我国青少年在校学生群体的基础性情感感知,保障和支持我国现有青少年在校学生群體的基础性人格建构不断健全和优化。

  (四)发展心理学理论在教学心理领域的具体运用

  在我国现有的校园教育事业实践发展体系之中,课堂教育实践活动是现代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主要手段,对于保障和实现现代基础教育事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基础设定目标,具备不容忽视的客观影响意义。想要切实将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引入运用到现代基础教育事业的实践过程之中,应当优先实现对基础性教学心理规律的全面充分研究分析,在充分诱导和激发现有的在校学生群体的基础性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背景之下,支持学生在具体参与特定学科知识内容学习体验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稳定且充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切实改善优化实际获取到综合性学习效果。

  针对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本文择取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以及发展心理学理论在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4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对于此课程的学习,是学生了解“人”的第一步,是进入专业心理学分析的重要过程。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成熟直至死亡的心理历程。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应该了解个体是否受到成熟、家庭事件、应激等生活经历而发生心理变化,了解每个年龄阶段都具有不同的身心变化特点。根据普遍性的个体的阶段特点,再学会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在不同年龄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对自己会造成什么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可以提前去做准备,避免在发展过程中造成不可弥补的身心伤害。

  包头医学院的心理学专业选用的是林崇德主编的《发展心理学》教材,共90学时,学期为第二学期,笔者基于发挥学生自身优势的理念,因为学生们要选修一部分医学课程,所以他们有一定的医学背景,在他们了解了人的生理结构,再来学习个体的心理变化,在具体讲授过程中,学生们会更容易理解,这也是本学校学习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优势,同时再结合一些案例和视频让学生们更好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统一起来,学会把具体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的个案分析中。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如下内容。

  一、多媒体教学

  (一)提高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讲授方式不同,这种方式更适合学生,在传统的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普遍偏低,上课单纯听教师讲,容易分心,不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学方式现在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给学生带来一些直观的图片,生动的画片,为学生枯燥的学习带来乐趣,而且据调查显示在看书和看视频容易记忆程度中,看视频记忆比别人讲述要更容易记忆,所以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应该充分的发挥这样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从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去研究。

  (二)丰富学生知识背景

  发展心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讲到儿童心理发展的章节时,因为大部分学生们都没有和幼儿相处的经验,不能更好地体会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变化,在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们不容易和实际的儿童联系起来。例如讲到“依恋”关系,这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但学生们不明白为什么不同儿童对侍父母会出现不同的态度,有的很亲密,有的很疏远,所以在儿童这一章节就出现理论和生活脱节的现象。那么在课上,在学生们不能明白儿童的心理变化的知识点,笔者会找到相关心理知识的多媒体视频,通过视频形象的表演,再进行讲解,能更直观的表达书本上的意思,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某些心理名词或者心理理论。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视频加上老师讲解的框架,是很容易学懂的,而且这样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会让学生感觉很轻松,因为书本不太容易被记忆,但是视频和框架是容易记忆的,而且视频中不仅仅包括一些书本上的知识,还会衍生生活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背景,扩展了社会经验。

  二、启发式教学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

  发展心理学第二章讲授相关理论流派,因为学生在大一上半学期开设心理学史,已经对心理学流派的相关内容比较熟悉,所以在课上,笔者会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选取一部常见的心理学流派,分组进行,每名学生选择一个知识点,互相不重复,这样学生可以对知识点进行二次复习,同时,学生按照课堂讲授的模式准备10分钟左右的内容,为全班同学进行讲解,老师进行总体点评。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自己讲课,才能去充分准备,才能去透彻的研究知识的重点,只有熟悉知识的内容才能讲出来。有的学生还会在讲课时使用多媒体,准备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这些都会促进学生再次牢固记住知识点,这个方法是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老师不作过多干预,只在学生讲完之后,进行总结和补充。有的学生有讲解的过程中,边讲边发现问题,让他们自己参与,打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环境。

  (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有一些学生是比较内向的,只是低头学习看书,不发言,在这个时候就是考验老师的启发性了,若是老师积极去关注这些学生,慢慢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找到他们的感兴趣的地方,在这方面下一些功夫,即使内向的学生也会开口回答问题的。作为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内向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不畏缩,不害怕,这些学生有时候就是害怕说错会被人笑话,但是如果有老师的鼓励那么应该会改变其想法,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耐心启发这些学生,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安全环境,让他们重拾自信心。

  三、讨论法

  (一)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上课时我们会采取一些分组讨论的方式,在讲解到学生有兴趣的知识点,或者他们有体会的心理感受,甚至是一些难点,采取先讨论后讲解的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就希望学生们都畅所欲言,把问题、疑惑都表达出来,不同观点的辩论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学生之间的讨论可以有很多答案,主动去分析答案,明辩原由,这种分析讨论的过程是可以极大地锻炼学生应辨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发现问题等一系列能力过程,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从而为更好地专业学习提供保障。

  (二)教学相长模式

  这个方法可以充分的体验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人无完人,老师也是对某些领域有研究,并不会涉及到所有知识,老师也有出错、不懂的地方;虽然学生知识水平不及老师,也没有老师丰富的阅历,但是教学反哺可以让学生在某些方面影响老师,学生对电子产品的熟练运用可以帮助老师在多媒体动画的制作中更加生动,从学生身上,老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年轻一代的心理状态。在对大一学生讲授发展心理学时有这样的体会,每一届学生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体验都不同,这与他们的生活年代、接触社会的变化有很大关系,这也促使笔者思考,社会环境对不同年代个体的影响,在授课时把年代的因素考虑进去进行心理分析。所以这个方法可以取长补短,利用课堂时间去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既节省的时间,又对课程有了新的收获,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教学中应当结合这些方法的优点,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注意力以及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促进教学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不能使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不能充分认识发展的过程及各阶段的心理,属于灌输式教育,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只是在大环境下进行讲解,也没有充分的背景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所以需要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具体课程的讲授中去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喜欢学习,上面述三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在某些方面避免灌输式的不足,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了学生只是为了在期末考取好成绩而死记硬背。

  在进行新课改以来,所有的老师都是在课件上以及备课方面下功夫,其实更多的应该听取学生的意见,根据个体的差异来更改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门课程和所要掌握的知识,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自己的专业,对专业知识产生钻研的兴趣。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5

  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原因。但随着生长和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的活动范围慢慢一点点的扩展到家庭之外,儿童和他们小伙伴们之间的关系就开始成为儿童接触外面世界的主要方面。所以同伴关系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所以,探究同伴关系就对小孩子的身心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儿童同伴关系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从国内外对儿童同伴关系的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探究。

  一、前言

  一般来说儿童的成长路线有两条:一种是亲子关系,就是和父母之间的相处状态,另一种是同伴关系,就是和同年龄的小朋友间的相处状态。孩子刚出生那会,家庭是其主要的生活空间,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原因。但随着生长和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的活动范围慢慢一点点的扩展到家庭之外,儿童和他们小伙伴们之间的关系就开始成为儿童接触外面世界的主要方面;特别是现在,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孩子的父母亲都出去工作,孩子就开始大多数时间都是与自己的小伙伴相处。

  同伴关系并不等同于亲子关系。这两者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所以同伴关系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所以,探究同伴关系就对小孩子的身心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儿童同伴关系理论的研究基础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同样的年龄段一起互相协作的活动,或者主要是指对个人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人际关系。个体的发育涵概了个体整个的生命过程,也就是从受精卵开始发展最后到个体死亡的过程。大部分研究人员指出,个体的早期发展对个体整个的生命发展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科学家沙利文已经根据人际关系的特点把个体的人格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分别为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前青春期、青春初期、青春后期。经过这六个阶段,个人才可以成长成真正的成年人。而在个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对儿童来说,人际关系有很特殊作用。因此,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国内外儿童同伴关系理论的发展

  儿童同伴关系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开始出现,这使得同伴关系的研究显的更为重要并已成为多学科之间的一个热门话题。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研究人员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的研究.从我国对孩子的同伴交往研究的现状,我们主要集中讨论孩子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关键因素。

  儿童的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生活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它不仅是对儿童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培训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孩子们的认知和人格的健康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爱和尊重可以从由同伴关系中获得。第二是同伴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可以给孩子提高一定的信息和参考;第三,同伴关系也可以成为孩子的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同伴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会能力、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发展。而可以促进儿童的自我概念和个性的发展。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关系从不稳定逐渐趋于稳定。在儿童交际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小班到中班的交流水平和大班的孩子的交流水平几乎是一样的。根据研究发现:3-6岁的儿童是同性交流比异性交流多,在3~4岁组,两者之间的区别很小,在4-5岁组男生和同性交流是异性交流的几乎两倍,但女孩没有明显差异。男孩的交往对象非常广泛的。儿童5-6岁组和之前两组相比,是相反的现象,女生与同性交流是与异性交流的两倍。而男孩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女生的沟通水平比男孩高。女孩的合作型游戏比男生多,男生则比女孩要做出较多的消极反应,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拒绝。

  影响同伴关系因素有很多,但大致可以包括孩子的性格,社交技巧和策略,空间距离(例如,家庭地址的距离远近),外形,情感特征,沟通方式,教师因素,家庭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心理氛围,家长的沟通),情境因素等这些都有可能到影响孩子的同伴交往关系。

  (二)国外儿童同伴关系理论的发展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没有意识到,儿童和成人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就忽略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直到十九世纪,才逐步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从二十世纪的三十到四十年代,研究人员检查了婴儿的互动,社会参与和群体动力。探讨了社会发展对同伴关系的作用。

  这是一种伙伴关系和情感上的共鸣,这是在对等关系中,让孩子获得更广泛的认知。孩子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但是,为了平等关系的建立,可能会导致谈判或协商的出现。这种平等和互惠的概念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孩子意识到,通过与同龄人的合作,可以产生积极的互动因素。

  “友谊”是对等的社会支持关系,是孩子们可以共同获益的一件事。帕顿从孩子的社会互动将儿童的游戏分为五类:游戏的观众,独自游戏,平行游戏,一般的游戏,合作游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研究人员停止了儿童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研究。冷战时期,研究者主要关注儿童的学习和智力。然而,在1970《儿童心理手册》的发表是一个转折点,它提醒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儿童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缺乏对儿童的同伴关系的研究数据。

  三、儿童同伴关系的类型

  (一)儿童同伴社交类型的特征

  孩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受欢迎的儿童、被忽视的儿童、被拒绝的孩子

  1.受欢迎儿童通常有会比较干净卫生、行为比较活跃、友好的、有较少的消极行为;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喜欢交往,能够和别人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他们可以正确评估自己的社会地位,良好的同伴的陪伴为他们的成长铺平了道路。

  2.被忽视的孩子觉得很寂寞,他们往往身体虚弱,积极行为较少和更少的消极行为;性格内向,安静,不太高兴,胆小,不是很善于交际和与别人沟通、缺乏主动性,经常独自一人,在没有玩的同伴的时候会感到难过和沮丧。

  3.被拒绝的孩子会存在一些消极行为,冲动,会经常发脾气,不友好,但是能力较强,比较聪明,会玩,性格很外向,太活泼;喜欢沟通并且愿意和其他同伴积极交流,但并不能有一个很好的沟通,虽然在一起玩的朋友不多但是自己并不在乎。

  (二)儿童同伴交往类型性别分布以及行为性格特征

  在受欢迎的儿童中,女孩比男孩多。一般的女孩看起来文静,爱干净,比较注意自己的外表,行为更听话,更遵守规则;男孩们的体力更好,但不注重外观,行为更淘气,不遵守规则。研究表明人们会在孩子的生活中开始对男女生有不同的要求,给他们不同的性别角色认同。例如女孩是干净的,不冲动,乖。男孩是勇敢的、有责任感的。甚至允许鼓励进行激烈的活动。不同的环境、教育要求形成了男孩与女孩们不同的性格、行为特征,从而形成各自的特点。

  四、同伴交往的意义

  同伴关系是一种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在孩子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儿童的人格和社会性游戏发展不能取代一个成人的作用,它是有利于健康发展的文化和个性的孩子的认知和社会价值和社交能力。其意义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儿童同伴关系可以满足爱和尊重的需要;第二,儿童的情感支持也主要来自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儿童的能力的重要的社会背景,社会支持和社会保障是有利于自我概念与儿童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

  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行为学习起到了催化作用。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各方面发展都有重要作用:(1)有利于儿童形成平等的概念;(2)帮助培养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3)有助于形成孩子良好的性格;(4)有利于孩子精神训练的统一;(5)有益于孩子的自我教育。

  儿童时期在人的整个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同伴关系在儿童的整个发展中就显的尤其重要。同伴关系不仅会对儿童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对儿童自身的性格形成也会有影响。所以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就变的极为有意义。老师或家长可以把儿童的同伴关系看成是孩子心理是否健康的窗口。要预防孩子形成不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对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适当的干预。这样可以促进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6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所以教育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是个体开始系统接受教育、心智德能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但事实上,如今的小学教育并没有将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应用其中,反而是进行古板,生硬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只进行单一维度的量化,对考试成绩相当看重。但是当代小学教育是需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对已有教学体系进行实践和应用。将符合孩子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规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教育中才是正确的方法。

  小学教育;发展心理学;教学模式

  (一)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由于幼儿阶段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小学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幼儿阶段主要是功用性定义或具体形象的描述,小学阶段逐渐发展为本质的定义。所以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比如主导活动的转换,幼儿将开始系统的接受教育,取代原来的游戏活动。家长方面,需要在过渡期亲自辅导孩子的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设定孩子的学习目标,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引导孩子认识主要活动已经成为了学习。让孩子有准备的面对学习任务。老师方面,不应该过于强调纪律性的培养而忽视儿童个体的差异,更不能保证对不同的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要关注学生言语、创造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不要强求孩子的听课认真程度,因为此时孩子的生理水平还不能有高度,长时间的注意,老师应该耐心的引导孩子适应新的环境。

  (二)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适应

  繁重而枯燥的学习任务往往让低年级学生望而却步,他们会怀念幼儿时期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那段时光。所以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是提炼人类的知识宝藏,为未来发展及更复杂的学习任务做准备,需要打好基础。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所以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学习策略受制于学生本人,他干预学习环节,提高认识技能,调控学习方式,直接或间接的额影响主题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一些研究发现,学优生的学习策略比学困生更有效,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所以在低年级就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其学习动机。儿童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研究发现,小学儿童,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其学习动机从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转化,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儿童自觉的地去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在外语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在合适的时期引导孩子学习外语将会极大减小他们在以后学习外语的难度。有研究认为,十岁以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期,如在此关键时期给予个体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儿童语言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中的机能主义认为儿童习得语言首要动机在于交流观点和为人理解。所以儿童语言习得以后,老师要给他(她)们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其应用,鼓励与他人交流。此外,老师还应尽量多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或愉悦的情景活动,这不仅是儿童快乐的来源之一,而且也是培养他(她)们学习语言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语言发展是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儿童使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对儿童认知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关注儿童的学习障碍,在如今如此功利,急切的填鸭式教育当中,如果一个孩子本身就患有学习障碍,而老师给予积极的关心,那么,对于这个孩子日后的发展将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老师应该耐心的指导和关心这些同学,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差。1、3中等年级的发展关注

  一般将学生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一个阶段,三、四年级为一个阶段,四、五年级之间有一个思维发展的加速期。所以,老师应当关注中等年级的思维发展。老师应该在这个阶段加大关注,增加关心,让孩子顺利发展。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鼓励为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三)高年级

  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已经较为完善,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是高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应试教育下,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以考试分数为导向,过分强调成绩在儿童、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很多家长评价孩子发展好坏的唯一标准即是考试成绩的高低,长期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应该从生命毕生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发展,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实现对孩子的培养。

  综上所诉,当今小学教育,并没有注重结合幼儿发展做出教学指导,而是将教学重心放在应试教育上,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所以,老师应当结合科学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林崇德,陈英和.中国发展心理学30年的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7

  摘要:

  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领域,也是关乎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儿童为研究目标,首先分析了影响儿童孤独感的因素,然后综述了国内外的关于同伴关系和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儿童孤独感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儿童孤独感;同伴关系

  对每一个儿童青少年来说,同伴关系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儿童的社会适应性也将产生关键性的影响。社会发展心理学中认为,孤独感是指当我们的社会关系在某些重要的特征方面存在缺失的时候,主体所体验到的不适感觉。它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并且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极大的消极作用。虽然说一定的孤独感可以培养儿童 独立性的人格,但是长期的孤独感就会导致其巨大的痛苦,随后会在其心里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导致难以融入社会,自尊心受损。当前国内对发展心理学中的孤独感研究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一般是针对青年和老年来进行的,本文从儿童角度,分析影响儿童孤独感轻重的个体和外部因素,综述了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儿童孤独感的现状情况,并提出了简单的降低儿童孤独感的建议措施。

  1影响儿童孤独感的因素

  一般说来,影响儿童孤独感并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个方面的因素交叉起影响作用,这其中不仅只是儿童本身的问题,也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因素。

  1.1个体因素: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显示,关乎儿童本身的主观的社会交往自我感知可以更加容易而科学地预测自身的孤独感。不同的社交自我知觉,会产生不同的孤独感,相比较于社会自我知觉积极的儿童,社交自我知觉一般的儿童具有比较高的孤独感。这就说明了自我认知对于孤独感的形成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而中间的媒介就是社交自我认知,通过这个媒介,社会喜好和友谊质量等都可能会和孤独感有联系。和社交自我认知这一中介不同的,同伴关系在影响儿童孤独感的行为因素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在同伴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对外界敏感、问题多的儿童往往因为难以建立融洽的关系而受到冷落,并最终导致孤独感的产生,而内部问题比较多的儿童又会过多的在自己的小世界中,难以融入群体,难以产生孤独感。

  1.2环境因素:

  儿童的成长是否健康基本上取决于他在生活中相互交往和产生联系的人和事,其所处的环境,对孤独感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家庭是影响儿童成长环境的最基础因素,具体可以分为家庭功能、类型和父母的培养方法。家庭功能是对于一个家庭的总体综合性评价,如果儿童缺乏和家庭成员之间必要的交流,或者生活在一个比较混乱的家庭管理环境中的话,很有可能滋生儿童的孤独感。比如离婚家庭的孩子,会在和同伴进行交往的时候产生自卑感,导致孤独感大量滋生。父母的教育培养模式同样也影响着儿童孤独感的产生,是否宽容和颜悦色,是否惩罚严厉苛刻,是否不管不问冷淡,是否过度保护宠溺,都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有着阻碍作用。而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同伴关系的作用不是父母可以代替的,必要的同伴关系可以缓解或者消除孤独感。社交地位和问题行为是两个显著的环境因素,社会地位高的话,孤独感就会减弱,而如同儿童的问题被拒绝或者忽视,就极有可能产生孤独感。而当儿童入学之后,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孤独感,亲密的师生关系很显然要好于冰冷的师生关系。另外适当表扬可以减轻孤独感,使孤独感的孩子也更加乐意和老师进行交流,打开心扉。

  2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儿童孤独感研究

  2.1研究方法和工具:儿童孤独感的研究一般都需要做社会调查,深入小学,进行问卷调查,而研究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1984年asher编制的专用于3-6年级儿童的孤独量表。包含16个孤独项目和8个和个人爱好有关系的插入项目。(2)1982年harter编制的儿童自我知觉问卷(PCSC)。(3)友谊质量问卷,其中包含40个孤独项目,不过一般在研究的时候都会对项目进行取舍。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孤独感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所以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要注意多因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2.2研究结果综述:纵观国内外的儿童孤独感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结果之间虽然有微小区别,但是却殊途同归,结果在整体上还是彼此相近的。

  (1)儿童孤独感的整体分布对孤独量表中的16个项目进行问卷打分,一般说来分数和孤独感的高低是成正相关性的。通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整理,根据标准化结果把儿童分成三种类型:严重孤独、一般孤独、低孤独。结果表明,儿童孤独感的整体分布偏高,孤独感在儿童群体中普遍存在,其中低孤独感类型的儿童约有15%左右,一般孤独的儿童则占到了70%左右的比例,而严重儿童的比例也有15%左右。

  (2)儿童孤独感的性别、年纪差异通过采取独立样本,对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结果可知,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儿童,其成长过程中的孤独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3)友谊质量分布规律一般从《友谊质量问卷》的40个项目中,选取部分项目进行调查研究,评价和最好朋友之间友谊的质量情况。通常包括肯定、亲密、帮助、交流、解决冲突和背叛等几个维度,按照对儿童有积极性影响的方向进行打分统计,分数越高说明儿童的友谊质量越好。当然,对友谊质量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之间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也是必要的。同样采取独立样本,分析差异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在亲密维度上,不同性别的儿童群体中,差异性较大,相比男生来说,女生通常表现出更高的亲密程度。从总体来看,除了友谊程度 这个维度,女生要高于男生之外,其他的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从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儿童群体中孤独感是普遍存在着。从前面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降低儿童孤独感的方法。对儿童个体来说,要试着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发展乐观开朗的心灵,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及时交流,有什么困难不要憋在心里,要敞开心扉,迎接成长。对外部环境来说,老师、家长与同学和儿童的关系处理都会影响其孤独感的产生和发展。家庭一定要和睦,家庭管理要正常,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要合理,不能太严格,也不能太宠溺。比如离婚家庭中父母在离婚初期要经常关心孩子的成长情况。作为老师,当然也必须尽好责任,为儿童积极健康和谐成长保驾护航。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8

  在《护理心理学》课上,我了解了有关情绪的一些内容。姜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情绪的涵义、特征、功能、分类、表现、理论等。愚生在这篇论文中主要就情绪与临床护理展开讨论。在此文中,我主要讲述了情绪情感定义及区别联系、情绪的生理机制、护士高尚情操的培养及与患者之间交流感情等。文中有些是我在心理学中学到的,也有我看书学到的,还有一些我的体会。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姜老师指正。

  情绪 情感 生理机制 心理健康

  喜、怒、哀、乐是一个人或高级动物的情绪表现,而思乡爱国情结表达着一个人的情感。一次微笑洋溢着阳光,一个眼神充满着信任,一次主动的行为象征着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本文就情绪在临床护理,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患者情绪活动的变化,怎样培养积极的情绪等方面展开论述。

  1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情感的区别联系;

  1. 1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世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在内产生的体验,使人的需要是否满足的体验。它们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

  1. 2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2.1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的社会性。即:情绪是原始的,是任何

  动物共有的,而情感是后天培养的。比如饥饿时,有食物就高兴。这是一种情绪反应变化过程,而不能说他热爱这食物。也许他对某种是无情有独钟,这种情况是他长期与这种食物接触的过程,最后他与这食物产生了情感。再比如,一个人爱国,爱民族都是他长期受到该民族的熏陶,以至对民族国家产生了情感。可见:情绪具有先天性的,而情感带有社会性的。

  1.2.2就人类而言,情绪发展在先,而情感体验在后。情绪产生较早,三月乳儿就有表现。情感产生较晚,在社会交往中产生。

  1.2.3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情绪是反应性活动性的过程,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事物态度的反映,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中稳定的成分。

  1.2.4情绪表现的外线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的表达又离不开情绪。首先,情感是在情绪的稳定固着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其次,情感是通过情绪形式表达出来的。

  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的强度,情感也同时决定着情绪的表现形式。即什么样的情绪暗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2情绪的生理机制(情绪状态下集体的内部变化);

  个体作出情绪反应时,呼吸心率、血压、血管容积、皮肤电反应、脑电反应及内外分泌腺反应均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作为描述情绪反应特性和强度的客观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大家可以调适自己的情绪,以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2.1呼吸: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吸次数、呼吸质量是不同的。张家曾做过这样调查:人在平静时,每分钟一般呼吸20次;愤怒时每分钟呼吸40~50次;突然惊惧时,人的呼吸会临时中断;狂喜或悲痛时,会有呼吸痉挛产生;笑时,呼气快儿媳期满,呼吸的比率低到0、30。因此,大家在平时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有必要的,否则会造成呼吸问题。

  2.2血液循环:先打个比方,人在大怒时,脸会胀得通红。这是因为血液循环加快的原因。众所周知,血压、心率、血管容积决定着血液循环。比如人在吃惊和恐惧情况下,心率比平时增加20次,血压也会升高,血管容积会降低。

  2.3皮肤电反应:首先,我先介绍一下皮肤电反应。皮肤电反应时皮肤的电阻变化。皮肤的导电性是波动或任何外来的刺激都能和引起波动的变化。皮肤电的变化使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的变化引起的,是反映情绪变化的客观指标之一。比如运动员在进行比赛前,皮肤电阻降低;过度疲劳时,皮肤电阻增大。

  2.4脑电反应:脑电活动的变化也是情绪的生理反应。当人处于松弛状态时,脑电活动表现为每秒波动10次的脑电α波。随着情绪活动强度增加,这种节律消失,即产生波阻抑。人在紧张和忧虑时,脑电波波幅降低,拨动频率增大,呈低幅快波称β波。个体在病理性情绪障碍时,则会出现β振幅漫波α波。电波各部分的电波活动记录着情绪的变化。

  2.5内外分泌腺反应:情绪状态不同会引起各种腺体分泌的变化。悲痛或过于高兴时,使人落泪;焦距或恐惧时会出汗;紧张时,唾液腺等消化腺的分泌受到抑制,人会感到口干,食欲减退。所以在重要的前,者有可能会不断的喝水。内分泌腺在情绪状态中的反应较明显的是紧张和焦虑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3护士高尚情操的培养,不良情绪的调适;

  高尚情操是推动人事业成功的动力,而不良情绪是一个品行不端的开端。护士的服务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性命,印次他们在临床护理中的情绪至关重要。

  3.1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树立良好的情绪,才可能培养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理。这样会对学习、工作才有满腔的热情。像林菊英、王秀英的护理老前辈都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留给病人,它们是崇高的。

  3.2通过多种途径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我们学生要提高护理思想意识,多接触临床。在中,将自己的认识情感体验结合一起。也要使健康的情绪体验不断巩固,不断表现,让爱成为自己魅力的象征。

  3.3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有针对性进行不良情绪的调试:

  良好的护患关系有促于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也有促于疾病的恢复。护理人员要用大学学习的沟通技巧,与患者搞好关系。尊重、体贴、真诚、有责任心,学会倾听,善于交谈,常运用非语言技巧等等。护士也要移情的体会患者的感情,以便作出最佳对策。

  调试情绪纷扰,根除消极情感。首先校正护理学生的不良情绪,护士被誉为天使。学生不应有护理没有出头之地的想法,更不要有女生才适合护理专业的想法。我们男生也愿全身致力于护理专业,也有为全国护理事业奋斗的意愿。其次,护理学生不要妄自菲薄,而是有义务该正护士在人们心中的意识,抬高护理的地位。

  总之,护士应达到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的标准。

  4患者的情绪变化:

  人敢进入患者角色后,普遍会发生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心境不佳,情绪不稳定,对角色迷茫。有些患者常为一些小事大怒或痛哭,常给周围人一些不知所措的疑虑。随着病情加重,病程加长,患者的异常情绪会更加明显。这种情绪会让人误解,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时人们对他们敬而远之。对疾病恢复不利,少数患者会出现情绪反应减弱现象,表现对多数刺激无动于衷。这就意味着患者病情严重或有心理障碍。

  5护理人员怎样调试患者的不良情绪:

  锯凯农等学者报道,任何易致焦虑、忧郁、恐惧、愤怒等情绪状态的因素,都可能对个体身心健康造成干扰。大量临床报告,患者常带有这样或那样的负性情绪状态。所以,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给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是必要的。

  5.1护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护士面对的是一个生命,不应把自己的消极情绪洒在患者身上。护士的情绪变化对患者及患者家属都有直接感染作用。举个绳老师举过的例子:协和医院的一名护士晚上在家里生了气。第二体内早上在对病人进行护理前对患者说:“很对不起,我今天情绪调节的不大好,若做出不好之处,敬请谅解。也请您放心,我会尽全力对您做出护理。”这名护士的做法不仅消除了病人的疑虑,而且得到了患者的赞扬。

  5.2学会移情,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护士应成为善解人意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首先护士要学会神入式倾听,以博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其次从谈话中别把握患者需求所在,合理的评价他们的想法,弄清楚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背景。最后,运用经验做出合理方案,从心理上满足患者的需求。在解决问题时,应关注患者情绪改变,调动患者的能动性,不要让病人有忽略的感觉。

  综上使我对情绪的理解,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护理心理学》韩继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P117第四段;

  2《心理学(公共课)》程正明、高玉祥、郑日昌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第三版 P157;

  3《普通心理学》修订2版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第五次 P245;

  4《护理心理学》刘晓虹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P187第一段。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9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只有通过学生这个主体才能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故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和增强学习者内部的学习过程。教师不应简单地去“给出”问题、并通过各种方法施加压力使学生“被动地”为教师工作,而应努力使学生感到相应的学习活动是有趣的和有意义的,从而主动地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在教学中,教师不應以师长自居、居高临下,应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尊重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成为从天而降的“救世主”,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成绩并帮助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意识、特别是能作出必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在获得初步的结果后,教师又应督促学生对结果进行自我检查,并总结得与失;在存在不同意见时,教师不应成为正确与错误的“最高裁定者”,而应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交流和自我批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教学目标比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

  (二)观察、了解、分析学生,确定正确的教学方法

  在我们平常的备课中,提出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前者大多数教师做得好,而后者往往停留在理论上。备学生就是指我们应当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的思维活动,这才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点。为了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我们不仅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如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也可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如录音、录像等,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后者即是指教师应当”接受”和“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尽管这些思想可能是错误的或幼稚的。但因为这些思想具有一定的“内在的”合理性,故教师不应对此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而应认真的理解它们的性质、产生等等,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以帮助学生作出必要的改进。

  (三)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

  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新的认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在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前,教师应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经验和预备知识。培养一个平等、开放、团结的集体,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受到轻视和压制。每个人都应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包括不同思想、见解进行充分交流,乐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接受各种合理的新思想等等。教师要在尊重学生、服从理性、保持思想的开放性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才能培养一个平等、开放、团结的集体。

  (四)重视对于学生错误的纠正

  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应注意如何提供适当的外部环境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观念冲突”。如适当的提问和举出反例正是两个最有效的方法。由于各个学生的特殊性,因此我们不应过分强调思维活动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应提倡思想的开放性与创造性。

  通过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完善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技巧的研究,使各位教师更加熟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更加强了教师理论的提高及教学思想的转变,总结自己过去教学的成败,找到根源,加快教学改革的进程。经过学习和研究,教师不仅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重视数学中的思想、方法、情绪、态度、价值观教育等多方面的价值。通过研究,使教师大胆创新,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调整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堂负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求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经过学习和研究,通过心理学原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建立一套在数学教学中正确的数学学习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10

  摘要: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去解决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问题,并使之在管理领域具体化。它主要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管理不但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简单的讲,管理就是管理人心,古有云“得人心者得天下”,管理的精髓就在于经营人心。

  一、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如果你想得到从未得到过的东西,那么你必须要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如果你想收获,那么你首先需要播种,天下没有供你享受的免费午餐,更不会掉馅饼,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从来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来取得的。付出不是失去,而是在播种。

  二、笑脸有时候比金钱重要

  或许你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其实不然,能够让一个人改观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处处可见,这样的现象,有的公司工资很高但却留不住精英员工,而有的公司工资虽然稍低一点,但却高手云集,经调查才发现,原来工资高的公司老板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人,经常训斥,甚至辱骂自己的员工,而另一家则正好相反老板,员工每次见到他都是一副和蔼可亲的笑脸,员工在这里没有精神上的压力,从而工作更有激情,他们团结合作,向着同一个目标奋进,从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三、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

  不要轻易地给自己划定范围,比如说一个销售企业,今年的销售额是2000万件,现在请你给这家企业设定一个明年的销售目标,你会设置多少呢?2100万?2200万?2300万?我想很多人都会这么设,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明年的销售额为5000万,8000万,甚至是更多呢?你轻易的给自己划定了范围,那么你就被限制在了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你的发展空间就会被无情地压榨了。一个价值2元的笔记本卖到2000元大家都认为不可能,如果这个笔记本上有一位明星的签名呢?那么他就变成可能了。所以请不要轻易给自己划限。

  四、宽容不仅仅是一种美德

  一位其貌不扬的员工犯了一个错误,大多数领导都会斥责他一顿,扣罚奖金,如果情况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开除他。这时候如果事态不是很严重你当面原谅了他,说:“某某啊,一直以来公司都很看重你,一直都注重对你的能力培养个,你看今天你做的这个事是不是不太妥当啊?”员工会想:“原来公司一直都很看重我啊,我的一言一行公司都是看在眼里的,今天这个事确实是我不对啊,我要好好改,好好干。”这样既给足了员工面子,又显示了你的宽容大度,激励了员工,何乐而不为呢?

  五、不要在小事上浪费时间

  古人云“大行不顾细瑾,大礼不辞小让。”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十有八 九,如果你沉浸在其中难以自拔那么不但你的时间会白白流失,而且还会影响你的心情,从而不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干有用的事情上,特别是作为领导,做事情不必事无巨细,凡是都亲力亲为,领导的职责在于如何给下属分配工作,要充分相信下属的能力,这不仅是对下属的信任,更是一种历练,做领导的要观大局,引领团队正确的方向,适当的放手,给下属留一片广阔的天空。

  六、开拓自己的成功之路

  大多数情况下,成功人士,都拥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方向,意志坚定,不会随波逐流,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用船载着一船的大蒜,到了一个漫山遍野都是黄金的孤岛上,那里的人从来没吃过大蒜,第一次吃大蒜感觉特别好吃,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于是他们盛情的款待了他,临走的时候,他们用一船的金银珠宝,换取了它的大蒜,这个人满载而归,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邻村有一户人家,听说了此事眼睛一红,想,我种的大葱味道比大蒜还好,肯定能换来更多的珠宝,于是他们载着一船的大葱也到了那个岛上,那里的人感觉到,,大葱的味道确实更佳好吃,于是,他们把自己最宝贵的一船大蒜换取了这一船的大葱。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要想成功,光靠学是没有用的,要走自己的路,别人成功的经历不一定就适合你,走别人的路,发现不了自己的财富。

  七、不相信成功,就不会成功

  如果你能像渴望呼吸一样可望成功,那么你终将会成功。如果你还没有成功,我想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你不想成功,如果你想干一件事情,家人朋友站出来反对你,你还会坚持吗?如果你这时候放弃了,那么你还不想成功。如果除了家人反对以外,社会上的反响也很大,你走在大街上,别人会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你,走在街角低声或高声的嘲讽你,你还认为自己应该走下去吗?如果你放弃了,那么你还不想成功。如果因为你坚持正确的观念,那么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八、不要妄自菲薄

  要想成功就要摆脱妄自菲薄的心态。自信是一种感觉是一个希望,自信可以为你添加正能量,只有自信你才敢于去尝试,才敢去挑战,才有更多的机会成功,自信能激发你的潜能,让你勇敢的向成功迈出尝试的第一步,不自信的人往往使自己产生恐惧感,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失去现在所拥有的财富,然而越害怕失去往往越容易失去。自信要做到自我的肯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来迎接挑战,这样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峥等译.工作心理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11

  摘要: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实质环境与人类行为及经验相互关系的学科。其最基本的研究内容是如何处理环境才能符合人的心愿,在这里我将试着通过对生活与设计中的点点滴滴从环境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空间中的行为心理特征、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这几点来探讨一下环境心理学知识。

  关键词:环境概念;环境心理学;色彩

  环境心理学是近今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它的研究在于探寻人与环境之间的最优点,即:人在什么条件下与环境相处最为融洽,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感觉最为舒适等。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与人产生交融的物理环境,大到建筑环境、景观环境,小到室内环境,还包括噪音、空间色彩等方面。

  一、环境心理学基础理论

  环境心理学从产生以来与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今环境心理学仍在不断的发展,环境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它通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出人的行为和心理在这个环境下所受到的影响,从而探寻其中的规律。

  环境心理学分析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这个环境则包含许多方面,主要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像我们平常所接触到的建筑、家居、室内等等都包含在内。物质环境主要是指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空间,比如说办公室、学校、卧室等,这些场所的环境氛围会影响人们的感官,对心理产生刺激作用。社会环境则是指我们所受到的文化教育、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社会环境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和行为。

  二、空间中的行为心理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知不觉的受到空间的影响,比如说空间的形状、大小、布置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某些行为和生活方式。当你走进一个十分开阔的火车站时,你会很自然的走到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坐下,而不是坐在整个场地的中心点,这就是人们的心理所决定的。再比如说我们自己所居住的房子,一般层高在2.75米左右,不能低于2.4米,其原因在于过于低矮的空间容易让人产生压迫感。

  在人际交往中也是这样,当我们和自己的父母、恋人在一起的时候一般距离为0-0.5米,这样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亲切感。当我们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距离通常为0.45-1.2米,彼此间可以感知对方并且交流。当距离大于1.2米时就是对于陌生人之间的交流,这是我们人体本能的一种反映,也是空间对于我们的一种影响。

  三、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设计在这些年来所占的地位越发的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的档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室内设计作为一个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的领域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环境心理学涉及到室内设计的各个方面,其影响着室内设计中空间的造型、空间的色彩、主题的确定、隐私性和安全性等。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环境的最小范畴应该充分的应用环境心理学的作用, 来满足户主或者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下面以空间色彩为例。

  众所周知空间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以及不同的心理暗示,这就是环境心理学的所在。人们留恋酒吧、KTV的灯红酒绿,也向往着酒店的金碧辉煌,更期待着家一般的温馨,这就是色彩在环境心理学中的作用。

  KTV作为一个供人们娱乐、休闲、释放压力的场所,它的空间氛围的营造完全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通常人们来到KTV的目的就是释放压力,通过唱歌、吼叫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因此KTV的包间内灯光不会过于明亮,总是显得十分的暗淡,一般所采用的照明颜色为暗红色,暗红色可以给人感官和心理上的刺激,具有燃烧感和挑逗感,在这种色彩氛围下人们才会敢于释放出自己内心的压力。当然长时间处于这种氛围色彩之下会让人身心疲惫。

  关于家具室内颜色的设计通常暖色能够让人们感觉到温馨,冷色有时会让人们感到压抑。这就需要根据不同人的心理需求来决定了。比如说如果户主有小孩,那么小孩的房间通常会使用一些欢快的颜色,如淡黄、淡绿、粉色等。通常还会配置一些卡通的装饰。因为小孩比较的活泼好动,这种亮丽的颜色比较适合。如果是成年人的话则需要一些较为沉稳的颜色或者是简洁的颜色,比如说年龄较大的人在购买家具的时候大多偏爱一些颜色较深的实木家具,那样会显得的成熟、稳重。

  四、总结

  环境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使得个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得以在设计中实现,个人的心理需求也通过空间的改造和设计得以满足。可以说环境心理学发展的程度是一个社会发展成熟与否的标志。

  参考文献:

  [1]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行为的研究.世界建筑,1983.

  [2]乐国安.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12

  新媒体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标准及思想意识。因此,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通过优化学生思想道德管理的体系,明确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优化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稳定支持,实现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在现阶段教育体系的创新发展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创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高校课程教育体系的稳定优化,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综合提升。

  一、新媒体环境特点

  (一)便捷性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在信息发出后,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回复,为双方的互动交流及信息沟通提供有效支持。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其语言也呈现出便捷性的特点,出现了缩略语、数字单词的谐音,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捷性的服务。

  (二)新颖性

  在网络资源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新媒体形成了新颖性的特点,例如,QQ、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的构建,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的网络语言环境及新颖的交流方式。学生在该平台上,可实现信息的及时沟通、及时传输,满足了学生对新媒体的基本需求,实现了网络资源运用的丰富性及个性化,完善了新媒体传播的核心途径。

  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正面影响

  第一,新媒体的出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新媒体技术来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借助新媒体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而提升他们思想道德的综合水平。第二,新媒体为大学生营造全新的环境。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丰富了信息资源,拓展了技术的运用形式,实现了信息内容的及时性传输,为学生营造了全新的资源环境,丰富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第三,新媒体环境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对于高校学生而言,通过新媒体信息平台的构建,可以实现大学生群体对知识内容的认知,通过实时地观察及分析社会因素,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社会的基本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规划,进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养的稳定提升。[2]

  (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

  第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环境更为复杂,道德认知存在冲突。新媒体的发展让得各种文化思潮交流碰撞,对于我国大学生群体而言,其成长中容易受西方文化理念的影响,西方文化中一些偏执的思想会对大学生心理的成长造成制约,如果不有效地进行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会让学生的价值理念产生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需要将心理教育作为基础,通过规范及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实现教育体系的优化创新,从而为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第二,在新媒体网络资源构建以及信息共享的背景下,信息资源的传播途径呈现出多样化,实现了信息内容的个性化、多样化传输,但信息的传输缺乏必要的监督,充斥着各种不良的信息,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的健康。例如,在一些娱乐新闻、游戏信息等广告网站中,经常会弹出各种淫秽的图片,存在着不良信息,由于高校学生的好奇心强,辨识信息能力较弱,会吸引着他们去点击浏览,影响着其心理健康。第三,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学生在网络中容易与陌生人建立信任关系,对学生的信息隐私造成影响,为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影响。盲目地信任陌生人,会制约学生正常的人际交流,形成不客观的人际观念,较易产生畸形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因此,在现阶段下要革新教育体系,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通过对学生基本需求的分析,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强化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知,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3]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新媒体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性及平等性让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教师应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拉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提供良好基础。因此,现阶段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需要认识到教师及学生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构建良好的互动、沟通平台,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改变以往教学环境的限制,让学生在学习中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完善合作交流管理机制,从而为教育体系的革新及优化提供有效依据。[4]在现阶段心理素质教育体系优化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环境营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强化自身基本职能,在教学中通过对教育环境改变因素分析,革新教育体系,将学生作为主体,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环境;第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平等待人原则,构建良好交流平台,为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提供有效支持;第三,在心理素质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构建一对一交流环境,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变化,让学生可以真实、客观地分析自己内心想法,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证。通过营造“以学生为主”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体性,强化学生对心理教育内容认知,为学生思想能力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二)借助心理素养的信息教育平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现阶段,新媒体已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途径,为了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作用,需要高校教育管理者认识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针对这些内容构建信息化的教育管理平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第一,通过网络平台的构建,实现借助电视、广播及报刊等介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将自媒体与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提高信息资源运用的真实性及高效性;第二,可以在信息平台上开展咨询教育活动,咨询活动主要包括团体咨询及个体咨询两种,团体咨询主要是针对学生群体主要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个体咨询主要是针对较少量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活动;第三,构建自媒体信息资源的监管机制,肃清网络教育的环境,强化学生对客观信息的辨识度,从而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定支持。

  (三)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综合素养

  新媒体环境可充分满足教育工作者的基本需求,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优化设计,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充分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从而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提供良好支持。在实际的网络教学环境的营造中,心理教育人员需要分析学生对网络的需求,及时地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综合设计网页、视频,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心理教育内容,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分析,强化自身的心理素养,从而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同时,在高校优化教育体系的同时,也需要院校针对教育人员的基本现状,构建综合性的教育培训机制,实现教育人员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增加教育人员的知识储备,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对于教育人员而言,需要将多样化的心理教育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强化学生的网络技术运用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基础。此外,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中,还需要实现对师资力量的合理整合,引进专业性的网络通讯技术人才,丰富教师队伍的职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心理素质能力的综合性提升。[6]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有效整合传统媒体资源,优化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让高校学生稳定提升综合能力,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革新提供良好支持。对于高校教育体系而言,教育不仅应是为了培养专业性的社会实用人才,而且还要在教育中强化学生的心理素养,通过对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者需要认识到教学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途径,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的变化,构建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空间,从而为教育体系的稳定优化奠定基础,实现教育工作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23,(34):399.

  [2]徐娟娣,乔婧芳,吴艳虹,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1):15-16.

  [3]阮文玲.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5):103-104.

  [4]陈军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23,(21):81-83.

  [5]刘洁,曹缪,侯祎,等.新媒体环境下军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才智,2023,(31):246-247.

  [6]石变梅.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利弊分析[J].中国教育学术平台,2023,(4):133。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13

  了解医疗纠纷时矛盾各方面的心理状况,有利于医患冲突的防范、医患关系的协调和医疗纠纷时的处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医患关系处理策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医患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矛盾常发,纠纷不断,有的甚至大打出手,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的破坏了医院的秩序。不仅干扰了医务人员的工作,也影响了其他患者的治疗。虽然近年政府出台了关于维护医院医疗秩序的一些文件,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彻底遏制病人到医院打闹,近期又发生了杀害医生的事件。寻求协调医患关系,为医院营造一个和谐的诊疗环境,是医院、社会、政府和患者的共同愿望。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结合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疾病心理问题和躯体疾病的心理问题,研究的任务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个性性格特点、生理基本规律和用心理知识解答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与护理工作中的作用[1],除了运用于疾病的诊疗和康复领域外,也有效地运用于医患关系的协调,有利于建立起双方的信任关系[2]。本文旨在从医学心理学角度,分析医患关系,提出解决的有效方法。

  1.目前医疗纠纷的新特点

  客观地讲,只要有了医患关系,医患之间就会有矛盾,发生医疗纠纷并不奇怪。此外,医患纠纷是古来有之,也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近年来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思想观念和对服务质量的内容都有了新的认识[3],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有了新的需求[4]。这种需求的增加在促使医院改进服务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心理期望值,由此带来了医患关系紧张、矛盾加大,尤其是纠纷不断、居高不下,并出现了以下新的特点。

  1.1发生频次越来越多在医疗纠纷发生的数量上,虽然由于各家医院统计的标准不同,具体增多的比例也不尽然相同,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量,但总的态势是呈明显上升。我们统计了某院近5年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不计算科室自己协调处理好的,仅提交到机关处理的纠纷基本上是以20%的速度增加,且还潜在着有上升的趋势。此外,还有一个特点是集中在过春节前,除了新发生的纠纷,以往的老纠纷也会卷土重来,包括已经处理过的甚至经过司法部门判决过的。

  1.2冲突程度越来越重在医患冲突的强度上,越来越“白热化”,甚至有点“离谱”。有相互争执的,也有恶语相伤的;有相互拉扯的,也有拳脚相加的;有追打医务人员的,也有杀伤医务人员的;有把灵堂设在医院的,也有强迫医生披麻戴孝下跪的。不仅是破坏了医疗秩序,影响了其他病人的诊疗,还污辱了医务人员人格,使医务人员受到身心伤害。有报道南方某医院为防自己医务人员受到伤害,规定上班可以戴安全帽,既滑稽又无奈。其结果是医患间信任感丧失,矛盾也越来越深。据统计,北京市早在2001年的前4年就有502起患方殴打医务人员事件,1567件扰乱医院工作秩序事件[2]。卫生部近期通过新闻报道了医疗纠纷的数据,其中2023年全国发生医闹事件17000多起,比5年前增加了5倍。

  1.3患方要求越来越高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中,患方对于医院的要求很多,有些很苛刻也非常离奇。有要求赔礼道歉的,也有要求行政处理医务人员的;有要求上法院的,也有要求赔钱的,甚至还有要求医务人披麻戴孝为死者守灵的。陕西榆林就发生了患方借助黑势力强迫医院院长带领全院人员为一年老死亡患者念忏悔书、下跪之事,令人发指。

  1.4赔款数目越来越大调查医疗纠纷的所有案例,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患方都提出要医院给予经济上的补偿。就是开始所言要说法不谈钱的患方,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钱上。赔偿的数目也越来越大,从几万到十几万,甚至百万、几百万,最少的也想要几千元。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我们还处理过一起要医院赔二十万,结果给了百余元就走了的患者。

  1.5社会舆论越来越偏客观地讲只要存在有医患关系,就会有医患双方对问题认识的差异,从这点讲,发生医疗纠纷应该是正常的。但由于诸多原因,面对一场医患纠纷,不同阶层就有不同的评价,尤其是对政策、制度、费用、服务等有怨气的人,本来对医院心存不信任和偏见,对于医院可以说是“苦大仇深”、“口诛笔伐”,尤其网上一发帖,马上引来跟帖者无数,说什么的都有。一下子搞得医院有口难辨、无处伸冤,医务人员灰头土脸、欲哭无泪。

  2.产生医疗纠纷心理因素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我们认为从反射弧原理来讲,心理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其活动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接受外界环境的`剌激,出现心理反应;二是经过心理分析,作出一定的反应(行为)。故有“有其内必行于外”。因此,要协调处理好医疗纠纷,必须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引起医疗纠纷各方面的心理因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2.1患方报怨-看病难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是社会目前对医疗系统最关注的问题,也是最流行的语言。站在患者角度,总希望医院能提供优质、廉价、便捷的医疗服务,对于医院目前的现状极为不满。如:排队时间长、服务态度差、收费价格贵等等。尽管患者愿望是要求用高档仪器、特效好药,但结账时总觉得医院为了赚钱胡乱检查、胡乱用药、胡乱收费。

  2.2医方诉苦-病难看所谓病难看,就是站在医生的角度,认为现在的病太难看了,甚至根本没法看。现在有些病人,一到医院来就直接指名要做什么检查、用什么药,医生如不按其意思办就大发脾气。这就造成了医生根本没有诊疗的主导权,完全成了听从于病人的开单子机器。有些病人对医务人员的服务稍不如意,动不动就要投诉或找媒体曝光,这就造成医务人员的两种心理:要么认为我是按制度办,爱去哪告到哪里告去;要么反正病了的不是我,你愿意怎样就怎样。结果都会造成医疗纠纷。

  2.3媒体报道-大炒作现时有些媒体有一个很不好的心理,就是为了追求新闻报道的轰动效应到处猎奇,把小的说大、把大的说玄,把正面的说成反面的。这种报道就像一种催化剂,把本来可能是一件正常的争执搞成非正常矛盾,把一件普通的纠纷搞成了突发事件,一时间闹得个满城风雨、乌烟彰气。搞得医院非常难堪,在处理纠纷过程中也非常被动。现实中因媒体的失实报道给医院带来的影响和损失不乏其例,搞得医院有苦难言。

  2.4医闹赚钱-新途径医闹是近年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其心理是为了发财,能搞一点是一点,据说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医闹“专业户”。医闹情况多种多样,形形色色,有以暴力在前面冲锋陷阵的,也有以智力在幕后出谋划策的;有出来唱“黑脸”的,也有唱“红脸”的。医闹的介入,就使原本复杂的医患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处理起来耗费的精力更大。

  2.5群众从众-一边倒由于人们的“从众”心理,在发生医疗纠纷后,群众心里的这杆“称”就会偏移。一人呼、百人应,借别人的事情诉自己的“冤屈”,同情患者、声讨医院之声“一边倒”。于是间,医院成了害人的罪魁,白衣天使成了杀人的祸首。医院在这种环境中发展,医务人员在这种氛围中执业,困难可想而知。

  3.医学心理学在协调医患关系中的应用

  了解了医疗纠纷时矛盾各方面的心理状况,有利于医患冲突的防范、医患关系的协调和医疗纠纷时的处理。根据我们的经验,认为必须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3.1诊疗不预许愿医学是科学,医生就要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就是在诊疗活动中一切按科学态度办事,除了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实事求是外,在对病人及其亲属交待病情时也要实事求是,既不能夸大病情说得很玄乎,也不能低估病情说得很平淡。尤其绝不能当“算命先生”草率地预卜疾病未来。从我们处理的医疗纠纷来看,有些就是由于医生在诊疗上给病人或家属许愿,使患者在心理上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由于结果未达到患方的期望,患方就认为是医方没有尽职尽责的原因。

  3.2言行多作思考医疗服务是医务人员用言行作为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实践活动,医务人员的言行对患者的影响作用很大。可能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或一个用词、一个口气、一个声调,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心理感受和信任程度。因此,作为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该说的一定要说、该做的一定要做,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做的也坚决不做。千万不能情绪化,高兴了什么都说、什么都做,不高兴了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临床上发生的医患矛盾,不论其主要是什么原因,但都基本上能找到言行不慎的影子。

  3.3过错正面应对医疗服务工作是人用技术和设备为人服务的一个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千变万化,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不同,病人的状况不同,医务人员的经验水平不同,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差错或失误是不可回避的。因此,作为医院管理者,当医院出现了问题,应该客观的正面应对,该纠正的要纠正,该补救的要补救、该善后的要善后、该认错的要认错,该赔的要赔,绝不可躲躲闪闪、遮遮掩掩,更不能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否则将会弄巧成拙、自找麻烦。

  3.4媒体主动通报媒体介入医疗纠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也是医院左右不了的。但媒体也是“双刃剑”,只要医院能主动寻求媒体的帮助,就完全能为医院所用。因此,发生了难以处理的医疗纠纷,医院完全可以主动召开事件情况通报发布会,请媒体前来报道真相,以求得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当然,医院必须实事求是,没问题就讲明依据,不要贬低患方。有问题就主动曝光,不能遮掩。

  3.5维权绝不动摇大部分医疗纠纷通过医院积极主动的沟通、协调,能得到妥善处理。但是,总还是有一些特殊患者再怎么协调也达不成共识。因此,对于那些要赔款数目太大的、有暴力倾向的,或有黑势力背景的、医闹参与的此类情况,医院应该果断借助法律途径进行维权,绝不能为了息事宁人而一退再退,也不能顺从于各方压力答应有损于医院利益的条件,更不能屈从于恶势力而做出有污辱于医务人员人格的事。在这点上必须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法律、相信群众。医院领导面对无理取闹、恶意滋事的人,腰杆要硬,口气要正,做到既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

  

  [1]胡佩诚.医学心理学[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博士医院课程班讲义(第三册),2023:5-159.

  [2]张伯源.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199-213.

  [3]赵升阳.现代医院院长管理之道[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457.

  [4]赵升阳,韩宇平,杨人懿.用循证的方法看医疗质量概念的延伸[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2):8-10.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14

  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育人育心,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心理专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略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乐学情感

  学生的情感对其身心健康影响非常大。保持积极向上,乐观愉快的学习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数学学科中具有较多抽象的概念、生硬的法则、一成不变的定理、乏味的数的运算等,相对于语文等学科来说比较枯燥。因此,教师有必要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做数学,体验快乐。比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口算时我借助教材设计的运送鲜花情境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理由,组织学生讨论,探讨计算策略。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策略,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除此,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平台,使教学内容更富有趣味性。

  二、重视课堂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学生,学生就可能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善;相反,教师对学生的偏见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关怀、鼓励和期望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愉快和振奋,对他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当他的学习目的尚不明确的时候,为关爱自己的教师而学往往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要求,从而对他们的也许不是很完美的回答给予真诚的肯定,对于那些被别人视为“差生”的学生身上的任何缺点,我们都能一分为二,从中找出一些“闪光点”而加以肯定,使学生从心理上将老师视为朋友,能够心悦诚服地听从老师的劝勉,同时也从教师的劝勉中找回自信心,这样的课堂就必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搭建表现的舞台,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风采

  新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新课标标准,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也建立在了这样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上,让教师为学生服务,搭建一个展现学生各方面能力与才华的舞台,让学生来唱数学这部“大戏”的主角。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辩论。辩论是相互公平竞争,激烈角逐的唇枪舌剑的口舌运动,它能培养人一种临场发挥的能力,应激能力,敏捷的反应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严密的语言组织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说,辩论是一种思维的高级运动。小学生尽管还没有那么严密的逻辑,那么锋利的语言,那么详实的材料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但通过互相指出对方的纰漏之处,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种不同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合作教学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所展开的学习活动。影响学生合作学习成功进行的因素有积极互赖、个体责任、人际交往技能等。教师要根据这些因素,推动学生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其群体意识。平时不爱动脑筋的、极少动手活动的学生,也会在合作学习中产生一种责任感,从而积极参与,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如在教学图形的欣赏与设计一课中,教师采用分组合作设计图案,那么,小组里的成员为了群体的荣誉,通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协调和达成观点,争取向老师和其他同学呈现一幅幅新颖而有美感的作品。开展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群体意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愿意与人相处的开朗性格,防止学生孤癖性格的形成,更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与人交往的技能。

  五、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

  数学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然而,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许多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数与代数一类的课,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计算、估算能力;综合实践应用较多的课,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体验一下自己发现结论的喜悦与自豪感;图形认识一类的课,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能力;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课,我们可以增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例如“可能性”这一内容,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渗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养学生平和的心态;又如不少应用题中大量出现国民生产总值、原煤产量、人均年收入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例如上《圆的周长》这一课 ,教师充分考虑了教材中有关祖冲之的这一知识,查阅资料,并将它打印在了投影片上。当上到圆的周长计算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点时,教师揭示了圆周率的概念,同时打出了投影片,告诉学生关于祖冲之的一些知识。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发现居然和伟大的数学家的发现一致,有一种“我其实也能成为数学家”的喜悦感;另一方面,祖冲之的发现比国外的数学家的发现要早 1000多年,作为一个中国人,自豪感油然而生,纷纷发表议论,体验作为中国人的优越感。

  总之,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内容,虽然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是无迹可循。只要我们认真专研,精心挖掘,用心去做,我们一样能从公式、定理、性质、规律、概念、例题等这些抽象的、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中“挖掘”出我们所需要的心理渗透的材料来。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15

  产后抑郁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这种疾病从大的角度来说属于情绪障碍性精神疾病,发病率在10%~15%。患者患病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易激惹等。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策略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探讨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其心理护理效果。对我院自2023~2023年1月接收治疗的5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策略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接收治疗的5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50例,产妇年龄一般在21~39岁,平均年龄为27.4岁。高龄产妇5例,初次怀孕的产妇45例,经产妇5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为5例,高龄产妇2例,初次怀孕的产妇2例,经产妇1例。两组对其治疗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患者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策略 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患者入院前后告诉患者相关事宜,让患者能够自己注意。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具体策略如下: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护理措施。并且耐心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等,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绪。对于出现失眠的患者,可以指导患者在百会、涌泉等穴位进行手指按压或者按摩,使其身心放松而诱导入眠。也可以在神门、内关、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起到镇静安神宁心之效。

  1.3统计学策略 利用SPSS 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心理护理后7例抑郁,4例焦虑,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AS评分为(32.11±3.54)分,低于对照组(41.39±4.21)分(P<0.05),见表1。

  3、讨论

  产后抑郁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从大的角度来说属于心理疾病,主要实在患者在产褥期发生的一种抑郁。患者发病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产妇心理行为异常,精神恍惚等。为了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应该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具体策略如下:①治疗前,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树立信心,端正其心态,使得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治疗;②治疗过程中,抑郁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反应,部分患者心理素质不好,耐受能力不强,再加上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等,难免会出现厌恶或过激行为。此时,医护人员要加强药物治疗,必要时给患者注射镇静剂,并根据患者症状联合其他药物治疗。③治疗后,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日常住院护理工作,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减轻他们的痛苦,坚定他们的信念。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心理护理后7例抑郁,4例焦虑,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AS评分为(32.11±3.54)分,低于对照组(41.39±4.21)分(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2]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产妇分娩后心理波动较大,临床上产妇心理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16

  摘要:

  如何探索高校德育模式是否有效以及高校德育有效之路,一直以来是高校德育工作者持续关注的命题。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德育的研究总体而言开始转向高校德育改革的生活化回归、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研究以及积极道德教育等方向。因此,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德育模式反思与构建,就成为加强高校德育有效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德育模式;消极品质;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以一种独特视角研究心理学,集中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研究人类的幸福与和谐发展并且倡导研究人的积极方面,对于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主张及德育的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在20世纪末兴起后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传播如此快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学观点的独特性主张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1]。总的来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部分:

  1.强调积极方面的研究取向,回归心理学这门科学的价值

  心理学家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代表心理学研究价值的回归。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中对人自身和人的积极潜能的关注充分体现人性论的观点,主张研究人的积极人格并且帮助人们发挥积极力量追求幸福;另外,积极心理学并不认为缺点的改正就相当于优点,人的优点是需要培养的,认为人本身具有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的任务是发现人们本身所具有的积极人格,并对积极人格进行培养和扩大。

  2.主张每个个体拥有积极品质和力量

  积极心理学强调应该以认同和欣赏的目光关注每个人。认为每一个个体内心都存在积极力量,并且强调对积极力量的发现和挖掘。人的积极力量不仅是某些人格特征,还是人们能够准确调动心理资源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简单地说,就是个体调动自身全部积极能量得到良好结果的能力。积极心理学始终强调,人既有自我决定的能力,也有自我选择能力,人的生命系统的动态性与完整性决定“人有完善内心冲突的能力”。通过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个体一般都能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或状况以及周围环境做出判断,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

  3.提倡积极解释所面临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们通过对问题的积极认识和积极解释可以获得对问题理解的积极意义。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这门学科本身虽然不能直接产生或创造人类的积极力量和优秀特质,但人们能够通过对问题的积极解释获得一个发挥和挖掘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当问题出现时,作为一个拥有独一无二的经历以及遗传基因的自主自在的个体,每个不同的人都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思想或者也可以说对问题做出各种自己的理解。对问题做出的积极解释有利于增加人们面对挫折时的抗挫折的心理特质。

  (二)积极心理学在德育上的价值

  1.以积极眼光审视积极和消极

  在心理学一贯观点上,人们对“积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把积极作为消极的附属物,认为消极和积极是一个整体的,消极的消除就是积极的产生,如果消极减少就能增加积极,那么就没有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必要,那就只需要一门解除消极的心理学;另一种观点认为,积极和消极是互不影响的两个独立的客体,各自拥有各自的定义性变量。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想要预防心理问题,仅仅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的改正是不全面的,更应该培养人们的积极力量和积极人格,亦从而打造一个坚不可摧的内心。受积极心理学对积极和消极关系理解的影响,高校德育同样也应该关注对大学生积极品德的养成而非仅仅校正消极品德的举措来进行德育工作。在德育过程中,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发现、了解受教育者身上所存在的积极品质并给予积极关注。营造一种积极的受教育环境,以培养积极人格为核心,从积极体验出发,完善个体的积极力量,实现与周围环境的完美契合,渐渐形成个体的积极品质,引领个体的自身的道德品质得到改善[2]。

  2.以积极的视野审视人的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欣赏开放的眼光看待每个人,认为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积极力量并且强调对积极力量的发现和挖掘。人的积极力量不仅是某些人格特征,还是人们能够准确调动心理资源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个体调动自身全部积极能量来得到良好结果的能力,从而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积极心理学对于个人特质和潜能的培养与塑造方面的关注,调动受教育者能够认识到自己从未意识到的自身存在的积极特质和潜能,从而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教育中去发现和挖掘自身的积极力量。德育的目的不只是在于思想道德和品质的获得,更重要的是使人的思想道德和品质得以传承。

  3.以积极的手段引领和激发人的积极力量

  尽管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是个体本身就具有的一种心理本性,但是这并不代表人类的积极本性就可以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自动地发挥出来,因为心理本性也有永远封存的一面,从而不能出现在人们眼前。人类心灵中所存在的积极本性的种子的成长既要依赖人类生活环境的滋润,也依赖社会和家庭用心地培育与呵护。从某一层面上来说,积极心理学的主旨就是打造一种能促进人类积极力量得到生长的积极环境,并且又为人们探索一种方法和途径来对自己心灵中的积极种子予以激活。德育工作中积极品质的培养同样需要积极环境的营造,德育工作者应该优化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创造一种对大学生德育有意义的积极环境[3]。

  4.强调积极人格培养的重要地位

  从个体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强调要关注积极人格和积极品质的形成。积极体验强调个体自身参与活动后的积极体验。积极品质属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特质,是一种具有建设性的力量,而这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并且是人们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和积极特质的总称。积极体验是指个体在活动中激发潜能后的积极享受,当多次激发积极体验后并形成一种体验习惯,随之而来的积极人格得以形成。人格可以指个体能够以一种长久持续并一致的方式而表现出与他人的不同,并且是一种稳定不轻易改变的性格特征,它与具体的生活情境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

  二、当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德育模式反思

  (一)高校德育不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目前,高校德育本身还存在一些不足:偏向教育客体,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教育,忽视大学生活的渗透教育;偏重课堂教学的系统理论,忽视应用于生活的实践环节;偏重执着于书本的教材体系,忽视德育模式的创新载体;偏向专业队伍,忽视其他力量[4]。积极心理学发扬人本主义思想,认为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并且是独立存在的并且具有积极的品质,能够积极主动地遵循德育教育的内容和规范,通过积极体验等方式,把大学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高校德育忽视德育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积极心理学提倡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对人们所具有的积极力量进行挖掘,培养和扩大人们的积极人格。积极人格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个体对生活或学习以及周围环境中的积极体验来获得的。在这一过程中,人类要有意识地创造一种有利于人积极力量发挥的积极环境,既通过积极体验来形成积极人格,也通过积极体验对个体的积极人格进行巩固,人格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德育应该是内外互化、人己互惠的过程。内外互化是指人的外在道德实践经验要沉淀为自己的德行素质,而且人的内在素质又要表现为道德行为。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由于教育者过于强调课堂教授的说服教育,片面重视道德的理论知识,忽视实践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违背德育过程的双向互动规律和内化外化规律。

  (三)高校德育忽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

  从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自我决定理论来看,人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做出合适的选择,并且坚定信念加以坚持,所以人们在德育过程中是积极主动的。而现有的德育模式对受教育者的认识仍停留在人总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忽略人内心存在的积极力量。一直以来,传统的德育方式主要是以灌输教育为主,认为大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不是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德育。积极心理学重视自身的自我决定性并且认为个体有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德育过程中,自育模式不是只为了培养学生的某些能力,而是从全方位的人格塑造出发,使自主发展、自我塑造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身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构建高校德育的积极模式:以培养积极人格为核心

  (一)以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为核心

  人格教育是高校“以人为本”的德育的核心和载体。人的发展,不仅是身体的成长、知识经验的增多、智力和技能的形成,还是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全面发展。现在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视高校德育就应该从人格塑造出发,加强对积极人格的培养。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并以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人格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为德育提供良好的个人主观条件。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品质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和成长需要,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的最高成长需要。因此,大学生德育工作也应该从原来关注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而转向关注学生的优秀品质,并以培养积极品质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以增进大学生积极体验为路径

  在积极心理学中,个体的积极体验无论在生活经验还是成长发展方面都对个体有着重要的作用。积极体验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感官愉悦,这是一种解除身体紧张后产生的一种愉快的体验,如饥、渴等身体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愉快体验;二是心理享受,它来自个体打破自己固有的某种自我平衡时所产生的积极体验,即个体所做的超越自身的原有状态后所带来的一种体验。对于德育,真正的目标应该是将德育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来指导自身的行为,也只有人们得到积极的体验后,才能形成相应的积极人格,从而指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将德育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系统,最终出现德育理想化的行为。积极体验可以促进个体积极行为的频繁发生,塑造积极的人格以及提高个体德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首先,积极体验能够提高人的感官愉悦性,满足人的感官对快乐、愉悦的追求;其次,积极体验能够促进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的产生;最后,积极体验能够对积极特质进行巩固,运用积极体验促进大学生接受德育理论,并应用到实践中。

  (三)以提升大学生自育教育能力为动力

  自育教育就是要挖掘受教育者的主体潜能,并且个体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选择自己的自育要求和目标[5]。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包含自我决定的系统,包括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以及潜在的自我完善的能力,通过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个体一般都能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或状况以及周围环境做出判断,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这与自育的核心目标不谋而合。

  (四)以加强班级活动建设为载体

  首先,加强辅导员在班级德育中的全程监督作用。辅导员有着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理论,了解并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及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以其丰富的经验,对大学生的发展成长目标以及所需要增长的能力有着一定的判断标准,积极挖掘大学生潜在的积极力量,培养和扩大其积极人格;其次,以团体活动为德育的主要形式,对班级德育起到引导作用,团体活动不仅能够在形式上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还能使大学生情感卷入,发挥超越自身原有状态的表现获得积极体验后,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人格,并且在初步的积极人格出现后,积极体验并对其进行巩固;最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对班级德育起到支持性作用。重视班级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有利于班级成员健康心理的形成。增强班级成员的归属感,使每个人都能很好地同化于自己所在的环境和社会。

  参考文献:

  [1]刘铁芳.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8):48-51.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0-25.

  [3]刘志超.思想理论教育创新和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33-134.

  [4]李自维.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证研究[J].学理论,2023(22):221-223.

  [5]刘次林.德育:内外互化,人己互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47-50.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17

  摘要:现在社会不断发展,像取暖袋这样的小产品也是花样百出。面对眼花缭乱的取暖产品,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始终钟爱适合自己的那一种。那么,怎样的取暖袋产品更适合人们?或者说是人们更需要怎样的取暖袋产品?人们还需要它能做到多少来满足人们对它的要求?本文就结合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取暖袋产品进行深入的分类分析。从取暖袋的历史发展,然后到现在被人们所钟爱的产品,它是怎么样产生和发展,而后在已有的产品基础上,出现新的、更为人接受的、更受人欢迎的新产品,不同的人们在使用这些不同的取暖袋产品时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使用行为,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和新的切入点,从而对这个长久以来陪伴人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冬天的亲密伙伴进行新的思考和设计,提出更加详细的方案和改良办法。

  关键词:取暖袋的发展,取暖袋的设计初衷,人们的使用行为,使用心理,改良方案

  冬天来了,这时候我们记起了我们遗忘了三个季节的伙伴——取暖袋。而本次设计心理学课程,我的论文研究的对象也是跟取暖袋有关的一系列产品。

  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而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在寒冷的冬天,像取暖袋这样可以便于携带、用来取暖的产品成为了人们在无情的寒冬里亲密的伙伴。人们在寒冷时会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它——如果我手里捧着一个暖水袋就好了——这就是说明人们对暖水袋不仅有在寒冷时需要用它保暖的依赖,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一种安慰。因为我们常常有这种感觉:手不冷了,身上也不是很冷了。我可以这么认为:暖水袋和人们是有情感联系的。后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水平和化学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暖水袋家族也不断壮大起来。出现了很多新的称呼:暖宝宝,电暖水袋,暖手袋,暖手宝,一贴热……每一个新家族成员的出现都是有它的原由的。那么接下来就取暖袋的发展、设计缘由和使用行为,来深入研究一下取暖袋家族吧。

  一、手炉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做手炉的日用品。它就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与今天的暖水袋起到的作用是差不多的。它多为铜制。因为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捧炉”、“袖炉”。手炉里面装有炭火,所以也叫做火笼。它是用火取暖的。但是我认为它也是与暖水袋同类的。手炉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等,大部分是由紫铜、黄铜、白铜制成,也有瓷器做的、最吸引人的当属花纹纷繁的炉盖。作为散热区的炉盖有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众多纹形,跟炉身的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相得益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清末以后,手炉工艺衰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江浙一带仍有少量生产,随着社会的进步,手炉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成为了收藏爱好者的工艺品。

  但是人们需要保暖的需求没有变。取而代之的暖水袋出现了。

  二、暖水袋

  暖水袋的出现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它为冬天人们抱着火炉取暖的这个行为减少了一点危险,防止人们烧伤。在这个重大的设计中,橡胶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我有印象的比较古老的暖水袋是一种个头很大,全身黑色的东西。它似乎使用连片橡胶粘合在一起的,灌水口是用一个形状奇怪夹子夹起来的,有时候夹不好会漏水。当时作为小孩子的我们是不能随便碰的,一旦松动了就会是一场“水灾”。后来的暖水袋口是拧动的盖,这样在往暖水袋里注水以后密封起来容易多了。但是在使用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人们在使用时容易被热水烫伤。人们对此也有解决方案——给暖水袋“穿衣服”。于是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暖水袋。后来人们多是被它外表的衣服吸引,很多暖水袋外边套的是毛茸茸的可爱的动物形状,这比较招女孩子们喜欢。有些是比较普通的,就是简单的一个布袋套在外面,比较适合追求简朴的人们使用。但是不管怎样,它给所有的人们带来了温暖。

  取暖袋的家族,人们有很多时候需要使用他们。寒冷的冬天在户外走动,或者宅在家里的时候,都喜欢把它捧在手里。但是运动起来就不方便了,甚至动起来的时候我们都希望不要离开它。有时在睡觉的时候装满100度的开水,半夜的时候却发现它冰凉冰凉的躺在自己身边。有时候一觉醒来却发现被它烫伤了……人们就会想如果它拿起来方便就好了,如果它能一直是温热的就好了,如果它不用总浪费那么多热水就好了……随着化学学科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增长,近几年取暖袋的家族壮大起来。不安现状的人们又设计出了更适用、更便捷的储水式暖手宝,液体暖手宝,电热饼,暖宝宝等等。

  三、暖宝宝

  暖宝宝是在日本,有人基于化学知识发明了的取暖袋。不用火、电、水或其他能源,撕开外袋,填充物遇到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即可发热,一般来说没有什么毒性。可保持8—18小时左右(平均温度52℃),因此叫暖身宝又叫便利怀炉。现在,在日本便利怀炉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冬季在户外活动时,可防止肌肉过冷而紧张、防止手部冻伤、预防感冒、或者缓解腰痛、腿痛、肩痛和其他生理病痛。暖宝宝使用的时候是贴在衣物上的,将暖宝宝的真空包装沿切入口打开,揭去后面的衬纸,贴于内衣的外侧,用手铺平即可。可贴于人体的肩部、背部、腰部、胃部及相关关节部位。之后人们不需要做什么,不用担心它会很快凉了,也不用担心会突然被剧烈的烫一下,便可以享受长达一天的温暖。这样人们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质量好的暖宝宝也不会在衣物上留下粘贴过的痕迹。但是对于那些习惯把一些温热的东西捧在手里的人来说,也许是不习惯使用暖宝宝的。这些新产品中储水式暖手宝,电热饼,液体暖手宝就比较适合他们。

  四、充电式取暖袋和超饱和液体取暖袋

  这几个产品有电极式和电热元件式两大类。

  1、固体电热饼,其填充是保温棉。工作原理是:用双控温电热储能式结构,逐渐释放热能。内设自动过热保护装置及自动保温指示装置,一个由PTC热敏电阻控制的小电炉,PTC是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当电流通过时自身会发热,同时电炉的热量也会传导给它的,当温度到达一定值时,它的电阻会急剧增大,可以视为断开,所以,此时它停止消耗电能,之后靠保温棉对电炉的保温来缓慢放热。

  2、软质液体电热宝使用新技术储能发热剂,加热升温迅速。一次性注水,永久使用,独特防爆免烫装置,温控保护;使用寿命长;保温持久等优势。工作原理是在固体电热饼的基础上改进的,采用电极式加热方法,优质控温与热熔断器双重温控保险。正常情况下袋内液体温度达到65度时温控器会自动切断电路,停止加热;而一旦温控器控制失灵,热熔断器切断电源,终止加热。

  电热饼却不是很便于携带,而且它硬硬的不如液体带给人们的那种感觉亲近,那种储水式的更为方便使用更受人们欢迎。那种柔软又温暖的感觉,人们在捧着它的同时还忍不住捏来捏去。还有一种里面填充超饱和液体的暖手袋更有趣味性——轻轻弯曲袋内金属片,袋中液体即出现结晶状(蓝色半透明),变硬成固体。发热温度50度左右,约1小时的时间。使用后,把其放入沸水煮10分钟,直至结晶体完全恢复成透明液体,冷却后,可再次使用。虽然它实际的功能没有前几种暖水袋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它带给我们的趣味性是很大的。记得我第一次拥有这样一个取暖带的时候,感觉掰一下铁片它会变成固体并且发热取暖,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结晶的固体给我想要捏碎它的冲动,一直捏着它直到它变成液体,这似乎变成了一种乐趣,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取暖。

  结论

  这些所有暖水袋家族的新产品有很多共同的优点:可以循环再利用,具有独特理疗功能,最重要的是外形美观、充电快速、方便使用。但是我们在使用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低温烫伤,比如温度不能自由控制,比如在你睡意正浓时被它冰醒。

  结合在暖水袋使用中人们出现的这一系列反应和发现的问题,对此我提出自己的两点改良设想。

  一、让取暖袋数字化,可以有不同温度的设置。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进行不同温度的设置。这样暖水袋就变成了被人驯服的绵羊,需要温温的热量时可以调节到自己想要的温度,适应不同的需求。例如暖脚的时候需要烫一些,就把温度调节的高一点;如果需要暖一下肚子,这些皮肤比较薄的地方,就把温度调节的低一点。

  二、让取暖袋的敏感度增强,变得更加容易吸收热量,但是散热缓慢。当它已有的热量用完时,可以吸收皮肤的热量积攒起来,可以使人体适合的温度,不至于在熟睡的时候被失去热量的取暖袋冰到。

  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生活中这些取暖袋的家族的要求不断提高,会出现更多更适宜的产品。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18

  企业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并且是最难控制的因素是人。铁路企业为加强内部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加之“机控”设备的大量应用,安全生产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人”的管理问题仍然大量存在,在部分单位特别是车间班组尤其突出。目前,铁路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谈心活动、联系班组等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管理人员就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职工想什么、理解不理解,考虑很少,在如何倾听职工的心声、如何同职工交流沟通、如何开展心理疏导、如何化解职工间矛盾等方面缺乏应有的技能。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这对化解各种矛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大有益处。

  1 、注重与员工交流沟通

  倾听是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基础,是心理学中一种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技术。现在许多企业管理人员在与职工谈心时,只是简单的听几句就开始给职工讲“大道理”,不关注职工所思所想。

  1.1 正面引导作用

  在与职工谈心时既要注意消极、负性的一面,同时通过积极地倾听掌握积极、正性的一面,这对全面掌握一名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很有帮助。

  在与职工谈心时,有些内容是管理人员不愿意听到的甚至是反感的内容,但都需要认真地倾听。如果走神去注意其他事情,特别是出现不适当的情感反应,会使职工感到管理人员对职工不信任、不尊重,这样就很难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变化。

  在倾听时,既要注重职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还要关心解决问题的动机及态度。关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关注的目光和表情,这是倾听的直接具体体现。

  1.2 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倾听时不应询问过多,要多听,但并不是毫无反应、一声不吭地听,而是应该有适当的参与,这种参与既可以用言语表达,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行为。倾听时应适当地给予鼓励性回应,可以使职工更加主动地述说。交流沟通时不但要听懂职工通过言语、表情、动作等所反映出来的内容,不仅听出职工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说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甚至是职工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有时职工说的和实际自己想的并不一致,或者避重就轻,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本质性的问题。

  急于下结论会使职工感觉到管理人员没有认真地听其讲述,也会使管理人员很难全面掌握职工思想动态。职工在讲述自己内心真实感受时一般不希望其他人知道,故管理人员一定要注意保密。职工对管理措施及他人的意见或建议,可供管理人员参考而不能做为考核处罚依据,否则该职工将会让大家认为在“打小报告”而受到大家的“孤立”,最终会使管理人员很难掌握真实情况。

  2 、灵活运用非言语行为

  研究发现,人向外界传达各种信息时,55%的信息都要由非言语行为传达,而言语成分只占7%,声调成分占38%。通过非言语行为影响要比言语还要大,会使对方产生信任和好感,因此非言语行为在正常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

  2.1 目光注视

  在传递信息的各个部位中眼睛最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传递最细微的一种感情。在倾听职工叙述时,目光往往直接注视着职工的双眼,但不是直盯着不动;目光在职工的面部为好,给职工一种舒适的、很有礼貌的感觉,并且表情应该轻松自然。当自己讲话时,通常视线的接触要比听对方讲话时少些。目光可以表达各种的情感和意义,管理人员要恰如其分地运用目光的作用会使沟通的效果更好。

  2.2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与每名职工的内心活动,尤其是情绪密切相关,职工内心的各种情绪都在脸上透露出来。一个职工的非言语行为主要集中在职工的面部表情上,目光注视其实也是面部表情的一部分。在理解职工的面部表情时,要联系其他一系列的非言语行为和言语表达出来的真实含义,这样才能准确掌握职工的心态。

  2.3 身体言语

  职工身体和手势的运动及位置在相互沟通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身体言语有着丰富的含义,身体的运动不仅表现其此时的思想、情感、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体态还可以反映职工的心理状态。反过来,职工的心理过程会直接影响人体行为及人体功能。

  2.4 声音的音质、音量、音调及言语速度

  职工借助于声音的轻重自觉不自觉地表达自己复杂的思想和感情。职工的个性可以透过声音表达出来,管理人员不仅要善于判别职工声音变化所表达的含义,还要运用声音的效果加强自己所表述的意义及情感。同时,要善于利用声音停顿的功能,停顿有时表达强调、重视或询问,有时是为职工提供一个思考的机会,停顿可以更好地同职工沟通交流。

  2.5 空间距离

  职工在交谈中拥有一个自己舒适的空间,如果不适宜地接近,就可能引起职工的不适甚至拒绝。同职工交流沟通时座位的摆设要以彼此感到适宜为基本原则,相互距离以1 m 左右为好,最好以直角或钝角而坐。例如,面对面谈论会产生太多的目光直接接触,可能会给职工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不适感,会直接影响交流沟通的效果。

  3、 准确把握奖励方法

  奖励是心理学上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主要是研究如何调动积极性。正确地认识奖励,使用适当的奖励方法及手段,对各级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职工的心理状态,激发每个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实施奖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奖励要坚持公平原则

  公平对于奖励来说是最关键的要素。职工总是要将本人在工作中所做出的成绩及获得的报酬和其条件差不多的同事、朋友做对比,如果两者差别不大,这样会感到心里平衡,认为公平。如果付出多少和报酬无关,这样会使职工缺乏积极性,产生懈怠。不公平的奖励不仅不能激励职工,反而会引起职工不满,还可能会使矛盾激化。

  3.2 奖励要注重时效

  奖励要把握好时效。奖励不及时,会让职工有怀疑的感觉,职工会表现出对企业的不信任,工作积极性也会明显受到影响;如果奖励过早过勤,这样奖励就不会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反而会助涨了歪风邪气。

  3.3 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重

  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职工的特点来进行奖励。通常来说,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和单位,奖金等物质奖励可能会有较好效果,而在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和单位,在物质奖励的同时要注重精神鼓励。不论是何地区何单位,收入高低,都应当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3.4 奖励要形式多样

  单一的奖励形式会使效果越来越低,长时间的单一奖励会失去其本身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企业想要取消某种奖励或享受多年的福利待遇,即便有充分的理由,职工也会不满。因此,某种单一的奖励措施不仅起不到长期奖励效果,还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支出。

  3.5 给大多数参与者较少的奖励,比给一个人丰厚的奖励要好

  “马太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习惯,在奖励中如果产生了“马太效应”,则会引起多数职工的不公平感,会使受奖励表扬的职工产生不满的心理,也会让做出成绩却没有得到承认的职工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对有突出成绩及贡献的职工也不可有过多过勤的奖励,给大多数参与者较少的奖励,比给一个人丰厚的奖励要好,这样会调动大多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为了防止“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19

  1、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几个社会问题

  1.1 对自身的认识存在偏差

  这里提到的人的问题,笔者其实强调的是人的形体和精神之间能否高度统一的问题,这与人类的自我修养的息息相关,与人的人生阅历和受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关系。在儒家的道理中,“修身养性”是社会人需要在社会环境下达到身心和谐的重要通途。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传统儒家“修身”的思想并不能决绝商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全部问题,在法治社会的底色之下,我们的社会依旧需要道德、呼唤道德,这道德本身却不能为我们所有的成员所践行,这成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单纯并完全依靠法律来制约和影响人的行为,对于这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运行来说,显然远远不够,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成员对道德的心理认同——即道德感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2 人与社会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是处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并与其所存在的社会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由此而来的许多社会问题愈发凸显,众多的社会问题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群体的心态,人对于社会的仇视、冷漠,对于他人的敌意、不满,正在成为整个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细究人与社会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能得到践行;社会保障无法落实;社会安全无法保障。我们一方面承认这种竞争为整个社会的物质发展带来的重大变革、作出的重大贡献,同时也必须承认,很大程度上,社会的高速发展,也为转型期的社会心理的稳定创造了很大的困难,这也成为了整个社会变化发展中产生种种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

  1.3 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

  在以往人们的人之中,人与自然之间是索取与给予的关系,伟大的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让人类能够得以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不断地进步发展,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然而由于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人类有了更高的物质需求,同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逐渐提高,加上人类贪图更加安逸、更加享受生活的想法逐渐支配人的行为,让个体私欲极端膨胀,在这种欲望的支配之下,人类开始试图违背自然规律,向自然过度索取,不断地破坏自然环境,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地酿成自然灾害,危及人类正常的生存发展。以此为背景,社会逐渐开始产生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渴望向自然索取更多,另一方面有恐慌自然界反噬给自己生活环境、乃至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在矛盾心态的牵缠纠葛中,人类迄今为止也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不能在实践中更好处理好相关的问题。这样一对原罪式的矛盾,客观上影响了人们幸福感的获得,更多的人会因为环境指标的持续下降而感到非常的焦虑和痛心,与此同时也会为社会的高速发展之下的个人的发展进步速度太慢而感到焦虑。这种种的问题都需要心理学家进行普世价值感观的宣讲、对于人们的消极的社会心态加以调节,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在和谐稳定中找到前进的方向、踏上前进的坦途。

  2 、心理学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所能发挥的作用

  2.1 社会心理学能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出贡献

  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源动力,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是摆在当前社会心理学领域一个重要问题。为了直面和解决这一问题,心理学家可以尝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劳动劳动者在生产生活中的样貌状态,寻找和勾勒一个群体的心理学画像,总结社会人群的心理学规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满足劳动者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上述方法一方面能够排解劳动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苦闷情绪,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也能让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大程度的激发,让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得到更大层次的激励和满足。推而广之,以达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实现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2 帮助政府制定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

  改革发展的事业固然需要全民参与,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和指导事实上正在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于社会情绪的把控,对于社会思潮的引领,对于公众舆论的监督,都是决定社会是否能够正常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面对这样的一个社会,政府若想要在引导公众、引导社会舆论潮流方面有所建树,就需要认真思考这个过程中的我们社会心理学学者所能做到的事情,创造条件和契机,让心理辅导和心理救助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风尚,形成一种习惯。

  2.3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展开

  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社会风气的好转与各方面的工作都息息相关。其中社会心理学学者在此参与党和政府的工作,通过研究社会群体的各类行为,探求这些人的心理学根源,则对于正确引导人们的正确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认为,对心理想象的研究和对社会人群的社会心态的引导,关系到我们的社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实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事实上研究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意识支配下的行为,这从根本上反映了整个社会群体的行为倾向。分析和研究社会行为,能够帮助解决社会中转型期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能够帮助社会群体排解心理压力,以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论文 篇20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新思潮,本文从身心健康、和谐消费、积极幻想和心理咨询这四个方面论述了积极心理学对我们的启示,从而让积极心理学能更好成为人类的福祉。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身心健康 和谐消费 心理咨询 积极幻想

  1 引言

  提到心理学,人们可能更多的是想到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和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长期以来,心理学主要关注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和病态人格及异常行为,而正常行为却常被忽视。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品质,越来越关注如何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活得更幸福和更有意义。于是,积极心理学便应运而生,并从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哈佛等众多高校,积极心理学是最受欢迎的课程,足以说明其影响力。

  究竟我们能从积极心理学中学到什么?得到哪些启示?答案很多,本文将从身心健康、和谐消费、积极幻想和心理咨询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在此之前,我想先对积极心理学做个简单的介绍。

  2 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运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性的积极一面,为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Seligman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他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在1998年《APA Monitor online》的一篇文章上,Seligman指出心理学有3个使命:(1)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患;(2)让人生活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3)鉴别和培养天才。由于心理学界过去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所以现在有必要提倡积极心理学,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从此,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美国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积极心理学有三大基础任务。第一是研究积极情绪;第二是研究积极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当然能力也很重要,如智慧和运动技能等;第三是研究积极组织系统,例如民主的社会、团结的家庭以及言论自由等。

  3 积极心理学的启示

  3.1 关于身心健康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与运用有助于人们更长寿。人可以活多长以及那些情况会缩短人的寿命,是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有太多的混淆变量使科学家无法分离出真正的原因。但在修道院里,修女们过着有规律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吃同样的食物,不吸烟也不喝酒;他们有相似的生育和婚姻史;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和医疗条件。很多混淆变量在此都被剔除,但是这些修女的寿命和健康情况仍然有很大的差别。当研究者把180位修女的自传拿出来研读时,一个惊人的差异显现了。欧潘修女(98岁仍然很健康,几乎没生过病)用了“非常愉快”、“很开心地期待”这两个表达幸福感的积极字眼;相反,丹那莉修女的自传中找不到一丝积极的气息。再请对这些修女的寿命毫不知情的人,针对其自传中所传达出的积极感受进行评分时,发现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90%超过85岁仍然活着,落在没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34%的超过85岁仍然在世;同样,落在有幸福感端的修女到94岁时仍有34%的人在世,而落在没幸福感端的修女只有11%仍然在世。以上差异真的是来自她们自传中所传递出的幸福感的不同吗?这种差异也许是因为她们表达出幸福感的程度、对未来期盼的程度、虔诚奉献的程度,甚至是自传写得好坏的程度等变量引起的,但是研究发现这些变量都不相关,唯一相关的是她们在自传中所表达出的幸福感的强烈程度。上述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学中有关幸福感的研究,对人们能更加长寿有重要意义。

  3.2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治疗虽然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但它的实践却在上世纪的20年代初就已出现。积极心理治疗的相关理论指出,长期以来的心理治疗一直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即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对病人的病痛的评估或治疗上,大量研究一些外在的紧张性刺激给病人心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致力于修复病人有缺陷的习惯、动机、大脑和悲伤的童年。积极心理治疗则与此相反,它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病人自身的各种能力上而不是集中在病人的疾病上。积极心理治疗有一个预设:病人有生病能力的同时也有健康的能力,治疗者的任务是激发和巩固病人获得和保持健康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消除病人生病的能力。积极心理治疗认为人人都具有两种基本能力:认识能力和爱的能力,人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这两种基本能力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分化为每个人的现实能力时发生冲突的结果。因此,积极心理治疗的立足点是激发被治疗者的这两种积极的基本能力,从而弥补传统心理治疗的空挡,体现出更大的人性意义,病人更容易接受,治疗效果也更好。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什么都失去了的、抑郁的或想要自杀的人,在意的不仅仅是解除痛苦,他们更需要的是美德、生命目的和生命意义。引发积极的情绪会帮助我们抵挡令人痛苦的心理疾病。积极情绪就像防震保护层一样,使我们不受伤害,使我们在悲伤绝望中重新崛起。好的心理治疗不仅能疗伤,还能帮助人们发现并培育自己的优势和美德。

  3.3 关于和谐消费问题的启示

  和谐消费旨在塑造和谐健康的消费市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它的基本原则与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和主旨是相符合的。和谐消费的要点是以人为本、尊重他人和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强调了消费者是和谐运转的消费系统中的核心;尊重他人,强调了在满足个人消费需求的同时,要限制贫富消费差距过大;尊重自然,强调了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障子孙后代的利益。

  积极心理学也强调以人为本,旨在揭示在既定的物质财富水平下,如何通过改变物质财富(作为外部因素)的呈现方式和选择手段,最大化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它可以为引导正确消费,控制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消费等不合理的现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会使商品的更新换代加快,制造出由大量的废弃商品及商品包装组成的垃圾,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违背了尊重自然的原则;同时也加剧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违背了尊重他人的原则。因此,积极心理学通过对外部物质财富的呈现方式和属性对幸福感的影响的研究,揭示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性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的危害,揭示和谐消费所应具备的特点和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出引导和促进和谐消费的建议和启示。

  3.4 关于积极幻想研究的启示

  积极幻想这一概念是由Taylor和Brown于1988年最早在学术界提出的,他们认为积极幻想是个体在生活中或面临威胁性情境、压力性事件时所做出的一种对自我、现实生活和未来的消极方面的认知过滤,这种过滤是以歪曲表征的方式投射到个体的自我意识中。因为积极幻想显示了个体对现实的积极把握和乐观知觉,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尊的一种保护,所以虽然它是对现实的一种背离,但它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积极心理适应。

  积极幻想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心理健康领域、调节心理资源领域、恋爱关系领域和跨文化领域。它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不切实际的自我积极看法、夸大个人对现实的控制感和对未来的盲目乐观。积极幻想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题,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它有助于个体在威胁情境下或应激事件中获得良好适应,特别是随着当代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幻想正越来越受到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其研究成果也将更好更多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

  4 总结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带给了人们激情、挑战和质疑。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发展和前进的,但它无论怎么发展,最终目的都是要造福于人类。心理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积极心理学更能有效帮助人们发展自身优势,促进自己与他人的成长。通过全体心理学工作者前仆后继的各项研究工作,我们相信积极心理学一定能成为人类的福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