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1

  学情分析:

  经调查了解约有一半以上学生已较好掌握本节所要学习的计算内容。但对于提问题,两加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很是生疏。因此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帮助计算较弱学生掌握6 7加减法计算,引导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本课全部知识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减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境图提出简单的 问题,并解答。

  2、过程目标:经历观察情景图,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从而更加乐学。

  教学重点

  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根据情境图提问题并回答,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教学教具:

  移动多媒体

  教学教法:

  组间比赛竞争 代币积累

  教学学法:

  独立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 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对比(表扬和批评)引导全班由乱而静。规范坐姿。反复练习正确的'坐姿和手势来集中学生注意力。

  明确教学目标,师生齐读。(师:有信心学好吗?以鼓舞学生士气。)

  二、自主合作 学习新知

  1、教师课件展示情景图,组织观察图,并让学生说出图中都有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只要合理给予肯定,不吝表扬。

  2、顺势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先独立思考,在举手发言。(评价表扬引导)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回答。先指名优等生提问题,再让稍次点的学生来提问题对于问得好的大力表扬鼓掌,对于提问不好的明确予以指导并加以鼓励。

  4、课件出示教材55页图,先让学生独立看图列算式,老师巡视了解情况并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虚线所表示的意思)

  组内交流总结不会问题。全班交流展示各组代表比赛,老师讲解关键,师生共同评价学习,最后记录各组成绩。

  5、教材55页2题,学习方法步骤同上。

  三、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对照教学目标来总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满足感,成就感。

  四、作业

  学生根据自身成绩自主选择作业。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2

  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减法的含义,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导人

  师兜一兜苹果,露出一个,让生猜猜有几个苹果。出示4个苹果,奖给坐的最好的小朋友,让他拿走。其他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还剩3个苹果,是怎样算的?生试说师板书:4-1=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减法。板书:减法

  二、学新知

  1、介绍“—”

  2、读算式:4减1等于3

  3、说说4、1、3分别表示什么?

  说说出示船图

  4、观察图,同桌说说图意,你想提出怎样的问题?

  三、还剩几条船怎样列式?

  四、师板书3-2=1

  说说3、2、1各表示什么?

  五、摆摆

  1、摆5只蝴蝶,划去3只,怎样列式?

  2、5个苹果,用手圈起两个,怎样列式?

  六、试试

  1、看图列式P33S,说说为什么这样列?

  2、游戏

  3、练习

  P33T1在老师的指导下做

  看图列式P33T2,生独立做

  4、指导写法

  5、:

  减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要想发现它,就要留心生活。

  6、作业

  七、必做题:P33T4

  1、兴趣题:回家搜集生活中的减法问题。

  2、板书

  减法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3

  教学内容:

  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目标

  1、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减法试题

  2、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加减发的含义,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和比较能力。

  3、培养学生爱学习和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6、7的组成图,

  1、生动手连一连

  2、动口说一说6、7由哪两部分组成?

  二、学新知

  1、出示主题图

  2、生观察说图意

  3、引导讨论:表示的意义。同桌讨论,小组汇报

  ?

  4、把两部分合起来列式?

  5、练习有关6、7的'加法

  3+32+44+3

  6、出示西瓜图,生说图意

  猜猜筐里有几个西瓜?根据什么?

  怎样列式?

  7、算一算

  7-26-57-4

  可以摆一摆,同桌交流汇报

  三、游戏

  四、练习

  1、看图列式P61T1

  先说图意再列式纠正

  2.比一比谁最快

  6-31+67-45+23+46-24+27-67-57-75+1

  3.猜球

  五、小结

  在生活中有很多得数是6、7的加减法,你能找到吗?

  六、作业:找生活中得数是6、7的加减法。

  板书

  有关6、7的加减法

  植树图西瓜图

  2+5=76-4=2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4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营造了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整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整节课的教学都创设了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并能结合情境解决问题,增加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把每个学生潜在的热情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巧用迁移,积极探究。

  学生已经认识了加法,通过加法来迁移,增进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在探究新知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动口、动手、动脑,利用旧知获取新知。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动手实践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最直接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经历了减法的形成过程。同时,通过动手摆一摆,也促进了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了减法的含义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数一数5以内的数。

  (1)从1数到5。

  (2)从5数到1。

  2.引入:有几支彩笔?(5支)送给小朋友2支,还剩几支?你们会算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5以内的减法。

  设计意图:利用“送彩笔”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

  探究新知

  (一)故事导入,揭示内容。

  1.智慧爷爷看见大家很会计算,想请大家帮帮忙,他现在一共有几个智慧果?(教师戴上智慧爷爷的头饰,左手拿2个智慧果,右手拿1个智慧果)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智慧爷爷谢谢你!(把右手拿的1个智慧果送给回答问题的孩子)

  师:智慧爷爷送给小朋友1个智慧果,他还剩下几个?你是怎么想的呢?先对你的同桌说说,也可以用学具摆摆看。

  2.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汇报:原来有3个智慧果,拿走1个,还剩2个。

  3.认识减法算式。

  师:像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减法算式来表示。(板书:3-1=2)中间这个运算符号“-”叫减号。(板书)这道算式是一道减法算式,读作:3减1等于2。(板书)

  (1)带领全班学生读两遍算式。

  师:减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减号后面的1表示什么?等号后面的2表示什么?

  (2)同桌之间交流、汇报。

  (3)小结:减号前面的3表示原来有3个,减号后面的1表示拿走1个,等号后面的2表示还剩2个。以后我们遇到这种“去掉”或“减少”的情况都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智慧爷爷送智慧果”的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及减法算式的读写法。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5

  教学内容: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

  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

  二、探究知识

  1、8的加减法,独立思考。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

  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

  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

  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

  谁愿意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

  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

  三、练习巩固

   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的游戏来完成。

  四、课堂小结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6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及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独立操作,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体会计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从学习者转变成参与者,从图中两位小朋友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再借助算式的对比,通过观察和探究,进一步感受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四基”在教学中得以强化。

  2.建立表象,由具体操作到看图列式。

  儿童的认知特点是由形象直观到抽象具体,教学中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这个认知规律,使学生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概括提炼。本教学设计就是由这一观念出发,先让学生观图,阐述列式,分析“一图两式”的特点,感悟计算方法,由看图计算到根据组成计算。接着延伸到“一图四式”,对加减法进行对比,感知加减法计算的互逆性,对计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 圆形纸片 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3+1= 4-1= 2+1= 5-2=

  1+4= 3-2= 1+3= 5-3=

  2+3= 4-2= 5-4= 5-1=

  2.复习6和7的组成。

  3.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及6和7的组成,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为学习6和7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5+1和1+5。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主题情境图左图(去掉图中的算式)。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图中的两个小朋友相对而坐,正在摆圆片写算式,圆片被分成两份,一份有5个,一份有1个)

  (2)如果把图中圆片的摆放情况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你能做到吗?(学生观察,写出算式5+1和1+5)

  (3)交流: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为什么不同?

  预设 生1:从女孩的角度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5+1。

  生2:从男孩的角度看: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1+5。

  小结:由于两个小朋友坐的方向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就不同。

  (4)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5+1=6 1+5=6)

  (5)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道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师引导学生得出:在这两道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得数相同,相加的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同)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根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2.教学6-1和6-5。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主题情境图右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这幅图中一共有6个圆片,被分成了5个和1个两部分)

  ①从女孩的角度看,6被分成了哪两部分?从6里面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一部分,还剩多少个圆片?怎样列算式?(学生观察,写出算式:6-1=5)

  ②从男孩的角度看,情况又是怎样的?你能列出算式吗?(6-5=1)

  (2)想一想,同一幅图,为什么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呢?(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

  (3)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6-1”和“6-5”比较简便呢?(6可以分解成1和5,所以6减5等于1,6减1等于5)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借助圆片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一图两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在观察、比较中继续深化对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理解,初步感知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教学4+2、2+4、6-2和6-4。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中间笑脸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中一共有多少个笑脸?从左往右看,你能列出什么算式?从右往左看呢?(4+2=6 2+4=6)

  (2)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4+2等于几呢?怎样计算2+4等于几呢?(引导学生从6的组成进行理解)

  (3)根据笑脸图,你能列出减法算式吗?(学生小组交流后写出算式:6-2=4,6-4=2)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 生1:我是这样想的,从6个笑脸中去掉2个笑脸,就剩下4个笑脸了。

  生2: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类似,从6个笑脸中去掉4个笑脸,就剩下2个笑脸了。

  (4)如果不看图,你想怎么计算这两道减法算式?(引导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关系,利用联想推出两道减法算式的得数)

  小结:同一幅图,观察的角度不同,不仅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4.学生合作学习5+2、2+5、7-2和7-5。

  (1)教师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

  师:刚才同学们很聪明,根据笑脸图列出了四道算式。那你们有信心根据这幅小棒图也列出四道算式吗?(课件出示小棒图)

  (2)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

  根据摆和算的过程,观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3)汇报,全班交流。

  (5+2=7 2+5=7 7-2=5 7-5=2)

  (4)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5.学习3+3和6-3。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三角形图。

  (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

  (3+3=6)

  (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

  (6-3=3)

  (2)想一想,为什么这幅图只能列出两道算式?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因为这幅图分成的两部分相等)

  小结:当两部分的数量相同时,根据同一幅图只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合作学习等方式,理解“一图四式”的列式方法,促进学生对加减法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关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

  第56、57页的内容,练习八的第7、8、9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圆片(7个红的、2个白的);7个红色圆片、3个白色圆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的确定,立足双基,注重发展,力求创新。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计算,有效地发掘了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为学习8、9的加减法计算做好了铺垫。]

  1.看图说话。

  (课件:出示恐龙图画)

  师:漂亮吗?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

  (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

  [看图说话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搜集数据的能力和想像能力。并为下一步尝试计算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情境。]

  2.让学生看图写算式。

  要求:小组分工合作。

  3人写算式,1人记录。

  [这里要求小组合作活动,旨在通过合作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同时,学生对8的加减法的尝试计算,有利于学生再现已有的计算经验,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活动(1人记录算式)

  A、摆9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

  师:摆一摆你们的圆片,计算以下题目:

  (老师边写算式边叙述)

  7个添上2个是几个?(7+2)

  2个添上7个是几个?(2+7)

  从9个里面去掉2个剩几个?(9-2)

  从9个里面去掉7个剩几个?(9-7)

  (板书:7+2= 9-2=

  2+7= 9-7= )

  [操作学具对学生的计算很有启发,但初入学的学生独立操作学具还有一定难度,故适当进行操作性指导是必要的。]

  B、摆6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计算:6+2= 8-2=

  2+6= 8-6=

  C、小组汇报计算结果(说明:以上计算都不要求学生说算法)。

  [创造空间,将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和恰当运用数学知识相结合。这种梯形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发掘计算的方法。

  想一想:

  5+3=( ) 8-3=( )

  3+5=( ) 8-5=( )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的方法很多,可能会用数数的方法,也可能想到组成,可能用到调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思想,还可能想到利用加法来算减法。总之,要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同时要注意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3.老师点拨,激发学生归纳加减法间关系的欲望。

  如:5+3=8,3+5就一定等于8吗?

  和你怎么知道:5+3=8,那么8-3就等于5?

  (学生在争论的同时势必要利用黑板上的算式对加减法间的关系进行不完全的儿童化的归纳)。

  [老师的一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学生主动、自由的争论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的一个目标,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意识和归纳意识。]

  4.帮助学生积累一个计算减法的方法。

  计算:7+1=( 8 )

  抢答:8-7=( )

  师:怎么想出来的?

  (大部分学生都会想7+1=8,所以8-7=1。这时,老师要抓住时机,利用评价手段让学生知道这种计算方法。如:他好棒呀!大家计算减法时很多都用数数或想组成的方法,他竟然能用加法来计算减法!今天我才知道,咱们班还藏着一个数学天才!)

  [一个恰到好处的表扬点出了一种计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了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的特点,它的效果胜过了三令五申的讲解。]

  5.通过谈话,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的意识。

  如:(接着和上面那位同学谈话)这是你这一节课的一个收获吗?它能用在哪里?

  (学生可能会举例子,如:要算8-6=?就想6+(2)=8)

  小结

  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板书课题:8、9的加减法

  学以致用

  分层次出示练习八的第7、8题

  第7题注意指导学生搜集数据,理解题意。

  第8题要配以故事情境的描述。

  如:小鹏是学校足球俱乐部的球迷,特爱踢球。瞧,星期天一大早,太阳还没出来,他就爬起来踢球了!

  谁能看图接着讲这个故事?

  (学生会讲出射门的有2个球,没射门的有7个球等情节)

  [读讲故事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积极地理解图意,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力和表达能力,并为写算式提供了丰富的数量关系。]

  计算:7+2= 9-2=

  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

  师:还能列其他加减法算式吗?

  (2+7=9 9-7=2 7-2=5)

  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作业

  教学设计说明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作了如下思考:

  1.以双基为载体,以发展为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知识、技能、意识三个方面:知识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活动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技能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三方面立足于新课标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的思想,对本节课教学起着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

  2.开放的教材观

  教材能体现出教学的目标和部分教学方式,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它毕竟是局限的,我们的一节课不仅仅只是两页纸。作为教师,要学会用开放的眼光洞悉教学的要旨,灵活地运用教材。在教学本节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增加了操作活动的内容,使学生在充分的操作中逐渐感受到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重视操作活动,使学生动手做学问

  学生不是白纸,数年的生活经历使他们也有了自己的认知经验,这是他们继续求知的基础,故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如:在本节课里学生要学习8、9的加减法,我先让学生根据恐龙图进行8的加减法的尝试性计算,使学生再现了已有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学会计算,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产生思考。

  4.教学方式多样化

  实际教学中,我们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整个一节课都顺着学生的思路,学生思维发散导致教学内容完不成;一是突出精讲多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把学生拉入自己的教案中,先进行填鸭式的讲解,再实施题海战术。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可取的!本节课采用了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和老师恰当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的现成结论,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在观察、尝试、探索、实践中获得体验。

  专家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在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点拨者。

  2.选择了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艺术性:采用师评、自评、学生之间互评等方式,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生。

  总之,此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活动的交流空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对知识的感受过程的重视,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8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35--36页中例1、例2及练习六的第1题。

  教材分析:

  有关8、9的加减法,与6、7的加减法相比较,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区别: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教材提供一幅小棒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这样安排由学生自己去发现2、6、8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写出了四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关于9的加、减法是在8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进一步强化一种摆法列出四个算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8、9的认识。学生在学习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副图列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为本课的一图四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

  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准备:

  挂图、小红花、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师谈话激趣:孩子们,在前面的数学旅途中老师带着大家去数学王国学习了好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要用学到的知识去闯关,有没有信心挑战?

  2、闯关练习

  (1)第一关: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卡片:

  6+1 4+2 7-1

  6-4 3+2 2+2

  4+3 6-3

  (2)第二关:填一填。(8、9的组成练习)

  3、揭示并板书课题:8、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学会了这么多本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8、9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小棒图,师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根小棒?小手举起来,一起数一数。(8根)

  (2)师提问:如果把8根小棒分成2堆,可以怎么分?(1,7)、(2,6)、(3,5)、(4,4)。

  (3)师:选择你喜欢的分法来说一说怎样列算式?(指名汇报,师板书。)

  1+7=8 2+6=8 3+5=8

  4+4=8 7+1=8 6+2=8

  5+3=8 8-4=4 8-1=7

  8-6=2 8-3=5 8-7=1

  8-2=6 8-5=3

  (4)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5)师小结一图4式的方法:一种分法可以列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列减法算的时候用加起来的得数减去相加的其中一个数,就得到另一个数。

  2、教学例2

  (1)小黑板出示例2图。师提问:你能通过摆一摆帮老师把这个表补充完整吗?

  (2)生摆学具,师引导填表。

  (3)同桌讨论:仔细观察表,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跟同桌说一说。(上排的数越来越大,下排的数越来越小,相对的两个数加起来都等于9。)

  师:对照这个表,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写出有关9的加、减法算式吗?写完后同桌交流算法。

  (4)指名汇报,师板书算式

  1+8=9 2+7=9 3+6=9

  4+5=9 8+1=9 7+2=9

  6+3=9 5+4=9 9-1=8

  9-2=7 9-3=6 9-5=4

  9-8=1 9-7=2 9-6=3

  9-4=5

  三、巩固练习

  1、我当邮递员。

  信有:6+2 8+1 9-1 4+5

  1+7 7+2 3+6 4+4

  师:老师有两个邮箱,一个是8号邮箱,拿信的小邮递员要算出信上的得数,就投进几号邮箱。

  抢答:(答对的小朋友奖励一朵小红花)

  3+6 93 9-2

  2+7 8+0 88 8-3

  3+5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知道了用以前学过的计算方法同样能计算8、9的加减法。你会算了吗?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9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课本第66页和做一做

  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加减法;一图四式。

  教学目的:

  ①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②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及信心。

  教学用具:相应课件、数字卡片、数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拍手背儿歌:(课件播放音乐)“小花猫喵喵叫,9和1真淘气,7、3、8、2也调皮,吹6,升4来作伴,5、5凑成一双手。小手小手真伶俐。嘿!”

  2、做游戏:找朋友;

  设计意图

  活跃学生课堂学习的气氛,对数游戏,使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复习过程。

  二、新授内容:

  1、激趣导入:

  ①(小朋友,老师看到红红的大苹果,太诱人了,瞧,他们来到了你们面前)

  课件出示左边9个苹果和右边1个苹果图:

  师问:你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请同桌间小声说一说。

  集体交流。

  课件出示算式: 9+1=101+9=1010-9=110-1=9

  (小结:这就是运用1和9组成10来进行计算的。)

  ②(现在,鸭妈妈带着小鸭子们游呀游,游到了课堂,看!)

  课件出示左边8个小鸭子和右边2个鸭子图:

  师问:你会说这个图的意思吗?试试看!请同桌间小声说一说。

  集体交流。

  课件出示算式: 8+2=102+8=1010-8=210-2=8

  学生齐读算式。

  (小结:这就是运用2和8组成10来进行计算的。)

  ③(看到同学们学习很认真,就把闪闪的五角星奖励给大家。)

  课件出示左边7个五角星和右边3个五角星图:

  师问:你能找出四个算式吗?先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其他同学同桌间小声说一说。

  集体订正交流。

  课件出示算式: 7+3=103+7=1010-7=310-3=7

  (小结:这就是运用3和7组成10来进行计算的。)

  ④(瞧,可爱的小精灵们扇动着翅膀也来到我们热闹的课堂)

  课件出示左边6个绿色的小精灵和右边4个粉色的小精灵图:

  先出示四个算式: 6+4=104+6=1010-6=410-4=6

  师问:你能根据算式说出图意吗?

  指名交流。

  (小结:这就是运用4和6组成10来进行计算的。)

  设计意图

  进行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看图说意的表达能力,学习倾听别人的意见,从面培养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

  2、知识的迁移

  师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答,出示课题:10的加减法。

  (老师把课本第66页的四幅点子图请到大屏幕上,<出示点子图>请大家分组讨论找出每幅图中藏有的四个算式。要求:一大组一幅图;四人一小组,将你们找出的`算式写在老师发的那张白纸上;时间定为3分钟。)

  指名展示学生的算式。

  学生评价。

  (小结:这就是学习10的加减法中的一图四式。)

  3、想一想:(10的加减法中还有一个特例)

  出示算式:5+5=

  10-5=

  请同学们用你们会说话的小手表示出算式的得数。

  问:同学们,前面的一图四式和这个特例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

  (小结:在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相同;在减法算式中,减数和差是相同的。)

  三、巩固新知

  1、出示叶配花图:

  (今天,医学小博士正在为生病的花朵治病,伤心哭泣地花朵想请大家来为它们治病,你们愿意吗?仔细观察查找病因。)

  课件出示图。

  要求:

  (1)请同学们找出算式;

  (2)治病。

  (小结:同学们,看着笑了的花儿,我们知道花儿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呵护它们,那么我们的校园会更加漂亮、整洁!)

  设计意图

  此处设计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集中体现。

  2、开火车:

  10+2 5+53+7 10-4 3+5 6+3 10-3

  2+89-6 10-84+610+-910-59+1

  学生心里想一想。

  以各种形式开火车。

  四、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

  教学设计说明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复习中的儿歌、对数,巩固练习中的找朋友、开火车等等。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教学10的加减法时,层次分明,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小组学习等形式,去找到10的减法算式。最后,课堂的教学中,力争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注意尊重学生的思想方法和独特体验,注意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师: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二、 提出问题

  1、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你说我讲红点中所示内容。

  (1) 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②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③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5只,我再拿出5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5和3合起来

  (2) 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生通过交流知道把5和3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 认识加号。

  (4) 理解算法。

  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5+3的算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

  三、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结合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待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象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五、走进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六、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11

  教学目的:

  1、使同学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准备: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一、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同学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12

  教学内容:

  教材一年级上册第54页“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机和是8分,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可以写出四个算式,并初步感知加感法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学习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看一幅图可以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出示蓝猫)

  ()蓝猫: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蓝猫,听说一(2)班的小朋友很聪明,今天,我要试一试你们的本领。

  2.同学们,蓝猫要试的'第一个本领就是请小朋友们和老师对口令,合成8

  (出示卡片8的合成)

  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蓝猫决定带你们去参观游泳馆,想不想去啊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学例1:(出示)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同桌交流)

  生:有5个小朋友在池中和3个小朋友在池边。

  生:有5位男小朋友和3位女小朋友。

  生:有7位不戴帽子和1位戴帽子。

  2、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又怎样解决问题呢?

  (1)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怎样列式?

  (板书)5+3=(8 )

  你是怎样计算的?说给大家听听

  小朋友们们说的很好,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可以知道5和3合成8,所以5+3=8

  (2)你还能再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

  3+5=8

  说说这道算式里的 3、5、8各表示什么?

  (3)你还能提出问题吗?(先在小组里说说)

  生:一共有8位小朋友在游泳,其中5位是男小朋友,那么女小朋友有几位呢?

  板书:8-3=( )

  生:一共有8位小朋友在游泳,其中3位是男小朋友,那么男小朋友有几位呢?

  8-5=( )

  说说8表示什么?5呢,3呢?

  3、比较算式,加深理解。

  小朋友们看,根据这一幅图,我们一共可以列出几个算式?(很多)并读一读这些算式。

  4.及时反馈:一(2)班的小朋友真聪明,一幅图就可以写出4道算式,真当蓝猫夸小朋友的时候,小白兔听到了,小白兔不服气的说:“这算什么,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道难题,如果你们能答出我的问题,那才叫本事呢?请看屏幕(出示54页试一试)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闯过了小白兔的难关,蓝猫可高兴了,它想带你们去开汽车,踢足球。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方法:说图意,列式

  2.游戏:摘苹果(每个苹果后面有一道算式)师出示苹果,指名回答

  3.看到小朋友们表现的这么好,美丽的蝴蝶页 过来给你们表演节目了,看看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列出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吗?

  生说算式,师板书

  四、小结揭题

  师:读刚才的加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得数是8的算式。

  师:再读刚才的减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8减几。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

  五、作业:

  55页第4题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1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第75页两道题的课件。

  2.学生准备小棒、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3+2+1=

  5+3+2=

  8-2-3=

  10-5-3=

  计算后先让学生说一说计算5+3+2和10-5-3两题时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他们着重说一说在5+3+2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在10-5-3的计算中是哪两个数相减。

  二、新课引入

  1.在复习题后面两道题的旁边出示如下两个算式。

  5+3-2

  10-5+3

  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复习题中的后两题和上面两题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谈话:上面这两道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叫做加减混合计算,这节课就来学习这样的计算。

  3.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三、学习新知识

  1.学习例1。

  (1)在屏幕上出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的场面。

  教师:屏幕上反映了什么内容,你能从屏幕上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教师: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3

  (2)屏幕上出现湖里7只天鹅飞走2只的场面。

  教师:湖里天鹅的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还有几只天鹅?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2”,把算式写完整4+3-2。

  教师: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减去2?

  学生:因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2只,只有从原来的4只和又飞来的3只这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里减去飞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数。

  (3)引导学生结合屏幕上出现的画面(或结合教材例1的插图)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

  (4)学习4+3-2的计算顺序。

  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屏幕上反映的湖里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讨论情况,并说出计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叙述过程在屏幕上的算式“

  4+3-2”中标明计算顺序并依次闪动“”和“”两部分。

  教师:第二步是几减2,为什么是这个数减2?

  学生:第二步是7减2,因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减去2,所以是7减2。

  2.学习例2。

  (l)在屏幕上出现反映“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2只后,又飞来3只”连续变化过程的画面。

  (2)引导学生根据屏幕上的画面写出算式。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屏幕上所反映的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4-2+3=。

  教师:上面的算式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先算减法后算加法。

  配合学生的叙述在屏幕上闪动“”。

  教师:为什么要先算减法?

  学生:因为只有用减法先算出4只天鹅飞走2只湖里还剩下几只天鹅后,才能算出又飞来3只后湖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教师:算第二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学生:第二步是用第一步“4-2”的得数“2”和3相加。

  配合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的前面一个方框里填上“2”,并在屏幕上闪动“”。

  (3)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面两道题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学生: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75页“做一做”的练习。

  (l)引导学生摆小棒,先在桌面上摆7根小棒,再拿去3根,然后又增加4根。

  (2)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把算式,7-□+□=□填写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数。

  (3)让学生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7-3+4=8所表示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计算。

  5-2+3=8-7+8=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定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和第二步分别是几加几。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1)学生分组观察第1题的插图,并说一说画面上反映的内容(重点说出小鸭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

  (2)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独立填写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2.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插图,明确要求,然后用线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3.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写算式的格式。

  六、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时所学习的内容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2.学生交流本课时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先分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所要注意的问题。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14

  学习内容:p14~16;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学习重点: 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

  学习难点: 1~5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1~5数字卡片;投影仪;计数器;小木棒

  预设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二、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三、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

  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四、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4)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五、练习

  p21练习二 1、2、3、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15

  教学重点:

  理解图上括号和问号的用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切实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具准备:

  小黑板、磁铁、磁力棒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图上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上看清楚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列式计算。

  2.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他们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教学中,根据情境的创设,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让孩子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一份做人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利用游戏,引入新课

  1.游戏一

  猜:出示6块磁铁,让生到台前来,一手拿几个,另一只手藏几个?请同学猜,然后说一句话,6可以分成()和()。

  2.游戏二

  小黑板出示:小动物找家

  7号房 6号房 5号房 4号房 3号房

  狗(7-1) 猫(7-2) 鸡(4+3) 羊(7-3) 青蛙(7-5)

  学生汇报,老师连线。最后让生发现:小青蛙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是小青蛙,你想住几号房?那么算式应该怎么改?(在此,告诉学生帮助别人是一种乐趣)

  二、利用情境,学习新知

  (一)加法应用题

  1.老师给大家讲故事,学生倾听

  有一天,几只小鸡在林中散步,忽然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边说边画雨和闪电)这时把小鸡吓得魂飞魄散,不知该躲到哪里去好,忽然看见树下有一个大蘑菇,于是他们急忙向蘑菇底下跑去(边说边画蘑菇和4只小鸡)问:先跑来几只小鸡?(生:4只)这时,又跑来几只小鸡(画2只小鸡)

  2.师:谁能用完整的语言叙述一下这个过程?(用上先后)

  生:先跑来4只小鸡,又跑来2只小鸡

  3.师随手加上大括号和问号,问:在这里,大括号和问号都表示什么? (生:表示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大括号表示把先跑来的'4只小鸡和后跑来的2只小鸡合起来(边说边做手势)下面的问号就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鸡?谁能完整的说一下图的意思?(生结合师的手势说图意)

  4.(稍慢)先跑来的4只小鸡和后跑来的2只小鸡是这道题的两个条件,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就是问题。那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呢?为什么?

  学生说,老师板书4+2=6

  5.在这里,4.2.6表示什么?(生:原来有4只小鸡,又跑来2只小鸡,现在一共有6只小鸡)

  小结:同学们,你们运用两个条件解决了问题,孩子们,真是好样的(竖起大拇指)

  (二)减法应用题

  1.师:可是几只小鸡同时挤在一个蘑菇伞下,你们看发生了什么事?(生:蘑菇伞被挤歪了)这时有几只小鸡特别懂事,为了不让同伴被淋湿,他们主动走了,可见,这3只小鸡非常爱帮助别人,(边说边画)大家看,一共有6只小鸡,走了几只(结合师手势把看到的图意在说一遍)那么剩下几只小鸡呢?

  2.师:这幅图告诉我们有6只小鸡,走了3只这两个条件,让我们求还剩下几只小鸡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6-3=3

  3.情感教育:林中的小鸡在困难时先想到了同伴,你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孩子,有爱心的孩子。

  4.师:刚才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学习了6.7的加减法应用知识,也可以说是用数学(板书题目)

  三、利用实物,巩固新知

  1.师:为了奖励你们表现这么好,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段优美的舞蹈(简笔画出示)指名说图意,然后让学生在本子上列式,指一名学生板演。

  2.出示磁铁,让学生利用磁铁到台前摆一摆,然后说图意,列式计算。

  四、创新(动、说、算)

  1.出示7根磁力棒,让学生自编应用题,说题意,列式解答。

  2.鼓励孩子摆出精美的图案,再说题意,列式计算。

  3.师摆:老师拿了7根磁力棒,用6根摆了一个木字,问小房子里还有几根磁力棒?如果拿出这一根磁力棒与木字合在一起,会组成那些字?

  五、课堂总结

  老师总结:刚才我们看图用三句话说了每幅图的意思,每一幅图都是一道应用题,第一题是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第二题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应用题,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与大括号与问号结下深厚的友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