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文言文(精选5篇)

和氏璧文言文范文第1篇

今天,我们学会了《蔺相如》一文,这个故事让人读得津津有味,让人读得回味无穷,让人读完以后还想再读一遍。因为这个故事写得生动优美,如同穿过雾霭的美妙音乐,这个故事写得非常流畅,如同哗哗留着的小溪。这篇课文分了三个故事,分别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我最喜欢完璧归赵这个故事,那我就讲这个故事给大家听吧!

有一个凶神恶煞、言而无信的昏君 ——秦王,他得知赵王有一个宝玉——和氏璧,秦王很想要,于是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赵王知道后,心惊胆战——如果不吧和氏璧给赵王,秦王就会派兵杀来,到时赵国就不保,如果拿和氏璧给秦王,又怕秦王不守信用,不吧十五座城池给赵国。当赵王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时,一个名叫蔺相如的平民来求见,他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意思,他回到住宿时,叫手下人换装,抄小路把壁送回赵国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我读完这篇课文后,不得不对蔺相如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因为蔺相如是一个机智聪明、智勇双全的大英雄啊! 当我依依不舍地盖上书时,我想:假如我也有蔺相如那么聪明、那么勇敢,那该多好啊!

和氏璧文言文范文第2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2、译文: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做赵国的大将去攻打齐国,把齐国打得大败,夺取了阳晋,被任命做上卿,凭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之间出了名。

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到了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赵王跟大将军廉颇一班大臣商议:想把这块宝玉让给秦国吧,恐怕秦国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骗;想不让给秦国吧,又担心秦国的大军马上打过来。(因此)商量不出结果来,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没有找到。

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下客蔺相如可以担任这个差使。”赵王问:“怎么知道他可以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了罪,私下打算逃跑到燕国去。我的门下客蔺相如拦阻我说:‘您怎么了解燕王?’我告诉他说,我曾跟着大王到边境上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因此我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去。相如对我说:‘赵国强而燕国弱,而您又受到赵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现在您却是从赵国逃跑去投靠燕国,燕国害怕赵国,他们势必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解衣露体伏在刑具上请求大王处罚,或许侥幸能得到赦免。’我按照他的办法去做,(果然)大王恩赦了我的罪。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勇士,又有智谋,应该可以担当这个差使。”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蔺相如说:“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换我的和氏璧,可以给他吗?”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赵王说:“拿了我的璧,(却)不给我城池,怎么办?”相如说:“秦王用城池来换宝玉而赵国不答应,理屈的是赵国;赵国给了宝玉而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屈的是秦国。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赵王问:“谁可以担当这个使者呢?”相如说:“大王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我愿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池给了赵国,就让它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一定将璧完完整整地带回来。”于是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出发,到秦国去。

和氏璧文言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云间诗派 宋徵璧 诗与诗论

宋徵璧,原名存楠,字尚木,又字让木,崇祯年间进士,入清为潮州知府。“云间三宋”之一,与陈子龙等交往深厚,是明清易代之际云间派的主力之一。诗文词赋俱擅长,亦长于诗论,有《抱真堂诗话》,点评汉魏人诗,常有所得。但宋氏以身仕二朝,常为士林所不齿,其作品亦传世不广今人对其之关注,与其在当时之文学活动、成就和地位都难以相称。故本文拟对其诗及诗论作一简要考查,以期展现出宋徵璧诗歌的基本风貌。

一、宋徵壁的诗论

宋徵璧的诗歌创作,在早期就已得到陈子龙等云间诸子的称善。陈子龙即言:“壬申以前,惟尚木之诗为可存。”吴伟业《宋尚木抱真堂诗序》云:“合前后篇什,自非岁月之深,阅历之久,不足以诣此。百世而下,论次云间之诗者。或开其先,或拄于后,兼之者,其在君乎。”宋琬《尚木兄诗序》则云:“三十年来海内言文章者必归云间。方是时,陈夏徐李诸君子实主齐盟,而皆以予兄尚木为质的,复有子建、直方为之羽翼,于是诗学大昌……”(宋徵璧在创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对理论方面的内容,他也有一些特别的看法。在他的《抱真堂诗话》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在一些序文、书信当中,宋徵璧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申张几社“诗宗汉唐”的观点。几社以复古为旗帜。宋徵璧则于诗论上与陈子龙相似,追求风雅,讲求寄托。一方面,他自评自己作品为“固风雅之翼”,陈子龙以“三变”之说概括其在创作时自觉以雅正为诗;同时他还以风雅之道要求为诗之人,他并不喜欢竟陵派,认为“竟陵之所主者,不过高、岑数家耳,立论最偏,取材甚陋,其自为主诗,既不足追其所见,后之人复踵事增陋取侏儒木强者附而著之竟陵,此犹齐人之待客……,吾只患今之学盛唐者粗疏卤莽不能标古人之赤帜,特排突竟陵以为名高。”通过对竟陵的反驳和对汉唐诗歌的推重,宋徵璧表达了诗歌重风雅旨归的思想。其《抱真堂诗话》所选诗评对象,极大多数为汉魏盛唐诗人,关于明以来的评论很少出现(全文共120余条,而明以后相关内容仅10余条),这也可作为一个证明。

其次,在创作思想上,宋徵璧注重作者的自我意识,强调要有一颗“美心”。即作家在创作时,要有感情的投人,要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诗歌创作中来。但他并不排斥对于诗歌语言、描摹的追求,只是要求在此内容上,必须要有一颗“美心”。其《抱真堂诗话》云:“诗家首重性情,此所谓美心也,不然即美言美貌,何益乎?”可见,宋徵璧是希望以“性情”、“美心”来丰满“美言美貌”的。从陈子龙、吴伟业等人对宋徵璧诗歌的推重来看,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吴伟业《宋尚木抱真堂诗序》称之云:“君子之于诗也,知其人,论其世,固已参之性情,考其为学,而后论诗之道乃全夫。”又引陈子龙评宋氏云:“尚木为学最蚤,取裁亦最正。”可见,与宋徵璧同时之人,即已认识到他对于诗道的追求和对于雅正诗风的弘扬。

第三,在诗歌艺术上,宋徵璧更推重清发真率的风格。他在《抱真堂诗话》中多次引用与“清”相关的诗句,如评颜延之诗云:“颜延之诗密如秋荼,《五君咏》独清出。”评谢胱谢混则谓之“清丽”;在引用诗句中也多有“清”字,如曹子建“泾渭扬浊清”、杜子美“砍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左思“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等等,这种旨趣实际上还是与宋徵璧对于雅正诗风的追求一以相承的。

在云间派之中,如此重视诗歌理论建设的,也并不多见。宋徵璧以雅正为诗之正道,力图恢复自《诗经》以来汉魏盛唐言之有物的诗道,与此同时也更强调诗人个人情感投入的重要性。他的诗论是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诗派诗论的重要部分,同时,也以自己的实际创作和评论丰富和发展了这些理论。

二、宋徵壁诗的思想内容

宋徵璧的诗歌创作极其丰饶,即使他曾说“朝夕纵观卧子之诗,乃叹诗之为道,其难也至此,因遂不复作诗,已经五六载矣。”但实际上,他的诗歌创作一直没有停歇过。吴伟业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为宋氏诗集作序云:“尚木之称诗,四十年矣。”宋氏诗作,今天流传已不多矣,十存之三四。就所存诗作而言,宋徵璧的诗作思想内容广泛,既包括酬赠诗,也有咏物、咏史、咏时事等内容。

宋徵璧与同里士子交游深厚,其诗作有很大一部分即为酬赠而作。其中,有一些是社集时所作之应制诗,在思想内容亦能常有扩展和创新,也能表现唱和诸人的诗情。如他和他的长兄宋存标两人各作两首的《十索诗》,均为仿照隋时丁六娘《十索诗》而作。六娘诗写一女子向心慕的郎君索求指环的事,宋徵璧则其一描戒指之形,其二扩展为“索锦帐”,对这一题材有了新的发展。又如其《柳枝词》四首,陈子龙亦作有四首,其余顾开雍、周立熏、夏允彝、李雯等都有唱和之作。其“玉关明月愁眉敛,渭水春风斗细腰”、“垂丝拗作珊瑚用,叶叶斜穿珠`弹”等,似乎更多的是社友之间竞比才情而为,在思想内容上并无甚建树。而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送别诗,能够真切体现出宋徵璧当时的情感,有一定的情感寄托。如《江南赠别》一首,其诗事待考,但诗中表达出的离愁别绪及送别的豪情,还是很能引起人的感叹,如“烟水苍茫事,笙歌次第愁”句及“雄心尊酒尽,安得为君留”句,都饱含了作者的深情。再如《送方扶予人都》一首,也写得饱含深情,其“从此振鳞沧海阔,金门紫凤碧琅歼”句,更是饱含了对友人的殷切期待和良好祝愿。此外,还有一些诗作是为吊唁追怀亡友而作。如吊陈子龙之《江上吟效太白吊陈子》,以屈原比陈子,表达沉痛的哀悼之情,其“兰台大夫弟子行,与尔同生不同死。死亦不足惧,生亦安足乐”感情浓烈深挚,感人至深。又如《闻舒章将卜葬》诗,则在回忆与好友往日“共悠游”的同时,表达出深深的失落和哀伤。

在他的诗作中,也常有对时事的关注,对战乱时期民生的关怀。宋微璧早年热心政治,其用世之心早已有之。他曾热心参与编选《皇明经世文编》,《陈子龙年谱?崇祯十一年戊寅》云:“携同公、尚木网罗本朝名卿钜公之文,有涉世务国政者,为《皇明经世文编》。”更曾自撰兵法类著作《左氏兵法测要》,陈子龙为之序引宋徵璧之言云:“进贤而退不肖,则本端矣;奉公而执法,则威立矣;洁几而恤下,则民固矣;扶弱而救灾,则邻怀矣;机敏而辞辨,则敌畏矣。”因此他的诗作常常能表达出强烈的用世之心。其《登州行》一首,其“戎旅骚然年一年,泥沙腾贵比金钱”,首旬即言厌战之心以及战争带来的社会问题。其“草根白骨青蟓哭,梨枣苍蝇衔腐肉”句,则直描战争带来的 民生疾苦,非常震撼人心,与陈子龙同题之“千村寂历烟火微,烬邑残城满鼙鼓”、“只有美女及衣冠,两城百万今为土”,皆极尽伤时之情。又如《归舟回望白门》“干戈满地伤漂泊,痛哭何由得请缨”,正表达了枕戈以待,关心国事的心理,其《悲来?乙酉》“旌旗迷气雾。涕泗慰山河。借问云台上,谁人更枕戈”,也是对国事充满了忧虑。对此,陈子龙有这样的评价:“既当兵数起无宁岁,慨然有经世之志,盖多感慨闵激之旨焉”。可谓恰当。与此同时,他还常常以咏史的方式,表达出一种英雄情怀和慨然用世之心。其《咏史》诗即云:“世讵乏智勇,至德天所私。当其罹忧患,危急仅如丝。”

咏物诗也是宋徵璧诗歌的思想内容之一。如《北郊看梅》即几社集会之事,对梅花的情态进行了描绘,“蕊繁枝干隐,影艳浮鸳宜”,情态逼肖。同时,在咏物的同时也寄寓了一定的思想感情,由梅花而想到“爱情因境羁”、“惟愁陇笛吹”,则将咏梅花推向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不是为了咏梅而咏梅。又如《对莺》,歌咏莺鸟,“惊梦海棠睡,衔花柳絮轻”,生动活泼,“幽栖闲不扰,斗酒为君倾”,则借物言情,写出了与友人的情谊。其《柳枝词》四首则极尽模拟描绘之能事。充分表现出了柳丝的情态和神韵,读来颇有风味。

三、宋徵璧诗的艺术特色

宋徵璧对诗歌发展和创作原则、方法等都有着自己的思考,但我们更可以看到,宋微璧的诗歌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有着较为鲜明的艺术特色。

首先,如前诗论中所言,宋徵璧很看重清新自然的诗风。也常常用这样类似于汉魏古风的朴素自然的语言来写诗。然而这又可被视为一种文学自觉,这与他作品的另一面――浓艳敷华迥然相异,后者正是宋徵璧作为“大家望族”、云间才俊的不自觉的艺术表现习惯所致。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两种风格和谐并存,相得益彰。如《明月照高楼》“明月何皎皎,静坐扬娥眉”、“白云更离离,乌鹊欲栖止”,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进行创作,很有《古诗》的风范。又如《夜夜曲》“北斗横天直,中野吐光芒”,写游子飘零之叹,则隐然有魏晋风度。另一方面,宋氏通过浓厚浮艳的描绘,给描写对象铺上了浓丽的色彩。如《夜夜曲》“金环纤腕红绡衣”、《春夜曲》“春筝缓卸银蝉吐”等,用词铺张,色彩鲜明。这两者并不必然对立。

其次,宋徵璧的诗歌中大量运用了比喻、夸张、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诗歌表现形式极其丰富。如《柳枝词》“玉关明月愁眉敛,渭水春风斗细腰”,以半弯“玉关明月”和初敛的“愁眉”来形容柳丝,可谓新奇,复又以渭水春风之曼妙写其神,而以美人细腰比喻柳丝之态,可以看出宋徵璧修辞手法之圆熟。王维《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诗云:“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宋徵璧此句诗,亦是取其神韵。又如《柳枝词》“垂丝拗作珊瑚用,叶叶斜穿珠`弹”句,则很明显地将柳丝比作珊瑚,把柳叶比作穿起来的珍珠,生动形象地写出柳丝的外形。

第三,宋微璧非常善于对于景物的勾勒。他常常用白描式的话语,将他所见的情景再现于纸端,读来恍然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描写战争的惨烈时,白描式的描写极其震撼人心,不禁令人掩卷伤怀。如其《登州行》“野寺烧残剩劫灰,僵尸横道间空榇”、“草根白骨青蟓哭,梨枣苍蝇衔腐肉”、“阴云惨冻烟失路,白雪三尺鲜血汗”等句,令人触目惊心,唏嘘不已。而以白描手法描绘景物,则使得作品俨然成为一幅精美的水墨画,如《江南赠别》“帆轻淮雨出,梦白楚天浮”,渲染出了一幅天地之间烟水渺漠的茫然之感,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作了充分的景色渲染。再如《晓》“深黄疑日月,浅碧辨山河”句,极状日月之朦胧,山河天地之淡远,神、形俱臻其妙。

宋徵璧有着较为详备的诗歌理论建设,巩固和发展了陈子龙等人的理论;同时,他也以自己丰饶的创作实践着这些理论。他以这样一种方式丰富了云间派的诗学内涵。在更代之际诗坛乃至整个文学史上,云间诗派能绚占据一席之地,宋徵璧功不可没,他也理应得到人们进一步的重视和研究。

注释:

①《奉贤县志?儒林传》云:“国朝宋徵壁初名存楠……,崇祯癸未改今名。”

②历来论陈子龙、夏完淳者,皆以宋氏兄弟为例,以证前者申志殉国,高迈绝伦;而后者委曲求全,舰颜事新。即如一般论者,亦少有为二宋、吴李抱屈者。宋氏诗有《抱真堂诗稿》八卷(顺治九年刊)及《几社壬申合稿》(崇祯五年刊)中部分,皆流布尺寸之间,人难知之。下文所引宋氏诗论及诗句,如无特别标注,皆出于此,不再标出。

③吴伟业,《吴梅村全集》卷二十八(文集六)《宋尚木抱真堂诗序》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④宋琬,《尚木兄诗序》,《宋琬全集-安雅堂文集》卷一,齐鲁书社,2003年。

⑤宋微璧,《抱真堂诗话》,见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下文宋氏诗话内容出于此者,不再一一注出。

⑥宋徵舆,《林屋文稿》卷二《酉春杂吟序》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15册》。

⑦“云间诗派”的提法,可参见谢明阳《云间诗派的形成:以文学社群为考查脉络》(台大文史哲学报第66期,2007年)、汪孔丰《云间诗派研究》(苏州大学2005年)及刘勇刚《云间派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等。

⑧陈子龙,《陈子龙自撰年谱》,《陈子龙诗集?附录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和氏璧文言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三门塘;中西合璧;刘氏宗祠;同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8-0231-02

贵州省拥有黔湘北部侗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古建筑――家祠。这些家祠主要分布于清水江下游的天柱县境内。天柱县家祠文化极其深厚,建筑典型,历史悠久,颇具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天柱宗祠文化是由清水江文化、木材文化、石头文化及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与侗苗文化融合而成。充满神奇色彩的清水江下游家祠群,已成为天柱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和魅力独特的风景线。其中,远口吴氏总祠、白市杨氏先祠,建筑规模宏伟,墙上雕画艺术精湛;特别是坌处镇三门塘刘氏宗祠更是异彩纷呈,成为民族文化之谜。

每个宗祠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内聚力和号召力,一代代传承,家族和家族精神才得以存在。刘氏宗祠是刘氏家族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刘氏家族的一个精神的文化场。刘氏后代在这个宗祠文化场里不断被磁化,使本族的优良品质不断发扬光大、内聚力增强。中西合璧的刘氏宗祠出现在三门塘或者说中西合璧宗祠出现在清水江流域是一种偶然还是社会的必然? 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今日刘氏宗祠必然出现。

一、明清时期王朝对侗族北部方言区具体实施统治

明代以前,中央王朝对侗族地区所实行的羁縻政策,只是限于版图而已,由于交通险阻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统治。侗族地区完全依靠本民族的规约、条款、风俗习惯进行自制,自生自灭。明朝建立后,中央王朝的力量随着征剿和平叛,逐渐深入侗族地区,开始对侗族北部方言区具体施行政治统治。从洪武五年至洪武三十年,明王朝多次在侗族地区调整行政设置,建立州、卫、所制度,加强对侗族地区的统治。随着王朝力量的不断深入侗族北部方言区,在政治上,对侗族北部方言区有了统一的行政规划;在经济上,安军屯田、疏通河道,使得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农具不断地进入,从而促进了侗族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集市贸易也迅速发展起来;在文化上,侗族北部方言区大力兴建府、州、厅、县卫学和各类书院。儒学在侗族地区得到传播,侗族士子加强了对功名追求的欲望。内地主流文化的进入,打破了侗族北部方言区的原有生活,侗汉民族融合不断发生,加强了侗族北部地区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以至于今天侗族北部方言区家祠林立,与南部的鼓楼群形成鲜明对比。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礼部尚书夏言上《令臣民得以祭始祖立家庙疏》说:“臣民不得祭其始祖、先祖,而庙制亦未有定制,天下之为孝子慈孙者,尚有未尽申之情……乞召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乞召天下臣民工立家庙。”于是,嘉靖皇帝下诏:“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在此历史背景下,清水江沿岸侗苗地区的大姓家族,为弘扬宗族名声,维系宗族团结,便由有一定权势和较高威望的人领头修建家祠。

二、祖先来自中原

据刘氏族谱所载及族人介绍,先祖刘旺系山东东昌府临清县枣林村人,出身农民。明初随明太祖朱元璋御驾南征北伐,先后取得攻占苏州、济南、沧州等十几次战役的胜利。多次战役中大败敌寇,军功卓著。后随明成祖参加靖乱之役立功,于建文四年(1402年)底授予永清左卫指挥使。永乐三年( 1405年) 改任常山左卫指挥使,后升湖广指挥使。永乐八年(1410年)春夏之交,他再次出征,杀败胡寇阿鲁台,八月回京,受封昭勇将军[1]。永乐十五年(1417年)刘旺病故,明成祖加封其后裔刘源及十代子孙可世袭指挥使一职。宣德八年(1433年)刘源调贵州铜鼓卫(今锦屏铜鼓镇)任掌印指挥使。化成十五年(1479年)铜鼓卫的刘氏五世孙的弟弟率家人迁到三门塘居住。刘氏五世孙的弟弟迁居三门塘,增加了与侗族相互接触的机会。在与本地居民长期的交往及通婚中,彼此吸收各自的文化传统,经过不断地融合繁衍,逐渐发展为三门塘的一支大族[2]。

三、木材业的发展、经济的发达

以锦屏、黎平、天柱、剑河等县为代表的黔东南林区,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植物品种有302科1038属3259种,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堪称天然植物源[3] 。因此产生明清时期繁盛的木材贸易。锦屏清水江边号称“内三江”的王寨、卦治、茅坪和天柱县清水江流域的“外三江”的坌处、清浪、三门塘, 成为全国木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门塘位于清水江中下游,清水江在羊渡溪口划江为界,上游称内江,下游称外江,由于当时规定外省木商不能进入内江采购木材,外地木商若要采购内江木材,只能由三门塘、坌处、清浪三个村寨的木行进入内江代客采购。于是,水势平缓的三门塘成了各省木商云集的重要商埠。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顶峰。从明代中叶起,该村成为清水江一个重要的木材交易的重寨,各地木商云集该村采购木材。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 年)三门塘人所作的《修庵碑记》称: “诸峰来朝,势若星拱,清河环下,碧浪排空,昼则舟楫上下,夜则渔火辉煌。”读此碑文,从中便可一览三门塘昔日的繁华与辉煌。因此,三门塘成为内外江木材集散地,是采购“皇木”、“苗木”的重要基地之一,并且是外三江中最盛的码头。俗话说,大凡码头,必有富商;大凡富商,必有豪宅;大凡豪宅,必是高档建筑。整个寨子也因此而富裕。刘氏家族的经济也日新月异。据三门塘老人说,在20世纪50年代,还能看见三门塘码头上挤满了木船,江面上漂满了木排,其情形颇为壮观。三门塘人在经济富裕的同时,文化视野也跟着开阔起来,木材商业文化所带来的独特的多元文化融合,在三门塘得到体现。由于侗族分南北两个方言区,三门塘属于北部方言区,三门塘的祖先们在漫长的与木材采运贸易有关的地方经济社会活动中,不断地吸收融合木商所带来的文化。三门塘人积累了独特的经济文化基础,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至于把三门塘命名为侗族北部方言区的“第一寨”。刘氏家族有了经济文化财富的力量,为建家祠夯实丰富的基础。这样就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判断力聘请资深名家设计建造宗祠,去设计建造体现本族祖先特色的家祠建筑风格。

四、设计建造者的文化底蕴及创新能力

刘氏宗祠的设计者是北伐名将、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王天培部下的部军需官。三门塘人王泽寰(1900―1957)(字济民),是三门塘村小寨人。据三门塘村民说,王泽寰是北伐名将王天培的侄子,曾随王天培南征北伐,曾居住在南京,村民也说他去过欧洲,见多识广,文化底蕴丰厚。抗战中曾常驻贵阳,后回归三门塘。王泽寰精于书画,书仿郑燮体,行草自成一家,尤精炭精画、油画及雕刻,名扬省内外。据三门塘村民说,民国初年,王泽寰随王天培军长北伐。天培遇害后,他解甲归田。回家路过广西,得炭精画师垂青,收为弟子,业精于勤,终获成功;还学得画后特殊处理技艺,使画永不褪色。返黔后,转任贵州省卫护营第五营营长,公余以画像为戏。抗日期间,曾给省长吴鼎昌画全家巨幅肖像,大受称赞,获酬金60块银圆,蜚声筑城。他的画艺登峰造极,但多存于达官贵人之家,鲜见于民间,为天柱县五大画家之一。王泽寰的生活经历以及文化造诣,对刘氏宗祠的中西合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西文化的结合来表达刘氏祖先源于中原,后代融于侗族的理念。刘氏宗祠是王泽寰对民族融合最有创新的解释。刘氏宗祠的建筑者由技艺超群的湖南宝庆人率队,历时两年完成。墙壁上精美的浮雕、流离的彩绘、巧妙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大开眼界,堪称一件集建筑、绘画、雕塑艺术于一身的艺术瑰宝。王泽寰和李应芳两位名家文化底蕴有机结合,把刘氏祖先“昭勇将军”表现得淋漓尽致。中西合璧家祠建筑体现了建造修建者对中原文化与骆越文化的生动形象的借用,汉民族自然同化于侗族的很好的例证。借用中西合璧来表现民族同化融合,体现国家自古大一统的风范。

由此可知,刘氏宗祠的建筑不仅要依靠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且还要依靠其文化历史底蕴、中央王朝的政策接纳和对外来木商文化的吸收以及建造者对家的理解。随着木材商业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域文化商人的流入,外来人口文化与当地侗族风俗习惯的不断融合,形成了兼具侗族传统文化与汉族文化特色的独特侗族北部文化方言区。三门塘刘氏家祠的诞生,造成了这个侗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典型代表。

刘氏宗祠不仅体现了刘氏家族的迁徙史、创业史,而且是一部家族文化史及家族自然同化融合于侗族的再现,也是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象征性产物,是体现从家庭到国家的思想转化。从宗祠的构思、策划、设计、风格、构造、牌坊、神龛、对联以及祭祀活动等,无一不是以反映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文化为底蕴来体现民族融合精神的。这就要求刘氏宗祠的设计建造者们及其所族众都必须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及对事物的创新能力及接受能力,而这又是依赖当地较长时间的经济文化积淀来完成的。

结语

三门塘有侗族北部方言区“第一寨”的美称,就是因为独具特色的三门塘家祠文化。其中西合璧的家祠建筑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原文化与骆越文化的完美结合,是刘氏祖先自然同化而融合于侗族的很好例证,象征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互融现象,象征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象征了我国各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整体。

参考文献:

[1] 李朝龙,李廷兰.贵州少数民族风情录[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118.

和氏璧文言文范文第5篇

将相和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

三、教学难点:

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

2、制作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

2、

介绍司马迁和《史记》。我国的古代文学名著浩如烟海,里面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叫司马迁,他写了一部杰出的著作《史记》,请同学们读读“资料袋”。

3、

《史记》这部著作有五个部分,“列传”这一部分是记叙大臣和重要人物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解题(将是谁?相是谁?)针对课题质疑。

三、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生字词。

3、

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写了几件事情?

(3个故事: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借助这3个小标题,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结: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用拓展小标题的方法)

这三个故事中,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

四、

学习“完璧归赵”这个故事

1、

从“璧”入手,介绍和氏璧,介绍时代背景。

2、

引入1-3自然段,了解“完璧归赵”的起因。

引:满朝的文武大臣和赵王商议了这么久,决定了没有?(没有)

作者的表现手法真高明啊!正当大家为难的时候,这种写法为谁的出场做了铺垫?(蔺相如)

3、

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呢?自学课文4—10自然段,抓住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的词句作批注。

4、

同桌交流。

5、

全班交流。

第八自然段

体会“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从语言上体会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他的理直气壮?(撞碎、强逼)体会到什么?

指名读、评价、男生读、全班读

从动作上体会

观察这幅图上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抓住秦王、蔺相如的神态和动作)

此时此刻,蔺相如心里怎么想?

找出这段话中描写动作的词,体会到什么?(理直气壮、无所畏惧)

指名读、全班读、师生配合读

第九自然段

体会做法:蔺相如为什么没有走?(使者风范、无畏强暴)

体会语言“大大方方”(心中坦荡、无谓)

指名读、齐读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他才肯叫出来。(考虑周全、缓兵之计)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机智过人)

6、

小结:蔺相如在与秦王的交手中,凭借他过人的机智、不畏强权的胆识,周密安排,最后完璧归赵。

7、

回到学习要求里提出的问题,填空:

蔺相如是个机智过人、勇敢无畏、热爱祖国的人。

8、

想不想看看司马迁在《史记》原文中对蔺相如的评价

。出示资料。

五、

总结。

板书设计:

将相和

廉颇

蔺相如

完璧归赵

机智、勇敢、爱国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文中讲述了三个小故事,谁还记得?

我们还知道了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

听了他的解释,老师产生了一个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和好了,那就说明他们之间一定有过------(矛盾、争执、不和)

板书:不和

二、新授

师:两人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读文,勾出造成两人不和的原因的语句。

幻灯出示:

1、????????????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幻灯出示)

师:原来都是官职惹的祸,蔺相如官职比廉颇高了,廉颇很生气的说了一段话,是哪一段?(幻灯出示)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廉颇说这段话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A:生气,不服气。

生B:嫉妒。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师:“能耐”是什么意思?

生:“能耐”就是“本事”的意思。

师:爬到我头上去了是指——。

生:“爬”是指由

上大夫升到上卿,从“爬”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他对蔺相如的不满。

师:你能把这种不服气、不满的情绪读出来吗?

生读,师生共同点评。

师:廉颇说的对吗?

生:廉颇说的不对。

:哪几个故事最能说明廉颇错了?

生:“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

师:那么我们就先来学习第一个故事(出示自学提纲)。

生按提纲自学完璧归赵的故事,然后进行交流。

师: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体现出来?

生: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从“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出示这句话)

师:蔺相如为什么说这句话?

生:他想把和氏璧要回来。

师:蔺相如为什么不把它抢回来?

生:抢的话有失礼节,也会受到秦王左右的阻拦。

师:老师觉得这句话中的“小”这个字有点多余,想把它去掉,同学们读一下,看看行不行?(教师演示)

生A:不行,如果有大毛病的话秦王也会看出来。

生B:如果有大毛病,这块璧也不会被称为无价之宝。

师: 那么 老师再把这个“小”加上,同学们读一读,比较一下,哪个更好?(教师演示)

生:学生读两句话,体会异同。

生总结:加上这个“小”字更能体现蔺相如的机智。

师:从哪里看出蔺相如的勇敢?

生: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所以把和氏璧拿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教师幻灯片出示)

师:这么好的璧撞坏了岂不可惜,蔺相如真的要撞吗?

生A:不会真的撞,真撞了就完不成使命了。

生B:蔺相如抓住秦王想得到和氏璧的心理,想保住和氏璧。

师:看来蔺相如心中有底,说话就有了气势,哪一个词语能表现出蔺相如当时的心情?

生:“理直气壮”。

师:哪位同学能把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语气读出来?

指读这段话,然后学生齐读体会。

师:一个“撞”字进一步体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体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

师:从这里看出,蔺相如是仅靠一张嘴就保住赵国的宝贝吗?

生:不是,而是靠他的机智勇敢甚至是性命才保住了赵国的宝贝。

师:那么,廉颇的话对吗?

生:不对。

师:第二个故事又体现了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读课文思考,小组交流。

生A: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

生B:我是从他逼秦王击缶看出来的。

师: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生A:因为他认为秦王要赵王鼓瑟并记录下来是在侮辱赵王。

生B:因为他认为侮辱了赵王就是贬低了赵国的地位。

师:蔺相如的几次要求均遭到秦王拒绝,他又是怎样做的?

生A:蔺相如说:“你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你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生B:一个“拼”字就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不畏强暴。

师:可以说,蔺相如又一次用自己的性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我们再来看廉颇说的话,对吗?

生:错了。

师:他有没有认识到自己错了?

生:没有,而且还处处刁难蔺相如。

师:面对廉颇的刁难,蔺相如语重心长说了一段肺腑之言,谁来读一下。

学生读这段话,教师幻灯片出示。

师:蔺相如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话对吗?在文中哪个地方可以体现?

生:对,在渑池之会后,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就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

师:也就是说渑池之会也有廉颇的一份功劳,蔺相如认识到了将相和则国兴,将相不和则国亡的道理。谁能用语重心长的语气再来读一下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体会语重心长的语气。

师: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肺腑之言,猛然醒悟,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他是怎样做的?

生:负荆请罪

师:发生了感人的一幕(出示负荆请罪的图片),不管是蔺相如的肺腑之言还是廉颇的负荆请罪都体现了他俩有怎样的共同品质?

生: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师:从廉颇的负荆请罪中我们应学习他什么品质?

生: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师: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敢于脱下战袍负荆请罪,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让我们展开想象,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看当时的人是怎么说的?(出示拓展想象1、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么?2、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3、这感人的一幕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师: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都能像将相学习,以班级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为重,就一定能把我国建设的更美好。

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三个故事,如果再第一个故事中秦王能如愿以偿,会不会有第二个故事?

生:不会。

师:也就是说,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如果渑池之会后蔺相如没有被封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还会有第三个故事吗?

生:不会。

师:所以说: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结果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非常好,听得很认真,想必也有很多收获,我们来做一下达标练习。(下发达标练习题)

达标练习:

1、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其中(???????????????)是(???????????)的发展。(??????????????????)的结果又是(?????????????)?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