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文化论文(精选5篇)

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拜占庭文化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融合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23)O9-0019-02

一、拜占廷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接触从冲突碰撞开始的。

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传统,使得拜占庭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融合是在激烈的战火硝烟中实现的。拜占庭与阿拉伯两大帝国的军事冲突由来已久,战与和的较量延绵了数百年。

拜占庭帝国和新兴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冲突是始于阿拉伯人对拜占廷属地叙利亚的征服。公元629年,先知派被誉为“真主之剑”[1]哈立德撒率三千名穆斯林战士攻击死海南端的穆尔塔,并与拜占廷的藩属国加萨尼部落发生激战。634年,阿拉伯骑兵攻占了与拜占庭帝国东部边防重镇帕特拉(Patra,今死海附近),夺取了大马士革和埃麦萨。636年,雅穆克河畔的雅穆克河战役,拜占廷在叙利亚的军事力量丧失殆尽。638年,基督教圣城耶路撒冷失陷;639年,阿拉伯人攻入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并于640年征服米索不达米亚全境。阿拉伯军队所向无敌,节节取胜,拜占庭军队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655年,阿拉伯舰队首次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但由于阿拉伯内部内讧暂时中断了阿拉伯人对拜占庭帝国的进攻,给了拜占庭喘息的机会。数年后,巩固政权后再次组织对君士坦丁堡进攻时,遭到了拜占庭人发明的新式武器的打击,这就是后来令阿拉伯人闻风丧胆的“希腊火”,阿拉伯扩张计划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在“希腊火”的威力下,拜占庭开始反攻,不断夺回失去的领土。[2]

阿拉伯与拜占廷之间的政治军事冲突关系持续了数百年,有战有和,各有得失。总体来看,阿拉伯与拜占廷帝国的军事冲突,七世纪阿拉伯处于攻势,拜占廷帝国败退、失地,处于守势。八至九世纪双方相持。九世纪以后阿拉伯帝国随着国力的衰落已无力进行大规模的进攻。 拜占廷帝国在力量强盛时也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多次发起反攻,如 645 年一度夺回亚历山大等城;九世纪曾派兵深入阿拔斯王朝的腹地。10世纪后半期,伊斯兰军事力量衰弱,不能阻挡拜占廷人对叙利亚的入侵,安条克等地又落入拜占廷人之手。[3]

二、拜占庭-阿拉伯文化随着军事的反复较量中不断地碰撞、交融

(一)效仿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制度管。

1.阿拉伯人借用拜占廷的部分官制和管理模式

阿拉伯人以疾风扫落叶之势,不断的往外扩张,阿拉伯国家逐渐成为一个幅员辽阔,民族复杂,人口众多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怎样把一个松散的庞大国家实行行之有效的管理,高度文明的拜占庭等国家的管理制度给了阿拉伯人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拜占庭帝国是一个王朝专制国家,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设立直辖市和各大区进行管理,推行基督教化政策,逐渐形成一种伊斯兰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元首:哈里发——为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最高首领,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中央官制——军政官员、税收官员、宗教官员;地方官制——五大行政区:总督、税务官、法官。“拜占庭的行政机关,包括财政系统,全被新的统治者所采用,这是任何人都会预料到的,不过曾依照中央集权制的路线稍加修改而已。在这些领域对于地方行政机构,也没有加以根本的改革。”[4]

2. 阿拉伯人直接接受了拜占廷的土地制度。阿拉伯帝国,除阿拉伯半岛外,绝大部分是拜占廷和波斯帝国的原来属地。这些地区早已确立了封建制度,阿拉伯人征服后,保存并发展了这种既存的封建生产关系,保持了旧的封建制度,并使之与阿拉伯传统制度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阿拉伯封建制度。

(二)吸收仿效拜占庭璀璨艺术

拜占庭艺术是拜占庭文化的精华部分,包括镶嵌画、壁画、纺织艺术、金属加工艺术、建筑、音乐和舞蹈等几个主要分支,散发出光彩夺目的光芒。

镶嵌画是最有拜占庭特点的艺术形式,这是一种艺术精华。艺术家首先在平整的石膏画低上勾画轮廓和画面的线条,然后将五颜六色的石块和玻璃块粘贴上去,最后,使用金片填充背景空白处。由于这种绘画采用天然彩色石料,所以其绚丽多彩的色泽可以永久保持,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艺术品。

哈里发们公开承认拜占庭文化艺术的辉煌,推行接受拜占庭文化的政策。阿拉伯人从各地招聘大批的建筑师,给以优厚的待遇,使他们从事城市建设。科尔多瓦的后倭马亚王朝哈里发吉姆二世向拜占庭皇帝提出同样的请求,为此还派专人到拜占庭帝国学习制造镶嵌画的技术,从后,拜占庭皇帝将一批镶嵌画赠送给这位哈里发,君士坦丁七世一次赠送给哈里发的镶嵌画就有140副之多。阿拉伯人接收和保护了拜占廷的城市建筑并在此基础上融合本民族的特征,形成具有阿拉伯-伊斯兰特色建筑艺术,充满“令人惊讶的拜占庭风格”。[5]

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阿拉伯地区 民族社会主义 产生根源 实践价值

阿拉伯国家作为重要发展中国家,又是七十七国集团和不结盟运动的主要参与国,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也对我国的发展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产生的根源

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特殊原因,正确分析原因有助于准确还原历史真相,了解当时国际国内因素,理性把握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

1.外部因素

美国在阿拉伯地区的霸权主义是其产生的重要推力。二战后,阿拉伯地区国家迎来独立解放高潮,众多国家纷纷独立。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阿拉伯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加紧在阿拉伯地区的新殖民扩张。为保持本国独立自主,这些国家选择选择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民族社会主义,以争取苏联援助来促进本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同时在阿以问题上,美国扶植以色列侵占阿拉伯地区土地等资源,严重的刺激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苏联在世界的扩张是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拉力。苏联经过二战洗礼,“拥有了远远超过美国以外任何国家的巨大优势”[1],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为与美国争夺“生存空间”提供可能。同时苏联强大的宣传机构和显著的建设成就,以及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时取得的成就,使一些阿拉伯国家迫切希望借助苏联以维持独立自主。

两极格局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和平的外部环境。阿拉伯地区地处美苏两极战略空间的过渡地带,使两国不敢贸然干涉别国内政,使阿拉伯国家有机会独立自主进行国家建设。苏联直接出兵干涉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却对南斯拉夫明目张胆的脱离第三国际组织无可奈何。在两极的战略线上,两国都很谨慎。

2.内部因素

内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根本原因要从该地区自身情况考虑。

阿拉伯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互通性是其产生的关键。伊斯兰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亨廷顿划分世界三个重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缺少兼容性而成为文明冲突的主要起源地。阿拉伯地区文化能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与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和科学性密切相关。

加入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为其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是第三世界形成的重要里程碑,“它们是两极国际政治格局中的第三种力量,是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2],使阿拉伯国家能在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上谋求自身发展。这样能摆脱美国的制裁和苏联的控制,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阿拉伯人民积极探索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阿拉伯地区有异于西方和苏联的特点,不能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或苏联模式,而要根据本民族人民的选择去制定方针政策。从根本上说,选择民族社会主义是阿拉伯地区人民根据自身特点,理性做出的选择。

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的产生是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经过阿拉伯人民“扬弃”的理性选择。

二、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很多不同,合理分析这些差异有利于认清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形势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发展。

目标不同。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侧重民族主义,“把阿拉伯民族的统一看成是阿拉伯社会主义的灵魂和首要任务”[3],目的着眼于阿拉伯民族地区,以阿拉伯民族复兴为主要目标。而科学社会主义不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的解放和发展,是以全人类的解放为目标,目的是从社会主义逐步走向共产主义跨入无阶级社会。

对待社会主义的态度不同。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目标是追求本民族的复兴,提出“阿拉伯的统一高于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看成是实现阿拉伯民族复兴的手段而不是目标。而科学社会主义是把社会主义看成是无产阶级通过自身努力、革命而实现的近期目标,将其看成通往共产主义的唯一正确途径。

思想基础不同。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长期受伊斯兰文明影响,以伊斯兰教义为根本思想基础,以神学为精神支柱。对待马列主义则完全依据发展需要而变化,早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有可能使阿拉伯人的个人消失而抵制马克思主义传播,更强调阿拉伯世界的精神财富。而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列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将马列主义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大众化的思想依旧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例如中国在以思想为指导,古巴以马蒂思想为指导的同时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

对待民族问题不同。两者虽都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但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更强调阿拉伯民族的反犹思想。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强烈反犹思想可从历次中东战争可见一斑。而科学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思想是倡导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正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促进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还有助于我国警钟长鸣发展本国社会主义事业。

三、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的实践价值及反思

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流派,在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关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留给我们诸多反思。

1.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的实践价值

首先,促进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形成和发展。无论是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产生,还是欧佩克组织的成立,都是对两极格局的重要挑战。随着资本主义阵营分裂、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依靠民族社会主义发展起来的阿拉伯国家成为美苏两极之外的重要力量,加快了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格局的形成。

其次,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是被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的正确理论。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以另一种形态指导着阿拉伯人民的独立自主和国家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果。这既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发展,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社会主义的探索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经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再次,促进国际社会朝着公正、合理方向前进。阿拉伯国家是石油的主要输出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战略重点,美国时刻想迫使阿拉伯国家政策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阿拉伯国家为追求独立自主发展民族社会主义逐步壮大了和平力量,进而结成联盟反对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的代表力量,是反美的“急先锋”。

第四,促进了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联合国在建成初期一直受美国控制,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并使重要和平力量——中国被排除在外。随着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众多阿拉伯国家走上独立自强之路,在很多重大问题上,“通过在联合国大会的多数表决票,做出较为符合实际的、反映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愿望的决议”[4]。使联合国能够代表大多数国家的利益,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就是在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下实现的。

最后,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进。阿拉伯人民经过二战的洗礼选择了民族社会主义,促进了阿拉伯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和社会稳定,扩大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影响力。在阿拉伯联盟和欧佩克组织的领导下,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维护了阿拉伯人民的利益。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进步,为其他国家进行民族社会主义建设国家政治、经济提供了经验。这些国家取得的成就“大概就是在有些人宣告民族社会主义终结之后,查韦斯、莫拉莱斯等人前赴后继地实行自己的民族社会主义的一个原因吧”[5]。

2.对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的理性反思

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在给阿拉伯国家带来独立自主和繁荣富强的同时,也给阿拉伯地区的国家带来无法回避的困难,这虽有美国对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封锁制裁和历次中东战争的破坏等原因。但真正引发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因素。

一些阿拉伯国家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急切的想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严重脱离本国或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和实施过左的政策,结果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周边局势紧张,而且使他们越来越穷甚至政权。阿拉伯一些国家和地区没能实现原有计划,根本原因是那些国家和地区还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恩格斯在1894年为《论俄国社会问题》所写的跋中的论述可以阐明阿拉伯一些国家和地区探索社会主义受到挫折的原因,他提出:“西欧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以及与之俱来的以公社管理的生产代替资本主义生产,这就是俄国公社上升到同样的发展阶段必需的先决条件”[6]。

阿拉伯地区的国家和地区所探索的道路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要与本国的民族主义相结合,“民族主义高于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是灵魂,社会主义是躯体”,认为宗教在社会上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伊斯兰教的基本思想被认为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在强调民族主义的情况下,它的目标、方针、手段以及思想基础等方面都与科学社会主义差别较大,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是不成熟的,所以很难在建设社会主义时取得突出成就,也未必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最终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探索社会主义时严重受挫。

阿拉伯国家或地区探索民族社会主义的挫折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以上主要原因的作用下,使得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既不能取得预想结果,也不能在剧变后坚持制度自信。

无论是苏联和东欧国家探索社会主义的失败,还是阿拉伯国家或地区探索社会主义的受挫,都不能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那不过是探索社会主义时其中某种模式的一种挫折。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取得的突出成就,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坚持长远理想。

参考文献:

[1]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19.

[2][4]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7,128.

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在以阿拉伯主题餐厅市场调研为中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背景下,本项目组对中国市场现有阿拉伯主题餐厅进行考察,走访一些地道纯正的阿拉伯餐厅,如南京的嘉珂舶、上海的ZAHARA、北京和沈阳的一千零一夜及合肥的马士革。前期,本项目组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中期掌握了一定基础数据和情况后,经过后期整理,得到了如下调研内容。

二、调研内容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主题连锁餐饮业繁荣发展,如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餐厅相继进入中国餐饮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各大城市蓬勃发展起来,这种融入西方元素的连锁餐厅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与追捧。由此我们把目光转向在国内拥有阿拉伯文化元素的餐厅,调查它们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为适应中国市场发展需要加以完善创新,然后分析它们能否以现代化阿拉伯元素主题连锁餐厅的形式为中国广大消费者喜爱。

三、发展状况

(一)阿拉伯主题餐厅具有文化吸引力。

走进餐厅,就会感受到浓浓的阿拉伯文化气息,优美的民族音乐在耳边轻声响起,座位旁边的墙壁上摆放着阿拉伯水烟,墙壁上镶着几幅阿拉伯特色的玻璃彩画,镂空的拱形吊棚配上晶莹剔透的水晶吊灯,还有角落里不经意摆放的阿拉伯精致小饰品,华丽的装修风格毫无保留地展现着那股属于阿拉伯的风情。

餐厅的装潢是完全按照阿拉伯古代传统建筑风格设计的,环境极富异国风情,无一不让人领略到阿拉伯文化的神奇之处,富丽堂皇、巧夺天工用在这儿一点儿也不夸张。阿拉伯餐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圆桌,这很符合阿拉伯人的习惯。根据国外同学的实地考察,在埃及他们从未见到过一张圆桌,不论在任何地方,这应该是一个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的风俗习惯。在这样浓郁的阿拉伯氛围里吃饭,让人感觉如同来到阿拉伯城市的某个饭馆里。

我们认为绝大多数消费者对阿拉伯这片广袤的大地知之甚少,但是我们相信消费者对阿拉伯文化大门内的新奇事物还是充满好奇的,对于在一千零一夜中描绘的阿拉伯民俗风情的特有魅力也是无法抵挡的。像阿拉丁神灯、魔幻飞毯,那些早已封存在我们记忆深处美妙的神话事物,若把它们带到现实中的阿拉伯主题餐厅,能否唤起你那些年幻想天方夜谭的美好记忆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比如,迪士尼乐园引用西方童话中的卡通形象和故事,成为乐园特色主题而风靡全球。

然而,它的现实发展状况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二)阿拉伯主题餐厅数量少、空缺大。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市场上阿拉伯主题餐厅数量极少,在南京这样的二线城市仅有一家,尽管这种发展状况窘迫,但其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城市众多,我们受到时空、经费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选取北京、上海、南京、合肥为调查对象,对其数量进行统计,结果如上图所示:

据上图显示,2005年~2023年,阿拉伯主题餐厅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是数量增长较缓慢,尤其在2005~2009年和2023~2023年期间数量没有变化。可见此类型餐厅在调查城市的市场占有率极低。

(三)阿拉伯主题餐厅消费人群局限,本土化困难。

据观察,在阿拉伯主题餐厅的顾客多以阿拉伯人、穆斯林、大学生为主,其他层面消费者相对较少。分析此现象,是诸多消费者对阿拉伯文化及饮食缺少了解,认识片面、不够深入。调查期间我们采访各行业人群,问及他们对阿拉伯世界的原始印象,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沙漠、贫穷、落后、战争,小部分人的回答是神圣、石油、土豪。其实不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文化与饮食,不论是否有对其他民族的借鉴,都一定有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阿拉伯国家之一的埃及经历过革命不久,但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它也有它引以为豪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以及独特的饮食风格。因为不论是战乱还是和平,人们都要果腹,贫穷就吃得差一点,富裕就吃得好一点,可不论吃得好、吃得差,吃的都是自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文明与习俗。因此改变人们对阿拉伯世界的片面观念及做好阿拉伯文化的正面宣传工作,是使阿拉伯主题餐厅为大众接受的重要举措。

(四)各地阿拉伯主题餐厅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从餐厅规模、基础设施、菜品数量、服务水平、厨艺角度来看,其发展不平衡,未能形成标准化体系。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度,为了使阿拉伯伊斯兰主题连锁餐厅渗透到中国消费市场,阿拉伯主题餐厅需要在保持其原有特色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当地口味的特色产品。

(五)现有阿拉伯主题餐厅缺乏资金支持、知名度低。

以南京嘉珂舶为例,作为南京唯一一家阿拉伯餐厅。通过采访店主,发现由于投资成本问题,只能将店开在地处偏僻的深街小巷里,空间较小,不能容纳更多顾客,从而不能让更多人了解。尽管如此,前来光顾的客人还是不远而来,一品阿拉伯风味。这些前来的人,很多都是通过别人口耳相传的。

四、结论

由于市场现状及对异域美食文化传播的需要,中国市场上需要注入一股来自中东美食的血液。通过该餐厅自身在市场上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并克服其不足,阿拉伯伊斯兰主题餐厅一定能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调查中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注重对阿拉伯文化的正面宣传。

就像许多偏远国家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穿旗袍、抽烟斗一样,我们国家许多人对阿拉伯国家的印象只有贫穷、战争和沙漠。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阿拉伯文化的这一偏见,对阿拉伯古老悠久的文明进行宣传。用阿拉伯国家的优秀文化作品吸引不同年龄层面的人,为餐厅建立消费群体打下基础,也让人们了解到阿拉伯国家政局现状。就拿我们实地考察的埃及为例,埃及经过长期战争与革命,现在国家政局已经基本趋于稳定,国家正在发展,贫穷、落后不再是它的代名词。出国留学的同学在确实感受到埃及相对中国的落后的同时,也感受到它独特的文化魅力及独具一格的餐饮风格。人们对阿拉伯国家的美好之处越了解,对阿拉伯餐厅的接受程度就会越大。我国民间与阿拉伯国家应该加强交流合作,使中阿双方能更客观全方位地了解彼此。

(二)食物口味需适当本土化。

阿拉伯菜想要在中国发展壮大,不做一些改变是不行的,简单来说,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华,就是极具代表性又可以被接受的。如对埃及主食阿依施、埃及人的早餐必备蚕豆酱的保留,一定让品尝者对阿拉伯餐饮加分。“糟粕”,毫无贬义,只是中国人无法接受的阿拉伯饮食风格。如阿拉伯人烤出的硬而无味、难以下咽的牛羊肉,一定要在佐料上加以丰富和改良,才能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三)寻求投资者和贷款融资。

因为成本的因素,相较于同类型其他主题餐厅而言,很多阿拉伯主题餐厅发展水平低,缺乏特色。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有很多阿拉伯国家希望文化能够走出他们的国门,进入中国。中国是巨大无比的消费市场,阿拉伯的商人巨贾也想进入中国分一杯羹。餐厅经营者可以向阿拉伯商人寻求投资赞助,这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办法。毕竟有成功的先例,马云争取日本软银集团董事局主席孙正义的投资,从而为阿里巴巴的发展带来资金上的强力支持,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

寻求贷款融资的方法也是可取的,但是作为一个没有雄厚资本作为支撑的经验者,贷款融资难度大,承担风险高。相较而言,寻求投资者入股共同承担风险的同时,也可以优化经验。

参考文献:

[1]陈志强.新编统计分析报告写作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

[2]钟沛然,钟勤建.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纵横谈.中国统计出版社.

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外族文化 融合

在公元7世纪到9世纪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阿拉伯伊斯兰民族的对外扩张势如破竹,并在第二任正统哈里发欧麦尔统治时期达到高潮。阿拉伯人民为了传播伊斯兰教,拥有着进行圣战的高潮热情和无畏勇气。哈里发欧麦尔素有“信士的长官”这一称号,他的军事威望和胆识谋略也使得伊斯兰远征军士气大增。与此同时的拜占庭和波斯却由于长期混战而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百姓疾苦。这样的内外优势使得阿拉伯伊斯兰大军所向披靡。于是,在短时期内就灭亡了称霸西亚千年多的波斯萨珊王国,进而又赶走了在西亚和埃及的拜占庭人,顺利挺进了北非地区。到了伍麦叶王朝时期,阿拉伯军事远征军成功征服了花拉子模、信德、安德鲁西亚等地区。阿拉伯帝国由此便神话般地成为了拥有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巨大版图的超级大国。

毫无疑问,伊斯兰教的征服扩张运动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虽然在思想、信仰、语言、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方面,阿拉伯民族文化同外族文化迎头相撞,有着多重矛盾和冲突。但是作为征服者,在给当地带来先进文明的同时,阿拉伯人并未激化同被征服着之间的矛盾。他们通过多种途径,使得外族文化同本族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独特的文化圈,成功地征服了外族文化。

一、地理征服

军事远征实则就是一场极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数十万人伊斯兰大军铺天盖地如蝗虫一般,迅速占领了外族人民的广袤土地。所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征服外族文化的地缘途径可简单概括为地理上的迁徙。其中,伊拉克的巴士拉和库法是重要的移民城市,巴士拉的移民主要来自麦地那和半岛北方的部落,库发的移民则主要来自半岛南方也门的阿拉伯部落。

移民人群可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军人及军属。为了扎根被征服民族,军人们在南征北战之际,将他们大批的家属从阿拉伯半岛分批转移到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地区,成功地巩固了伊斯兰大军的政权和统治。第二种,自动或者被迫迁移的个人和群体。这些人群并不属于军属,也未曾同部落的有组织有规模的迁移而离开半岛。

地理迁徙为阿拉伯人打开了征服外族文化的大门,他们从落后迁移到开化、从贫瘠迁移到富庶,外族文明的一切都让阿拉伯人感到新鲜无比。在国外建设上,他们大兴土木,建房、驻地、修桥、筑路;在政治上,他们废除旧制、建立新制以此来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与此同时,具有“拿来主义”的阿拉伯民族对不同的文化都能欣赏借鉴,以他者之长补己之短,由此创造出具有多样性的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堪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段神奇的历史。例如,哈里发开始效仿拜占庭的君主体质,采纳波斯的年俸制度,开始实行封建君主世袭制。又如,后世在很多阿拉伯建筑中也能够窥见外族艺术文化的影子。如在伍麦叶时期,阿拉伯建筑设计师借鉴罗马、波斯民族的建筑艺术,设计出具有圆顶、尖塔的清真寺。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事迁徙”给予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融合他族文化的机会,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又加快了它征服他族文化的进程。

二、血缘融合

伊斯兰初期的军事迁徙为阿拉伯民族进入他族打开了大门,也给予阿拉伯文化征服外族文化以地理优势。但是这仅仅只是多种文化交融的开始。阿拉伯人抓住这扩张和融合的佳景,在被征服的地区杂居和通婚,使得在血缘上达到了渗透、交融和征服。这种通婚的盛行离不开阿拉伯半岛所实行的奴隶制。

早在蒙昧时期,阿拉伯半岛上的各个部落为了掠夺资源而混战不断。战争后的俘虏、被劫掠的人都悲惨地沦为奴隶。奴隶没有自由,是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被随意地被进行买卖交易。所以,虽然学者对那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发展水平无法定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那时的阿拉伯半岛已经出现蓄奴。虽然阿拉伯半岛随后被伊斯兰教洗礼,逐步地走向文明和开化,蓄奴制亦开始受到质疑和排斥。但是,骁勇善战的阿拉伯人在对外扩张的进程中,不断取得胜利。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还是有大量的奴隶成为战争的产物。战争后的蓄奴可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战俘。由于圣战节节胜利,战后的外族俘虏数量剧增,大部分都沦为阿拉伯人的奴隶。据记载,阿拉伯一个普通级别的士兵就已经拥有一到几名不等的奴隶来伺候他了,更不用提那些阿拉伯贵族们了,他们的奴隶多达上千名。第二,平民。自古以来,普通百姓往往是战争和权利更迭中的牺牲品。那些没有参加过战争的外族平民,大部分被蓄为奴隶。其他幸运的外族平民们被释放为自由人,按制缴纳人丁税。但是,不论是沦为奴隶,还是被释放,这些全凭他们的新主人――穆斯林们决定。第三,被进贡的奴隶。战争胜利后,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自然随之缔结。进贡奴隶是最常见的条件之一。奴隶们毫无自由,他们侍奉主人,或是被买卖交易。这种交易使得奴隶的数量逐渐扩大。第四,女奴。女奴是奴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奴隶是主人的财产,女奴们更不例外。她们可以供主人们享乐,并为其繁育后代。生育的女奴不能再卖出或转赠,在主人死后才能获得自由。同时,也有不少外族平民女孩被送往哈里发宫廷。这些女奴能歌善舞,在阿拉伯艺术史上也占有着一席之地。

阿拉伯人,上到王室,下到平民,同女奴通婚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于是波斯、罗马、叙利亚、埃及、伯伯尔等血统便与阿拉伯血统融合,改变了原来单纯的血统。同时,由于欧麦尔在远征之前规定,俘虏和战利品必须送回麦地那,由哈里发分配和处理。所以大批俘虏在麦地那周转,混合了阿拉伯血统。加之麦地那的宗教地位,各族穆斯林每年前往朝觐,这也促进了血缘的融合。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奴隶也对当时的阿拉伯人产生了影响。有些奴来自于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在他们和阿拉伯人交往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阿拉伯人的素养。综上所述,这些与阿拉伯人杂居或者通婚后的外族人,再也不是纯粹的外族人,他们一代一代被赋予了阿拉伯人的印记,而且越来越深。所以,血缘融合使得阿拉伯人和外族人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家人”。

三、宗教思想影响

使外族人民皈依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人最重要和艰巨的任务之一。在阿拉伯远征军中,哈里发是既是军事统帅,也是宗教领袖。被派往每地的驻军领袖能够背诵《古兰经》、熟读《圣训》并且深谙伊斯兰教义。

每攻克一地,阿拉伯人就向外族民众们宣讲《古兰经》和伊斯兰教义,号他们皈依伊斯兰教。皈依的外族民众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首先,自愿者。有些民众认为伊斯兰教的教义正确、简单易行,与之前信奉的教义渊源同一,心甘情愿地皈依。第二种,被迫者。他们为了保住性命、避免缴纳人丁税被迫信奉伊斯兰。第三种,释奴。许多被释放的奴隶为谋得一官半职,服务于政府机构,开始学习阿拉伯语。第三种,有鸿鹄之志者。这些人皈依伊斯兰是为了改变被统治、被保护的社会地位,盼望着与穆斯林平起平坐,甚至掌握国家管理的统治的大权。他们不乏中有所作为的人。第四种,心怀不轨者。有一些外族民众,不甘压迫便假意皈依伊斯兰教,欲借此机会混迹穆斯林中,将他们原来信奉的教义在穆斯林中传播。比如他们用自己的教义注解《古兰经》、理解伊斯兰教义,扰乱穆斯林们的思想,导致穆斯林中派别林立。虽然皈依伊斯兰教的外族人民情况各异,但是皈依伊斯兰早已成为大势所趋。阿拉伯人对那些不愿皈依伊斯兰教的外族人宣战,死者为尸,活者为奴。

阿拉伯人对外族人进行宗教思想渗透的同时,在语言使用方面也开始有所规定。哈里发颁布命令,规定国家机关的公文、记录等一律使用阿拉伯文,代替原用的希腊文。阿拉伯人用阿拉伯语教授外族人诵读《古兰经》、《圣训》和其他教义等。在教授语言的同时,阿拉伯人十分重视整合、研究阿拉伯语,如他们设置原因符号、增加柔弱字母,并且创建容易书写和辨认的奈斯荷字体等。这一切的举措都使得阿拉伯语成为民众所使用的主体语言。阿拉伯语的迅速传播加速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外族文化的征服。

阿拉伯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标准阿拉伯语 挑战 应对策略

标准的阿拉伯语历史已有1500多年,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为光辉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纳忠教授指出:“伊斯兰教产生后,对阿拉伯人影响最远者莫过于阿拉伯语的普遍使用。”[1]语言是思维交流的工具,广泛使用标准的阿拉伯语,有助于阿拉伯民族的统一和团结。

一、标准阿拉伯语的形成与发展

公元7世纪以前,不存在统一的阿拉伯语。由于社会经济落后,阿拉伯人多由分散的游牧部落组成,各个部落有自己的方言,虽同属于阿拉伯语种,但差异很大,同一事物,同一概念,各部落有自己的语汇。马克思在谈到统一的民族语言形成道路的问题时说道:“方言经过经济集中和政治集中而集中为一个统一的语言。”[2]我们今天所说的标准阿拉伯语是北方阿拉伯方言历史发展的结果,它是在古莱氏方言的基础上,吸收众方言之特长于公元5世纪末开始形成的。麦加正处于当时半岛上的经济中心与宗教中心,因而其使用的古莱氏方言就成了其他方言的主导方言。麦加附近最大最著名的“欧卡兹”①集市不仅是商业集市,而且是阿拉伯人的文学聚会场所,半岛各地的文人们在这个场所里极尽所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行吟诗、诵文、演讲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麦加的古莱氏方言成为当时的共同文学语言。

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的产生与《古兰经》的降示,对阿拉伯语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古兰经》中有十处明确表明《古兰经》是用阿拉伯语―古莱氏族语言降示给世人的”[3],《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它的神圣性迅速统一了阿拉伯各部落的语言,消除各地方言的影响,使阿拉伯语成了各地方言的标准。随着阿拉伯人对外扩张时期的到来,逐渐征服了西亚北非广大地区,建立幅员辽阔的阿拉伯大帝国,他们在传播伊斯兰教的同时,也将阿拉伯语带给被征服的民族,在被征服地区,阿拉伯帝国实行语言阿拉伯化的政策。同时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历时百年的翻译运动,将大量各国古籍译为阿拉伯文。这些都进一步促使了阿拉伯语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了阿拉伯语走向世界。随着伊斯兰教与《古兰经》的广为传播,阿拉伯语对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影响尤为深远,正如纳忠教授所说:“伊斯兰教要求每一个穆斯林朝夕诵读《古兰经》。于是《古兰经》的诵读声回荡于山巅天涯,传诵于广阔的沙漠。天长日久,阿拉伯语不仅成为维系阿拉伯人统一阿拉伯部落的纽带,并成为以后东西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通用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世界性的重要语言,对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社会、宗教、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如今阿拉伯语成为各个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它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被列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二、标准阿拉伯语面临的挑战

(一)外来语的威胁

“从19世纪30年代起到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初,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陆续沦为英、法、意等西方殖民者的殖民地或保护国(仅沙特、也门例外)”[5]。西方殖民者通过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新闻、教育等手段控制这些阿拉伯国家,向阿拉伯国家人民推销他们的文化和宗教。他们中有的阻止使用阿拉伯语,也有的提出终止使用标准阿拉伯语,而推行自己国家所使用的语言,并改用拉丁字母,还有不少殖民者通过建立学校、兴办报纸、传教等方法宣传西方文化。西方殖民统治对阿拉伯国家有深远影响,其表现之一是各个阿拉伯国家通用西方殖民者的语言,英、法等语言在高等教育部分学科及商业、金融等部门广泛使用,然而标准阿拉伯语的使用范围并不广泛,因此不可否认外来语的使用对标准阿拉伯语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二)方言的影响

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诸多原因,说同种语言的民族分散在各地,语言差别逐渐扩大,在语音、词汇、甚至语法上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由此形成方言。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阿拉伯人大规模的对外扩张,阿拉伯语在被征服地区迅速传播开来。毫无疑问当地居民在学说阿拉伯语时,或多或少地受他们原先语言的发音习惯、语音、词汇的影响,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各地区的方言。阿拉伯各国在历史上受不同国家的殖民统治,方言词汇因此也产生变化。又由于阿拉伯世界幅员辽阔,各地交通不便,人们之间的往来不易,方言间的差别便越来越大。这些方言在语音语调、用词等方面与标准阿拉伯语有很大差别,标准阿拉伯语因其自身特性有复杂、繁琐的语法规则,而方言相对于它来说则更简单,因此日常生活中,方言的使用更普遍。一般阿拉伯人会用方言进行交流,许多电影、歌曲、电视节目是用方言演出的。由此可见,标准阿拉伯语虽仍处于阿拉伯各国的官方用语地位,但确实受到方言的严重影响。

(三)教育体制的缺陷

阿拉伯国家的教育有公立与私立之分,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相对于私立学校较差,公立学校的教师认为自己收入过低,社会福利与政府部门相比相差甚远,因而他们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教学质量上。例如在一些大学教育机构中,举办各类讲座的教师会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参考书籍和授课笔记的销售上。私立学校费用较高,它们能帮助学生掌握很多能力,但这些能力大多是关于对外语的掌握,而并非对阿拉伯语的掌握。对于外语的学习一直是私立学校教学大纲围绕的中心,也是它们吸引生源的“招牌”,这些均会导致阿拉伯语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下降。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会图一时之便采用方言上课,学生听到标准阿拉伯语的机会也就比较少,在交流过程中,他们会偏向于用外语与方言。又由于受到西方音乐和电影等的影响,学生不喜欢用阿拉伯语进行阅读,学习阿拉伯语缺乏新鲜感,缺乏动力,可见教育体制的缺陷局限了标准阿拉伯语的推广与使用。

三、应对策略

(一)提高民众对标准阿拉伯语危机的认识

标准阿拉伯语正面临严峻挑战,当代很多年轻人在排斥它,语言全球化也正慢慢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带有方言、外来语的醒目广告牌,人们的交流中也混合夹杂着方言、外来语,这些都深刻反映了标准阿拉伯语危机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凸显。因此面对这些挑战,首先要提高民众对标准阿拉伯语危机的认识,广泛宣传,提高各阶层人民使用阿拉伯语的自觉性。全民族从各国领导人、有关机构到各国人民都应该认识到:推广、使用阿拉伯语是关系到保持阿拉伯的民族性,维护民族统一、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性问题,是不容置疑和争论的问题。积极通过召开一些国际会议、学术论坛座谈等,关于捍卫阿拉伯语,重视标准阿拉伯语的使用和传播的决议、方案。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下,动员全体有生力量一起探讨标准阿拉伯语的振兴问题,制定并实施各种保护标准阿拉伯语的政策。

(二)重视标准阿拉伯语的教育

制定相适宜的阿拉伯语教育大纲,选用适宜的阿拉伯语教材,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标准的阿拉伯语。政府增加资金投资建立阿拉伯语专业教学院校,并提供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使这些学校快速发展并获得成功。同时保证教学队伍质量,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投身阿拉伯语教学,并在传播阿拉伯文化中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鼓励阿拉伯青年文学发展,让他们感受到阿拉伯语是优美且与时俱进的;鼓励阿拉伯本土作家创作出更多阿拉伯语作品,扩大阿拉伯文学的传播,促进阿拉伯语大众化;鼓励阿拉伯语翻译业的发展和更新,为阿拉伯语的教育提供多种渠道,拓宽教育范围。

(三)发挥影视传媒的作用

21世纪是一个传媒的时代,电影、电视、网络、报纸、传媒会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阿拉伯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媒体,构建信息量大、受众广泛、影响力强的传播宣传体系,制作推广标准阿拉伯语的教育节目,把它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采取娱乐性的方式实施标准阿拉伯语的教学。同时可以在电影、歌曲、电视节目、广播中用标准阿拉伯语演出,促使民众多听、多看标准阿拉伯语,从而达到多说标准阿拉伯语的目的。各阿拉伯国家的语言学会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媒介做好标准阿拉伯语的推广工作。

注释:

①欧卡兹集市是伊斯兰史前时代古莱氏人举办的最大最著名的集市。古莱氏人每逢朝季节,便在麦加附近举办3次大型的集市贸易,出欧卡兹集市外还有麦贾纳集市与佐迈?加兹集市。

参考文献:

[1]纳忠.阿拉伯通史[M].商务印书馆,1997:17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卷,第500页.

[3]哈吉?卡米尔?穆哈伊丁,著.王玉栋,译.《古兰经》对阿拉伯语的影[J].阿拉伯世界,1985(01):10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