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贫困大学生(精选5篇)

资助贫困大学生范文第1篇

综上所述,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爱心1站全体成员倡议,全校以班级为单位资助一个贫困学生,班级大学生自愿每月定期为贫困学生进行资助。

截至2023年,南财在校生超过2XX人,以50名学生一个班级计算,共有456个班级,每班每人每月资助2元人民币,每月给予受助贫困学生的生活费便有100元,从经济便有456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同时这些贫困学生还能得到大学生的知识教育,“班对一”结对子,帮助贫困学生学习知识,使他们成长为国家栋梁,也为国家差轻了负担,为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推波助澜。在校高校生中其中有20%的贫困生,如还有80%来做,也有352名贫困生能得到资助。

建立大学的宗旨与使命是为国家培养高科技人才,大学首要任务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其次便是学习科学知识。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晚,政府也正尽己所力为中国的教育普及做实事,才有了近年真正的九年义务教育。但在一些西部地区与边远山区,还有几千万家庭仍未摆脱贫困,一些微薄的生活与学习用品费用他们还是无没承受。在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学072班进行学生调查,全班47名同学中有43名同学愿意参加资助,加入校园爱心小站。

鉴于此事尚未操作过,又深知此事学生的力量比教师的力量大,更具号召力,建议“校园爱心站”的工作人员由学生担任,不想看着此事成为高校虚设工程的又一景点,以下为开展“爱心小站”的简单试行方法:

资助方式:每班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爱心小站”等机构,接受同学们资助金,志愿式资助,多少不定。在学校建立一个“校园爱心站”,为班级提供受资助学生,同时负责每月定时转寄班级资助款项。

全资助:全资助为从班级开始资助至贫困学生大学毕业,该班大学生毕业后仍有义务每月将资助的款项交给指定人员,由指定人员转交学校资助机构。

流动资助:流动资助为从班级开始资助至贫困学生大学毕业,原则上为每班资助至本班毕业,再将受资助的学生转接给大一新建立的班级,确保受资助学生一直得到资助直至大学毕业,各班每月将款项交给指定人员,由指定人员转交学校资助机构。(个人认为流动资助比较可行)

建立爱心书库:考虑到大学生的特殊性及自身的定位,若条件允许,我们将在资助学生所在学校建立爱心书库,注重从知识文化方面支援贫困地区。

一、书籍类型:

书库的主要捐赠对象为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为让捐来的每一本书都能发挥作用,请挑选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书籍捐赠,比如课本、辅导书、工具书、课外读物、各类适合少年儿童看的杂志以及适合当地教师充电的书籍,比如中小学各学科的学科指导类,参考类书籍,或者是进修书籍、光盘磁带等等。

二、书籍成色、版本:

1、书籍新旧不限,若有破损,请在捐赠前适当修补。英语类语言参考书能有相关磁带配套最好。

2、版本原则上不限制,但是诸如参考书、辅导书等时效性很强的书籍,太老的版本不建议捐赠。

三、捐赠流程:

1、有意赠书的同学,请整理您将要捐赠的书,挑选出适合捐赠对象的书籍

2、请到学校“爱心站”领取书库汇总表登记您的书目。格式为:书名,出版社、中/小学用书、捐赠人姓名、联系方式(匿名的同学可以不写姓名和联系方式)。

3、学校“爱心站”工作人员负责整理捐赠书籍统一邮寄到当地爱心书库。

宣传:建立“爱心小站”工作站,利用班级、社团、网络在全校进行宣传,也可以与学校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交流与推广。不定期组织爱心小站成员到受资助学生所在地进行慰问走访,甚至可以接受资助学生到大学来与大家进行交流

机构建设:班级成立爱心小站按申请先后的顺序统一命名为“爱心1站”、“爱心2站”……,以此类推

一、在班级成立“爱心小站”,原则上全班同学自愿成为小站成员,全班投票选出“爱心小站”工作人员:

1、“爱心小站”站长,负责协会总体事务。

2、“爱心小站”外联,负责与贫困组织联系及受助者联系。

3、“爱心小站”财务,负责每月接收班级同学资助款项。

4、“爱心小站”学习指导,负责定期对受助者进行学习了解辅导。

二、建立南京财经大学“爱心站”,负责向社会相关贫困组织进行联系,为自愿资助的班级提供受助者。并每月定期收集各班资助款额,分别寄给受助人。南京财经大学“爱心站”由学生组成,由老师进行指导。下设:

1、“爱心站”站长,负责“爱心站”总体事务。

2、“爱心站”联络,负责与受助者联系。

3、“爱心站”会计,负责每月接收各班级资助款项。

4、“爱心站”出纳,负责每月定期把各班款项分别寄给受助人。

5、“爱心站”内务,负责站内个爱心小站的档案管理。

6、“爱心站”管理,负责对外接待与管理及爱心书库的建立。

7、“爱心站”宣传,负责爱心站推广工作及后期网站的建立。

资助贫困大学生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贫困大学生 资助体系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4-133-02

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从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到十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无不体现了中国每一届领导人对教育的重视。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更好、更快地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发展,党的十分别从教育性质、教育地位、教育方针、优化教育结构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对教育公平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做好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无疑变得迫切而必要。所以,研究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优化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消除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困惑,使经济贫困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学者以及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发展历程

从1950年初至今,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过程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发生变化,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阶段(1952年~1983年)。第二阶段,人民助学金制度与奖学金制度并存阶段(1983年~1986年)。第三阶段,奖学金制度和贷学金制度并存阶段(1987年~1994年)。第四阶段,初步建立“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阶段(1994年~1999年)。第五阶段,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多种助困方式并存的助学体系阶段(1999年至今),这些模式充分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变化。

二、优化建立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明确指出:决不让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

教育部的信息统计: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为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为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为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

因此,如何在现有的办学资源和条件下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优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资助体系,让贫困学生上得起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促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以及社会的稳定进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意义。

三、我国经济贫困大学生新资助体系存在的不足

2007年5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建立了以“奖、贷、补、助、减”五位一体的高校学生混合资助制度,但由于贫困生数量众多,加上资助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如从资助面来说,对于部分边远地区、民族地区高校来说,政府资助仍然不能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需求;从资助额度来看,统一标准的实施,对于不少学校的不少专业,特别是民办高校的专业收费标准都在万元无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费问题;各高校的资助工作大多依靠经验和表面的比较感性的认识,对贫困生的认定缺乏合理的依据和方法;在资助资金的使用上标准不一,造成一部分学生重复受助;运行机制方面还有待完善;社会资助寡且不均,侧重物质资助,忽视精神资助等等。

四、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优化对策

目前,现行的新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国家对经济贫困大学生财政投入最多、资助范围最广、资助力度最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实惠最多的一项制度安排,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此基础上,优化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有效解决和填补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使其在优化和总结中得到升华,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1.完善建立经济贫困大学生认定及动态管理系统。经济贫困大学生是指由于经济困难而缺乏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生活质量达不到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水平,处于困难、窘迫状态的在校大学生。一般来说,高校贫困生可分为特困生、一般贫困生和突发意外贫困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是学校实施各项资助措施的依据,关系到公平、公正、合理的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国家及学校制定的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对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在开学初就通过建立家庭信息档案、调查考生档案、现场摸底调查等方式进行初步摸底,严格审查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并在开学后,利用同生源地学生对申请贫困资格的学生进行调查认定,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干部应深入宿舍、食堂收集详细信息,掌握学生的总体消费情况,如电脑、手机的来源、品牌、话费使用情况等。建立动态的贫困生档案,对贫困生实施诚信记录、学习情况、思想和心理情况等方面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公平有效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提供保障。

2.大力推进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利用金融手段完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受到高校、经济贫困学生及家长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故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没有达到预定目标,需要切实加以改进和完善。

为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满足经济贫困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国家应坚持“方便贷款、防范风险”的原则,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制,改革贷款审批和发放办法,完善还贷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进一步改革财政贴息方式,除实施对学生贷款利息给予50%财政补贴的做法外,还应该进一步降低毕业后学生的贷款利息,让这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能够轻装上阵,减轻生活负担,增加自主创业和成功就业的机会,彻底摆脱贫苦。二是对毕业后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的借款学生,经批准可以奖学金方式代偿其贷款本息。三是将学生还款状况直接与自身多方信用记录相联系,对学生贷款进行第三方保险公司投保,以保障助学贷款的发放工作能够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有实效的开展。四是大力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减轻高校集中于某金融机构集中借贷的压力,更加明确银行和贷款学生及家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便于生源地银行就近进行贷前调查,增强学生的还款意识。

3.健全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法律建设。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以宪法和相关法律为核心,以政策规定为主体的有中国特色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但是尚且存在不足,对大学生资助制度的规定,还只是属于宣言性立法,比较原则、抽象、笼统,缺乏程序性规范、可操作性差,执行者的主观判断因素很大,势必会影响资助体系的继承性、统一性和稳定性,不利于社会大众对资助体系的了解,也不利于政策的贯彻执行。

所以,具备一套科学、完备、严谨的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法律体系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标准。一是制定《大学生资助法》,根本保障资助体系建设的稳定性和继承性。二是立法是基础,普法也很重要。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了解各项政策,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得到法律和政策保障。三是建立严格的贫困大学生资助监管机制,规范教育救助管理制度,保障资助体系过程的公平。对于工作人员出现的、违犯法规等行为应给予行政处分,进而促进教育救助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4.拓宽助学渠道,搭建多元化资助平台。为了达到国家“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政府、银行、高校、社会为主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可多渠道获得资金来源,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依然存在很大困难,政府在扮演引导者和实施者角色的同时,还是不能完全解决日益严重的贫困生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开拓立体式、多元化资助局面,拓宽学校设立助学资金、社会捐助、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搭建多元化资助平台。一是加强校企合作,争取得到社会的支持,与对口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采取直接捐助或设立奖学金,也可以勤工助学岗位,提供实习岗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不但可以有效资助经济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高质量实现就业,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可谓是双赢选择。二是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慈善基金组织筹划资助基金。发行中国教育,就像国内已经发行的福利、体育等公益性,通过发行高等教育在民间筹集资金,以促进高等教育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利用中央专项公益金润雨计划部分专项资金,设立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用于资助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到校报到。

5.完善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辅助措施。资助经济贫困大学生不同于一般的扶贫。大学生已是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年轻人,开始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如果忽略了资助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疏导、精神关怀、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等等,就会使资助效果大打折扣。

一是纠正部分经济贫困大学生的“等、靠、要”的懒惰思想,防止他们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和错误的价值观,鼓励他们自觉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炼,增强自己耐挫力,成为“精神上的贫困者”。二是鼓励经济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用身边成功的自强自立的典型激励他们摆脱心理阴影,使他们“贫”而不“困”,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三是加强诚信和感恩教育,将大学生诚信档案里的表现作为衡量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教育和引导每位受资助者深刻领悟和体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自己的情感,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珍惜自己的借贷信用和名誉,认真履行还贷义务。四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较,贫困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因此,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通过集体咨询、个别面谈咨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等心理咨询形式,提高贫困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此外,还应该通过学生组织开展一些爱心活动,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了资助,也应该把爱心传递给一些和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还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在帮助别人中发现自身优势所在,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接纳自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2004

3.戴海群.对建立高校贫困生资助系统的思考[J].教育探索,2023(7)

4.王志臣,宋颖,刘荣贵.基于教育公平理论的高校资助体系构建[J].2023

资助贫困大学生范文第3篇

随着高校扩招,贫困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为了帮助高校贫困学子顺利地完成学业,2002年5月财政部和教育部宣布设立国家奖学金,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定额发放给4.5万名在校大学生,总规模为每年两亿元。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目前,单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分别是:8000元/人•年、5000元/人•年、3000元/人•年,全国资助名额分别为5万人、51万人、340万人。随着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资金和精力不断加大投入的同时,伴随出现的却是受助学生感恩缺失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受助学生认为受资助是理所当然,“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抱怨资助金额不高、覆盖面少、相互攀比资助款,而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一直高居不下,更不用谈感恩之心、回报之行。这些学生的负面影响极其恶劣,所以对当代的贫困大学生构建感恩教育体系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者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当代贫困大学生感恩缺失表现

第一,对父母缺乏感恩之心。早几年媒体曾报道,一名中国药科大学镇江校区的大学生为担心衣着破旧的母亲被外人看到后笑话,竟将从河北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校门口,母亲带来的一篮粽子也让她原封不动地带回去,最后,这位母亲不得不含泪离开。这无疑是当代贫困大学生不懂报父母恩的典型例子,然而当代有不少贫困大学生存在这种扭曲的心理。[1]第二,对学校、师长缺乏感恩之心。当代大学课堂,很多学生不是趴着睡觉,就是低头玩手机,或干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严重不尊重教师及其劳动成果。而迟到、早退、缺课已经成了普遍现象,更不要提课前帮教师擦黑板,甚至在校园碰面也不会打招呼。对传授自己知识的教师尚且如此,那就更加不用谈什么回报母校、以母校为荣、关心母校的发展现状了,有些毕业生甚至埋怨、诋毁母校,甚至采取过激行为。[2]第三,对国家、社会、他人的帮助缺乏感恩之心。丛飞一生靠义演资助183名贫困儿童,捐款300多万,但在病重住院急需钱治疗时不但没有得到一个受助者的帮助,反而接到许多受助学生的家长打来电话“要钱”,有些没有及时收到学费的家长们对丛飞产生了怀疑,认为他反悔自己先前的承诺了。20多年来,退伍军人高健民先后关怀资助过130多名学生,而这些受助的学生在毕业后,主动与他联系并表示过感谢的,还不到10%。[3]

三、当代贫困大学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分析

第一,社会上普遍认为当代大学生主要由“90后”组成,由于“90后”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自我意识强,而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很淡薄,从而其言行举止缺乏感恩的表现。[1]第二,有些观点认为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是由国内的应试教育引起的,因为国内长期以分数看待一个学生的好坏,以高考成绩作为重要的指挥棒,严重忽视综合素质教育,很少提及感恩教育。[2]第三,有一部分观点则认为是由于中国处于社会转型之中使许多人的内心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而导致这一现象。在校园里表现为,有的学生可以一掷千金,有的学生可能付不起几百元的学费,在这种情况下,使受助者产生一种“理所当然”、“受之无恩”的心理。换言之,受助者认为那是他“被剥夺的”或者“本来就应该得到的”,因此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失而复得”,既然“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而且很可能还“远远收得不够”,甚至“收吃了亏”。那么,“感恩之情”自然就无从谈起。[3]

四、浅探把资助工作和感恩教育有机结合

如何把资助工作融入到感恩教育中,关键是让学生学会知恩、识恩、感恩及报恩,这需家长、学校、社会、国家的共同努力,是一项长期工作。第一,资助模式的转换。由于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无偿资助往往在无形中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同时也为了让受助者领悟感恩的重要性,学校应转变观念,让受助学生在接受资助后适当地付出劳动或对施助者表达感恩之情,或重视有偿资助工作的开展。这有利于把“感恩”植入他们心里。其一,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换。目前各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资助除了国家奖学金外,还有各种形式的社会、企业或个人的奖助学金的设立。在设立奖助学金的评选细则时可以要求受助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或做义工,或积累到一定的“公益分”才能优先评选下一年的奖助学金;其二,大力开展已有的有偿资助模式。目前高校有偿资助模式主要是勤工助学和国家助学贷款。由于有些高校不重视校内勤工助学工作的开展,致使很多贫困大学生要到社会上找兼职,把有偿资助推向社会固然简便,但应该是校内外勤工助学兼顾才能更好地帮助贫困大学生。而国家助学贷款更应大力开展,但目前有些高校却怕毕业生不还贷从而影响该校的违约率,而压缩贷款规模,这不利于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第二,高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感恩教育体系。其一,感恩教育从教师做起。俗语有云: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当前的学生;其二,让感恩教育走进宿舍。大学生的宿舍就像第二个家一样,高校资助工作者和辅导员教师应经常走进宿舍,特别关注和关心家庭贫困学生,需定时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思想动态,适时进行感恩教育;其三,让感恩教育走进课堂。感恩教育就像一碗心灵鸡汤,不定时地开展相关的讲座,甚至高校设置相应的课程,宣传感恩思想和理念,进行专门的课程化教育,能让家庭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四,榜样教育。目前高校都会评选励志或优秀的学生并宣传其事迹,例如“自强之星”、“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等,却鲜少评选具有感恩教育的大学生典型,也很少见宣传有代表性的感恩人物事迹。但恰恰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典型的人物宣传有利于刺激贫困大学生的感恩觉悟和提高其感恩意识,这是做好贫困大学感恩教育的不可缺少部分;其五,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要组织贫困大学生策划开展感恩的课外活动,不但能让贫困大学生得到锻炼,而且让其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受到的感受和启发会更深。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只有做到知恩、识恩、感恩及报恩,才能学会自尊、自爱,然后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领悟生命和生活的真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个人才能得到正面的发展。

作者:张健儿 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静,陶虹.试析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J].基础理论研讨,2009(20);37-38.

资助贫困大学生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贫困生 资助模式 输血变造血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1现阶段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转变

针对现阶段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问题,贫困生资助的模式和关注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贫困生自主学习能力。《2000 年:中国教育白皮书》在“高等教育的使命与功能”中指出:高等教育要“为学习者提供可以终身接受高等培训和学习的空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多次提到发展大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因此,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帮扶”的基础上建构能力资助模式时应激发贫困生的自主学习机能,形成高尚的、持久的远景性学习动机。

第二,注重对于贫困生的“心理解困”。家庭经济困难和客观环境的限制给贫困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了自卑、焦虑、依赖、妒忌和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因此,创新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做好心理辅导和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

第三,注重贫困生就业与创业能力。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随之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来自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尤为突出,经济上的贫困和人脉关系的薄弱等因素导致了他们的就业与创业能力竞争力略显不足。

因此,高校对贫困生不仅仅是实施“经济帮扶”,还要注重贫困生的心理解困和能力开发,实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

2研究贫困生资助模式转变的意义

在已有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下,研究创新贫困生资助模式的重大意义之一在于优化贫困生的管理环境,使真正的贫困生得到切实可行的帮助与培养。贫困生认定程序不严谨,部分“假贫困生”混杂在贫困生人群中获取资助影响了真正贫困生正常的利益获取;贫困生认定程序繁琐,贫困生证明单位与学校联动不足;贫困生管理体系建构不完全,系统化数字化信息管理模式欠缺;贫困生受助情况追踪不足,资助实效评估不足。这些问题影响了贫困生资助金的切实发挥,只有转变研究贫困生资助模式,优化贫困生管理环境,才能有效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贫困生具有独立意识,自尊心强,压力大,志向远等特点,而他们在承受着诸如学费、生活费等经济压力的同时,还承受着由此引发的心理压力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研究贫困生资助模式,切实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使他们具备创新的思维方式和一定的创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贫困生而言无疑是受益终身的财富。此外,作为普通的大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设身处地地站在贫困生的立场,结合自身作为学生的特点与潜力,进行大学生资助的创业创新,惠泽同龄学生,也是研究大学生资助模式的一大意义所在。

研究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关注贫困生的内在需求,着眼于成长动机的唤醒和综合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激发贫困生向贫困挑战的信心和勇气,使其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解困,更好地进行大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3新时期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模式探索――以浙江传媒学院“青橄榄”爱心公社为例

3.1青橄榄爱心公社的创建与积累

青橄榄爱心公社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服务中心。本公社是一个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慈善超市建设的倡议下成立的塑造大学生服务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帮助校园的困难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自力工作的校园公益学生组织。公社从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现状出发,通过对“输血型”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帮助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资助模式的转变;公社致力于打造“服务、责任、自力、严谨”的公益文化,带领热心学生及校园志愿者,积极倡导公益扶贫意识,努力开拓公益事业的服务领域,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公社的主要运营业务是以GCE/SCE模式为核心运营校内学生公益服务,GCE/SCE(Good/Service-Credit-Exchange)模式,即物品―积分―兑换/服务―积分―兑换。公社另一业务即运用UIE模式(Unlimited Internet Exchange),实行青橄榄爱心公社无门槛助学计划,成立青橄榄助学堂。与此同时,致力于CSE (Create-Spread-Effect),即创造―推广―效应的青橄榄推广过程和后期的Diversified Transformation的多元化转型模式。

如今,浙江传媒学院青橄榄爱心公社已具备全方位、立体化的四个发展阶段的企划,并获得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处批复,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日常运营场地,拥有一批固定的社会合作企业,在湖北省房县军马镇军马小学建立了浙江传媒学院青橄榄爱心公社助学堂项目实践基地,开始了在附近高校的青橄榄模式宣传与推广业务。

3.2青橄榄爱心公社特点

3.2.1运营模式成熟新颖

青橄榄爱心公社运作理念新颖,具备成熟的商业模式,体现了“输血变造血”的高校资助模式改革方向,实现了对贫困生“济困、扶志、强能”的三维帮扶目标。

GCE/SCE模式:GCE/SCE(Good/Service-Credit-Exchange)模式,即物品―积分―兑换/服务―积分―兑换。青橄榄爱心公社通过校内闲置或二手商品回收,社会爱心企业、单位、个人捐赠,低价购入等方式获取一定物资,使学生通过校内活动(勤工俭学、公社服务、校内志愿活动、参加教师课题等)和社会志愿服务(校外志愿服务或到与公社长期合作的社会机构参加服务等)获取积分,累积一定的积分以后,换取相当的物品。在这一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有多于普通学生的积分获取机会,更好地实现自立。

UIE模式(Unlimited Internet Exchange),即青橄榄爱心公社无门槛助学计划。这一模式以互联网为传播中介,充分收集调研贫困地区学校孩子的知识或技能需求,寻找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拍摄相关知识技能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作为回报与反馈,贫困地区合作学校将展现班级活动,学生特长,校园动态的相关视频上传到同一网络专辑中。

CSE过程:即Create-Spread-Effect创造―推广―效应过程,公社将逐步建立并完善高校“爱心公社”连锁模式,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习青橄榄爱心公社模式,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自发性改造,采用青橄榄爱心公社的名号,在本校同样建立青橄榄爱心公社。浙江传媒学院青橄榄爱心公社作为总社,对其他连锁公社提供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物质资源等方面的帮扶,负责所有爱心公社之间的资源打通,实现物资的校际转运,从而使GCE/SCE和UIE运作模式的受益人群不断扩大,青橄榄爱心公社“连锁”品牌效益逐渐形成。

DT模式:即Diversified Transformation(多元化转型)模式,在转型阶段,青橄榄爱心公社集团必须在保证公益性的基础上对于公社的主营业务进行适当改变,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创造经济利润。在这一阶段,公社将会把原有模式的部分内容强化,拓展业务范围,结合自身优势引入更多的科技力量,迎合公益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3.2.2机构设置科学严谨

青橄榄爱心公社采用混合型组织结构,综合纵向型,横向型结构以及学习型组织的特点,以实现任务专业化,促进知识与技能的纵向发展,促进组织对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使青橄榄爱心公社的成员对组织的目标又更广的认识。强调团队学习和合作,资源共享,强调机构与受益群体之间,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充分的交流。公社设有理事长、顾问委员会、活动部、财会部、人力资源部、外联部、宣传部、新闻部、摄影部、技术部。各部门相互各司其职,相互协调,促进公社发展。

3.2.3社会资源最大化整合

青橄榄爱心公社运用创新模式,最大化地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公社实现了校内闲置物质、校内课题服务资源、学生技能、企业爱心物资、校外志愿服务机构、教育受助点、社会资金等多重资源全面整合,在标准化运作管理模式的完整核心程序下,制定出完善的、强有力的核心运作体系,核心程序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信息制导。

3.3青橄榄爱心公社创新点

3.3.1输血变造血

贫困学生自身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有效资助的真正体现,也是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理念的重要体现。青橄榄爱心公社的运作模式打破了“给予”和“接受”的传统资助模式,而是提供“自养”平台,使贫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服务、技能输出,实现自我经济解困,获得能力和人格上的双重提升。

3.3.2由物品互换到知识输出的升级

青橄榄爱心公社按照UIE模式,充分实现知识无门槛,传播无门槛,互换无门槛,建立系统的知识技能交换体系,创新了公益机构运作模式,捐献者少了恩赐的色彩,受助者少了感恩戴德的负担,最终塑造“大家帮助大家”、“贫困学子帮助山区学生”的知识良性循环。作为UIE模式的外延,公社还将组织进行暑期爱心输出,组织爱心大学生在寒暑假赴帮扶学校进行实体支教,实现线上线下的双重爱心输出。由物品互换到知识互换的资助模式升级,促进了对贫困大学生的扶志与强能。

3.3.3社会资金引入的多元化转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商业银行的助学信贷、企业的助学基金两种模式是社会力量在高校资助中的作用体现,但在实际操作中都存在着积极性不高和互动性不强的问题。青橄榄爱心公社在转型阶段创新现金购买环节、充当企业与贫困生的交流中介、建立O2O与SNS上线,加强了社会资金在贫困生资助中的参与作用,实现互联网背景下大众化的公益参与,提升了公社的经济运营活力。

4结束语

在目前贫困生资助模式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某些制度自身存在缺陷和不足。但只要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并在各方面加强规范和约束,这些问题都是不难解决的。贫困大学生的产生,是国家社会发展不平衡、家庭经济的困难和学生自身素质的弱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寻求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也必须要求国家支持、社会帮助、学校实践、家庭配合和学生参与。只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创新转变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彩霞.论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2(3).

[2] 樊永生.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研究[J].广西教育,2023(8).

资助贫困大学生范文第5篇

近几年来,我国贫困大学生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高校贫困生的总数已超过400万人,贫困生平均比例高达25%。当前,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如何保障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何加强贫困生资助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央16号文件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同时,近年来,国家又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力度,从政策上、制度上都进一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问题,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学生的关心,和对他们受教育问题的重视[1]。但是,当前高校资助管理工作整体来看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比如,贫困生认定工作不规范、存在片面性和不合理性;对贫困学生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资助管理育人效果不明显、资助日常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本文提出构建“一二三四”资助管理工作模式,即夯实一个基础,认真开展贫困生认定;加强两个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搭建三个平台,彰显资助育人效果;确保四个到位,为资助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试图着手分析高校资助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以期待能够解决资助管理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一、夯实一个基础,认真开展贫困生认定

对于贫困生认定工作,高校要坚持“一动态、二分类、三公示、四监督”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动态管理。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办法》,学校要结合学生提交的三级贫困证明及相关申请材料,按照班级民主评议、院系审核、学校审批、公示的程序对其进行认真审核。同时,进一步规范认定程序和时间。对于因家庭突发变故或遭遇自然灾害的特殊情况,根据学生本人申请学校可即时对其进行认定,从而不断完善和补充贫困生数据库,达到认定工作的动态化管理。二是等级分类。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贫困认定等级。目前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等级分为特别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类别。三是张榜公示。贫困生认定工作开始前,要求各院(系)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和班级民主评议小组,认定工作结束后,将相关认定结果在学院范围内进行公示。四是监督管理。辅导员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困难,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格复查,并随机抽选一定比例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

二、加强两个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1.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机构是做好各项资助工作的基础保障,目前,高校均已建立起了以学生资助中心为纽带,以相关部门、机构为辅助,以基层院系资助工作办公室为基础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优化了学生资助运行机制,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更加坚实[2]。同时,部分高校还成立了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包括学生处处长、财务处处长、学院主抓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各项资助工作;资助工作专职人员队伍主要负责相关政策的宣传落实等,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2.加强制度建设。学校资助管理中心要认真遵照国家、省资助中心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高校办学实际,研究制定涵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奖助学金管理、入学“绿色通道”等一系列落实资助政策的配套制度。比如,学校要依据上级部门的文件建立相应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管理办法”、“国家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办法”、“国家助学金评选办法”、“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管理办法”、“勤工助学实施办法”等,进一步明确资助条件,规范工作程序和实施办法,理顺资助工作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制度,确保各项资助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三、搭建三个平台,彰显资助育人效果

1.搭建诚信教育平台。资助工作,核心在于育人。高校要以资助工作为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打造诚信品牌,注重引导学生克难奋进、自强自立。一是通过讲座、交流、“感恩?诚信?励志”征文等“诚信校园行”活动鼓励贫困学生自立、自强,常怀感恩之心,改变他们对贫困的认识。资助工作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但资助是暂时的,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经济困难问题,这就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自立意识,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面对困难的自信和吃苦耐劳精神,破除“一切靠父母供养”、“等、靠、要”的习惯思维模式,让自立自强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二是通过开展“诚信自强之星”和“十佳贫困大学生”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发挥示范效应,不断培养贫困学子的自立自强精神。

2.完善助学渠道平台。为了解决贫困生的生活费用等问题,学校要设立多层次勤工助学岗位,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学校规定校内非营利性部门如教研室、实验室、图书馆、学生活动场所等从事的勤工助学岗位,由用工部门提出申请,经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批准设岗后由学校支付学生勤工助学劳务费。学校要提倡学生进行科技型、智能型服务,做到既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又在精神上培育学生,实现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同时,要不断拓宽助学渠道,吸引社会资助,让社会团体、个人捐赠介入到学校的资助工作中来,认真做好特殊困难补助工作。在广泛吸纳社会无偿资助的同时,要大力倡导社会的有偿助学,有针对性地将高校贫困大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推荐给各类企业,鼓励企业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和就业的机会。

3.打造贫困生就业平台。高校要将资助与就业工作相结合,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及指导活动,派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对一辅导。采取专场招聘方式请用人单位“走进来”,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贫困大学生,搭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网上求职信息,广泛发动校内教职员工重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基层就业理念,拓展毕业实习岗位并鼓励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相匹配的职场体验活动。高校要组织召开贫困学生就业座谈会,发放求职补贴,鼓励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践行人生理想。

四、确保四个到位,为日常资助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1.政策宣传到位。一是在新生入校前,学校要将资助政策随录取通知书寄给学生,同时由辅导员通过查阅新生入学档案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新生有关情况,及时向家庭困难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和帮助。二是及时公布、开通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安排专人值班,做好学生及家长来电咨询的耐心解答,向他们宣传资助政策和具体措施,并详细做好记录,及时消除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三是入校开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绿色通道”,安排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对贫困新生进行一对一的入学接待,引导他们办理入学手续,使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四是在日常的资助管理中,通过网络、广播、资助工作QQ群、学生资助工作专题会、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渠道,有效传达国家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关精神和相关知识。比如,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诚信校园行资助政策相关知识大赛活动平台,对全校师生进行全面的普及教育。

2.流程规范到位。对于各项资助工作的评审,学校要严格制定相关制度,并规范其相关流程,使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从界定、上报到审批、发放的全过程都在“阳光”下进行。一是个人申请。首先由符合条件的学生(提出申请的学生必须来源于贫困生数据库)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并填写相关资助申请审批表格。二是民主评议。组织召开班会,宣读评选条件和受助学生名单、等级,进行民主评议,要求民主投票和举手表决情况达到班级人数的半数以上才能通过评审,同时要求班会和表决情况在《班级工作手册》上记录详细。三是层层把关。学生材料上报学院后,由学院资助工作小组对上报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打电话、与学生谈话等方法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进行摸底分析,对经济收入情况逐一核实后将名单上报学校;主管部门将对所上报的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学习等情况进行耐心细致了解后汇总到评审组,最后确定受助学生名单。四是张榜公示。评选学生确定后,为了使该项工作切实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在学校网页、各学院范围内对受助学生名单、资助等级等进行张榜公示,并公示学校纪委、相关部门举报电话及信箱,主动接受广大师生及社会的监督。

3.监督管理到位。为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各项资助资金的管理,保证资助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助学效能,在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资助管理中心对受资助学生的经济消费情况进行动态监督。一是要求辅导员经常深入班级、宿舍和餐厅等场所,通过个别观察、民主评议、专项调查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掌握受助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对发现有不合理开支行为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报请上级管理部门处理。二是院系资助工作组每学期对受助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对有弄虚作假套取资助资金和其他违规行为的学生,经核实确认后,提出处理意见,并报请上级管理部门批准。三是学校纪委、资助管理中心和财务处三个部门结合,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对国家资助资金评审、发放工作的检查,并按学校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有效的监管措施可以使高校的各项资助工作实现了“零投诉”,有力地保证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真正地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