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风俗文化(精选5篇)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23(1).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习俗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大潮;民俗电影
中国民俗电影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的题材和主题都不尽相同,不过一直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那就是具有鲜明特点的电影故事和叙事手法,具有鲜明的中国民俗风格和民俗精神。
一、国产民俗电影的流变
我国当代电影目前已经从乡村民俗电影过渡到了城市民俗电影,这两个阶段虽然处于不同的时期,但独特的中华文化始终是这两个阶段的重点,这是它们共同的特征。在这两个阶段,电影作品中有关乡村民俗的电影数量非常多,这些民俗一般包括民歌民谣、乡间传闻、民风、悠久的民族礼节等。比如,电影《五朵金花》《盗马贼》《青春祭》《芙蓉镇》等,这些电影中充满着浓浓的人文气息,这些淳朴真实的特质在乡村民俗电影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虽然有关城市民俗电影的数量非常少,但电影中也满是幸福恬淡的城市生活气息。
虽然我国的民俗电影一直在变化创新,生成了多种类型的民俗电影,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具特点的类型当属城市民俗电影和乡村民俗电影,这两个类型对社会的影响比较大。民俗影像有许多组成部分,其中民俗符号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电影的创作发展离不开民俗符号的参与,不仅如此,民俗符号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比如,记录历史文献、研究科学以及展示社会景象等。
我国民俗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段时间。这期间,电视已经不再是稀罕物,所以电影已经不再是民俗传播的唯一方式,有关的民俗研究机构都有能力拍摄或者制作民俗电影和电视节目,因此围绕民俗展开的电视纪录片问世了,电视纪录片的主要内容是真实地记录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些节目在电视上的播放率非常高。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此类纪录片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某些纪录片可能只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拍摄,比如,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婚礼习俗、丧事习俗等;或者以传说中的民俗事件及活动为拍摄主题。不同类型的观众对纪录片的需求也不同,所以纪录片拍摄的目的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民俗记录,而是应该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所以不同类型的纪录片,要使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取景视角,因而,拍摄出的新闻纪录片和民俗艺术片在纪实风格上是有明显差异的。目前,大量的影视机构都在致力于拍摄和非民俗或者人类学相关的纪录片,这些影视机构的成员对民俗电影都非常着迷,制作出了非常多的高品质的民俗电影。有段时间,我国民俗电影在国际上十分受欢迎,斩获的大奖不计其数,比如,《卡瓦格博》《茶马古道》《幸福山谷》等记录云南民俗民风的纪录片不止一次获得国内外含金量较高的奖项,这些以民俗为创作主题的电影作品的影响力不只局限于影视界,还辐射到了学术界,学术界对这些纪录片的兴趣非常大。
二、新民俗电影对中华文化的渲染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文化传承、信息传播的方式已经从传统的电视电影传播转变为互联网传播,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非常大。那段时期,新颖的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不管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的表达,或者信息的传递方式,或者信息传播的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传播,我国人民很容易就可以观赏到其他国家的影像作品,其中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对我国的冲击力是最大的,为了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将我国优良的民族文化展现给世界各国人民,我国的第五代导演扛下了这顶大旗,在困难重重的逆境中努力前行。张艺谋导演就是第五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他汲取好莱坞电影的成功经验,整理总结我国的民俗文化,将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努力创作出优秀的影像作品,提升我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初期的民俗电影通常站在家庭伦理的角度对民俗进行加工展示,比如,张石川和郑正秋执导的电影《难夫难妻》,影片中就有对潮州婚礼习俗的展示,这种手法的使用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经过了10年的摸索探讨,民俗再次成为新时期电影中一个比较突出的文化因素,以1984年由陈凯歌执导的《黄土地》这部以黄土高原为主题的民俗电影为起点,紧接着是《青春祭》和《盗马贼》,然后就是《黑骏马》和《阳光峡谷》,以上作品开始站在新的角度对传统民俗进行展示。
第五代导演所处的创作环境是一个由西方文化所主导的世界电影文化环境,为了迎合世界的需求,需要将中国文化进行重新编码,而代表中国文化的就是中国民俗,这些民俗通过重新编码成为一个能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理解的民俗符号,然后加上好莱坞的视觉处理手法,结合成为一部不一样的民俗电影,部分学者将其命名为“寓意式”电影或者新民俗电影。对民俗进行重新编码再创造的电影作品中比较著名的有张艺谋的《红高粱》《我的父亲母亲》《秋菊打官司》等,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孙周导演的《心香》等。
在表现民俗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就包括这些被划分为新民俗电影的影像作品。其中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红高粱》就很明显地借鉴了中国西北地区的民俗传统,这些传统的民俗采用艺术的形式进行了再次编码,突出电影主题的同时,还给电影的风格加上了神秘浪漫的色彩,使电影能够直击观众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感。
张艺谋的电影对颜色的运用都是比较大胆的,同时色彩还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就比如上述两部电影中所运用的红和黄两种色彩,红和黄一般用于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电影中的使用可谓神来之笔。
不仅如此,其他导演开始效仿张艺谋,将中国民俗进行重新编码,如此提升影片的内涵以及视觉效果,比如,滕文骥的《黄河谣》、谢飞的《湘女萧萧》、何平的《炮打双灯》。这些电影的主创人员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且毫无疑问地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肯定。现在中国的民俗文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仿佛只要是电影中存在东方元素,就会受到西方国家的喜欢。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的民俗电影可能只是一种猎奇心理,他们好奇自己没有见过的事物,我国的电影人就是抓住了这一点,考虑到电影的价值,他们以数字影像为传播媒介,对民俗文化进行重新编码,组合成为一部让西方观众觉得比较新鲜但是又能接受的民俗电影。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电影之所以能在国际上取得现在的成就,是因为新民俗电影对民俗文化进行了创新大胆的编码。
三、新生代电影中的民俗情节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新生代电影和第五代电影相比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五代电影主要是围绕乡村民俗展开,而新生代电影主要是围绕城市生活展开。新生代导演们的电影主题一般是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的生活环境以及心理活动,这属于社会边缘意识,明显脱离了政治范畴,他们将自己的焦点放在比较激烈的社会矛盾上,为了表现自己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个性会选择一些不符合常规的电影语言进行表达。
贾樟柯、王小帅和张元属于新生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他们被称为第六代导演,这些导演的作品比较关注真实生活中会遇到的民俗生活,在国际上比较受欢迎。民俗在这些新生代电影中已经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是一些简单的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路学长的《卡拉是条狗》、张元的《北京杂种》、贾樟柯的《小武》、阿年的《冬日爱情》等,在这些电影中,我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从民俗(黄土腰鼓、深宅大院、婚丧嫁娶、京剧皮影)转向了饱含民俗文化的大众生活。贾樟柯对民俗的坚持比较坚定,这一点可以从他的电影中看出来,他呈现出的民众生活比较真实,拍摄风格类似于纪录片,对电影艺术的表达比较直接真实,对社会边缘人的生活环境比较重视,善于理解百姓生活,他展示出了在社会转型期间民俗文化的发展趋势。
四、新民俗电影的走向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想要把握住新民俗电影的走向,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只有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中华民俗才能够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展,那些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俗电影要谨记这一点。要想保证中国的民俗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经久不衰,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民俗精神,所以我们需要尊崇我国的民族文化,将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发扬光大,不会自私地将文化习俗据为己有。
第二,在继承民俗文化和民族传统的时候,我们要选择正确的方法,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完善继承的方式,不能墨守成规。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对待民俗的方式也应该是变化的,重新定义所谓的民俗电影,一是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对民俗元素和民族文化进行阐释,二是需要抓住民俗电影中独特的文化精髓,对这些精神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
第三,发生在群体生活中最真实的文化形态才可以被称为民俗。少数人所拥有的文化形态并不能称之为民俗,民俗是一种大众型的文化形态,来自于社会底层的民间。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因为群体的差异性,所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各不相同。而民俗电影之所以有多种多样的类型,是因为这种群体的差异性,不同的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而不同的民俗文化所创造出的电影类型也都是各有千秋、各不相同。所以,当对中国文化并不了解的西方观众观看我国民俗电影的时候,会觉得我国的民俗文化充满了神秘色彩。
第四,要尽量保持我国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不可为了商业价值,而过度地编码我国的民俗文化。目前,有部分电影为了成功地套用好莱坞的电影模式,过度地编码改造我国的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把东方元素当作电影的卖点进行宣传。这些电影忽略了历史的真实性,漠视时间发展的规律性,单纯将爱情故事提炼出来作为电影的主题,然后加上华丽的特效以及花哨的中国功夫,将民俗电影打造成了一个定制化的模式,毫无逻辑可言,这样做不仅对我国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极为不利,还会让西方观众对我国的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产生误解,留下不好的印象。还有一部分民俗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忽视民俗内容,而重视拍摄形式,丧失了民俗电影拍摄的意义,这样的模式比较类似于西方的纪实电影。
五、结语
我国民俗电影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曲折的过程,从闭门造车般的独自摸索拍摄到借鉴西方电影的拍摄经验,我们花费的时间不可谓不长,但值得欣慰的是,我国的电影文化已经被世界电影文化所接受,成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民俗电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和人们的物质生活并驾齐驱,同时也不能偏离世界跨文化交流的大方向,将电影作为我国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传播的一个途径,展示给世界各国人民,让他们了解一个不一样的中国。经济的发展使文化交流的频率增加,那么,我们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所以,现在的民俗作品更倾向于多元化的发展状态。民俗电影能够将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展现出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想扩大本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就要想方设法将民俗电影推广出去。所谓的文化影响力是指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尊重我国的民族传统,而不是像好莱坞大片那样有市场号召力。民俗电影的传播有利于加深世界各国对我国文明形象的认知,同时也可以将我国的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许萍.作为东方奇观的新民俗电影[J].当代电影,2005(02).
[2] 何华湘.当民俗遇上电影:一种文化传播的视角[J].电影文学,2023(19).
[3] 巩杰.华语电影:请向世界传播一个美丽的中国[J].电影文学,2009(01).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俗艺术 城市文化 价值
传统的“民俗艺术”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的民俗艺术都具有深刻的民俗观念、区域特色,是特定的历史时期、阶段,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以及思想的集中反映。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要注重弘扬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促进传统“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的转变,不断地提升现代城市的文化底蕴、品牌知名度,提高城市文化的育化功能。
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全面开展,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艺术是几千年传统文明的积淀,是现代城市文化的历史来源。现代城市要具有独特的内涵、文化底蕴,必须要塑造自己的城市文化,而城市文化的塑造必然离不开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艺术①。我们在注重发展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对城市所固有的人文特色、民俗艺术的开发、利用,使其在宣传现代城市品牌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民俗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最基本的精神品质、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古老文化、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孕育了古老优秀的中华文明,而民间传统的民俗意识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传统的民俗艺术在经历过数千年的沧桑变化,依然表现出传统的民俗文化特征、民俗艺术价值,大多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以潍坊风筝艺术的传承、发展为例,历史上,民间流传着放风筝为“放晦气”的说法,显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然而,却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潍坊风筝的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经过深度的挖掘、开发,尤其是潍坊国际风筝节的举办,使得潍坊风筝已经成为潍坊民俗文化、艺术的延伸、代表,具有了多元化的社会功能,比如,健身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等等。潍坊风筝作为潍坊这座城市传统的民俗艺术之一,与潍坊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在当前功利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的民俗艺术所蕴含的情感、信仰、教化等作用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因为,流传于民间的传统艺术更为执着、真诚、直接,而这正是当代纯艺术形式所缺少的②。现代城市文化不仅要体现流行的“文化元素”,更要折射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文化、智慧文明成果,这对于引导现代城市文化走向、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转变的价值
当前,城市文化不断接受外来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如何继承、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民俗艺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现代城市的“意象”贵在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则是建立在城市对历史文化、艺术传承的基础上的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先进文化,必须要讲究“艺术美”,努力在“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之间寻求“契合点”。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宝库”。传统的民俗艺术多是造型艺术,绝大多数具有绘画、美术以及雕塑等艺术特征,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丰富想象力的展现,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审美价值,是发展现代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文化宝库”,继承民俗文化精髓、实现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之间的碰撞、交融,不仅可以更好地诠释传统民俗艺术的“价值”,还可以将民俗艺术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纪念活动,带动城市相关的产业发展、打造新的城市名片。以潍坊国际风筝节为例,潍坊是中国风筝的发源地,风筝发展的过程体现了潍坊这座城市所拥有的丰厚的文化底蕴④。与其他民俗艺术形式不同,潍坊的风筝艺术图案数量居多,而且以吉祥、祈福图案为主,比如,求福、喜庆、吉祥等等,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习俗。事实上,传统民俗艺术挖掘、发展,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会激发当地群众、相关部门、民间艺术工作者发掘、发展传统民族艺术的积极性,促进当地民俗艺术的复兴、发展,比如,在潍坊风筝节的带动下,跑竹马、民间舞闹海等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都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总之,或者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亦或者是对生活的一种无奈的抗争,潍坊风筝在经过艺人们上千年的巧妙构思之后,每个图案几乎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延伸、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民俗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其原本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功能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寄托人们对崇拜者、敬畏对象的一种感情期望、娱乐形式,传统的民俗艺术也富含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研究、发展这些传统民俗艺术文化对于构建当代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符号”。民俗艺术、民俗文化都是现代城市的价值宝库,这些艺术、文化的存在,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底蕴,是现代城市的文化符号。要提高现代化的城市的品味,必须要将这座城市的民族传统、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价值追求考虑进去,因为,经典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都能够反映城市所拥有的精神、气质。潍坊作为世界风筝之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筝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共设风筝历史文化等八个展厅,各个展厅均以绘画、照片、文字、文物的形式全面地展示了潍坊的风筝文化,诠释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风筝艺术魅力,可以说,以潍坊风筝博物馆为代表的风筝文化,也是世界风筝的“文化宝库、文化符号”。博物馆是民俗艺术的集中展示,而民间工艺展厅的民俗艺术,则是对这种传统艺术文化的直接反应。
潍坊的大街小巷中,民间艺人现场扎制风筝、风筝年画、风筝剪纸等等,向游客全面地展示了潍坊这座城市民间风筝工艺的魅力。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气度、修养、文化以及精神要与城市的发展与时俱进,离开了这些,城市就会缺乏底蕴。从潍坊风筝的发展历程来看,风筝这个最简单的民间艺术经过发展、挖掘、凝练最终转变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每年都会齐聚潍坊这座城市,这既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放飞了共同的梦想,而且也让世界各地的人民了解了潍坊这座城市。传统的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使其在具有较高文化研究价值的同时,也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建设起到了积极地导向作用⑤。挖掘独具一格的城市传统文化,对于发展民族旅游、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坐标”。民俗艺术不仅仅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不同的民俗艺术对于研究特定时期各个民族、地方的人文历史环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民俗艺术从产生伊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古代人类的陶器艺术作品就是那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工艺创作水平的反映,是整个原始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事实上,从国内外诸多城市发展的实践来看,缺少了民俗艺术的创造、发展,城市文化大多是苍白无力的。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鲜明的坐标,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的故宫等等,这些建筑艺术都体现了这些城市所独有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而少数民族所独有的泼水节等等,则是对这些民族民俗的一种凝炼。潍坊风筝已经成为潍坊这座城市的象征,每年举办的国际风筝节不仅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风筝文化”已经成为潍坊的城市品牌、金色名片。可以说,每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是对潍坊城市文化的集中展示。潍坊的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可谓是吸纳了世界上各个地方风筝文化的精髓,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白浪河畔,已经成为潍坊标志性景观。
以传统的民俗艺术建立城市博物馆,可以增添城市的艺术魅力,使得城市更加富有现代城市文明的文化底蕴。而风筝广场以“人文文化、风筝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在注重现代园林风格、民俗艺术所应具有的特征的基础上,突出了广场的“文化”特色,使得整个建筑群既具有了现代文明的特点,也具有了历史传统文化的特色。传统的民俗艺术是广大民族文化心态的体现,对于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具有特殊意义。可以说,民俗艺术凭借其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以其朴实无华的审美角度、实用价值以及表现形式,成为当前城市文化生活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文化的“文化坐标”。
民俗艺术打造现代城市品牌。城市是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旅游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旅游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为了杜绝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同质化,地方政府要在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水平的同时,要独辟蹊径,将挖掘独特的民俗艺术文化作为发展经济、打造城市品牌的“增长点”。秦皇岛利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望海求仙”民俗传统,将现代舞蹈艺术与传统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进行融合,表达了当地居民渴望健康、渴望长寿的最为温馨、最为灵动的美好愿景。
潍坊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鲜为人知的小城,城市知名度不高,旅游产业的贡献在经济发展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90年代中期,潍坊市政府决定以潍坊传统的民俗艺术(风筝)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开发潍坊传统民俗旅游产业,将潍坊的现代城市建设、文明与传统的风筝文化进行融合,使得当地的旅游产业独具特色,不仅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风筝产业基地,还实现了潍坊由不知名的小城到世界风筝之都的“华丽变身”。2004年,潍坊国际风筝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保护名录,使其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毫无疑问,潍坊风筝能取得今天的硕果,与潍坊风筝节的举办密不可分,而国际风筝节的举办则来源于对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同时,也使得潍坊人民的文化财富在潍坊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潍坊城市文化的建设、展示了潍坊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现代城市文化植根于传统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智慧的结晶,是现代城市悠久发展史、文化底蕴的产物。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高城市品牌知名度时,要特别注重以传统的民俗艺术为突破口,不断提升现代城市的文化品牌。可以说,传统的民俗艺术给现代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转变的困境及策略
“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变的困境。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俗文化对现代城市的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民俗文化又与传统的“民族艺术”密切相关。以潍坊风筝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的民俗艺术,在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在当前主流文化的冲击下,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大量的传统民俗艺术消失,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现代城市文明、城市文化的高度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是传统民俗艺术陷入了生存危机,而是要求传统的民俗艺术需要从现代城市文化中汲取新的营养,让传统的民俗艺术体现出更多的“民族性、地方性”,使其真正地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融为一体,成为现代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⑥。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与具有地方城市特色的活动连在一起,这样有助于传统的民俗艺术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
“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变的策略。综上分析,发扬、保护民俗艺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当前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形形的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扑面而来,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要从传统的民俗艺术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建立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面对来自现代文化的冲击,潍坊应该以风筝文化作为发展的契机,全面地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对以风筝为代表的传统民俗艺术、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开发,从根本上提升潍坊风筝文化等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潍坊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品牌知名度。
城市在发展现代文化、文明的同时,要系统全面地梳理传统民俗艺术的发展史,选择最具特色的民俗艺术,并不断地挖掘、创新,让更多地人了解这些艺术、关注热爱这些艺术,以推进“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的快速转变。潍坊国际风筝节的举办,证明了民俗艺术是可以跨越种族、国界的,实现了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将传统的“民俗艺术”与民间文化、现代城市文化结合起来,用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教化作用增强现代城市文明的内涵,在继承传统民俗艺术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共同保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结论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要注重提高城市的品牌影响力,使城市具备现代文明特征的同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发展现代城市文明与继承、弘扬传统的民俗艺术精髓要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开发、挖掘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价值,将传统的民族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结合起来,或者进行重新的开发利用、推广,或者收藏展示,让每个现代城市公民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肩负起应有的继承传统民俗艺术文化的责任。
(作者分别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注释】
①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42页。
②欧阳华:“城市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和个性中的作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24~125页。
③范玉刚:“警惕‘产业化’埋葬‘文化’”,《人民论坛》,2023年第30期,第37页。
④张黔:“欧洲城市文化与城市艺术”,《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都45~56页。
⑤张彤,韩俊武:“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人民论坛》,2023年第20期,第214~215页。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民俗学 民间文化 世界民俗 融合
一、民俗学的概念
民俗是民风、谣俗、习俗、风俗。狭义上来说,是文化的遗留物,是一个已经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包括精神文化、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民俗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城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就民族而言,既研究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的民间生活。民俗为满足一定群体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产生的传统行为模式。它与科学行为和官方行为相对应而存在。科学行为旨在追求真理,官方行为旨在维护秩序,而民俗行为重在表达信念和感情。
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等现象的一门社会科学。民俗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主要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的意义。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
二、民俗学的主要任务
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它包括对民俗事象的理论探索与阐释、对民俗史和民俗学史的研究与叙述、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对民俗资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探讨。
三、民俗学的研究对象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生活里的种种民俗文化现象,大体具有以下特点:它们是社会性和集体性的,一般要经过民众的认同和长期实践,才能成为风俗:它们大多以类型或模式的形态存在:它们在时间上具有传承性,空间上具有扩展性。上述特点使得民俗现象能够显著地区别于社会生活中那些个人的和暂时性的现象。
民俗文化现象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生活,首先是物质的生活和相应的社会心理需要而生成、传播和继承的;同时它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相应的功能,研究各种民俗文化现象,将有助于对社会历史传统的梳理与展示,有助于对民众实际生活及其观念、心理的考察与理解,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注重实证,要求开展田野实地调查以获得研究的基本依据,包括搜集在民间保存、记忆、变通运用的各种民俗资料,观察和体验民众实际生活。同时,至少在中国还应结合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民俗学研究强调对民族或地方的生活文化进行客观描述,也对其形成及演变规律、内外部关系和性质特征等作出解释。由于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和需要有多种观察角度,因此,亦经常借鉴相关学科的资料、理论和方法。民俗学尤其和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和文艺学等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
四、从民俗学角度分析传统节日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民族的风格,凸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追求。
“传统节日”内容涉及民俗学等多学科知识,与社会学内容非常接近,必须对此进行深刻探讨及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主要有一是表现在吃的文化,比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腊八节吃腊八粥,过节大多离不开吃,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特点之一。二是表现在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个节日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人们都过,但又各有各的特色,同样是过春节,北方大多数地区都是吃饺子,但有的地区吃肉馅,有的地区则吃素馅,而南方甚至不吃饺子,却有同样的称呼“过年”。三是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各民族都有不同的传统节日,比如藏族有藏历年,回族有古尔邦节。四是传统节日都是表达了群众向往幸福生活的良好心愿,比如春节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中秋节是为全家人能够团团圆圆等等。
影响传统节日民俗形态的文化因素有:一是先秦周礼的影响。周代是一个非常注重礼的朝代,那个时代的礼制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人。二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三是百姓精神信仰的影响,比如信仰祖先神灵等等。四是道教的影响。五是佛教的影响。六是历史伟人的影响。比如据说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但中国节日受宗教的影响要远比西方弱。
今天,当我们强烈呼吁保护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时候。不能不对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传承的濒危状况做出分析,特别是对它们濒临失传的原因进行论证。传统节日民俗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的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传统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
近日,国内民俗学专家们聚首恳谈,呼吁法定春节假期可考虑从年底安排起,使之与民间从年底过渡到年初除旧迎新的习俗相契合,并提出对于个别“洋节”,应加强对民众的教育和指导。个别洋节的越来越红火,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对冷清,使得捍卫传统文化的呼声日渐高涨,甚至有“抵制洋节”的声音传出。但是,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很难想象抵制能够有什么效果。而从历史角度而言,我们的穿着、习俗等都曾经有过异化的时候,但自信的中华文化允许并包容了这种异化,这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总之,立法、放假是振兴传统节日的一个办法,同时,将传统节日的内涵与现实有机结合并“广而告之”地进行重温,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我们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且内容丰富,承载着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如果能够将这份宝贵的遗产继承并光大,那么,对于个把洋节的“入侵”,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