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菁选2篇)

高中历史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1

  北魏孝文帝**

  背景

  (1)北魏崛起后**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加强

  (2)各种**弊端暴露,社会矛盾激化(北魏初期,在地方上的基层**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宗主**人口.逃避赋役。北魏**北方后,民族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与地方的矛盾)。

  (3)冯太后和孝文帝对汉文化的推崇

  措施及作用

  前期(冯太后改制)

  (1)实行俸禄**,整顿史治吏治有所好转

  (2)推行均田制农民获得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推动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3)设立三长制健全基层**,完善行**制,有利****的巩固

  (4)推行租调制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增加财政收入

  后期孝文帝汉化

  (1)迁都洛阳。保证了**的深入

  (2)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推动了**向汉族****模式的转化。

  (3)采纳汉族的典章**,**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

  性质

  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运动。

  影响

  (1)经济: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

  (3)民族: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促进民族融合,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不加选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高中历史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2

  夏、商、西周的****

  一、夏商的`****

  1.从禅让到王位**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到地方的行政管理**

  **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巩固***国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职位**、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等级、巩固国家**的****。(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保证了贵族在**上的垄断和**地位,也有利于**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

  (1)含义:

  对**阶级日常的**、社会活动(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2)目的:

  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秩序的稳定。


高中历史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阅读


高中历史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1)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 (菁选2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1

  一、 夏商**形式

  1、商的**特点:(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2)实行宗法制;(3)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1)背景:武王伐纣,商朝**。

  (2)目的:****,扩大**疆域。

  (3)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4)**和义务:

  **: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5)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性。

  (6)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

  (7)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8)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性,诸侯国**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

  (1)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等级、巩固国家**的**。

  (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性质的宗法制。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4)评价: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上的垄断和**地位,有利于**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

  影响:对**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3、早期****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结构;(3)最高**集团尚未形成**高度集中。

  三、补充与拓展:

  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2、宗法制也是一种宗庙之法。其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在其宗族内分配****,以保持贵族对****的垄断和财产的分配。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2

  古代**的****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职位**、设置**、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性,埋下**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等级、****的一种社会**。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上的垄断和**地位,也有利于**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早期****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的、封建********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称号,确立****。全国的**、经济、军事大权由**总揽,从**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官制:丞相——帮助**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均由**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两千多年****的基本格局,对**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容易导致**,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法令;②**货币、度量衡;③**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

  秦朝**的原因是秦的**

  六、汉武帝加强****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对地方的**,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巩固了**。是**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的变化

  朝代**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和地方官制,加强****: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发展到顶峰


高中历史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2)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1

  一、汉武帝加强****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二、宋初****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

  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对地方的**,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三、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四、元朝实行行省**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巩固了**。是**行省制的

  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五、选官、用官**的变化

  朝代:汉代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六、明清君主**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和地方官制,加强****: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

  实质:是君主**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发展到顶峰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归纳2

  1.《**法案》的制定 P118

  (1)制定背景:1688年光荣**,使国王的**来自议会。

  (2)核心内容:用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保护臣民**,扩大议会的****

  (3)影响:使国家实际**逐渐转移到议会手里,确立了法律至上、议会**高于王权、司法**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P119页

  形成过程:

  (1)光荣**后 国王威廉三世设内阁成为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2)乔治一世时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后来成为惯例。

  (3)1721年 财政大臣沃波尔开创多数***任首相组建内阁先例。

  从此内阁要对议会负责并定期汇报工作。

  (4)18世纪中, 内阁遭到下院反对, 开创了两条对策,分别是首相辞职向议会谢罪(或内阁成员集体辞职)。提请英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新下院决定内阁存留

  形成影响:

  (1)议会取得了对行***的****权

  (2)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的象征。

  (3)君主立宪制基本形成,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3.1932年议会**和内阁成为第三院(不是课标直接内容)见教材120-121 此处略

  4.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由我校苏建老师整理)

  (1)君主制、**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

  (2)君主保留,但议会掌权,君***受到**的限制

  (3)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内阁掌握行**,受议会**

  (4)国王临朝不理政,**国家,仅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的象征


高中历史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3)

——高中生物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菁选2篇)

高中生物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1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纤维素,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

  纤维素与纤维素酶:

  (1)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2)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

  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此步是否需要,应根据样品中目的菌株数量的多少来确定)→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1)土壤采集 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2)刚果红染色法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步骤 倒*板操作、制备菌悬液、涂布*板

  (3)刚果红染色法种类

  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课题延伸:

  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后,只是分离纯化的第一步,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高中生物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2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

  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 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末端。

  2.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二)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 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三)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 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

  DNA聚合酶

  不同点

  连接的DNA

  双链

  单链

  模板

  不要模板

  要模板

  连接的对象

  2个DNA 片段

  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存在的单链DNA 片段上

  相同点

  作用实质

  形成磷酸二酯键

  化学本质

  蛋白质

  (四)“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 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高中历史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4)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菁选3篇)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1

  第一次****的进程

  (一)第一阶段(1914年)

  1.德军战略企图: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力避两线作战,首先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通过速决战打败法国,然后再回师东进打败俄国。

  2.具体战况

  1)西线:①1914年8月,德军攻入法国,直逼巴黎,法军总司令霞飞抓住部分德军进攻过快,立足未稳的时机,及时调动英法联军展开反击。

  ②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双方以152万人的总兵力在马恩河地区展开了大战,结果德军被迫撤退。这次战役是大战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它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1914年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2)东线:①1914年8月,俄军出人意料地攻入东普鲁士等地,迫使德军从西线抽调兵力到东线。

  ②德军在反攻中击败俄军,进入俄国境内,同时俄军打败奥军,深入奥地利境内,双方也形成了**局面。

  “凡尔登绞肉机”

  (二)第二阶段(1915——1916年)

  1.德军的战略企图:德军把主攻方向转向东线,企图打败俄国,迫使俄国退出战争,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同时寻机打破英军的海上封锁。

  2.具体战况

  1)东线:1915年,德奥**向俄军大举进攻,但未彻底打垮俄军。

  德国的计划再次落空,迫使继续两线作战。

  2)西线:经过一年多的作战,双方都把1916年视为关键的一年,都想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这一年,战争的重心重新回到西线,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

  ①凡尔登战役:1916年2月,德军发动凡尔登战役,企图迫使法军退出战争;凡尔登战役前后历时10个月,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回落。这次战役不仅是战争中期阶段的决定性战役,而且是第一次****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德国开始走下坡路了。

  “索姆河**”

  ②索姆河战役:1916年6——11月,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赛,英法联军发动了索姆河战役。这是第一次****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150个师,英军首次使用了**,双方伤亡达到130多万人,但仍未分出胜负。

  ③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英德海军之间爆发了日德兰海战,这是第一次****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英国舰队的损失虽大于德国,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2

  **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及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P4

  (1)孔子思想和成就:

  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注重**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③教育贡献:开创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从礼乐射御书数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④其**编成《论语》一书,儒家学派开创者,儒学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2)孟子思想:①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

  ②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学说。

  (3)荀子思想:①强调“天行有常”和“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

  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③其思想吸收了各家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内容。

  2.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1)诸子百家的**和主张:

  (2)百家**局面形成的原因(了解):

  ①阶级基础: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阶级、各阶层、各集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②社会基础:当时诸侯割据,**者无法在文化上实行**,而且为本国或本集团的兴起,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社会环境宽松。

  ③人才基础:私学的兴盛,打破了官府垄断文教的局面,有**人格的知识分子群“士”的形成;

  ④其他因素: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等

  (3)百家**的意义:

  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的传统文化体系。

  “百家**”是**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运动,是**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3

  *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及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P4

  (1)孔子思想和成就:

  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注重**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③教育贡献:开创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从礼乐射御书数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④其**编成《论语》一书,儒家学派开创者,儒学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2)孟子思想:①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

  ②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学说。

  (3)荀子思想:①强调“天行有常”和“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

  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③其思想吸收了各家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内容。

  2.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1)诸子百家的**和主张:

  (2)百家**局面形成的原因(了解):

  ①阶级基础: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阶级、各阶层、各集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②社会基础:当时诸侯割据,**者无法在文化上实行**,而且为本国或本集团的兴起,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社会环境宽松。

  ③人才基础:私学的兴盛,打破了官府垄断文教的局面,有**人格的知识分子群“士”的形成;

  ④其他因素: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等

  (3)百家**的意义:

  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的传统文化体系。

  “百家**”是*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运动,是*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高中历史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5)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菁选2篇)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1

  战后资本**经济的调整

  (一)二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

  (2)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采取了利用国家**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

  2、方式:(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方式(2)国家干预的另一重要方式是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3)扩大**开支、**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其重要**。(在不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

  3、作用:(1)进步性:用国家的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障了生产的社会性。(2)局限性:但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企业经营的变革:

  1、人民资本**:

  (1)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含义: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所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3)认识: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是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经营者**:

  (1)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2)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3)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同时经营管理人员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一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2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大危机:(见前面)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危机爆发后,当时****基本延续传统的**放任**,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1933年,***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任**总统,他**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

  2、主要内容:(见前面)

  3、意义:(1)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中下层民众也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2)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发展的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3)新政标志着资本**告别**放任时代,进入了**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三)凯恩斯**:

  1、主要内容:这一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2、评价:(1)积极影响:第二次****以后,凯恩斯**取代了过去**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各国制定经济**的主要依据,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但是这一经济理论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失业率与物价同时上涨,****与通货膨胀并存。凯恩斯**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被其他学派所取代。


高中历史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6)

——高一生物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菁选2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1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嘧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二、糖类的比较:

  分类元素常见种类分布主要功能

  单糖C

  H

  O核糖动植物组成核酸

  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蔗糖植物∕

  麦芽糖

  乳糖动物

  多糖淀粉植物植物贮能物质

  纤维素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动物动物贮能物质

  三、脂质的比较:

  分类元素常见种类功能

  脂质脂肪C、H、O

  1、主要储能物质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C、H、O

  (N、P)∕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胆固醇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有利于Ca、P吸收

高一生物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2

  1、糖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④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2、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4、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水

  **水(95.5%):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结合水(4.5%):组成细胞的成分之一

  5、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6、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7、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8、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和保护作用

  9、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10、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

  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有关;无膜

  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

  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高中历史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7)

——高中化学必修1重点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

高中化学必修1重点知识点归纳1

  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二、 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 胶体性质:

  ① 丁达尔现象

  ② 聚沉

  ③ 电泳

  ④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三、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四、 氧化还原反应

  1. (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 (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高中化学必修1重点知识点归纳2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历史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8)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 (菁选2篇)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1

  1、从鸦片战争到****侵华

  鸦片战争(1840~1842):签订《南京条约》,**半**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签订《**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签订《马关条约》**半**地化程度**加深了。

  ****侵华(1900~1901):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地半封建社会。

  2、**战争

  **战争开始标志: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侵华的日军罪行:1937年12月,南京***。日军在**成立“**一部队”。等等。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是**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的完全胜利;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对世界反***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④**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辛亥**

  a主要史实:武昌**首役成功;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成立。

  b意义:**了清****,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创建了**共和**,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

  4、****

  a主要史实:

  巴黎和会上***交的失败,成为****的直接导火线。

  1919年5月4日,****爆发。第一阶段,地点**,运动主力为学生;第二阶段,地点上海,主力转为工人。

  b历史意义: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国运动,是**新******的开端。

  5、*****的诞生

  1921年7月23日,**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宣告了*****的诞生。

  1922年7月,**二大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1924年1月,第一次****,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一大,将****发展为新****,新****成为****的基础。

  1926年7月,开始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是北洋**孙传芳、吴佩孚和张作霖。

  1927年8月1日,南昌**,打响武装反抗*******的第一枪。

  1927年10月,*****秋收**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据地。

  1934年10月,****和**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6、**战争

  a主要史实: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8年**发动了辽沈、淮海、*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主力。

  1949年春,*****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指出将*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并提出促进**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b意义:①**:标志着**屈辱历史从此结束和****的**即将诞生。②国际: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鼓舞了世界被**民族****的.士气;*****原理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的胜利。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2

  近代**的****

  1.太*天国运动

  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县金田村宣布**,建号“太*天国”。9月,永安建制,初步建立**。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国都。1853年冬,太*天国颁布《**田亩**》作为建国纲领。

  (1)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2)局限性:体现了*均**思想,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1859年冬,干王洪仁岢鼍哂邢拭髯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