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

  乡村四月原文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翻译: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葱葱郁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中,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了起来,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要开始插秧了。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3.川:*地。4.子规:杜鹃鸟。5.如:好像。6.才:刚刚。7.了:结束。8.蚕桑:种桑养蚕。9.插田:插秧。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的。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阅读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1)

——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宋代: 苏轼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

  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译文: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

  南有杨梅北有卢橘,白色的花朵青青的叶子冬天也不落败。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

  烟雨蒙蒙的春天,它们的果实开始成熟,堪称荔枝的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荔枝的外壳好似海上仙女的大红袄,荔枝的内皮便是仙女红纱的内衣。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根本无须美人杨贵妃赏鉴,荔枝本身自有动人的资质、绝世的姿容。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

  天公遗留这仙品在凡尘,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使然。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这荔枝与松树一同生长,不像山楂、梨子那样,会因霜雪变得果质粗糙。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

  主人清洗杯盏,斟满了美酒,用洁白的盘子端来了这红色龙珠般的荔枝。

  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听说荔枝的美味好似烹制好的江鳐柱,又像鲜美的河豚腹。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

  我一生做官不过是为了糊口养家,为求得一官半职,早把乡土之念看轻了。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哪里知道人生变幻无常,居然能在异乡品尝到如此佳果,贬谪到这遥远的南方也是一件好事啊。

  注释: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

  南村诸杨北村卢:作者自注“谓杨梅卢橘也。”

  垂黄缀(zhuì)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

  先驱:杨梅、卢橘开花结果都比荔枝早,果味又不及荔枝美,故称“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rú),红纱中单白玉肤。

  海山仙人:指荔枝,因它产于南海滨。绛罗襦:形容荔枝外表如大红罗袄。红纱中单:形容荔支的内皮如同红纱的内衣;中单:贴身内衣。白玉肤:形容荔枝的`瓤肉莹白如玉。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妃子笑: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之句,李肇《唐国史补》说,杨贵妃生于蜀,爱吃荔枝。

  倾城妹:漂亮的少女。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yú)。

  尤物:指特殊美的女子或特别名责的物。这里指荔枝。

  云山得伴松桧(huì)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盏酌(zhuó)桂醑(xǔ),冰盘荐此赪(chēng)虬(qiú)珠。

  桂醑:新酿的桂酒。赪虬珠:赤龙珠,指荔枝。

  似闻江鳐(yáo)斫(zhuó)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斫:用刀切开。江鳐柱:蛤蜊一类的名贵海味。腹腴:鱼腹下的肥肉。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chún)鲈(lú)。

  涉世:犹言渡世。莼鲈:蔬羹,鲈鱼脍。莼:莼莱,叶可做汤。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良图:最好的计划,谋略,更带讽刺意味。

  赏析:

  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四月,苏轼第一次吃到了因博得过杨贵妃的一笑而闻名的荔枝。经他的品赏,荔枝本身就被比作了穿着绛罗襦和红纱内衫的海山仙人、倾城美女,不是给“妃子笑”作陪衬的物品了。相反在诗里,妃子倒过来只成了荔枝的陪衬,一起作为陪衬的还有山楂和梨,都被荔枝比下去了。与荔枝同享赞美的是作为荔枝伴侣的松、桧和品味相像的江鳐柱、河豚鱼,而杨梅和卢橘则因为比荔枝稍为早熟,许其为“先驱”。东坡先生一边喝着桂花酒,一边饶有兴致地作着点评,令人感到情趣盎然,而细读之下,却又寓意良深。荔支的“厚味”和“高格”原是东坡先生的人格像喻,“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寓含着不需要皇家的赏鉴,其自身的美便具有价值的意思。

  与黄州时期咏海棠的诗相比,虽然都是以物自比,借物抒怀,但含义很不相同。海棠诗是一片凄清寂寞的氛围,诗人与海棠孤独相对,同病相怜;此诗却显得热闹,为荔枝找了许多先驱、陪衬和伴侣,仿佛并不孤独。海棠是那种流落异邦、得不到欣赏的美,荔枝则是自具风姿、远处南方的云山之上与松桧同老、不必等待欣赏的美。所以,写海棠诗的苏轼心怀孤傲不*之气,写荔枝诗的苏轼则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颇为放达自适。所谓“南来万里真良图”,这远离朝廷、没有霜雪打击的南方,才是适宜于荔枝生长之地,回顾北方的霜雪之下被困的山楂和梨,真是粗俗之物了。

  因此,作此诗的次年,苏轼再次吃到荔枝的时候,就更明快地表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2

  四月

  佚名〔先秦〕

  原文: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间四月开始初夏好时节,进入六月酷么炎天就到来。可恨我的先祖不是善良人,怎么竟然忍心让我受祸灾?这晚秋的风啊凄凄又冷冷,花草树木纷纷萎谢或凋零。身遭如此大难心内深忧痛,我到哪里存身啊方得的宁?冬天是如此凛冽如此无情,呼啸着吹来这狂暴的寒风。天下的人儿个个都有好命,为什么惟独我遭受这不幸?高高的山上生着名贵花卉,既有栗子树也有那斗寒梅。如今遭难枝残叶落花枯萎,我不知道这到底是谁的.罪。君看那汩汩流淌的山泉水,有时清澈见底有时变混浊。孤独的我天天遭受这灾祸,谁知道何时我能够得善果?滔滔奔流不息的长江汉水,把个丰美的南国紧紧包络。我鞠躬尽瘁做好本职工作,当政者为什么不能善哀我?我本不是苍雕也不是鸷鸟,不能象它们一样直飞高天。我本不是鳣鱼也不是鲔鱼,不能象它们一样潜逃深渊。高高的山上生长蕨菜薇菜,低洼的湿地生长枸杞赤楝。不知何以自处的我写此诗,渲泄我心中的悲苦与哀怜。

  注释:

  1.四月:指夏历(即今农历)四月。下句“六月”同。

  2.徂(cú):往。徂么,意谓盛么即将过去。

  3.匪人:不是他人。

  4.胡宁:为什么。

  5.忍予:忍心让我(受苦)。

  6.卉(huì):草的总名。

  7.腓(féi):此系“痱”的假借字,(草木)枯萎或病。

  8.瘼(mò):病、痛苦。

  9.爰(yuán):何。

  10.适:往、去。

  11.归:归宿。

  12.烈烈:即“冽冽”,严寒的样子。

  13.飘风:疾风。发(bō)

  14.发:状狂风呼啸的象声词。

  15.榖(gǔ):善、好。

  16.何(hè):通“荷”,承受。

  17.侯:有。

  18.废:大。

  19.残贼:残害。

  20.尤:错。罪过。

  21.相:看。

  21.载:又。

  22.构:“遘”的假借字,遇。

  23.曷(hé):何。

  24.云:语助词。

  25.江汉:长江、汉水。

  26.南国:指南方各河流。

  27.纪:朱熹《诗集传》:“纪,纲纪也,谓经带包络之也。”

  28.尽瘁:尽心尽力以致憔悴。

  29.仕:任职。

  30.有:通“友”,友爱,相亲。

  31.鹑(tuán):雕。

  32.鸢(yuān):老鹰。

  33.翰(hàn)飞:高飞。

  34.戾(lì):至。

  35.鱣(zhān):大鲤鱼。

  36.鲔(wěi):鲟鱼。

  37.蕨薇:两种野菜。

  38.杞:枸杞。

  39.桋(yí):赤楝。

  40.维:是。

  41.以:用。

  鉴赏:

  此诗抒发了诗人构祸南谪的痛伤之情。作者自称君子,诗中愤愤不*地诉说自己曾为国事操尽了心,并以“南国之纪”的江汉,比喻自己曾是国家的重要角色。可是如今却被放逐江南,受着无穷的灾难。因此他恨自己不是鸟不是鱼,不然就可以上天入渊,逃之夭夭了。在这无可奈何中,他只得以诗来寄托自己的悲哀。从诗中“卒章显志”的末两句“君子作歌,维以告哀”来看,诗中抒发了强烈的悲愤之情。后世屈原《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其情实与此诗一脉相通。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告哀”,告什么哀,这可从前面七章找答案。

  前三章是“哀”的内容。二章的“乱离瘼矣,爰其适归”是哀的集中表现,诗人颠沛流离,遭贬谪,被窜逐,无家可归,贫病交加,仓皇狼狈,犹如丧家之犬。

  **或流放的本身已够悲惨,而主观心境与客观环境更加深了这种悲哀的程度。从首章“先祖匪人,胡宁忍予?”呼天抢地声中,可见诗人怨愤之深。他不是*民,更不是拾荒流浪汉,而是勋戚贵族的后裔。他说:现在遭受莫大苦难,先祖在天之灵怎会忍心看我受罪而不加荫庇?逝世的先人当然无辜,诗人的用意自然是指斥活着的当道者刻薄寡恩,对功臣后裔尚且未加眷顾,更何况他人。对照屈原《离骚》的首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用自己先祖的高贵,表示对楚怀王流放、**自己的不满,两者用意如出一辙。

  在客观环境上,一是写经历时间之长,从“四月维夏”到“冬日烈烈”,整整三个季度。从京城流放到目的地,需长途跋涉九个月,道途之凄怆艰辛,流放地的僻远蛮荒可想而知。二是写各季的自然环境,四月到六月是炎蒸伏天,酷热溽暑尽在不言中。“徂暑”,好不容易熬过了暑天,盼望能熬出头,却不知路还远着呢!接着是秋天,“百卉俱腓”,一派萧瑟恻怆景象;再接着是冬天,“飘风发发”,狂风怒吼,严寒凛冽。人们蜷缩在家里,或围炉取暖,或饮酒作乐,他却要在天寒地冻刺骨寒风中跋涉前进,那真是够悲哀的。用心境、环境烘托和加深对“哀”的表现,这种艺术手法运用得很成功。顺便说一句,诗的第三章与《小雅·蓼莪》第五章几乎全同,这种句段互相移用的现象在《诗经》中并不罕见,原因可能是诗在当时非常流行,如同民歌民谣一样被广泛传诵吟唱,因而其中某些切景切情的句段会不期而然地被撷取移用,天衣无缝,如同己出。

  后四章是“哀”的原由。前面三章给人迁徙动荡之感,四章起季节与地域都已相对静止,着重抒发诗人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痛定思痛的反思。四章点出莫名其妙地受谗毁中伤,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章“获罪之冤,实为残贼人所挤。‘废’字乃全篇眼目。”因为“废”,哀才接踵而至。五章**遭“废”的缘故,当是不肯同流合污吧。泉水有清有浊,自己不能和光同尘,所以一天天遭祸、倒霉。屈原有一篇《渔父》,写他志尚高洁不同流俗而遭放逐,游于江潭。渔父对他“举世皆浊己独清”的品格进行批评劝导,屈子不为所动,渔父鼓枻而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其意境颇与此章相通。

  诗人在流放地安顿后,在周围漫步,附近有山,山上有栗树梅树,山间还有潺潺流泉,山下则是波浪滔滔的长江、汉水,这就明确点出了放逐的地域在南国。长江汉水有条不紊地容纳统领着南方诸水系,而朝廷却纲纪弛败,忠奸莫辨,鞠躬尽瘁却不被信任重用。五章表明自己清白无辜,也包含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后世大诗人杜甫也继承了这种忠君爱国情操,他的《江汉》诗说:“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古往今来,这种耿直倔强的“腐儒”真不少。

  七章继续写所见所思。雕鹰振翅在高空中翱翔,鲤和鲔在深水中潜游,它们能避开猎人的矰缴和渔夫的钓钩,全身远祸。诗人见了不禁神往,叹息道:可惜我不能像雕鹰鲤鲔那样,逃避那人间的桎梏与祸害。诗人脱离现实的向往与追求,也正反映了现实的黑暗与残暴。全诗以一己为**,在暴露现实方面有相当深度与广度,不愧是现实**的力作。

  这首诗脉络清晰,层次井然。在写法上,大抵前两句言景,后两句抒情,景和情能丝丝入扣,融为一体,把“告哀”的主旨表现得真挚深沉。

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

  乡村四月原文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翻译: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葱葱郁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中,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了起来,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要开始插秧了。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3.川:*地。4.子规:杜鹃鸟。5.如:好像。6.才:刚刚。7.了:结束。8.蚕桑:种桑养蚕。9.插田:插秧。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的。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2)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译文二:

  漫山遍野绿油油的,条条河流涨满了水。杜鹃鸟还在林中啼叫,蒙蒙细雨如烟雾一般。

  四月的乡村没有什么闲人,刚刚做完养蚕的活儿,又要忙着去水稻田里插秧了。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白:水。川:河。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雨如烟:细与蒙蒙如烟雾一般。

  才了:刚刚结束。了:结束,了结。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添了无限的生机。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山原,山间原野。白,白色,指水。川,河流。子规,大杜鹃,又名“布谷鸟”,夏时各处飞叫,声如“快快布谷”,有催促农事意。雨如烟,指毛毛细雨,轻如烟雾。意思说: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这两句写自然风光。前句是静景,有山原有河水,一“绿”一“白”,色彩明丽;后句是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洒,情意绵绵。并于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农事正忙。山原绿遍,草木葱茏,桑叶也当肥嫩,河水涨满,细雨如烟,恰是插秧的好时机,更有杜鹃鸟热心地鸣叫催促,人们怎么能够停闲呢?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的。

  这首诗语言明快,格调轻松,形象鲜明,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它把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地**在画面里,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使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劳动的乐趣。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2

  乡村四月原文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翻译: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葱葱郁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中,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了起来,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要开始插秧了。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3.川:*地。4.子规:杜鹃鸟。5.如:好像。6.才:刚刚。7.了:结束。8.蚕桑:种桑养蚕。9.插田:插秧。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的。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3)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译文二:

  漫山遍野绿油油的,条条河流涨满了水。杜鹃鸟还在林中啼叫,蒙蒙细雨如烟雾一般。

  四月的乡村没有什么闲人,刚刚做完养蚕的活儿,又要忙着去水稻田里插秧了。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白:水。川:河。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雨如烟:细与蒙蒙如烟雾一般。

  才了:刚刚结束。了:结束,了结。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添了无限的生机。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山原,山间原野。白,白色,指水。川,河流。子规,大杜鹃,又名“布谷鸟”,夏时各处飞叫,声如“快快布谷”,有催促农事意。雨如烟,指毛毛细雨,轻如烟雾。意思说: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这两句写自然风光。前句是静景,有山原有河水,一“绿”一“白”,色彩明丽;后句是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洒,情意绵绵。并于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农事正忙。山原绿遍,草木葱茏,桑叶也当肥嫩,河水涨满,细雨如烟,恰是插秧的好时机,更有杜鹃鸟热心地鸣叫催促,人们怎么能够停闲呢?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的。

  这首诗语言明快,格调轻松,形象鲜明,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它把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地**在画面里,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使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劳动的乐趣。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4)

——夜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夜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古诗简介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宋代词人叶梦得所作的咏怀词。这首词是一幅夏夜纳凉图,分为上下两阕。叶梦得词有雄杰、豪放的一面,但也有“简淡”的一面,这首词就是“简淡”的**。词的上阕写诗人的所见所闻,下阕转写他的所感所思,十分富有哲理。

  翻译/译文

  弯弯的新月挂在林梢,潜流的沟水在枯塘中鸣响,不时望见稀疏的星星闪落在画檐上,原来是几点飞萤小巧的身影。

  思归的乡情已不如往日那般深重,却依旧缠绕在心中。新谱写了歌曲想请歌女来唱,却空对着烟波浩渺的宽阔水面。

  注释

  ⑴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凤凰亭:又名薰莱亭,位于浙江省湖州*兴县三界线新城路。

  ⑵暗水:潜流的沟水。

  ⑶枯沼:这里指即将干涸的池塘。

  ⑷画檐:有画饰的屋檐。

  ⑸连环绕:连接成串的玉连环,常指难以解开的忧愁。这里指连续往返的样子。

  ⑹新声:新谱的曲子。

  ⑺采菱:采菱之人,代指歌女。

  ⑻水阔:宽阔的水面。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是叶梦得晚年隐居浙江湖州所作,当时的.南宋词坛多以豪放见长,但历经自高宗建炎二年(1128)起的十五年坎坷官宦生涯的他已经对**灰心丧气,只以读书吟咏自乐,故该词中已由豪放向委婉转变。[4]

  文学赏析

  该词是宋代词人叶梦得所作的一首咏怀词,先用“新月”与“暗水”对比,用“疏星”与“流萤”对比,描写了眼前所见所闻的自然现象,构思极为巧妙。

  坐在凤凰亭里,四周一片寂静。仰视天空,见一弯新月慢慢升起,正高挂树梢;侧耳细听,即将干涸的弯曲的池塘,还有涓涓的流水声在暗中发出枯竭前的悲鸣。再纵目四望:稀疏的明星不时从画檐前落下;却有几点流萤在暗处闪闪发光,**自在地随意到处飘动。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由于是“常见”,便很少有人注意它,更没有人把它集中起来描绘、观察、思考。“新月”是在成长、向上的,不会变成弯曲的“枯沼”,“疏星”是大而明、高而洁的,可是它落下的时候,它的亮光还不如暗处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却饱含着人生哲理。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叶梦得祖籍苏州晚年闲居吴兴,据《湖州府志》载:“叶元辅居乌程,至梦得已四世。”乌程,即吴兴也。叶梦得居吴兴已“四世”,当然是第二故乡,他的“归意无多”这是原因之一。其二,眼前景色给他以启示:“新月”与“枯沼”,“疏星”与“流萤”都相去无多;从中悟得的道理谱就新声去问他的知音“采菱”人,可是水天空阔、烟波浩渺,却又是无处可寻了。

  这首词寓理于物,寓理于情,艺术技巧是很高明的。

夜月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译文

  临近清明时分,枝头上翠鸟的叫声凄婉动人。可惜这一片清歌,都付与寂寞的黄昏。想要对柳花低述衷曲,又怕柳花轻薄,不懂得人的伤春之心。我独自漂泊在南国楚乡,满怀柔情别恨,有谁能给我一点儿温存?

  空空的酒杯仿佛在为我哭泣,青山无语宛如在为我伤心,一缕残阳斜照着院门。在华丽的楼前,只有那一池悠悠的湘水,倒映着悠悠轻荡的湘云。无聊的白日是那样漫长,梦境却短得可怜。请问苍天,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和恋人见面?这情景真令人心酸。就算整个人间,也没有任何一个并州的刀剪,可以把我心中的千愁万绪剪断。

  注释

  者次第:这许多情况。者,同这。

  并刀: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剪刀,当时以锋利著称。

  赏析

  诗意,显得更加突出。从“翠玉楼”望去,月色下的湘江,一片朦胧迷茫,水面上只看到隐隐的波光,天空飘动着朵朵浮云,阵阵微风吹来,又将水天“摇荡”在一起了。然而这轻微的摇荡却不能打破“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的静寂,正像“蝉噪林逾静”那样,反倒更增强了这种静寂之感;同时,在静寂之中,“湘春夜月”的景色更显得空灵深邃,它启迪着人们对生活的沉思。

  下片的后几句,像上片点出“伤春”一样,又将“恨别”的题旨点明了。“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天”是宇宙,“梦”是人生,“天长梦短”与***在的“春宽梦窄”(《莺啼序》)构思相同,富有哲学意味。如梦的人生既然短暂,离别的愁苦就更使人难耐,于是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急切的希望尽快地“重见桃根”。桃根,出于东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相传为王献之所作,桃叶是他的妾名。后人经常用桃叶、桃根指代意中人。结句的“这次第”虽只是一个“点”,分量却是相当沉重的。愁绪扰人,自然产生剪除的意愿,这也是人们的共同心理。然而这首词中,合理的意愿却是用否定方式、喟叹的口吻表达出来的,因为“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遍寻人间也找不到能够剪断这种愁绪的剪刀。

夜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

  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

  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古诗简介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此词描绘了初夏季节树阴浓合,放晴时余凉余润尚在的闲散生活,创造出一种雅洁清远的闲适意境。上片开头二句,以纨扇和纱巾两种应时的生活用品来表现初夏时节。后二句写室外之景,树阴浓合,晴天清润,也是典型的初夏之景。下片则由写景转到写人,表现作者闲适的生活。起二句,写自己闲来无事,常常弄笔展纸作小草;喝酒至微醉,卷帘迎凉以便睡眠。末二句写主人公自己舒舒服服地躺在洁净无尘的凉床上听新蝉,更是展示了一个清凉高迥的初夏境界。全词寓情于事与景中,在情景交汇中抒发了作者流畅、舒适的情怀,情景轻快优美,笔调清疏自然,是陆游少见的闲适词。

  翻译

  手拿团扇在洁白的月下,纱巾被风吹得起伏飘动像轻轻的烟雾一样。高高的槐树叶子非常茂密,清新雨后天气很好。

  拿着笔胡乱地写着字,喝醉了放下帘子闲适地小睡一觉。一夜没有更声来打扰,只是在枕头上静静地听初夏的蝉鸣。

  注释

  ⑴乌夜啼: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圣无忧”,*韵四十七字。与“相见欢”之别名“乌夜啼”不同。

  ⑵“纨扇”句:指纨扇如同明月一样洁白。纨扇又称宫扇,细绢织成的团扇,是汉族传统的手工艺术珍品,形如满月,故云“素月”。婵娟:美好的样子,暗喻女子娇美的容貌。汉代班婕妤曾作《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⑶轻烟:指纱巾的轻细。

  ⑷“高槐”句:槐树的叶子渐渐长成,树阴也渐渐合拢,覆盖地面。

  ⑸“清润”句:雨后的天空更显清朗湿润。清润:清凉滋润。

  ⑹“弄笔”句:指在房里悠闲无事,以写小草打发时光。弄笔:谓执笔写字、为文、作画。

  ⑺新蝉:初夏的鸣蝉。

  创作背景

  这首**是陆游于宋孝宗淳熙八年至十二年(1181~1185年)间闲居故乡山阴时的作品。陆游在宋孝宗乾道**(1165年)四十一岁时,买宅于山阴(今绍兴)镜湖之滨、三山之下的西村,次年罢隆兴通判时,入居于此。西村的居宅,依山临水,风景优美。他受了山光水色的陶冶,心情也比较舒缓,所以自号渔隐。在家住了四年,到乾道六年(1170年)他离家入蜀。四年中写了几首描写村居生活的《鹧鸪天》词。这首《乌夜啼》词,虽然也写村居生活,但与上述《鹧鸪天》词不同期。《乌夜啼》词是他从蜀中归来,罢提举江南西路常*茶盐公事再归山阴时写的,词写于初夏季节。他这次归山阴,从淳熙八年(1181年)五十七岁起到淳熙十二年(1185年)六十一岁止,又住了五年。他在淳熙十六年(11*)写的《长短句序》,说他“绝笔”停止写词已有数年,因此词作于这几年中当可确定。

  赏析

  陆游是个爱国志士,不甘过闲散生活,他的诗词写闲适意境,同时又往往带有悲慨。而这首词却有些不同,整首都写闲适意境,看不到任何悲愤之情。所以必须要结合陆游的身世和思想,从词外去理解他并不是真正耽于词中的生活,这一时的闲适,反而让人去试着探究深藏于作者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上片起二句:“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以两种生活用品来表现初夏季节。第一句写美如圆月的团扇,第二句写薄如轻烟的头巾,这都是夏天所适用的。扇美巾轻,可以驱暑减热,事情显得轻快。“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这二句写景,也贴切季节。夏天树阴浓合,梅雨季节,放晴时余凉余润尚在,这都使人感到宽舒。这二句与王安石《初夏即事》“绿阴幽草胜花时”的诗句,以及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的词句,景物相近,意境同美;但王诗、周词,笔调幽细,陆词则表现出清疏、自然。

  下片起二句:“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睡闲眠。”由上片的物、景写到人,由静写到动。陆游的有关写字的诗,如《草书歌》《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醉中作行草数纸》等,大多都是表现报国壮志被压抑,兴酣落笔,藉以发泄愤激感情的,正如第二题的诗中所说的:“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在这里,诗人却以写字表现闲适之情,淳熙十三年(1186年)作于都城的`《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矮纸斜行闲作草”一句,正和这里的词句、语意接近。醒时弄笔写细草,表示闲适;醉眠时挂起帘钩,为了迎凉,享受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所说的:“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人”那样的乐趣。“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正是濒湖住宅的清凉、洁净的境界,明晰地表现了这一份闲暇,明显不同于往日作者的压抑、苦闷。

  这首词只写事和景,不写情,情寓于事与景中。上下片复叠,句式完全相同,故两片起句都用对偶。情景轻快优美,笔调清疏自然,是陆游少见的闲适词。居宅依山傍水、风景美丽如画。作者不禁释怀,将昔日的抑欲苦闷一并抛到脑后,融入大自然的清新、闲适之中,全词表现出作者壮志未酬后的闲居生活。

夜月原文翻译及赏析4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古诗简介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宋代词人叶梦得所作的咏怀词。这首词是一幅夏夜纳凉图,分为上下两阕。叶梦得词有雄杰、豪放的一面,但也有“简淡”的一面,这首词就是“简淡”的**。词的上阕写诗人的所见所闻,下阕转写他的所感所思,十分富有哲理。

  翻译/译文

  弯弯的新月挂在林梢,潜流的沟水在枯塘中鸣响,不时望见稀疏的星星闪落在画檐上,原来是几点飞萤小巧的身影。

  思归的乡情已不如往日那般深重,却依旧缠绕在心中。新谱写了歌曲想请歌女来唱,却空对着烟波浩渺的宽阔水面。

  注释

  ⑴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凤凰亭:又名薰莱亭,位于浙江省湖州*兴县三界线新城路。

  ⑵暗水:潜流的沟水。

  ⑶枯沼:这里指即将干涸的池塘。

  ⑷画檐:有画饰的屋檐。

  ⑸连环绕:连接成串的玉连环,常指难以解开的忧愁。这里指连续往返的样子。

  ⑹新声:新谱的曲子。

  ⑺采菱:采菱之人,代指歌女。

  ⑻水阔:宽阔的水面。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是叶梦得晚年隐居浙江湖州所作,当时的南宋词坛多以豪放见长,但历经自高宗建炎二年(1128)起的十五年坎坷官宦生涯的他已经对**灰心丧气,只以读书吟咏自乐,故该词中已由豪放向委婉转变。[4]

  文学赏析

  该词是宋代词人叶梦得所作的一首咏怀词,先用“新月”与“暗水”对比,用“疏星”与“流萤”对比,描写了眼前所见所闻的自然现象,构思极为巧妙。

  坐在凤凰亭里,四周一片寂静。仰视天空,见一弯新月慢慢升起,正高挂树梢;侧耳细听,即将干涸的弯曲的池塘,还有涓涓的流水声在暗中发出枯竭前的悲鸣。再纵目四望:稀疏的明星不时从画檐前落下;却有几点流萤在暗处闪闪发光,**自在地随意到处飘动。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由于是“常见”,便很少有人注意它,更没有人把它集中起来描绘、观察、思考。“新月”是在成长、向上的,不会变成弯曲的“枯沼”,“疏星”是大而明、高而洁的,可是它落下的时候,它的亮光还不如暗处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却饱含着人生哲理。

  “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叶梦得祖籍苏州晚年闲居吴兴,据《湖州府志》载:“叶元辅居乌程,至梦得已四世。”乌程,即吴兴也。叶梦得居吴兴已“四世”,当然是第二故乡,他的“归意无多”这是原因之一。其二,眼前景色给他以启示:“新月”与“枯沼”,“疏星”与“流萤”都相去无多;从中悟得的道理谱就新声去问他的知音“采菱”人,可是水天空阔、烟波浩渺,却又是无处可寻了。

  这首词寓理于物,寓理于情,艺术技巧是很高明的。

夜月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唐代]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

  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

  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注释

  巴南:地名,在今重庆市。

  横:横亘。

  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

  泣:哭泣。

  离群:离开同伴。

  乱烟:凌乱的烟雾。

  笼:笼罩。

  碧砌:青石台阶。

  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

  掩:掩盖,掩映。

  江山:江水和高山。

  赏析: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其实以第二首为胜。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融,形成一个完美**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第二首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夜月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今夜格外地感到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注释

  ①选自《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刘方*,河南洛阳人,唐天宝年间诗人,生*不详。

  ②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③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④南斗:星宿名,在北斗七星南。

  ⑤偏知:才知。

  ⑥新:初。

  赏析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气暖”。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就更为寥寥。至于说本诗有无隐微之情的寄托,于字面无证,不好去穿凿。

夜月原文翻译及赏析7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古诗简介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词。上片写室内,写亡妻逝去后的尘帘飘带、妆奁翠翘等遗痕遗物,由此触发了对亡妻的深深的悼念。下片又扩展到室外,用室外之景进一步烘托出难耐的愁情。全词亦景亦情,交织浑融,凄凉孤寂,情真意切,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

  翻译/译文

  窗帘上落满了灰尘,素带飘飞,我在凄凉的心境里不知不觉度过了这个悲凉的夜晚。好几次偷偷地流下眼泪,猛然间看到你用过的妆奁翠翘。

  心中唯有幽怨,对一切都兴味索然。天已五更,又是一个残花飘落的早晨,颓败的杨柳已经落尽了树叶。凄风冷雨抽打着画桥,怎能不令人愁思满怀。

  注释

  ①于中好:即《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也是曲牌名。

  ②疏帘:指稀疏的竹制窗帘。素带:白色的带子,服丧用。

  ③真成:真个。的确。暗度:不知不觉地过去。

  ④青衫: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书生。

  ⑤犀奁(xī lián):以犀角制做饰物的妆奁。翠翘:古代妇人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故名:这里指亡妻遗物。

  ⑥冷雨西风:形容**的天气或悲惨凄凉的处境。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创作背景

  词作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月初四,第二天就是亡妻卢氏的生日,这引发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遂赋此词以寄哀思。

  赏析/鉴赏

  文学赏析

  上片写室内,亡妻逝去后的尘帘飘带、妆奁翠翘等遗痕遗物,由此触发了对亡妻的深深的悼念,致使通宵不眠,清泪偷弹。“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夜已深沉,窗帘上落满尘土,风儿静静地吹了进来,只见素带飘动——这是惟一的“动”,除此之外,世界一片死寂。这个夜晚,难道真的就要这样伤痛地度过。初四之夜,不但是个“可怜宵”,还要“暗度”,自是凄凉孤寂之意。想纳兰性德和卢氏此时,也正是风流年纪,而本是最当珍重的一个晚上却只有纳兰性德一人孤单度过了,又该是怎样一番感触。“疏帘”“灰尘”“素带”这几个意象整体给人营造出来的感觉是:物是人非,人去楼空,往事尘封。“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纳兰性德在这个寂寥的夜晚,好几次想起妻子,总要偷偷地抹上几回眼泪。忽然看见妻子的梳妆盒旁边躺着一支翠翘,更不由得睹物思人。在这个场景里,纳兰性德是一个人夜不能寐。但他不睡,别人未必都陪着他不睡。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沉思往事,所以流泪也就流泪了,犯不上“偷偷地抹去眼泪”,又没人看,词中就是虚笔了,“偷”作为一个符号意象,所传达的一个意思是:情何以堪

  下片又扩展到室外,用室外之景进一步烘托出难耐的愁情。“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夜不能寐,转眼已是五更天,马上就要天亮了。“落花朝”即落花时节的早晨。十月初五不是落花时节,五月才是。卢氏之死正在五月。纳兰性德由妻子的生辰想到忌日,“依旧”二字无限悲伤:说到底,妻子也不可能死而复生,失去的便永远也回不来了,以后的每一天都是一个落花朝呀。“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最后两句以景语作结,强化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室外景象依然,同样的“落花朝”,同样的“画桥”,但却生死殊途,物是人非了,故而今日只有长恨复长恨,痛苦难消,百无聊赖。

  这首悼亡词写得尤为低落惨淡,此时的纳兰已经英雄气短,唯有儿女情长,他失去了一生的红颜知己,虽然还有很多好友还陪伴在他的身边,但是妻子是他们所不能代替的,因此纳兰不会再有幸福,他甚至还在这首词中流露出对人生的厌倦。

夜月原文翻译及赏析8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原文

  【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注释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②萤∶萤火虫。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簇,聚集、簇拥。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散”字写出了月光和渔灯倒影在水上,微风一吹,零零散散地散在水面上,给人一种画面感和静谧感。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人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夜月原文翻译及赏析9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代:栖白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译文及注释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chán)娟(juān)。

  寻常:*常。三五:一十五,指农历每月十五日,通常称为“望日”,此日当太阳西下时,月亮正从东面升起,呈现出日月东西相望的情景。婵娟:本意指女子容貌姿态的美好,此处借指月光柔曼秀美。有时即以“婵娟”代指月亮。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中秋:本为农历八月十五日,此处扩展其意指八月十八日。

  清光凝有露,皓(hào)魄(pò)爽无烟。

  皓魄:皎洁的月亮。魄通霸,是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此处代指月亮或月光。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注释

  寻常:*常。三五:一十五,指农历每月十五日,通常称为“望日”,此日当太阳西下时,月亮正从东面升起,呈现出日月东西相望的情景。

  婵娟:本意指女子容貌姿态的美好,此处借指月光柔曼秀美。有时即以“婵娟”代指月亮,苏轼《水调歌头》中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

  中秋:本为农历八月十五日,此处扩展其意指八月十八日。

  皓魄:皎洁的月亮。魄通霸,是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此处代指月亮或月光。

  简析

  玩月指在月下赏玩,即赏月。栖白这首赏月诗写得很是凝炼,文字通俗*易,韵调优曼柔和,把八月十五之夜的月景细腻而生动地描绘出来,犹如一幅神采飘逸的写意画。同时,诗中也抒发了作者对日月常存,人生易逝这种自然规律的深沉感叹。

夜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0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

  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

  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古诗简介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此词描绘了初夏季节树阴浓合,放晴时余凉余润尚在的闲散生活,创造出一种雅洁清远的闲适意境。上片开头二句,以纨扇和纱巾两种应时的生活用品来表现初夏时节。后二句写室外之景,树阴浓合,晴天清润,也是典型的初夏之景。下片则由写景转到写人,表现作者闲适的生活。起二句,写自己闲来无事,常常弄笔展纸作小草;喝酒至微醉,卷帘迎凉以便睡眠。末二句写主人公自己舒舒服服地躺在洁净无尘的凉床上听新蝉,更是展示了一个清凉高迥的初夏境界。全词寓情于事与景中,在情景交汇中抒发了作者流畅、舒适的情怀,情景轻快优美,笔调清疏自然,是陆游少见的闲适词。

  翻译

  手拿团扇在洁白的月下,纱巾被风吹得起伏飘动像轻轻的烟雾一样。高高的槐树叶子非常茂密,清新雨后天气很好。

  拿着笔胡乱地写着字,喝醉了放下帘子闲适地小睡一觉。一夜没有更声来打扰,只是在枕头上静静地听初夏的蝉鸣。

  注释

  ⑴乌夜啼: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圣无忧”,*韵四十七字。与“相见欢”之别名“乌夜啼”不同。

  ⑵“纨扇”句:指纨扇如同明月一样洁白。纨扇又称宫扇,细绢织成的团扇,是汉族传统的手工艺术珍品,形如满月,故云“素月”。婵娟:美好的样子,暗喻女子娇美的容貌。汉代班婕妤曾作《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⑶轻烟:指纱巾的轻细。

  ⑷“高槐”句:槐树的叶子渐渐长成,树阴也渐渐合拢,覆盖地面。

  ⑸“清润”句:雨后的天空更显清朗湿润。清润:清凉滋润。

  ⑹“弄笔”句:指在房里悠闲无事,以写小草打发时光。弄笔:谓执笔写字、为文、作画。

  ⑺新蝉:初夏的鸣蝉。

  创作背景

  这首**是陆游于宋孝宗淳熙八年至十二年(1181~1185年)间闲居故乡山阴时的作品。陆游在宋孝宗乾道**(1165年)四十一岁时,买宅于山阴(今绍兴)镜湖之滨、三山之下的西村,次年罢隆兴通判时,入居于此。西村的居宅,依山临水,风景优美。他受了山光水色的陶冶,心情也比较舒缓,所以自号渔隐。在家住了四年,到乾道六年(1170年)他离家入蜀。四年中写了几首描写村居生活的《鹧鸪天》词。这首《乌夜啼》词,虽然也写村居生活,但与上述《鹧鸪天》词不同期。《乌夜啼》词是他从蜀中归来,罢提举江南西路常*茶盐公事再归山阴时写的,词写于初夏季节。他这次归山阴,从淳熙八年(1181年)五十七岁起到淳熙十二年(1185年)六十一岁止,又住了五年。他在淳熙十六年(11*)写的《长短句序》,说他“绝笔”停止写词已有数年,因此词作于这几年中当可确定。

  赏析

  陆游是个爱国志士,不甘过闲散生活,他的诗词写闲适意境,同时又往往带有悲慨。而这首词却有些不同,整首都写闲适意境,看不到任何悲愤之情。所以必须要结合陆游的身世和思想,从词外去理解他并不是真正耽于词中的生活,这一时的闲适,反而让人去试着探究深藏于作者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上片起二句:“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以两种生活用品来表现初夏季节。第一句写美如圆月的团扇,第二句写薄如轻烟的头巾,这都是夏天所适用的。扇美巾轻,可以驱暑减热,事情显得轻快。“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这二句写景,也贴切季节。夏天树阴浓合,梅雨季节,放晴时余凉余润尚在,这都使人感到宽舒。这二句与王安石《初夏即事》“绿阴幽草胜花时”的诗句,以及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的词句,景物相近,意境同美;但王诗、周词,笔调幽细,陆词则表现出清疏、自然。

  下片起二句:“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睡闲眠。”由上片的物、景写到人,由静写到动。陆游的有关写字的诗,如《草书歌》《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醉中作行草数纸》等,大多都是表现报国壮志被压抑,兴酣落笔,藉以发泄愤激感情的,正如第二题的诗中所说的:“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在这里,诗人却以写字表现闲适之情,淳熙十三年(1186年)作于都城的《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矮纸斜行闲作草”一句,正和这里的词句、语意接近。醒时弄笔写细草,表示闲适;醉眠时挂起帘钩,为了迎凉,享受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所说的:“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人”那样的乐趣。“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正是濒湖住宅的清凉、洁净的境界,明晰地表现了这一份闲暇,明显不同于往日作者的压抑、苦闷。

  这首词只写事和景,不写情,情寓于事与景中。上下片复叠,句式完全相同,故两片起句都用对偶。情景轻快优美,笔调清疏自然,是陆游少见的闲适词。居宅依山傍水、风景美丽如画。作者不禁释怀,将昔日的抑欲苦闷一并抛到脑后,融入大自然的清新、闲适之中,全词表现出作者壮志未酬后的闲居生活。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5)

——归园田居 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 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译文

  离开山川湖泽而去做官已经很久了,今天有广阔无边的林野乐趣。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丛生的草木寻访废墟。

  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

  房屋的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

  上前向在这里打柴的人打听:这里过去的居民迁往何处了?

  砍柴之人对我说到:全都已经去世了再无后人。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

  注释

  去:离开。游:游宦。

  浪莽:放荡、放旷。

  试:姑且。

  榛(zhēn):丛生的草木。荒墟:废墟。

  丘垄(lǒng):坟墓。

  依依:思念的意思。

  杇(wū ):涂抹。这两句是说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

  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焉如:何处去。

  没(mò):死。一作“殁”。

  一世:三十年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

  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

  赏析:

  公元406年(东晋安帝义熙二年),亦即是陶渊明由彭泽令任上弃官归隐后的第二年,诗人便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当时诗人四十二岁。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只做了八十多天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已实在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他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且从此终身不再出仕。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也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

  作者之所以毅然弃官归田,并在这组诗的第三首《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中表达了只求不违所愿而不惜劳苦耕作、夕露沾衣的决心,为的是复返自然,以求得人性的回归。这第四首诗的前四句写归田园后偕同子侄、信步所之的一次漫游。首句“久去山泽游”,是对这组诗首篇《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所写“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的回顾。次句“浪莽林野娱”,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作者在脱离“尘网”、重回“故渊”,飞出“樊笼”、复返“旧林”后,投身自然、得遂本性的喜悦。这句中的“浪莽”二字,义同放浪,写作者此时无拘无束、**自在的身心状态;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释此二字为“形容林野的广大”,似误。句中的一个“娱”字,则表达了“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对自然的契合和爱赏。从第三句诗,则可见作者归田园后不仅有林野之娱,而且有“携子侄辈”同游的家人之乐。从第四句“披榛步荒墟”的描写,更可见其游兴之浓,而句末的“荒墟”二字承上启下,引出了后面的所见、所问、所感。

  陶诗大多即景就事,*铺直叙,在*淡中见深意、奇趣。这首诗也是一首*铺直叙之作。诗的第五到第八句“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紧承首段的末句,写“步荒墟”所见,是全诗的第二段。这四句诗与首篇《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中所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那样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适成对照。这是生与死、今与昔的对照。既淡泊而又多情、既了悟人生而又热爱人生的作者,面对这世间的生与死、时间的今与昔问题,自有深刻的感受和无穷的悲慨。其在“丘垄间”如此流连徘徊、见“昔人居”如此依依眷念、对遗存的“井灶”和残杇的“桑竹”也如此深情地观察和描述的心情,是可以想象、耐人寻绎的。

  诗的第九到第十二句是全诗的第三段。前两句写作者问;后两句写薪者答。问话“此人皆焉如”与答话“死没无复余”,用语都极其简朴。而简朴的问话中蕴含作者对当前荒寂之景的无限怅惘、对原居此地之人的无限关切;简朴的答话则如实地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而在它的背后是一个引发古往今来无数哲人为之迷惘、思考并从各个角度寻求答案的人生问题。

  诗的第十三到第十六句“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是最后一段,写作者听薪者回答后的所感。这四句诗参破、说尽了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样一个无可逃避的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诗句看似**淡淡,而所包含的感情容量极大,所蕴藏的哲理意义极深;这正是所谓厚积而薄发,也是陶诗的难以企及之处。正如朱光潜在《诗论》第十三章《陶渊明·他的情感生活》中所说,一些哲理,“儒、佛两家费许多言语来阐明它,而渊明灵心进发,一语道破。读者在这里所领悟的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情趣、一种胸襟、一种具体的人格”。读陶诗,正应从中看到他内心的境界、智慧的灵光,及其对世事、人生的了悟。

  有些赏析文章认为作者此行是访故友,是听到故友“死没无复余”而感到悲哀。但从整首诗看,诗中并无追叙友情、忆念旧游的语句,似不必如此推测。而且,那样解释还缩小了这首诗的内涵。王国维曾说,诗人之观物是“通古今而观之”,不“域于一人一事”(《人间词话删稿》),其“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是“人类全体之性质”(《红楼梦评论·馀论》)。这首诗所写及其意义正如王国维所说。作者从“昔人居”、耕者言所兴发的悲慨、所领悟的哲理,固已超越了一人一事,不是个人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间悲剧。,而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间悲剧。


乡村四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6)

——把酒对月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把酒对月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译文

  月亮在李白之前就有,但只有李白的诗歌写月亮写的最好。

  如今李白已经离开人世仙去,明月在天上已经又有了多少圆缺?

  今天的人仍在吟颂李白的诗,明月也还像李白生前的那时。

  我学着李白对着明月饮酒,月亮和李白又怎么能得知?

  李太白既能作诗又能喝酒,我如今也喝百杯作诗千首。

  我虽然羞愧没有李白的才华,但料想明月应该不会嫌我陋丑。

  我也不曾登上天子船,我也不曾到过长安眠。

  住在苏州城外一间茅屋里,无数桃花盛开月光撒满天。

  注释

  把酒:端着酒杯。

  说:指描写月亮。

  仙去:对人死的委婉说法。

  李白诗:指李白的《把酒问月》一诗。

  安:怎么。

  料应:即应该料想到……。

  天子船:指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咏李白的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句。

  长安眠:指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咏李白的诗句:“***上酒家眠”句。

  姑苏:苏州的别称。

  赏析:

  此诗语言通俗易懂,主要表达诗人对李白的敬仰之情,也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

  此诗多以俗语入诗,大有民歌之特征。因为受小说、戏剧这些大众文学的影响,明代诗词中陋、俚、俗比比皆是,本不足为奇。但此诗因多用俚俗语,甚至遭到清代诗词评论家们的讥讽,云“俗不可耐”。其实,以唐伯虎的才情性格,应不亚于唐宋诗词人物。他在俚语中体现的是“自我”,注重的是精神追求,而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首先,他肯定了自己的“无才”和“丑”,然而马上转笔锋于“月”这个静谧之物,超凡脱俗莹然而出,更反衬出才子情怀。所以,“不登天子船”“不上长安眠”(长安表示仕途)这是非常洒脱的,最后两句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整部作品任意挥洒、不失天然之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