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雄厚了,您秦国的**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注释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古汉语字典注,氾作水命是念作第二声。)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4)然:然而。
(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
(17)既:已经。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
(20)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
(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雄厚了,您秦国的**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厚,雄厚。
(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围郑)。
(23)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
(24)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
(25)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
(26)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
(27)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朝,在早晨。
(28)厌:通“餍”,满足。
(29)东封郑:在东边让*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30)肆其西封:扩展它***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31)阙(quē):侵损,削减。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注:在古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为“缺”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2)说:“说”同“悦”,喜欢,高兴。
(3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微:没有。夫人: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
(3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损害。
(35)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
(36)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
(37)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38)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扩展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扩展1)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鉴赏3篇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鉴赏1
《烛之武退秦师》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年》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⑴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⑵,且贰于楚⑶也。晋军函陵⑷,秦军氾(fàn)南⑸。
佚(yì)之狐⑹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⑺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⑻曰:“臣之壮也⑼,犹⑽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⑾。”公曰:“吾不能早用⑿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⒀。然⒁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⒂
夜缒(zhuì)⒃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⒄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⒅。越国以鄙远⒆,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⒇?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li)(21)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2),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23),君之所知也。夫(fú)晋,何厌(24)之有?既东封郑(25),又欲肆其西封(26),若[1]不阙(quē)(27)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乃还(huán)。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28)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9);失其所与,不知(zhì)(30);以乱易整,不武(31)。吾其还也(32)。”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鉴赏2
⑴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⑵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
⑶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⑷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⑸氾(fán)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⑹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⑺若:假如。使:派。见:进见。
⑻辞:推辞。
⑼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⑽犹:尚且。
⑾**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⑿用:任用。
⒀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⒁然:然而。
⒂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⒃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⒄既:已经。亡郑:使郑亡。
⒅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⒆越国以鄙(bǐ)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
⒇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来。陪:增加。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雄厚了,您秦国的**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
(21)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节。共(gōng),通“供”,供给。
(22)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许:答应。
(23)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24)厌:通“餍”,满足。
(25)东封郑:在东边让*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26)肆其西封:扩展它***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27)阙:使...减损。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
(28)因:依靠。敝:损害。
(2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人道的。
(30)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明智。
(31)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得到一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
(3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33)去之:离开郑国。
(3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夫,fú,音同“服”;微,没有。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扩展2)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菁选2篇)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
1、文言文教学落实到字是本文教学的重点,通过归纳和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有助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疏理与积累。同时,高考对文言文的考点的设置也未离开这一点,本课对这一知识落实较好。本课安排内容较少,但容量较大,在实际操作中忽视接受较慢的学生、未预习的学生,在拓展中无所事事,因此还要强调预习的步骤与方法。
2、本着“一课一得”教学目的,在基础知识方面着重积累文言知识,对人物形象把握方面注重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但忽视了对烛之武说辩艺术的分析,课后思考也只安排学生自己去完成,没有作深入探究。
3、教学中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步骤,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但对“先学”的方法指导还要加强。同时,学生质疑能力也要加强,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依据文本内容和联想来解决问题。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2
本课按计划三课时教完了,最后部分“叙事特点”还是匆匆收尾。在上本课之前,我看了由**八一中学王建稳老师执教的教学录象,感受了王老师驾轻就熟、举重若轻的教学艺术,特别欣赏她设计的教学版块,安排合理、衔接巧妙,而知识和能力两大目标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我后来又看了一遍,并详细做了教学实录,不忍割“爱”,于是自己上课时干脆“拿来”。当然,本班非彼班,我也清楚,拿来自己的班上课不很合适,但总想尝试一下。教学版块采用王老师的,不合适的地方随机作些调整,当初是这样设想的。
课上完了,教学效果很一般甚或不好,我认为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种重视课前预习、重视课堂启发、重视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真是不适合在基础差的班采用。因为学生基础有限,就教不动,老师与学生互动性差。学生太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灌输,不习惯自己思考和展开讨论。一些问题难以有效展开,只好由学生讨论改为教师的讲解,又不得不回到老路。而文言词句没有细讲,没有特别强调,板书又少,我怀疑,学生不但没学会思考,恐怕连基础的东西也丢了。
由此,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设计一定要考虑教学对象,只有适合教学对象的教学才能是有效的教学。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扩展3)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菁选2篇)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
我的导入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般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和*。《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和久必分,分久必合”要和,要**,就有战争;要分,要**,也会发生战争。战争成了人类生活的常态,所以大量的历史文学作品会记录描写战争。在这些记录和描写中,有的表现大场面的敌我交锋,有的表现小场面的接触冲突,有的则表现无畏的英雄与超人的智慧。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有很多凭借个人的气魄和智慧扭转整个战争局面,甚至掌控一个国家的命运。几句话,可以毁灭一个国家;同样,几句话,也可以挽救一个国家。这些人物,就成了历史的传奇,他们超人的勇气和智慧成了他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但他们同时又是普通的人,和其他人一样,有爱,有恨,有欢乐,有忧愁,会后悔,会抱怨,会使性子……可见,尽管历史的`长河从远处来,但历史的英雄并没有离我们很远,比如:烛之武。
我感觉这段导入语引起了学生对“烛之武”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为了解这个人物,他们会认真阅读文本。这就为他们的讨论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这次我提出的讨论,实际上是发现、提出问题的过程。两个方面:一,记录自己解释不了的字、词、句。特别叫他们关注虚词和句式。还举了一两个示例;二,记录无法理解的课文内容,比如,郑伯,为什么叫郑伯,文中有很多不连贯的地方,这是不是不足。
要求他们分为词语、句法解释和内容理解两块,把所有迷惑不解的东西记录下来。
我认为这次讨论只是记录问题,相对简单。但经巡堂观察,很多组别居然提不出像样的问题。有的组别居然说没问题。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来源于艺术生对普通学科知识的相对忽视,我想他们初中时代,文言文的学习是远没有达标的,所以阅读文本,只浮于最表面的东西,无法发现问题。
讨论结果还在各组手里,只好等下节课看看具体情况,再帮助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2
文言文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字的精练典雅,还在于其厚实古朴的文风,更在于其蕴含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文言文其实是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可以这样说,文言文中的每一个文字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文字都包含了作者的丰富的情感,每一种句式的选择都蕴含了作者的情思,每一种语气语调的选择都表露出作者的情韵。站在文言背后的或是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或是慷慨悲歌、大义凛然,或是俯仰天下、哲思古今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在文言的背后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
因此,经典文言文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慢慢咂摸,透过“言”品味“文”。而不能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一味地进行思想挖掘和情感品味,而把“言”抛在脑后,忽视了“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这一基本要求,这种现象在新课改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非常值得警惕。
就这节课而言,由“言”到“文学、文化”的品味目标基本达成,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让学生不再枯燥记忆文言知识。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文言知识都可以靠这条路径来完成,而且对“言”的挖掘的角度和方法还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和关注。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扩展4)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0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
【教学设想】
1、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习古人**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⑴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⑵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⑶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⑷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⑸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⑹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⑴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⑵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⑶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公要以礼待重耳,**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⑷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作战。楚败,**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习
1、师范读课文。
2、生**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每组选**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
(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① 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② 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③ 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⑵ 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⑶ 公曰:“……”许之。
① 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② 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④ 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⑷ 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⑸ 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⑵ 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⑶ 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
⑴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⑴ 善于纳谏。
⑵ 勇于自责。
⑶ 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习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
【附】
1、**围郑形势图:
2、板书
**围郑
烛 临危受命
之 智退秦师
武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退
退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秦
秦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师
师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习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2
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中,我既为高一(3)班62名学生的全员参与、讨论激烈、勇于回答而欣喜,也为自己设计课堂的不足和讲课时的紧张而遗憾。结合上课实践,我想谈谈教学中的“足”与“不足”。“足”主要有四方面:
一。 语文课堂是有温度的
课堂是有温度的。教师要用优美的、充满激情的导入,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语言环境,以唤醒学生、感染学生。因此,在讲课伊始,我采用了干净利落的激情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过的“说客”形象,自然过渡到能言善辩的主人公“烛之武”,以启发学生高效地进入文本。
二。 走进书声琅琅的课堂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语感的,也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也是审美的。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考察。因此,本节课共设计了4次朗读,刚刚接触文本的朗读;分析完之后的朗读;扩展提升的朗读,以及最后的自我朗读。
三。 走进活动充分的课堂
1.学生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实践者和承担者。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而充分,是新课堂教学生命力之所在。在我校“1121”高效课堂模式的倡导下,我设计了一组讨论活动,共4个问题,10分钟。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走到学生中间,巡视、督查、点拨,以期全员参与,并让他们有共识,有碰撞,有质疑。
2.充分地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上课之前,我在给学生说学校**要听我们班的公开课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大家相信我,我也会相信大家”。这群可爱的孩子,在课堂的表现——朗读时声音的洪亮、下课后送给我的掌声,让我惊讶之余,也让我感动。
四。走进拓展提升的课堂
语文课堂呼唤深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窦桂梅老师曾说过:“教师须用勤勉作桨,用书籍作舟,用燃烧的智慧把握方向,在温度和广度中向着语文课堂的深处漫溯——最终让课堂、让师生共同拥有的,一定是高度”。在让学生畅所欲言“烛之武”的论辩艺术后,紧接着又展示了名家点评,以期学生通过诵读,更深刻地理解烛之武游说时的“不卑不亢”、“委婉含蓄”和“步步深入”。
“不足”之处主要有五方面:
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高效性,我将学生按照座位划分了A/B/C三层。现在细想,竟有“三六九等”之感,没有完全、高度地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育者,要高度地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二。课堂掌控能力不够。前面几个环节进行地非常顺利,到最后,时间多出2-3分钟,我只是让学生进行“没有要求、没有目的”的自读,以致声音稀落,效果不是很好。
三。板书不清晰,不条理。板书是文本的线索,也是学生梳理知识、掌握知识的脉络。课前,需要对板书精心设计。而这一块,恰恰是我所忽视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字迹不够艺术,也就称不上“美的享受”。
四。课堂上对“言”落实地不够全面。“言”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石,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等都要面面俱到,不可只讲“学生之不会”。
五。文章切入点不够灵活。整堂课以烛之武的论辩艺术为主线,忽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秦伯心理活动的揣摩。全国优秀教师王君在《十年岂能磨一剑》中写道:大片《英雄》中论剑道最高的境界不是剑在手中、剑在心中,也不是人剑合一,而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最好的教法是教无定法。以任何一个切入点进入文本,都能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每一篇课文都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而个人所得却不尽相同。我将竭尽全力,力求每节语文课堂都能关注每一双期待的眼神,都能陪伴学生们度过一段享受知识的愉悦时光!而要达到这一境界,离不开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教师理念的进步,教师自我砥砺的成功。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虽然退居幕后,选择适时现身,但是在课外备课中,教师绝对是一个主动者,是一个积极建构与科学预设的人。它需要教师时时充电,时时反思,时时进步。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3
上周二,我**一节新课改研讨课——《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由于初次上高中的课,对高中的课文也不够熟悉,在备课的时候虽然做了准备,但还是觉得对新课程需要怎么上,如何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有些把握不准,所以这节课上得忐忑不安。
一堂课下来,总体来说,教态还是比较自然大方,师生互动配合较好。课堂语言顺畅,教学节奏比计划的慢了一点。这一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法、**法、学生探究讨论法,而是用的最多的是**法。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师生之间相互配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堂课同学们还是比较乐于参与学习的,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首先,课件虽然做得不错,但有些预先设定的内容不能随着学生的学习而生成。其次,**和郑国的地理位置,驻军的位置都有直观的地图;课文重点字词、字音都列出来方便学生的学习;主要的文意概括、分析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君的几个步骤均有总结,能让学生看得比较清楚,方便笔记,但也有操控之嫌。再次,因为借助了课件教学,和我上课的引导配合得不够理想。另外,在讲授重点字词时候时间分配过多,历史背景讲得也略多,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对课文的重难点的学习。
上面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会在以后的讲课中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应该更加加强备课,对课文熟悉。吸取经验教训,为上好下一堂课做好的准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4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烛之武,一个面临**之危的小国使臣,只身赴敌营,面对大国之君,不卑不亢,从容辞令,强大的**联盟在其如簧巧舌下,瓦解无存。烛氏凭伶牙俐齿,委婉入情,句句刺入秦伯的心窝,颇令同学们为之心折。趁兴致正浓,我将事先印好的《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的节选部分,发给大家。为激活气氛,我还模仿说书人口吻,朗声读道: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飞乃厉声大喝日:“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日:“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日:“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慨,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目:“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奔。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赞日: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读过听过之后,学生中有人跃跃欲试:“我们也写幅联,写首诗。”一听学生有了反应,我趁热打铁:“杜甫曾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烛氏退敌,的确令人折服。作为后人,我们有些同学亦按捺不住诗兴,想有联颂曰,有诗赞日。可咱们会撰联写诗吗?其实,这有何难,学就是了。”于是我趁机将对联的基本常识介绍给了学生。由于积极性高涨,再加之我借助的是关于解缙的“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常有”的妙趣故事来讲析,大家听得异常认真。最后我说:“张翼德退曹军与烛之武退秦师,同是退敌,却各有巧妙不同。比较二者特点,请撰写个对比联。烛氏退敌,妙在三寸不烂之舌强过百万之师,咱也模仿《三国演义》赞张飞的模式,来个‘后人有诗赞曰’的形式。老师回去也写,咱们比比看好吗?”
每人一联一诗如数交上来后,果然不错。如:
张子璐:“智退秦师烛之武;勇吓曹贼张翼德。”
苗俣:“张翼德三声喝破怯人胆;烛之武数言扭转霸主心。”
侯玮辰:“张翼德怒吼退雄兵:烛之武妙论动君心。”
刘博:“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一联联都准确地抓住了二者退的特点,而且对仗工整。有些同学还真拿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劲头来,为一个字的对仗工整苦锁眉头,搜肠刮肚。而诗昵,亦不乏佳作。
周维伊:“**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杨夏:“**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侯玮辰:“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刘博:“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当我把这些诗、对联读给同学们听的时候,博得了阵阵掌声。我说:“看看,你们自己写得的确令人刮目相看吧。后生可畏呀,我都羞于拿出拙作……”一语未毕,“老师别耍赖,昨天说了要比比。”我把自己的诗和对联拿了出来:
猛张飞长坂桥三声大喝退曹军,靠的是勇;
智之武汜南营一番妙语动秦师,凭的是谋。
后人有诗赞日: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争强好胜的学生们真的评头品足开了……
原本是一篇*常的文言文教学,我相机引入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借二者相似点,引出了吟诗属对的学习,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学到了诗歌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祖国语言的魅力.岂不一举几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5
1978年吕淑湘先生发文《人民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转眼近四十年过去,语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人们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今天,活跃在不同教学岗位的语文工作者似乎掀起新一轮高效课堂的**,致力争取语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不揣浅陋,本人不妨从自己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上,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一些体会。
要精讲忌泛讲
80年代语文教学提出了“精讲多练”的响亮**,时至今日不少执教者精讲不起来,反而泛讲成风,单位时间利用率低,其突出表现仍然是“目标定不明,重点不突出,难点攻不破。”目标制约重点,重点完成目标。一些人讲《烛》文,不是在重点上用力气,而是泛讲《春秋三传》,婉曲写法,甚或列表三传异同,婉曲例解,还有的大讲特讲“以其无礼且贰于晋”和晋惠公“朝济而夕设版焉”的历史史实,看似洋洋洒洒,讲深讲透,实则枝繁叶茂,淹没主干,一叶障木,不见泰山。我们说,所讲的内容似乎也没有错,也是课文联系的内容,但是主要内容吗?是我们定的教学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吗?不可以少讲或不讲或以后讲吗?我觉得本文从文本价值、教学价值和阅读写作两个层面看,不妨将其重点放在“说退秦师”和命题作文上。重点找准了就纲举目张,这样孰轻孰重孰深孰浅,就分得出层次了,从全文比例看,**围郑、临危受命、迫晋退兵就一般性讲了,再涉及到的“无礼”、“贰晋”、“朝济夕版”的史实就可略讲了,《春秋三传》的介绍和婉曲手法就可少讲或不讲了。即使是重点也不能泛讲,精讲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透彻理解上。开始我对烛之武的说辞也囿于别人的看法,后来反复钻研觉得“四个角度”和一个“利弊得失”最为恰当,所谓“动之以情”不指哪几句话,而是情动于中,言为心声,融情于全部说辞中,至于“晓之以理”,整个说辞句句是理,这样抓住了文本的实质再以简要的'分析。(见析书)
一、关于课文内容
1、**围郑(开端)从地理位置说利得
2、临危受命(发展)从利益关系说
3、说退秦师(**)从历史事实说
4、迫晋退兵(结局)从发展趋势说弊失
且不去臃繁芜杂而显精萃精要进而“精讲”了吗?精讲且不就是高效了吗?
要合唱忌独唱
曾一度时期“三主理论”风刮语文教学战线,又一度时期大唱“自主、合作、互动”这都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吹入了一阵新风。我们说教师是主导,从**教学、讲授教学而言,学生是主体,这是从学习知识、接受教化的对象而言,一堂课教师要动学生也要动,才叫双边活动。我们的教学方向是: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我们反对过去那种教师独霸讲台,一讲到底的“独唱”行为,我们倡导师生融融,动手动口动脑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合唱”形式。本课合唱形式一是:教学“临危受命”段既有学生的“分角色读”,也有教师的“范读”。合唱形式二是:写作上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也不乏老师的点拨“导写”。合唱形式三是:既留有“四段”“迫晋退兵”的自行翻译,三段“说退秦师”的默读,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的课堂作业,以及留有常用词、通假字和作文的课外作业,也有老师作业课上的排疑解难。这样分分合合,有分有合,才称得上师生“合唱”,这要有讲有练,有读有写,有说有评才不至于为“独唱”。合唱要人人参加,人人动起来,因此教师又要象指挥样善于调动学生领唱、轮唱、混声合唱、对唱,不千人一腔,该肯定的肯定,该褒扬的褒扬,该疏导的疏导,该纠错的纠错,魏书生老师课上得棒,其一在于他象一个高明的指挥家,千方百计调动起课堂中的学生兴高采烈、思维活跃地加入教与学的“大合唱”。人**合唱,个个有所获,这且不是最好的高效课堂又是什么?
要形象忌抽象
讲课要形象忌抽象,抽象为讲不具体干巴巴,学生留不下印象,抽象为讲不清笼统模糊含混,学生形不成印象。现在一些教师讲课抽象化,突出表现一是蹈虚凌空,**分析,二是缺少方法,语言苍白。好的老师讲解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好的老师一语中的,妙语解颐。《烛》文教学的形象性贯串在整个语文的讲解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字、词、句的讲解。课文中有对形声字“缒”的辨析,会意字“朝、从、亡”的分析,繁体字“厌”的把握,还有通假字的解说,对于常用词,如“亡、从、封、亡、鄙”,又用知识树、树形图的方式揭示本义、引申义的衍变和联系。讲文言虚词“之”和宾语前置句时,本课讲解时辅之以三个板书,一为“四角度一得失”的板书,增加了直观性。二为“写人记事四种”体式图,复杂化为简明。三为写作思维导图,变抽象为具体。三、比喻的运用。课中用了三个比喻,一是以天*讲利弊,二是以不同演员演不同戏比名词动用,三是以“卡轮置”比宾语提前。四是筷子点线形态比角度变换,均收到化抽象为形象的讲课效果。四、鲜活的语言讲解。课文中讲解中不仅使用了许多言简意明的成语,化用了形象鲜明的个别古诗词,还采用了贴近学生的贴近时代的新鲜用语,如“强强联合,联手出招,心灵鸡汤,突发事件、智残、脑障、脑壳还没进水,换位思考”等,使学生感到鲜活、亲切有味。试比较,讲课形象,深入浅出,生动通俗,老师一讲即懂,学生一听即明,这和那些满口概念,深奥抽象,老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一个问题别人讲一次两次学生欣然接受,学生能举一反三,你一个知识点讲一、二十遍学生还懵懂不明,你还报怨学生笨,你看教学效果上的高效与否且不泾渭分明吗?
要延伸忌单一
讲课要延伸忌单一,有人说:小学是旅游,中学是活动,高中是深刻。知识单一何见深刻?单一指学课文时只就课讲课,叮在一处,思维视野局限,所学知识死板不能活化。要延伸就要善于联系、扩展,也就是联系学过的知识,扩展未学的内容,讲课有联系才能开掘课文学习的深度,有扩展才能开拓课文学习的广度。我在《烛》文教学中一是注意联系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如讲“写人记事四种体式”时联讲学过的课文《羚羊木雕》、《散步》,还就所学二、三单元文章就写人记事四种基本式作以区别。二是注意扩展未学的内容。如在写作导学时,我不仅让学生联读、寻读已学篇目《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还让学生扩读《左传》中《宫之奇谏假道》、《**殽之战》等文章,指导学生从正面例子分析烛之武、触龙、邹忌、宫之奇说辞的精妙、成功的原因,还从反面例子吸取蹇叔哭师的经验教训,由此使学生讲学内容变得丰富而不单一,多元而不单调,举一而能反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认识水*,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当然课文的讲解要有机联系,而不是信马由缰。试想想看,同样四五十*方课堂,同样45分钟单位时间内,你就课讲课,就文学文,人家联系有方,拓展有术,你漫天撒网,面面俱到,大讲名词术语,概念结论,人家主次分明,由博反约,驭繁于浅,深入浅出,所得异同,谁高效谁不高效,明眼人且不一见即明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
本学期初,我在高一三班**《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二节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订正、讲解课后练习题和配套练习册题。这节课任务单一,但内容很多,课后练习题5个,练习册题15个,这些题合起来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
一、这节课安排的一个成功之处
安排督促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题,课堂上老师先**学生,了解学生做题情况,知道了学生疑惑在哪里,做错了哪那些题。这样就有利于老师的讲解对症下药,讲解就有重点,保证了重点的教学时间。课后练习题一中有四小题——
晋、秦两国为什么围郑?
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例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国进攻?
这几个小题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基本能做上,而练习册“要点扫描”的内容就有这几个题的准确、全面分析。“要点扫描”的内容有三点:
1、品味精妙的游说艺术;
2、理解文章突出重点、恰当剪裁的手法;
3、体会文章构思的精巧。
所以,在**学生逐题回答后,就让学生自读“要点扫描”来自我订正课后练习。这个环节一箭三雕,它将课文鉴赏分析、课后习题订正、练习册知识阅读三合一进行。而且无须老师黑板书写,无须多**幻灯投放,无须老师滔滔口舌之劳,无须学生专作笔记,却节省了许多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本节课一失误处
在讲解订正练习册第5小题时,有“之”的用法解析,题中例句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句中“之”用法相同,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臣之壮也”、 “行李之往来”是主谓结构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学生理解有点困难,我就重点讲了“之”的这个用法,又举了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并做了句子成分分析,指出“师道之不传”、“两狼之并驱”是主谓结构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又指出题中“臣之壮也”、 “行李之往来”与“师道之不传”、“两狼之并驱”的主谓短语在全句中语法成分有异,前两者作时间状语,译作“臣壮年的时候”、“使者过往的时候”;后两者作主语译作“两只狼并齐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学生还不明白,又举了《毛遂自荐》中“秦之围邯郸,赵使*原君求救”, “秦之围邯郸”也是主谓短语作时间状语。学生更迷惑了,于是只好又讲主语、谓语、状语三个成分的特点、意义,讲它们一般分别由哪种性质的词来承担。
如此复杂引申,越讲越多,越讲越难,加之陌生例句又要解释翻译,纠缠了10多分钟,貌似旁征博引,学生却越听越糊涂了。因为有些学生现代汉语词性知识、单句成分知识尚未完全掌握,所以老师讲得越清楚,学生听得越困难。在课堂上,我当时就观察到学生满脸迷茫的表情了。
三、这堂课的经验与教训
这堂订正练习课,经验在于:
1、练习题一定要学生先做老师后讲,不能像高三有时上课那样,当堂边做边讲。
2、让学生答题,学生补正,而后老师再酌情强调,尽量让学生多思考,自行解决问题。
3、老师备课一定要前瞻后顾,左牵右连,将一篇课文的所有内容备完再开始上课。比如练习册的“要点扫描”,有的老师可能置之不理,而在《烛之武退秦师》这课中,“要点扫描”恰是课后习题的答案,又是本课阅读鉴赏的讲解,这就是备了课本又备了练习册才知道的。课后练习题、配套练习册题往往是课文学习讲解的重点,我们在开始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就应该留意于此。
教训在于:难点要点拨,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之“的这一用法,比较难,老师说到主谓之间,无意义,不译,就可以了。学生掌握到此,对题中的两个句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中“之”的理解和对全句的翻译是不存在问题的了。至于更深更复杂的知识,一部分学生现时可以理解,一部分学生待以后遇到该知识再逐步讲,慢慢掌握。一口吃不成胖子,欲速则不达。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7
本课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他们在课堂学习、讨论、探究。
2、突出合作探究精神。高效课堂强调小组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合作探究。
3、渗透古代文化精髓。学习文言文,应该再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化的精髓。
4、强化读写训练。读写训练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本科教学中,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行文特点和写法,并在课后实践,强化练习。
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文言基础知识应该再讲解细一些。
2、训练的量应该再合理点。
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四
1、课堂结构自然完整,结语与导语围绕课文内容,并遥想呼应,思路清晰、严谨,关注每一个细节。
2、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注重诵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和能力。而且三个段落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教材特色、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3、教学重点鲜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协作,从而在集体的智慧中完成学习任务。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板书)学生、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语言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教态自然而有亲和力。
6、从整个课堂看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配合紧密,能有效体现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原则,学习效果较好。
7、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值得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8
作为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学习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纵深开展。同时,作为新教师缺少初中的教学准备,很难做到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及知识点的衔接。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简要的列出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首先进入文本,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朗读,并进行对比、点评。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的特色少不了朗读,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的一个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也需要重视语文的语感培养,同时在阅读中提炼出文章的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我抓住一个线索——就是: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①为什么要退? ②谁去退? ③怎么退? ④退的结果如何?从这个角度走进文本,进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分析等等。
3、在课文进行到最核心内容,即烛之武怎么退秦师这一部分时,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课文,并且我运用多**课件展示了相应的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提示信息,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4、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就是讨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所运用的游说艺术。深入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并且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谋略的存在的出发点和原因等等。可以适当的扩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5、最后讲到晋文公被迫退兵,分析其退兵的最根本原因,从中归纳总结主旨,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进而从课文学习中得到些体会,如写作中,或者口语表达中能够学以致用。
到这里,这是在汇报课设计中所希望展示的所有教学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的问题如下:
1、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更主要的就是备学生。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是一堂教学汇报课,但是却不应该因此打乱学生学习和接受的习惯,教学过程中切忌过急、过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主,和忽略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即我在本节课授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作为我的`展示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改进计划: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之前,重点的是梳理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并且重视总结归纳,给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同时适当的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给学生打好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2、在本课的设计中,围绕一个“退”的线索开展教学,虽然看上去目标非常的突出,教学思路很清晰,但是我却忽略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字词为主,以讲解文言知识为核心,进而扩展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所以,我的设计中课堂结构分配不尽合理,应该把教学中关于“退”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一笔带过,因为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甚至可以跳过不讲,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而把文言知识点串联在课文教学的设计中,并力求当堂消化。同时,在课堂设置中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一课一得”便是收获,不求多、不求泛、而求透彻,应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一堂课应以基础的文言知识教授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
改进建议:在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课堂结构,细化每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突出重难点,这部分要多花时间讲解,并且注重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而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进行一下梳理,要求学生识记即可,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花费太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率。
3、我在课堂教学中,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了太多的小问题,使得课堂环节重点不明晰。有些问题实质是无效的**,并且问的太细小就显得零碎,没有整体感。
改进步骤: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多设置大问题,并且**好自己的过渡语言,使得上一个问题和下一问题间能够环环相扣,步步逼近。如:通过改变课堂设置的角度,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如何退”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多思考,适当的给予补充。切忌以自我思想为导向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要太多的分析“策略”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4、要注重实现传统课堂与有多种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间有效的结合,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恰当的运用。多**资源是很好一个辅助教学的**,但不是主体,并且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要明确并不是什么课都适用,所以教学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的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中,我曾经接触过中学语文教学名师**,他的观点就是在某些情感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时候反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不希望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肢解了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破坏了教学情境和气氛。而对于类似说明文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直观的形象认识,缺少体验和感悟等,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教学效果。那么,经过评课后,我也在思考,到底文言文的教学是应更适合哪一类的课堂?我也学**教师的经验,学习同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后面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探索,我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设计一个多**课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比传统课堂,即以教师主导走进文本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早下结论。
好处是:一、在多**等资源的辅助下,可以有利于教师展示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更容易把握重难点。二、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保持***,激发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教学思路,从而促使目标的实现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课件上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过学生的谈论后,教师最后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课件上不要展示出标准答案。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的运用能力,课件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是漂亮?是色彩、花样多变?是字体复杂?……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资源运用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为课堂服务的好的教学资源。
5、还有一些就是语速的把握,教态的自然,板书的设计等问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规范化,把功夫用在*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最大的感悟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汇报,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远远不够,更要学会专研。所以,作为新教师本身缺乏经验,有诸多的不足,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把这份职业变成事业,变成兴趣,变成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放下繁杂的思想包袱,静下心好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9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如烫手的山芋,摸涅不得。因为在文言文中承载着比较多的内容,有语言文字,也有人文的,要想在一堂课内很好的完成这些任务比较困难,而且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教师习惯于越“文”讲“言”,强调各种古汉语语法规律,以为总结种种规律便能多快好省的学好文言文,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观照;二是学生诵读感悟文本的时间被教师疏解文言字词句所挤占了。由于课堂教学“文”与“言”不能兼顾,以致教学效果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不利。
鉴于上述情况,如何实施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也要教“文”,言文兼顾。首先要注重文言文语言教学,着力于必要的文字梳解、语言品味,走出了“重文轻言”的误区;其次要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要探究语言文字中的文化信息,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并实现教学实施中的文化传递,走出“有言无文”的误区;最后要重视反复诵读,模仿练读,想象品读,实现 “文”“言”融合”。我认为张必锟先生提出的“一个转变”和“一个转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转变”是课堂教学要从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一个转移”是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上来。通过诵读以“文”引言,以言带文,实现“文”“言”两个要素的交融合一。
当课堂进入品味烛之武最精彩的劝辞环节时,教室里的.空气凝滞了。在试讲的几节课中都在这时出现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曾经有过很多改变的策略:小组合作交流、标注关键词,教师引导示范批注但这些做法基本是徒劳。在朗读中品味劝辞的魅力,因声求气是这一课要教的重点。品味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呀,我居然没有明白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此处的意图,连教的内容都有问题,还谈什么课堂效率呢?“因声求气”“以读带言”,朗读才是实现文言交融的最佳途径,如此精彩的劝辞脱离了朗读,理性的品析显得多么的枯燥乏味呀!
师傅以她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出文言文的处理要做到“文与言的相融相生,文与言的并举”可以用“以文率言”“以言悟文”“因气求声”“以读带文”四种有效的方式。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0
本课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他们在课堂学习、讨论、探究。
2、突出合作探究精神。高效课堂强调小组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合作探究。
3、渗透古代文化精髓。学习文言文,应该再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化的精髓。
4、强化读写训练。读写训练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本科教学中,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行文特点和写法,并在课后实践,强化练习。
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文言基础知识应该再讲解细一些。
2、训练的量应该再合理点。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扩展5)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0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
以前上高中时最讨厌学习文言文,琐碎的知识点,枯燥的翻译,每当学习古文总是昏昏欲睡。在讲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很担心,害怕我的学生像我一样抵触文言文的学习,害怕我的课堂沉闷枯燥,让他们提不起精神……
第一节课上过感觉学生兴趣还挺高的,因为没有涉及到课文的讲解,首先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学习文言文?纲举目张,知道古文的重要性了,会从思想上重视学习。在讲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时告诉同学千万不要把“谷梁传”记成“母羊传”,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一笑一下就记牢了!问他们“四书”“五经”时,因为他们能回答出来,感觉自己知道的东西很多,积极性非常高。
学生都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爱“显摆”,这也是学生的可爱之处,我们做学生时不是一样热衷于在老师面前班门弄斧吗?老师的赞同是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动力。
在接下来分析课文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让他们分角色朗诵课文,读出人物情感,看哪一组读的好。有了竞争,就有动力,同学们朗诵的非常棒。
字词,句式,语法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为了既能掌握知识,又不至于枯燥乏味,我让学生找重点字词,其他学生补充,然后翻译。每天作业就是句句对应翻译课文,强调字字落实,直译为主。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第二天上课时,让同学到黑板上翻译重点句子,按着高考翻译标准改分,学生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翻译需严谨,如何翻译。通过这样的'规范训练,学生们对古文翻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反思:在讲课过程中,特别是字词、句式、翻译这一块,有时课堂还是沉闷,苦恼啊!我还是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完美的驾于课堂,有时感觉课堂气氛沉闷了,采取的措施还是不得力,这也是我最最最需要努力学习的地方。在学习文言文时,如何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不枯燥乏味,一直困扰着我,虽然这次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这篇文章比较短,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时,这种方法还适用吗?如何调动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接下来的《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都是比较长的文言文,我该如何把握呢?故事性比较强的段落,让学生分角色读好呢,还是改编成课本剧好呢?改编的话时间够吗?字词、句式、翻译怎么能让学生不费力,并且非常有兴趣的积极主动的学呢?把重点句子写黑板上,然后找学生翻译还是要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不了解,怎么读?怎么演?会把握不到位的,还是就让他们读,让他们演,然后与课文比照,让学生找出和课文有出入的地方,这样比较好。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欣赏: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2
1978年吕淑湘先生发文《人民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转眼近四十年过去,语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人们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今天,活跃在不同教学岗位的语文工作者似乎掀起新一轮高效课堂的**,致力争取语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不揣浅陋,本人不妨从自己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上,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一些体会。
要精讲忌泛讲
80年代语文教学提出了“精讲多练”的响亮**,时至今日不少执教者精讲不起来,反而泛讲成风,单位时间利用率低,其突出表现仍然是“目标定不明,重点不突出,难点攻不破。”目标制约重点,重点完成目标。一些人讲《烛》文,不是在重点上用力气,而是泛讲《春秋三传》,婉曲写法,甚或列表三传异同,婉曲例解,还有的大讲特讲“以其无礼且贰于晋”和晋惠公“朝济而夕设版焉”的历史史实,看似洋洋洒洒,讲深讲透,实则枝繁叶茂,淹没主干,一叶障木,不见泰山。我们说,所讲的内容似乎也没有错,也是课文联系的内容,但是主要内容吗?是我们定的教学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吗?不可以少讲或不讲或以后讲吗?我觉得本文从文本价值、教学价值和阅读写作两个层面看,不妨将其重点放在“说退秦师”和命题作文上。重点找准了就纲举目张,这样孰轻孰重孰深孰浅,就分得出层次了,从全文比例看,**围郑、临危受命、迫晋退兵就一般性讲了,再涉及到的“无礼”、“贰晋”、“朝济夕版”的史实就可略讲了,《春秋三传》的介绍和婉曲手法就可少讲或不讲了。即使是重点也不能泛讲,精讲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透彻理解上。开始我对烛之武的说辞也囿于别人的看法,后来反复钻研觉得“四个角度”和一个“利弊得失”最为恰当,所谓“动之以情”不指哪几句话,而是情动于中,言为心声,融情于全部说辞中,至于“晓之以理”,整个说辞句句是理,这样抓住了文本的实质再以简要的分析。(见析书)
一、关于课文内容
1、**围郑(开端)从地理位置说利得
2、临危受命(发展)从利益关系说
3、说退秦师(**)从历史事实说
4、迫晋退兵(结局)从发展趋势说弊失
且不去臃繁芜杂而显精萃精要进而“精讲”了吗?精讲且不就是高效了吗?
要合唱忌独唱
曾一度时期“三主理论”风刮语文教学战线,又一度时期大唱“自主、合作、互动”这都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吹入了一阵新风。我们说教师是主导,从**教学、讲授教学而言,学生是主体,这是从学习知识、接受教化的对象而言,一堂课教师要动学生也要动,才叫双边活动。我们的教学方向是: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我们反对过去那种教师独霸讲台,一讲到底的“独唱”行为,我们倡导师生融融,动手动口动脑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合唱”形式。本课合唱形式一是:教学“临危受命”段既有学生的“分角色读”,也有教师的“范读”。合唱形式二是:写作上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也不乏老师的点拨“导写”。合唱形式三是:既留有“四段”“迫晋退兵”的自行翻译,三段“说退秦师”的默读,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的课堂作业,以及留有常用词、通假字和作文的课外作业,也有老师作业课上的排疑解难。这样分分合合,有分有合,才称得上师生“合唱”,这要有讲有练,有读有写,有说有评才不至于为“独唱”。合唱要人人参加,人人动起来,因此教师又要象指挥样善于调动学生领唱、轮唱、混声合唱、对唱,不千人一腔,该肯定的肯定,该褒扬的褒扬,该疏导的疏导,该纠错的纠错,魏书生老师课上得棒,其一在于他象一个高明的指挥家,千方百计调动起课堂中的学生兴高采烈、思维活跃地加入教与学的“大合唱”。人**合唱,个个有所获,这且不是最好的高效课堂又是什么?
要形象忌抽象
讲课要形象忌抽象,抽象为讲不具体干巴巴,学生留不下印象,抽象为讲不清笼统模糊含混,学生形不成印象。现在一些教师讲课抽象化,突出表现一是蹈虚凌空,**分析,二是缺少方法,语言苍白。好的老师讲解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好的老师一语中的,妙语解颐。《烛》文教学的形象性贯串在整个语文的讲解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字、词、句的讲解。课文中有对形声字“缒”的辨析,会意字“朝、从、亡”的分析,繁体字“厌”的把握,还有通假字的解说,对于常用词,如“亡、从、封、亡、鄙”,又用知识树、树形图的方式揭示本义、引申义的衍变和联系。讲文言虚词“之”和宾语前置句时,本课讲解时辅之以三个板书,一为“四角度一得失”的板书,增加了直观性。二为“写人记事四种”体式图,复杂化为简明。三为写作思维导图,变抽象为具体。三、比喻的运用。课中用了三个比喻,一是以天*讲利弊,二是以不同演员演不同戏比名词动用,三是以“卡轮置”比宾语提前。四是筷子点线形态比角度变换,均收到化抽象为形象的讲课效果。四、鲜活的语言讲解。课文中讲解中不仅使用了许多言简意明的成语,化用了形象鲜明的个别古诗词,还采用了贴近学生的贴近时代的新鲜用语,如“强强联合,联手出招,心灵鸡汤,突发事件、智残、脑障、脑壳还没进水,换位思考”等,使学生感到鲜活、亲切有味。试比较,讲课形象,深入浅出,生动通俗,老师一讲即懂,学生一听即明,这和那些满口概念,深奥抽象,老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一个问题别人讲一次两次学生欣然接受,学生能举一反三,你一个知识点讲一、二十遍学生还懵懂不明,你还报怨学生笨,你看教学效果上的高效与否且不泾渭分明吗?
要延伸忌单一
讲课要延伸忌单一,有人说:小学是旅游,中学是活动,高中是深刻。知识单一何见深刻?单一指学课文时只就课讲课,叮在一处,思维视野局限,所学知识死板不能活化。要延伸就要善于联系、扩展,也就是联系学过的知识,扩展未学的内容,讲课有联系才能开掘课文学习的深度,有扩展才能开拓课文学习的广度。我在《烛》文教学中一是注意联系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如讲“写人记事四种体式”时联讲学过的课文《羚羊木雕》、《散步》,还就所学二、三单元文章就写人记事四种基本式作以区别。二是注意扩展未学的内容。如在写作导学时,我不仅让学生联读、寻读已学篇目《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还让学生扩读《左传》中《宫之奇谏假道》、《**殽之战》等文章,指导学生从正面例子分析烛之武、触龙、邹忌、宫之奇说辞的精妙、成功的原因,还从反面例子吸取蹇叔哭师的经验教训,由此使学生讲学内容变得丰富而不单一,多元而不单调,举一而能反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认识水*,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当然课文的讲解要有机联系,而不是信马由缰。试想想看,同样四五十*方课堂,同样45分钟单位时间内,你就课讲课,就文学文,人家联系有方,拓展有术,你漫天撒网,面面俱到,大讲名词术语,概念结论,人家主次分明,由博反约,驭繁于浅,深入浅出,所得异同,谁高效谁不高效,明眼人且不一见即明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3
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中,我既为高一(3)班62名学生的全员参与、讨论激烈、勇于回答而欣喜,也为自己设计课堂的不足和讲课时的紧张而遗憾。结合上课实践,我想谈谈教学中的“足”与“不足”。“足”主要有四方面:
一。 语文课堂是有温度的
课堂是有温度的。教师要用优美的、充满激情的导入,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语言环境,以唤醒学生、感染学生。因此,在讲课伊始,我采用了干净利落的激情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过的“说客”形象,自然过渡到能言善辩的主人公“烛之武”,以启发学生高效地进入文本。
二。 走进书声琅琅的课堂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语感的,也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也是审美的。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考察。因此,本节课共设计了4次朗读,刚刚接触文本的朗读;分析完之后的朗读;扩展提升的朗读,以及最后的自我朗读。
三。 走进活动充分的课堂
1.学生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实践者和承担者。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而充分,是新课堂教学生命力之所在。在我校“1121”高效课堂模式的倡导下,我设计了一组讨论活动,共4个问题,10分钟。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走到学生中间,巡视、督查、点拨,以期全员参与,并让他们有共识,有碰撞,有质疑。
2.充分地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上课之前,我在给学生说学校**要听我们班的公开课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大家相信我,我也会相信大家”。这群可爱的孩子,在课堂的表现——朗读时声音的洪亮、下课后送给我的掌声,让我惊讶之余,也让我感动。
四。走进拓展提升的课堂
语文课堂呼唤深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窦桂梅老师曾说过:“教师须用勤勉作桨,用书籍作舟,用燃烧的智慧把握方向,在温度和广度中向着语文课堂的深处漫溯——最终让课堂、让师生共同拥有的,一定是高度”。在让学生畅所欲言“烛之武”的论辩艺术后,紧接着又展示了名家点评,以期学生通过诵读,更深刻地理解烛之武游说时的“不卑不亢”、“委婉含蓄”和“步步深入”。
“不足”之处主要有五方面:
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高效性,我将学生按照座位划分了A/B/C三层。现在细想,竟有“三六九等”之感,没有完全、高度地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育者,要高度地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二。课堂掌控能力不够。前面几个环节进行地非常顺利,到最后,时间多出2-3分钟,我只是让学生进行“没有要求、没有目的”的自读,以致声音稀落,效果不是很好。
三。板书不清晰,不条理。板书是文本的线索,也是学生梳理知识、掌握知识的脉络。课前,需要对板书精心设计。而这一块,恰恰是我所忽视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字迹不够艺术,也就称不上“美的享受”。
四。课堂上对“言”落实地不够全面。“言”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石,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等都要面面俱到,不可只讲“学生之不会”。
五。文章切入点不够灵活。整堂课以烛之武的论辩艺术为主线,忽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秦伯心理活动的揣摩。全国优秀教师王君在《十年岂能磨一剑》中写道:大片《英雄》中论剑道最高的境界不是剑在手中、剑在心中,也不是人剑合一,而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最好的教法是教无定法。以任何一个切入点进入文本,都能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每一篇课文都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而个人所得却不尽相同。我将竭尽全力,力求每节语文课堂都能关注每一双期待的眼神,都能陪伴学生们度过一段享受知识的愉悦时光!而要达到这一境界,离不开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教师理念的进步,教师自我砥砺的成功。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虽然退居幕后,选择适时现身,但是在课外备课中,教师绝对是一个主动者,是一个积极建构与科学预设的人。它需要教师时时充电,时时反思,时时进步。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4
上周二,我**一节新课改研讨课——《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由于初次上高中的课,对高中的课文也不够熟悉,在备课的时候虽然做了准备,但还是觉得对新课程需要怎么上,如何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有些把握不准,所以这节课上得忐忑不安。
一堂课下来,总体来说,教态还是比较自然大方,师生互动配合较好。课堂语言顺畅,教学节奏比计划的慢了一点。这一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法、**法、学生探究讨论法,而是用的最多的是**法。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师生之间相互配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堂课同学们还是比较乐于参与学习的,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首先,课件虽然做得不错,但有些预先设定的内容不能随着学生的学习而生成。其次,**和郑国的地理位置,驻军的位置都有直观的地图;课文重点字词、字音都列出来方便学生的学习;主要的文意概括、分析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君的几个步骤均有总结,能让学生看得比较清楚,方便笔记,但也有操控之嫌。再次,因为借助了课件教学,和我上课的引导配合得不够理想。另外,在讲授重点字词时候时间分配过多,历史背景讲得也略多,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对课文的重难点的学习。
上面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会在以后的讲课中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应该更加加强备课,对课文熟悉。吸取经验教训,为上好下一堂课做好的准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5
一、确立课题并确定教学目标
本人把《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这次研究性学习,我的教学目标是:
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习兴趣;
二、使学生懂得如何选题,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
三、培养学生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
《烛之武退秦师》的研究性学习,我分三个阶段进行,即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学生研究学习撰写论文阶段;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1.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但并不排斥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在开始时,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显得更为重耍。在选题时,有些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不知道选择什么问题来研究,我就采用集思广益的方法,让学生先把自己的研究问题在班上讲一讲,使同学们能互相启发。这样一来,同学们思维共振,思路开阔,提出的研究问题越来越多。比如“为什么说春秋无义战?”“从《烛之武返秦师》这篇课文看古代对人的称谓”,“论烛之武的说辩艺术”“对‘**之好’的质疑”,“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子犯请击之’,子犯明智吗?”“试论烛之武说晋退师的可行性”等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但有些学生的选题,口气大得很,如“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这些论题,足可以写成一本书。对此,我给学生提了两点建议,以帮助他们重新确立课题;一是研究性课题的切口要小,“择点不择面”。二是要选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写,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2.学生研究学习撰写论文阶段
研究的课题确定后,接着就要收集材料,广泛阅读撰写论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变得十分浓厚,学习热情高涨。我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阅读《语文读本》里的《晋公子重耳之亡》、《郑伯克段于鄢》,还有《文言文选读》里的《晋归楚钟仪》、《晋灵公不君》以及《左传》中的《崤之战》等材料。有的学生还在网上查到了《春秋五霸》、《晋文公即位前的**生活》等文章。通过这样的定向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研究所需要的灵感和资料。他们学会了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地归纳资料,得出相应的结论。同学们发现研究并不神秘,研究就在本书之中,就在阅读之中。就在实践之中,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主研究和写作。学生的论文,虽然不是长篇大论,或许还幼稚,但我觉得,我们不必用**化的标准来品评,不必用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来衡量,只要在文章中有自己的**思考、独特见解就行了,不要求有多么深邃的思想,完美的推埋。可能有些同学的观点早已被历史学家、文学家写过、评论过,但文中的观点,是同学们经过自己的脑袋思考论证得出来的,这也是自己的独到发现,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学生的小论文交上来后,我认真阅读批改。为总结交流做准备。虽然学生的论文有的不够成熟,有的观点又太偏激,有的材料不够充分,但我都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它们,极力找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以肯定、赞扬的评语为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那些好文章,我则拿出来在班上交流。让大家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中,学生们学会了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能够互相地取长补短,正确地认识自己,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性学习的总结与评价
这次课题研究研究,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好的方面就是:
(一)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二)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学艺术的熏陶,渐渐积累起相关的语文知识,学生不但阅读了文学方面的知识。还阅读了历史方面的知识,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军事、文化、人物、风俗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到了许多教材以外的知识。
(三)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在研究性学习时.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有很多的“为什么”,希望另辟蹊径,提出更新的见解。课文中蕴含的重要思想文化因素被发掘出来了。如:“国家利益最重要”,“知恩图报一一谈‘义’的重要”,“大丈夫能伸能屈”。此外.一些学生能够超越史实本身,把问题上升到对历史、现实与做人的高度去思考。如“不要埋没了千里马”、“守信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退一步海阔天高”。在分析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不足之处是:
(一)写的论文材料不够充分,论据不足。
(二)局限在就事论事上,问题不够深刻。
此外,学生还需要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
附:研究成果
《春秋无义战》
春秋是列国兼并时期。其时各国并立,你争我夺,社会混乱,烽烟不断。据《左传》一*载,就发生过400多次军事运动,但没有一次战争是正义的。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讲到,秦穆公被烛之武说服了,并与郑国结盟,同时留下杞子,逢孙、杨孙驻守郑国都城。秦穆公万万没有想到,**两国由此加深了矛盾,并埋下了战争的祸根。
两年后,晋文公死了,适巧杞子又得到了掌管郑都北门的机会。杞子立即将此情况密报秦穆公,建议秦国“潜师以来”,征服郑国。秦穆公企图乘晋国丧君之机扩大霸权,不听蹇叔劝谏悍然发兵袭郑。晋国不容秦国扩张,伏兵崤山,与秦军大战,结果秦出师无功,兵败崤山。
这就是著名的峭之战,此役中,秦穆公的贪婪虚伪,****使他不惜让**劳累地去**远方的国家。秦军因疲劳而力量衰弱,远方的国家都做好了防备,秦军哪有不败之理?然而秦军兵败,秦国的百姓必然蒙受极大的灾难。晋国之所以**截击,无非是怕秦国的**增强了,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次战争该不是正义之战吧?
再如《国语》所记录的《勾践灭吴》一文,吴国攻打越国就是为了侵占越国的土地。用文中的话来说便是:“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但在越国的金钱与美女的**下,吴国太宰在吴王面前为越国说好话,从而放了越国一条生路,却给吴国带来了灭国之灾。十年后越国重整旗鼓,终于灭掉了吴国,这两国之间互相攻打,尔虞我诈,无非是为了一己私利,也就毫无正义可言。
还有,周厉王为了满足自己独霸天下的野心,连年**远征,**财用不足,他便把河川山泽封为国家专利,禁止*民狩猎、打柴、捕鱼等,结果断了*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弄得民心不服,怨声载道。他发动这样的战争更无法说是正义之战了。
《左传》中记载的著名大战,如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等,都是春秋时期各国企图称霸于天下,为**夺利而发动的弱肉强食的战争。所以说“春秋无义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
本学期初,我在高一三班**《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二节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订正、讲解课后练习题和配套练习册题。这节课任务单一,但内容很多,课后练习题5个,练习册题15个,这些题合起来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
一、这节课安排的一个成功之处
安排督促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题,课堂上老师先**学生,了解学生做题情况,知道了学生疑惑在哪里,做错了哪那些题。这样就有利于老师的讲解对症下药,讲解就有重点,保证了重点的教学时间。课后练习题一中有四小题——
晋、秦两国为什么围郑?
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例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国进攻?
这几个小题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基本能做上,而练习册“要点扫描”的内容就有这几个题的准确、全面分析。“要点扫描”的内容有三点:
1、品味精妙的游说艺术;
2、理解文章突出重点、恰当剪裁的手法;
3、体会文章构思的精巧。
所以,在**学生逐题回答后,就让学生自读“要点扫描”来自我订正课后练习。这个环节一箭三雕,它将课文鉴赏分析、课后习题订正、练习册知识阅读三合一进行。而且无须老师黑板书写,无须多**幻灯投放,无须老师滔滔口舌之劳,无须学生专作笔记,却节省了许多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本节课一失误处
在讲解订正练习册第5小题时,有“之”的用法解析,题中例句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句中“之”用法相同,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臣之壮也”、 “行李之往来”是主谓结构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学生理解有点困难,我就重点讲了“之”的这个用法,又举了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并做了句子成分分析,指出“师道之不传”、“两狼之并驱”是主谓结构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又指出题中“臣之壮也”、 “行李之往来”与“师道之不传”、“两狼之并驱”的主谓短语在全句中语法成分有异,前两者作时间状语,译作“臣壮年的时候”、“使者过往的时候”;后两者作主语译作“两只狼并齐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学生还不明白,又举了《毛遂自荐》中“秦之围邯郸,赵使*原君求救”, “秦之围邯郸”也是主谓短语作时间状语。学生更迷惑了,于是只好又讲主语、谓语、状语三个成分的特点、意义,讲它们一般分别由哪种性质的词来承担。
如此复杂引申,越讲越多,越讲越难,加之陌生例句又要解释翻译,纠缠了10多分钟,貌似旁征博引,学生却越听越糊涂了。因为有些学生现代汉语词性知识、单句成分知识尚未完全掌握,所以老师讲得越清楚,学生听得越困难。在课堂上,我当时就观察到学生满脸迷茫的表情了。
三、这堂课的经验与教训
这堂订正练习课,经验在于:
1、练习题一定要学生先做老师后讲,不能像高三有时上课那样,当堂边做边讲。
2、让学生答题,学生补正,而后老师再酌情强调,尽量让学生多思考,自行解决问题。
3、老师备课一定要前瞻后顾,左牵右连,将一篇课文的所有内容备完再开始上课。比如练习册的“要点扫描”,有的老师可能置之不理,而在《烛之武退秦师》这课中,“要点扫描”恰是课后习题的答案,又是本课阅读鉴赏的讲解,这就是备了课本又备了练习册才知道的。课后练习题、配套练习册题往往是课文学习讲解的重点,我们在开始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就应该留意于此。
教训在于:难点要点拨,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之“的这一用法,比较难,老师说到主谓之间,无意义,不译,就可以了。学生掌握到此,对题中的两个句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中“之”的理解和对全句的翻译是不存在问题的了。至于更深更复杂的知识,一部分学生现时可以理解,一部分学生待以后遇到该知识再逐步讲,慢慢掌握。一口吃不成胖子,欲速则不达。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7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如烫手的山芋,摸涅不得。因为在文言文中承载着比较多的内容,有语言文字,也有人文的,要想在一堂课内很好的完成这些任务比较困难,而且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教师习惯于越“文”讲“言”,强调各种古汉语语法规律,以为总结种种规律便能多快好省的学好文言文,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观照;二是学生诵读感悟文本的时间被教师疏解文言字词句所挤占了。由于课堂教学“文”与“言”不能兼顾,以致教学效果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不利。
鉴于上述情况,如何实施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也要教“文”,言文兼顾。首先要注重文言文语言教学,着力于必要的文字梳解、语言品味,走出了“重文轻言”的误区;其次要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要探究语言文字中的文化信息,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并实现教学实施中的文化传递,走出“有言无文”的误区;最后要重视反复诵读,模仿练读,想象品读,实现 “文”“言”融合”。我认为张必锟先生提出的“一个转变”和“一个转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转变”是课堂教学要从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一个转移”是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上来。通过诵读以“文”引言,以言带文,实现“文”“言”两个要素的交融合一。
当课堂进入品味烛之武最精彩的劝辞环节时,教室里的空气凝滞了。在试讲的几节课中都在这时出现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曾经有过很多改变的策略:小组合作交流、标注关键词,教师引导示范批注但这些做法基本是徒劳。在朗读中品味劝辞的魅力,因声求气是这一课要教的重点。品味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呀,我居然没有明白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此处的意图,连教的内容都有问题,还谈什么课堂效率呢?“因声求气”“以读带言”,朗读才是实现文言交融的最佳途径,如此精彩的劝辞脱离了朗读,理性的品析显得多么的枯燥乏味呀!
师傅以她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出文言文的处理要做到“文与言的相融相生,文与言的并举”可以用“以文率言”“以言悟文”“因气求声”“以读带文”四种有效的方式。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8
本课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他们在课堂学习、讨论、探究。
2、突出合作探究精神。高效课堂强调小组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合作探究。
3、渗透古代文化精髓。学习文言文,应该再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化的精髓。
4、强化读写训练。读写训练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本科教学中,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行文特点和写法,并在课后实践,强化练习。
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文言基础知识应该再讲解细一些。
2、训练的量应该再合理点。
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四
1、课堂结构自然完整,结语与导语围绕课文内容,并遥想呼应,思路清晰、严谨,关注每一个细节。
2、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注重诵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和能力。而且三个段落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教材特色、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3、教学重点鲜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协作,从而在集体的智慧中完成学习任务。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板书)学生、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语言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教态自然而有亲和力。
6、从整个课堂看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配合紧密,能有效体现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原则,学习效果较好。
7、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值得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9
以前上高中时最讨厌学习文言文,琐碎的知识点,枯燥的翻译,每当学习古文总是昏昏欲睡。在讲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很担心,害怕我的学生像我一样抵触文言文的学习,害怕我的课堂沉闷枯燥,让他们提不起精神……
第一节课上过感觉学生兴趣还挺高的,因为没有涉及到课文的讲解,首先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学习文言文?纲举目张,知道古文的重要性了,会从思想上重视学习。在讲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时告诉同学千万不要把“谷梁传”记成“母羊传”,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一笑一下就记牢了!问他们“四书”“五经”时,因为他们能回答出来,感觉自己知道的东西很多,积极性非常高。
学生都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爱“显摆”,这也是学生的可爱之处,我们做学生时不是一样热衷于在老师面前班门弄斧吗?老师的赞同是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动力。
在接下来分析课文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让他们分角色朗诵课文,读出人物情感,看哪一组读的好。有了竞争,就有动力,同学们朗诵的非常棒。
字词,句式,语法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为了既能掌握知识,又不至于枯燥乏味,我让学生找重点字词,其他学生补充,然后翻译。每天作业就是句句对应翻译课文,强调字字落实,直译为主。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第二天上课时,让同学到黑板上翻译重点句子,按着高考翻译标准改分,学生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翻译需严谨,如何翻译。通过这样的规范训练,学生们对古文翻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反思:在讲课过程中,特别是字词、句式、翻译这一块,有时课堂还是沉闷,苦恼啊!我还是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完美的驾于课堂,有时感觉课堂气氛沉闷了,采取的措施还是不得力,这也是我最最最需要努力学习的地方。在学习文言文时,如何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不枯燥乏味,一直困扰着我,虽然这次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这篇文章比较短,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时,这种方法还适用吗?如何调动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接下来的《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都是比较长的文言文,我该如何把握呢?故事性比较强的段落,让学生分角色读好呢,还是改编成课本剧好呢?改编的话时间够吗?字词、句式、翻译怎么能让学生不费力,并且非常有兴趣的积极主动的学呢?把重点句子写黑板上,然后找学生翻译还是要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不了解,怎么读?怎么演?会把握不到位的,还是就让他们读,让他们演,然后与课文比照,让学生找出和课文有出入的地方,这样比较好。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0
本课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他们在课堂学习、讨论、探究。
2、突出合作探究精神。高效课堂强调小组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合作探究。
3、渗透古代文化精髓。学习文言文,应该再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化的精髓。
4、强化读写训练。读写训练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本科教学中,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行文特点和写法,并在课后实践,强化练习。
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文言基础知识应该再讲解细一些。
2、训练的量应该再合理点。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扩展6)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0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常识,在文中揣摩其特色
2、理顺课文思路,有感情地熟读、背诵
3、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烛之武、佚之狐和郑伯)
4、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提**言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的说服艺术
【教学方法】
读议讲练法,在朗读的基础上,**学生讨论问题,老师在其中点
拨、总结,最后以一定练习巩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相关背景
2、认识《左传》
3、整体感知,研读故事的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春秋五霸”谈到大小诸侯间的“春秋无义战”。晋文公、秦穆公结成军事同盟,联合攻打郑国,大军压境,郑国会有什么反应呢?不能束手就擒,在这个紧要关头,英雄出现了,他是谁呢?
二、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依据题目了解故事梗概。
讨论明确:**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只身前往秦国,说服秦君,免去一场战祸。(结合**围郑的相关背景)
三、《左传》
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所着。《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以记事为纲,时间为序,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后人评:文字若云月,高深若山海)。以前学过的有散文《曹刿论战》。
四、老师范读,学生自主解决字音、断句。
函(hán)泛(fàn)佚(yì)缒(zhuì)
阙(quē)朝(zhāo)逢(páng)杞(qǐ)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五、请一学生读(字音、断句)
六、学生齐读(把握感情,疏通思路)
七、第一自然段
1、诵读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语速较慢,晋/军/函陵,秦/军/泛南(齐读)
2、用原话回答**围郑的原因
明确: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3、**围郑,郑国的形势怎样?
明确:危在旦夕,国运悬于一线
(找一学生读)
八、第二自然段
1、诵读提示:
“国危矣”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读得要低沉。郑伯的话要读得心*气和,没有丝毫的不满。
(找一学生读)
2、面对**,郑国的君臣如何应对?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
②郑伯从谏如流,感动了烛之武
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
(齐读)
九、小结
主人公烛之武在佚之狐的推荐下,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夜访秦营,劝说秦伯退军,表现他的大智大勇,体现了一个“大丈夫”的形象。人老心未老,是曹操笔下的老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烛之武的爱国精神
3、研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一、导入: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大家集体背诵。
烛之武不费郑国的一兵一卒,靠着自己的能言善辩说服秦伯,瓦解**军事同盟。那么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了秦军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深入其中,探个究竟。
二、第三自然段
1、诵读提示:从“**围郑”开始到“君亦无所害”。要读得*稳,不卑不亢,到揭露晋国的贪婪和出尔反尔时,毫不留情的批评带有愤激之情。
2、请一学生读(揣摩)
3、理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思路?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明确:先秦后晋,秦:一利一害;晋:贪得无厌。站在处处为秦国考虑,时时替秦国着想的立场上的。
4、烛之武成功了吗?他用了什么方法成功的?
明确:成功了,秦伯高兴地与郑国结盟,班师回朝。以子之
矛攻子之盾。
从地理角度上看,越国鄙远,只能是亡郑赔邻。
从逻辑角度上看,舍郑为主,供行李往来乏困。
从历史角度上看,晋不可信,背信弃义只为己。
5、烛之武从临危授命到智退秦师完成了什么样的一个形象呢?
讨论明确:志士:不计前嫌,为国分忧
勇士:慷慨应允,冒险出访
辩士:巧避锋芒,直击要害
概括:一个深明大义,机智勇敢,能言善辩,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外交家。
6、大家集体齐读(体味)
三、第四自然段
1、诵读提示:晋侯的话要缓慢,体现他的深思熟虑。
2、请一学生读(揣摩)
3、晋侯对于撤军说了几点理由?你认为哪点最重要?
明确:三点理由(不仁,不知,不武)。他的依据是**联盟只可维护不可破坏,不能因为一个郑国而坏了大事,体现晋侯作为一代霸主的**远瞩。
应该是“失其所与,不知”,晋侯考虑的是长远的利益,想借助秦国的力量有更大的作为,体现他的野心和谋略。
4、大家集体读(体味)
四、揣摩本文特色
后人誉lt;lt;左传gt;gt;是: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请结合本文的有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讨论明确:文采:①伏笔,开篇强调**围郑的原因突出晋郑之间的矛盾,而秦郑之间则没有多大的分歧,为下文烛之武的直击要害作了铺垫。另外**两军分地驻扎也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方便。②波折,郑国危在旦夕,能担当此重任的烛之武却以自己年岁已高为由来推辞。秦伯退兵后,晋国的大臣子犯却请求晋侯进攻郑国,情节波澜起伏让本文充满悬念。③详略,把主要笔墨用于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问题上,着力通过对话烘托烛之武的形象、对于秦国和晋国如何退兵的则一带而过、
高深:主要在人物。短短的二百九十多字就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图,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佚之狐的唯才是举,郑伯的知人善用,秦伯的从谏如流和晋侯的审时度势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全班齐读(体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左传》等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大智大勇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
体会《左传》的语言特点和叙述技巧;
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解题
**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联合也就必然了。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并正音
汜(fán)南 佚(yì)之狐 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说(yuè)
秦军氾(fàn)南 夫(fú)晋,何厌之有 **为(wéi )也矣
若不阙(quē)秦 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夜缒(zhuì)而出
杞(qǐ)子 逢(páng)孙 失其所与,不知(zhì)
2、学生**朗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研习课文,疏通字词句。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实词:礼,礼遇,以礼相待。贰,从属二主,不忠诚。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虚词:以,因为。
句式:“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2.分析理解
思考:第一段共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但字字均很重要,它实际上交代了什么?
明确:一个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两个强国的进攻。大军压境,国都被围,气氛十分紧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伏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既然两***并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函陵”“汜南”均属郑国**,分别为晋、秦所占,一是说明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势不可挡;二是暗示着郑国有机可乘。
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争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实词:辞,推辞。
虚词:若,假如。犹,尚且,还。已,同“矣”。而,却。
句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翻译时可不翻译出来。
一词多义:
若 ①如,像:“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②如果:“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③人称代词“你”:“若毒之手”。
2.分析理解
(1)思考:佚之狐的话表明了什么?
明确: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国危矣”承上而来,再次强调郑国所处的危险境地。“若使烛之武见秦师,师必退”,说明烛之武具备了担此重任的非凡才能。
(2)思考:烛之武的推脱之辞以及郑伯听后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明确:“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为也已”,则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是,即使是在“**为也已”的情况下,仍被委以重任,其才识已可想而知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聪明的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也没有给予什么安慰和许诺,而是光用“是寡人之过”自责,从谏如流,情意真切。他的一番诚意感动了烛之武。
3.教师总结,引发学生思考
“文似看山不喜*”,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实词: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敢,敬辞。执事,对对方的敬称。鄙:以……为邑。陪,增加。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封,以……为边界。肆,延伸。济,渡过。
虚词:以,来。
通假字:阙,同“缺”,损害。 说,同“悦”,喜悦。
一词多义:
夫:①发语词:夫晋,何厌之有
②男人:遂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理解分析
(1)思考: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明确: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上来,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思考:烛之武为什么能成功说服秦君?
(仅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下节课具体讨论)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在教师指导下,串讲课文。
实词:敝,损害。与,结交,亲附。
虚词:以,用。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通假字:知同“智”,明智。
一词多义:
微 ①隐约地: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②假如没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细小:防微杜渐
之 ①到:辍耕之垄上
②助词“的”:是寡人之过也
③代词:子犯请击之
2.分析理解
思考:子犯请求攻击秦军,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明确: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三、布置作业:总结本课文言知识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分组总结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1)今老矣,**为也已 (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 “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三)一词多义
封 :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
之 :
(1) 唯君图之 (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 (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臣之壮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
其:
(1)君知其难也 (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 (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 (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 (用,介词)
(3)以其无礼 (因,介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在东边。
夜缒而出 夜:在夜里。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在早上,在傍晚。
2.名词活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 军:驻军。
越国以鄙远 鄙:作为边邑。
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作动词。
与郑人盟 盟:订立盟约。
3.动词活用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4.动词的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退。
若亡郑而又益于君 亡:使……亡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东西。
6.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 (“……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
②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同上)
三、问题探究
1、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烛之武的语言,并思考:烛之武是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的?
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总结:
当前:越国鄙远论——言地域**
亡郑陪邻论——言利益分配
舍郑有益论——言两国邦交
过去:过河拆桥论——言历史纠葛
未来:晋国扩张论——言争霸现实(最关键)
2、晋军为何不愿向秦军进攻?
明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弊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烛之武形象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深明大义,不卑不亢,能言善辩,有捍卫国家*的使命感。
四、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锬稀保?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
教学目标:
以诵带讲,通过反复诵读,引领学生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引领学生品味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准确、深入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堂
导语(从文言学习入手):
大家学习文言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好,今天老师给大家一把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那就是:反复诵读
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由此可见朗读是理解的基础,因此我们尝试用朗读来带动理解要求:一要读准、二要读熟,读懂、三、读出情感
幻灯展示:三步诵读法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幻灯展示:第一遍诵读:读准字音
我们先来听课文,一篇文言文中哪些字音是要读准的呢?看哪些字词和我们*常的读音不一样
1、教师范背课文
要引导学生关注的字音有:缒共阙逢说知多音字通假字生字
幻灯展示:三类字
设计思路:在讲解这一部分的时候落实文言中的一部分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字音和字形都是根据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来确定的
幻灯展示:以意定音以意写形
2、学生活动:齐读课文
古人读书主张“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业诵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所以,在第一环节中大家一定要做到以上几点同学们来读一读
(教师点评,从字音和感情上引导)你们觉得在感情上和老师的比较有什么不同?
(评价的语言:字正腔圆,*淡,无起伏,无感染力)
三、读清句读,读懂内容
1、诵读课文的方法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首先是要读懂课文的内容,其次是要学会“抑扬顿挫”什么是“抑扬顿挫”呢?
那就要通过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句中的停顿,来表其心,抒其意,传其情特别重要的是八个字且把这方法说成“八字诵读法”吧
幻灯展示: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句中的停顿
2、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首先看看课文的内容吧,文章说了一件什么事?
为什么要去击退秦师呢?结局如何
板书:**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军撒军
四、处理课文的诵读
1、第一自然段(教师范读)
我先来试读第一段,然后和大家说说我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如此处理
总的来说本段在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因此语速较慢其中“无礼、贰、晋、秦、军”重读,因为要强调而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是动词,当“驻扎”讲
同学们来试一试,那一位?
学生活动:找一个男生来试读,然后全体男生再读
2、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从三个对话的语气入手品读)
国家出现了紧急情况,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啊,于是就有了我们第二自然段的对话大家先试着揣摩一下这三个说话时的语气,该如何处理那一位来试试
学生活动:找三位男同学分别诵读
追问:为什么这么处理?
**:仅仅是郑伯的几句话就打动了烛之武吗?
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如果没有学生愿意***的话,教师则从以下角度去启发:当我们做决定的时候,谁起主要作用别人对你有没有影响?
在语段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沉重、坚定、胸有成竹的佚之狐;也看到了一个情真意切、心*气和的郑伯:更看到了一个在国家危难之时深明大义、义无返顾的烛之武
3、第三自然段(从说话时的技巧入手)(共同探讨)(在这一环节中如果学生没有反应,那教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激发引导:譬如可以把秦、晋、郑比作三个人,实际上就是孩提时经常玩的游戏,就如你得罪了同学甲,他就找到他的好朋友同学乙,甲乙分别在你回家的那条路上一头一尾的“候”你,除了告老师外,你走哪条路,用什么办法说服他?先认错,再瓦解、再**)
我们烛之武是用什么方法完成自己的任务的呢?说服秦国国君
(1)第一步舍郑
首先说了什么?这儿,如何处理?
以退为进,搏得秦君好感,因此说得心*气和,诚恳可信
学生活动:个体诵读
(2)第二步亡郑
接下来说了什么?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缓而又委婉,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动秦伯之心
学生活动:个体诵读
(3)第三步扶郑
点明**联盟的虚伪性,接下来又说了什么呢?
更加诚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用中速读放慢,*缓、诚恳
本环节要落实这些文言知识:东道主,行李,执事
学生活动:个体诵读
(4)第四步离间
烛之武另换角度,引史为例,挑拨**前快后慢,对其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的不屑一顾,激愤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4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
3、学习古人**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细化段落,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在此基础上,点到文中的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以读领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联合也就必然了。
2.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二、《左传》
大家初中时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是什么呀,——《曹刿论战》。本文也是选自《左传》,《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三、课文讲解
1、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这个发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节课要求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第一段,找出,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齐读,请一位学生找出原因)
“对,以其、、、、、、也”,(1)可以说,故事一开始就是尽显危机,形式非常紧迫,严峻。“锦|军函陵,秦|军氾南”,眼看郑国就要**了。大家注意到我怎么读的这句吗?“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我们接着读故事。
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烛之武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1〉对,不是。而是别人——佚之狐推荐的。可见佚之狐也是个知人善用的贤臣。若是让大家带着感情推荐烛之武,应该怎么读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语调推荐呢?————读得坚定一点,胸有成竹“”师--必----胜。
〈2〉但是烛之武却有推辞之意,(3)气氛一下又紧张了。想想也是,一 个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难免心中会有怨言。哪位同学能诉说一下他的怨言,带着烛之武的感情。————就是该读得伤感一点。
〈3〉在这种情况下,郑伯也体现了贤君的模样,他先进行了****,然后又以利打动烛之武。——大家看课后练习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矛盾又缓和了,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君。
3、那么,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阶段。
“夜缒而出”,这也照应了前文中严峻的形式(“缒”字“而”字的讲解)
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烛之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会不会想“坏了,烛之武难道要叛国,郑国又危险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
(6)(秦————晋————郑)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4、秦军退,并“使、、、、、、戍之”。晋国怎么样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 “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四、艺术特色
1、整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清洁是不是*稳发展的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2、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3、这个故事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件大事了,而作者没有写**如何计划,没有写郑国大臣的凡庸,而是集中笔墨写烛之武的说词,这是本文选材的一大特点,详略得当,结合《曹刿论战》。
五、字词(略)
六、板书
开端 发展 ** 结尾
辞
君知其难 君之薄也 君亦无所害 君之所知也 唯君图之
亡郑 舍郑 联晋
无利 有利 无利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5
第一课时
过程:
1.先由学生就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学生大概提了这些:
(1)“今急而求子”不懂
(2)“若舍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知其难也”
(5)“何厌之有”
(6)“与郑人盟”
……
2.老师讲翻译方法,学生根据方法与老师一起翻译
告诉学生采取直译方法,一一对应,可以组词,组词不行就要考虑是否活用现象了。
后来学生翻译还算顺利。
3.逐段翻译
学生在理解了个别字词的基础上,自行翻译文段,老师最后补充。
学生此环节做得比较好,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是总体来说是好的。
第一课时大体如此
第二课时
过程:
1.学生在弄通字词基础上,就文章深层内容进行**
(1)为什么佚之狐如此肯定烛之武能劝退秦王?
(2)为什么烛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
(3)为什么要“夜缒而出”?
(4)为什么要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为什么秦伯开始轻信晋侯?秦伯是不是很无知?
(6)为什么秦伯最后“与郑人盟”?他难道开始没有想到吗?
(7)标题是烛之武退秦师,为什么最后还要写晋侯那段话呢?
……
2.讲解第三段
学生**后,抓住重点,讲解第三段,如果学生能明白第三段的内容,那么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根据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用原文回答问题,让学生再熟悉一遍课文,也起加深理解的目的。
然后分析课文第三段。
学生说出烛退秦理由(原文)
总结理由分别从哪个角度去说的
亡郑——舍郑——亡郑
再依次分析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详细介绍当时**郑的地理位置和战争局势,让学生明白烛为什么说“越国以鄙远”就会使“邻之厚”,而“君之薄”。再说历史史实对秦伯会有何触动等等,让学生明白文章深意。
第三课时
分析烛之武形象,由学生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书本来分析形象,学生分析得比较好
第四课时
完全放开,由学生**分析秦伯、晋侯、郑伯、佚之狐形象,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先由小组长收集各成员的意见,然后宣读,接着各小组互相补充、反驳对方观点。课堂进入了辩论时间,比较精彩,可惜很多不记得了。
大概记得这么几个片段:
有学生说郑伯知错能改,有反对声音,说郑伯并不是知错能改,而是在危急关头,迫不得已才这样做。
有学生说郑伯没有主见,单凭佚之狐一句话,就马上去见烛之武,并委以重任,可见他糊涂。反对:从下文可见烛之武很有能力,说明他还是知道烛是个人才的,不能说他没有主见。
有学生说郑伯没有胆量,要不然他自己怎么不去秦王那里。反对:当时形势危急,一国不能无君,所以他不能去。如果君王去了,不是表明本国没有人才吗?
有学生说郑伯亲小人远贤臣。反对,如果这样,佚之狐也是小人吗?又辩:如果不是这样,烛之武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不能早点得到重用呢?至于佚之狐,他可能比较会处世。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概括能力和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2、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精神。
4、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课文内容。
2、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3、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2、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精神。
【教学方法】
导读法、朗读教学法、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辅助**:多**教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课文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代的记叙文,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历史长河里,史传散文是颗非常璀璨的明珠,初中我们学习过《曹刿论战》,还记得选自哪部史书吗?(《左传》),关于《左传》还记得多少知识呢?(请同学们回顾),同学们,“传”是什么意思?是“注解、注释”,《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是为了解释《春秋》而作,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还是先秦优秀的散文著作,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树立典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大家来看标题。
2、标题释义
“烛之武退秦师”中“师”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烛之武试秦军退兵”。假如只是一份报纸的标题,同学们脑海中会想到哪些问题?
预设:
(1)为什么要退兵
(2)怎么退
(3)谁是烛之武
(4)结局怎样
大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课前已经布置预习了,通过课文来了解这整体的事件,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语感。
3、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三句话交代。
**围郑,郑伯让烛之武劝退,烛之武做到了吗?烛之武智退秦师,化解战火。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读遍课文。
(2)、**为什么要围郑?从文中找一个句子回答。
“以其无礼于晋”这其中将了一个什么故事?什么叫“且贰于楚也”?
重耳(晋文公)逃亡的过程中,郑国国君没有礼遇他。在城濮之战的时候,郑国先想**帮助楚国,后有想归附晋国,这叫“贰于楚也”。
(3)、郑国得罪了晋国,那秦国为什么也要**呢?从文中找到依据。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暇,朝济而夕设版焉”
①**之好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春秋无义战
4、段落掌握和释义
(1)第一段
①请大家齐读第一段,短短25个字,交代了什么内容。
②两国分兵驻扎,有何用意?
③重点词语:“军”作动词“驻军”,虚词“于”当“对”之意。
(2)第二段
①重点词语和句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是什么句式?
“子”为尊称
“辞”为“推辞”
②请同学概括第二段主要内容。
③为什么先写烛之武推辞,而不是一开始就“许之”,这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
(补充)《东周列国志》介绍烛之武
A、到70岁才被举荐,心理没有抱怨,这样更显人物真实。
B、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放下心中抱怨,体现烛之武身上深明大义的美德。
(3)第三段
①请同学朗读,本段重点写烛之武的外交辞令。
②重点词语和句式:“夜”名词作状语、“亡”使动用法、“敢”为谦词
③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国,秦国为什么能够接受他的建议,他用了哪些事实和事例使得秦心悦诚服地退军了。
“邻之厚,君之薄也”
从地理角度
“舍郑益秦”
从历史角度晋而无信
从逻辑角度晋贪而无厌
④烛之武从三个角度、四个层面来说服秦伯,秦国所以接受,除了思路之外,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技巧?
(4)第四段
为什么要交代这段内容,对故事发展有什么作用?
5、文章特点
这篇文章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波澜、详略得当、精炼)
6、探究思考
(1)由本文及《曹刿论战》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叙事艺术。
(2)以今天的理念来审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历史事件,你从中得到的哪些启示?
7、课后作业
(1)归纳整理文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和文言句式。
(2)拓展阅读《重耳之亡》和《殽之战》
【板书设计】
危在旦夕**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智说秦军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2、了解烛之武、秦公、晋文公等人物的形象特点
3、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教学重点:
1. 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2.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预习要求:
1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
2 、了解写作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不?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战?”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列阵在此。
但见对面那些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同学们知道这个武将是谁吗?”
教师分析: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倒也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主角烛之武。
二、解题:烛之武是一个人,而秦师,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是就算没有十万百万也有成千上万吧。一人退一万人,这可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牛多了,后者只是把人挡在门外就可以了,而烛之武,本文的主角却是让这攻城的几万人老老实实的请回家了,这气魄,这能力,不*常吧!他是怎么退的,是像张飞一声大吼,用勇退,还是像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智退,这个问题相信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之后都会有一个答案的。
三、相关知识介绍: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大家请看注释①,《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作者左丘明。它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四、课文讲解:
(1)第一段
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请全体学生一起朗读,并回答这一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字词分析:
1 、实词:
1且贰于楚也。 “贰”原为数词,这里活用为动词,属于此类活用现象,译为从属二主。 ○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原为名词,意思是**,在这个句子中活用为动词,译○
为驻扎,驻军。
2 、虚词
1“以其无礼于晋”。“以”是表示原因的连词,译为因为。 ○
2“以其无礼于晋”。“与”是介词,译为对。 ○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教师**:这一段只有短短的25个字,却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这一段提供了哪些信息? (学生答,事件:**围郑,以及事件的起因)
教师分析:
“晋侯、秦伯围郑”,两个超级大国加兵一个弱国,类似于20xx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且秦国和晋国的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比一般的亲密的还要亲密,就像夫妻一样,我们不是常说“**之好”嘛,这关系可比于美英两国亲密多了;好了,找好帮手了,接下来要弄个师出有名。总不能一声不吭上来就打吧,理由呢,人家找的很充分,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你看,理由还不只一个,这理由够充分了吧;“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两处肯定是军事咽喉之地,从军事学角度言,**联军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郑国“危矣”,郑国呢,它该怎么办,是举白旗投降,还是谋
算着把这两老大哥给请回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二段,看郑国是如何解决这兵临城下的危机的?
(2)第二段
原文: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教师朗读,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郑伯怎么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
字词分析:
1 、通假字:
今老矣,**为也已(已,通 “矣”,了。)
2、句式
1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②倒装句/状语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公说。
3、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是”为指示代词,译为这。)
4、省略句 ○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教师明确译文)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教师**: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
在这一段出现了三个人物:佚之狐、烛之武、郑伯,我们来看一下他们在这一段各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一段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些语言各自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①佚之狐: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A佚之狐对国家所面临的局势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个时候如果贸然应战,无异于是一以卵击石。所以派遣使者去进行游说才是最佳的选择。这说明佚之狐头脑清醒,能够准确的评估局势,审时度势。
B对于使者的选择,他认为被**公所冷落的烛之武有劝退秦师的才能。足见佚之狐眼光之独到,能够慧眼识英才,充当伯乐。
C“见秦君”而不是晋君,发动战争的是晋国,秦国与郑国并无太大的冲突。所以从秦方面入手就较为容易。可见,佚之狐考虑周全,深谋远虑。
②**公:
“公从之”,——佚之狐的意见很容易被采纳,**公决策及时果断,并且善于采纳建议。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面对烛之武的抱怨推辞,他将错误揽到自己身上态度诚恳。而后,又一针见血指出亡郑于烛之武也是不利的,可说是软硬兼施,迫使烛之武答应退秦。这样,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认错,善于言辞的君主形象就跃然纸上。
③烛之武:
先是推辞:“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言语中含有抱怨发牢骚的成分。烛之武长期不被重用,知道国家面临危难是,**公才任用他。有些不满的情绪无可厚非。况且**公所指派给他的任务意义重大,这句话其实也蕴含了试探的意味,可见烛之武的谨慎。
“许之”,在**公的劝说下,烛之武接受任务答应前往说服秦君,足见其深明大义。既然有退秦师的人才,那么他有时怎么退的呢?接下来进入本文最精彩的环节——智退秦师。
(3)第三段
原文: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全体同学一起朗读,并思考问题:烛之武是怎么样一步步说服秦公的)
字词分析:
1 、实词
1“越国以鄙远”, “鄙”原为边远地区,边疆,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译为“把??○
作为边境”。
2“焉用亡郑陪以邻”, “陪”,读beì,增加的意思。 ○
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请客的主○
人,而在本句中译为“东方道路上接待客人的主人。”
○4 “行李之往来”, “行李”,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而在本句中译为出使的人。
○5 “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乏困”,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疲劳的意思,而在本句中译为缺少的东西。
○6“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
⑦“即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8 “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9 “阙秦以利晋”, “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10“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读yuè。 ○
2 、虚词
1“将焉取之”,“焉”译为“于何”,“在哪里”。 ○
2“唯君图之”,“唯”是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希望语气,译为“还是”。 ○
3 、句式
1省略句 ○
A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B 、(烛之武)夜缒而出。
2、宾语前置句 ○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译文: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8
【学习目标】
1、欣赏烛之武精彩的论辩艺术。
2、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学习重难点】学会适当运用论辩技巧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奇迹导入(设计理念:激发阅读兴趣,了解人物身份。)
两个大国围困一个弱小的国家,合理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效果城破国灭啦!可是一夜之间,奇迹发生了——一个人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不仅挽救了自己的国家,还差点让两个强敌反目成仇。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百万之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复习检测(设计理念:只有解决字词的障碍,文字背后的情感、形象才能纷纷站立起来。)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一些重点的词句做了疏通,接下来检测大家对课文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件展示)
1—3解释加点词,4—6翻译句子。
1、行李之往来古今异义,外交使节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3、共其乏困缺乏的物资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5、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6、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三、整体感知(设计理念:掌握情节,理清思路。以活动增趣味,也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1、《左传》叙事非常利落,本文四个段落就结束了故事。请大家也学一学这种简练的风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课件展示)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2、易中天品三国,今天我们也来个图说三国。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先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事实,然后我们研究一下三国的位置。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需要一图在手,高明的军事家都是如此。(课件展示)
这是晋秦围郑形势图,不过三国位置不明,你能根据第三段的某些句子迅速判断三国的确切位置吗?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晋隔开秦郑两国,居于中。
(2)“若(秦)舍郑以为东道主,(秦)行李之往来,(郑)共其乏困。”——秦在西,郑在东。
(3)(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晋居中,东边是郑国,西边是秦国。(课件展示)
3、交代**围郑的形势有何作用?
(晋师出有名,“以其无理于晋”(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郑贰于楚”(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同时从这两句话就能发现秦国与郑国并无什么矛盾,所以折也是见的是“秦伯”而非晋侯的原因。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霸业,没有共同利益的联盟,自然是****。)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兵临城下,为人物出场铺垫。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的成功劝说分化伏笔。
4、我们再来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课件展示)
(3)如果在“退”前加上一个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巧施反间计、三寸之舌、妙语、说......
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题目,重点“说”)
四、互动探究
1、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兵的呢?(诵读第三段,注意语气。)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开头一句“夜,缒而出。”为何“夜出”?何为“缒而出”?为何缒而出?(课件展示)
“夜出”躲开晋军耳目。“缒而出”指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这三个字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郑国面临重病围困,岌岌可危。烛之武在这种形势下去劝说秦伯,真可谓敢说。(板书:敢说)
(2)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
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包含了五层意思,①郑既知亡。(语气沉着真挚。)欲扬先抑,以退为进;②亡郑利晋。(语气*稳、严正。)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究竟什么意思?你懂的!**之间,几代联姻,非常友好,留下了“**之好”的佳话,这两个邻国的友好关系,在烛之武眼里却成了“邻之厚,君之薄也。”真是赤裸裸的离间,中伤**之好,但也有先见之明,预见了**之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③存郑利秦。(语气高亢、诚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都为“利”。烛之武抓住了秦伯谋利的心理,口吻比较诚恳。)④回顾过去,晋不讲信用。(语气慷慨激烈。)引史为例,挑拨**;⑤展望未来,晋必将攻秦。劝秦谨慎。(语气慷慨激烈。)
他的一番说词(8“君”,6“郑”),(表面看来)处处为秦着想,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理由充分,其实呢,句句与郑无关,句句关郑兴亡。完全是为了保存郑,**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这体现了烛之武以“利”抓秦伯心理,体现他会说。(板书:会说)
但是如果烛之武这么说的话会不会达成此行的目的?“您来打我们郑国真是太不聪明了,我们郑国**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要傻乎乎被人家利用了,做出这么蠢的事。如果你不灭掉郑国,我们郑国会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你就行行好,放过我们郑国吧。”所以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退秦师,不仅是因为说清了灭郑、存郑对秦国的利弊得失,更因为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简单品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郑亡(言于秦)
亡郑(害于秦)处处言秦,处处为郑
舍郑(利于秦)晓以利害
赐晋(负于秦)明则为秦,暗则图晋
肆晋(阙于秦)
真可谓: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板书:巧说)
古人对烛之武说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魏禧《左传经世钞》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
(3)如此精彩的论辩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心得、体会呢?(同桌之间讨论)
(1)说话要讲究技巧,委婉含蓄
(2)语言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抓住对方的心理。
(4)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小结】
烛之武出色的“说”理艺术对于古人和今人的处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更要懂得说理的艺术。1、邹忌与齐威王(正面)邹忌将自身受蒙蔽的事情和****用类比和联想的方式联系起来,规劝君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而齐王接受了皱忌的进谏。2、触龙与赵太后(正面)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二)对于现代人来说,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时与人沟通要做到敢说、会说、巧说,这样才能说好。
2、烛之武开始还闹点小情绪,后来才接受任务,这是否有损于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瑕疵?
恰恰相反。一直不被器重,怀才不遇,闹点情绪更显真性情,人物形象更显真实。临危受命,更显示出他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是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不避艰险,为国家利义无反顾,是知难而上的勇士;在秦伯面前口若悬河,最终劝说成功,他更是巧言善辩的辩士。
五、当堂反馈
1、有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的**表明,许多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针对这三句话,请你也写三句话来劝说这些家长以改变他们的看法。
让你的孩子在自我探索中享受**的乐趣,让你的孩子在全面发展中提高综合素养,
让你的孩子在正面激励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文学史》
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
郑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知错能改。
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有充分洞察力和预见性(侧面写烛之武)
秦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手腕了得。
晋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的风度。
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一个为纾**挺身而出的忠臣,一个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外交家,一个晓理动情的天才式演说家,一个善用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的***,一个审时度势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师)
志士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
辩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思考: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2、郑伯作为当权者做得如何?从中要汲取怎样的教训?
3、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他自己为什么不去说秦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他对
烛之武是很了解的,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板书】
敢说会说
\/
烛之武(说)退秦师
/\
巧说说好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补充:
1、《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争时以记叙战前准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2、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
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3、背景材料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裂痕。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公要以礼待重耳,**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作战。楚败,**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9
教学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烛之武辞令之妙,让学生感悟他语言的力量及其语言背后的那颗爱国忧国之心,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材料拓宽写作思路。
教学重点:烛之武辞令之妙,爱国之深。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运用所学材料,学以致用,以一当十。
教学方法:互动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烛之武退秦师靠的不是千军万马,也不是张飞的一声大吼,更不是杨六郎的一杆长枪,而是靠他的三寸之舌处处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他是如何站在秦的立场上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的呢?
二、齐读课文第三段,思考烛之武的一番话是站在郑国的立场上吗?为什么?
1、学生回答
2、老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语言现场,感悟烛之武辞令之妙
把第三段还原成烛之武和秦伯的对话,走进语言现场。
烛之武:“郑既知亡矣。”
秦伯:“那你来干什么?”
烛之武:“为了您呀!”
秦伯:“此话怎讲?”
烛之武:“我忧心如焚,我寝食难安,因为亡郑对您不利呀!”
秦伯:“请讲。”
烛之武:“**两国相距很远,晋国和郑国才是近邻,越国以鄙远,您该知道管理它的难度,实际上是增加了邻国的土地,邻之厚,是不是越发显得君之薄呀?这不会是您此行的目的吧?”
秦伯:“当然不是,我该怎么做呢?”
烛之武:“存郑倒是对您有利呀,您可以把郑国作为东道主,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物资,累了可以在郑国歇歇脚,渴了可以在郑国喝口水,这样不好吗?”
秦伯:“是呀,我——”
烛之武:“您也许还记得,应该也不会忘记,晋国曾经做过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事吧?”
秦伯:“可不是,想想我都来气,背信弃义的家伙!”
烛之武:“像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家伙,又那么贪得无厌,您说,他灭郑后,能善罢甘休吗?东灭郑,西呢?西呢?该进犯秦国了吧,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吗?”
秦伯:“先生您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呀!否则,我还蒙在鼓里呢!来人,退兵!”
**围郑为利而来,烛之武退秦为利而来,秦伯退兵为利而退,晋侯退兵为利而退,利是目的,退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烛之武为郑而来却为秦着想,利也;存郑亡郑想的还是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说的都是利。烛之武用他的三寸之舌,用他的智慧和胆识,巧用一利字让郑国转危为安。
3、假设谈话方式,让学生比较
假如烛之武一开始就****,结果会如何?假如烛之武直接求秦退兵,结果又如何?
4、小结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示之以弊诱之以利
回顾过去晋不可信展望未来晋不可靠
5、教师小结:明明为郑而来,却处处替秦着想,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也是语言产生的力量;当时机成熟时再行****之计,更容易彰显语言的力量,退秦也更易成功。危如累卵的郑国转危为安,一场危机就这样在烛之武的三寸之舌下化解了,没有动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兵,语言的技巧语言的魅力呀!
三、烛之武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成竹在胸,这份自信来自哪里?
1、学生回答
2、师生小结
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审时度势辩才十足爱国忧国不计得失
正是: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
单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国虎狼兵
四、如果把这则材料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可从哪些角度来运用呢?
1、学生回答
2、出示课件给学生更多运用角度
语言的力量口才与成功
爱国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
机遇与准备才能与机会发现人才伯乐和千里马
选择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大我与小我
**与目的隐忍不发知错能改双赢
有志不在年高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应对逆境
……
3、出示例文,给学生更好的写作指导
伯乐不来,我自荐之
毛遂自荐说服楚王,解了邯郸之围,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华;邹忌主动拜见齐威王,以自身的体悟劝齐威王广开言路,使齐国不必用兵就可战胜敌国;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抓住战机一鼓作气,打败强大的齐国。此三者都是主动推销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利国利民利己。而郑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皆不得重用,虽有满腹经纶却不懂得毛遂自荐,不懂得给自己寻找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若没有佚之狐的慧眼识英雄,恐怕要永远湮没在历史风尘中了。伯乐不来,我自荐之。只有主动推销自我,主动表现自我,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机遇与成功
当机遇没有来临时,仍要积极准备,完善自己,把自己磨砺成金子,机会一旦来临,便会闪耀于史册。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这使得他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惊人的毅力来砥砺自己,饱读经书,关心时事,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自己人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烛之武用自己毕生精力、一生的才能等待这样一个机会,当这个机会出现时,他毅然把握住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役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挥洒了精彩的一笔,还让自己成为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由此观之,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唯有胸中有竹才能把握机遇,创造成功。
有志不在年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烛之武就是一匹蓄势待发的老骥。也许他也曾因人生虚掷而悲哀过感伤过,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与人民安危的关心。我们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像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焦急地渴盼着能从王宫中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如果没有对国家朴实的爱与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的心,一个小小的“弼马温”,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怎么能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怎么能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可见,即使烈士暮年,他依然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从没有放弃过济天下苍生的理想。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自己一息尚存,不管命运对自己如何不公,仍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感悟的是语言的力量,传承的是爱国精神,运用的是语言文字,学到的是说话的艺术,愿我们都做**文化的传承者。
六、作业:
利用比干、韩愈和魏征、邹忌、触龙等相关事例,写一篇以“忠言不逆耳”为题的文章。
七、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以退为进
示之以弊退秦利秦退
诱之以利
挑之以史围郑晋退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0
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掌握文言词“若”、“说”、“辞”、“鄙”、“微”、“之”在本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读背课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
参见P56注释,补充:《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二、介绍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读准音,读顺句。
四、串讲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动用,驻军、驻扎。
概括内容:
第1段,写秦、晋围郑。原因: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晋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五、自读并讨论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
2、**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不能够。已:同“矣”。
3、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
概括内容:
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
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
①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
②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预见性。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人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
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从谏如流,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但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
六、熟读背诵第1、2段。
七、作业
1、翻译句子。
2、课后作业
3、背诵课文。
4、完成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
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
①越国鄙远,不现实。
②邻之厚,己之薄,得不偿失。
③结交郑这个东道主,好处多。
④秦国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说秦的结果是:
①秦郑订立盟约。
②秦国驻兵守郑。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
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
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
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
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总结全文。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
五、课堂练习
1、练**译句。
2、练习三辨词。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勾践灭吴》。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扩展7)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5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
一、确立课题并确定教学目标
本人把《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这次研究性学习,我的教学目标是:
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习兴趣;
二、使学生懂得如何选题,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
三、培养学生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
《烛之武退秦师》的研究性学习,我分三个阶段进行,即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学生研究学习撰写论文阶段;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1.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但并不排斥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在开始时,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显得更为重耍。在选题时,有些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不知道选择什么问题来研究,我就采用集思广益的方法,让学生先把自己的研究问题在班上讲一讲,使同学们能互相启发。这样一来,同学们思维共振,思路开阔,提出的研究问题越来越多。比如“为什么说春秋无义战?”“从《烛之武返秦师》这篇课文看古代对人的称谓”,“论烛之武的说辩艺术”“对‘**之好’的质疑”,“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子犯请击之’,子犯明智吗?”“试论烛之武说晋退师的可行性”等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但有些学生的选题,口气大得很,如“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这些论题,足可以写成一本书。对此,我给学生提了两点建议,以帮助他们重新确立课题;一是研究性课题的切口要小,“择点不择面”。二是要选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写,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2.学生研究学习撰写论文阶段
研究的课题确定后,接着就要收集材料,广泛阅读撰写论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变得十分浓厚,学习热情高涨。我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阅读《语文读本》里的《晋公子重耳之亡》、《郑伯克段于鄢》,还有《文言文选读》里的《晋归楚钟仪》、《晋灵公不君》以及《左传》中的《崤之战》等材料。有的学生还在网上查到了《春秋五霸》、《晋文公即位前的**生活》等文章。通过这样的定向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研究所需要的灵感和资料。他们学会了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地归纳资料,得出相应的结论。同学们发现研究并不神秘,研究就在本书之中,就在阅读之中。就在实践之中,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主研究和写作。学生的论文,虽然不是长篇大论,或许还幼稚,但我觉得,我们不必用**化的标准来品评,不必用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来衡量,只要在文章中有自己的**思考、独特见解就行了,不要求有多么深邃的思想,完美的推埋。可能有些同学的观点早已被历史学家、文学家写过、评论过,但文中的观点,是同学们经过自己的脑袋思考论证得出来的,这也是自己的独到发现,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学生的小论文交上来后,我认真阅读批改。为总结交流做准备。虽然学生的论文有的不够成熟,有的观点又太偏激,有的材料不够充分,但我都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它们,极力找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以肯定、赞扬的评语为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那些好文章,我则拿出来在班上交流。让大家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中,学生们学会了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能够互相地取长补短,正确地认识自己,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性学习的总结与评价
这次课题研究研究,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好的方面就是:
(一)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二)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学艺术的熏陶,渐渐积累起相关的语文知识,学生不但阅读了文学方面的知识。还阅读了历史方面的知识,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军事、文化、人物、风俗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到了许多教材以外的知识。
(三)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在研究性学习时.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有很多的“为什么”,希望另辟蹊径,提出更新的见解。课文中蕴含的重要思想文化因素被发掘出来了。如:“国家利益最重要”,“知恩图报一一谈‘义’的重要”,“大丈夫能伸能屈”。此外.一些学生能够超越史实本身,把问题上升到对历史、现实与做人的高度去思考。如“不要埋没了千里马”、“守信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退一步海阔天高”。在分析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不足之处是:
(一)写的论文材料不够充分,论据不足。
(二)局限在就事论事上,问题不够深刻。
此外,学生还需要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
附:研究成果
《春秋无义战》
春秋是列国兼并时期。其时各国并立,你争我夺,社会混乱,烽烟不断。据《左传》一*载,就发生过400多次军事运动,但没有一次战争是正义的。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讲到,秦穆公被烛之武说服了,并与郑国结盟,同时留下杞子,逢孙、杨孙驻守郑国都城。秦穆公万万没有想到,**两国由此加深了矛盾,并埋下了战争的祸根。
两年后,晋文公死了,适巧杞子又得到了掌管郑都北门的机会。杞子立即将此情况密报秦穆公,建议秦国“潜师以来”,征服郑国。秦穆公企图乘晋国丧君之机扩大霸权,不听蹇叔劝谏悍然发兵袭郑。晋国不容秦国扩张,伏兵崤山,与秦军大战,结果秦出师无功,兵败崤山。
这就是著名的峭之战,此役中,秦穆公的贪婪虚伪,****使他不惜让**劳累地去**远方的国家。秦军因疲劳而力量衰弱,远方的国家都做好了防备,秦军哪有不败之理?然而秦军兵败,秦国的百姓必然蒙受极大的灾难。晋国之所以**截击,无非是怕秦国的**增强了,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次战争该不是正义之战吧?
再如《国语》所记录的《勾践灭吴》一文,吴国攻打越国就是为了侵占越国的土地。用文中的话来说便是:“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但在越国的金钱与美女的**下,吴国太宰在吴王面前为越国说好话,从而放了越国一条生路,却给吴国带来了灭国之灾。十年后越国重整旗鼓,终于灭掉了吴国,这两国之间互相攻打,尔虞我诈,无非是为了一己私利,也就毫无正义可言。
还有,周厉王为了满足自己独霸天下的野心,连年**远征,**财用不足,他便把河川山泽封为国家专利,禁止*民狩猎、打柴、捕鱼等,结果断了*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弄得民心不服,怨声载道。他发动这样的战争更无法说是正义之战了。
《左传》中记载的著名大战,如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等,都是春秋时期各国企图称霸于天下,为**夺利而发动的弱肉强食的战争。所以说“春秋无义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2
本学期初,我在高一三班**《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二节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订正、讲解课后练习题和配套练习册题。这节课任务单一,但内容很多,课后练习题5个,练习册题15个,这些题合起来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
一、这节课安排的一个成功之处
安排督促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题,课堂上老师先**学生,了解学生做题情况,知道了学生疑惑在哪里,做错了哪那些题。这样就有利于老师的讲解对症下药,讲解就有重点,保证了重点的教学时间。课后练习题一中有四小题——
晋、秦两国为什么围郑?
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例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国进攻?
这几个小题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基本能做上,而练习册“要点扫描”的内容就有这几个题的准确、全面分析。“要点扫描”的内容有三点:
1、品味精妙的游说艺术;
2、理解文章突出重点、恰当剪裁的手法;
3、体会文章构思的精巧。
所以,在**学生逐题回答后,就让学生自读“要点扫描”来自我订正课后练习。这个环节一箭三雕,它将课文鉴赏分析、课后习题订正、练习册知识阅读三合一进行。而且无须老师黑板书写,无须多**幻灯投放,无须老师滔滔口舌之劳,无须学生专作笔记,却节省了许多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本节课一失误处
在讲解订正练习册第5小题时,有“之”的用法解析,题中例句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句中“之”用法相同,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臣之壮也”、 “行李之往来”是主谓结构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学生理解有点困难,我就重点讲了“之”的这个用法,又举了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并做了句子成分分析,指出“师道之不传”、“两狼之并驱”是主谓结构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又指出题中“臣之壮也”、 “行李之往来”与“师道之不传”、“两狼之并驱”的主谓短语在全句中语法成分有异,前两者作时间状语,译作“臣壮年的时候”、“使者过往的时候”;后两者作主语译作“两只狼并齐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学生还不明白,又举了《毛遂自荐》中“秦之围邯郸,赵使*原君求救”,“秦之围邯郸”也是主谓短语作时间状语。学生更迷惑了,于是只好又讲主语、谓语、状语三个成分的特点、意义,讲它们一般分别由哪种性质的词来承担。
如此复杂引申,越讲越多,越讲越难,加之陌生例句又要解释翻译,纠缠了10多分钟,貌似旁征博引,学生却越听越糊涂了。因为有些学生现代汉语词性知识、单句成分知识尚未完全掌握,所以老师讲得越清楚,学生听得越困难。在课堂上,我当时就观察到学生满脸迷茫的表情了。
三、这堂课的经验与教训
这堂订正练习课,经验在于:
1、练习题一定要学生先做老师后讲,不能像高三有时上课那样,当堂边做边讲。
2、让学生答题,学生补正,而后老师再酌情强调,尽量让学生多思考,自行解决问题。
3、老师备课一定要前瞻后顾,左牵右连,将一篇课文的所有内容备完再开始上课。比如练习册的“要点扫描”,有的老师可能置之不理,而在《烛之武退秦师》这课中,“要点扫描”恰是课后习题的答案,又是本课阅读鉴赏的讲解,这就是备了课本又备了练习册才知道的。课后练习题、配套练习册题往往是课文学习讲解的重点,我们在开始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就应该留意于此。
教训在于:难点要点拨,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之“的这一用法,比较难,老师说到主谓之间,无意义,不译,就可以了。学生掌握到此,对题中的两个句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中“之”的理解和对全句的翻译是不存在问题的了。至于更深更复杂的知识,一部分学生现时可以理解,一部分学生待以后遇到该知识再逐步讲,慢慢掌握。一口吃不成胖子,欲速则不达。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欣赏: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3
以前上高中时最讨厌学习文言文,琐碎的知识点,枯燥的翻译,每当学习古文总是昏昏欲睡。在讲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很担心,害怕我的学生像我一样抵触文言文的学习,害怕我的课堂沉闷枯燥,让他们提不起精神……
第一节课上过感觉学生兴趣还挺高的,因为没有涉及到课文的讲解,首先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学习文言文?纲举目张,知道古文的重要性了,会从思想上重视学习。在讲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时告诉同学千万不要把“谷梁传”记成“母羊传”,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一笑一下就记牢了!问他们“四书”“五经”时,因为他们能回答出来,感觉自己知道的东西很多,积极性非常高。
学生都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爱“显摆”,这也是学生的可爱之处,我们做学生时不是一样热衷于在老师面前班门弄斧吗?老师的赞同是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动力。
在接下来分析课文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让他们分角色朗诵课文,读出人物情感,看哪一组读的好。有了竞争,就有动力,同学们朗诵的非常棒。
字词,句式,语法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为了既能掌握知识,又不至于枯燥乏味,我让学生找重点字词,其他学生补充,然后翻译。每天作业就是句句对应翻译课文,强调字字落实,直译为主。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第二天上课时,让同学到黑板上翻译重点句子,按着高考翻译标准改分,学生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翻译需严谨,如何翻译。通过这样的规范训练,学生们对古文翻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反思:在讲课过程中,特别是字词、句式、翻译这一块,有时课堂还是沉闷,苦恼啊!我还是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完美的驾于课堂,有时感觉课堂气氛沉闷了,采取的措施还是不得力,这也是我最最最需要努力学习的地方。在学习文言文时,如何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不枯燥乏味,一直困扰着我,虽然这次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这篇文章比较短,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时,这种方法还适用吗?如何调动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接下来的《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都是比较长的文言文,我该如何把握呢?故事性比较强的段落,让学生分角色读好呢,还是改编成课本剧好呢?改编的话时间够吗?字词、句式、翻译怎么能让学生不费力,并且非常有兴趣的积极主动的学呢?把重点句子写黑板上,然后找学生翻译还是要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不了解,怎么读?怎么演?会把握不到位的,还是就让他们读,让他们演,然后与课文比照,让学生找出和课文有出入的地方,这样比较好。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4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5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扩展8)
——《烛之武退秦师》语文教案3篇
《烛之武退秦师》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寻觅文言津梁”专题“因声求气”板块的一篇讲读课文。本专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觅得文言文的津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本板块的教学必须以“读”为重点,以“读”为主线,以“读”为主要的**,要读出文言文的特点、气韵和魅力。
课文安排在专题首位,是因为内容情节相对简单,但是又涉及秦、晋、郑三国历史上的恩怨和古代官职、人称以及外交辞令,更涉及到许多古今异义的词语,所以扫除文言字词障碍是理解文章逻辑美和语言美的前提。
学情分析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读或者读不好文言文。因而,本文的教学,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指导诵读的方法,切实使学生了解文言文诵读的要求、特点和方法。
关于文言文内容理解,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简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师要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避免逐字逐句式枯燥的讲解。
设计思想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文章,有叙述,有描写,以人物的对话为主,有多种语气的表达,因而我在设计此篇课文时注要采用诵读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在掌握重点文言句式和字词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设置将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结果以及烛之武的形象特点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了解劝谏艺术。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句式及实虚词,了解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3、分析人物(烛之武)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诵读为**,以问题为线索,梳理文章脉络;
2、探究烛之武退秦师的原因;
3、了解劝谏艺术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维护*的爱国**精神;
2、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英雄在人们心目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替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借选自《左转》的这篇历史散文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起去学习他的说话艺术。
题目中的“退”是使动用法,“师”解释为**。
设计意图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
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解难。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把握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强调文中重点实虚词,疏通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
二、了解《左转》
《左传》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多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生动,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设计意图文科生对于文学常识的学习需要落实到每节课,每篇课文中。
三、把握文章脉络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请大家再次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一)烛之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退秦师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①其无力于晋:郑国曾经对晋文公无礼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投影:补充故事背景
**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二)一言使国兴,一语使国亡,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的呢?生读第三自然段。
①郑既知亡郑——避其锐气。
理解:烛之武似乎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这自然会使秦伯放下戒备之心,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
理解:秦、郑相距遥远,晋、郑确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无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君之薄”。烛之武这两句话的目的是阐明利害,委婉而谨慎地动摇秦君。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利相诱。
理解:以利益引诱秦伯,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可能有种种好处。当然,获得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
④君之所知也——以史为例。
理解:在一番拉拢利诱之后,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两国的历史关系上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⑤何厌之有?不厥秦,将焉取之?——推测未来。
理解:从历史讲到现实,进而推测未来,烛之武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推测其灭郑之后必定要进犯秦国。烛之武**裸地挑破**关系,可以读得慷慨一些。
诵读指导:这段话说的委婉谨慎,但又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力量,诵读时要注意说话的口吻,口气不可太强,更不能咄咄逼人,但又不能软弱无力。
文言实虚词:
①越国以鄙远。
②敢以烦执事。
③焉用亡邻以陪邻?
④何厌之有?
⑤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行李之往来。
⑦既东封郑。
⑧唯君图之
齐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段的古今异义词语较多,重点讲解利于学生**容的理解。。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国悦,与郑人盟。
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③晋文公: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诵读指导:此段以整句为主,思维严密,表现出晋侯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
断,要读得沉稳自如。
**诵读课文一、三、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上教学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和寻找关键词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四)烛之武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是自告奋勇要求去劝退秦师的吗?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从佚之狐口中我们得知,烛之武的能言善辩、才华横溢早已闻名郑国。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吗,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业已。”(语言描写)有满腹委屈和牢骚,不过牢骚发泄后又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知难而退的勇士。
③巧妙地掌握秦伯的心理,一番话便说服了秦伯,说明烛之武是个不卑不亢、机警善辩的外交家。
④之所以能够抓住秦伯要害,是因为他对郑国这样一个小国的地位、力量以及兵临城下的局势了如指掌,说明烛之武还是个审时度势、统观全局的***。
诵读指导:烛之武满腹牢骚,郑伯情真意切,读这段话时虚词是关键。
设计意图此环节目的在于总结人物形象特征,对人物塑造方法的把握。
(五)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除了他自身的机智、善辩这些主观原因还有那些客观原因?
①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②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作为一国之君,能主动自责,可见其肚量和情真意切。况且郑伯不止于自责,还能指明郑国**的后果。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打动了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③“无礼于晋”、“贰于楚”之事也是小事,晋郑间并无深仇大恨,且与秦关系不大,所以危急情形尚可缓和。
④两军分兵驻扎,使郑有机会单独接触秦君。
(六)内容小结
全文以“退秦师”为中心,从**围郑开始,到**退兵作结,塑造了烛之武有勇有谋、能言善辩、审时度势的形象。
再次**诵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筛选课文中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加深对烛之武形象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按课文顺序讲解的枯燥沉闷。
四、合作探究
1、古话说:伴君如伴虎。披“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大勇,而作为君王更需要虚心采纳方可成就伟业,你还知道哪些善谏忠臣和善纳明君?
①邹忌与齐威王: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听取群臣的意见,于是有“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②触龙与赵太后: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之心,将心比心、动之以情、申明大义,最终解开太后心结。
③魏征与唐太宗: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殁,朕失一鉴矣。”
④管仲与齐桓公:齐桓公豁达大度,不但没有治管仲的罪,还任命他为相,后来齐国日益强大。
2、劝谏艺术对于现代人有怎样的意义?
①理解对方感受,委婉对话,有效沟通;
②倾听别人意见,完善自我,提高修养;
设计意图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内容,感受烛之武的勇敢、机智和善辩,这种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和交流,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六、布置作业
整理课文中文言句式和实虚词。
《烛之武退秦师》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2、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关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左传》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不是。
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纠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缒(zhuì) 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
今老矣,**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 ——**围郑
2、**为何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点讲解:
①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状语后置句
②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③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④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4、**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②**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不能。已:同“矣”, 句末语气助词。
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
郑 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
4、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三)、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3、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
郑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3、说秦的结果是:
①秦郑订立盟约;
②秦国驻兵守郑。
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5、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 ”; 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四)、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②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2、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4、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
(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一)、第一个人物——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慧眼识才的伯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五、写作特点。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稳发展的呢?
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课后习题第2题。
七、有时间的话,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
附1:文言字词
1. 词类活用
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
**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附2:归纳基础知识
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译文
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郑国,因为郑国曾经没有用应有的礼仪来接待他,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即将要**了。如果使郑国**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国(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雄厚了,您的**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节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后,又想往西扩大疆域。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怎么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撤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注释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4)然:然而。
(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17)既:已经。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20)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来。陪:使增加。
(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雄厚了,您秦国的**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厚,增加。
(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倘若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23)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节。
(24)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共,同“供”。
(25)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
(26)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
(27)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防御攻势。朝,在早晨。
(28)厌:通“餍”,满足。
(29)东封郑:在东边让*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
(30)肆其西封:扩展它***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31)阙:使...减损。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
(3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夫,fú,音同“服”,放于句首表语气,不翻译;放在句中解释为“那”;微,假如没有。
(3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人道的。因:依靠。敝,损害。
(34)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明智。
(35)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
(36)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37)去之:离开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语文教案3
学习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颂,并把握文言文的特殊性。
2、同时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习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郑国”的问题;
2、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3、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4、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习惯,这对让学生逐渐习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习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扩展9)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
我的导入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般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和*。《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和久必分,分久必合”要和,要**,就有战争;要分,要**,也会发生战争。战争成了人类生活的常态,所以大量的历史文学作品会记录描写战争。在这些记录和描写中,有的表现大场面的敌我交锋,有的表现小场面的接触冲突,有的则表现无畏的英雄与超人的智慧。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有很多凭借个人的气魄和智慧扭转整个战争局面,甚至掌控一个国家的命运。几句话,可以毁灭一个国家;同样,几句话,也可以挽救一个国家。这些人物,就成了历史的传奇,他们超人的勇气和智慧成了他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但他们同时又是普通的人,和其他人一样,有爱,有恨,有欢乐,有忧愁,会后悔,会抱怨,会使性子……可见,尽管历史的长河从远处来,但历史的英雄并没有离我们很远,比如:烛之武。
我感觉这段导入语引起了学生对“烛之武”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为了解这个人物,他们会认真阅读文本。这就为他们的讨论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这次我提出的讨论,实际上是发现、提出问题的过程。两个方面:一,记录自己解释不了的字、词、句。特别叫他们关注虚词和句式。还举了一两个示例;二,记录无法理解的课文内容,比如,郑伯,为什么叫郑伯,文中有很多不连贯的地方,这是不是不足。
要求他们分为词语、句法解释和内容理解两块,把所有迷惑不解的东西记录下来。
我认为这次讨论只是记录问题,相对简单。但经巡堂观察,很多组别居然提不出像样的问题。有的组别居然说没问题。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来源于艺术生对普通学科知识的相对忽视,我想他们初中时代,文言文的学习是远没有达标的,所以阅读文本,只浮于最表面的东西,无法发现问题。
讨论结果还在各组手里,只好等下节课看看具体情况,再帮助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2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3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本文的情节相对简单,但涉及郑、秦、晋三国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涉及人物称谓和外交辞令,当然,更涉及许多古汉语词句。扫除了语言上的障碍,学生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理性之美。阅读鉴赏文言文,要把握“言”“文”这两点。
所以,我在引导学生落实文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了烛之武深沉的爱国情怀。教材是学习写作的范例,也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本文中总结写人叙事的技巧,归纳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并在写作中学以致用。本教学设计力求稳、实,突出了本课的重点,教学目标少而精,由整体到局部,思路清晰,侧重学法指导,渗透了爱国**的教育。同时,这篇教学设计还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热烈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加讨论,学有所得,感到古文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逐步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
首先就是部分学生预习不扎实,马马虎虎,不能按照要求去做,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其次课堂评价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激励性的语言单调不够丰富,对学生之间的、小组之间的评价有些欠缺。这些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4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烛之武,一个面临**之危的小国使臣,只身赴敌营,面对大国之君,不卑不亢,从容辞令,强大的**联盟在其如簧巧舌下,瓦解无存。烛氏凭伶牙俐齿,委婉入情,句句刺入秦伯的心窝,颇令同学们为之心折。趁兴致正浓,我将事先印好的《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的节选部分,发给大家。为激活气氛,我还模仿说书人口吻,朗声读道: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飞乃厉声大喝日:“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日:“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日:“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慨,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目:“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奔。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赞日: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读过听过之后,学生中有人跃跃欲试:“我们也写幅联,写首诗。”一听学生有了反应,我趁热打铁:“杜甫曾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烛氏退敌,的确令人折服。作为后人,我们有些同学亦按捺不住诗兴,想有联颂曰,有诗赞日。可咱们会撰联写诗吗?其实,这有何难,学就是了。”于是我趁机将对联的基本常识介绍给了学生。由于积极性高涨,再加之我借助的是关于解缙的“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常有”的妙趣故事来讲析,大家听得异常认真。最后我说:“张翼德退曹军与烛之武退秦师,同是退敌,却各有巧妙不同。比较二者特点,请撰写个对比联。烛氏退敌,妙在三寸不烂之舌强过百万之师,咱也模仿《三国演义》赞张飞的模式,来个‘后人有诗赞曰’的形式。老师回去也写,咱们比比看好吗?”
每人一联一诗如数交上来后,果然不错。如:
张子璐:“智退秦师烛之武;勇吓曹贼张翼德。”
苗俣:“张翼德三声喝破怯人胆;烛之武数言扭转霸主心。”
侯玮辰:“张翼德怒吼退雄兵:烛之武妙论动君心。”
刘博:“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一联联都准确地抓住了二者退的特点,而且对仗工整。有些同学还真拿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劲头来,为一个字的对仗工整苦锁眉头,搜肠刮肚。而诗昵,亦不乏佳作。
周维伊:“**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杨夏:“**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侯玮辰:“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刘博:“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当我把这些诗、对联读给同学们听的时候,博得了阵阵掌声。我说:“看看,你们自己写得的确令人刮目相看吧。后生可畏呀,我都羞于拿出拙作……”一语未毕,“老师别耍赖,昨天说了要比比。”我把自己的诗和对联拿了出来:
猛张飞长坂桥三声大喝退曹军,靠的是勇;
智之武汜南营一番妙语动秦师,凭的是谋。
后人有诗赞日: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争强好胜的学生们真的评头品足开了……
原本是一篇*常的文言文教学,我相机引入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借二者相似点,引出了吟诗属对的学习,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学到了诗歌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祖国语言的魅力.岂不一举几得.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5
【教学设想】
1、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习古人**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⑴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⑵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⑶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⑷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⑸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⑹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⑴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⑵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⑶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公要以礼待重耳,**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⑷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作战。楚败,**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习
1、师范读课文。
2、生**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每组选**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
(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① 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② 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③ 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⑵ 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⑶ 公曰:“……”许之。
① 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② 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④ 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⑷ 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⑸ 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⑵ 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⑶ 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
⑴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⑴ 善于纳谏。
⑵ 勇于自责。
⑶ 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习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
【附】
1、**围郑形势图:
2、板书
**围郑
烛 临危受命
之 智退秦师
武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退
退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秦
秦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师
师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习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6
我以为讲授一篇课文,在教学起始阶段一定要抓住课文的“纲”,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结构思路。这不只是为研习课文重点内容铺垫,也是在训练学生清晰思维的习惯。而对课文的题目进行研读,搜索出关键字词,往往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快速抓住文章的纲,进而整体认知学习内容。试举教学一例说明。
教学片段
1、首先带领学生搜索题目中的关键词: 退。
2、**学生,如果把这个“退”字作为一个语素,可以组成哪些词?辨析之后,确定只能是“退敌”“退兵”,因为它必须含有“使向后移动”的意思。
3、讨论,课文围绕“退”展开哪些内容?包括 “退”因“退”法“退”的结果,结构清楚。
4、讨论,标题为什么不作“退**师”而是“退秦师” ?了解秦、晋与郑的矛盾以及**之间的矛盾。目的在认识烛之武利用**矛盾瓦解**联盟的智慧。
5、分析烛之武说辩内容及层次,了解左传长于辞令的特点。
此次设计因为抓了一退字,便快速理清了文章结构,认识了烛之武的形象,了解了左传叙事详备长于辞令的特点,可谓顺藤摸瓜,纲举目张。教学中,学生思考的空间较大。教学效率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7
以前上高中时最讨厌学习文言文,琐碎的知识点,枯燥的翻译,每当学习古文总是昏昏欲睡。在讲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很担心,害怕我的学生像我一样抵触文言文的学习,害怕我的课堂沉闷枯燥,让他们提不起精神……
第一节课上过感觉学生兴趣还挺高的,因为没有涉及到课文的讲解,首先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学习文言文?纲举目张,知道古文的重要性了,会从思想上重视学习。在讲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时告诉同学千万不要把“谷梁传”记成“母羊传”,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一笑一下就记牢了!问他们“四书”“五经”时,因为他们能回答出来,感觉自己知道的东西很多,积极性非常高。
学生都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爱“显摆”,这也是学生的可爱之处,我们做学生时不是一样热衷于在老师面前班门弄斧吗?老师的赞同是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动力。
在接下来分析课文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让他们分角色朗诵课文,读出人物情感,看哪一组读的好。有了竞争,就有动力,同学们朗诵的非常棒。
字词,句式,语法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为了既能掌握知识,又不至于枯燥乏味,我让学生找重点字词,其他学生补充,然后翻译。每天作业就是句句对应翻译课文,强调字字落实,直译为主。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第二天上课时,让同学到黑板上翻译重点句子,按着高考翻译标准改分,学生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翻译需严谨,如何翻译。通过这样的规范训练,学生们对古文翻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反思:在讲课过程中,特别是字词、句式、翻译这一块,有时课堂还是沉闷,苦恼啊!我还是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完美的驾于课堂,有时感觉课堂气氛沉闷了,采取的措施还是不得力,这也是我最最最需要努力学习的地方。在学习文言文时,如何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不枯燥乏味,一直困扰着我,虽然这次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这篇文章比较短,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时,这种方法还适用吗?如何调动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接下来的《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都是比较长的文言文,我该如何把握呢?故事性比较强的段落,让学生分角色读好呢,还是改编成课本剧好呢?改编的话时间够吗?字词、句式、翻译怎么能让学生不费力,并且非常有兴趣的积极主动的学呢?把重点句子写黑板上,然后找学生翻译还是要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不了解,怎么读?怎么演?会把握不到位的,还是就让他们读,让他们演,然后与课文比照,让学生找出和课文有出入的地方,这样比较好。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欣赏: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8
一、确立课题并确定教学目标
本人把《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这次研究性学习,我的教学目标是:
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习兴趣;
二、使学生懂得如何选题,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
三、培养学生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
《烛之武退秦师》的研究性学习,我分三个阶段进行,即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学生研究学习撰写论文阶段;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1.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阶段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但并不排斥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在开始时,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显得更为重耍。在选题时,有些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不知道选择什么问题来研究,我就采用集思广益的方法,让学生先把自己的研究问题在班上讲一讲,使同学们能互相启发。这样一来,同学们思维共振,思路开阔,提出的研究问题越来越多。比如“为什么说春秋无义战?”“从《烛之武返秦师》这篇课文看古代对人的称谓”,“论烛之武的说辩艺术”“对‘**之好’的质疑”,“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子犯请击之’,子犯明智吗?”“试论烛之武说晋退师的可行性”等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但有些学生的选题,口气大得很,如“论秦穆公的称霸野心”,这些论题,足可以写成一本书。对此,我给学生提了两点建议,以帮助他们重新确立课题;一是研究性课题的切口要小,“择点不择面”。二是要选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写,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2.学生研究学习撰写论文阶段
研究的课题确定后,接着就要收集材料,广泛阅读撰写论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变得十分浓厚,学习热情高涨。我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阅读《语文读本》里的《晋公子重耳之亡》、《郑伯克段于鄢》,还有《文言文选读》里的《晋归楚钟仪》、《晋灵公不君》以及《左传》中的《崤之战》等材料。有的学生还在网上查到了《春秋五霸》、《晋文公即位前的**生活》等文章。通过这样的定向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研究所需要的灵感和资料。他们学会了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会有条理地归纳资料,得出相应的结论。同学们发现研究并不神秘,研究就在本书之中,就在阅读之中。就在实践之中,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主研究和写作。学生的论文,虽然不是长篇大论,或许还幼稚,但我觉得,我们不必用**化的标准来品评,不必用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来衡量,只要在文章中有自己的**思考、独特见解就行了,不要求有多么深邃的思想,完美的推埋。可能有些同学的观点早已被历史学家、文学家写过、评论过,但文中的观点,是同学们经过自己的脑袋思考论证得出来的,这也是自己的独到发现,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表达交流研究成果阶段
学生的小论文交上来后,我认真阅读批改。为总结交流做准备。虽然学生的论文有的不够成熟,有的观点又太偏激,有的材料不够充分,但我都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它们,极力找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以肯定、赞扬的评语为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那些好文章,我则拿出来在班上交流。让大家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讨中,学生们学会了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问题,能够互相地取长补短,正确地认识自己,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性学习的总结与评价
这次课题研究研究,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好的方面就是:
(一)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二)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学艺术的熏陶,渐渐积累起相关的语文知识,学生不但阅读了文学方面的知识。还阅读了历史方面的知识,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军事、文化、人物、风俗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到了许多教材以外的知识。
(三)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在研究性学习时.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有很多的“为什么”,希望另辟蹊径,提出更新的见解。课文中蕴含的重要思想文化因素被发掘出来了。如:“国家利益最重要”,“知恩图报一一谈‘义’的重要”,“大丈夫能伸能屈”。此外.一些学生能够超越史实本身,把问题上升到对历史、现实与做人的高度去思考。如“不要埋没了千里马”、“守信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退一步海阔天高”。在分析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不足之处是:
(一)写的论文材料不够充分,论据不足。
(二)局限在就事论事上,问题不够深刻。
此外,学生还需要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
附:研究成果
《春秋无义战》
春秋是列国兼并时期。其时各国并立,你争我夺,社会混乱,烽烟不断。据《左传》一*载,就发生过400多次军事运动,但没有一次战争是正义的。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讲到,秦穆公被烛之武说服了,并与郑国结盟,同时留下杞子,逢孙、杨孙驻守郑国都城。秦穆公万万没有想到,**两国由此加深了矛盾,并埋下了战争的祸根。
两年后,晋文公死了,适巧杞子又得到了掌管郑都北门的机会。杞子立即将此情况密报秦穆公,建议秦国“潜师以来”,征服郑国。秦穆公企图乘晋国丧君之机扩大霸权,不听蹇叔劝谏悍然发兵袭郑。晋国不容秦国扩张,伏兵崤山,与秦军大战,结果秦出师无功,兵败崤山。
这就是著名的峭之战,此役中,秦穆公的贪婪虚伪,****使他不惜让**劳累地去**远方的国家。秦军因疲劳而力量衰弱,远方的国家都做好了防备,秦军哪有不败之理?然而秦军兵败,秦国的百姓必然蒙受极大的灾难。晋国之所以**截击,无非是怕秦国的**增强了,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次战争该不是正义之战吧?
再如《国语》所记录的《勾践灭吴》一文,吴国攻打越国就是为了侵占越国的土地。用文中的话来说便是:“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但在越国的金钱与美女的**下,吴国太宰在吴王面前为越国说好话,从而放了越国一条生路,却给吴国带来了灭国之灾。十年后越国重整旗鼓,终于灭掉了吴国,这两国之间互相攻打,尔虞我诈,无非是为了一己私利,也就毫无正义可言。
还有,周厉王为了满足自己独霸天下的野心,连年**远征,**财用不足,他便把河川山泽封为国家专利,禁止*民狩猎、打柴、捕鱼等,结果断了*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弄得民心不服,怨声载道。他发动这样的战争更无法说是正义之战了。
《左传》中记载的著名大战,如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等,都是春秋时期各国企图称霸于天下,为**夺利而发动的弱肉强食的战争。所以说“春秋无义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9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这种授课方式的效果往往只是暂时的。在本设计中,打破传统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自行讨论解疑,通过这一形式,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在对重点难点的讲读中,采用比较个性化的方式:让学生在题目的“退”字前添加合适的字,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了解烛之武在退秦师时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及其劝说艺术,从而让学生了解烛之武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的行为,并学习他学习在**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完成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让学生在烛之武的说辞之后想象秦伯的反应和可能有的对答之辞,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烛之武是如何步步深入的进行劝说的。
总之,本设计遵循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文言知识,提过阅读能力,并不同层次的对文本内容进行把握和理解。同时,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谈论与探讨之中,因此,可以说,这一设计(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0
1978年吕淑湘先生发文《人民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转眼近四十年过去,语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人们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今天,活跃在不同教学岗位的语文工作者似乎掀起新一轮高效课堂的**,致力争取语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不揣浅陋,本人不妨从自己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上,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一些体会。
要精讲忌泛讲
80年代语文教学提出了“精讲多练”的响亮**,时至今日不少执教者精讲不起来,反而泛讲成风,单位时间利用率低,其突出表现仍然是“目标定不明,重点不突出,难点攻不破。”目标制约重点,重点完成目标。一些人讲《烛》文,不是在重点上用力气,而是泛讲《春秋三传》,婉曲写法,甚或列表三传异同,婉曲例解,还有的大讲特讲“以其无礼且贰于晋”和晋惠公“朝济而夕设版焉”的历史史实,看似洋洋洒洒,讲深讲透,实则枝繁叶茂,淹没主干,一叶障木,不见泰山。我们说,所讲的内容似乎也没有错,也是课文联系的内容,但是主要内容吗?是我们定的教学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吗?不可以少讲或不讲或以后讲吗?我觉得本文从文本价值、教学价值和阅读写作两个层面看,不妨将其重点放在“说退秦师”和命题作文上。重点找准了就纲举目张,这样孰轻孰重孰深孰浅,就分得出层次了,从全文比例看,**围郑、临危受命、迫晋退兵就一般性讲了,再涉及到的“无礼”、“贰晋”、“朝济夕版”的史实就可略讲了,《春秋三传》的介绍和婉曲手法就可少讲或不讲了。即使是重点也不能泛讲,精讲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透彻理解上。开始我对烛之武的说辞也囿于别人的看法,后来反复钻研觉得“四个角度”和一个“利弊得失”最为恰当,所谓“动之以情”不指哪几句话,而是情动于中,言为心声,融情于全部说辞中,至于“晓之以理”,整个说辞句句是理,这样抓住了文本的实质再以简要的分析。(见析书)
一、关于课文内容
1、**围郑(开端)从地理位置说利得
2、临危受命(发展)从利益关系说
3、说退秦师(**)从历史事实说
4、迫晋退兵(结局)从发展趋势说弊失
且不去臃繁芜杂而显精萃精要进而“精讲”了吗?精讲且不就是高效了吗?
要合唱忌独唱
曾一度时期“三主理论”风刮语文教学战线,又一度时期大唱“自主、合作、互动”这都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吹入了一阵新风。我们说教师是主导,从**教学、讲授教学而言,学生是主体,这是从学习知识、接受教化的对象而言,一堂课教师要动学生也要动,才叫双边活动。我们的教学方向是: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我们反对过去那种教师独霸讲台,一讲到底的“独唱”行为,我们倡导师生融融,动手动口动脑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合唱”形式。本课合唱形式一是:教学“临危受命”段既有学生的“分角色读”,也有教师的“范读”。合唱形式二是:写作上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也不乏老师的点拨“导写”。合唱形式三是:既留有“四段”“迫晋退兵”的自行翻译,三段“说退秦师”的默读,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的课堂作业,以及留有常用词、通假字和作文的课外作业,也有老师作业课上的排疑解难。这样分分合合,有分有合,才称得上师生“合唱”,这要有讲有练,有读有写,有说有评才不至于为“独唱”。合唱要人人参加,人人动起来,因此教师又要象指挥样善于调动学生领唱、轮唱、混声合唱、对唱,不千人一腔,该肯定的肯定,该褒扬的褒扬,该疏导的疏导,该纠错的纠错,魏书生老师课上得棒,其一在于他象一个高明的指挥家,千方百计调动起课堂中的学生兴高采烈、思维活跃地加入教与学的“大合唱”。人**合唱,个个有所获,这且不是最好的高效课堂又是什么?
要形象忌抽象
讲课要形象忌抽象,抽象为讲不具体干巴巴,学生留不下印象,抽象为讲不清笼统模糊含混,学生形不成印象。现在一些教师讲课抽象化,突出表现一是蹈虚凌空,**分析,二是缺少方法,语言苍白。好的老师讲解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好的老师一语中的,妙语解颐。《烛》文教学的形象性贯串在整个语文的讲解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字、词、句的讲解。课文中有对形声字“缒”的辨析,会意字“朝、从、亡”的分析,繁体字“厌”的把握,还有通假字的解说,对于常用词,如“亡、从、封、亡、鄙”,又用知识树、树形图的方式揭示本义、引申义的衍变和联系。讲文言虚词“之”和宾语前置句时,本课讲解时辅之以三个板书,一为“四角度一得失”的板书,增加了直观性。二为“写人记事四种”体式图,复杂化为简明。三为写作思维导图,变抽象为具体。三、比喻的运用。课中用了三个比喻,一是以天*讲利弊,二是以不同演员演不同戏比名词动用,三是以“卡轮置”比宾语提前。四是筷子点线形态比角度变换,均收到化抽象为形象的讲课效果。四、鲜活的语言讲解。课文中讲解中不仅使用了许多言简意明的.成语,化用了形象鲜明的个别古诗词,还采用了贴近学生的贴近时代的新鲜用语,如“强强联合,联手出招,心灵鸡汤,突发事件、智残、脑障、脑壳还没进水,换位思考”等,使学生感到鲜活、亲切有味。试比较,讲课形象,深入浅出,生动通俗,老师一讲即懂,学生一听即明,这和那些满口概念,深奥抽象,老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一个问题别人讲一次两次学生欣然接受,学生能举一反三,你一个知识点讲一、二十遍学生还懵懂不明,你还报怨学生笨,你看教学效果上的高效与否且不泾渭分明吗?
要延伸忌单一
讲课要延伸忌单一,有人说:小学是旅游,中学是活动,高中是深刻。知识单一何见深刻?单一指学课文时只就课讲课,叮在一处,思维视野局限,所学知识死板不能活化。要延伸就要善于联系、扩展,也就是联系学过的知识,扩展未学的内容,讲课有联系才能开掘课文学习的深度,有扩展才能开拓课文学习的广度。我在《烛》文教学中一是注意联系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如讲“写人记事四种体式”时联讲学过的课文《羚羊木雕》、《散步》,还就所学二、三单元文章就写人记事四种基本式作以区别。二是注意扩展未学的内容。如在写作导学时,我不仅让学生联读、寻读已学篇目《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还让学生扩读《左传》中《宫之奇谏假道》、《**殽之战》等文章,指导学生从正面例子分析烛之武、触龙、邹忌、宫之奇说辞的精妙、成功的原因,还从反面例子吸取蹇叔哭师的经验教训,由此使学生讲学内容变得丰富而不单一,多元而不单调,举一而能反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认识水*,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当然课文的讲解要有机联系,而不是信马由缰。试想想看,同样四五十*方课堂,同样45分钟单位时间内,你就课讲课,就文学文,人家联系有方,拓展有术,你漫天撒网,面面俱到,大讲名词术语,概念结论,人家主次分明,由博反约,驭繁于浅,深入浅出,所得异同,谁高效谁不高效,明眼人且不一见即明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1
作为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学习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纵深开展。同时,作为新教师缺少初中的教学准备,很难做到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及知识点的衔接。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简要的列出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首先进入文本,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朗读,并进行对比、点评。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的特色少不了朗读,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的一个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也需要重视语文的语感培养,同时在阅读中提炼出文章的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我抓住一个线索——就是: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①为什么要退? ②谁去退? ③怎么退? ④退的结果如何?从这个角度走进文本,进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分析等等。
3、在课文进行到最核心内容,即烛之武怎么退秦师这一部分时,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课文,并且我运用多**课件展示了相应的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提示信息,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4、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就是讨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所运用的游说艺术。深入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并且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谋略的存在的出发点和原因等等。可以适当的扩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5、最后讲到晋文公被迫退兵,分析其退兵的最根本原因,从中归纳总结主旨,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进而从课文学习中得到些体会,如写作中,或者口语表达中能够学以致用。
到这里,这是在汇报课设计中所希望展示的所有教学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的问题如下:
1、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更主要的就是备学生。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是一堂教学汇报课,但是却不应该因此打乱学生学习和接受的习惯,教学过程中切忌过急、过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主,和忽略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即我在本节课授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作为我的展示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改进计划: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之前,重点的是梳理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并且重视总结归纳,给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同时适当的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给学生打好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2、在本课的设计中,围绕一个“退”的线索开展教学,虽然看上去目标非常的突出,教学思路很清晰,但是我却忽略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字词为主,以讲解文言知识为核心,进而扩展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所以,我的设计中课堂结构分配不尽合理,应该把教学中关于“退”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一笔带过,因为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甚至可以跳过不讲,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而把文言知识点串联在课文教学的设计中,并力求当堂消化。同时,在课堂设置中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一课一得”便是收获,不求多、不求泛、而求透彻,应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一堂课应以基础的文言知识教授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
改进建议:在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课堂结构,细化每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突出重难点,这部分要多花时间讲解,并且注重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而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进行一下梳理,要求学生识记即可,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花费太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率。
3、我在课堂教学中,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了太多的小问题,使得课堂环节重点不明晰。有些问题实质是无效的**,并且问的太细小就显得零碎,没有整体感。
改进步骤: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多设置大问题,并且**好自己的过渡语言,使得上一个问题和下一问题间能够环环相扣,步步逼近。如:通过改变课堂设置的角度,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如何退”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多思考,适当的给予补充。切忌以自我思想为导向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要太多的分析“策略”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4、要注重实现传统课堂与有多种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间有效的结合,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恰当的运用。多**资源是很好一个辅助教学的**,但不是主体,并且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要明确并不是什么课都适用,所以教学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的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中,我曾经接触过中学语文教学名师**,他的观点就是在某些情感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时候反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不希望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肢解了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破坏了教学情境和气氛。而对于类似说明文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直观的形象认识,缺少体验和感悟等,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教学效果。那么,经过评课后,我也在思考,到底文言文的教学是应更适合哪一类的课堂?我也学**教师的经验,学习同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后面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探索,我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设计一个多**课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比传统课堂,即以教师主导走进文本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早下结论。
好处是:一、在多**等资源的辅助下,可以有利于教师展示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更容易把握重难点。二、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保持***,激发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教学思路,从而促使目标的实现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课件上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过学生的谈论后,教师最后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课件上不要展示出标准答案。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的运用能力,课件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是漂亮?是色彩、花样多变?是字体复杂?……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资源运用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为课堂服务的好的教学资源。
5、还有一些就是语速的把握,教态的自然,板书的设计等问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规范化,把功夫用在*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最大的感悟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汇报,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远远不够,更要学会专研。所以,作为新教师本身缺乏经验,有诸多的不足,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把这份职业变成事业,变成兴趣,变成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放下繁杂的思想包袱,静下心好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2
本学期初,我在高一三班**《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二节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订正、讲解课后练习题和配套练习册题。这节课任务单一,但内容很多,课后练习题5个,练习册题15个,这些题合起来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
一、这节课安排的一个成功之处
安排督促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题,课堂上老师先**学生,了解学生做题情况,知道了学生疑惑在哪里,做错了哪那些题。这样就有利于老师的讲解对症下药,讲解就有重点,保证了重点的教学时间。课后练习题一中有四小题——
晋、秦两国为什么围郑?
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例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国进攻?
这几个小题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基本能做上,而练习册“要点扫描”的内容就有这几个题的准确、全面分析。“要点扫描”的内容有三点:
1、品味精妙的游说艺术;
2、理解文章突出重点、恰当剪裁的手法;
3、体会文章构思的精巧。
所以,在**学生逐题回答后,就让学生自读“要点扫描”来自我订正课后练习。这个环节一箭三雕,它将课文鉴赏分析、课后习题订正、练习册知识阅读三合一进行。而且无须老师黑板书写,无须多**幻灯投放,无须老师滔滔口舌之劳,无须学生专作笔记,却节省了许多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本节课一失误处
在讲解订正练习册第5小题时,有“之”的用法解析,题中例句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句中“之”用法相同,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臣之壮也”、 “行李之往来”是主谓结构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学生理解有点困难,我就重点讲了“之”的这个用法,又举了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并做了句子成分分析,指出“师道之不传”、“两狼之并驱”是主谓结构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又指出题中“臣之壮也”、 “行李之往来”与“师道之不传”、“两狼之并驱”的主谓短语在全句中语法成分有异,前两者作时间状语,译作“臣壮年的时候”、“使者过往的时候”;后两者作主语译作“两只狼并齐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学生还不明白,又举了《毛遂自荐》中“秦之围邯郸,赵使*原君求救”,“秦之围邯郸”也是主谓短语作时间状语。学生更迷惑了,于是只好又讲主语、谓语、状语三个成分的特点、意义,讲它们一般分别由哪种性质的词来承担。
如此复杂引申,越讲越多,越讲越难,加之陌生例句又要解释翻译,纠缠了10多分钟,貌似旁征博引,学生却越听越糊涂了。因为有些学生现代汉语词性知识、单句成分知识尚未完全掌握,所以老师讲得越清楚,学生听得越困难。在课堂上,我当时就观察到学生满脸迷茫的表情了。
三、这堂课的经验与教训
这堂订正练习课,经验在于:
1、练习题一定要学生先做老师后讲,不能像高三有时上课那样,当堂边做边讲。
2、让学生答题,学生补正,而后老师再酌情强调,尽量让学生多思考,自行解决问题。
3、老师备课一定要前瞻后顾,左牵右连,将一篇课文的所有内容备完再开始上课。比如练习册的“要点扫描”,有的老师可能置之不理,而在《烛之武退秦师》这课中,“要点扫描”恰是课后习题的答案,又是本课阅读鉴赏的讲解,这就是备了课本又备了练习册才知道的。课后练习题、配套练习册题往往是课文学习讲解的重点,我们在开始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就应该留意于此。
教训在于:难点要点拨,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之“的这一用法,比较难,老师说到主谓之间,无意义,不译,就可以了。学生掌握到此,对题中的两个句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中“之”的理解和对全句的翻译是不存在问题的了。至于更深更复杂的知识,一部分学生现时可以理解,一部分学生待以后遇到该知识再逐步讲,慢慢掌握。一口吃不成胖子,欲速则不达。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欣赏: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3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如烫手的山芋,摸涅不得。因为在文言文中承载着比较多的内容,有语言文字,也有人文的,要想在一堂课内很好的完成这些任务比较困难,而且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教师习惯于越“文”讲“言”,强调各种古汉语语法规律,以为总结种种规律便能多快好省的学好文言文,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观照;二是学生诵读感悟文本的时间被教师疏解文言字词句所挤占了。由于课堂教学“文”与“言”不能兼顾,以致教学效果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不利。
鉴于上述情况,如何实施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也要教“文”,言文兼顾。首先要注重文言文语言教学,着力于必要的文字梳解、语言品味,走出了“重文轻言”的误区;其次要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要探究语言文字中的文化信息,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并实现教学实施中的文化传递,走出“有言无文”的误区;最后要重视反复诵读,模仿练读,想象品读,实现 “文”“言”融合”。我认为张必锟先生提出的“一个转变”和“一个转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转变”是课堂教学要从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一个转移”是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上来。通过诵读以“文”引言,以言带文,实现“文”“言”两个要素的交融合一。
当课堂进入品味烛之武最精彩的劝辞环节时,教室里的空气凝滞了。在试讲的几节课中都在这时出现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曾经有过很多改变的策略:小组合作交流、标注关键词,教师引导示范批注但这些做法基本是徒劳。在朗读中品味劝辞的魅力,因声求气是这一课要教的重点。品味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呀,我居然没有明白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此处的意图,连教的内容都有问题,还谈什么课堂效率呢?“因声求气”“以读带言”,朗读才是实现文言交融的最佳途径,如此精彩的劝辞脱离了朗读,理性的品析显得多么的枯燥乏味呀!
师傅以她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出文言文的处理要做到“文与言的相融相生,文与言的并举”可以用“以文率言”“以言悟文”“因气求声”“以读带文”四种有效的方式。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4
做了一节新课程研讨课——《烛之武退秦师》,做完这节课。我觉得这节课首先力求打破以往文言文教学侧重教学“言”的局面,将重心放在“文”的教学上。整节课在一个中心任务的驱动下运行,那就是抓住烛之武说退秦师的语言魅力,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思想之深,整节课都侧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问题为导引,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在课下分组研读文言意思,自己解决文学常识、字音、注释等问题。通过设置:“为什么退,怎样退,退的结果”,“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探讨烛之武成功的原因及意义”等问题,并通过课本剧的演出,逐层深入地推进课堂教学流程,让学生的学习流程逐步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处于上升趋势。
应该说这节课是我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探索,一种尝试,一种创新。我觉得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预设充分,在学生困惑时适时点拨,穿插相关资料,拓展教学容量,开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从整个教学环节设计看,我是在努力尝试将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的对接,为学生搭了一个*台,让学生一下子站位很高,不再感到文言文可怕,而是把文言文当作学之有趣,用之有益的事去学习。就是感觉学生的活动我应该再能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15
文言文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字的精练典雅,还在于其厚实古朴的文风,更在于其蕴含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文言文其实是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可以这样说,文言文中的每一个文字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文字都包含了作者的丰富的情感,每一种句式的选择都蕴含了作者的情思,每一种语气语调的选择都表露出作者的情韵。站在文言背后的或是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或是慷慨悲歌、大义凛然,或是俯仰天下、哲思古今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在文言的背后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
因此,经典文言文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慢慢咂摸,透过“言”品味“文”。而不能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一味地进行思想挖掘和情感品味,而把“言”抛在脑后,忽视了“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这一基本要求,这种现象在新课改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非常值得警惕。
就这节课而言,由“言”到“文学、文化”的品味目标基本达成,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让学生不再枯燥记忆文言知识。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文言知识都可以靠这条路径来完成,而且对“言”的挖掘的角度和方法还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和关注。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扩展10)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赏析 (菁选3篇)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赏析1
烛之武退秦师 春秋战国 左丘明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一定会撤退。”**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雄厚了,您秦国的**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
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
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古汉语字典注,氾作水名是念作第二声。)
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
辞:推辞。
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犹:尚且。
**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用:任用。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然:然而。
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
既:已经。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雄厚了,您秦国的**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厚,雄厚。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围郑)。
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
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
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
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
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朝,在早晨。
厌:通“餍”,满足。
东封郑:在东边让*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肆其西封:扩展它***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阙(quē):侵损,削减。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注:在古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为“缺”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说”同“悦”,喜欢,高兴。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微:没有。夫人: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损害。
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
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概述
《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是*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全书从**、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状况。《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本篇所记述的,是**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一发之际,郑臣烛之武**口舌说服秦伯,使秦转变对郑的态度,化敌为友,对晋以友为敌,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突变呢?关键在于烛之武所说的两点针对了秦的切身利益。首先,灭郑于秦有害无益。秦对郑鞭长莫及,若以郑为东道主,就为秦称霸提供了住、食等种种方便,更何况“亡郑以陪邻”,这对秦有什么好处呢?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晋有野心(对此秦本有戒心),烛之武列举了秦伯曾亲身领略过的事实,再进行科学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晋是大敌。烛之武用语不多,对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的复杂性。
段解
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两大国联合起来**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本段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远见。
文章特点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密,前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
二、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
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⒈文中是如何交代**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⑴**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⑵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⒉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⑴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
⑵波澜迭起,曲折有致。**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的。此时,郑伯赶紧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这寥寥几笔,给行文*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
⒊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⑴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而邻国**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⑵充分利用**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写作特点
⑴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⑵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⑶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烛之武退秦师》简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左传》
说客在春秋之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穿梭来往于各国之间,或穿针引线,搭桥过河,或****,挖敌方墙角,或施缓兵之计,赢得喘息之机。可以说,缺少了这些用现代文言汉语称为外交家的角色,春秋舞台所上演的戏剧,必定没有这么惊心动魄,精彩纷呈,波澜迭宕。有了他们,台前。台后两条战线上真是热闹非凡,你方唱罢我登台,演出了古代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一幕。
我们发现,说客或外交家除了有高超的言辞辩才,善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外,往往善于抓住利害关系这个关键,在利害关系上寻找弱点和突破口,从而大获成功。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军,不费一兵一卒为郑国解了围,便是一桩典型的范例。
在一个没有权威、各自为利益纷争的时代,利益原则便是行动的最高原则,精明的说客或外交家必定深谙此道。以利益作为交往原则,关系不可能牢不可破,不可能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往往比其它**更见效。即使在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首先是从利益原则出发的。这个原则,恐怕比仁义原则更实际,更能长久,尽管仁义原则更值得赞赏,可是这世上有几个讲仁义的人呢?
讲利益原则,首先要以*等为基础。没有*等,也就在根本上取消了利益。利益必须通过交往实现,一个人不同他人发生联系,就无所谓利益;交往也意味着交换,付出多少,便得到多少,不付出就无所获。只想获得而不愿付出,就破坏了交换,也没有了*等,也就很难再获取利益。
交换,实质上也是让对方有利可图。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如果秦穆公觉得无利可图,会甘愿罢休吗?所谓****,多半也要利用人们觉得有利可图的心理。离开这一点,挑拨挑间是难以成功的。搞阴谋诡计的人也常常利用这一点。“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也是说用给予好处引人上钩,然后再将其吃掉。
*传统的谋略,可以说把利益原则发挥到了极致。除了上面说的之外,还有所谓借刀**、过河拆桥、上屋拔梯、赏一安百、欲擒故纵、美人**、坐收渔利、奇货可居、害一利百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利用或发挥利益原则。可以毫不夸张他说,处世为人的方方面面都与利益原则有千丝万缕的。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例句)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夜: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朝:表时间,在早上)
③既东封郑(东:表处所,在东边)
④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西:在**)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阙:使动用法,使……削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
③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使……退却(撤兵))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四)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四、一词多义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
②què城楼
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诣阙**,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④quē通“缺”,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宴行》)
⑤quē,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⑥jué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
⑦jué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二)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之)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此)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
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性,不译)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佚之狐言于郑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语
①(晋惠公)许君焦、瑕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
④(烛之武)许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2.省宾语
①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六、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
七、课外自己补充一词多义:“之、夫、以、而、焉、其、若、说、辞、鄙、微”。
《烛之武退秦师》创作背景
该文故事背景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时。秦、晋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危在旦夕,**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赏析2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郑国,因为郑国曾经没有用应有的礼仪来接待他,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即将要**了。如果使郑国**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国(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雄厚了,您的**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节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后,又想往西扩大疆域。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怎么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撤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注释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4)然:然而。
(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17)既:已经。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20)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来。陪:使增加。
(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雄厚了,您秦国的**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厚,增加。
(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倘若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23)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节。
(24)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共,同“供”。
(25)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
(26)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
(27)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防御攻势。朝,在早晨。
(28)厌:通“餍”,满足。
(29)东封郑:在东边让*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
(30)肆其西封:扩展它***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31)阙:使...减损。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
(3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夫,fú,音同“服”,放于句首表语气,不翻译;放在句中解释为“那”;微,假如没有。
(3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人道的。因:依靠。敝,损害。
(34)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明智。
(35)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
(36)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37)去之:离开郑国。
赏析
概述
《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是*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状况。《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本篇所记述的,是**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一发之际,郑臣烛之武**口舌说服秦伯,使秦转变对郑的态度,化敌为友,对晋以友为敌,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突变呢?关键在于烛之武所说的两点针对了秦的切身利益。首先,灭郑于秦有害无益。秦对郑鞭长莫及,若以郑为东道主,就为秦称霸提供了住、食等种种方便,更何况“亡郑以陪邻”,这对秦有什么好处呢?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晋有野心(对此秦本有戒心),烛之武列举了秦伯曾亲身领略过的事实,再进行科学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晋是大敌。烛之武用语不多,对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的复杂性。
段解
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两大国联合起来**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本段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远见。
文章特点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密,前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
二、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
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⒈文中是如何交代**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⑴**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⑵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⒉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⑴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
⑵波澜迭起,曲折有致。**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的。此时,郑伯赶紧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这寥寥几笔,给行文*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
⒊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⑴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而邻国**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⑵充分利用**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写作特点
⑴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⑵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⑶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赏析3
【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翻译】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郑国,这是因为**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佚之狐向**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一定会撤退。”**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 **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了!如果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一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也撤离郑国。
【赏析】
第一次教读《烛之武退秦师》,我就被文章波澜起伏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
文章刚一开头,作者就用寥寥数笔交代了郑国的危急形势:秦、晋围郑,大兵压境,郑国危如垒卵。弱肉强食之势,战、守皆非良策。拯救郑国,唯一的途径就是外交。可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退蓄意来犯之师,谈何容易!此文章的“一波”也。
文章第二段写郑伯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危机,佚之狐向郑伯举荐了烛之武。佚之狐慧眼识英雄,但郑伯毕竟不是佚之狐,没能过早的发现烛之武这匹千里马。所以,才会有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这壮士不遇,英雄末路,虚掷人生的无可奈何的悲哀和感伤。“今老矣,**为也已”,烛之武向郑伯发泄一了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他会去说秦吗?这在郑伯那里可是一个**的问号。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先用“是寡人之过也”自责,此时的郑伯并没有止于自责,而是欲扬先抑,指明假如郑国**,对你烛之武也也没有什么好处。他的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感动了烛之武。烛之武决定去面见秦伯。至此,文章的第一折以郑伯的胜利而告终。
第二折发生在烛之武与秦伯的谈判桌上。烛之武“夜缒而出”与秦伯坐在谈判桌前,怎样才能消除秦伯的戒心呢?烛之武欲擒故纵,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烛之武引起了秦伯的好感。抓住有利时机,烛之武进一步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近邻,因此亡郑只是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会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接着,烛之武以利引一诱秦伯,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这些好处存在的前提,就是放弃攻击郑国。在一番拉拢引一诱之后,烛之武察言观色*,不失时机的挑一拨离间了**两国的关系。烛之武指出,晋国曾经对秦国过河拆桥,背信弃义,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经过烛之武的一番发挥,秦国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至此,烛之武不辱使命,文章好象已宣告结束。但,聪明的作者并没有就此罢手,接着交代了晋国的形势变化。
现在秦国成了郑国的盟军,风云突变,晋国大夫子犯却不识时务的请求**击秦,被晋侯理智的阻止了。“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晋文公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撤离了郑国,至此文章第三折好戏徐徐落下帷幕。整篇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