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大师》教学指导教案3篇
《剃头大师》教学指导教案1
《剃头大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开心男孩》,有改动。课文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
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而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只是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才使“我”有机会成为“剃头大师”。“我”的剃头水*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揭示了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两条单元提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这就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两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文中有趣的语言,来体会事件的有趣。同时还应该注重对课文的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精妙,体会童年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一些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但有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引导。还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难懂的句子”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到课文理解难点上的共性,也要注意到理解上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性,让学生互相答疑解惑,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同时,《剃头大师》这篇文章,每个孩子都有剃头的经历,这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孩子的经历,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三、设计理念
教学时,要从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出发,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课文特点进行教学。
《剃头大师》这篇课文在表达上,语言幽默风趣、浅显易懂,因为秦文君懂小孩:她知道小孩中是害怕一些大人看来很无厘头的事,如怕鬼,怕喝中药,怕做**,怕剃头……她知道小孩特别讨厌那些逼着自己做害怕事的人,如那个剃头师傅,就是最让人讨厌的“害人精”;她也知道头发碎掉到脖子里是多么难受;她还知道只有小孩敢于冒险让没有学过剃头的“我”成为剃头大师,为自己剃头……因为懂生活、懂小孩,所以孩子们很轻易就能读懂《剃头大师》。
可这样一来,教学目标“理解难懂的句子”要如何达成呢?其实,在这一课中,更多的是应该教会学生“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重在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朗读课文,体会“逗”
2.抓住关键语句,从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不同。
3.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4.学会围绕一句话把段落说具体。
五、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1.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2.学会围绕一句话把段落说具体。
六、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一)课前预热
师:有的小朋友怕蜜蜂,有的小朋友怕打针,你怕什么?
有个小朋友叫大耳朵图图,他怕的和你们都不一样,一起看看(视频)
活动2【导入】(二)简介作家,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9课,一起读课题——(生读课题)
1.师简介作者:秦文君,她写了五百多万字的书,获得了**的、国际的各种大奖50多个。她写的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逗”。
(课件出示封面)比如这本《开心男孩》,(课件出示目录)这是其中的几个故事,一起读。(生读)
2.哪个标题你觉得逗?说说理由。全班交流。
3.师再次引出课题:《剃头大师》就是这本书里一个非常“逗”的故事。(贴板书:逗)
活动3【讲授】(三)梳理人物,整体感知1.回顾人物:
师:故事里藏着四个非常“逗”的人,大家预习过课文,一起说,这四个人物是——
生:害人精、老师傅、剃头大师、姑父(师随机板书)2.借助人物师生配合说主要内容。小沙很害怕剃头,每次都是被姑父——押着去,最痛苦的是——老师傅给他剃头。为了不再受折磨,小沙央求“我”替他——剪发,结果剪得像——鬼一样,最后小沙被迫去剃了个光头。
活动4【讲授】(四)提取画面,细品人“逗”
1.找“逗”
(1)出示阅读要求:听录音4-6自然段,把你觉得剃头过程中逗的地方用序号标出来。
(2)生边听录音边找“逗”。
(3)全班交流,明确五处“逗”。
2.品“逗”
(1)师引导学习第一处“逗”。
PPT出示段落:总是一个剃头老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
A.请生读段落,交流:逗在哪里?
B.引导学生从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想象小沙会怎么*。
C.师生一起表演,体会小沙的无奈与痛苦。
D.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E.师小结:一个耳朵背(贴板卡),听不清;一个各种*(贴板卡),大声叫,皱眉头,想夺门而逃……,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指黑板那句话)逗不逗?(逗)
F.一边想象那么“逗”的画面,一边读这句话。
(2)自主学习,体会剩下四处“逗”。
师:还有四个“逗”的画面,和同桌一起选一个画面想象一下,这个画面逗在哪?
A.生同桌间互相演一演、读一读。
B.全班交流,随机出示句子引导体会“逗”。
PPT出示段落: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①交流:逗在哪里?
②用换词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摆布”
③引导生从小沙的动作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PPT出示段落: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懂“常常咬住一绺头发不放”
师:你剃头的时候,头发有被咬住过吗?什么感觉?(生交流)想象小沙会痛得——
③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PPT出示段落: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②引导学生从“眼神差了点儿”“哧哧笑”体会逗。
PPT出示段落: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①引导想象:姑父付钱时,小沙心里会想什么?嘴里会说什么?眼神怎么样?
②联系生**会“耿耿于怀”。
3.品写法,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师:孩子们,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在你们看来,你们觉得(很逗)小沙*时的各种样子很——逗;老师傅听不清*的样子很——逗;而且,小沙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的样子更——逗。最逗的是——这还不算,碎头发痒得小沙哧哧笑的样子超级——逗。五个画面,每个画面都是——逗。
看大屏幕,尝试把这些逗连起来说一下。(课件出示句式)。和同桌先试说一下。
活动5【讲授】(四)抓关键词:“剪”中品“逗”
师过渡:孩子们,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在我们看来很逗,可对小沙来说却非常痛苦,为了不让老师傅剃头,小沙央求我给他剪发。于是,剃头大师闪亮登场了。
1.出示阅读要求:剃头大师是怎样剪发的呢?默读10、12、13、16自然段,把剃头大师的动作圈出来。
2.生自主阅读,圈画动词。
3.交流明确:“围、摆、剪、”“剪、剪”“剪”“剪、修”。
4.聚焦“剪”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其实剃头大师最基本的动作就一个——剪。每一次剪的效果都不同,再默读这四段话,完成课堂练习单。
(1)生完成课堂练习单,师巡视。
(2)指名说,课件出示。第一剪:剪下一堆头发第二剪:剪出一张熊皮第三剪:剪得长长短短
第四剪:剪成坑坑洼洼,层层梯田。
(3)用上连接词,说一说剪头的过程。
看看,我给表弟小沙剃头,一出手就剪下一堆头发,再剪,剪出……继续剪,剪得……最后,剪成……
(4)想一想,读一读。
师:且不看剃头大师剪的过程,单看这剪的结果,你想说什么。生:很有意思/很搞笑/小沙好可怜啊。
师:看来,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也很逗——师:那好,再回到课文里去,选其中的“一剪”,想象剃头大师剪的样子,加上你的表情、动作之类的。总之,你要想办法把剪的过程读逗来。
学生试读,汇报读。(随机引导)
A.第一剪:强调“一堆头发”,读出自信。(自信剪)
B.第二剪:(配上动作)“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果然很逗!
C.第三剪:随意乱剪(随意剪)
D.第四剪:(想象)“越修越糟,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心里会不会有点——慌,慌张地读。
(想象)层层梯田、坑坑洼洼,越读越快。
5.体会“剃头大师”为题的妙处。
(1)师设疑:孩子们,文中的我从没剃过头,感觉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加个问号),你同意吗?那为什么还用“剃头大师”做题目?
(2)生交流后小结: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明明文中的`我从来没见过发,明明人家给小沙剃了个鬼一样的头发,还给人家封一个“剃头大师”,这么鲜明的对比,分明是一种调侃。比如,苍蝇——博士,狗兄——狗弟,还有咳嗽明星。
活动6【讲授】
(五)总结拓展,阅读推荐
1.课堂总结:
师:你看,一个故事,从题目到内容,逗无处不在。当然,在秦文君笔下,还有这么逗人的故事,很多逗人的人物,课后大家去读读《开心男孩》这本书,里面五十多个逗人的故事一定会给你的生活增添乐趣。
2.作业设计:想想身边有哪些很逗的人和事,围绕“我的__________是个很逗的人”这句话,把它写下来。
《剃头大师》教学指导教案2
一、教材简析
《剃头大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开心男孩》,有改动。课文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
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而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只是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才使“我”有机会成为“剃头大师”。“我”的剃头水*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揭示了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两条单元提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这就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两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文中有趣的语言,来体会事件的有趣。同时还应该注重对课文的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精妙,体会童年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一些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但有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引导。还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难懂的句子”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到课文理解难点上的共性,也要注意到理解上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性,让学生互相答疑解惑,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同时,《剃头大师》这篇文章,每个孩子都有剃头的经历,这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孩子的经历,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三、设计理念
教学时,要从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出发,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课文特点进行教学。
《剃头大师》这篇课文在表达上,语言幽默风趣、浅显易懂,因为秦文君懂小孩:她知道小孩中是害怕一些大人看来很无厘头的事,如怕鬼,怕喝中药,怕做**,怕剃头……她知道小孩特别讨厌那些逼着自己做害怕事的人,如那个剃头师傅,就是最让人讨厌的“害人精”;她也知道头发碎掉到脖子里是多么难受;她还知道只有小孩敢于冒险让没有学过剃头的“我”成为剃头大师,为自己剃头……因为懂生活、懂小孩,所以孩子们很轻易就能读懂《剃头大师》。
可这样一来,教学目标“理解难懂的句子”要如何达成呢?其实,在这一课中,更多的是应该教会学生“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重在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朗读课文,体会“逗”
2.抓住关键语句,从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不同。
3.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4.学会围绕一句话把段落说具体。
五、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1.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2.学会围绕一句话把段落说具体。
六、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一)课前预热
师:有的小朋友怕蜜蜂,有的小朋友怕打针,你怕什么?
有个小朋友叫大耳朵图图,他怕的和你们都不一样,一起看看(视频)
活动2【导入】(二)简介作家,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9课,一起读课题——(生读课题)
1.师简介作者:秦文君,她写了五百多万字的书,获得了**的、国际的各种大奖50多个。她写的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逗”。
(课件出示封面)比如这本《开心男孩》,(课件出示目录)这是其中的几个故事,一起读。(生读)
2.哪个标题你觉得逗?说说理由。全班交流。
3.师再次引出课题:《剃头大师》就是这本书里一个非常“逗”的故事。(贴板书:逗)
活动3【讲授】(三)梳理人物,整体感知1.回顾人物:
师:故事里藏着四个非常“逗”的人,大家预习过课文,一起说,这四个人物是——
生:害人精、老师傅、剃头大师、姑父(师随机板书)2.借助人物师生配合说主要内容。小沙很害怕剃头,每次都是被姑父——押着去,最痛苦的是——老师傅给他剃头。为了不再受折磨,小沙央求“我”替他——剪发,结果剪得像——鬼一样,最后小沙被迫去剃了个光头。
活动4【讲授】(四)提取画面,细品人“逗”
1.找“逗”
(1)出示阅读要求:听录音4-6自然段,把你觉得剃头过程中逗的地方用序号标出来。
(2)生边听录音边找“逗”。
(3)全班交流,明确五处“逗”。
2.品“逗”
(1)师引导学习第一处“逗”。
PPT出示段落:总是一个剃头老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
A.请生读段落,交流:逗在哪里?
B.引导学生从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想象小沙会怎么*。
C.师生一起表演,体会小沙的无奈与痛苦。
D.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E.师小结:一个耳朵背(贴板卡),听不清;一个各种*(贴板卡),大声叫,皱眉头,想夺门而逃……,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指黑板那句话)逗不逗?(逗)
F.一边想象那么“逗”的画面,一边读这句话。
(2)自主学习,体会剩下四处“逗”。
师:还有四个“逗”的画面,和同桌一起选一个画面想象一下,这个画面逗在哪?
A.生同桌间互相演一演、读一读。
B.全班交流,随机出示句子引导体会“逗”。
PPT出示段落: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①交流:逗在哪里?
②用换词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摆布”
③引导生从小沙的动作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PPT出示段落: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懂“常常咬住一绺头发不放”
师:你剃头的时候,头发有被咬住过吗?什么感觉?(生交流)想象小沙会痛得——
③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PPT出示段落: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②引导学生从“眼神差了点儿”“哧哧笑”体会逗。
PPT出示段落: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①引导想象:姑父付钱时,小沙心里会想什么?嘴里会说什么?眼神怎么样?
②联系生**会“耿耿于怀”。
3.品写法,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师:孩子们,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在你们看来,你们觉得(很逗)小沙*时的各种样子很——逗;老师傅听不清*的样子很——逗;而且,小沙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的样子更——逗。最逗的是——这还不算,碎头发痒得小沙哧哧笑的样子超级——逗。五个画面,每个画面都是——逗。
看大屏幕,尝试把这些逗连起来说一下。(课件出示句式)。和同桌先试说一下。
活动5【讲授】(四)抓关键词:“剪”中品“逗”
师过渡:孩子们,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在我们看来很逗,可对小沙来说却非常痛苦,为了不让老师傅剃头,小沙央求我给他剪发。于是,剃头大师闪亮登场了。
1.出示阅读要求:剃头大师是怎样剪发的呢?默读10、12、13、16自然段,把剃头大师的动作圈出来。
2.生自主阅读,圈画动词。
3.交流明确:“围、摆、剪、”“剪、剪”“剪”“剪、修”。
4.聚焦“剪”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其实剃头大师最基本的动作就一个——剪。每一次剪的效果都不同,再默读这四段话,完成课堂练习单。
(1)生完成课堂练习单,师巡视。
(2)指名说,课件出示。第一剪:剪下一堆头发第二剪:剪出一张熊皮第三剪:剪得长长短短
第四剪:剪成坑坑洼洼,层层梯田。
(3)用上连接词,说一说剪头的过程。
看看,我给表弟小沙剃头,一出手就剪下一堆头发,再剪,剪出……继续剪,剪得……最后,剪成……
(4)想一想,读一读。
师:且不看剃头大师剪的过程,单看这剪的结果,你想说什么。生:很有意思/很搞笑/小沙好可怜啊。
师:看来,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也很逗——师:那好,再回到课文里去,选其中的“一剪”,想象剃头大师剪的样子,加上你的表情、动作之类的。总之,你要想办法把剪的过程读逗来。
学生试读,汇报读。(随机引导)
A.第一剪:强调“一堆头发”,读出自信。(自信剪)
B.第二剪:(配上动作)“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果然很逗!
C.第三剪:随意乱剪(随意剪)
D.第四剪:(想象)“越修越糟,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心里会不会有点——慌,慌张地读。
(想象)层层梯田、坑坑洼洼,越读越快。
5.体会“剃头大师”为题的妙处。
(1)师设疑:孩子们,文中的我从没剃过头,感觉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加个问号),你同意吗?那为什么还用“剃头大师”做题目?
(2)生交流后小结: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明明文中的我从来没见过发,明明人家给小沙剃了个鬼一样的头发,还给人家封一个“剃头大师”,这么鲜明的对比,分明是一种调侃。比如,苍蝇——博士,狗兄——狗弟,还有咳嗽明星。
活动6【讲授】
(五)总结拓展,阅读推荐
1.课堂总结:
师:你看,一个故事,从题目到内容,逗无处不在。当然,在秦文君笔下,还有这么逗人的故事,很多逗人的人物,课后大家去读读《开心男孩》这本书,里面五十多个逗人的.故事一定会给你的生活增添乐趣。
2.作业设计:想想身边有哪些很逗的人和事,围绕“我的__________是个很逗的人”这句话,把它写下来。
《剃头大师》教学指导教案3篇扩展阅读
《剃头大师》教学指导教案3篇(扩展1)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10篇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1
《剃头大师》主要讲了小沙天生害怕剃头,不愿意剃头,每次都要押着小沙去,谁给他剃头,他就骂人家“害人精”,剃头时,他爸爸要执一把木尺站在一旁,以免小沙夺门而出。这一次给他剃头的是一个老师傅,他的耳朵不好,听不到小沙的*,老师傅喜欢把头发零碎的部分弄到小沙的脖子里,痒的小沙吃吃笑,最人心疼的是,剃完头,还要给“害人精”双倍的价钱。有一次,我回家,小沙央求我给剃,由于我从来没有剃过,所以将小沙的头发剃的参差不齐,还把姑父的睡衣当做围裙弄得都是发茬,结果小沙还是去到理发店找到原来的剃头师傅给他剃了头。
生字学习中,各有侧重,从音、形、义不同方面进行生字教学。对于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极其有限,如果让学生直接描述词的意思,给出定义性的理解这困难了,也不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为了突破重点,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让学生学习用不同的方式理解词意,并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结合提示,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他们围绕课文叙述的两件事展开交流,在交流反馈的同时,引导他们读相关的段落,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这部分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阅读。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趣、悟出情,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读中理解,在读中感受作者语言的准确性,在读中通过比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为了学生学习语言,积累美的语言,形成初步的理解词句能力奠定了基础。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2
《剃头大师》主要讲了小沙天生害怕剃头,不愿意剃头,每次都要押着小沙去,谁给他剃头,他就骂人家“害人精”,剃头时,他爸爸要执一把木尺站在一旁,以免小沙夺门而出。这一次给他剃头的是一个老师傅,他的耳朵不好,听不到小沙的*,老师傅喜欢把头发零碎的部分弄到小沙的脖子里,痒的小沙吃吃笑,最人心疼的是,剃完头,还要给“害人精”双倍的价钱。有一次,我回家,小沙央求我给剃,由于我从来没有剃过,所以将小沙的头发剃的参差不齐,还把姑父的睡衣当做围裙弄得都是发茬,结果小沙还是去到理发店找到原来的剃头师傅给他剃了头。
生字学习中,各有侧重,从音、形、义不同方面进行生字教学。对于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极其有限,如果让学生直接描述词的意思,给出定义性的理解这困难了,也不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为了突破重点,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让学生学习用不同的方式理解词意,并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结合提示,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他们围绕课文叙述的两件事展开交流,在交流反馈的同时,引导他们读相关的段落,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这部分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阅读。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趣、悟出情,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读中理解,在读中感受作者语言的准确性,在读中通过比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为了学生学习语言,积累美的语言,形成初步的理解词句能力奠定了基础。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3
本篇课文我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重在随文识字,解决易错难写字,读通课文,初步弄清楚文章结构,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我先让他们进行默读和**思考,部分孩子对于这个问题感到困难,我相机引导:文章写了几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提示,难度降低很多,多数孩子都能概括出来。但我忘记指导学生加上时间、地点,再串联起来,这样的回答才显得更完整。
第二课时,我重在理解课后习题:①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为解决这一个问题,我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和小沙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基于这个问题,我顺势再一次理解:谁才是“害人精”,谁才是“剃头大师”。②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在一个问题的`处理上,我认为我下的功夫不够多,导致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浅显,甚至感到疑惑。
我想,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如:“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一把老掉牙的推剪”我都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还可以给学生时间,谈谈自己生活中是否见过。再如“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这句话的理解,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理解,应该来说是可以放手让学生用这个方法去理解,但我又是操心过度,不愿放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我真是得时刻铭记在心呀!总的来说就是这其中的难懂句,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去找,再尝试用自己的已知方法去理解,而是犯了大忌:灌输知识,忽略了训练重点。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4
《剃头大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写的是作者童年的趣事,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很多相关的经验与记忆,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童真童趣。
教学时,我立足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色来**教学活动。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它的特点。本节课我紧紧围绕这两点来展开教学。
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我,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多个环节运用多种形式扎扎实实地教给了学生很多理解词句的方法。比如。首先,在导入部分,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猜一猜想一想的办法去理解“锃亮、老掉牙”的意思;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耿耿于怀”的意思;“夺门而逃”一词是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验证;在理解句子时,也同样用**“猜一猜想一想、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这些方法,并把以上的方法一一板书列举。最后,推荐阅读时,再一次提示学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时的阅读生活中。最终让学生既得言又得法,落实了单元目标和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
二、注重人物特点的感悟。
本单元的作文训练目标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它的特点。为了在课上落实这一目标,我从课堂导入环节入手,利用“胆小鬼、淘气包、小书虫”等一系列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引出“剃头大师”,让学生初步感知词语背后隐含着鲜明的人物特点。在让学生初步初读课文时,也让学生首先发现**人物特点的称呼:害人精和剃头大师,然后通过朗读走近人物,感悟特点。从而为单元的习作训练做了有力的铺垫。
三,关注文本语言,感悟童真童趣。
本文的内容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了童真童趣,我在课上通过**读、默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反复读书,并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画一画的方式让学生感悟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童趣。总结全文时又将一些体现童真童趣的典型句子拎出来让学生感悟,并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为什么以“剃头大师”为题,再次感悟童真童趣,并使得文章主题得以升华。
四、注重写字指导,增强练字意识。
课堂伊始,就设置了一个听写的环节。既是引课,又体现书写指导。通过“胆、鬼、差”三个字的听写,指导学生不仅关注字体书写的正确,还要注意书写的美观。虽然只用了短短的一两分钟,但确实起到了增强学生“提笔皆是练字时”的练字意识。
总的来说,这节课突出的亮点是体现了学法的指导。老师教的清楚,学生学的扎实。但因课文太长,上课时间有限,相对来说,对文章的趣味性感悟方面就显得不够充分。今后,还应继续加强对学生朗读感悟方面的指导,面对长文的教学,如何取舍而又兼顾是我要继续突破的问题。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5
《剃头大师》是部编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围绕着童年,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丰富情感体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剃头大师》这篇课文讲的是表弟小沙每次都不愿意剃头,姑为了给小沙剃头,每次都要押着小沙去。有一次“我”回家,小沙要求“我”给他剃头,由于“我”从来没有剃过,所以将小沙的头发剃得参差不齐,还把姑父的睡衣当做围裙弄得都是发茬,结果小沙还是到理发店找原来的剃头师傅给他剃了个光头。
一、学生都有过理发的经历,教学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理解小沙的感受,对于“剃头大师”和“害人精”的称呼,通过交流、多**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它们分别指的是谁和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二、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指导学生理解题眼。课中把握全文,将“剃头大师”和“害人精”两个人物进行对比,使学生既理解的了“剃头大师”一词的意思,又理解了“害人精”这一词的意思。
三、关注内容,感悟形式。透过语言形式,把握语言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语言运用之妙。对此,我设计了两个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从语言到内容,按照课文的顺序知道学生了解三个人物:小沙、“剃头大师”、“害人精”。初读课文重在整体感知,通过“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在文中分别指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大体情节,同时,相机引导理解词语的方法。
2、再读课文。从内容到语言。这个过程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详细深入的阅读,层层深入的感悟语言,既读懂了故事,也学习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再读课文要真正走进文本,通过充分的朗读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与交流,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动的童真与童趣。
四、多**的使用为课堂注入生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联系课文故事,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老师傅和我为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注意学生专注性及学**惯的培养。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6
今天试讲《剃头大师》第二课时。在试讲的过程当中,思路不清晰,准备不充分,需要在很多地方进行改进。
第一,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虽然参看了各种教学用书,但是对书本内容的把握不是很到位,这需要在*时备课中多加思考,及时写教学反思,提高自己。
第二,语文课上,需要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而我一直用高年级思维来教低年级学生,没有完全吃透课文内容。以后我会多看《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第三,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发挥。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有设计好教学方案,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学情、教学情境去教学。当课堂上的内容熟记于心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以后要把握学习的机会,多听优秀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课,不断学习。每周听两个优秀老师的课,写好反思记录。多和优秀老师进行交流。
第五,勤于写教学设计。在写的过程中多锻炼自己,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第六,评价语匮乏。归根到底,还是自己*时看的书、学习的内容少,知道的内容少,需要多层面提升自己。多加学习。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7
《剃头大师》主要讲小沙天生害怕剃头,谁给他剃头,他就骂人家“害人精”,剃头时,他爸爸要执一把木尺在一旁,以免小沙夺门而出。这一次给他剃头的是一个老师傅,他的耳朵不好,听不到小沙的*,老师傅喜欢把头发零碎的部分弄到小沙的脖子里,痒的小沙吃吃笑,最人心疼的是,剃完头,还要给“害人精”双倍的价钱。有一次,姑父让我给小沙剃头,我给小沙提了个光头,小傻大叫一声,跑了出去。“剃头大师”是一种自嘲,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只是小沙用来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罢了。以“剃头大师”为题目,不仅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还能深化文章主题。
根据文章的内容、语言特点及四年级的教学重点,确定教学目标为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句,边读边想象,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透过对语言的感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读书伊始,指导学生抓住题眼,把握全文,将“剃头大师”和“害人精”两个人物进行对比,使学生既理解了“剃头大师”一词的意思,又理解“害人精”这一词的意思。
关注内容,感悟形式。透过语言形式,把握语言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语言运用之妙,这是很好的教学经验。据此设计了两个教学过程:
1.初读——从语言到内容。按照课文的顺序,指导学生了解三个人物,小沙、“剃头大师”、“害人精”。
2.细读、深读一一从内容到语言。这一过程,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详细、深入的阅读,层层深入地感悟品味语言,既读懂了故事,也学习了语言的表达方式。
教给方法,学习语言。在本文的学习中,我指导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根据提示划分段落;结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展开合理想象,进入课文情境等方法学习语言,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本课时,往往因怕有所缺失而面面俱到,结果造成重点不突出。如在教学小沙人物性格特点时,我原木设计了学生问的合作练习,一个人扮演小沙,一个人扮演“剃头师傅”,边想象边叙述,小沙怎样演,老师怎样提示。这样可以练习同时表述两方的语特色,并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可教学中,我上课伊始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分段上耗时过多。其实这些内容是中年级语文课最基本的训练,不用走一遍也完全可以。出于怕缺尖相关环节而在上而费了大量时间,影响了对重点词句更为深入和扎实的训练,使得重点没有突出,教学特色也不鲜明。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8
《剃头大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写的是作者童年的趣事,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很多相关的经验与记忆,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童真童趣。
教学时,我立足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色来**教学活动。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它的特点。本节课我紧紧围绕这两点来展开教学。
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我,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多个环节运用多种形式扎扎实实地教给了学生很多理解词句的方法。比如。首先,在导入部分,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猜一猜想一想的办法去理解“锃亮、老掉牙”的意思;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耿耿于怀”的意思;“夺门而逃”一词是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验证;在理解句子时,也同样用**“猜一猜想一想、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这些方法,并把以上的方法一一板书列举。最后,推荐阅读时,再一次提示学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时的阅读生活中。最终让学生既得言又得法,落实了单元目标和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
二、注重人物特点的感悟。
本单元的作文训练目标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它的特点。为了在课上落实这一目标,我从课堂导入环节入手,利用“胆小鬼、淘气包、小书虫”等一系列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引出“剃头大师”,让学生初步感知词语背后隐含着鲜明的人物特点。在让学生初步初读课文时,也让学生首先发现**人物特点的称呼:害人精和剃头大师,然后通过朗读走近人物,感悟特点。从而为单元的习作训练做了有力的铺垫。
三,关注文本语言,感悟童真童趣。
本文的内容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了童真童趣,我在课上通过**读、默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反复读书,并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画一画的方式让学生感悟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童趣。总结全文时又将一些体现童真童趣的典型句子拎出来让学生感悟,并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为什么以“剃头大师”为题,再次感悟童真童趣,并使得文章主题得以升华。
四、注重写字指导,增强练字意识。
课堂伊始,就设置了一个听写的环节。既是引课,又体现书写指导。通过“胆、鬼、差”三个字的听写,指导学生不仅关注字体书写的正确,还要注意书写的`美观。虽然只用了短短的一两分钟,但确实起到了增强学生“提笔皆是练字时”的练字意识。
总的来说,这节课突出的亮点是体现了学法的指导。老师教的清楚,学生学的扎实。但因课文太长,上课时间有限,相对来说,对文章的趣味性感悟方面就显得不够充分。今后,还应继续加强对学生朗读感悟方面的指导,面对长文的教学,如何取舍而又兼顾是我要继续突破的问题。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9
《剃头大师》一文围绕着童年,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丰富情感体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语段。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突显了年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索信息。在本节课中,我安排了两次默读,并在默读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默读时要圈画关键词,做批注。对于这样的长篇,默读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学习方式,最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突显了教材特点,半扶半放,抓重点词。课堂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始终都是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如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时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充分默读、圈画后进行交流。
3.突显了本体特征。语文课就要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之一。在课堂上,学生时而浏览课文,时而默读片段,时而在我的引领下深情朗诵。特别是在理解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通过个别读、范读、师生对读、接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把教学推向了**。
4.突显重难点。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可见,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应该在略读课中得到训练和提高的。何谓学以致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精读课是为学,略读课是为了用。老师*时在精读课加强指导,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孩子才能在自主读书中训练和运用读文能力,最终达到能自主阅读和理解感悟的目的。在课堂中,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圈点勾画重点词句,深入领悟文字魅力。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从本文的谋篇布局和文章语言方面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抓住以上特点对学生渗透习作的指导。尤其是童趣十足的语言,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尽情地品味、感受。从而试图达到烂熟于心,进行运用的效果。我想:就这样来教课文,让学生从读中学读,从读中学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处
1.本节课安排的读书环节不少,但好像缺乏读书目的。
2.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够,老师的“导”多了点。学生主动**,进行质疑,发表见解的机会少了点。
3.老师对于学生读书后的评价不够及时。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课堂教学应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交流讨论,**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多读书,通过读书,感受童年的快乐。
2.在此基础上,应让学生表演读,这样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其中蕴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体会,使学生在动态的思维与活动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我们应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活动的空间、放开学生的手脚,拓展学生的思维,把活动的舞台交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活动的自*交给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10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结合学生实际学情进行教学。在字词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去理解它的含义。在阅读教学中,我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同时,让他们围绕课文叙述的两件事,感受童年的快乐。最后,为学生点拨作者写作手法,为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运用语言奠定基础。
《剃头大师》教学指导教案3篇(扩展2)
——《剃头大师》教案3篇
《剃头大师》教案1
一、教材简析
《剃头大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开心男孩》,有改动。课文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
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而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只是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才使“我”有机会成为“剃头大师”。“我”的剃头水*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揭示了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两条单元提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这就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两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文中有趣的语言,来体会事件的有趣。同时还应该注重对课文的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精妙,体会童年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一些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但有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引导。还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难懂的句子”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到课文理解难点上的共性,也要注意到理解上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性,让学生互相答疑解惑,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同时,《剃头大师》这篇文章,每个孩子都有剃头的经历,这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孩子的经历,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三、设计理念
教学时,要从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出发,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课文特点进行教学。
《剃头大师》这篇课文在表达上,语言幽默风趣、浅显易懂,因为秦文君懂小孩:她知道小孩中是害怕一些大人看来很无厘头的事,如怕鬼,怕喝中药,怕做**,怕剃头……她知道小孩特别讨厌那些逼着自己做害怕事的人,如那个剃头师傅,就是最让人讨厌的“害人精”;她也知道头发碎掉到脖子里是多么难受;她还知道只有小孩敢于冒险让没有学过剃头的“我”成为剃头大师,为自己剃头……因为懂生活、懂小孩,所以孩子们很轻易就能读懂《剃头大师》。
可这样一来,教学目标“理解难懂的句子”要如何达成呢?其实,在这一课中,更多的是应该教会学生“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重在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朗读课文,体会“逗”
2.抓住关键语句,从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不同。
3.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4.学会围绕一句话把段落说具体。
五、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1.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2.学会围绕一句话把段落说具体。
六、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
(一)课前预热
师:有的小朋友怕蜜蜂,有的小朋友怕打针,你怕什么?
有个小朋友叫大耳朵图图,他怕的和你们都不一样,一起看看(视频)
活动2【导入】
(二)简介作家,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9课,一起读课题——(生读课题)
1.师简介作者:秦文君,她写了五百多万字的书,获得了**的、国际的各种大奖50多个。她写的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逗”。
(课件出示封面)比如这本《开心男孩》,(课件出示目录)这是其中的几个故事,一起读。(生读)
2.哪个标题你觉得逗?说说理由。全班交流。
3.师再次引出课题:《剃头大师》就是这本书里一个非常“逗”的故事。(贴板书:逗)
活动3【讲授】
(三)梳理人物,整体感知1.回顾人物:
师:故事里藏着四个
非常“逗”的人,大家预习过课文,一起说,这四个人物是——
生:害人精、老师傅、剃头大师、姑父(师随机板书)2.借助人物师生配合说主要内容。小沙很害怕剃头,每次都是被姑父——押着去,最痛苦的是——老师傅给他剃头。为了不再受折磨,小沙央求“我”替他——剪发,结果剪得像——鬼一样,最后小沙被迫去剃了个光头。
活动4【讲授】
(四)提取画面,细品人“逗”
1.找“逗”
(1)出示阅读要求:听录音4-6自然段,把你觉得剃头过程中逗的地方用序号标出来。
(2)生边听录音边找“逗”。
(3)全班交流,明确五处“逗”。
2.品“逗”
(1)师引导学习第一处“逗”。
PPT出示段落:总是一个剃头老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
A.请生读段落,交流:逗在哪里?
B.引导学生从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想象小沙会怎么*。
C.师生一起表演,体会小沙的无奈与痛苦。
D.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E.师小结:一个耳朵背(贴板卡),听不清;一个各种*(贴板卡),大声叫,皱眉头,想夺门而逃……,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指黑板那句话)逗不逗?(逗)
F.一边想象那么“逗”的画面,一边读这句话。
(2)自主学习,体会剩下四处“逗”。
师:还有四个“逗”的画面,和同桌一起选一个画面想象一下,这个画面逗在哪?
A.生同桌间互相演一演、读一读。
B.全班交流,随机出示句子引导体会“逗”。
PPT出示段落: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①交流:逗在哪里?
②用换词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摆布”
③引导生从小沙的动作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PPT出示段落: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懂“常常咬住一绺头发不放”
师:你剃头的时候,头发有被咬住过吗?什么感觉?(生交流)想象小沙会痛得——
③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PPT出示段落: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②引导学生从“眼神差了点儿”“哧哧笑”体会逗。
PPT出示段落: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①引导想象:姑父付钱时,小沙心里会想什么?嘴里会说什么?眼神怎么样?
②联系生**会“耿耿于怀”。
3.品写法,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师:孩子们,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在你们看来,你们觉得(很逗)小沙*时的各种样子很——逗;老师傅听不清*的样子很——逗;而且,小沙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的样子更——逗。最逗的是——这还不算,碎头发痒得小沙哧哧笑的样子超级——逗。五个画面,每个画面都是——逗。
看大屏幕,尝试把这些逗连起来说一下。(课件出示句式)。和同桌先试说一下。
活动5【讲授】
(四)抓关键词:“剪”中品“逗”
师过渡:孩子们,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在我们看来很逗,可对小沙来说却非常痛苦,为了不让老师傅剃头,小沙央求我给他剪发。于是,剃头大师闪亮登场了。
1.出示阅读要求:剃头大师是怎样剪发的呢?默读10、12、13、16自然段,把剃头大师的动作圈出来。
2.生自主阅读,圈画动词。
3.交流明确:“围、摆、剪、”“剪、剪”“剪”“剪、修”。
4.聚焦“剪”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其实剃头大师最基本的动作就一个——剪。每一次剪的效果都不同,再默读这四段话,完成课堂练习单。
(1)生完成课堂练习单,师巡视。
(2)指名说,课件出示。第一剪:剪下一堆头发第二剪:剪出一张熊皮第三剪:剪得长长短短
第四剪:剪成坑坑洼洼,层层梯田。
(3)用上连接词,说一说剪头的过程。
看看,我给表弟小沙剃头,一出手就剪下一堆头发,再剪,剪出……继续剪,剪得……最后,剪成……
(4)想一想,读一读。
师:且不看剃头大师剪的过程,单看这剪的结果,你想说什么。生:很有意思/很搞笑/小沙好可怜啊。
师:看来,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也很逗——师:那好,再回到课文里去,选其中的“一剪”,想象剃头大师剪的样子,加上你的表情、动作之类的。总之,你要想办法把剪的过程读逗来。
学生试读,汇报读。(随机引导)
A.第一剪:强调“一堆头发”,读出自信。(自信剪)
B.第二剪:(配上动作)“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果然很逗!
C.第三剪:随意乱剪(随意剪)
D.第四剪:(想象)“越修越糟,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心里会不会有点——慌,慌张地读。
(想象)层层梯田、坑坑洼洼,越读越快。
5.体会“剃头大师”为题的妙处。
(1)师设疑:孩子们,文中的我从没剃过头,感觉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加个问号),你同意吗?那为什么还用“剃头大师”做题目?
(2)生交流后小结: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明明文中的我从来没见过发,明明人家给小沙剃了个鬼一样的头发,还给人家封一个“剃头大师”,这么鲜明的对比,分明是一种调侃。比如,苍蝇——博士,狗兄——狗弟,还有咳嗽明星。
活动6【讲授】
(五)总结拓展,阅读推荐
1.课堂总结:
师:你看,一个故事,从题目到内容,逗无处不在。当然,在秦文君笔下,还有这么逗人的故事,很多逗人的人物,课后大家去读读《开心男孩》这本书,里面五十多个逗人的故事一定会给你的生活增添乐趣。
2.作业设计:想想身边有哪些很逗的人和事,围绕“我的__________是个很逗的人”这句话,把它写下来。
《剃头大师》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2.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
【教学重点】
1.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2.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
【教学准备】
多**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3.品词析句,感受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理发店情景图。我们每个人都去理发店理过头发,但是有个叫小沙的小朋友最怕去理发店理发,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剃头大师》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预设:
(1)“剃头大师”在课文中指的是谁?
(2)“剃头大师”的理发水*怎么样呢?
(3)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呢?
设计意图:
出示理发店情景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生活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
二、检查预习情况,验证识字效果。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在小组内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我会读”。
剃tì执zhí否fǒu骂mà仇chóu惯guàn刑xíng替tì
厘lí摸mō
剃——梯仇——亿刑——形摸——模
(1)读音难点主要有“执、仇”(翘舌音)。
(2)学生读生字,组词,说句子。教师进行点拨。
4.课件出示“我会写”。
(1)指名读字词,引导学生利用生字组词、造句。
(2)指导写字。
①注意“鬼”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②“仇”字的右半部分是“九”不是“丸”。
③注意写好“表”“差”的横。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评,纠错。
设计意图:
学生利用生字组词造句,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旨在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三、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1.多**出示初读要求。
(1)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写到了哪些人?
(3)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句子最有意思?画出来读一读。
2.交流汇报初读结果。
(1)“我”给表弟小沙理发的事。
(2)课文写到了小沙、姑父、理发店里的老剃头师傅和“我”。
板书:小沙姑父老剃头师傅“我”
(3)起因(第1~6自然段):小沙天生胆小,怕剃头。小沙不愿意剃头,姑父为了给小沙剃头,每次都要押着小沙去理发店。
经过(第7~17自然段):有一次,小沙央求“我”给他剃头,由于“我”从来没有给别人剃过头,所以将小沙的头发剃得参差不齐。
结果(第18自然段):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姑父的睡衣上到处是碎头发。
(4)在小组内读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句子,并交流读后的体会。
设计意图:
在认识生字词的基础上,默读全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使课文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整体印象。通过诵读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句子,让学生初步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初步感受了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那么,课文是怎样描述小沙和“我”的童年生活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2.回忆上节课的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句子读一读。
设计意图:
通过复**节课的内容,回忆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句子,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
二、品读句子,感悟人物特点。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沙的句子,感悟小沙的特点。
出示句子: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还怕剃头。
体会:天生胆小,怕剃头。板书:怕剃头
2.课文围绕“小沙怕剃头”写了哪些内容?
共同研读:
(1)读第2自然段:小沙每次都是怎样进理发店的?姑父是怎样做的?理解:押、**、夺门而逃。(板书:**)
(2)读第3自然段:进了理发店,小沙是怎么做的?理解:“害人精”、怒视。
(3)小沙口中的“害人精”指的是谁?小沙为什么称他为“害人精”?读课文第4~6自然段,说说自己的体会。
小沙口中的“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他的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他的眼神也不好,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还有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剃头时,小沙吃尽了苦头,但不敢动。理解:规规矩矩、耿耿于怀。板书:“害人精”
(4)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2~6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这几个自然段写出了小沙怕剃头的原因。
3.课件出示“我”给小沙剃头的情景图。
(1)学生描述图画的内容。
(2)找出课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自然段。
4.默读课文第7~17自然段,自学提示:
(1)小沙为什么央求“我”给他剃头?
(2)小沙央求“我”给他剃头,“我”的心情怎样?找出相关句子。
(3)“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说一说。
5.根据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板书:随意乱剪
6.分析句子。
(1)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这是“我”第一次给别人剪头发,虽然“我”不会剪,却敢下手,胡乱剪下去,自以为动作熟练,非常有自信。
(2)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把小沙的头发剪坏了,他还是无所谓的样子,真是容易满足。
(3)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给小沙理发后,小沙头发的样子。
(4)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这句话写出了小沙看到自己的头发时吃惊的样子。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事情的结果如何。(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姑父的睡衣上满是碎头发,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设计意图:
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小沙的特点,理解小沙怕剃头的原因,然后分段读课文,理解句子,体会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不同过程,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三、回顾总结,感受趣味。
1.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剃头大师”是一种自嘲,文中的“我”其实没有剃头经验,只是被小沙用来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罢了。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不仅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还能深化文章的主题)
2.读了课文,你认为小沙和“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板书:无忧无虑美好幸福
设计意图:
运用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剃头大师》教案3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用时:5分钟)
1.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理发的有趣经历,并讲给大家听听。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沙有怎样的经历呢?
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自己理发的经历。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
(用时:20分钟)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课文,标出文中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
3.课堂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情况。
1.学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讨。如:“执”“锃亮”“耿耿于怀”等。
4.用词语卡片的形式学习、识记词语。
1.读拼音,写词语。
lǐ fà dǎn xiǎo
( ) ( )
chóu rén duó mén ér táo
( )(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锃亮:__________________
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
央求: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小沙剃头有怎样的经历?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
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表弟天生胆小,什么都怕。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店里只有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只得由他摆布。
第三部分(第7~17自然段):写“我”给小沙理发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写最后小沙剃成了光头,姑父被睡衣上的碎发弄得睡不好觉。3.小沙为什么只得规规矩矩地由老剃头师傅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节。
(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认读生字、词语。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
4.听写词语。
表弟胆小理发仇人骂人付钱双倍虽然
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我通过谈话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有理发的经历,所以在谈论小沙的剃头经历时,学生都能踊跃举手发言。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兴奋的状态,很容易就理清了课文顺序,也了解了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
2.体会文中孩子的天真、**和快乐,感受童年的美好。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
学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用时:5分钟)
1.复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学生复习生字、词语。
2.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5.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段读议,体会两位“大师”剃头的不同。
(用时:20分钟)1.引导学生读第2~6自然段,体会小沙对剃头的害怕心理。
2.引导学生读第7~17自然段,体会小沙的情感变化。
3.引导学生读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体会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4.指导学生自读第1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有趣结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读第2~6自然段,交流小沙对剃头的害怕。
3.学生读第7~17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小沙情感变化的词。
4.读文,交流“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我”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随意乱剪,导致头发长长短短,后来修头发时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坑坑洼洼。
6.老剃头师傅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读7~17自然段,找出反映小沙态度变化的词语。
央求→( )→( )→( )→大叫一声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用时: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理解“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1.学生读文后,小组讨论交流。
2.师生互相交流。
8.“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拓展。
(用时:5分钟)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还体会到作者童年的快乐和**。你的童年有哪些快乐、有趣的事情?请讲给大家听一听。
1.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
2.小组选出**在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设计本课时,我让学生分段读议“我”和老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的天真、快乐和**,课堂学习效果不错。不足之处是有些词语理解不到位,比如“害人精”这类生动性的日常用语没有进行拓展。
《剃头大师》教学片段
◆理解“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体会童年的**、天真和快乐。(教学重点)
师:小沙为什么要让“我”给他剃头?
生1:小沙天生胆小,他怕剃头。
生2:小沙吃尽了理发店里老剃头师傅的苦头,他不想再去理发店里受折磨了。
师:所以小沙就想到了让“我”来给他理发。可是“我”不会理发呀。在小沙的央求下,“我”答应了给他理发,还摆出了剃头师傅的架势。那么“我”是怎样给小沙理发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7~17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读边画句子)
生1:“我”觉得自己有剃头的天分,先把姑父的睡衣给小沙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生2:“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头发纷纷飘落,睡衣上落满了黑发。
生3:“我”发现头发长短不齐,开始修剪,可惜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变得坑坑洼洼。
师:是呀,“我”本来不会理发,可表弟央求“我”替他理发,结果却成了这样。那“我”为表弟理发时,表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
生:表弟先央求“我”为他理发,当他看到剪刀时,又有些慌;但当他看到剪掉的头发后,又高兴了起来;“我”发现头发剪得长短不齐时,表弟发现耳朵还在,对头发就无所谓了;最后他照了镜子却大叫起来。
师:从这次剃头的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1:体会到了童年的快乐。
生2: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和天真。
生3:我觉得这次理发很有趣。
《剃头大师》教学指导教案3篇(扩展3)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剃头大师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1
《剃头大师》是部编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围绕着童年,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丰富情感体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剃头大师》这篇课文讲的是表弟小沙每次都不愿意剃头,姑为了给小沙剃头,每次都要押着小沙去。有一次“我”回家,小沙要求“我”给他剃头,由于“我”从来没有剃过,所以将小沙的头发剃得参差不齐,还把姑父的睡衣当做围裙弄得都是发茬,结果小沙还是到理发店找原来的剃头师傅给他剃了个光头。
一、学生都有过理发的经历,教学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理解小沙的感受,对于“剃头大师”和“害人精”的称呼,通过交流、多**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它们分别指的是谁和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二、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指导学生理解题眼。课中把握全文,将“剃头大师”和“害人精”两个人物进行对比,使学生既理解的了“剃头大师”一词的意思,又理解了“害人精”这一词的意思。
三、关注内容,感悟形式。透过语言形式,把握语言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语言运用之妙。对此,我设计了两个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从语言到内容,按照课文的顺序知道学生了解三个人物:小沙、“剃头大师”、“害人精”。初读课文重在整体感知,通过“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在文中分别指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大体情节,同时,相机引导理解词语的方法。
2、再读课文。从内容到语言。这个过程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详细深入的阅读,层层深入的感悟语言,既读懂了故事,也学习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再读课文要真正走进文本,通过充分的朗读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与交流,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动的童真与童趣。
四、多**的使用为课堂注入生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联系课文故事,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老师傅和我为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注意学生专注性及学**惯的培养。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2
《剃头大师》主要讲了小沙天生害怕剃头,不愿意剃头,每次都要押着小沙去,谁给他剃头,他就骂人家“害人精”,剃头时,他爸爸要执一把木尺站在一旁,以免小沙夺门而出。这一次给他剃头的是一个老师傅,他的耳朵不好,听不到小沙的*,老师傅喜欢把头发零碎的部分弄到小沙的脖子里,痒的小沙吃吃笑,最人心疼的是,剃完头,还要给“害人精”双倍的价钱。有一次,我回家,小沙央求我给剃,由于我从来没有剃过,所以将小沙的头发剃的参差不齐,还把姑父的睡衣当做围裙弄得都是发茬,结果小沙还是去到理发店找到原来的剃头师傅给他剃了头。
生字学习中,各有侧重,从音、形、义不同方面进行生字教学。对于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极其有限,如果让学生直接描述词的意思,给出定义性的理解这困难了,也不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为了突破重点,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让学生学习用不同的方式理解词意,并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结合提示,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他们围绕课文叙述的两件事展开交流,在交流反馈的同时,引导他们读相关的段落,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这部分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阅读。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趣、悟出情,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读中理解,在读中感受作者语言的准确性,在读中通过比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为了学生学习语言,积累美的语言,形成初步的理解词句能力奠定了基础。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3
《剃头大师》一文围绕着童年,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丰富情感体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语段。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突显了年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索信息。在本节课中,我安排了两次默读,并在默读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默读时要圈画关键词,做批注。对于这样的长篇,默读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学习方式,最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突显了教材特点,半扶半放,抓重点词。课堂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始终都是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如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时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充分默读、圈画后进行交流。
3.突显了本体特征。语文课就要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之一。在课堂上,学生时而浏览课文,时而默读片段,时而在我的引领下深情朗诵。特别是在理解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通过个别读、范读、师生对读、接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把教学推向了**。
4.突显重难点。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可见,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应该在略读课中得到训练和提高的。何谓学以致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精读课是为学,略读课是为了用。老师*时在精读课加强指导,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孩子才能在自主读书中训练和运用读文能力,最终达到能自主阅读和理解感悟的目的。在课堂中,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圈点勾画重点词句,深入领悟文字魅力。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从本文的谋篇布局和文章语言方面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抓住以上特点对学生渗透习作的指导。尤其是童趣十足的语言,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尽情地品味、感受。从而试图达到烂熟于心,进行运用的效果。我想:就这样来教课文,让学生从读中学读,从读中学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处
1.本节课安排的读书环节不少,但好像缺乏读书目的。
2.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够,老师的“导”多了点。学生主动**,进行质疑,发表见解的机会少了点。
3.老师对于学生读书后的评价不够及时。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课堂教学应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交流讨论,**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多读书,通过读书,感受童年的快乐。
2.在此基础上,应让学生表演读,这样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其中蕴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体会,使学生在动态的思维与活动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我们应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活动的空间、放开学生的手脚,拓展学生的思维,把活动的舞台交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活动的自*交给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4
今天试讲《剃头大师》第二课时。在试讲的过程当中,思路不清晰,准备不充分,需要在很多地方进行改进。
第一,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虽然参看了各种教学用书,但是对书本内容的把握不是很到位,这需要在*时备课中多加思考,及时写教学反思,提高自己。
第二,语文课上,需要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而我一直用高年级思维来教低年级学生,没有完全吃透课文内容。以后我会多看《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第三,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发挥。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有设计好教学方案,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学情、教学情境去教学。当课堂上的内容熟记于心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以后要把握学习的机会,多听优秀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课,不断学习。每周听两个优秀老师的课,写好反思记录。多和优秀老师进行交流。
第五,勤于写教学设计。在写的过程中多锻炼自己,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第六,评价语匮乏。归根到底,还是自己*时看的书、学习的内容少,知道的内容少,需要多层面提升自己。多加学习。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5
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四个亮点:
1.带“问”默读,体悟情感。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形成阅读期待,使其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有所收获,品味“我”为表弟小沙剃头的趣事,感悟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及对纯真无邪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创设情境,激**感体验。切合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一直很热烈。
3.识字情景化,激发学习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分一分”等环节,将识字与说话,识字与生活有机结合。学生识字方法多样化,教师指导识字情景化,有效激发了学生识字的欲望。
4.对比阅读,升华情感。通过对比,统览全文,读后想前,感悟不同;通过描写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相关句子的对比朗读,回归课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升华文章的主旨。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6
《剃头大师》一文围绕着童年,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突显了年段目标。
突显了教材特点,半扶半放,抓重点词。课堂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始终都是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如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时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充分读、画后进行交流。
2.突出了重难点。
本节课以理解重点句子为主线,抓住重点词句,深入领悟文字魅力。指导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夺门而逃”;通过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理解“耿耿于怀”和“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等词句。在理解“央求”时,结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展开合理想象,进入课文情境等方法学习语言,收到很好的效果。
3.突显了本体特征。
本文有很多童趣十足的语言,所以在课堂中通过个别读、范读、师生对读、接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感受,在体会“我”给小沙剃头时的随意时,让学生加上动作去读,把时间交给学生,把自*交给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详细、深入的阅读,层层深入地感悟品味语言,既读懂了故事,也学习了语言的表达。
4.突出了课文主题。
本文充满童真童趣,所以我最终将理解课文内容落脚在“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引导学生交流看法,从而感悟课文主题,感受童年的快乐。
5.注重拓展。
最后我向学生推荐了这篇课文节选自的书《开心男孩》,引导学生由读一篇课文到去读整本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虽然这节课取得了一些成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7
《剃头大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写的是作者童年的趣事,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很多相关的经验与记忆,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童真童趣。
教学时,我立足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色来**教学活动。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它的特点。本节课我紧紧围绕这两点来展开教学。
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我,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多个环节运用多种形式扎扎实实地教给了学生很多理解词句的方法。比如。首先,在导入部分,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猜一猜想一想的办法去理解“锃亮、老掉牙”的意思;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耿耿于怀”的意思;“夺门而逃”一词是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验证;在理解句子时,也同样用**“猜一猜想一想、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这些方法,并把以上的方法一一板书列举。最后,推荐阅读时,再一次提示学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时的阅读生活中。最终让学生既得言又得法,落实了单元目标和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
二、注重人物特点的感悟。
本单元的作文训练目标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它的特点。为了在课上落实这一目标,我从课堂导入环节入手,利用“胆小鬼、淘气包、小书虫”等一系列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引出“剃头大师”,让学生初步感知词语背后隐含着鲜明的人物特点。在让学生初步初读课文时,也让学生首先发现**人物特点的称呼:害人精和剃头大师,然后通过朗读走近人物,感悟特点。从而为单元的习作训练做了有力的铺垫。
三,关注文本语言,感悟童真童趣。
本文的内容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了童真童趣,我在课上通过**读、默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反复读书,并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画一画的方式让学生感悟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童趣。总结全文时又将一些体现童真童趣的典型句子拎出来让学生感悟,并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为什么以“剃头大师”为题,再次感悟童真童趣,并使得文章主题得以升华。
四、注重写字指导,增强练字意识。
课堂伊始,就设置了一个听写的环节。既是引课,又体现书写指导。通过“胆、鬼、差”三个字的听写,指导学生不仅关注字体书写的正确,还要注意书写的美观。虽然只用了短短的一两分钟,但确实起到了增强学生“提笔皆是练字时”的练字意识。
总的来说,这节课突出的亮点是体现了学法的指导。老师教的清楚,学生学的扎实。但因课文太长,上课时间有限,相对来说,对文章的趣味性感悟方面就显得不够充分。今后,还应继续加强对学生朗读感悟方面的指导,面对长文的教学,如何取舍而又兼顾是我要继续突破的问题。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8
本篇课文我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重在随文识字,解决易错难写字,读通课文,初步弄清楚文章结构,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我先让他们进行默读和**思考,部分孩子对于这个问题感到困难,我相机引导:文章写了几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提示,难度降低很多,多数孩子都能概括出来。但我忘记指导学生加上时间、地点,再串联起来,这样的回答才显得更完整。
第二课时,我重在理解课后习题:①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为解决这一个问题,我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和小沙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基于这个问题,我顺势再一次理解:谁才是“害人精”,谁才是“剃头大师”。②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在一个问题的处理上,我认为我下的功夫不够多,导致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浅显,甚至感到疑惑。
我想,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如:“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一把老掉牙的推剪”我都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还可以给学生时间,谈谈自己生活中是否见过。再如“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这句话的理解,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理解,应该来说是可以放手让学生用这个方法去理解,但我又是操心过度,不愿放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我真是得时刻铭记在心呀!总的来说就是这其中的难懂句,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去找,再尝试用自己的已知方法去理解,而是犯了大忌:灌输知识,忽略了训练重点。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9
《剃头大师》主要讲小沙天生害怕剃头,谁给他剃头,他就骂人家“害人精”,剃头时,他爸爸要执一把木尺在一旁,以免小沙夺门而出。这一次给他剃头的是一个老师傅,他的耳朵不好,听不到小沙的*,老师傅喜欢把头发零碎的部分弄到小沙的脖子里,痒的小沙吃吃笑,最人心疼的是,剃完头,还要给“害人精”双倍的价钱。有一次,姑父让我给小沙剃头,我给小沙提了个光头,小傻大叫一声,跑了出去。“剃头大师”是一种自嘲,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只是小沙用来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罢了。以“剃头大师”为题目,不仅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还能深化文章主题。
根据文章的内容、语言特点及四年级的教学重点,确定教学目标为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句,边读边想象,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透过对语言的感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读书伊始,指导学生抓住题眼,把握全文,将“剃头大师”和“害人精”两个人物进行对比,使学生既理解了“剃头大师”一词的意思,又理解“害人精”这一词的意思。
关注内容,感悟形式。透过语言形式,把握语言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语言运用之妙,这是很好的教学经验。据此设计了两个教学过程:
1.初读——从语言到内容。按照课文的顺序,指导学生了解三个人物,小沙、“剃头大师”、“害人精”。
2.细读、深读一一从内容到语言。这一过程,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详细、深入的阅读,层层深入地感悟品味语言,既读懂了故事,也学习了语言的表达方式。
教给方法,学习语言。在本文的学习中,我指导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根据提示划分段落;结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展开合理想象,进入课文情境等方法学习语言,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本课时,往往因怕有所缺失而面面俱到,结果造成重点不突出。如在教学小沙人物性格特点时,我原木设计了学生问的合作练习,一个人扮演小沙,一个人扮演“剃头师傅”,边想象边叙述,小沙怎样演,老师怎样提示。这样可以练习同时表述两方的语特色,并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可教学中,我上课伊始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分段上耗时过多。其实这些内容是中年级语文课最基本的训练,不用走一遍也完全可以。出于怕缺尖相关环节而在上而费了大量时间,影响了对重点词句更为深入和扎实的训练,使得重点没有突出,教学特色也不鲜明。
《剃头大师》教学指导教案3篇(扩展4)
——最后一头大象教学设计5篇
最后一头大象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内涵丰富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xx字,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作者以“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生疑。(背景课件)
1、了解战象。(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嘎羧是这场战斗中唯一幸存的战象,也是最后一头战象。(板书课题)
3、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质疑:嘎羧为什么没有回到祖宗的象冢?为什么会选择来到百象冢。
二、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很长,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哪些事?
2、讨论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件事?
相机板书:披挂象鞍重回战场挖掘墓坑
3、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抓事件)
三、难点点拨,讨论解疑。
(一)讨论交流“披挂象鞍”部分的读书感受。
1、本文作者沈石溪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名话: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丰富的情感。谁给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那文中的嘎羧有怎么样的情感,作者又是如何表现这些情感的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的5-9段,找到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有深厚感情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体会它的想法。
2、引导学生重点品读: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引导学生抓住“摩挲”“泪光闪闪”等词语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引导学生感受嘎羧“英武豪迈”的形象,理解嘎羧临死之前披挂象鞍的原因。
3、深入探究: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走进了嘎羧的心,它临死前要披挂上象鞍是因为什么?
4、小结:同学们,文中的嘎羧不会说话,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记叙这个事例的相关句段,然后划记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品味,体会嘎羧内心的想法,从而感悟到它真挚的情感,解决了我们心中的疑问。
(二)分组自学“重返战场”和“挖掘墓坑”部分。
1、分组,交待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
3、小组交流,共同讨论交流“重返战场”、“挖掘墓坑”部分读书感受,理解嘎羧为什么要重返战场。为什么要在百象冢挖掘墓坑,埋葬自己。
4、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重点品读、领悟:
(1)、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凝望”“亲了又亲”“吼叫”等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想象,体会嘎羧的内心,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四、整体回归,启迪创新
1、想象说话,走进嘎羧。
26年前,它曾经和战友们在这里,26年后,它仍旧要和战友们。
2、引导学生探究嘎羧的内心: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啊?你们读懂了吗?
3、读描写嘎羧死后形象的句子。抓住“凝望”一词,引导学生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进行写话训练。
4、交流写话内容,适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五、总结延伸
1、总结全课,明确下节课学习任务。
嘎羧是一头战象,我们却从这些感人的事例当中,从这些生动细致的描写当中,体会到它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感受到它英雄的形象。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也就是本文作者在他的创作体会里写道: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丰富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那么嘎羧还具有怎样丰富的情感?作者又想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布置课外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最后一头大象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以小标题形式进行分段概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感悟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1、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生读)这些战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这些战象非常勇猛,马面威风)同学们,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在一次保卫家园,打击日寇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地,人们在埋葬他们尸体时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大象,它叫嘎羧,它就是(生齐读课题)——最后一头战象。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它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嘎羧在临死前做了哪些事?(课件出示默读要求)
2、课件出示生字词,生读。
3、交流:嘎羧在临死前做了哪些事?
生交流后,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课文写了嘎羧在临死前披挂象鞍,告别村民、重回战场,最后庄严归去。同学们,我们在阅读篇幅比较长的文章时,可以像今天这样,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板书:抓事件)
(三)品读课文,读懂嘎羧的心,体会其美丽情感
过渡:同学们,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它的作者是谁?他是世界著名的动物小说大王,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动物小时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课件出示这句话)文中的嘎羧有着怎样的情感?课文又是怎样表现它的情感呢?接下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我们先来看“披挂象鞍”这部分。
品读“披挂象鞍”部分
1、课件出示出示要求,生浏览。(要求:快速浏览5—9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深厚感情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并把体会批注在旁边。)
2、生交流句子,说体会。教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句子:没想到……老朋友。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
▲生交流
▲师小结:从“呼呼、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等词可以体会出嘎羧此时的心很激动,那嘎羧为什么会这么激动呢?(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从后面的语句中交流:因为象鞍上面有……)
▲嘎羧看着象鞍上的弹洞和斑斑血迹,闻着上面的血液和硝烟的气味,会想到些什么?
▲生交流(它会想起当年我就是挂着他,打击日寇,保卫家园的;它回想起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
▲师小结:是的,这头战象有着它辉煌的过去,有它出生入死的经历,所以,看到象鞍才会如此激动。同学们,你们看,我们刚才联系上下文(板书),边读边想(板书)就读懂了嘎羧的心,体会到了它美丽的情感,你们能读出嘎羧这激动的心情吗?试试吧。
▲指导朗读:生练读,指名读,教师范读(你读得非常激动,杜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听我读一边想象嘎羧见到象鞍时的动作和神情。师读后全班齐读:睁开眼睛,拿起书,像杜老师这样,带着你们的体会,带着你们激动的心情一起读。)
(2)生交流其他句子。
品读“告别村民”部分
过渡:嘎羧披上象鞍,又恢复了往日的英姿,它要离开我们,离开村民了,那情景可感人了,快找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一情景。
1、生交流句子。指名读,说体会。(读了这段话,你能体会出什么?村民十分爱嘎羧,嘎羧也非常留念村民)
2、哪些词句最能体现出“村民爱嘎羧,嘎羧留念村民”呢?
3、生交流,师相机指导。
4、感情朗读,读出嘎羧和村民之间的依恋之情。
品读“重回战场”部分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嘎羧披挂象鞍和告别村民这两部分,知道了嘎羧披上曾经和自己出生入死的象鞍,告别了村民。嘎羧虽然老了,但它没忘记自己是头战象,毅然回到了曾经作战的战场,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嘎羧重回战场?
1、生找重回战场部分。
2、生读:这几句话主要写了嘎羧的哪些方面?(动作、神态)
3、作者想通过嘎羧的动作和神态来表现嘎羧什么样的情感呢?谁来读第一句。
最后一头大象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第5自然段)、“重披战甲”(第6~11自然段)、“凭吊战场”(第12~16自然段)、“庄严归去”(第17~23自然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止、神情,在打洛江边的久久凝望与全力吼叫,在“百象冢”旁默默掘墓的情景,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设计理念:
长文短教,提炼重点;师生对话激**感,情境创设熏陶感染。
教学目标:
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师准备教学课件,生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诗文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首为一位特殊的英雄而作的小诗,大家齐读。
英雄垂暮近黄泉。
重披战甲忆当年。
打洛江边念战友。
自掘坟墓共长眠。
读着诗中这一幕幕感人的壮举,一个响亮的名字涌上心头,这位特殊的英雄就是——嘎羧。(演示齐读)最后一头战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这最后一头战象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谁能说说战象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谁用一个词语来说说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课件出示:这是一头──的战象。)师引导到重情重义上!
二、感悟文本
(一)嘎羧总体印象,读书方法指导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走进战象嘎羧的内心世界,悉心感受战象嘎羧的重情重意。请同学们们默读课文,思考哪些句段最能体现嘎羧的重情重意,又有哪些句段让你感动,就把它们都勾画下来,可以一旁写上你的感受。在读书之前,请同学们注意,这篇课文很长,我们要用一定的方法去读书,那就是快速浏览和用心品读相结合,谁来说一说什么地方应快速浏览呢?什么地方要用心品读呢?
(二)感悟文体,互动交流
学生默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同桌间进行交流。
(三)学生汇报,相机引导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相机指导,重点放在如下重点句段:
重点句: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1.从嘎羧见到象鞍时的动作表情你体会到了什么?(对战象来说象鞍就是战甲)
2.从“泪光闪闪”体验嘎羧的表面的安静,内心却波澜壮阔,多么深沉的的嘎羧,引导学生读文
重点句: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1.师:孩子们,人们是如此舍不得嘎羧,在这庞大的送行队伍中,(课件交互)有?有?有?(老人、小孩、妇女。)人们泣不成声。(村寨的每一个人都爱嘎羧)
村长来了,他在------(引读)嘎羧的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村长强忍泪水,对嘎羧说——
.老人和孩子来了,他们捧着-----(引读)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说——
可是嘎羧什么也没有吃,只——(学生接读)
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一圈,它是在——
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二圈,它是在——
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三圈,它是在——
重点句: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呕——呕——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1.它久久凝望凝望着江面,他仿佛看到了什么?
2.他为什么要对石头亲了又亲?
师:是啊!在他的心中这不是一块冷冰冰的石头,而是有情感的亲人呀,分别了****,再见面时怎能不亲了又亲!请带着你的体会去读。
3.想象一下他在吼叫些什么呢?(呼唤灵魂,诉说思念,表达忠于战友之心)
4.学生同桌交流填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一定又看到了(),看到了()。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礁石,也许是(),也许是();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口欧──口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也许是在(),也许是在()。
5.师读生填
6.生读师填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一定又看到了(****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看到了(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健儿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日军)。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地);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的灵魂),也许是在(诉说对战友的思念),也许是在(告诉战友,它将来陪伴它们)。
重点段: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坦的草地,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嘎羧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继续挖,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坑;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半夜,嘎羧的脊背从坑沿沉下去不见了,象牙掘土的冬冬声越来越稀,长鼻抛土的节奏也越来越慢。
师小结:我们想说的太多太多。文中反复出现了一个关键词“挖”,从嘎羧的“一直挖”、“继续挖”、到“埋头挖”,通过一个“挖”字写出了嘎羧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自掘坟墓,庄严地把自己掩埋。这些描写更加体现了这位垂暮的战象对战友的忠诚和重情重义。
师:文中提到了几次怎样的“挖”?你从这些“挖”中体会到了什么?(是对战友的思念和忠诚支撑着它在挖)它这是在自掘坟墓啊!
重点句“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1.凝望着天空,它又想对苍天说些什么呢?
2.在学生发言后师引导:****前的那场战争,我一下子失去了八十多位亲人,让我成了(最后一头战象),而今战争不再,战象不再是战象。但****来我从来不曾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虽然是(最后一头战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也要穿上我的(战甲)去我的(战场)去和我的(战友)会合。可我满腔的情义又能向谁来诉说,因为我是(最后一头战象)于是我只能凝望着天空,把这一切付诸于青天。
三、深情独白结束
课件《悲伤小夜曲》响起
师深情:嘎羧走了,村寨恢复了往日的静,但是村民们的心却久久不能*静,老师相信大家的心的心也久久的不能*静,多么重情重意的一头战象啊!它忘不了保护自己杀敌的战甲,它忘不了救回自己性命,并照顾了自己二十六个春秋的村民,它忘不了曾经洒过鲜血的打洛江,它更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我们还能说它只是一头战象吗?不,它是一位重情重义的大英雄,让我们永远铭记着一个特殊的名字---嘎羧,永远铭记这最后一头战象。再见了,嘎羧。我们的心永远和你在一起!
板书:最后一头战象
有情有意
战甲战场战友
最后一头大象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
2、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四、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最后一头大象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漫不经心、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复述这个故事;
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找出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感情和对昔日战友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战象的基本特点;
3.学生收集其他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与自己的同桌分享。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效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说说对大象的印象
1.同学们你们见过动物园里的大象吗?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播放“动物园里大象”的幻灯片﹚
2.嗯,我们都喜欢和大象交朋友。可是,今天我们课文上的大象与动物园里的大象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家都很聪明,今天我们的大象都披**战甲,威风多了。我们把这样的大象称为战象。﹙板书:战象,并播放“战象”的幻灯片﹚
3.对照幻灯片上的图片与课文的描写,让学生描述下战象的外貌特征。
4.同学们用词很准确,描述得也很形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追踪经历过1943年战争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的去向吧。﹙板书:最后一头战象﹚
二、复习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1.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先来学习生字词,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给大家读读?﹙播放生字词的幻灯片,指名学生拼读生字,让其他人留意读音,并给以纠正﹚。
2.全班学生齐读生字,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些生字的理解,老师及时给以帮助。
3.出示5个成语,先小组讨论,再在班上汇报,老师重点解说“威风凛凛”这个成语﹙播放幻灯片﹚,然后让学生造句,加深理解。
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1、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看来大家回去都有做功课了,值得表扬,给点掌声自己……那么同学们,当你第一次看到“最后一头站象”这个题目时,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你的疑问吗?指名回答。
2.同学提出的问题都很好,现在我们一起默读课文,体会体会这些问题。
3.默读完这篇课文后,你知道它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指名让几位学生回答,播放幻灯片,出示故事梗概﹚
4.非常感谢以上的同学为我们复述这个故事!希望同学们回去之后也可以流利地,有感情地把这个故事告诉你的亲人或者同学。
5.那么听完这个故事,你知道就快走到生命尽头的嘎羧先后做哪些事情了吗?现在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好吗?﹙指名让尽量多的学生回答,建议学生运用“首先……然后……其次……最后”来陈述﹚
板书:重披象鞍
告别村民
凭吊战场
庄严死去
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自己喜欢的六个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体会战象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战象嘎羧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头大象,它在生命的尽头,做了四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呢?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并出示上节课的板书﹚
二、再读课文,找出重点语句,体会感情
1.同学们的记忆力都很棒,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分别画出描写这四部分内容的段落或者句子,小组**讨论后,派**说出小组找到的段落或句子。
2.集体交流重点语句
﹙1﹚哪些句子描写了嘎羧“重披象鞍”情景?
“没想到,嗄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播放幻灯片,先指名请几位学生朗读这个长句,然后全班齐读,注意感情的投入。﹚
a.同学们,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读出了什么呢?﹙老师提示:想想嘎羧26年后再一次看到自己的象鞍,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
b.老师整理答案,播放下一张幻灯片
﹙主要从嘎羧对当年战争的回忆来解说﹚让学生体会嘎羧内心的激动后,再让学生带着这份激动齐读。
“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26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得凝重华贵;嗄羧披挂上象鞍,*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播放幻灯片,按照刚才“读课文—体会—再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体会: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从这里可以体会到当时战斗的惨烈,嘎羧对战斗记忆犹新,披挂上象鞍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感情。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a.同学们,从这段话我们可以体会到当年战斗的惨烈,那么你是否能够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描写了战象战斗时排山倒海的气势呢?﹙指名回答,播放幻灯片,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a.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战象作战时“排山倒海”的气势。现在谁能说说“排山倒海”是什么意思呢?
b.同学说得都不错,那我们就带着“排山倒海”的气势读读这个自然段,先听老师是怎样读的,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看看谁读得好!我们边读边体会战象的英勇。
c.同学们读得真棒!再来读一遍。
﹙2﹚哪些段落描写了嘎羧“告别村民”情景?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26年里,嘎羧一直生活在村民的宠爱之中。那么得知嘎羧快要死了,村民又会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与村民一起为嘎羧送行吧。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读读第12自然段。
a.现在,有谁可以告诉老师,村民都做了什么?﹙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
b.这是村民的举动,那么嘎羧呢?它面对着昔日友好的村民,此时此刻,它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a.它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了三圈呢?同学们想象下,嘎羧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想起昔日村民对它无微不至的关怀等﹚
b.面对着如此富有感情的战象,如果你见到了它,你最想对它说些什么话呢?﹙指名回答﹚
﹙3﹚哪些段落是描写嘎羧“凭吊战场”的场面的?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a.播放幻灯片,学生齐读这段话,体会嘎羧的情感。然后小组读,个别读。
b.同学们,从这段话中都读到了些什么呢?嘎羧“久久凝望着”什么呢?
它为什么在“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呢?
“震耳欲聋的吼叫”,嘎羧为什么要吼叫,它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c.课文还有一句话刻画了嘎羧当时的神态和吼声,同学们一起读读,注意读出嘎羧当时悲壮心情。
(4)哪些段落是叙述嘎羧“庄严死去”的?
同学们,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嘎羧不是一头普普通通的大象,它是战争唯一的幸存者,这也注定了它不*凡的一生,那么它会不会像别的大象寻常死去呢?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个小故事。﹙播放幻灯片,说说大象的灵性与它们的象冢﹚
a.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然后老师会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听?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b.再请一位同学读读第19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播放幻灯片)
“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
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战象?你有怎样的心情?有没有冲动要过去帮忙?(老师提示:嘎羧几天没吃东西了,还在喘气……)
“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
请注意“一寸一寸”这个词,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a.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句话,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吗?嘎羧死了,为什么还会睁着眼睛,凝望着天空呢?它是不是想看到什么东西,还是已经看到了什么呢?试着和前面的“久久凝望着江面”比较下,临终前的嘎羧可能会想到什么呢?
(5)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是让你特别感动的呢?可以有感情地读出来吗?
三、总结全文,再次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是的,嘎羧死了,却不同寻常。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和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躺在一起。从这篇课文里,我们读到很多东西。我也相信大家对嘎羧也有了较深的了解,那么现在谁能说说嘎羧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引导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事例,体会大象美好的品质)
板书:善良
忠诚
英勇
坚强
嘎羧离我们远去了,可是它给我们**深刻的一课。我相信同学们都有所感触,对大象这种动物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作业设计:
1.摘抄令你感动的句子或者段落,也可以写下你的体会。
2.嘎羧在临死的最后一天,有很多感人的场景。请选择其中一两个场景,可以想象当时嘎羧内心的感受,也可以说说当时你最想对嘎羧说的话。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重披象鞍善良
告别村民忠诚
凭吊战场英勇
庄严死去坚强
《剃头大师》教学指导教案3篇(扩展5)
——写人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3篇
写人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1
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大千世界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的亲人、老师、同学,有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你认为谁最值得尊敬、佩服,为什么让你敬佩?这次,咱们比一比,看看那个同学心目中佩服的人最了不起,他的事迹是不是也能让其他同学们都佩服呢?
2、同学们交流自己敬佩的人是谁。他有什么特点值得敬佩。
3、同学们敬佩的人真多,我相信大家经过学习和练习,一定能完整今天的写作人物。写的好的同学将获得小作家奖。同学们想不想当小作家?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习作欲望,让学生产生“我要写”的思想,这就是学生习作的快乐之本。
(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
1、老师请大家读一读下面的诗句,帮助大家搜集了一些写人的成语,读一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注意说出为什么喜欢。
亭亭玉立 风华正茂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格外健壮 外貌丑陋 举止文雅 汗流浃背 前俯后仰 昂首挺立 攥拳击掌 揎拳撸袖 卷袖摩拳 扬手拍掌 搓手呵气 拍手打拳 攥紧拳头 挥手致意 招手示意 握手言欢 低头沉吟 点头微笑 摇头晃脑 埋头苦干 垂头丧气 浑身颤粟 浑身乱颤 体如筛糠 战战兢兢 瑟瑟发抖 轻移脚步 大步匆匆大步流星 大步飞奔 大步腾腾 欢天喜地 赏心悦目 心神振奋 春风满面 心旷神怡 谈笑风声 开怀畅笑 心花怒放 大快人心 欢欣鼓舞 兴趣盎然 乐不可支 放声大笑 嫣然一笑 热情洋溢 心满意足 欢欣鼓舞 春风得意
2、为了帮助大家写出好作文,老师特意搜集了一些描写人物的诗句,大家读一读,说说你最喜欢那一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计意图:
成语点睛,引导学生丰富词汇;诗句引趣,指导学生了解写人的方法,积淀文学素养,通过学生的“嘈嘈切切错杂弹”的议论纷纷,以纠纷案学生的习作情趣。
(三)激**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
小游戏:猜猜他是谁。
师:同学们,作文来源于观察,你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观察。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机会,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然后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我细致生动的描述出来。(按一定顺序,完整地观察、描述老师。)总结顺序: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来观察描写,渗透抓外貌特点来描述一个人。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谈老师,现在也谈谈你们,谈谈你周围的同学,可以用刚才观察描述老师的方法来说说他的外貌、他的样子。但是不要说出它的名字,让老师、让同学们猜出他是谁。
小游戏:学生说本班学生外貌特点,教师和其他学生根据学生的描述猜出他的姓名。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习作情趣,指导学生观察人物外貌的方法。为下面的习作做好了铺垫。
二、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
(一)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新
1、师:写人,就是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任务的特点。请大家抓住“敬佩”一词展开讨论。“我”为什么敬佩他(她)?他(她)是怎样一个人?有什么事让“我”敬佩?
2、学生发言,老师归纳: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刻苦学习、****等等。
3、请大家根据你所选择的人物的特点,回忆人物的有关特点事例,一件事或两件事都可以,回忆的越具体越好。
同学之间互相说说你打算选取哪几件事来记叙你敬佩的人。
4、师:同学们,“敬佩”一个人,说明这个人有很多好?但是我们的文章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地去写,写你最敬佩的那一方面,并且要用一二件事突出表现他(她)的好品质。比如,你要赞美的人物的特点是拾金不昧,你要钻则意见拾金不昧的事例来写。这种方法就是:人物特点→具体事例(先概括后具体写人?/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5、师: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他身上还有许多许多是不仅需要我们用眼睛看,更应用心去体会。比如我们要写人是一个同学,你佩服他****,你应该通过具体的事儿,让别人读了特别感动,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具体事例呢?或者说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具体描述呢?请大家联系学过的课文说一说。
6、学生交流,老师总结: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来细致地描述,突出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总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记叙,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来展示和表现出来的。只有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物的品质,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7、具体事例指导。教师表演(一母亲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孩子放学,她走来走去,时常看表,孩子出来后,妈妈把自己的衣服给孩子穿上。)
师: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谈感受。(妈妈很焦急,而且她很爱自己的孩子。)
师:那你能把刚才看到的一幕细致生动的描述出来吗?*时你注意过这样的动作举止吗?注意好词佳句的运用来表现出这种焦急和爱。
8、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从具体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方面来具体描写一个人。
9、**学生讨论,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作文,要重点写好几部分,怎样突出人物的品质等,互相启发。在心里想好写作提纲,小组内交流体会。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根据特点选生活素材,指导选材,要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作品,避免千篇一律,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引导学生择取最能反映这个人让人敬佩的事例来叙述,形成生命的律动和个性的张扬。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
1、为了写好这篇作文,老师特意写了一篇下水作文,请大家欣赏。请大家读一读下面的一段文章,说一说您的理解。展示下水作文:
可爱的小虎子
我的邻居家有一个孙孙,名叫小虎子。听,多帅的名字呀!小虎子不但名字帅,长相也帅。圆圆的脸庞上嵌着一对虎里虎气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样有神,他那乌黑的眼珠在眼眶里骨碌碌地转着,是那样的机灵。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肉嘟嘟的小嘴,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印在那活泼可爱的小面孔上。
我佩服小虎子的顽皮。每当见了我,他总要搂着我的腰,大声说:“好爷爷,亲爷爷,还有那个老爷爷。”惹得我们全家人哈哈大笑,别人说他有多动症,“不会走路,只会跑”,我觉得也是。
我还佩服小虎子很爱好画画。每次我到他家,他总缠着我,要我教他画画。他备好颜料,拿起毛笔,挥笔作画,还真有小画家的气派呀!小虎子一笔一画地画完一只小鹿,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哈哈,这哪儿像鹿,简直是一头驴。”被我这一取笑,小虎子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我本以为他会扔掉毛笔,跑到一边去。可是没想到小虎子又换了一张纸,重新作画,我赶忙凑过去,像老师一样指导他,看他那酷爱学习的样子,真像个小学生。
我更佩服小虎子会作打油诗。自从小虎子上学以后,每学一首古诗,他总改成自己写的诗。就拿《春晓》这首诗来说吧,学了《春晓》这首诗,他就在家里左思右想,最后终于想出来了──《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打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听,多有趣呀,调皮的虎子又增添了几分幽默色彩!
小虎子实在太天真了,太活泼可爱了,虎头虎脑的,怪不得小名叫虎子呢!
2、学生读后讨论。引导学生从写作方法和内容(特点和事例)两方面探讨。
设计意图:老师的“下水作文”自然算不上“典范”,却给了学生很大的鼓励。“下水作文”的设计和写作,首先能增强老师作文教学的信心,增加老师的写作体验,在指导、批改、讲评作文时,就可能避免“公式化”、“雷同化”。其次,能锻炼和培养老师具有稳定的创新品格。最重要的`是,学生从中能够获得感性启发,并受到老师的人格鼓舞。另外,这样的教学过程始终能贯穿**活跃的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开启学生心智。
3、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篇一个小学生写人的佳作。请大家读一读下面的文章,说一说你的体会。
写人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作文讲评,学会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熟悉的人的某方面品质。
2、学会运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正确的点评。
二、教学重点:
学习作文点评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习围绕要求进行作文点评。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导言:古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感叹过:“旧句时时改,无妨说性情”而大文学家、***王安石也曾说过:“捻断数茎须,才得春风又绿江南岸”。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上节课我们写了一篇作文写人的文章。这节课,我们将对这篇文章进行点评。
2、复习作文要求:
(1)指名说出本次作文要求:写人,要抓住这个人某一方面的特点来写,比如学**刻苦认真、勤奋努力;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待人上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具体的要通过一件事,来表现这个人某一方面的品格。写好后多读几遍,并认真修改。
(2)**:这次作文向我们提了几点要求,那一点最重要?
(共****:
1、写一个你熟悉的或是尊重的人;
2、要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反映他某一方面的优秀品质。
3、写好后多读几遍,并认真修改。重点是第二点)
(二)榜上有名
在这次的习作中,有一批同学的习作是完成的比较好的,让我们为这些榜上有名的同学喝彩。(出示学生名单)
(三)精彩片断
和每次作文一样,虽然佳作不是每个同学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习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精彩之笔,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些同学作文中的精彩片断。
学生听完后随机说说这些片断好在哪里。
(四)请你评改
1、出示要修改的例文。
2、小组为单位按要求点评例文。
3、每小组选派**指出优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
(五)佳作亮相
先小组上讲台读自己小组修改改好的作文片断或佳作。
(六)总结作文讲评的方法(这里我认为没必要总结方法,因为不是规律性的东西,没有总结的必要。可以省略):
1、学生讨论。
2、**发言。
3、教师归纳(这个环节要)。
六看:(一看叙事是否具体,是否符合中心需要;
二看段落是否分明,层次是否清楚;
三看句子是否完整、连贯、通顺;
四看词句用的是否准确、搭配的是否得当;
五看字是否写的正确;
六看标点用的是否恰当。)
(七)自评作文,写上评语。(为什么这里不用上述标准,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呢?写评语重要吗?这里就当堂课改是不是可行?)
(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评,写上评语。
(九)修改作文(省略)。(当堂完成,当堂收文)
写人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练习写人,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3、交流、讲评作文,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习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指导学生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习准备:
多**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
师:走进第二单元,我们认识了很多名人,有(尊重和爱护儿童的)的列宁,(关爱儿童)的高尔基,(善于思考)的李四光,(诚实守信)的*,感受到了伟人的优秀品质。这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在我们的脑海中久久回荡,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写的那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呢?
2、学生交流反馈。
3、教师总结。
不错,作者他抓住人物特点来写。那么你能不能也向作者一样,使你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传神呢?那么让我们一起翻开31页的习作二。
二、明确要求,指导审题
小黑板出示习作要求:
(1)选择身边的一个人来写。
(2)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或特点。
(3)自己拟题,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开启思路,指导选材
(一)说自己熟悉的人
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熟悉的人有哪些人,什么样的人是熟悉的人?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准备写谁?你要写他的一件什么事?你要表现他的什么品质?你要写他哪一方面的特点?(学生思考三、四分钟)
3、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围绕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畅谈。
4、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熟悉的人
(二)指导写熟悉的人
1、师:同学们可真是有心人哪!别看你们年纪小,可真懂得欣赏别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我们熟悉的人的特点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呢?你能教同学们一招或几招方法吗?(生思考、讨论)
2、指导学文
师:这样吧,让我们再到老师准备好的两篇文章里去找找答案吧。(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两篇范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文章,这里有我们无声的良师益友。
3、学生认真阅读两篇有关写人作文,教师巡视课堂,并相机指点学生有效地自学。
4、师:如何才能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给大家说说?
(1)指导学生进行外貌描写
①生:我懂得了写人要描写人物外貌。
师:写人物外貌特点,要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此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的板书。)
②教师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的外貌。(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指导。)
③指生读习作,师生评议。
(2)指导进行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①生:应当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师:可我们怎样才能刻画好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呢?(学生交流怎样写人物的语言)
教师总结:写人物的语言,不能只写某某说,要辅以恰当的动作、神态、姿势、语气或情绪,这样写语言会更生动形象,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
②可我们怎样才能刻画好人物的动作呢?(学生交流怎样写人物的动作) 教师总结:准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动态情景;然后,尽力写出人物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个性风采。
(3)指导学生写事
①生:写人,没有典型事例可不行。
②师小结: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点,必须用事实说话,必须借助一两件典型、新颖的事例来表现。“典型”,就是要有**性,鲜明而突出,不能太*淡、一般:“新颖”,就是不落俗套,时尚而前卫,不能总写那些老掉了牙的事。
③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按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一具体事情。学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④指名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四、课堂总结:
要想写出人物的特点,必须选择一件突出的事例;要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里活动;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我们写完作文以后认真修改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有位作家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我们写好作文以后,也要反复阅读,仔细推敲,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五、布置作业
将修改后的作文抄正。
板书设计:
外貌:容貌 身材 穿戴
我熟悉的一个人 语言典型事例 人物品质
动作
《剃头大师》教学指导教案3篇(扩展6)
——语文《剃头大师》教学反思 (菁选2篇)
语文《剃头大师》教学反思1
《剃头大师》一文围绕着童年,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丰富情感体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语段。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突显了年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索信息。在本节课中,我安排了两次默读,并在默读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默读时要圈画关键词,做批注。对于这样的长篇,默读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学习方式,最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突显了教材特点,半扶半放,抓重点词。课堂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始终都是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如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时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充分默读、圈画后进行交流。
3、突显了本体特征。语文课就要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之一。在课堂上,学生时而浏览课文,时而默读片段,时而在我的引领下深情朗诵。特别是在理解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通过个别读、范读、师生对读、接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把教学推向了**。
4、突显重难点。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可见,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应该在略读课中得到训练和提高的。何谓学以致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精读课是为学,略读课是为了用。老师*时在精读课加强指导,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孩子才能在自主读书中训练和运用读文能力,最终达到能自主阅读和理解感悟的目的。在课堂中,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圈点勾画重点词句,深入领悟文字魅力。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从本文的谋篇布局和文章语言方面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抓住以上特点对学生渗透习作的指导。尤其是童趣十足的语言,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尽情地品味、感受。从而试图达到烂熟于心,进行运用的效果。我想:就这样来教课文,让学生从读中学读,从读中学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处
1、本节课安排的读书环节不少,但好像缺乏读书目的。
2、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够,老师的“导”多了点。学生主动**,进行质疑,发表见解的机会少了点。
3、老师对于学生读书后的评价不够及时。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课堂教学应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交流讨论,**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多读书,通过读书,感受童年的快乐。
2、在此基础上,应让学生表演读,这样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其中蕴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体会,使学生在动态的思维与活动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我们应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活动的空间、放开学生的手脚,拓展学生的思维,把活动的舞台交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活动的自*交给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语文《剃头大师》教学反思2
《剃头大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调皮的日子》,有改动。文章主要记述了“我”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诩“剃头大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过程,文笔活泼,童真溢满。故事中的小沙理发时只要求“别剪破耳朵”,结果被“我”剪得“整个头上坑坑洼洼”,最后“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作为“童年趣事”,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唤起他们许多相关的经验与记忆。教学时,应立足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色来**学习活动。
根据文章的内容、语言特点及三年级的教学重点,确定教学目标为借助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另外通过朗读,边读边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通过对语言的感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读书伊始,我从“剃”字入手,引出文章的主人公小沙剃头的故事。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我将“害人精”和“剃头大师”两个人物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了“剃头大师”和“害人精”两个词语的意思。
教给方法,学习语言。在本文的学习中,我指导学生借助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帮助理解难懂的词语。我还指导学生揣摩课文中的语言,部分有趣的情节让学生**表演,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本节课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课堂教学的语言不够精炼,有些语言还要进行锤炼;
2、对学生的评价语过于单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点,给出及时且到位的评价;
3、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时的讲解还不够到位。
今后我会虚心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剃头大师》教学指导教案3篇(扩展7)
——课文《剃头大师》的教学设计
课文《剃头大师》的教学设计1
一、教材简析
《剃头大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开心男孩》,有改动。课文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
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而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只是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才使“我”有机会成为“剃头大师”。“我”的剃头水*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揭示了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两条单元提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这就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两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文中有趣的语言,来体会事件的有趣。同时还应该注重对课文的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精妙,体会童年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一些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但有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引导。还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难懂的句子”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到课文理解难点上的共性,也要注意到理解上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性,让学生互相答疑解惑,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同时,《剃头大师》这篇文章,每个孩子都有剃头的经历,这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孩子的经历,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三、设计理念
教学时,要从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出发,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课文特点进行教学。
《剃头大师》这篇课文在表达上,语言幽默风趣、浅显易懂,因为秦文君懂小孩:她知道小孩中是害怕一些大人看来很无厘头的事,如怕鬼,怕喝中药,怕做**,怕剃头……她知道小孩特别讨厌那些逼着自己做害怕事的人,如那个剃头师傅,就是最让人讨厌的“害人精”;她也知道头发碎掉到脖子里是多么难受;她还知道只有小孩敢于冒险让没有学过剃头的“我”成为剃头大师,为自己剃头……因为懂生活、懂小孩,所以孩子们很轻易就能读懂《剃头大师》。
可这样一来,教学目标“理解难懂的句子”要如何达成呢?其实,在这一课中,更多的是应该教会学生“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重在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朗读课文,体会“逗”
2.抓住关键语句,从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不同。
3.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学会围绕一句话把段落说具体。
五、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1.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2.学会围绕一句话把段落说具体。
六、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一)课前预热
师:有的小朋友怕蜜蜂,有的小朋友怕打针,你怕什么?
有个小朋友叫大耳朵图图,他怕的和你们都不一样,一起看看(视频)
活动2【导入】(二)简介作家,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9课,一起读课题——(生读课题)
1.师简介作者:秦文君,她写了五百多万字的书,获得了**的、国际的各种大奖50多个。她写的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逗”。
(课件出示封面)比如这本《开心男孩》,(课件出示目录)这是其中的几个故事,一起读。(生读)
2.哪个标题你觉得逗?说说理由。全班交流。
3.师再次引出课题:《剃头大师》就是这本书里一个非常“逗”的故事。(贴板书:逗)
活动3【讲授】(三)梳理人物,整体感知1.回顾人物:
师:故事里藏着四个非常“逗”的人,大家预习过课文,一起说,这四个人物是——
生:害人精、老师傅、剃头大师、姑父(师随机板书)2.借助人物师生配合说主要内容。小沙很害怕剃头,每次都是被姑父——押着去,最痛苦的是——老师傅给他剃头。为了不再受折磨,小沙央求“我”替他——剪发,结果剪得像——鬼一样,最后小沙被迫去剃了个光头。
活动4【讲授】(四)提取画面,细品人“逗”
1.找“逗”
(1)出示阅读要求:听录音4-6自然段,把你觉得剃头过程中逗的地方用序号标出来。
(2)生边听录音边找“逗”。
(3)全班交流,明确五处“逗”。
2.品“逗”
(1)师引导学习第一处“逗”。
PPT出示段落:总是一个剃头老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
A.请生读段落,交流:逗在哪里?
B.引导学生从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想象小沙会怎么**。
C.师生一起表演,体会小沙的无奈与痛苦。
D.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E.师小结:一个耳朵背(贴板卡),听不清;一个各种**(贴板卡),大声叫,皱眉头,想夺门而逃……,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指黑板那句话)逗不逗?(逗)
F.一边想象那么“逗”的画面,一边读这句话。
(2)自主学习,体会剩下四处“逗”。
师:还有四个“逗”的画面,和同桌一起选一个画面想象一下,这个画面逗在哪?
A.生同桌间互相演一演、读一读。
B.全班交流,随机出示句子引导体会“逗”。
PPT出示段落: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①交流:逗在哪里?
②用换词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摆布”
③引导生从小沙的动作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PPT出示段落: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懂“常常咬住一绺头发不放”
师:你剃头的时候,头发有被咬住过吗?什么感觉?(生交流)想象小沙会痛得——
③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PPT出示段落: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②引导学生从“眼神差了点儿”“哧哧笑”体会逗。
PPT出示段落: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①引导想象:姑父付钱时,小沙心里会想什么?嘴里会说什么?眼神怎么样?
②联系生**会“耿耿于怀”。
3.品写法,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师:孩子们,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在你们看来,你们觉得(很逗)小沙**时的各种样子很——逗;老师傅听不清**的样子很——逗;而且,小沙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的样子更——逗。最逗的是——这还不算,碎头发痒得小沙哧哧笑的样子超级——逗。五个画面,每个画面都是——逗。
看大屏幕,尝试把这些逗连起来说一下。(课件出示句式)。和同桌先试说一下。
活动5【讲授】(四)抓关键词:“剪”中品“逗”
师过渡:孩子们,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在我们看来很逗,可对小沙来说却非常痛苦,为了不让老师傅剃头,小沙央求我给他剪发。于是,剃头大师闪亮登场了。
1.出示阅读要求:剃头大师是怎样剪发的呢?默读10、12、13、16自然段,把剃头大师的动作圈出来。
2.生自主阅读,圈画动词。
3.交流明确:“围、摆、剪、”“剪、剪”“剪”“剪、修”。
4.聚焦“剪”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其实剃头大师最基本的动作就一个——剪。每一次剪的效果都不同,再默读这四段话,完成课堂练习单。
(1)生完成课堂练习单,师巡视。
(2)指名说,课件出示。第一剪:剪下一堆头发第二剪:剪出一张熊皮第三剪:剪得长长短短
第四剪:剪成坑坑洼洼,层层梯田。
(3)用上连接词,说一说剪头的过程。
看看,我给表弟小沙剃头,一出手就剪下一堆头发,再剪,剪出……继续剪,剪得……最后,剪成……
(4)想一想,读一读。
师:且不看剃头大师剪的过程,单看这剪的结果,你想说什么。生:很有意思/很搞笑/小沙好可怜啊。
师:看来,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也很逗——师:那好,再回到课文里去,选其中的“一剪”,想象剃头大师剪的样子,加上你的表情、动作之类的。总之,你要想办法把剪的过程读逗来。
学生试读,汇报读。(随机引导)
A.第一剪:强调“一堆头发”,读出自信。(自信剪)
B.第二剪:(配上动作)“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果然很逗!
C.第三剪:随意乱剪(随意剪)
D.第四剪:(想象)“越修越糟,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心里会不会有点——慌,慌张地读。
(想象)层层梯田、坑坑洼洼,越读越快。
5.体会“剃头大师”为题的妙处。
(1)师设疑:孩子们,文中的我从没剃过头,感觉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加个问号),你同意吗?那为什么还用“剃头大师”做题目?
(2)生交流后小结: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明明文中的我从来没见过发,明明人家给小沙剃了个鬼一样的头发,还给人家封一个“剃头大师”,这么鲜明的对比,分明是一种调侃。比如,苍蝇——博士,狗兄——狗弟,还有咳嗽明星。
活动6【讲授】
(五)总结拓展,阅读推荐
1.课堂总结:
师:你看,一个故事,从题目到内容,逗无处不在。当然,在秦文君笔下,还有这么逗人的故事,很多逗人的人物,课后大家去读读《开心男孩》这本书,里面五十多个逗人的故事一定会给你的生活增添乐趣。
2.作业设计:想想身边有哪些很逗的人和事,围绕“我的__________是个很逗的人”这句话,把它写下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