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古诗原文及鉴赏

第1篇:《金明池》古诗原文及鉴赏

金明池

无名氏

琼苑金池,青门紫陌,似雪杨花满路。

云日淡、天低昼永,过三点两点细雨。

好花枝、半出墙头,似怅望、芳草王孙何处。

更水绕人家,桥当门巷,燕燕莺莺飞舞。

怎得东君长为主,把绿鬓朱颜,一时留住?

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诉。

况春来、倍觉伤心,念故国情多,新年愁苦。

纵宝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则寻芳归去。

金明池词作鉴赏

金明池,是北宋汴京著名的苑囿,风景佳丽。这首词的特点是采用赋体,充分利用长调篇幅大、容量多的优势,尽量铺叙,尽情抒写,结合风景的描绘寄寓身世之慨,笔触细腻,委婉动人。

整个上阕好象展开一幅画卷,从汴京的顺天门一直铺向金明池,上有轻云淡曰,穹窿一般的天宇;中有似雪杨花,随风飘卷,间杂着三点两点细雨,洒向京城的大道,洒向大道上的游人。轻尘被细雨浥过,空气格外显得清新。而一枝鲜花伸出墙头绿茵似的芳草铺满长堤,风景格外优美。到了近郊,又只见水绕人家,桥当门巷。对对黄莺、双双紫燕,在花丛间飞来飞去。

词人在描绘这些景物时并不是纯客观地摹写,而是用多种手法加以衬托点染。第一是赋与自然景物认人的感情,即拟人化。此词所写的“好花枝、半出墙头,似怅望芳草王孙何处”便带有“闺房之意”。花枝出墙,竟似美人一般,缅怀着惆怅之情,望着远去的王孙公子,是花枝惹人,还是人惹花枝,几乎难以分辩。第二是以动衬静。第三是注意**的点染。如青、紫、似雪的杨花,已正面写出三种颜*。至于“好花枝”当为红*,芳草与水,当为绿*,这是暗写。

下半阕转入抒情。过片以问句形式,紧扣上半阕所写之春景,转折之中,意脉不断。“怎得东君长为主,把绿鬓朱颜,一时留住?”一方面是表示对大好春光的一片留恋之情,一方面是抒发人生无常、青春难久的感慨。至此,整个词情便由欢乐转入纵酒听歌,由纵酒听歌再转入悲伤愁苦,结句则宕开一笔,逗“归欤”之叹。

此词上半阕着重写乐景,下半阕着重写哀情,“佳人唱《金衣》莫惜,才子倒、玉山休诉”,写美人唱情歌,才子饮美酒,乐则乐矣,然其中已有及时行乐的颓放思想。此以表面之乐衬内心之悲,所以下面“况春来”三句把“伤心”“愁苦”倾泄出来。

此词结尾三句不是通常的以景语作结或情语作结,而是以动态作结。前面说“况春来,倍觉伤心,念故国情多,新年愁苦”,感情已十分消沉;至“宝马嘶风,红尘拂面”,系回映前半阕游赏,本该感情一扬;然一“纵”字,则变为决绝语,意为即使游赏金明池再怎么快乐,我也得回归故乡,感情极为沉痛。

第2篇:龙池古诗原文及鉴赏

龙池李商隐

龙池赐酒敞云屏,

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

薛王沉醉寿王醒。

鉴赏

李商隐的咏史诗颇多“小说气”.他往往通过“合理想象”,叙述出历史生活的某一片断场景,描写人物的活动与心理,让读者自行领味其中寓含的微旨。

这首《龙池》由于涉及一个很难正面下笔的题材--唐玄宗将原为其子妇寿王瑁之妃的杨玉环占为己有的事情,这种合理想象、侧面虚点、有案无断的写法便更有用武之地了。

前两句描写龙池宴饮。龙池在兴庆宫内。龙池赐酒,敞开分隔内外的云母屏风,表明这是玄宗在宫中摆设的不分内外的家宴,参加者除玄宗、诸王外,自然也包括宫中新宠杨贵妃在内。席上少不了奏乐助兴,然而却非平常的丝管竞逐,而是羯鼓高奏,众乐皆停。

羯鼓状如漆桶,用两杖敲击,其声破空透远。玄宗特爱此乐,一次听琴未毕,就叱退琴师,说:“速召花奴(汝阳王李?小名)将羯鼓来,为我解秽!”透过这个细节,可以感受到唐代宫廷渗透的胡风,以及帝王的君临一切,与下两句之间存在着有神无迹的关联。

三四转写宴罢归寝、薛、寿二王一醉一醒的情形,纯从想象下笔。玄宗弟李业封薛王,开元二十二年卒,诗中所写当指嗣位的薛王李(一作王员),但亦不必拘实详核,诗人不过偶举作衬而已。薛王胸无隐痛,席上自必开怀畅饮,故宴归立即沉醉酣睡。寿王则身遭难忍而又不得不强自隐忍的痛楚,平日忧郁在胸,今日席上,目击王府旧欢已成宫中新宠,更不免受到强烈刺激,滴酒难以下咽,因此宴罢归来,自然是伴随着悠长的宫漏彻夜无眠了。着一“醒”字,思念、痛苦、愤恨、羞辱之情全部包蕴。

诗中虽使用了类似小说的`写法(如对宴会与宴归情景的想象及细节描写),但诗毕竟不同于小说,“寿王醒”这一细节中所包蕴的许多心理活动,没有也不必象小说那样展开描绘。通篇没有一处正面揭露玄宗的伦乱之行,没有一句直接谴责的话,但借助想象典型场景的描写,却收到了比正面描写,直接谴责更佳的艺术效果。

【龙池古诗原文及鉴赏】相关文章:

1.《春怨》古诗原文及鉴赏

2.效古诗原文及鉴赏

3.相思古诗原文及鉴赏

4.《龙池》李商隐唐诗鉴赏

5.《新年作》古诗原文和鉴赏

6.《灞上秋居》古诗原文及鉴赏

7.古诗《浣溪沙》原文及鉴赏

8.《浣溪沙》古诗原文及鉴赏

第3篇:古诗词金明池赏析

作者:僧挥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

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

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余芳,已成幽恨。

却几日*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

愁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

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

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馀香,时传音信。

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tiānkuyúnɡāo,xīhénɡshuǐyuǎn,wǎnrìhánshēnɡqīnɡyūn。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

xiánjiējìnɡ,yánɡhuājiànshǎo;zhūményǎn,yīnɡshēnɡyóunèn。

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

huǐcōnɡcōnɡɡuquèqīnɡmínɡ,xuánzhàndéyúfānɡ,yǐchénɡyōuhèn。

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余芳,已成幽恨。

quèjǐrìyīnchén,liánxiāoyōnɡkùn,qǐláisháohuádōujìn。

却几日*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

chóurùshuānɡméixiándusǔn,zhàpǐndéqínɡhuái,kànchénɡquánjìn。

愁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

shēnshēntài,wúfēizìxǔ;yānyānyì,zhōnɡxiūrénwèn。

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

zhēnɡzhīdàomènɡlǐpénɡlái,dàiwànɡleyúxiānɡ,shíchuányīnxìn。

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馀香,时传音信。

znɡliúdéyīnɡhuā,dōnɡfēnɡbúzhù,yězéyǎnqiánchóumèn。

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注释

看承:特别看待。

全近:特别亲近。

也则:仍然,依旧。

评析

作为一位和尚,仲殊似乎并没有摆脱尘俗。他对春日景*留恋再三,没有一点超脱之象。上阕惋惜春天过去,“韶华都尽”。在春日里“连宵慵困”、怀有一腔“幽恨”的应该是一位女子,而女子的春怨就恐怕与恋情相思有关了。下阕因此写女子的春怨情怀。兴意阑珊,既羞人问,又“厌厌”无聊,到了梦里才重回“蓬莱”,再度品尝欢快。结句将春去与闺愁两相照应描写,是对上下阕的归结。

僧挥的金明池这首词为伤春之作。惜春伤春是历代词的传统题材,留下的佳篇汗牛充栋,僧挥的这首《金明池》即为其一,被选编进《宋词三百首》。全词基调哀婉,上片主描景,下片主抒情,行文多有绮语;而作者又为僧人,读来别有一种情趣。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一气连用了三个境界开阔的短句,一反伤春词细腻入文的模式,起笔突崛。三个远景,如果只从单个分开细看,纯粹只显豪阔苍远的境界,于伤春主题并不切合,但一经组合排列,哀氛就透过词句四处弥漫,奠定了全词“伤”的基调。起笔突崛而又不显唐突、违拗,且自有新意,正是这首词入文的妙处。

“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这是近景,与首句远近结合,成一画境。首句奠定了词意的气氛基调,但并不能判断句中所描绘的是什么时间季节,从这第二句我们知道了是暮春时节。由上两句,读者就基本可明白是伤春之词了。闲阶静,杨花少,朱门掩,是目之所及的视觉感受,莺声嫩则为听觉感受,这几个“冷*调”意象的有机叠砌,予人幽深、凄切的感觉。然而,作者并未让这些意象营造的感觉如滔滔*水一放到底,一览无遗,而是且放且收,“莺声犹嫩”,一个“犹”字,恰如其分地把前头的表达“收”了起来。但不是单为了收而收,是为了接下去能更好地放。虽然莺声“犹”嫩,但终能嫩到几时呢?

“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馀芳,已成幽恨”,此句既是前面景的描绘后的情的流露,也是“莺声犹嫩”收了之后的续放。时光易流,一过了清明,各种各样的花儿,就都陆续委地凋谢了,丛中和枝头只疏疏落落地留了一点儿残英。到这时,莺声已老,不再嫩了;可见“犹”得短暂、无奈。“却几日*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这句是接前句的深延。几天前还有若有若无的遗留的花儿,可忽忽几日,稍没注意,一下子就只剩满目绿肥,些许瘦红也难觅了。

上片主描景,景中时也露情,下片主抒情,全为伤春心事。“怨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写的是春愁怨情。“斗损”,谓思量甚苦;“看承全近”,即特别看待极其亲近意意。怨入双眉,思量甚苦,皆因春去无情。“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写的是怨态,情动于衷而形于表。“厌厌”,精神萎靡的样子,曾觌《南柯子》有“两两人初散,厌厌夜向阑”之句。因春去而心怨,因心怨而神形缱绻,读之令人动怀。

末句“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是全词最堪回味处。心怨源于春逝,这里却说即使莺声和花香留住了,仍还是愁绪难遣。所为者何?东风不住!春去仅是引子,最伤心处,并非春天美景消逝,而是时间老去人老去——春天可以再来,人却难以再少!无言之伤,尽在其中矣。

[古诗词金明池赏析]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