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
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以《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了解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发明的时间和地区,知道两种文字的特点及书写材料;知道古希腊的著名史诗及作者和两部叙事诗的名称,了解古希腊戏剧作品及作者和阿拉伯文学代表作品;理解《荷马史诗》《 俄狄浦斯王》《天方夜谭》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和甲骨文的比较鉴别,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对历史文化成果的鉴赏能力;通过分组随堂制作楔形文字泥版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讲述古代文学作品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人类古代文字和著名文学、戏剧作品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这些充满人类智慧的文化成果的浓厚兴趣,感悟人类文明发明的多元性和共容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这些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和价值取向。
一、重点:古代文字和《荷马史诗》。
二、难点:对《 俄狄浦斯王》艺术价值的理解。
新课。
1课时。
一、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块10厘米见方的黏土泥版和一根长约10厘米的尖头小木棍,上课时放在课桌上;选读《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二、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参阅有关资料,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剪辑影片《特洛伊》中的宏大场景片段和《奥德赛》中的历险片段。
讲述法、讨论法、欣赏法、学生自主学习等多法结合。
计算机及多媒体。
新课引入:
(出示图片:《棺盖残片上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泥版》《商代甲骨文》)
(教师引导过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张图片,图片中的哪种文字是我们以前曾经了解过的呢?(待学生回答后继续引导)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知道,甲骨文在商朝时大量存在,但直到近代才被重新识破。另两张图片的文字也同甲骨文一样,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为人们所了解。同学们有兴趣去了解它们吗?今天,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吧!(出示课题《古代的文字与文学》)
学习新课:
一、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出示标题)
(出示下列表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一子目内容,了解两种文字的基本情况,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文字名称
(在学生回答两种文字的特征时,出示《棺盖残片上的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泥版》,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两幅图片,对比分析,师生共同总结)
(教师补充象形文字的演变和发展)古埃及人象形文字为“神圣的铭刻”,后来演变为由僧侣使用的简化速写形式的“僧侣体”,后又演变为“世俗体”或“民用体”。象形文字经过发展,逐渐具有表意表音功能,后来,腓尼基人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最早的字母文字,古希腊人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希腊字母文字,现在欧洲各国的字母文字都是从希腊字母文字发展而来。由此可见,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学习活动:学生仿制泥版文书)我们已对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有了初步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亲自体验一下楔形文字是怎样书写的?大家一起来写一写,比一比。
(教师宣布活动程序,评比规则和奖励措施)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先观察,后讨论,再书写,书写时要求人人都参与。教师将对每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每组作品的整体效果进行评比。最后将选出三幅作品留于学校保存。
(学生活动时,教师注重课堂纪律,课堂氛围的调控,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和环保意识教育)
(展示人类古代几种文字图片)哪种是象形文字?哪种是楔形文字?哪种是甲骨文?(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你是怎样鉴别的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强调鉴别的方法,让学生了解鉴别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强化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特征)了解了人类古代的几种文字,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充分发言后,师生总结:这几种文字有着各自的特点,已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它们的古朴而奇妙,感受到了我们人类祖先在创造和发明它们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的智慧)
(教师过渡)在我们了解了古代文字以后,接下来就是文字的表达和运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那些饱含艺术魅力,引人入胜的古典文学作品吧!(出示标题)
二、荷马史诗与《俄狄浦斯王》
㈠荷马史诗
什么叫史诗呢?(教师先设问,再作简略概述)史诗指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荷马史诗”又是怎样一部作品呢?(教师稍作停顿后概略介绍)它是古希腊描述特洛伊战争的两部长篇叙事诗,相传由盲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展示荷马头像,教师介绍荷马其人)大家请看教材P58雕像图,这位长发浓须、皱纹满额、双目失明的诗人就是荷马。他是古希腊民间行吟歌手的代表或化身。他于公元前6世纪把民间行吟的中心事件进行整理,形成文字文本。“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叙事诗。
(显示《伊利亚特》的优美诗句抽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领略有关特洛伊战争中惊心动魄的场景,并结合教材中希腊英雄海上历险的故事,分析讨论荷马史诗有何艺术特点)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作品语言精练朴实,故事惊险神奇,人物形象生动,艺术魅力无穷,是欧洲第一部优秀文学作品,也是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直到今天,它成为电影电视取之不尽的题材。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根据《荷马史诗》改编的精彩影视片断。(播放《特洛伊》和《奥德赛》电影片断剪辑)
(教师过渡)古希腊不仅诞生了《荷马史诗》这样伟大的史诗,而且还是欧洲戏剧的故乡。古希腊戏剧分为悲剧和喜剧。《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悲剧的典范,我们一起去探究作品的艺术价值。(出示标题)
㈡《俄狄浦斯王》
(出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1、教材中哪些材料能说明公元前5世纪希腊戏剧非常繁荣呢?(指导学生从教材中的《古希腊剧场》图和“史海拾贝”中找出相关史实,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方法)
2、《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谁?作品讲了怎样的悲剧故事?(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剧情)
3、《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悲剧的典范,是古代史上欧洲文学的代表,其艺术特点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形成如下要点)
⑴作者通过严谨巧妙的布局,一环扣一环,以回顾和倒叙的方式,运用动机与效果相反的手法,逐步解开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的疑团,使故事形式完美,剧情曲折,引人入胜。
⑵俄狄浦斯王深知“弑父娶母”的命运不可抗拒,但他从未放弃与命运抗争的权利,说明他的正直与坚强。当他得知自己是弑父凶手时,选择的是一条活受罪的生存路径,这不仅显示了他对一生的渴望与生的勇气和毅力,也表明了他勇于担负起自己应当担负的责任。在被命运击倒的那一瞬间,俄狄浦斯王的精神力量使他高高立于山巅而不是匍匐在泥沼之中,他的生命因此具有震撼人心的永恒的价值与意义。
⑶作品以命运不可抗拒为结局,但俄狄浦斯王却谱写了一曲感人而悲壮的交响乐,他的尊严与精神将流传千古。我希望这种精神能给大家以力量,使我们能更加坦然地去面对人生中的困难、挫折,甚至不幸。
(教师过渡)领略了欧洲文学的艺术魅力之后,接下来我们把注视的目光投向亚洲的阿拉伯半岛,欣赏大家熟知的世界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出示标题)
三、《一千零一夜》
(展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1、《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大家知道其名字的由来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说明“天方”的由来)
2、你们都知道《一千零一夜》的哪些故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有哪些?(学生自由发言后,抽选2—3名学生讲故事,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3、《一千零一夜》主要讲述和反映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能反映出这么多地域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呢?(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作品中的故事从8世纪起不断得到丰富提炼,到16世纪定型。8世纪时,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因而作品的内容有源于古波斯、伊拉克、埃及等国的故事,也有源于印度、希腊等国的故事)
4、高尔基称《一千零一夜》为民间口头创作的“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为什么?请归纳这部作品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的原因。
(教师强调)《一千零一夜》中的各种故事都优美有趣,引人入胜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是世界文学的瑰宝。故事既歌颂了劳动人民纯朴善良的品质,又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在我们的一生中都提醒着我们在辨别假、恶、丑的同时,更应该学会去珍惜和实践真、善、美。
巩固新课:
(出示本课知识结构图,复习本课基本知识)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埃及人写在纸草上的象形文字和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居民刻在泥版上的楔形文字,领略了古代文字的美丽、精致和奇妙。知道了欧洲第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及古希腊的悲剧典范作品《俄狄浦斯王》。了解了深受世界各国喜爱的阿拉伯文学代表作品《一千零一夜》。让我们充分领略艺术魅力的同时,还使我们受到了智慧的启迪。
一、选一选:
1、中国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象形、指事、会事、形声等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下列文字中和甲骨文最相近的是 ( )
A、埃及象形文字 B、腓尼基文字 C、楔形文字 D、拉丁字母
2、古埃及文字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是 ( )
A、石碑 B、石柱 C、纸草 D、木头
3、“阿里,阿里,阿里巴巴……”这首歌中的阿里巴巴是中国儿童非常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及他的故事出自 ( )
A、《荷马史诗》 B、《伊利亚特》 C、《天方夜谭》 D、《马可·波罗游记》
4、在古代世界中,由两河流域居民创造使用的文字是 ( )
A、甲骨文 B、象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楔形文字
二、心得与疑问:
学习了古代的文字与文学,给你带来了哪些启迪与感受?将心得与疑问写一写,与同学、老师交流分享。
结束语:
古代的这些文字与文学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吸收,充分享受其艺术魅力和给我们带来的智慧的启迪,让我们受益终身吧!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
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从而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读
1.18世纪中期,_______国商品越来越多的销往海外, ___________的生产供不应求。
2.在_______部门,人们首先发明了一种叫________的织布工具,加快了织布速度。18世纪_______年代,织布工___________发明了一种称为____________的手摇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3.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 __________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后来其它如冶金、采矿等部门也发明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为__________。
4.英国机械师__________借鉴前人的成果,改进了_______。_______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________部门使用,受到广泛的欢迎。人类进入“_______ ”。
5.______国人首先制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________,随后,英国机械师________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 ________年,这列“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6._______世纪上半期,英国___________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后_______国、_______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7.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___________最终战胜了___________,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逐步确立起对_______的统治,世界形成了________先进、_______落后的局面。
(二)合作探究
1、分析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2、工业革命对英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中国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如果当时珍妮机出现在中国,情况会怎样,为什么?
(三)达标检测
1.珍妮机的功能是
A.纺纱机器 B.织布机器
C.动力机器 D.交通机器
2.对工业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各方面的发明都从英国开始B.是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飞跃
C.在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100多年D. 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
3.英国工业革命能顺利进行的前提是
A. 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B. 英国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C.英国资产阶级取得了国家政权D.英国资源丰富、海外市场扩大
4. 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其动力是
A.蒸汽 B.人力
C.水力 D.自然力
5.工业革命中具有划时代的发明是
A. 珍妮机的发明 B. 火车的发明
C. 蒸汽机的改进 D. 汽船的发明
6.“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这一历史性的变革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人文主义兴起
C.向东方掠夺原料 D.工业革命扩展
7. 19世纪中期,俄国沙皇要到英国考察他不能做的交通工具是
A.汽船 B.火车
C.马车 D.飞机
8.对右图现象分析最恰当的是
A.英国棉花加工大副增长B.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C.英国种植业发达D.因为交通运输业发达
9. 读下列材料
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等动力机械取代人力等,提高了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生产效率。1820—1890年,英国七十年间的生产总量增加了 60倍,人口增加了3倍,人均产值增加 13倍。一个劳动力年平均工作时间从3000小时减至不到1700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人均寿命从35岁增至79岁。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中由177O年的45%降至1841年的22%,1901年再降至6%;工业相应地从24%上升到34%和60%。根据材料,结有关知识回答:
①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工业革命对其他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有何影响?
③工业革命对亚洲地区有什么影响?
④综上所述略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1.“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该拿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A.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钢铁时代 D.网络时代
2.17世纪40年代,18世纪60年代,英国先后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事件,请说出这两个重大事件是什么?对英国本身及世界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
收获:
困惑:
(五)布置作业
(六)学后反思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金字塔的建筑历史,认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造能力,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相关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资料。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教学难点: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教学过程
同学们请看的图片,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他们是古代埃及早期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成就,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他们分别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诞生于亚非大河流域的人类早期文明。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7页到第8页有关埃及的内容,了解埃及文明的特点。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从课本中能获得哪些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埃及文明的出现与尼罗河有关,尼罗河蜿蜒北流,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了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埃及是金字塔的国度,埃及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问题一: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问题二: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
[学生讨论]……
(讨论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最后选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作最后)
[教师讲述]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在东非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古埃及人的活动范围,南起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了条件。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因此,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儿女。
金字塔建筑群,散布在尼罗河下游两岸的基萨和萨卡拉一带,位于开罗以南十多千米,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80座。其中以第四王朝第二代国王(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规模最大。金字塔约用巨石230万块砌成,平均每块重约2.5吨。塔底占地约52900平方米。绕大金字塔一周,约有一千米。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比胡夫的大金字塔低8米。建筑金字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据说建筑胡夫的金字塔,就有10万人头顶烈日在监工的皮鞭之下劳动,整个工程历时30年。本课引言中选用的插图《狮身人面像》是埃及的著名建筑。狮身人面像希腊人称它为“斯芬克斯”,它是古代埃及国王威严的象征。其目的也在于使人们相信,国王凌驾一切的权威是永世不可动摇的,妄图以此震慑人民的心灵,维护奴隶主专政。在埃及吉萨附近哈佛拉金字塔旁的一座狮身人面像是最著名的。石像的面部是按哈佛拉的相貌塑造的,它面向东方,高达20米,长73米,加上被埋没的前爪,全长70多米,一只耳朵就有2米长,下额的胡须长达6米,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用建筑金字塔时留下的一块天然巨石雕成的。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破坏了雕像的面部,鼻子崩落,眉目模糊,形成一种奇特的“笑容”。每当风沙弥漫、日影昏暗的时候,出现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
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传统的说法,特别是史书(希罗多德的著作)的记载,都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埃及人是如何用原始的工具将一人来高、两吨半重的巨石从山上凿出?又是如何将巨石从几英里甚至几十英里外运来,再吊上甚至高达一百多米的塔顶?对于这些问题,无人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一些学者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就是金字塔。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推断金字塔并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人所为。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教师]古埃及的国王(法老)们不仅仅满足于生前统治着人世,而且幻想死后复活成神,仍是阴间的统治者,永远庇护着他的子孙后代。根据埃及的神话传说,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因此,他们把尸体挖去内脏,浸以盐水等防腐剂,填以香料,然后用麻布裹紧。这种可以保存很久很久的尸体叫做“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是他们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这便是每个国王继位后就着手为自己建筑陵墓的宗教方面的原因。金字塔是人
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在大河流域的文明,除了埃及文明以外,还有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教师讲解](结合课本地图或教学挂图,讲清“新月沃地”的概念含义)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土地肥沃,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在沃地东部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希腊人称这一地区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这里的河水定期泛滥,时常带来灾害,但水退后留下的淤泥有利于农业生产。
[教师提问]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都在大河流域,河水的泛滥都给当地留下了肥沃的土地,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教师引导]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从中可以找出大河流域人类文明产生的共同规律。
[教师讲述]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在沃地东部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希腊人称这一地区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大致以今日的巴格达城为界线,分为南北两部分。它的北部为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也划分为两部分,以尼布尔(今努法尔)为界线,它的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南部的主要居民,公元前5000年左右,他们结成氏族公社,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绵羊、猪、牛、驴等牲畜。公元前3000年左右起,苏美尔人先后建立起一些奴隶制城邦,著名的有拉格什、乌尔等。苏美尔城邦出现后不久,在它的北面从叙利亚草原迁来的一支游牧部落阿卡德人,也建立阿卡德等奴隶制城邦。在以后几百年时间里,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不断打仗,两河流域南部时而统一,时而分裂,直到汉谟拉比时,古巴比伦才统一两河流域。
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进行发掘工作。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将三块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碑。
这块石碑高2.25米,底部圆周1.9米,顶部圆周1.65米。在石碑上半段那幅精致的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恭敬地站在他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一把象征帝王权力标志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整个浮雕画面庄严而稳重,表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石碑的下半段,刻着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其中有少数文字已被磨光。
这个石碑就是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它把我们带到了近4000年前的古巴比伦社会。
西亚的城邦往往为了争夺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权而战,而各个城邦有各自不同的强大时期,因此也都先后统治过这一地区。巴比伦控制该地区是在其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期(公元前1792~前1750年)。
因为臣民们相互之间常常因观点不同而发生冲突,于是汉谟拉比就制定了一套全体人民都必须遵从的法律。这是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之一。
汉谟拉比法典有282条法律条款,包括刑事法及有关占有奴隶、结婚和离婚、偿还债务和支付工资等方面的法律。一些法律听起来还很合理,如第233条规定:“倘若一个建筑者建造一幢房子……而工程不完善……这一工程应由该建筑者本人出资修缮。”
刑罚是严厉的。一条法律规定:“倘若一个人挖出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同样挖出其眼。”但是挖出奴隶的眼睛就不会处罚得这么重,只需支付一定的罚金即可。
汉谟拉比的雕像。在颁布法典的同时,他还建立了一个巴比伦宗教,来代替多神崇拜。汉谟拉比法典雕刻在一块石碑或者说是石柱上。顶部是汉谟拉比与巴比伦的正义之神沙玛什的雕像。
[教师引导]现在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中的小字材料,然后根据法典的部分条款讨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看,它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教师过渡]在学习完两河流域的历史后,我们来看一下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教师讲解](结合课本上古代印度的地图讲解)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兴起了许多城市,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本书中选用的插图就是该城遗址)。古代印度文明在历史上称为“印度河文明”,因这明最早发现于哈拉帕,也称“哈拉帕文明”。顾名思义这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位于南亚次大陆核心地区的西北边陲,所以很多文化遗址今天已不在印度境内,而在巴基斯坦境内。但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的文明是同源的。在1925年以前,人们只知道印度历史上的雅利安人和吠陀文明,以为它就是印度最古老的文明,可是,历史学家们也知道雅利安人是外来的,那么,在雅利安人之前,印度这块土地的主人又是谁呢?历史学家们
百思不得其解。1925年,考古学家宣布,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巨大的城市遗址,其文化大约兴起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000年代中后期进入繁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这里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家。不久,考古也证实,这些散落各地的古代印度奴隶制国家大约最晚于公元前1750年后不久就结束了,这就把印度的文明史提前了0年。此后,考古学家又在印度河中下游和西部沿海发现了大小城镇遗址余处,其范围从西边的伊朗边境至东边今天印度的德里,从喜马拉雅山麓到南部的阿拉伯海,总面积达130万平方千米。到目前为止,这一古代文明的代表性遗址就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前者位于今天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印度河主要支流拉维河东岸,后者位于今天巴基斯坦信德省拉尔长纳县境内的印度河畔。此外,还有一些小遗址,如卡利班根、洛塔尔、苏尔戈德,都在今天的印度境内。考古发现,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座城市布局整齐,主要街道宽达10米,分别向东西和南北整齐排列,房间一般用砖砌成,既有简陋的小屋,也有设计精美的宫殿,这些情况反映了明显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目的主要内容“种姓制度”。请大家先把课本上的看一看,在中间找出一些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之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成四个等级。四个等级不是造物主用不同方式创造出来的。
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个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给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教师讲解]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雅利安人一支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称为印度—雅利安人,这就是一印度古代文献中所称的雅利安人;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印度—雅利安人的一些部落开始向国家过渡。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南印度有20多个小国,这就是印度历史上的“十六国时代”,又称列国时代。在印度—雅利安人扩张过程中,当地居民或被征服,或被赶走,他们成为古代印度次大陆的主要居民。雅利安人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颜色、品质。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也不同。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地位最高。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政权与军权。以上两个高级等级占有大量生产资料,靠剥削为生,构成统治阶级。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业、手工业者和商人,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是指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居民,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第三、四等级构成被统治阶级。各个等级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贵贱分明,甚至不能共食、共住。久而久之,下层等级愈演愈繁,出现贱民,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他们最受鄙视。首陀罗和贱民被压在印度社会最底层,受到统治阶级的折磨、压制和剥削。
从理论上维护种姓制度的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它由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演变而来。它把印度最古老的宗教作品和文学作品《吠陀》作为经典。它信奉多神,不设庙宇,不崇拜偶像,但规定了烦琐的祭神仪式,从私人生活到国王即位,都要祭神。它为了维护反动的等级制度,引用《吠陀》中的神话传说,造物神“梵天”用口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还大肆宣扬轮回说,凡循规蹈矩、安分守己者,来生可升为较高等级,否则,则降为较低等级。它假托梵天的儿子摩奴制定一部法典,即《摩奴法典》,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法典规定婆罗门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而首陀罗不能积累私人财产。首陀罗如果评论婆罗门的品行,就要用沸油灌入他的嘴里和耳朵里。杀死婆罗门的人应处以最痛苦的死刑。高等级杀死首陀罗,可用牲畜抵偿或简单净一次身就行了。在佛教广泛传播期间,婆罗门教衰落。到了8世纪,经过改头换面的婆罗门教在印度重新得势,易名为印度教。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出现的概况、氏族社会形
成的原因及特点、原始社会的解体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
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
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二、教学重点 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让学生阅读导言中的故事。问保守势力为什么要谩骂、攻击达尔文、赫胥黎? 因为后者的观点违背了他们一直信奉的上帝造人说。
在漫长的古代,人们一直坚信人是由神创造的,让学生例举东西方神创造人的传说。 亚当和夏娃的传说 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达尔文、赫胥黎他们认为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呢?由古猿进化而来
自学:
1、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
2、古猿是今天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它是怎样进化成人的呢?
森林古猿
3、“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
4、世界主要有哪三大人种?人种差异出现于何时?人种差异出现的原因?
5、最初的人类社会被称为什么社会?能说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社会?人类至今已经历了哪些社会?
(三)讲解:第一阶段:“树猿” 时代:20xx万年至500万年前, 化石产地:欧洲、亚洲、非洲 大小:体长约60厘米体型像黑猩猩,它可以四足行走,也可以两足行走,爬树、吃果实
第二阶段:“正在形成中的人”——非洲南方古猿
非洲南方古猿——“露西”
特征: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不能进行真正的劳动,属于从猿 到人的过渡阶段,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第三阶段:“完全形成的人” 坦桑尼亚“能人”
特征:直立行走,能制造工具,进行真正的劳动,已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是“完全形成的人”。
思考:
1、在从古猿向人进化过程中决定意义的一步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直立行走。(人类出现的标志是直立行走)因为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用于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而能够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直立行走促进了脑的发育。(南方古猿露西脑容量约400毫升,与古猿相近、 早期猿人“能人”脑容量约800毫升 、 晚期猿人北京人脑容量约1043毫升 、 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1500毫升左右)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能够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
人和动物分属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结果,而劳动离不开工具,不管是石器、还是现代机器,这些工具是人类制造并使用的。而动物是不会制造工具,最多会使用天然工具。如一种海狸用石块敲碎贝壳,猩猩用树枝钓白蚁吃等。
3、南方古猿是人吗?人类什么时候形成?
是直立行走。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正是南方古猿出现的时期。
4、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启发思维:什么促使其直立行走,要生存,就要劳动来获取食物)
生产劳动。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要用手,促使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劳动要使用工具,由使用天然工具到制造工具。
小结:人类由非洲南方古猿发展而来,生产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因为劳动促使手脚分工,开始直立行走,进而促进脑的发育;劳动的需要,开始制造工具并进行生产劳动,人类形成了(指完全形成的人),因为能够制造工具和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运用:探究动脑筋——火的使用体现人类形成后改造自然的能力。如钻木取火,体现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生产劳动。所以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如火可以作为武器,也可提供熟食,增强人的体质,但不具有决定意义。
(结合书本两幅头像感受人类的进化) 我们现代人属于哪个阶段?
今天的人类依然在进化,但及其缓慢,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想象未来人类进化的形象?(外星人)
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差异显现出来。
(现代人属于晚期智人。热带的黑人、温带的黄种人、寒带的白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辨析现代社会有人宣言“种族优越论”,“白种人是秀的种族”观点。能举例。
第二大问题:氏族社会的产生?
1、人是社会的动物,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区别于大自然)
2、原始人类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结合书本介绍他们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
3、人类第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什么?(联系现代基本社会组织即社会细胞是家庭。氏族出现于晚期智人阶段,氏族是按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稳定的社会集团,如一对父母生下的子女及孙辈等就构成有血缘关系的稳定的社会集团,联系中国古代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盟战胜蚩尤部落的传说)
氏族先后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段?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什么不同点和共同点?4、探究氏族是怎样产生的?或如何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氏族的出现?
生产力发展: 旧石器时代——采集狩猎经济——妇女占主导地位; 新石器时代——农业、畜牧业经济——男子占主导地位;
社会的进步:主要指婚姻关系的变化。 族内群婚——族外群婚
氏族产生的过程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什么规律?社会的进步:主要指婚姻关系的变化。 族内群婚——族外群婚
氏族产生的过程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什么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5、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
实行族外群婚,能避免近亲结婚对人体质的危害;
氏族以血缘为纽带,能增强凝聚力,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6、说说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围绕氏族社会的产生,我们主要了解了什么是氏族?氏族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氏族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明白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三大问题:原始社会的解体?
1、讨论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出现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和奴隶制——出现了统治阶级和统治机构等——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2、与氏族组织相比,国家有哪些不同特征?
3、你认为与奴隶社会相比,原始社会有哪些优点?公有制,天下为公;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4、你认为残暴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的进步还是倒退?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和课程标准,设计相关问题,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五)堂清 ; 题略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5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艺复兴的概况(时间、核心思想、实质),知道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及他们的作品。
2、知道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四位航海家的主要事迹。
能力目标
3、认识文艺复兴运动与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社会所起的作用。
情感目标
4、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更应让学生挖掘其实质新航的开辟是一次殖民掠夺。
二、重点、难点:
1、文艺复兴的实质、内容和意义
2 、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社会所起的作用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读课本69——74页,完成下列知识结构)
(二)探究题目(自学后小组讨论疑难)
1、分析:文艺复兴是不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其实质是什么?
2、评价哥伦布。
3、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的共同原因和共同作用?
(三)达标检测
1.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
A .14世纪 B. 15世纪 C. 13世纪 D .16世纪
2.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是
A .达尔文 B. 但丁 C. 彼特拉克 D. 伽利略
3、达·芬奇的最大成就表现于
A.书法 B.戏剧 C.绘画 D.雕塑
4.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
A.麦哲伦 B.迪亚士 C.哥伦布 D. 达·伽马
5.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B.教会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控制
C.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 D.新航路的开辟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一次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1)“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什么运动?这一变革性质怎样?
(2)请举出这一变革中出现的文化名人(至少三个)。
(3)谈谈你从这一变革时期的文化名人身上学到什么?
7.阅读新航路开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 。他最终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
(2)在图上用红笔画出哥伦布的航线。
(3)新航路开辟有何意义?
(4)比较哥伦布航海与郑和下西洋有什么不同?
1.恩格斯认为"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这句话的含义是指文艺复兴没有
A.把古代文化全部复兴 B.将古代文化发扬光大
C.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D.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2.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他多才多艺,在艺术和科学领域都有杰出贡献,是一位百科全书的人物、其著名的绘画代表作品是
A.《大卫》 B.《蒙娜丽莎》 C.《掷铁饼者》 D.《西斯廷圣母》
(四)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五)布置作业
(六)学后反思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6
知识目标
1、记住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最著名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
能力目标
2、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点,培养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情感目标
3、通过学习认识: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古罗马共和国繁荣的表现、古罗马帝国的建立。
2、难点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特点。
学习过程:
一、阅读全文,构建知识网络
二、自主探究
一)雅典城邦的建立
1、结合《古代希腊》地图,介绍一下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
2、爱琴文明包括( )文明和( )
3、结合《古代希腊》地图,说出古代希腊最重要的城邦有哪两个?
4、联系地理环境,谈谈雅典城邦的特点。
5、( )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这主要表现在( )繁荣,( )昌盛,( )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三、 合作探究:
(1)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 ?
(2)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3)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制民主政治?这是不是真正的民主?为什么?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奥运会的发源地是( )
A、希腊 B、罗马 C、印度 D、埃及
2、雅典全盛时期,中国正处于( )
A、商朝 B、西周 C、战国 D、秦朝
3、下列对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峰时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文化发达 B、 经济繁荣 C、教育兴盛 D、全体居民有权参与
4、古罗马城在当时世界上是个规模大的城市,下列哪个城市是与它同时的( )
A、汉朝长安 B、唐朝长安 C、美国华盛顿 D、日本东京
5“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他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他的民主制度”的建立者是( )
A、汉莫拉比 B、凯撒 C、伯利克里 D、屋大维
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1)罗马军队征服意大利半岛 (2)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霸主 (3)斯巴克起义
(4)罗马帝国建立
A、(1)(2)(3)(4) B、(2)(1)(4)(3) C、(2)(1)(3)(4) D、(2)(3) (1) (4)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当时帝国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不仅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防。帝国同北欧、印度和中国等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在罗马深受欢迎。”
请回答:
(1) 材料中“帝国”指哪一个国家?
(2) 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哪个朝代?两国间贸易通道叫什么?该国与中国直接交往的最早记录是什么?
(3)说出与材料相关的一句著名的罗马谚语。
2、(1)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470年,当时的执政长官是谁?
(2)如果你是成年男性公民,你将享有哪些权利?
(4)如果你是妇女、奴隶或外邦人,是否享有同样的权利?
(5)给你选择,你愿意生活在当时的雅典还是斯巴达?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收获
困惑
五、布置作业
六、学后反思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7
第3课 欧洲文明的起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 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 爱琴文明的兴起 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伯里克利当政时的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出现 布匿战争与罗马的扩张 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①通过识读《爱琴文明》、《古代希腊》、《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等图,增强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②通过讨论“你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布匿战争对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有何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③通过解答课后的畅想天地题“古代希腊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有何不同”,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在“爱琴文明”一目的教学中,采取自学辅导法。首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识读地图,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②在“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两目的学习中,注重探究式学习。首先鼓励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课堂讲述雅典伯里克利当政时的故事、布匿战争的故事,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从而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探讨扩张战争对罗马共和国兴衰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爱琴文明”一目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使学生领略古希腊爱琴文明的深厚底蕴,从而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②在“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的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伯里克利执政时雅典的奴隶民主政治达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但伯里克利毕竟是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对奴隶的专政。
③通过“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明白罗马先有共和国后有帝国这一史实,从而感悟到历史的发展;另一方面认识到在奴隶社会,奴隶起义是打击奴隶主统治、推动奴隶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重点难点
重点:伯里克利执政时雅典的奴隶民主政治
难点:布匿战争和罗马共和国兴衰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古代亚非文明是在哪些地区发生的?分别产生了哪些文明古国?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与古代亚非文明不同的是,它的发现问题不是在大河流域,而是以海洋为中心。
新课教学
一、爱琴文明
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岸,位于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
2.爱琴文明
提问:①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是怎样的?它以什么海洋为中心?②爱琴文明的起止时期、先后的中心分别是什么?③爱琴文明为什么先以克里特岛为中心?④说一说爱琴文明创造了哪些灿烂的文化?
指出:公元前20xx年左右的爱琴文明,是希腊的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公元前12世纪衰落,历时约800年。古希腊爱琴文明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是古代希腊人辛勤创作的结晶,更是希腊奴隶们辛劳的见证。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1.雅典的繁荣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希腊最著名的城邦。工商业发达,是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
学生思考:①雅典是什么阶级专政的城邦?②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改革后的雅典社会是否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呢?③雅典为什么在希腊各城邦中居于领导地位?
指出:梭伦改革只是雅典民主政治众多发展里程碑中的一个,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当属伯里克利当政时。伯里克利当政时,雅典处于全盛时期。
2.伯里克利当政时的民主政治
学生讨论:你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
归纳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伯里克利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奴隶主的民主。但是伯里克利毕竟是奴隶阶级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对奴隶的专政。
当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时,在意大利半岛也出现了一个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建立
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
思考:①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机构如何设置?它属于什么政体形式?②罗马何时称霸地中海?它是怎样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的?
2.“布匿战争”
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战争。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思考:布匿战争对罗马共和国有何影响?
布匿战争给罗马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后果:一方面它导致罗马奴隶制经济的高度繁荣,使罗马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达到极盛;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小农破产、公民兵役制的瓦解、社会道德风尚败坏沦落,从而为罗马共和国的衰亡埋下了隐患。
3.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4.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各项大权,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指出:无论是罗马共和国还是罗马帝国都是奴隶主专政的国家,都是奴隶主阶级掌握政权,对奴隶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的社会。
小结巩固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爱琴文明是希腊的早期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罗马共和国经过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从而也使国内的危机爆发,共和国衰落,进入帝国时代。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著名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2.能力培养:通过本课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鉴赏世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能力;指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见闻,领略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去欣赏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以及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进一步树立为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繁荣祖国的文学艺术做出积极贡献的远大理想。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荷马史诗》、《天方夜谭》、阿基米德及主要贡献、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教学难点:世界古代东西方建筑的主要特点。
三、讲授新课
本课的主题还是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记录着古代人类生活的两种文字和三大宗教,这一课我们要了解的是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及其重大发现、色彩斑斓的文学与戏剧、风格独特的著名建筑。”
一、文学与戏剧
许多古希腊神话中,《荷马史诗》非常突出,它是欧洲最重要的长篇文学作品,全篇有27000行诗句。为什么要叫荷马史诗?相传这史诗是一位瞎了眼睛的诗人荷马创作的。实际上是经过几百年口头相传到盲诗人荷马,最后整理定型。是神话,为什么叫史诗?因为《荷马史诗》虽然叙述很多神话,但内容有反映公元前11世纪—9世纪希腊氏族公社末期的历史传说。即使神话,其间也有被奉为神的英雄的故事。也就是说古希腊神话,随着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神话中传说的成分大大增加了。它是后世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希腊社会重要的文字材料。《荷马史诗》的具体内容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叙事诗。描写的都是迈锡尼文明末期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在今土耳其西北查纳卡累省)的故事。《伊利亚特》意思是“伊利昂”的故事,伊利昂是古希腊人对特洛伊的称呼。这篇史诗描写了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第十个年头的情景。《奥德赛》意思是奥德赛的故事。描写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足智多谋的希腊英雄、伊大卡(在爱奥尼亚群岛)国王奥德赛回乡途中,历险十年,最后和忠贞的妻于团聚的故事。《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古代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悲剧和喜剧作家,《俄底浦斯王》就是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学生只要识记索福克勒斯及代表作品就可以了。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不少学生可能读过其中的篇目。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请学生讲一讲这两个名篇所叙述的故事。《天方夜谭》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显示了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是阿拉伯人民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至今还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二、杰出的科学家
古代希腊人最爱好思考和探索,科技上有着巨大的成就,阿基米德就是众多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后世的科学家们誉为“科学之神”。特别是他一生献身科学,忠于祖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导入框”介绍的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生动有趣的过程。科学需要探索,探索离不开思考,善于思考是阿基米德成为一位杰出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这种优秀品质是当代中学生应当学习、继承和发扬的。阿基米德的重大发现是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或多或少会对反映这两个定律的物理现象有所了解和感知,做必要的讲解。教材小字介绍了阿基米德遇难的事件和古代希腊另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亚历士多德,可由学生自己阅读。
三、著名建筑
东方著名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西方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设问:“这两个著名建筑的最突出特点和重要的相同点是什么呢?”,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观察进行比较归纳,相互间可以展开探讨和交流。巴黎圣母院最突出的特点为“高而尖”,麦加大清真寺最突出的特点是“大而高”,而它们重要的相同点则都是宗教圣地。建筑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建筑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及其观念的变迁。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采取合作的形式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相关的图片、故事、文字、FLASH动画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充分展现历史,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通过辩论题的设置,调动学生在课外搜集、整理、归纳资料,学会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品质。
(2)通过讲述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然后进行发明创造的事实,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的道理,进而培养学生努力奋斗、积极探索的精神品质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
猜谜语导入出示谜语,学生猜。教师总结:电灯和电话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从此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 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铃,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
自主合作学习本课基本内容一、学生阅读全篇,自己在书上圈点勾画出答案,之后小组合作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
2. 新能源:--------- 和-----------
3. 电力技术方面领先国家:------和-------
4.时代特征:
5.由于------与--------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日益广泛应用。
6. 主要标志 :———和 ———的广泛应用.
7.期间的重要发明与发明者及其影响?
8.启示?
二、学生展示答案,师生集体订正。
探究“电力是广泛被应用的”电力是怎样被广泛应用的?
1、学生们看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视频
2、教师介绍: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而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得以广泛应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早期的发电机存在许多的缺点,到70年代发电机才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为取代蒸汽的新能源。
3、比较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哪些优点?
了解电力广泛应用后,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1、80年代,随着远距离输电方法的试验成功,电力被广泛应用。
了解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
生产上: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原有的传统工业如冶金、造船、机械制造以及交通运输业、电讯等部门技术不断革新。
生活上:家用电器走进千家万户。
2、学生七嘴八舌话电器。
3、重点掌握:四种发明及发明者
爱迪生——电灯 本茨——汽车和内燃机 莱特兄弟——飞机
4、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机器。
学生看视频,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5、故事会
学生讲述:爱迪生、本茨、莱特兄弟的故事?
6、结合故事谈感悟.
辩论:汽车工业的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害播放幻灯片:汽车的演变
分组辩论
男生一组为反方,选出代表发言;女生一组为正方,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太好了,说得都有道理,那么怎么办呢?谁能帮帮老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有利有弊,我们要趋利避害。
识记知识点以表格的形式识记两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
领先国家
主要标志
重要发明
时代特征
总结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飞跃发展,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从而加速了一战的爆发。
巩固练习
1.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化”首先开始于( )
A.棉纺织业 B.制呢业 C.交通运输业 D.采矿冶金业
2.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电力的火花”把人类带入到 (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时代 D.信息时代
3.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爱迪生点燃世界”的创造是 ( )
A.改良蒸汽机 B.研制汽车 C.发明白炽灯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4.某天早晨,小程看到母亲的留言条,上面写着:“程程:妈妈已经在前往北京的飞机上了。你爸爸来电话说,他发了一些照片到你的电子信箱里,打开看看?今天,你奶奶坐汽车从老家过来,大约10点半到,记得去接站哟。书房台灯的灯泡坏了,买只新的换上。”从留言条看,这个家庭享受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包( )
A.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9世纪70年代在电力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国家是( )
A、美国和英国 B、美国和德国 C、英国和法国 D、英国和德国比一比谁说得快
1、蒸汽机改良者--------
2.珍妮的发明者--------
3.火车机车机的发明者--------
4.灯泡的发明者-----
5.飞机的发明者-----
6.汽车的发明者-----
7.汽车和飞机的动力机------
作业继续巩固本课新知。
完成练习册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0
一、教学目的
知识和能力: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完全形成的人”;猿人和智人;人种;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过程和方法:
1.在教帅的帮助下,要求正确认识到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价问题。
2.通过对本课的阅读和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人类出现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
2.通过人种的出现是由于自然和历史条件形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之间是互相平等的。
3.通过对氏族、国家的产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也不断向前发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氏族社会、国家的产生
难点: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
三、课堂教学环节
(一)导入
人类的历史是从人类的出现开始的。那么人类是怎样起源、发展,不同的人种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最初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国家又是怎样产生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人类历史的开端,共同去追寻早期人类生活的足迹吧!
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比如说中国古代最的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其他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圣经》里的“上帝造人说”等等。但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传说和想象。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迹或遗址来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那么,人类究竟怎样出现的呢?
(一)人类的出现
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是通过劳动和自然进化从类人猿发展而来的,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最初的人类被称为“完全形成的人”。
地史学家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成五大阶段,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太古代和元古代已经出现了极低等的菌藻类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当中。古生代出现了鱼类、上陆的爬行动物。中生代是恐龙的世纪,还出现了最早的哺乳动物。新生代后期出现了古猿和人类。
1.“完全形成的人”
现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生活在哪儿?“完全形成的人”又分为哪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古人类有哪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
2.人种的差异
现代人种何时出现?世界上的人类有哪些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由于体型、肤色等外部形态的差异,人类学家把人类分成了这三大人种。黄种人又叫蒙古利亚人种,如中国人、印地安人等;白种人又叫欧罗巴人种;黑种人又叫尼格罗人种。
人种的差异是长时期不同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各人种之间只是在体质的外部形态,如体型、鼻型、眼型、发型、肤色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基本生理解剖特点和智力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那种认为人种有优劣高下之分的观点是反科学的,是别有目的的。当人类出现的时候,人类历史也就开始了。
(二) 氏族社会
以学生自学、教师引导提问的方式进行。在教师帮助下,师生共同归纳要点。集体生活,但居无定所到定居,形成氏族、部落。
1.母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出现)
2.父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分离,出现手工业和商品生产) 人类早期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群居阶段逐渐进入氏族社会时期。氏族指的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依靠集体的力量同大自然作斗争。为什么最早出现的氏族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由于那时男子打猎,工具简陋,不能经常获得东西,更不能获得很多东西来,充分保障全氏族成员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成为比打猎更可靠和经常的生活资料来源。而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都是妇女的工作。由于妇女的劳动能保证全氏族的生活,妇女在氏族里就居于领导地位。再加上当时的婚姻情况使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所以最先出
现的氏族是母系氏族社会。那么父系氏族社会又是怎样出现的?有什么特点?
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革新,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适合男子的犁耕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男子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取代了妇女,占据了支配地位。男女经济地位的变化导致彼此社会地位的变化,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的发展,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社会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奴隶社会是人类历第一个阶级社会。
四、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思考题
五、教后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出现的概况、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原始社会的解体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 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学情分析
1、九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部分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理清知识脉络,由浅入深,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
教学过程
导入
请学生阅读导言中的故事。问保守势力为什么要谩骂、攻击达尔文、赫胥黎?
因为后者的观点违背了他们一直信奉的上帝 造人说。
在漫长的古代,人们一直坚信人是由神创造的,让学生例举东西方神创造人的传说。
亚当和夏娃的传说 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
达尔文、赫胥黎他们认为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呢?由古猿进化而来。
讲授
(二)讲授新课:
〖第一大问题〗: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
古猿想象图
1、古猿是今天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它是怎样进化成人的呢?看图示
第一个阶段:猿类
森林古猿
时代:20xx万年至500万年前
化石产地:欧洲、亚洲、非洲
大小:体长约60厘米 ,体型像黑猩猩,它可以四足行走,也可以两足行走,爬树、吃果实。
第二阶段:“正在形成中的人”——非洲南方古猿
非洲南方古猿——“露西”
特征: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不能进行真正的劳动,属于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第三阶段:“完全形成的人”
坦桑尼亚“能人”
特征:直立行走,能制造工具,进行真正的劳动,已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是“完全形成的人”。
思考:在从古猿向人进化过程中决定意义的一步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直立行走。(人类出现的标志是直立行走)因为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用于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而能够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直立行走促进了脑的发育。(南方古猿露西脑容量约400毫升,与古猿相近 、 早期猿人“能人”脑容量约800毫升 、 晚期猿人北京人脑容量约1043毫升 、 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能够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
人和动物分属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结果,而劳动离不开工具,不管是石器、还是现代机器,这些工具是人类制造并使用的。而动物是不会制造工具,最多会使用天然工具。如一种海狸用石块敲碎贝壳,猩猩用树枝钓白蚁吃等。
南方古猿是人吗?人类什么时候形成?
是人,是“正在形成中的人”,虽不会制造工具,但能直立行走,而人类出现的标志是直立行走。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正是南方古猿出现的时期。
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启发思维:什么促使其直立行走,要生存,就要劳动来获取食物)
生产劳动。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要用手,促使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劳动要使用工具,由使用天然工具到制造工具。
小结:人类由非洲南方古猿发展而来,生产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因为劳动促使手脚分工,开始直立行走,进而促进脑的发育;劳动的需要,开始制造工具并进行生产劳动,人类形成了(指完全形成的人),因为能够制造工具和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运用:探究动脑筋——火的使用体现人类形成后改造自然 如钻木取火,体现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生产劳动。所以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如火可以作为武器,也可提供熟食,增强人的体质,但不具有决定意义。
3、“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结合书本两幅头像感受人类的进化) 我们现代人属于哪个阶段?
今天的人类依然在进化,但及其缓慢,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想象未来人类进化的形象?(外星人)
4、世界主要有哪三大人种?人种差异出现于何时?人种差异出现的原因?
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差异显现出来。
(现代人属于晚期智人。热带的黑人、温带的黄种人、寒带的白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辨析现代社会有人宣言“种族优越论”,“白种人是最优秀的种族”观点。
〖第二大问题〗:氏族社会的产生?
1、人是社会的动物,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区别于大自然)
最初的人类社会被称为什么社会?能说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社会?人类至今已经历了哪些社会?
2、原始人类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结合书本介绍他们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
3、人类第一个正系的稳定的社会集团,联系中国古代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盟战胜蚩尤部落的传说)
氏族先后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段?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什么不同点和共同点?
4、探究氏族是怎样产生的?或如何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氏族的出现?
生产力发展:
旧石器时代——采集狩猎经济——妇女占主导地位;
新石器时代——农业、畜牧业经济——男子占主导地位
社会的进步:主要指婚姻关系的变化。
族内群婚——族外群婚
氏族产生的过程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什么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5、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
实行族外群婚,能避免近亲结婚对人体质的危害;
氏族以血缘为纽带,能增强凝聚力,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6、说说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围绕氏族社会的产生,我们主要了解了什么是氏族?氏族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氏族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明白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三大问题〗:原始社会的解体?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出现剩 余产品——出现私有制和奴隶制——出现了统治阶级和统治机构等——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2、与氏族组织相比,国家有哪些不同特征?
3、你认为与奴隶社会相比,原始社会有哪些优点?公有制,天下为公;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4、你认为残暴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的进步还是倒退?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测试
测试:
1、促使古猿向热进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劳动 C、生产力发展 D、生产工具的进步
2、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 D、生活习俗不同
3、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相同点是( )
A、女子在经济中的地位 B、婚姻关系 C、商品生产已经出现 D、财产公有
4、人类形成的时间距今约( )
A、三四百万年 B、二三百万年 C、一二百万年 D、一万八千年
5、“没有劳动,就不会发生从猿到人的进化,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
1、B 2、A 3、D 4、A
5、集体生产和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促进头脑发育的前提。而头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所以,热爱劳动、肯动脑筋,才能保证人类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并且不断地发展完善起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