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精选5篇)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应收账款;业绩评价;内部控制
西方发达国家90%以上商业贸易通过商业信用方式进行结算,我国商业信用交易方式只占商业贸易交易额的20%左右。我国企业平均坏账率为5%~10%,应收账款拖欠期平均为90多天;美国企业的平均坏账率只有0.25%~0.5%,账款拖欠期平均只有7天。我国企业应收帐款占流动资金比重在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我国企业逾期应收帐款占应收账款总额的60%以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这一比例还不到10%。企业应收帐款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受业绩评价机制激励,应收账款存量居高不下。目前不少企业把应收账款的管理责任不适当向企业市场开发部门集中,一方面用劳动报酬与销售业绩挂钩的业绩考核办法激励市场部扩大销售;另一方面要求市场部承担回收账款的责任。其实,这种制度安排通常会产生严重的账款拖欠问题,原因是这两个目标存在利益冲突。市场部以销售业绩最大化为目标,而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企业利润最大化。一旦销售业绩与收款任务相冲突,市场部会为了保全业绩目标而牺牲收账目标。即使市场部不承担收账责任,受销售业绩驱动,市场部也会不断给信用部门施加压力,以期放宽信用标准。
2.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坏账风险有增无减。(1)风险意识不强,控制环境薄弱。相对于信用管理水平较高的银行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风险意识普遍淡薄,信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很多企业对应收账款风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常常认为账款拖欠是一种正常现象。事实上,客户拖欠账款对债权人企业造成的损失比坏帐损失还要大,企业不但要承担高额的资金占用成本,还会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这一点是不难证明的。(2)职责分工不当,应收账款风险较高。应收账款管理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需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信息管理、账龄控制等,这些工作不是一般销售人员所能胜任的。企业安排销售人员负责收款,还会导致另一严重后果,就是销售人员具有接触现金的机会。销售职能与收款职能相结合,将会使企业随巨大的现金流失风险。另外,一些企业由财务部承担收账责任,这一安排同样也不可取,原因在于财务部门不了解客户信用和交易状况,而且财务人员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3)控制理念落后,管理方法粗放。控制理念是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落后的控制理念必然在内部控制中有所反映,控制理念落后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控制流程模式落后。如应收账款管理从信用调查到商业交易完成的整个管理流程属于职能式,职责分工没有打破职能部门限制,各控制环节由不同的部门分管,在业务流程每一个关键环节的节点上决策都由各部门经理分别做出。职能式流程管理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1)各部门只关注自己或本部门工作,对其他部门掌握的信息漠不关心;(2)沟通协调困难,各执己见,都认为自己的决策正确;(3)更关注本部门的眼前利益,不是公司的长远利益。控制理念落后的另一表现是应收账款管理方法粗放。利用应收账款明细账管理应收账款是中国大多数企业通行的做法,人们对此习以为常,没有意识到该方法的局限性。一是应收账款明细账缺少客户信用方面的信息,无法判断应收账款是否超出客户信用期;二是从应收账款发生、开具发票、账务处理,到明细账最终形成,一般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导致应收账款明细账信息滞后;三是应收账款数据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到财务系统中,明细账信息不及时。
3.信息沟通不畅,客户信用管理不到位。应收账款管理实行职责分工后,内部控制能否取得效果,关键取决于各部门或岗位之间的沟通效果。因为职责分工导致控制被部门分割,会在各部门之间产生信息阻隔。如销售部门只关心销售扩张,财务部门只关心资金回收,没有一个部门能够和愿意全面掌握客户信息及应收账款形成和变化的全过程。客户信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定离不开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协作,如信用部门、市场部门及法律部和财务部门等,特别需要市场开发部给予信息支持。销售业绩考核指标只与单一的业务量挂钩,销售人员在开发市场时完全可回避客户信用,客户信用管理所需的信息得不到市场开发部门的有力支持。
二、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1.强化内部控制,规范应收账款管理工作。(1)以职责分工为基础,实施应收账款集成管理。由于应收账款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收账款管理流程复杂,需要信用、市场等多部门人员配合和参与,涉及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营销、公关等多学科知识,建议企业设置独立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配备称职的管理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专业化的管理。独立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可以越过各部门利益,拥有全局观念,其角色是风险信息沟通者和部门利益的协调者,它有助于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及时识别和管理应收账款风险。(2)完善控制活动,提高控制效果。标准的内部控制流程要求按岗位设置关键控制节点,而不是按部门设置控制节点,以克服部门利益,保证全局利益。按照这一要求,应收账款管理模式应当是矩阵式,即专门设置一职能部门或岗位管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管理的各个关键控制点与各岗位职能相对应。为了削弱部门利益的影响,各职能部门经理只能在应收账款反聩会议或沟通中发表应收账款管理意见,不能做出任何决策,应收账款的管理决策只能由应收账款经理做出。(3)加强信息与沟通,及时识别和应对风险。应收账款风险是指应收账款逾期和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信息与信息沟通对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信息沟通是内部控制的必然要求,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分工,分工之后,信息被分割,信息沟通出现障碍,建立决策能力能够跨部门的管理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2.创新管理方法,提升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应收账款风险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特征,如债务人通过破产重组等方式逃废债务等。因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并不断地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如定期召集部门主管以上人员例会,交换风险信息;通过具体的应收账款管理案例分析,交流和分享应收账款管理经验。又如引入应收账款危机管理方法,运用账龄分析技术锁定具有重大风险的应收账款,并确定应收账款风险程度(收回的可能性),进而选择相应的收账方法,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应收账款债权,减少坏账损失。
3完善业绩评价体系,正确引导销售行为。因为应收账款的风险产生于销售业务,所以业绩评价的关键是销售人员。建立风险导向型的业绩评价办法,激励销售人员关注坏账风险,谨慎销售,并激励销售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沟通。销售作为企业各项业务的龙头,是应收账款管理的第一道关口,激励政策应严格同结算业绩挂钩,如按照应收账款的分布情况确定市场部人员的业绩水平。
由于应收账款具有扩大销售功能,企业不应回避它,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工具。利用信用工具的前提是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先进的管理方法,其实,国内外企业有不少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应收账款管理的核心是控制拖欠风险和坏账风险,其手段是信息管理,为此,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信息充分沟通的前提下,进行职责分工,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杨迎春.联邦快递应收账款管理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9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收账款;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合同管理
202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2023年12月,国务院批准通过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财政部2023年10月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23-2023年相继出台了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和政府储备物资等6项具体准则,2023年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023年财政部了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的通知,成为高校进行新旧会计制度转换的依据及指南。为规范高校会计核算并提升高校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要求高校自2023年起执行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高校的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并在高校相关衔接规定中指出,对于高校收回后无需向财政上缴的应收账款(含其他应收款)应进行坏账准备计提。此外新会计制度规范了高校事业收入的会计核算,并要求高校按照合同的完成进度进行事业收入的确认,为高校应收账款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一、高校应收账款的组成及特点
高校收入除财政拨款收入和升级补助收入外,其他来源收入都可能产生应收账款,其中事业收入产生的应收账款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大多数高校的业务活动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其他业务,上述三类业务活动产生的应收账款可划分为教学类应收账款、科研类应收账款和其他类应收账款。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高校在保证完成非营利学历教育活动的同时开展了市场性的培训教学活动。教学类应收账款可进一步划分为学历教育类应收账款和培训类应收账款。学历教育类应收账款主要由学历教育学费形成,构成较为单一,回收难度较小。培训类应收账款由于资金来源复杂,回收难度较大。
二、高校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对应收账款重视程度不足除民办高校外,大多数高校可以依靠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开展大量非营利性的教学科研活动。随着高校市场化业务的发展壮大,成人培训、市场性科研等带有营利色彩的教学科研活动占比逐步提高。高校业务逐渐由过去以非营利性的教学科研业务为主转变为现阶段营利性业务和非营利性业务共同发展。以科研项目收入为例说明。过去,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收入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上级补助、各类科研基金收入、系统内相关单位支持和高校自筹。近几年,伴随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校企合作等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逐渐打通,市场化的科研活动在高校整体业务中占比快速提高。市场化科研业务高速发展,应收账款也紧跟而来。高校业务已然进行转型,然而针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并未及时跟进,且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二)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高校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产生的应收账款存在信用风险,但是高校对该部分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严重不足。该问题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过去,高校的资金往来单位除政府部门外,主要为系统内企事业单位及校办企业。系统内企事业单位及校办企业与高校在业务和管理上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在一定范围内人员交流频繁,但是总体环境较为封闭,因此信用风险较小,导致高校在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方面较为欠缺。现阶段,越来越多系统外的社会企业开始与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及其他业务合作。随着合作单位的多样化复杂化,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问题逐步凸显,高校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亟待加强。
(三)内部控制不完善高校关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首先,在新会计制度出台前,高校在财务制度方面对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没有制定细则。新会计制度要求高校梳理已有应收账款并结合自身情况计提坏账准备,高校需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及应收账款的实际情况,完善并细化财务制度中关于应收账款部分。其次,在业务管理方面,对教学科研等业务的合同管理力度有限。部分高校的合同管理只停留在合法合规性审核及档案保管层面,未与财务管理部门结合,财务人员较难及时掌握合同执行进度等信息,不利于收入的确认和应收账款的回收。再次,高校的考核评价指标未将应收账款等收入质量指标纳入其中。高校针对教学科研人员的考核指标一般量化为教学课时、科研成果数量等,未从财务收入质量角度进行考核,这导致教学科研人员对应收账款不重视。
(四)缺乏明确会计指标和专人管理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低会占用大量货币资金,巨大的货币资金时间价值可能会导致运行、发展受阻,因此应收账款的周转水平一直备受重视。一般企业设置专人专岗管理应收账款,然而高校由于重视程度不足、相关制度短缺和人员短缺等原因未针对应收账款设置明确的会计指标和专人专岗,导致应收账款长期管理杂乱,造成高校资金的浪费。
(五)财务信息不透明相比上市公司,高校没有明确规范的信息披露格式要求,因此高校财务信息披露较少,与应收账款相关的会计信息透明度严重不足。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与合作方签订合同,并借助高校各项实验设备或其他资源按照合同要求开展了大量工作,部分资金并未按照合同时间或进度到账,财务信息不透明导致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无法及时沟通,加大了应收账款的管理难度。
三、高校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针对上述梳理的诸多问题,本文根据现阶段文件要求和实际情况,针对高校应收账款管理提出了以下优化升级建议。
(一)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首先,面对金额大、账龄长的应收账款,高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且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高校应当以此次新会计制度实施为契机,高度重视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在领导层面上加强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其次,高校应优化升级应收账款等相关管理模式,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将应收账款的追索责任落实到具体项目和人员。再次,可以通过公告、进行宣讲等方式,在全员范围内以信用风险危害案例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强化信用风险防范意识。
(二)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坏账准备计提制度建议规范财务管理中收入确认流程,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确认,认真梳理并分析现存的应收账款,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建立坏账准备计提制度,确定适当的坏账计提比例。通过全面梳理应收账款,将全部应收账款落实到相关项目组和责任人。此外,将应收账款周转水平的相关指标纳入财务指标体系中,在注重收入数量的同时关注收入质量,从而提升高校资金使用效率。
(三)借助新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升级财务信息化系统,将财务管理系统与合同管理等业务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实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信息实时共享。通过财务信息化系统,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使高校全员参与到会计监督管理工作中,为应收账款相关责任人实时掌握财务信息创造便捷途径,实现高校各项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并为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和基础。
(四)加强合同管理,调整考核指标新会计制度中关于高校的补充规定明确指出高校事业收入的确认应按照合同完成进度执行,这就要求高校提高自身的合同管理水平,不仅对合同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核,还要对合同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全流程监控。高校应尽快完善合同管理的相关规定,根据业务的实质对合同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在对项目进行全流程监控中选择恰当的合同完成进度协同财务部门确认收入。在提高合同管理能力的同时,针对应收账款引入考核指标和激励机制,使应收账款挂钩高校业务人员考核的相关指标或依据,调动业务人员及合同管理人员协助回收应收账款的积极性。
(五)借鉴企业经验,引入信用评级机制由于高校等事业单位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上开始较晚,可以借鉴企业的相关经验,结合高校自身业务特点,将行业外优秀的管理方式运用到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例如信用评级机制,高校通过梳理合作对象,将资金往来单位进行信用评级,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合作方采取差异化管理方式,对信用等级较低的合作方重点关注,甚至禁止合作,对信用等级较高的合作方给予一定的优惠补偿措施等。
四、以新会计制度推动高校财务管理优化转型
(一)从“收入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转型新会计制度要求高校会计核算从“收付实现制”转型为“权责发生制”。采用权责发生制是高校业务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对推动高校教育科研业务良好发展有深远意义。应收账款管理只是财务管理优化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收入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转型不仅仅包括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转型,还包括收入和费用管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管理等等。为实现从“收入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的顺利过渡,不仅要从具体会计业务层面进行转型,更要从财务管理思想上进行转变,并且将这种转变进入到各项教学科研活动中去。以科研业务管理为例,一个项目从签订合同开始,就应当按照合同进度确认收入,按照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确认成本,而不是项目经费到账一次性确认收入以及项目组成员报销时或项目结题时才确认费用。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清晰、全面、及时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财务信息。
(二)从“管理财务”到“服务业务”转变新会计制度明确要求高校的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这一新要求迫使财务管理必须向业财融合进行转型[1],实现从“管理财务”到“服务业务”的转变。目前,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与教学科研等业务部门相对独立且沟通较少,尤其基层会计人员与教学科研等业务人员的交流仍停留在报销、开票层面,这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无法融入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中。高校可以新会计制度转型为契机,鼓励财务人员转变思想,到教学科研等业务部门进行轮岗或调研,在深入了解各项业务的基础上,调整相关财务业务流程,使财务管理更好地保障和服务教学科研活动,实现从“管理财务”到“服务业务”转变。
(三)以财务管理优化转型推动内部控制重塑由于财务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财务管理的优化转型势必促使其他管理工作优化升级。高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2],都是为了保障教学科研等业务健康有序、合法合规地开展。财务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手段,内部控制引导制约财务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一方面,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优化转型需要重新梳理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工作流程,相关内部控制管理的构成或流程必然重塑,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优化升级也为内部控制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的数据支撑和控制节点,重塑后的内部控制管理也将更加及时有效。
(四)财务人员观念转变及能力提高由于过去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导致包含高校在内的事业单位基层财务人员习惯以现金或银行收支作为财务记账的依据,长期以来普遍形成了收入看银行到账,报销一次性进费用,年终结转看结余的观念。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要求高校财务人员转变过去的观念,根据新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新会计制度在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是对基层财务工作者现有知识的挑战。为遵照新会计制度的各项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尽快拓宽知识面,提高相应的业务能力,补齐业务短板,为新制度下高校财务工作的优化转型提供力量。
(五)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助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并使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现阶段为满足新会计制度要求,除升级现有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外,还需要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等管理部门与教学科研等业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合理统一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有利于避免各部门重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浪费[3],还有助于高校各项业务的整合梳理,避免在业务层面上出现重复审批及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并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参考文献:
[1]严雪雅.《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教育财会研究,2023,29(04):38-41.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本文针对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内部控制管理,首先分析了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而概述了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涵义以及目的,并结合笔者所在行业的应收账款控制,就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提出了几项具体可行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企业赊销营销策略,不可避免的为企业带来了应收账款风险问题,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处置,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应收账款控制管理不当,很容易由于应收账款回笼困难或者是坏账损失,造成企业利润损失,甚至是影响资金周转,诱发严重的财务危机。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自身的管理过程中,必须将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作为自身管理的关键内容,完善应收账款控制,进而防范企业的信用风险问题,促进新时期企业的长远稳步发展。
一、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成因分析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企业在信用销售阶段所带来的各类应收货款、票据以及其他款项等。应收账款管理内容较多,特别是信用管理与账款追讨管理,难度较大,管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应收账款风险问题。总结目前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应收账款风险问题,成因主要如下:
(一)对应收账款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现阶段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全面的认识到应收账款在企业整个资金链流通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只是将精力放在了企业的规模扩大及销售业绩提升上,造成了在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以及回收困难的问题。
(二)信用管理不到位
信用管理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源头环节,虽然信用销售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销售业绩,但是很多企业没有正确的运用信用销售。一方面,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缺少对于客户准确的信用评价分析以及差异化销售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信用风险监管机制不健全,对于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问题,缺少提前的预警分析,造成了应收账款风险问题发生,甚至是导致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应收账款管理基础工作水平不高
防范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但是很多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工作上还存着一些薄弱点,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授信制度、监管制度、追逃制度不健全,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信息也没有实现有效的共享利用,这些都制约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管理。
二、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分析
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针对应收账款风险问题,有效的制定具有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等功能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已达到控制企业应收账款规模,防范控制应收账款坏账问题的作用。企业内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设计应当重点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合法合规
对于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会计政策来制定,重点是确保企业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严谨性,能够起到规范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作用。
(二)较高的成本效益
对于内部应收账款管理,并不单纯就是降低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而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以及账款回收管理,避免应收账款坏账问题,同时不断地增加企业的销售额,要求必须协调好应收账款与销售利润的关系。
(三)满足系统性要求
在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管理中,应该注重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的系统性原则要求,从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业务初期,直至信用调查、授信管理、账款追讨以及坏账计提等环节,均应该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可操作性原则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各项管理制度在设计上,应该全面考虑制度措施的可操作性,按照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关键业务流程以及风险点进行控制,确保真正发挥规范约束应收账款的作用。
三、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具体实施策略
笔者所在报业行业,经营运转的利润收益主要来源于广告收入,然而随着平面媒体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报社在广告销售过程中,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也往往采取了先刊登后付款的运作模式,广告销售收入虽然增加,同时也带来了应收账款问题,广告应收账款成了报社财务控制管理的关键。为了减少应收账款、坏账比例激增等对报社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优化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确保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环节。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环境的优化上,首先应该在内部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专职负责对销售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信用的评级、信用销售政策审批以及应收账款催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通过这些措施来强化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源头工作。其次,应该注重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完善,特别是相应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将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控制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励内部各部门,尤其是销售部门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避免后期出现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的问题。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评估
防范控制应收账款风险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分析,针对信用管理实际情况明确相应的信用评价价值指标作为风险评估指标,同时在销售管理中,对可能出现的应收账款进行必要的分析,并以应收账款风险分析报告的方式,为内部管理层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此外,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上,应该注重加强与外部风险管理机构,尤其是征信机构的合作,依靠专业的信用评级,提高应收账款管理中信用管理环节的准确性,防范风险问题。
(三)规范内部的应收账款控制管理
首先应该进一步的加强销售客户的信用管理,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建立相应的销售客户资信管理档案,准确记录客户的企业规模、组织类别、业务范围等,并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确定相应的信用额度。其次,在销售环节,应该重点加强对发票的控制管理,在收货确认以及发票的送达等环节,严格控制各类发票的开具,防范各类风险问题的发生。第三,还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确认程序的管理,严格按照会计工作中的对收入确认原则相关要求,进行银收账款的确认管理。此外,还应该注重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工作,对于逾期的应收账款应当由内部的信用部门主导及时的进行催收管理,综合采取电话提醒、信函、上门催收以及法律诉讼等措施进行催收。
(四)通过抵物对应收账款进行债务重组
在应收账款的控制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客户资金周转困难,难以进行应收账款的支付等情况时,应该综合考虑客户的具体情况,采用客户的资产抵付应收账款,以实现账款的回收。在抵顶业务的操作过程中,管理部门应该提前与客户在信用销售阶段做好协商,按照抵顶货物质地与市场价格等确定金额,在抵顶货物资产进入企业后,应组织财务等部门进行验收,并开具验收入库单,同时对货物或者是资产的所有权转移进行确认,并将广告等应收账款进行核销。
(五)强化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
为了确保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的效果,应该重点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审计监督管理。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应该重点针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的制度落实情况、账款回收情况、职责履行情况、控制环节的疏密性等进行全面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控制管理措施,确保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真正发挥作用。此外,在内部审计监督中,还应该积极邀请外部会计事务所等对应收账款管理情况进行监测分析评价,指导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改善。
四、结束语
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作用,在信用管理、制度管理、程序控制以及风险预警应对等几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范应收账款风险问题,确保企业应收账款能够及时安全回收。
作者:孙喜艳 单位:《山东商报》社
参考文献:
[1]邵亚飞.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方法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23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不断运用应收账款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同时也面临着应收账款带来的隐患。随着市场环境的完善和商业信用的普及,怎样合理利用好应收账款扩大销售的作用,同时避免占用企业过多资源导致财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应收账款;核算管理;控制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面对的竞争不断加剧,一些企业纷纷采取各种销售措施,对外赊销产品和劳务,造成应收账款项目大量出现。应收账款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为企业的日常经营带来了隐患。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手段,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改善管理观念。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以及在管理中的目标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
1.促进销售的功能
赊销和现销是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的两种基本方式。企业最理想的售货方式是现销,因为现销方式能够保持会计上的现金流量与真实现金流量的一致,避免了不必要的资金占用,也没有坏账损失,降低了财务风险。并且立刻收回的货款可以进行再投资,取得收益。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仅仅依靠现销方式是不切实际的。相比之下,企业运用赊销方式在销售商品的同时,向买方提供了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无偿使用的资金,为买方节约了资金使用的成本,从而加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赊销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销货方式,对于企业销售产品、开拓和占领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2.减少存货功能
赊销销售商品可以加速产品被社会认可的实现,使企业创造的价值加速转化为收入,就可以较快将资金投入到下一个价值创造过程。因此可以降低产成品存货的管理费用、仓储费用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存货支出。
(二)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的目标
赊销方式在扩大竞争力、减少存货方面优势巨大。相对于现销方式,赊销方式现金流量与真实现金流量的不匹配,必然导致资金拖欠,进而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对企业产生潜在威胁。并且,应收账款也会造成资金占用和后续监管、收账费用的增加。因此,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发挥应收账款的优势,并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减少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并控制其所产生的风险。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管理者由于文化水平、管理水平的限制,认知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以为凭借个人的直接观察、经验管理就可以很好地全面控制应收账款,不必依靠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对应收账款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对应收账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应收账款的数目不是很大,不必浪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对其进行管理。
而大多数的财务人员对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也不到位。对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核算标准不清晰,与实物销售不匹配,应收账款入账之后也没有进行适当的监督与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从而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良好的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二)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中不可或缺。完善的内部控制将应收账款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中,使其利用最小的成本发挥最大的效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整个应收账款发生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过程之中,包括应收账款事前的赊销制度、信用政策,事中的商品发出、会计核算,以及事后的监督控制与收账制度。许多企业都缺乏相应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得应收账款的管理自由散漫,混乱不堪。而有些企业就算有一套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应收账款的发生过程中却没有积极地实施,空谈制度,难成完整的体系。
三、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的建议
(一)企业要树立正确观念,提高对应收账款的重视程度
企业的盈利观念要根据自己的产品、市场以及自身的情况不断改进,并制定比较适当的产品销售方案。认清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将赊销业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中,不要为扩大销售,追求会计利润,将大量资金长期滞留在应收账款之上,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金的有效使用。并且,企业的管理者也应本着“现金为王”的理念,改变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意识,摒弃传统的重视销量而忽视实际现金流的陈旧观念。
(二)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的内部控制体系
1.应收账款事前内控制度建设
规范应收账款的授权机制。授权机制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它主要解决分级管理问题。
对应收账款赊销额度控制。应收账款赊销额度是指企业允许客户赊销的最大额度。控制赊销额度是加强内部控制和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额度是根据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所能承受的最适当风险。企业应结合应收账款控制总量和客户资信情况等制定适当的应收账款赊销额度,对不同等级的客户区别对待。
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方面内容。信用标准提供了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适当的信用标准有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销售收入的扩大,并将坏账损失风险与收账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信用条件是对回款时间和金额的具体要求,是日后应收账款收回的依据。收账政策是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甚至拒绝付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
2.应收账款事中内控制度建设
完善商品发出和审查销售合同程序。多数情况下,应收账款回收困难都是因为合同规定与发出商品在质量或数量上的不一致导致的。完善商品发出和审查合同程序,有利于保证销售的商品与合同所规定的要求一致,避免日后纠纷。
加强会计核算,完备手续。运用一致可比的会计确认、计量、入账的程序,并保证会计记录与实际发生相一致,完善手续以备日后查看。
3.应收账款事后内控制度建设
加强应收账款追踪分析。即在应收账款期间跟踪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品质的变化,及时上报主管部门,评价应收账款回收率,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将损失降到最低。
加强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账龄分析就是核查应收账款各期限的结构,查看各账龄的应收账款的余额占应收账款总计余额的比重。因此,对不同拖欠时间的账款及不同信用品质的客户采用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不同的收账方案。
参考文献: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压控;现状;必要性及紧迫性;对策
随着公司财务管理精益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应收款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建立规范、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摸清家底、加强应收管理,将往来清理工作深入化、细致化。根据国资委“两金”压控工作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不断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资金回笼与资金周转,保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持续增长,切实推动公司进一步提质增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众所周知,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应收款项最直接的风险,是指因管理不善导致无法收回成为坏账,企业很可能因流幼式鸲倘倍导致资金链的断裂,进而影响企业贷款信用与还贷能力,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危机。
1.未能深刻认识应收账款风险。企业管理者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意识相对滞后,将企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如何扩大市场份额和销售产品数量等经营业务方面,在国有企业内部考核时,指标通常在利润、收入等指标上,夸大了公司的经营成果,忽视了应收账款回收对企业的重大作用。不良的应收账款不仅能导致财务状况的恶化,而且会危及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2.未完善应收账款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或制度执行不到位。未能建立或严格执行信用评价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未建立或未执行应收账款责任制度及考核制度。
3.未能对应收账款施行全过程管控。如果在应收账款发生前,未能严格执行客户信用管理及预警系统,由此产生的应收账款成为坏账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在应收账款发生后,未能在事中、事后对其进行实时监督、催收,坏账产生的风险率又会进一步提高。
二、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的必要及紧迫性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回落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产能过剩、产销衔接不畅、上下游资金紧张,国资委在2023年将“大力减压应收账款,加快清理无效库存”纳入中央企业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及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体系。2023年通过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多措并举,较好的完成了国资委关于应收账款存量压降的任务,但部分制造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较大,资金周转较慢,应收账款余额的增长率高于营业收入增幅,应收账款压控的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现金流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极其重要性,要筑牢“现金为王”的企业管理理念,以实现最大化的净现金流。更要充分认识到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压降应收账款存量,提高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回款率,保持企业整体现金流量增长,提高企业整体经营效率,为打好打赢体质增效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的对策
充分认识应收账款压控的重要性,以“全面核实 重点监督 跟踪管控”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强化业务前端管理、监督过程清理,积极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催收”为手段,坚持“应收必收、当收快收”的原则,做到全面压降与重点压降相结合、存量压降与增量控制相结合、集中清理与长效机制相结合,助推公司提质增效。
1.建立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组织体系,明确职责全体动员
(1)成立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组
成立以总经理、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财务部门、经营部门等相关部门为组员的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组。对应收账款截止目前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沟通,探究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清理的原因及工作开展中的制约因素,明确工作责任的前提下,层层分解、充分分工、细化措施、严格考核。
(2)成立应收账款压控办公室
专门成立由经营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应收账款压控联合办公室。其中经营部门的主要职责为:有针对性、有侧重性地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创新思路,丰富工作手段,利用内外部资源,多措并举催收账款;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为:一是加强对应收账款余额预警管理,对应收账款划分账龄,联合经营部门对账龄情况进行分析;二是对考核指标进行分析、解读。
2.建立全过程控制监督体系,全面梳理应收账款管理流程
规范制度、梳理细化流程是监督的保障,国有企业应全面梳理、完善与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风险控制措施,突出风险防范,将应收账款管理融入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成为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事前预防,建立全面信用风险防范制度
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政策是制度?这句话怎么写?),目的是在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同时,与采用信用政策而承担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进行权衡。国有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用部门或者信用专工,制定和管理公司实施信用管理,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包括明细的信用政策、信用审批的权限、信用评估方法、信用期和信用额度的审批和授权等。信用制度要在实际业务中有指导作用,使得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信用部门等相关部门遇到问题有参考性的解决。
(2)事中控制,强化日常管理和合同管理
①强化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一是要配备精兵强将,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制度落实,保证各项日常管理措施执行到位。
二是建立信用数据库,并密切关注客户生产经营状况,对客户进行动态信用管理,为风险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三是建立催收责任制,采取谁销售谁负责收款,与绩效考核挂钩。建立“两金”清收清欠台账,分类管理。按月梳理两金清收清欠台账,按季度完成两金压控工作统计表,动态监控每笔款项的变动情况,加大清收清欠工作力度。
②强化合同管理
企业所有供货业务必须全部签订合同,销售部门必须按照《合同法》及公司各规章制度的要求,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前提下签订合同,合同要素等必须齐全并符合法律规定,特别是付款方式、账期和延期付款的具体违约责任要清楚,最好能与外部法律机构沟通审核后再签订。并交信用部门、财务部门等部门以利于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跟踪、监督等。
(3)事后催收,明晰指标早回款
①业财融合,协同清理
a.梳理应收账款,形成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 “梳理-反馈-跟踪-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多渠道的业财沟通,共同梳理应收账款挂账的原因,于每月月底结账后,财务资产部将当月收款、入账、账龄分析等信息及时与销售部门行沟通、反馈,并将其形成流程化、常态化的管理工作,实现了业务与财务信息共享,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b.监控应收账款,形成往来款项的预警机制。通过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梳理,到期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首先判喽苑绞欠裎恶意行为。把客户恶意行为欠债不还的应收账款划分为A类;把因客户经营不善或资金被挪作他用等临时性经营困难而不能及时偿还的应收账款划分为B类;把因自然灾害或国家政策调整等客观环境因素发生较大变化等不可抗印度引起经营困难且扭转无望的逾期应收账款划分为C类。根据不同的分类制定出经济可行的不同收账政策、收账方案,并考虑是否采取法律强制手段催收。对A类欠款,应及时采取包括法律手段等措施加大催款力度;对B类欠款,可要求客户采取补救措施,如重新签订协议延长其付款时间但加收一定的逾期补偿等措施;对C类欠款,可延缓信用期,让利部分给客户,少收一点尽快了解该笔拖欠。以上方法,在参照编制账龄分析表,将应收账款账龄与以上方法向融合,催收工作的重点放在应收账款余额较大、账龄长的客户上。并对一年以上账龄的客户下大力气进行重点清理,减少应收账款存量。
②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催收账款
全面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深入研究分析应收账款余额未能及时回收主要原因,创新收费模式,制定《应收账款催收方案》等制度办法,按照方案开展费用催收业务,并在实际业务中对方案进行调整,分别以电话、上门商谈、发送《催款单》、《催款函》、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发送《律师函》等方式开展费用催收工作,并同步与公司法律顾问研究以诉讼等法律手段维护公司合法权益。目前,某些大型央企探索性的引进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它是一种专门为赊销设计的集融资、结算、财务管理和风险担保于一体的新型金融服务产品,将应收账款按一定的折扣卖给银行,将应收账款风险转移,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为货款回收期较长的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③建立应收账款管理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应收账款结算、定期核对询证与清理制度,制定并落实《往来款项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强化往来款项的管理责任,明确业务部门管理职责。同时,不断完善信用政策,提炼优质客户,对公司今后客户遴选提供决策依据。
3.建立评价考核体系,强化指标管控效果
国有企业应建立指标完成情况反馈机制及与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2023年,国资委要求将“两金”压控工作纳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为确保“两金”压控成效,国有企业应按照国资委的管理要求,将该指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明确奖惩规则,加强考核,形成管理闭环。
(1)建立指标完成情况反馈机制。一是结合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2023年“两金”压控执行目标;二是在制定周总结制度,在每周周例会上,应收账款压控工作组对本周收费情况进行专门的汇总分析报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制定下周工作计划;三是制定月汇报制度,按月统计应收账款压控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工作措施,指导下月工作开展。
(2)建立与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为确保“两金”压控工作成效,国有企业根据按照业务流程明确的工作责任,将应收账款压控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制定《应收账款回收考核办法》,明确奖惩规则,将应收账款压控与绩效考核和薪酬兑现紧密挂钩,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变压力与动力,充分调动责任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管理闭环。
国有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两金管理制度体系,开展自查和检查,改进和完善两金管理流程,加强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机制建设,防控两金风险。并以“两金”压控工作为契机,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的盲区和风险点,提出防范措施和相应对策,加强源头防范,为企业健康发展构筑有力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1]刘兵.施工企业“两金”控制措施刍议[J].财经界,2023(6).
[2]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开展两金占用专项清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23]82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