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精选5篇)
硕士学位论文范文第1篇
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Post-Graduate),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的研究能力。
从高校培养办法看,在培养目标里面都明确写着:硕士研究生教育承担着既为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又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任务。硕士生的培养应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面向确定培养目标、培养类型和培养模式。
从国家管理部门来看,2009年3月的教育部《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年度工作会议》也提出:拓展目前研究生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并提出应用型专门人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培养适应特定职业或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应能反映出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好的科学价值,对本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优秀的硕士论文能够反映出作者对所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水平,能够帮助作者构建起良好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够反映作者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理论的应用水平,对研究的课题的思考和独立见解。较之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更高的学术水平,更加强调作者思想观点的独创性,以及研究成果应具备更强的实用价值和更高的科学价值。因而撰写硕士论文将对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数据资料翔实充分、论证分析详尽缜密、推理演算思路清晰、论文结构规范清晰、专业词汇运用准确。
法学院关于法学硕士学位的要求
凡我院法学硕士,答辩前需满足如下要求:
一、已经在学术刊物上或者收到论文正式接收函
二、在校期间在学生刊物《明理学刊》上发表过论文
三、虽不符合一、二项要求,但指导教师认为学生论文达到了发表的水平,且字数达到5000字以上。
硕士学位论文范文第2篇
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规范化与统一化,特作如下规定:
1、对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1硕士学位论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八条规定,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学科领域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在硕士生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后开始,其工作内容因学科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包括文献阅读、开题报告、拟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科研调查、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文字总结等工作。论文正文字数应不少于1.5万字。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课题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5年。
1.2博士学位论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学科领域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工作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是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重要环节。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科研方向,收集资料,阅读文献,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一般在第二至第三学期通过开题报告并制定研究工作计划。博士生应根据论文工作计划分阶段在学科点(或教研室)、学术会议上报告科研和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论文正文字数应不少于3万字。博士生用于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时间应不少于2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位论文应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论文应能够较好地反映作者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学术观点必须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论文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2、对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
2.1编写要求
论文撰写顺序: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授权使用声明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引言(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综述及参考文献
具体要求如下:
2.1.1封面
采用统一的封面格式,封面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科(专业)、论文完成时间(参见封面格式)。上述内容也应在扉页上填写清楚。
2.1.2目录
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应标明页号。
2.1.3论文摘要
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应以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概要、主要论点、新见解或创造性成果。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一般应10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一般在2000字左右。主题词按有关规定选择3-5个,主题词之间空一格。英文摘要(Abstract)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要语句通顺,语法正确,能正确概括文章的内容,主题词之间用“/”分隔开来。
2.1.4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论据、论点应力求准确、完备、清晰、通顺、要实事求是,客观真切,简短精炼,合乎逻辑。
2.1.4.1前言前言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缘起、沿革、目的、涉及范围、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和知识空白、理论分析的依据、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际设计的概述,以及文中拟解决的问题、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等,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解释,更不是提要。
2.1.4.2材料(资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是科研构思和实验设计的各项要求的体现,主要说明研究的具体实验对象或资料、实验方法或收集资料的方法等。如使用新的方法,应详细介绍。
2.1.4.3结果:结果是研究的全部发现和数据,是论证的重要依据。结果的中心内容是科学地组织经过甄别与统计学处理的数据,而不是原始数据,更不是原始记录。结果必须客观、完整、可靠,不允许有丝毫的含混和差误。
2.1.4.4讨论:讨论是对结果作出理论性的分析。讨论部分在论文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对可能的原因、机制提出见解,阐明观点;(2)对结果的意义、结果与假说是否相符、结果中的内在联系作出理论解释;(3)将结果与当前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比较,论证是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发明、创造,有所前进;(4)提出作者在研究的经验、体会,指出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及教训。在自我评价时,要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切忌渲染夸张;(5)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展望、建议和设想。
2.1.4.5结论: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要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见解、新发现和新发展,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和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和问题和建议。
学位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缩略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规定标准。凡第一次出现的符合、记号、缩略词等,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
2.1.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的顺序列出,列在正文的末尾。
本着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撰写论文,凡学位论文中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详细列出有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年份、出版单位等。具体格式参照有关标准撰写。
2.1.6附录附录中应有:
2.1.6.1本人简历:从中学时期开始
2.1.6.2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按学术的时间顺序,列齐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奖、获得的成果、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清单(发表刊物名称、卷册号、页码、年月及论文署名、作者排序,选择主要的六项放在前面,其它顺排)以及本人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2.1.7致谢
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3、论文排版要求
3.1版芯:纸张限用A4,页边距左为35mm,右为25mm,上为35mm,下为25mm,行距为固定值24磅。距边界页眉为25mm,页脚为25mm。
3.2标题与正文之间需空一行。
3.3具体排版格式
3.3.1“目录”用小2号黑体字,分标题用4号楷体字,页码统一用半角阿拉伯数字。
3.3.2中文摘要:论文题目用小2号黑体字,居中;“关键词”三字用小4号黑体字,内容用小4号宋体字,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
3.3.3英文摘要:题目用西文3号标准体,“Keyword”用西文小4号标准体粗体,内容用西文小4号标准体。题目中的实词的第一字母必须大写,虚词全部用小写。题目和内容的每一段落均顶格打印,段落与段落间空一行。
3.3.4论文正文:
3.3.4.1论文题目用小2号黑体字,居中。
3.3.4.2一级标题“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字,上下各空一行。一级标题前冠以阿拉伯数字1,2,3……。一级标题均顶格打印。
3.3.4.3二级标题二级标题前冠以阿拉伯数字,形如3.1,3.2,3.3,3.4……,二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字。二级标题均顶格打印。三级标题要求同二级标题。
3.3.4.4正文内容用小4号宋体字。
3.3.4.5综述综述正文同3.3.4要求。综述的中英文摘要同3.3.2和3.3.3要求。
3.3.4.6图表文中图表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编排,图表中的线要适中。图题在图的下方,表题在表的上方,图、表按论文自然顺序分别排序:Fig1,Fig2,Fig3…,Tab1,Tab2,Tab3……;图表中文字均用5号字或小5号字。
3.3.4.7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括号内加半角阿拉伯数字,为右上标。
3.3.4.8标点符号要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标点符号,如1998年等。阿拉伯数字和外文字母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如1,2,3,……等,a,b,c,……等。
3.3.4.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序号用1,2,3,……。
按照有关规定,凡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者,学位论文必须用中文撰写,论文每页均应有篇眉[篇眉内容为“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5号楷体字)],力求整洁、清晰、美观。
硕士学位论文范文第3篇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值此定稿之际,我的工程硕士生活也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遥想入学之时,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恍如隔日,不免感叹光阴易逝、韶华难追。然而,艰辛而快乐的求学之路,也给我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温暖和幸福。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视域狭窄,加之资料匮乏,思路难以理顺,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波折,我深感这份喜悦和骄傲来之不易。除了欣喜,心中更多的还是感恩,此时此刻,只能以最为朴素的感谢,感谢所有使我的今天成为可能的人们,老师、同事、同学、朋友,还有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论文的最终完成。
首先我要感谢我尊敬的导师姜卫平教授,长期以来一直得到姜教授热心地帮助和指导,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授业精神,对我影响深刻,使我在硕士生期间不断成长和进步,并将在以后的岁月里继续激励我。在我撰写学位论文的两年多时间里,姜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我对论文的选题、框架的调整、内容的增删、乃至具体格式的规范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提出了很多极具价值的建议意见,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帮助,让我领会到了一个真正学者所应该具有的风采以及治学为人的道理。借此机会再次表达我对姜教授最深切的尊敬、爱戴和谢意。
感谢给我传授专业课的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的老师们,是他们授予我知识,为我的研究思路铺垫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他们谆谆的教导和深深的关爱,我的论文就无法完成。
感谢吴院长和全体总院领导,感谢他们的决策,是他们鼓励大家考取工程硕士,并组织开办了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工程硕士班,从而使我紧紧抓住了这次宝贵机会进入武汉大学深造,没有他们或许今天的我还在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是他们鞭笞我们进步,让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找准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感谢与我同窗的同事们,感谢他们为我提供的宝贵资料和技术指导,他们兄弟姐妹般的情谊使我的两年半研究生生活充满了乐趣和生机。
感谢我的朋友,感谢你们在我失意时给我鼓励,在失落时给我支持,感谢你们和我一路走来,让我在此过程中倍感温暖!
最为感谢我亲爱的父母,他们最为普通,也最为伟大,是父母给予了我这二十六年的生命,让我拥有一个温馨的家。是他们给了我直面人生的勇气,给了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分担和谅解了我所有的一切,使我能够顺利考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
硕士学位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一、选题缘由
1984年,厦门大学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截止到2023年恰好走过了30年的历程。学位论文是传播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普及学科知识的重要资料,统计分析一个学科以往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该学科发展的历程,明确该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研究重点。而且,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高,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较高水平,其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对高等教育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二、选题概况
以高等教育学实力最强的1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2所(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师范类院校8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4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这14所高校均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较高水平。
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检索,学科专业名称为“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23-2023年”,学位为“硕士学位论文”,以这14所高校为学位授予单位,经过两个论文库的比对和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检索出共1056篇硕士学位论文,其收录情况如表1所示。
在所选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最后入学时间是2023年,该年全国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16个。其中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近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为0,因而本研究未对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三、选题领域分析
将所选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领域分析,所借鉴和参考的理论或分类标准如下。一是李秉德先生的教学七要素说,即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如,高校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高校课程教学和科研是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二是参照《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高等教育学杂志的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经济与财政、院校研究、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等基本栏目。三是受陈学飞分类方法的启发,并借鉴赵苁蓉有关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法,对1056篇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得到如下分类结果及主题释义表。
原则上每篇论文只统计到一个主题中,如果研究内容涉及两个主题,则以比重较大的主题为准。
按照本研究的统计标准,对近10年刊载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列,刊载论文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第一类是大于10%的主题,有高校课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总计比例为51%,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在100篇以上;
第二类是大于5%而小于10%的主题,有高校学生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和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总计比例为38%;
第三类主题的研究比例低于5%,分别是高校教师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总计比例为11%。
通过对CNKI和万方论文库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可以明晰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重点所在,为今后硕士研究生选题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选题
中图分类号:G643.8;TB-4 文献标识码:A
专业硕士学位是区别于学术型学位的另一种类型的学位,目前我国已包括了在职专业硕士学位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教育的任务是,根据社会某特定职业或工作岗位的需要,培养适应该职业或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性、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始于1991年,初始主要为在职教育,历经二十余年,已发展包括了在职和全日制两种教育模式,己形成以硕士学位为主、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在专业硕士学位方面,目前包括理、工、文、管、农、医、财经、政法、教育等39个学科领域,包括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会计硕士等多个专业,全日制硕士包括12个学科领域的158个专业学位。
目前,上述两种专业硕士均在招生培养人才,但二者在学制、管理、教学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在职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已实行多年,教与学等多方面均具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但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争议较大。全日制学术硕士人才培养最为成熟。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行只有6年,现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存在着职业性不突出、实践环节薄弱、导师力量不强、评价标准缺乏等问题。
作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主要部分,学位论文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因培养目标与原有学术型硕士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不同,在学位论文环节中,论文选题应存在自身特点。结合近几年教学实践,本文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选题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学位论文选题中若干问题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产生于2008年经济危机和10年大学生扩招之际,实际上也是为了实现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发展目标”,即降低学术性研究生培养规模,调整研究生结构。这种调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经验和相应教学配置不足,也使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下面就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1.1选题基本原则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从培养目的来看是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的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此,需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培养计划,其中主要需突出适应特性的行业或职业、体现应用型、达到高层次要求,在论文选题同样需按上述要求进行,避免偏离培养目标。根据教研[2009]1号文件,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
1.2实践性
在选题时,应注意专业学科领域,不可偏离专业人才培养初衷,强调知识整合和情境化,应按专业应用型要求,注重实践性,不可将专业硕士论文选题与学术型硕士等同。在选题中,应注重论文完成中的实践实训,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以达到全日制研究生在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未来专业或职业要求,能在就业单位经过自身短期积累,迅速成为单位中的中高层次人才。
1.3创新性
作为研究生,虽然是专业硕士,但学位论文也需在专业方面有所创新,按要求主要应为本行业或职业方面创新,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研究与开发,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技术方案研究,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工程设计、工程设计研究与实施,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选题的创新性要求。
1.4可行性
同所有学位论文一样,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一样应具有可行性,该可行性需与其本身培养目标相一致,与学制、课程体系、专业或职业等相匹配。在全日制硕士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需要有不少于6个月专业实践期,这占用了学生完成学位论文的时间。本文认为,在确定选题时,应结合专业实践情况进行,以保证该学位论文选题的可行、实践性,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2结语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人才保证。实施6年来,虽有不足但也在逐步完善中取得进展。随着进一步积累,近两年部分学校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生源得到明显改善,部分专业好于学术型硕士,这也符合了我国高等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初衷。本文从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望对该类硕士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