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精选5篇)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范文第1篇
(一)从集体教学转变为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由单向化的信息传输转变为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在集体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教师教授的引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教师讲授时的思路引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没有形成与发展的机会。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现代网络、多媒体系统所具有的强大的交互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选择。在网络、多媒体状态下的现代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兴趣、学习基础、学习条件等因素去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和内容,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教育、被动参与学习的状况。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充分解放自己的思维,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认知主体回归与学生。这显示出现代教育技术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各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现代交互式课件广泛研制和运用以及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各种类型多媒体图书的出现,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操作熟练程度的普遍提高,学习形式已经彻底打破了一两本教科书和教师简单讲解方式,使学生拥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自主性,学习积极性被更好地调动起来,教学的效果也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的解放,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开放的空间。
(二)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远程教学已经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已经并永远不可能再仅仅局限于固定的教室、固定学校之内,再也不是教师面对教室内学生的单一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使高等教育实现了教育者孜孜追求的梦想,实现了教育的开放,实现了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平等、自由、自主、积极地接受教育。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全球化教育程序的引入,交互式教育环境的实现,高等教育正在逐步发生颠覆性的重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来源不再只是教材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也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的设置和教师的思路。学生们能够更加开放自己的思维,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考或疑惑,及时地去寻找所需的知识和资料,可以在不受限制的空间中自由地去思考和创造。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场新的教育革命。
(三)被动学习能够转变为自主探究,从而增加学生的创新体验,强化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网络方面的功能,都已经具有相当完备的功能。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变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宝库。这为人们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这样的便利条件也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和自主创新,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成为可能。例如,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课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将学习寓于课题的研究中,把学习、探究和创造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把以往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探究知识,学习过程变成了研究过程,使学生获得了创新体验,强化了创新思维能力,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课题的研究没有现成的范式与样例,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犹如科学家面对一个前所未见的课题。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科研创造的过程。因此,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检索课题研究所需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提出种种构想。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去做大量资料的查询和相应知识的检索,离开互联网是根本无法做到的。而没有对资料的查阅和相关知识的学习,解决课题的构想更是无从谈起。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创新教育的开展,提供物质与技术上的有力支持。
二、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理想手段之一
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CAI课件成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主要形式。CAI可以营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又贴近现实的问题情境,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手段教学集声、像、字、画等动态显示于一体,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达到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良好效果,易于理解接受,让学生得到实际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多媒体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理想的认知工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面对的是非线性的相互关联性很强的大量信息,能够最充分地搜集资料,可以进行独立的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有自己特点的作品。多媒体CAI课件成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主要形式,CAI营造出的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又贴近现实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
(一)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主动学习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而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生从枯燥的抽象教学中解脱出来,特别是形象逼真、生动新颖、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建设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情境,通过深受学生欢迎的感官刺激,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教育参与者,使学生始终处在强烈的感受之中。正是这种独特性、感受性和新颖性,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体验,并能迅速转化为积极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学习的主动性。
(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创新思维能力对于问题的探讨和解决的方式方法从来就不局限于一种,而是通过不同的、多种多样的、多渠道的推导和演绎实现发散性。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知识载体所带来的学习对象和学习素材所具有的可组合性和可扩充性,能够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从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新”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要素,没有“新”就根本谈不上创新思维能力。所谓“新”就是要善于发现新问题,寻找新事物,创造新产品,提出新见解,也就是所谓的独创。对于学生来说,培养独创性就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和积极思考,用自己的智慧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些“新”之所在。可能这些“新”已经是“旧”的问题,但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培养发扬,是非常珍贵的属于学生自己的独创性。交互性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过程中的特点之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能力等,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自己安排学习进程,自己解决教育教学中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培养方式,实现培养学生思维独创性的教学目的,学生也只有在这种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寻找规律性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培养思维的独特性品质,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约束,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创性的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只有突破思维惯性,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才能适应社会要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教师的创新思维教育理念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条件
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基本要素之一,教师创新思维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决定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程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十提出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行创新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符合党的十要求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独有的现代教育特点,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赋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鲜明的时代特色,呈现出多角度、多样化、视野广阔的特点。教师应在实践层面上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行教育创新,在教育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党的十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学识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兴趣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激情
兴趣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激发学习兴趣,开展兴趣教学。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培养技能的主要动力,推动学生积极努力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可以使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设计一些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创造性地提供学生发表见解、质疑的条件和机会,在教师创造的疑难情景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被唤醒并积极主动地发生。教师要掌握并充分使用和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和教学中的艺术魅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多彩和多样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这种兴趣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寻找新事物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培养学生思维求异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和方法能够使教师有意识地、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实现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对同一研究对象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出最佳方案,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创新思维的缜密性、发散性、独到性、求异性和创造性。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巧设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探索创新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综述
中图分类号:C961;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4-0004-02
创新人才培养是21世纪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的有关界定及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分别从心理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对创新人才进行理论阐释。
一、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综述
国内外相关文献在理论上一般从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能力结构等层面进行界定;实践上一般是从政府、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支持措施、培养模式和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
1. 国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综述
国外文献对创新人才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创新人才内涵的理解大都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的《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论》两本著作的问世使创造性人才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他把富有创造性的人的人格特点总结为8个方面: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有丰富想象力;富有幽默感;意志品质出众。麻省理工学院强调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许多大学都在追求培养创新人才,截止到1998年,仅哈佛大学就已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英国大学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绅士型领袖和学者。19世纪教育家纽曼认为,绅士型领袖和学者就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德国大学受洪堡的“完人”与雅斯贝尔斯的“全人”教育理念影响,注重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术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
2. 国内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综述
1919年,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国内代表性的观点有:“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
关于具备哪些知识最利于创新能力培养有两种最具代表意义的观点:一是“知识结构三层次论”,以宋彬提出的“胶团模型理论”和创造学家庄寿强提出的“知识层次模式理论”为代表,这两种知识结构理论都认为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业知识或核心知识,能够在创造活动中直接解决创造难题,第二类是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第三类是与专业知识相距较远的知识;二是知识结构多层次论,这种观点以彭宗样的“王”牌知识结构模式理论和殷石龙的创新主体基本知识结构理论为代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对创新人才界定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国内有比较明确的界定,而国外只有创造性思维、创造型人格等外延较窄的概念;其二,国内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对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关注不够,国外则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三,国内理解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而国外大多把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中。
本文认为,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能够通过相应的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从社会意义上讲,就是指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以科学探究态度不断实现自我创新和超越,为社会发展做出创新贡献的人才。
二、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更关键的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发达国家都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根本。
1. 国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1)美国跨世纪创造性人才培养计划。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2061计划》提出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以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另外,美国大学非常注意与工业界密切合作建立各种研究中心来培养创新人才。
(2)英国政府建立高等教育创新基金。英国政府启动了“高等教育创新基金”,与高等教育及企业和社区联系基金相结合,支持在大学周围建立各种科技网络群。同时,该基金还支持各大学内部建立专门机构从事专利申请与保护、公司筹建和市场开发等活动,促进英国大学周围高科技网络群的形成。
(3)日本提出“卓越研究基地计划”。日本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基本的教育国策,提出“创造性科技立国”口号,实行“21世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从2002年起,日本文部科学省每年选择资助50所大学的100多项重点科研项目,资助金额每年1亿~5亿日元。旨在培养出一批世界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
2. 国内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20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首次明确提出开展研究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改革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下面介绍国内有一定成效的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武汉大学:“创新学分”实践教学模式。2003年起,武汉大学在全国高校中首次设立了“创新学分制”。指学校创新学分专家评审委员对全日制本科生在学术论文、竞赛、科技成果、专利发明、文艺和体育等6个方面取得优秀成绩授予的学分,体现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2)南京大学:研究生“3+2”创新基金。南京大学推出“3+2”模式的研究生创新工程来激励创新,“3”是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资助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2”是启动两种经费提升研究生课程质量,即“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资助经费与“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经费。
(3)南京工业大学:“1+4”硕博连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1+4”硕博连读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推行“自主学习”,尽量在1年时间内学完基础理论课程,留下4年时间让博士研究生进入实验室,激发创新思维。而原有“提前攻博2+3方案”是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免除硕士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总学制为5年,这种模式在研究生单位时间内增加了学习课程,减少了科研训练时间,造成学生科研能力下降。新的“1+4”模式方案有利于促进学生与导师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阐释
1. 心理学理论的解释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人人皆有,它是人的智力发展和创新心理的集中体现。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国心理学家、创造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指出: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的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创造性未得到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个体心理基础不同,创造力的最佳年龄区会表现出一定差异,培养具有高水平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需要从娃娃抓起。大学生精力旺盛、乐于探索、可塑性强,在知识、智力、情感上具备了成为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和素质。因此,高等院校要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
2. 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
舒尔茨(1961)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产生递增的收益;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通过学校学习积累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和“干中学”积累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总体来说,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接受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首先,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要求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有良好的外部激励机制。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生产过程仅仅是人力资本形成过程,而人力资本中所蕴含的知识和技能的有效使用必须在人力资本主体和客体相得益彰的机制中进行,也即人力资本效能发挥的好坏还取决于是否具有对其构成激励的外部机制。因此,高校必须优化人力资本发展环境,要形成“以制度激励人,以学术氛围吸引人,以资源保障人”的人才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要鼓励创新,支持冒尖,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其次,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有更多投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第一生产要素被列入生产函数中,造成管理者对知识型员工的大量需求。人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就决定了管理的目标只有依靠人的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得以实现,人才资源开发的绩效不仅取决于个人能力、观念和对群体的适应性,更取决于高校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管理取向、教学科研及管理机制。高校的管理使命应在塑造人的基础上,以人的知识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本,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科学规划,大力投资、引导人才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使人才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全面的自由发展,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
3. 终身教育理论的解释
孔子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事实上,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一个重要潮流,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将终身教育法制化、体系化。我们普遍认同的终身教育理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关于终身教育的阐释,该著作把“培养人的创造性、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及培养完人”作为终身教育的4个目的。终身教育的目的有社会本位、个人本位、文化本位等差异,该著作将各种价值取向融为一体,并重点倡导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它体现了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建成,李勇.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9(01).
[2]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09.
[3]冷余生.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2000(01).
[4]彭宗祥,徐卫.大学生创新创造读本[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5]殷石龙.创新学引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B8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23)06-180-1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对于高校来说,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改革的重要战略任务。目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有待提高,为此,高校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体系,努力培养一批适应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意义
创新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摆在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许多知名大学都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培养的学生需要注重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习成绩好,更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受到社会的青睐。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
(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概述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是社会建构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在心理学中的反映。格根1985年发表于《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杂志上的《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被视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正式开始的标志,也是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宣言书。在该文中,格根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基本立场从元理论层面概括为四个基本假设,这四个假设在格根此后的许多论文和著作中不断复现,可视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基本纲领。
(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建构思维
第一,社会建构论主要阐释人类(如何)描述、解释、说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包括他们自己)的过程。
第二,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主张放弃对个体内在心理结构或心理过程的研究,转向人与人之间沟通、互动、对话、协商、冲突、修辞等社会性过程。
第三,社会建构论认为,被人们作为反映工具使用的语言,其意义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正因为此,一切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都是建构的。
三、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建构思维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实践探索
第一,构建创新愿景
高校大学生要想培养创新能力,首先需要的是在他们生活的世界中构建创新愿景。高校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7-23岁之间,处于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阶段,具有创新潜力,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敢于打破定势思维。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高校大学生若是能够具有创新的强烈欲望,能够在头脑中构建美好的创新愿景,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培养创新意识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强调创新知识主要在于学生自身与外界互动中主动建构而生成,学习是一种主动的知识建构的过程。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指导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强调学生对于创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个人在创新中的作用,要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在创新意识不断丰富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创新素养。
(二)高校创新环境的实践探索
第一,营造创新氛围,促进团队优势互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能力结构,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
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高校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促进团队间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互补,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
第二,通过资源共享,达到团队协作共赢,培养高校学生的个性品质。
在心理学中,个性是指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特性。人们常把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持征称作良好的个性品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正是要建构资源共享的氛围中重点培养高校大学生合作、共赢的个性品质。
(三)社会创新环境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范文第4篇
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学专业开设学年论文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学年论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提升学年论文质量的对策与建议,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学年论文;创新能力;经济学专业
0引言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创新实践能力在大学生能力体系培养中居于核心地位。经济学是一项专业性和技能性都很强的工作,现代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经济学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需要通过诸多环节的培养来实现,本文重点探讨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却被大多数高校所忽视的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
1经济学专业开设学年论文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并未开设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但是,学年论文教学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1.1学年论文是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大学生创新能力可分为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学习能力是指能自主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并能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培养其他创新能力的基础;研究能力是指能自主确定研究题目、制定研究计划和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实践能力是指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学年论文作为关键的教学环节,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年论文环节,学生根据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观察,确定研究题目,界定研究内容,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无疑会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学年论文是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
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深入研究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是经济学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教学质量的检验。目前经济学专业学生论文普遍存在选题空泛、内容空洞、缺乏创新、抄袭严重等问题,既没有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也不能很好体现经济学专业特点。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高校扩招、就业压力等方面的社会原因,导致毕业生素质下降且精力投入不足;高校的认知不到位和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管理松懈;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忽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经济学专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靠短期突击训练效果很难见效,应靠长期的积累来提高。学年论文在学生已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济问题展开研究,同时加强学生写作能力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研究兴趣,还可以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2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认识模糊
学年论文是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不占用正常教学时间的情况下完成,一般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末进行。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很多高校对学年论文的作用认识不够,没有将学年论文列入本科生培养计划。同时,学生对学年论文也很不重视,低年级学生习惯通过考试来取得学分,对撰写学年论文感觉不适应;而高年级学生面临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更是无暇顾及自己的学年论文。
2.2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对本科学年论文教学进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出题选题、过程辅导和成绩评价等环节。当前,我国只有少数高校推行学年论文制度,学年论文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确保学年论文的质量。同时,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强,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学校虽有学年论文的教学环节和要求,但未建立学年论文教学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使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未落到实处,形同虚设。
2.3高校的教学科研资源不足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数量相对严重不足,平均每名教师要指导30名以上学生的学年论文,还要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同时还有其他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师不堪重负。老师在指导学生学年论文时,投入的时间与精力都有限,直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很多高校的学术资源严重不足,数据库无法满足学生撰写论文的需求,尤其是国外数据库缺乏;图书资源数量有限,学生能检索到的文献资料非常有限,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
3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社会环境因素
就业率和考研率成为当前衡量我国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尺度。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本科生时,对论文及其质量无人问津,论文成绩不会影响自己的就业,所以,学生对论文很不重视,只要能通过就行。对于那些致力于考研的学生,因研究生招生对本科论文也不够关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理论课的学习,以应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和复试,甚至有些学生将学年论文的写作当成负担,敷衍了事。
3.2高校本身的因素
高校自身的认识不到位,许多高校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没有把学年论文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学年论文工作仅仅是走走过场而已。学年论文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存在许多尚需完善之处,制度中空话套话太多,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实施办法和明确的标准,使学年论文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形同虚设。制度贯彻执行力度也不够,未将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多流于形式。高校目前面临着很大的招生与就业压力,如果对学年论文要求太高,会导致许多同学难以正常毕业,将影响到学校声誉与学生就业,因此,在实际执行中,常出现对学生学年论文放低要求。
3.3教师方面的因素
由于高校的扩招和新专业不断开设,造成高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师资结构很不合理,教师既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又要面临职称评定等多重压力,这将影响到学生学年论文的质量。由于高校制度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出现重课堂教学,轻学年论文的导向,导致教师在指导学年论文时责任心不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这也直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同时,有些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相对陈旧且更新缓慢,专业技术能力与实践能力不强,不能给予学生以实质性指导,这都影响着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
3.4学生方面的因素
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本科生时只关心学习成绩和获得的各种证书,使得学生认为学年论文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只要能顺利通过即可。同时,学年论文质量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自身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许多高校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不足,且很少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相关的训练,缺乏文献检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
4提升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质量的对策措施
4.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
学年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经济学专业教学实践上的重要环节,从目前的实际来看,很多老师和学生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应加大宣传,提高师生对学年论文的认识。通过撰写学年论文,使学生熟练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深化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能为将来撰写毕业论准备。
4.2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结合经济学专业特点和社会实际需要,开展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工作。首先,将学年论文工作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从出题选题、过程监管与成绩评定等环节来确保论文质量;其次,要科学合理安排学年论文组织工作,妥善安排学年论文的工作流程与时间,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和教师的承受能力,真正发挥学年论文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思考及写作能力;然后,论文题目应难易适中,既要有理论价值,又要有实践意义,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保证学生通过努力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提高自己运用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加强过程管理
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学年论文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过程管理的完善对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学年论文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其他教学环节相互配合以保障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学年论文过程长效管理机制,学校相关部门应结合专业特征,统筹规划,从命题选题,师资配置,论文规范,学生纪律,成绩评定等方面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同时,学年论文的过程管理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应加强学年论文过程的监控,制定成绩评定标准,让学生真正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4.4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的学年论文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研究内容的学术性与规范化,重视学生逻辑分析、论证推理、归纳演绎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结语
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需要学生的努力、教师的重视、学校相关制度的完善作为保障,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作者:莫旋 阳玉香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伟,周景坤,章胜晖.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的剖析[J].对外经贸,2023(11):142-144.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运作模式
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把培养创新人才定位成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非常重视团队对创新型人才的积极影响。政府在一些知名大学中设立了创新中心,积极指导学生的发明创造活动。为能够系统地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创新中心建立了一套基于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的课程和专业训练体系,包括:学科研究方法论、创造技能、智力与创造力训练等。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国内众多高校开始重视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做了相应的尝试。如,举办科技作品竞赛,设立科研兴趣小组,建立专门机构和相关基金等,为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国内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现状
目前国内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无论在制度的建立,支撑设施的建设,还是相应的师资配备,资金投入,理论指导等方面都远远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科技创新团队构建机制尚不成熟,团队构建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内高校的科技创新团队大多是自由组合成队的,相关部门对团队的支持力度不大,使团队效能大打折扣。
第二,国内有很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选题时,没有很好的理论支撑,不能很好的根据自身团队的智力构成来选择更加适合的科技项目,导致团队成员的科研积极性下降。
第三,大多数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不能根据团队成员的智力优势来规划团队的运作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出不同智力优势的大学生在团队中的作用,很难形成富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第四,教辅资源的明显不足,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和运作模式缺乏理论支持。
二、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对智力的定义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环境之下,会被引发去解决问题或是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加德纳认为,学校中的学生没有优劣之分,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多种智力,并且各自拥有着不同的智力强项,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要考虑学生的智力差异,并针对学生的智力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三、我院利用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指导科技创新团队的经验
我校是一所重视科技创新的综合类院校,机电工程学院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科技动手能力的培养,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并协助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根据成员特点探索合理的运作模式非常必要。针对国内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运作模式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结合我院在通过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从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遴选、团队的组建、科研项目的选择和团队的运作模式等方面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全方面的优化,充分激发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优势,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探析如下:
1、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分析、了解我院大学生智力特点
1)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明晰加德纳概括的九种智力不同特点,分别是语言――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存在智力;
2)根据我院大学生实际情况,以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为理论依托,结合数据库的有关知识,合理制定智力优势量表;
3)根据智力优势量表,初步确定不同学生的智力优势归属,将学生分类。
2、选择适合我院大学生智力组成与科研方向的科技项目
1)依托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问题,与企业工程师讨论探索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科技创新类项目;
2)在学院范围内走访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等有科技创新项目经验的老师们,搜集适合我院大学生开展的科技创新类项目;
3、运用多元智力理论选择科技项目所需不同智力优势的大学生组建团队
1)走访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调研TCL公司的优势创新企业团队,探析适合于大学生团队合理的智力组成要素;
2)对之前学院较为成功的科技团队进行分析,并结合1)归纳出合理的团队智力构成表;
3)结合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在有意愿、有兴趣加入科技创新团队的大学生中,根据智力优势量表评测的智力优势归属,选择适合的学生,组建团队;
运用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明显优化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有助于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运用,能够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更加合理化,运作更加高效化;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不仅适用于科技创新团队,它还可以应用于高校里几乎所有的学生团队的建设,是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管理质量的一种新理论。
参考文献:
[1]张文涛.基于多元智力理论开展高中生智力结构之研[D],河北师范大学,202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