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会默写古诗。
2、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团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今日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齐,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后。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构成的原因。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泛读。
2、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自主思考。
3、指名读诗,正音。
4、团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一下指导:
(1)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一样角度看到的不一样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高低所见的不一样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近: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板书)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最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四句。重点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仅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者谜,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6)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2、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此刻,让我们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4、 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4篇写景的文章,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所写的地点是庐山。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2、板书诗题,读诗题。
3、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 听录音范读,画出诗的节奏。
2、**读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指明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借助前预习,先在四人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5、指名学生解释诗句。
6、齐读古诗。
三、深入学习诗歌
1、四人小组读古诗,互纠错误。思考: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
2、男生读一二句,女生读三四句。
思考:诗人观察的角度有哪些?
题干:诗人观察的角度有:
选项:1、从正面看和侧面看
2、从远处看和近处看
3、站在高处俯瞰、站在低处仰视
4、以上角度都有
3、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同样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也看到不同的庐山。下面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些庐山的图片(出示庐山的图片)。
4、
题干:你认为作者看到这样多角度的庐山是通过怎样的观察?
选项:1、一次仔细的观察
2、多次仔细的观察
5、师引导:这首诗所写的庐山就像一个千面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便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苏轼这样多次、多角度地观察庐山,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庐山的美、味道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的全部)
6、师:要想看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就要走出庐山全面地看它。
庐山的外表像个艺术家,幻化出各种美妙的姿势,庐山的内心像个哲学家,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怎样看?
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只有这样才能看清问题,获得正确的'认识。
7、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所阐述的道理
题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所说明的道理与下面哪句话相近?
选项:1、**者迷,旁观者清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联系现实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师: 在你读过的哪些故事或在你身边发生的哪些事是让你明白应该全面、客观地看问题的?
生**说。
9、男女生比赛读古诗。
四、背诵古诗
1、同桌互背
2、指名个人背
3、会背的起来背。
五、拓展小练笔
写写学诗的心得: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角度不同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效果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客观、全面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地看问题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用自我的话或自我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团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今日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齐,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后。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构成的原因。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泛读。
2、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自主思考。
3、指名读诗,正音。
4、团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一下指导:
(1)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一样角度看到的不一样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高低所见的不一样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近: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板书)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最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四句。重点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仅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者谜,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6)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2、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此刻,让我们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教学总结
教学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教学,引导领悟到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深入。
学生经过进取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运用电教创设良好的情境,让诗中的画面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验和情感体验,从而体会是人的感情,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抓住关键词句,读中感悟,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完美思想感情。
3、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那些古诗啊,还记得吗?谁来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踊跃背诗)
2、读题
真不错你们会背这么多的古诗。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新古诗《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3、解题
你们明白吗?《题西林壁》中的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明白的?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你明白吗?(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
4、介绍题壁诗
(二)学习古诗
1、过度
是谁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呢?(苏轼)那我们一齐去欣赏一下苏轼的这首题壁诗。
2、**读诗
3、读完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体会啊(**说说)
4、解读第一句
A、出示句子
B、指明朗读
C、我们伟大是诗人是从那些方面来写庐山的,请找出这句话中表示方位的字词
横:正面;侧:侧面;远、近、高、低
D、从正面看到的庐山是怎样样的?侧面呢?(展示课件)
E、此时你们的心境是什么样的?
F、庐山是如此雄伟、壮丽,你们能用自我的朗读表达出来吗?(**读指名读)
G、作者从不一样的`角度观察,结果却不一样,你们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啊,举个例子说说。
5、解读第二句
A、你们认为作者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为什么?
B、出示第二句,解释缘的意思。
C、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D、是小结:我们看事情也一样,要从不一样的角度去分析,看待事情要看全部,不要片面化。
(三)背诵古诗
1、**读
2、指明背诵:不会背的能够跟着轻声的读,会背的能够轻声的跟着背。
3、齐背
(四)拓展训练
1、复习: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描述庐山的古诗?
2、课后自我找一找还有那些古诗是描述庐山的?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6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精选2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
放映庐山录像。
(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
(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重点:卷舌音、*舌音)
3、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4、明确学习任务,**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
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
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5、**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师**互助解疑。
6、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
(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7、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8、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9、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0、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观察的角度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观效果察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
二、回忆学法。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吗?
三、学习古诗。
(一)知诗人。
(二)解诗题。(并介绍“题壁诗”)
(三)明诗意。
1、请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3、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那什么是山岭?什么是山峰?
同学们的描述不够形象,有哪位同学能用简笔画表达出来?
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吗?
4、苏轼看过庐山不同的姿态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你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反过来说一说。
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
(四)悟诗情。
庐山的确很美。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在高处俯视,深沟幽壑;在山下仰望,重峦叠障。可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还是险峻?正如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一读,请你闭上眼睛,让我们随苏轼一起去游庐山。
刚才那一瞬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当在诗人苏轼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又是怎样一种情怀呢?
你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吗?
(五)明哲理。
你能想个办法,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还记不记得学过的《画杨桃》一课,揭示了什么道理?
在生活中,你遇到或听说过这样的情况吗?
其实它还可以用在学**,与别人交往中。像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客观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四、总结全文。
1、想一想苏轼怎样才写出这首古诗的?
2、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9
一、导入
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蕴义深刻,是****的一块瑰宝。五年来我们学了不少古诗,了你能谈谈学习古诗的感受吗?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谈出了自己学习古诗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来再次走进角度单元,领略古诗的魅力,一起来学习《题西林壁》。
二、资料解题。
1、谁来说说你搜集的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首诗就是一首题壁诗。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本文是苏轼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2、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三、用文字画画
学习一二句:
1、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谁能找出来。
板:横 侧 远 近 高低 解释:横:正面看
这些方位词让你知道了什么?从不同角度来看庐山,景色就怎么样呢?
2、指导读词: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用6个字就为我们从不同角度画出了庐山的风景图,老师想用语言为我们描画其中的一幅图“横看成岭”。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气势磅礴。于是,我不禁想这样来读这个词:读出它的连绵不绝。谁也想试试像老师这样用文字画画,用朗读展示。来描画其他的风景图。
侧成峰: 远:远看隐天蔽日,读句 近:近看奇峰怪石
高:俯瞰幽谷深涧 低:仰望重峦叠嶂
3、作者是按横侧远近高低不同的方位顺序去看庐山,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同学们还可以按哪些顺序去看庐山呢?
生:按不同的时间顺序去,如早中晚;可以不同的季节去,如春夏秋冬;还可以不同的天气去,如晴阴雨等。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真是……生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说句意:寥寥几句,区区14字,就为我们勾勒了出了几种不同的画面。同学们能用文字把作者前两行所描画的画面展示出来吗?
过度: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从不同的方位顺序写出了庐山的美景,,一幅幅画面在眼前呈现,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由此,作者发出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学习后两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关系?(生读,回答:诗人不认识庐山的原因是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局限,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
2、用上因为…所以…再来说说。
3、再读读这句诗,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站在庐山之中就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生思考、回答:是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部。)
4、师:“不…..”难道诗人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不,普天之下所有的山,每一座都是如此。以此类推,世间万物也是如此。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我们是时时都能看到地球的全貌吗?
5、师:对,从各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只是事物的不同方面,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生答:全面的了解事物。)
师:对,这就是“**者迷,旁观者清。”让我们再来读后两行,把领悟的道理读进去。
五、有节奏读全诗。
古诗最讲究的是吟诵。吟诵时要注意高低起伏,快慢停顿。请同学们试着吟诵这首诗。
六、悟《题西林壁》
1、同样是写庐山,但各不相同。谁来记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看看这几句诗和《题西林壁》在内容上有些什么不同?
2、小结:别的诗人写庐山,都是赞美庐山的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看到的景,悟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身哲理。这就是作者的巧妙之处,角度不同,感悟不同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
七、背诵诗:
知识在于积累,让我们把这首诗永远的留在记忆中。请同学们背一背这首诗,也可以边背边做动作。(展示背)
八、结束新课。
在古诗的这座百花园中,还有许多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的诗篇,同学们让我们课下走进古诗,去品读它,继续领略古诗的魅力。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4、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4篇写景的文章,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所写的地点是庐山。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2、板书诗题,读诗题。
3、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听录音范读,画出诗的节奏。
2、**读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指明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借助前预习,先在四人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5、指名学生解释诗句。
6、齐读古诗。
三、深入学习诗歌
1、四人小组读古诗,互纠错误。思考: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
2、男生读一二句,女生读三四句。
思考:诗人观察的角度有哪些?
题干:诗人观察的角度有:
选项:1、从正面看和侧面看 2、从远处看和近处看 3、站在高处俯瞰、站在低处仰视 4、以上角度都有
3、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同样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也看到不同的庐山。下面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些庐山的图片(出示庐山的图片)。
4、题干:你认为作者看到这样多角度的庐山是通过怎样的观察?
选项:1、一次仔细的观察 2、多次仔细的观察
5、师引导:这首诗所写的庐山就像一个千面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便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苏轼这样多次、多角度地观察庐山,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庐山的美、味道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的全部)
6、师:要想看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就要走出庐山全面地看它。
庐山的外表像个艺术家,幻化出各种美妙的姿势,庐山的内心像个哲学家,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怎样看?
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只有这样才能看清问题,获得正确的认识。
7、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所阐述的道理
题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所说明的道理与下面哪句话相近?
选项:1、**者迷,旁观者清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联系现实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师:在你读过的哪些故事或在你身边发生的哪些事是让你明白应该全面、客观地看问题的?
生**说。
9、男女生比赛读古诗。
四、背诵古诗
1、同桌互背
2、指名个人背
3、会背的起来背。
五、拓展小练笔
写写学诗的心得: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角度不同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效果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客观、全面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地看问题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扩展阅读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扩展1)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
二、回忆学法。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吗?
三、学习古诗。
(一)知诗人。
(二)解诗题。(并介绍“题壁诗”)
(三)明诗意。
1、请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3、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那什么是山岭?什么是山峰?
同学们的描述不够形象,有哪位同学能用简笔画表达出来?
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吗?
4、苏轼看过庐山不同的姿态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你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反过来说一说。
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
(四)悟诗情。
庐山的确很美。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在高处俯视,深沟幽壑;在山下仰望,重峦叠障。可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还是险峻?正如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一读,请你闭上眼睛,让我们随苏轼一起去游庐山。
刚才那一瞬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当在诗人苏轼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又是怎样一种情怀呢?
你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吗?
(五)明哲理。
你能想个办法,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还记不记得学过的《画杨桃》一课,揭示了什么道理?
在生活中,你遇到或听说过这样的情况吗?
其实它还可以用在学**,与别人交往中。像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客观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四、总结全文。
1、想一想苏轼怎样才写出这首古诗的?
2、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题西林壁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
课前准备:
收集苏轼的生*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苏轼。
(一)揭示课题。
1、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奇耙,它们有的格调清新, 有的意味深长,有的耐人寻味。
2、师:古诗我们要怎样学习呢?(题目入手、读好诗歌、了解意思、体会意境)
3、师:学古诗更重要的是要读出诗味,悟出意蕴来。
4、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 (课件出示题目)
5、生齐读题目
(二)认识苏轼。
1、师: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2、生根据搜集资料回答,教师点评,引导查阅资料的方法和内容:生*、朝代、出生地、贡献。
3、课件出示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三)了解题意。
1、师:知道题的意思吗?西林又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西林寺图片)
2、师:题目中的关键词都知道了,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3、师: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题目。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自读古诗。
1、师:可能有同学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2、生**读
(二)检查反馈。
1、师:谁来试一试? 生个别读 男生读 女生读集体读
2、师: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的?读得正确流畅吗?相机纠正学生的读音
3、师:我们一起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三)吟诵诗歌。
1、师:会读诗歌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来,现在再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读读诗歌。
2、生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师并随时进行点评,相机范读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读出了古诗的滋味了吗?)
三、品味诗意,感悟哲理。
(一)学习前两句诗。
1、师:等我们理解了诗的意思,会读得更好。先让我们来看诗的前半部分,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只要说通了,说顺了,就可以了,不一定要逐字逐句地去扣。
2、生**练说
3、师: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生根据学生的问题相机引导
4、师:你觉得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吗?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岭和峰吗?(课件图片出示岭和峰的图片)
5、师:远近高低是指什么呢?
6、集体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师:你能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吗?(从正面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高峻的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显出各不相同的姿态。
7、师: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看庐山的?
8、师:庐山到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就让我们一同观看庐山的录象,注意观察庐山的姿态,相信我们对这两句诗的体会更深,看时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课件播放录象)
9、师: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庐山?(连绵起伏、高耸入云、危峰兀立、悬崖陡坡)
10、师:为什么你们看到的庐山各不一样呢?(作者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
11、师:如果同一座山呢,看到的会不会一样呢?(课件出示同一座山不同角度的图片)
12、师:同一东西呢?能再举例子吗?(课件出示其他图片)
13、师:就让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二)学习后两句诗。
1、师:现在让我们来看诗的后两句,一起读读这两句。
生齐读,**读
2、师:在说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3、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吗?
4、师:你们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
5、师:*时的说话、写作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我们还没有这样类似的词语、故事?(盲人摸象,旁观者清、**者迷、身当临绝顶,一览众山晓)
6、师: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对事物、事情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这就是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后两句也因此成为千古佳句,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读最后两句——————生接读 。
生个别读 配乐读
(三)回归整首诗歌。
1、师:当我们回过头来读这首诗时,相信我们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2、师:现在我们都是诗人,身在美丽的庐山,想想诗人吟诵的样子,你也来吟诵一番。你可以怎样吟诵呢?(可以加上动作读)
3、生**练习 (生边写边吟,边走边吟,边捋着胡子吟诵,背着手吟诵)
4、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吟诵?生**表演。
5、生齐背古诗。
四、古诗拓展,领悟特色。
1、师:苏试笔下的题西林壁让我们领略了山的千姿百态,再让我们看看他游览庐山写的另一首诗,这首诗又向我们展示了庐山怎样的景观呢?(课件出示)
高岩蔽(bì)①赤②日,
深谷③来悲风④ 。
擎⑤(bò)开青玉峡,
飞出两白龙⑥ 。
注释:
①蔽 (bì) :遮住
②赤:红色
③深谷:深深的峡谷
④悲风:呼啸的风
⑤擎(bò):同掰( b āi)
⑥两白龙:两条白色的瀑布,东瀑和西瀑
2、师:请你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来学学这首诗。
3、生**读后交流意思(课件瀑布图片)
4、生吟诵诗歌,检查读的情况
师:心情会怎样,是惊喜?是赞叹?是感慨?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个别读 集体读
5、师:**读读这两首,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一个写景 一个先写景后哲理)
6、苏轼游览庐山时被庐山秀色所陶醉,一气之下记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五首中的最后一首。这些诗,有的是描绘庐山的一种景象,有的写出了自己的一种感觉。题西林壁是总结性的一首,也最耐人寻味——————生接读。
7、正因为如此,九百多年过去了,这首诗还闪闪生辉,在文人的著述里,在游客的谈笑间,在学生的课堂里,有多少人在揣摩他,回味他。——————生接读,配乐读。
五、课堂小结,延伸课外。
师:这节课,我们用学古诗的方法,不仅读好了诗,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体会了诗的意境。相信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当我们以后再来读这两首诗又将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观书有感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
2、背诵古诗。
二、学习《观书有感》。
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
出示投影片:
自学提纲:
(1)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准确理解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
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边读边理解边想象。
质疑————————解疑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学生**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3)指名读。
(4)练习背诵。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记忆字形;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聿”“鉴”“徘徊”这几个字的。
2、正确书写:你认为哪个容易写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3、练习书写。
四、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的古诗。
1、分组互相交流收集的古诗。
提示:先读读古诗,说说作者是谁。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诗句和意思,最后和大家读一读。
2、请二、三名同学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推荐古诗。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并运用增、补、调、换四种方法理解古诗,体会诗句的意境。
3、习得观察方法,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4、指导背诵《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让学生掌握理解诗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望庐山瀑布》引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
师:请大家**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读、指名读,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读好一首古诗,还要注意停顿和节奏的划分,大家边听老师读,边在自己的书上划分节奏,好吗?(PPT投影节奏划分)
生根据节奏**读 指名读 齐读
三、理解
(一)借助题目悟方法
师:孩子们,要想看懂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大家说说*时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句意思的?
请看这首古诗的题目:题西林壁(指题目)(借解释小结方法)
板书:增 补 调 换
(二)运用方法学诗句,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的第一二句:(齐读)
请大家按照刚才小结的理解诗句的方法,学习小组之间讨论讨论这两句诗的意思,要是能把用到的具体方法跟同学说说就更好了!开始吧!
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结合理解古诗的方法,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补充解释:看课文插图,理解“横看”“侧看”
谁来继续结合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第二句的意思
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生充分观察课文插图,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是呀,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T)
想再看看庐山吗?(出示一组庐山图片)
能再说说庐山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吗?
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两句诗吗?(个别读)
师:是呀,这些都是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色。(板书:景)
只要诗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庐山不同的样子,所以观察庐山的角度远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六个。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游览庐山,写下了他们的感受,我们去看看诗人眼中的庐山,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师大约讲解诗意)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所以,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在头脑里想象庐山的样子,把你最喜欢的那幅庐山风景画读出来……
(三)活用方法悟诗情
庐山的景色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所以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继续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师: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它还说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生: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
师:所以这两句诗的解释中,我们还可以用“补”的方法,把原因补充得更加具体——
生:(补)我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只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
师:那该站在怎样的角度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呢?
生答:应该跳出庐山,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览整个庐山
师:所以诗人说:(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从这首诗中,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说:我明白了要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客观、全面。
师:是的。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的“**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正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画杨桃》)
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说说吗?(下棋、同学之间吵架)
师:诗人游庐山,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都写下来了,让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庐山的美景,还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道理。(板书:道理)
像这样的诗,我们可以叫它哲理诗。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庐山,欣赏庐山的美景,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次。
(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 能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 了解诗句的意思。
3 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 背诵并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
2 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
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 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
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
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
不起的人物(出示:宋 苏轼)
1、 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 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 学习古诗
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 同
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 指
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 全
班齐读古诗。
2、 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 四
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 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
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岭
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 在
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 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
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
用。)
(2) 指
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指
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 纟 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 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2) 指
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 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
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
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
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
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 指
导朗读。
4、 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5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流程:
(课前**学生分组赛诗)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八、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九、默写古诗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十、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十一、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
(课件出示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看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6
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附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7
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 庐 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附: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
2、感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力导入
我们以往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描述庐山的诗,《望庐山瀑布》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师指名背诵。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另一首描述庐山的诗《题西林壁》师板书课题
谁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题:书写,壁:墙壁(石壁)
谁介绍一下庐山的资料,课件出示
诗简单介绍作者苏轼
二、学习古诗,说诗意
1、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诗纠正读音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横看:从正面看
不识:看不清
真面目:全貌
缘:因为
5、逐句理解诗意学生分组自学
6、师指名学生说诗意,(全班交流)
三、诵读体会
启发讨论1、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2、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呢?
3、从这首诗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全班讨论交流汇报
四、巩固应用
1、练习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
五、总结学法
读诗句——说诗意——悟意境——吟诵诗
六、作业
背诵古诗和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岭侧——岭
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真面目
只缘——此山中
**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能用自我的话或自我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团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今日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齐,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后。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构成的原因。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泛读。
2、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自主思考。
3、指名读诗,正音。
4、团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一下指导:
(1)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一样角度看到的不一样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高低”所见的不一样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近: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板书)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最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四句。重点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仅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者谜,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6)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2、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此刻,让我们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教学总结
教学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教学,引导领悟到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深入。
学生经过进取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运用电教创设良好的情境,让诗中的画面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验和情感体验,从而体会是人的感情,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 能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 了解诗句的意思。
3 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 背诵并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
2 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
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 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
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
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
不起的人物(出示:宋 苏轼)
1、 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 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 学习古诗
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 同
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 指
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 全
班齐读古诗。
2、 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 四
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 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
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岭
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 在
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 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
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
用。)
(2) 指
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指
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 纟 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 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2) 指
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 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
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
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
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
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 指
导朗读。
4、 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扩展2)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 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
1. 复习《望庐山瀑布》,观赏庐山图片,引出本诗。
2. 学生阅读阅读资料(一):课文学习。了解本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 读诗题,解释题目的意思。
2. 指明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 小组交流,借助注释解释古诗的意思。
4. 学生汇报。
三.质疑解疑,体会诗义。
学生质疑。例: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作者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景象是庐山的真面目吗?
2. 作者要怎么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呢?
3. 你从这句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4. 观察事物,如果只看一个方面,会有什么后果呢?学生阅读资料(二):明理篇(《盲人摸象的故事》《公鸡和猫头鹰的争论》《一次考试》《一则寓言的启示》)
5. 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受,深化观察事物要多角度、全面地观察的道理。
6. 讨论:如果你能去庐山,你还会从哪些别的角度去观察?
四.指导朗诵、背诵古诗。
1. 推荐两种朗读方法:突出观察角度的词语和突出观察结果不同的词语的读法,学生练习。
2. 配乐朗读。
3. 背诵比赛。
五. 拓展阅读,体会多角度观察事物的精彩,学习观察和写作的方法,
1. 学生阅读阅读资料(三):佳作欣赏。
2. 从观察和习作的角度谈谈阅读的收获。
六.小练笔:我爱观察。(多角度地观察一样事物,写具体,写生动)
七.总结。
板书:
题西林壁
角度不同
观察 多角度、全面
结果不同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三)、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背景图),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时留下了千古佳句。今天,高老师就带来了两首古诗,一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另一首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你知道这两首古诗是写哪儿吗?来,同学们,看着手中的书,**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1.指导学生读《题西林壁》题目,解题: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2.学生读《游山西村》
正音
浑 豚 重
三、学习《题西林壁》一、二句:
1.让我们随着苏轼来游览一下美丽的庐山吧!(配乐课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2.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观察庐山,请大家在书上圈圈画画。
3.“横看”是怎么看?(课件,横:①使物体成横向。②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相对。③纵横杂乱。④汉字由左到右的笔形。)让学生判断选择。
4.从正面看,你看见了什么?“岭”是怎样的呢?你能画一画吗?这是怎样的山岭?(课件显示连绵起伏的山岭)指导读“横看成岭”。
5.从侧面看,你看见了什么?(课件)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峰?(陡峭)指导读第一句。
6.那么,从远处看庐山是怎样的?(课件显示远近高低的图片)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险岩,从高处向低处俯瞰是幽谷深涧,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以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7.(课件显示六张庐山图片)从不同的角度看,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看看你能把庐山的美读出来吗?(个别读,集体读,配乐读)真是百看不厌,越看越美呀!
四、学习《题西林壁》三、四句:
1.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究竟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他找到原因了吗?
2.是呀,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_____,视野受到局限。咱们还可以换个说法,因为_____,所以_____。
3.是呀,作者为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而叹息,但他似乎又明白了点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后两句诗。有的同学已经背出来了,谁来适一适?
4.看山如此,看事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地多方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正应了那句老话“**者迷,旁观者清”。
五、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学了《题西林壁》,我们既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又明白了一些生活的哲理。(板书:赏景明理)下面我们随着诗人陆游到山西村去看看、走走,想想又能悟出什么道理呢?
2.诗人陆游因为被朝廷罢官回归故里,途经山西村,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乡亲们又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归来的游子呢?请读读一、二句。
3、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又仿佛听见乡亲们说了些什么?指导朗读。
六、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1.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____,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课件显示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眼前柳绿花红,又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2.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相吻合吗?被罢官的陆游本以为前途渺茫,陷入了困境,但是朴实的乡亲们却给了他走出困境的信心。这份欣喜之情,你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3.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吗?当你做一道应用题百思不得其解,正为此懊恼时,__。当你和小伙伴下棋,感觉无路可走,打算放弃时,______。
七、配乐朗诵,感悟情境
同样的触景生情,同样的耐人寻味,让我们随着诗文再次来赏景明理。
八、课外链接,拓展延伸
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在课后把它找来,读一读,背一背。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题西林壁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
课前准备:
收集苏轼的生*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苏轼。
(一)揭示课题。
1、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奇耙,它们有的格调清新, 有的意味深长,有的耐人寻味。
2、师:古诗我们要怎样学习呢?(题目入手、读好诗歌、了解意思、体会意境)
3、师:学古诗更重要的是要读出诗味,悟出意蕴来。
4、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 (课件出示题目)
5、生齐读题目
(二)认识苏轼。
1、师: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2、生根据搜集资料回答,教师点评,引导查阅资料的方法和内容:生*、朝代、出生地、贡献。
3、课件出示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三)了解题意。
1、师:知道题的意思吗?西林又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西林寺图片)
2、师:题目中的关键词都知道了,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3、师: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题目。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自读古诗。
1、师:可能有同学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2、生**读
(二)检查反馈。
1、师:谁来试一试? 生个别读 男生读 女生读集体读
2、师: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的?读得正确流畅吗?相机纠正学生的读音
3、师:我们一起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三)吟诵诗歌。
1、师:会读诗歌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来,现在再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读读诗歌。
2、生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师并随时进行点评,相机范读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读出了古诗的滋味了吗?)
三、品味诗意,感悟哲理。
(一)学习前两句诗。
1、师:等我们理解了诗的意思,会读得更好。先让我们来看诗的前半部分,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只要说通了,说顺了,就可以了,不一定要逐字逐句地去扣。
2、生**练说
3、师: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生根据学生的问题相机引导
4、师:你觉得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吗?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岭和峰吗?(课件图片出示岭和峰的图片)
5、师:远近高低是指什么呢?
6、集体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师:你能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吗?(从正面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高峻的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显出各不相同的姿态。
7、师: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看庐山的?
8、师:庐山到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就让我们一同观看庐山的录象,注意观察庐山的姿态,相信我们对这两句诗的体会更深,看时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课件播放录象)
9、师: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庐山?(连绵起伏、高耸入云、危峰兀立、悬崖陡坡)
10、师:为什么你们看到的庐山各不一样呢?(作者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
11、师:如果同一座山呢,看到的会不会一样呢?(课件出示同一座山不同角度的图片)
12、师:同一东西呢?能再举例子吗?(课件出示其他图片)
13、师:就让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二)学习后两句诗。
1、师:现在让我们来看诗的后两句,一起读读这两句。
生齐读,**读
2、师:在说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3、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吗?
4、师:你们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
5、师:*时的说话、写作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我们还没有这样类似的词语、故事?(盲人摸象,旁观者清、**者迷、身当临绝顶,一览众山晓)
6、师: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对事物、事情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这就是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后两句也因此成为千古佳句,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读最后两句——————生接读 。
生个别读 配乐读
(三)回归整首诗歌。
1、师:当我们回过头来读这首诗时,相信我们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2、师:现在我们都是诗人,身在美丽的庐山,想想诗人吟诵的样子,你也来吟诵一番。你可以怎样吟诵呢?(可以加上动作读)
3、生**练习 (生边写边吟,边走边吟,边捋着胡子吟诵,背着手吟诵)
4、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吟诵?生**表演。
5、生齐背古诗。
四、古诗拓展,领悟特色。
1、师:苏试笔下的题西林壁让我们领略了山的千姿百态,再让我们看看他游览庐山写的另一首诗,这首诗又向我们展示了庐山怎样的景观呢?(课件出示)
高岩蔽(bì)①赤②日,
深谷③来悲风④ 。
擎⑤(bò)开青玉峡,
飞出两白龙⑥ 。
注释:
①蔽 (bì) :遮住
②赤:红色
③深谷:深深的峡谷
④悲风:呼啸的风
⑤擎(bò):同掰( b āi)
⑥两白龙:两条白色的瀑布,东瀑和西瀑
2、师:请你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来学学这首诗。
3、生**读后交流意思(课件瀑布图片)
4、生吟诵诗歌,检查读的情况
师:心情会怎样,是惊喜?是赞叹?是感慨?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个别读 集体读
5、师:**读读这两首,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一个写景 一个先写景后哲理)
6、苏轼游览庐山时被庐山秀色所陶醉,一气之下记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五首中的最后一首。这些诗,有的是描绘庐山的一种景象,有的写出了自己的一种感觉。题西林壁是总结性的一首,也最耐人寻味——————生接读。
7、正因为如此,九百多年过去了,这首诗还闪闪生辉,在文人的著述里,在游客的谈笑间,在学生的课堂里,有多少人在揣摩他,回味他。——————生接读,配乐读。
五、课堂小结,延伸课外。
师:这节课,我们用学古诗的方法,不仅读好了诗,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体会了诗的意境。相信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当我们以后再来读这两首诗又将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观书有感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
2、背诵古诗。
二、学习《观书有感》。
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
出示投影片:
自学提纲:
(1)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准确理解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
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边读边理解边想象。
质疑————————解疑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学生**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3)指名读。
(4)练习背诵。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记忆字形;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聿”“鉴”“徘徊”这几个字的。
2、正确书写:你认为哪个容易写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3、练习书写。
四、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的古诗。
1、分组互相交流收集的古诗。
提示:先读读古诗,说说作者是谁。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诗句和意思,最后和大家读一读。
2、请二、三名同学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推荐古诗。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本事目标
学生能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人苏轼及其作品;学生能结合注释理清诗歌资料,明白蕴含的哲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过朗读体悟,学生能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掌握初步阅读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经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有感情诵读古诗,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教学工具(或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边播放音乐,边PPT滚动展示庐山风光,**:“欣赏了浙西风景,你们感觉怎样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那里山清水秀,云雾弥漫,到处都是鸟语花香,那里的流泉飞瀑,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佳句,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那里,也写下了千古名篇,我们一齐学习走进诗歌《题西林壁》!”
二、解诗题,知作者
1、探究诗题,请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题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了解作者,请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关于作者生*资料,教师总结补充。(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三、读准音,体韵味
1、学生**朗读古诗,都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2、同桌直接按互读,互相指正;
3、教师范读,学生感知朗读语调、停顿、轻重音、快慢等;
4、指明学生范读;
5、全班齐读古诗。
四、抓字眼,明诗意
1、**:这首诗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要求:小组合作,学生根据注释,试着解释诗句意思,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齐解决,教师巡视,对个小组学习作必要指导。
2、**:引导学生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的意思
明确:“横看”正面看,“岭”与“峰”的不一样,想象从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还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景色。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心境下看到庐山会是怎样的景象。
明确: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果就会不一样。
4、**:说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明确: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我身在这庐山之中。
5、**: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人为什么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面目。明确:**者迷,旁观者清。
五、诵诗歌,悟诗理
1、**:作者为什么要描述庐山
(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此刻让我们用自我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
六、巩固小结,延伸认知
教师放配乐朗诵全诗,学生总结自我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去过庐山吗?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庐山的风景或是景点的名称。
1. 庐山的瀑布气势磅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过一首【课件出示】《望庐山瀑布》唐·李白,这首诗中有一句特别有名的经典:
【课件出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导朗读
2. 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特别有名气。李白以庐山的山为背景还写过一首另一首诗【课件出示】《望庐山五老峰》:***一句是:
【课件出示】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唐·李白 指导朗读
这首诗让你感觉到庐山的山在李白的眼中又是怎么样的呢?(削出——耸立 金芙蓉——金莲)庐山的五老峰就像是漂浮在云层里的芙蓉。
3.庐山的景美呀!远在1600多年的东晋,庐山便成为山水诗的讴歌对象,受到文人骚客的青睐。首先关注庐山的是山水诗的先驱人物——谢灵运。喜欢游山玩水的谢灵运来到庐山,登上绝顶,放眼四顾,灵感飞来,题写了【课件出示】《登庐山绝顶望诸峤》。他在诗中写道:
【课件出示】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指导朗读
在谢灵运的眼中,庐山又有着怎样的魅力?
4. 同样是庐山的景观,不同的景色就有不同的美感。同样以庐山为背景,不同的诗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我们古代,还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们熟悉的张九龄、杜牧、苏轼、孟浩然、白居易、元稹等也曾经游览庐山,写下了很多赞美庐山壮美景观的诗篇。其中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首诗就是【课件出示】题西林壁《题西林壁》是一首题壁诗。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
5.结合老师刚才的介绍有谁知道“题西林壁”是什么意思?
二、读《题西林壁》
1.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注意哪些字是前鼻音,哪些字是后鼻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题西林壁》,其余同学注意听,听他诗中的前鼻音和后鼻音有没有读准确。
3.评价,齐读。
4.读古诗,不仅要的的准确,还要读得有节奏,要读得有板有眼。师生合作读:生读前四字,师读后三字。交换角儿色再度。
5.齐读。
6. 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老师示范,学生评价怎样读才是读出味道来了。
7. 学生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
8.指名读,其余学生注意听,看看听出了什么味道来。
9.齐读。
三、解《题西林壁》:
1.读了这么多遍,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你们能不能自己读懂呢?这首诗一共只有28个字,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你说给他听,他说给你听。
2.这首诗的大体意思懂了吗?老师提三个问题,如果都能答出来,就说明你读懂了。
(1)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谁能找出来。
板:横 侧 远 近 高低
(2)作者欣赏庐山是不是就真的就是横着看了看,侧着看了看,远处看了看,近处看了看,高处看了看,低处看了看呢?这些方位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板:角度不同
角度不同,景色就怎么样呢?从诗中找证据。(远近高低各不同)
板:景色不同
结合开始读的古诗,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明这个道理?
【课件出示】站在 看到的是
站在壶口瀑布前,看到的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站在五老峰,看到的是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站在庐山绝顶,看到的是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结合你对庐山的了解,谁还能用事实说明这个道理?
这一句是概括的写,还有一句具体的写出了角度不同,景色就不一样。
赏析:横看成岭侧成峰
大文豪到底是大文豪啊!寥寥几句,区区14字,既有概括地写,又有具体地写。这样就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就完全不一样。
请你结合你对庐山的了解,结合前面几个大诗人的描写,想象一下,假如你来到了庐山,你站在庐山的某一个角度,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物?
【课件出示】图片欣赏(老师也到庐山去过,而且还从不同的角度拍下了一些照片,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3)看完以后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课件出示】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面。
3.有一个人一天晚上下班,在等车时无聊向自己上班的工厂望去,忽然发觉那是另一番的美景,白色的楼房在**的大树的衬托下,加上夕阳的映衬显得十分壮观。他就想,我来到这二年有余,一直没有这样远望过,更没有如此欣赏过。也就从来没有觉得电厂这么壮观、漂亮过。于是,他轻轻地吟诵了一句诗,这句诗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这中间的两个山是不是指的是真正的庐山?这个庐山可以是指一样东西,也可以是指一件事情,更可以是指一个人。
譬如说: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碰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呢?举个例子说一说。
小结:这首诗不仅仅感受到了庐山景观的奇丽,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
4.齐读古诗。
四、悟《题西林壁》
(1)我们再回过头来读一读,写庐山的几句诗,看看这几句诗和《题西林壁》在内容上有些什么不同?
(2)小结:别的诗人写庐山,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赞美庐山的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一样得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身哲理。这就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诗的最后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五、巩固练习
1.背诵《题西林壁》
2.抄写《题西林壁》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侧远近高低
角度(不同) 景观(不同)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指名读。正音
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用心去思考,你从哪看出来的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诵读,悟诗情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那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生:用各种方法诵读古诗提供背景音乐: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师:总结,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者迷,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四、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盲人摸象》。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五、想象成诗人,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教学总结: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在三四行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看,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在学习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回想我们学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知作者。
2、初读诗,正字音。
3、再读诗,清节奏。
4、抓字眼,明诗意。
5、多诵读,悟诗情。
然后安排学生先自主学习,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接着在全班交流,走进庐山,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可以是齐诵、轮诵、唱诵或表演读,形式多样,重在读出理解,读出感受。
有了这些奠定后,我们就要直奔本课的重难点,即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经师生讨论,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者迷,旁观者清”。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学生谈及如人的立场不一样,所以评定一个人是好是坏的结果也不一样;犯错误时,自己往往不能发现,总是当别人指出后方才醒悟等等。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2、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句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学生思维转不过来,于是我直接点拨,没有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心里担心着时间所剩无几了)。其实,应该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最后的拓展阅读完不成的话,可以放到课后。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7
设计意图:
古诗是**文化的精华,是最有灵性之美的语言。她传递着文明,印刻着人间的喜怒哀乐、书写着无限河山。笔者认为,古诗的教学,应基于吟诵,贵在于品悟,回归生活,切忌支解语言而忽略大意象的美。
《题西林壁》是古诗中写景抒情的典范,也是情理交融的诗文先河。笔者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在诗的灵动意境中,引导学生和诗人及文本产生共鸣,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诗的强大生命力。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
课前准备:收集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激趣,感悟诗的意境,形成对山的全方位的感受。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学古诗可有意思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古诗。谁来背首古诗?
(二)出示:
过渡:老师也带来了写古诗句,请你读读!感受古诗的美!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注意适当解释
(三)初步形成对山的认识
1、上面的诗句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字,那是——山
2、请你谈谈你眼中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步感悟苏轼眼中的庐山。
(一)揭示所学内容
1、大家谈了自己眼中的山,有位诗人也想谈谈自己眼中的山,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2、出示课件:苏轼(不是“一寸照片”人物的造型,而是采用生活写实型的)
3、他写了一首诗叫做:《题西林壁》
(二)初读诗句,正音
1、出示古诗
2、他游览的是什么山呢?他想跟大家谈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诗。
3、**读诗。(配乐古筝《春江花月夜》)
4、请学生读。
(1)单个举手积极地读
(2)男女生比读
(3)上下句1、2组与3、4组接读
注意用上激励的评价语,同时正音
(三)初步释疑
1、明白所写的山和题诗的地点等基本常识。
(1)过渡:有句格言叫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书读着读着就知道其中的东西了。你们也读了好几遍了那么你读懂什么了呢?
(2)随机交流。
2、师相机补充:
(1)诗是苏轼49岁写的
(2)这首诗是写庐山这十几首中最后的一首。
三、探索庐山的真面。
(一)见识庐山的多面性
1、苏轼见到了怎样的庐山?(引导用现代语言表达)
2、诗句是怎样写的?
3、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释字解词:
(1)横看——正面看
(2)岭(圆)——峰(尖险)
5、苏轼怎样去感受庐山的?(引导回答: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有正面看、侧面看、远处看、近处看、站在高处俯瞰、站在低处仰视)
(二)感受庐山多面的美
(1)这样的山你见过吗?美美地**读前两句
(2)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引导读者的心情的词语——百看不厌、心旷神怡
等词)
(3)齐读诗句
四、解疑明理
(一)明诗意
1、你们喜欢这样多情的庐山吗?
2、苏轼也跟大家一样,真的想一览庐山的真面,可是他能吗?
3、齐读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渡:诗中哪两句告诉我们他不能?
4、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字意
5、苏轼在叹息啊,你读出来了吗?品悟读
(二)明事理
1、提升庐山的真面:
过渡:苏轼见到了如此变化无穷的庐山,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庐山的美、味道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的全部)
2、苏轼怎样才能见到庐山的真面?
3、小结归纳:从整体上看,才有可能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4、形象感知:
(1)出示:四副图——描写同一样东西,但角度各不相同
(2)盲人摸象的故事
5、生活中你有过这样因为看了局部而忽略整体而犯了错的事情吗?
我们对待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呢?
五、练情巩固
(一)今天在诗人苏轼的带领下,你见到了怎样的庐山啊?
齐读古诗(配乐古筝《春江花月夜》)
(二)出示:这是( )的庐山,只有( )才能见到庐山真面!
过渡:苏轼眼中的山可和别人眼中的山一样吗?诗人苏轼想通过诗来告诉我们——
六、小结:历来写山的人不计其数,而苏轼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在生活中好好品悟这一座座真实而神奇的山吧!
作业:观察一处景物或一样物品,并记录观察时的感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3.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3.体会诗人“**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谁去过庐山或看过庐山的风景片吗?请简单地介绍一下庐山的风景或景点的名称。
2.庐山的瀑布气势磅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特别有名气,李白以庐山的山为背景还写过一首另一首诗《望庐山五老峰》中有一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3.同样以庐山为背景,不同的诗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解诗题,知作者(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1.简介: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
2.诗题
3.作者
三、读正确,明诗意
1.听录音读
2.指生读
3.师生合作读:生读前四字,师读后三字,交换角色再读。
4.齐读。
5.诗意
四、入诗境,悟诗情
1.这首诗写了什么?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
2.老师提三个问题,如果能答出来,就说明这首诗大体读懂了。
题一: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找出来。
(板书:横侧远近高低)
题二:作者欣赏庐山是不是真的横着看,侧着看,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这些方位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角度不同)
角度不同,景色怎么样呢?从诗中找证据。(远近高低各不同)
(板书:景色不同)
小结:苏轼不愧为大文豪,诗的前两句用14字就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就完全不一样。
题三:作者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此所谓“**者迷,旁观者清”。
小结:看来要想了解全面,就要超越狭小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引导回答: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面。
五、诗意引申
1.师举生活实例1:一位同学放学校外等车远观学校教学楼……于是,他轻轻地吟诵道:
(引读)不识庐山真面目——
2.师举生活实例3:以《背影》为例,引出不识“父爱”真面目,只缘身在”父爱”中。小结:诗中的“山”不是指庐山了,这个“山”可以是指一样东西,也可以是指一件事情,更可以是指一个人。
3.同学们有没有碰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举例说一说。
(逐一事例引读)不识××真面目——
4.这首诗不仅仅感受到了庐山景观的奇丽,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
引导理解:人们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片面性。预知事情**与全貌,需全面了解。
四、全文总结
小结: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
五、拓读古诗
古诗欣赏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9
教学设计思路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网络环境下的交互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按照网络教学模式图和教学流程图:情景导入→ 自主探索 → 引导探究 → 归纳小结→ 反馈评价→ 升华提高。
3)当学生打开网页课件时,主页上显示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庐山和题壁诗,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打开“教学资源”网页中“欣赏庐山”“古诗理解”“古诗新唱” “悟出道理”等数学课堂环节。
**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选择并确定主题小组分工等 2)**网络合作学习小组;
3)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网址和途径并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 页;
4)根据需要**有关协作学习内容。
5)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在网上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有关的网页,并向全体学生展示;
6)教师**学生通过在网上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整堂课步骤设计如下:
一、打开网页,主页显示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学生自行阅读,借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打开“教学资源”。
三、学生进行点击学习。
四、点击“古诗欣赏”按钮,然后结合课本进行“理解古诗”。
五、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 六、小组协商解决“讨论探究”。
七、当堂练习,点击“拓展练习”进行练习。
八、升华提高,学生充分活动之后,基本解决问题。进行讨论。 九、通过网页展示教材分析。是学生更一步理解知识。
十、学生通过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延伸。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
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
(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网页制作,图片、音乐、多**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具准备:网页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学生介绍苏轼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三)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四)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汇报交流,感悟美
(1)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板书:横 岭 侧 峰)
(2)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师:为什么同是庐山有时看到的是岭有时看到的又是峰呢?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沉默)
师:诗人从横 侧 远 近 高 低去看庐山
生:诗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 师: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同学们给他鼓鼓掌。
诗人从不同的位置来看庐山,看到了不同的庐山,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
生: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 生:不同的时间,早、中、晚。
生:不同的天气,晴天、雨天。
生:不同的心情,高兴、伤心。
师:从不同的时间、季节、心情、天气、心情来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所以作者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会怎样呢? 生:不相同
师: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真是:**者迷,旁观者清。
(3)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讨论探究:那么,怎样才看得清庐山真面目?集体交流。
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
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七)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八)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九)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对比阅读《登飞来峰》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
2、感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力导入
我们以往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描述庐山的诗,《望庐山瀑布》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师指名背诵。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另一首描述庐山的诗《题西林壁》师板书课题
谁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题:书写,壁:墙壁(石壁)
谁介绍一下庐山的资料,课件出示
诗简单介绍作者苏轼
二、学习古诗,说诗意
1、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诗纠正读音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横看:从正面看
不识:看不清
真面目:全貌
缘:因为
5、逐句理解诗意学生分组自学
6、师指名学生说诗意,(全班交流)
三、诵读体会
启发讨论1、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2、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呢?
3、从这首诗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全班讨论交流汇报
四、巩固应用
1、练习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
五、总结学法
读诗句——说诗意——悟意境——吟诵诗
六、作业
背诵古诗和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岭侧——岭
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真面目
只缘——此山中
**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扩展3)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思路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网络环境下的交互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按照网络教学模式图和教学流程图:情景导入→ 自主探索 → 引导探究 → 归纳小结→ 反馈评价→ 升华提高。
3)当学生打开网页课件时,主页上显示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庐山和题壁诗,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打开“教学资源”网页中“欣赏庐山”“古诗理解”“古诗新唱” “悟出道理”等数学课堂环节。
**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选择并确定主题小组分工等 2)**网络合作学习小组;
3)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网址和途径并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 页;
4)根据需要**有关协作学习内容。
5)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在网上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有关的网页,并向全体学生展示;
6)教师**学生通过在网上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整堂课步骤设计如下:
一、打开网页,主页显示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学生自行阅读,借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打开“教学资源”。
三、学生进行点击学习。
四、点击“古诗欣赏”按钮,然后结合课本进行“理解古诗”。
五、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 六、小组协商解决“讨论探究”。
七、当堂练习,点击“拓展练习”进行练习。
八、升华提高,学生充分活动之后,基本解决问题。进行讨论。 九、通过网页展示教材分析。是学生更一步理解知识。
十、学生通过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延伸。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
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
(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网页制作,图片、音乐、多**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具准备:网页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学生介绍苏轼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三)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四)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汇报交流,感悟美
(1)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板书:横 岭 侧 峰)
(2)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师:为什么同是庐山有时看到的是岭有时看到的又是峰呢?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沉默)
师:诗人从横 侧 远 近 高 低去看庐山
生:诗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 师: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同学们给他鼓鼓掌。
诗人从不同的位置来看庐山,看到了不同的庐山,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
生: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 生:不同的时间,早、中、晚。
生:不同的天气,晴天、雨天。
生:不同的心情,高兴、伤心。
师:从不同的时间、季节、心情、天气、心情来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所以作者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会怎样呢? 生:不相同
师: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真是:**者迷,旁观者清。
(3)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讨论探究:那么,怎样才看得清庐山真面目?集体交流。
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
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七)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八)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九)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对比阅读《登飞来峰》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要求:
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难点: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课前准备:小黑板一块。
实施教学的主要方法:师生交流互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1、回顾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
2、江湖,峡谷,榕树,鸟儿,美丽的晚霞等等这些美好的景物就像一幅幅图画,使人回味无穷!
3、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还去过哪些风景名胜,看到过哪些美好景物呢?(……)
4、同学们说了不少,今天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庐山)看看我们的伟大的北宋诗人苏轼他是怎么来写庐山的!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二)、初读古诗,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三)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四)、范读古诗,讲读法。
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记号。
小黑板出示: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五)朗诵分析古诗并背诵:
1、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2、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生背诵古诗
师检查背诵情况3、总结: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
八、板书设计: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见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观察的效果不同)所感
只缘/身在/此山中。
九、作业布置:背诵古诗。
十、课后评析:
临时得到通知,要来听我的课,即使课前备过课了,心里也难免紧张。那么多资深老师来听课,感觉压力好大。但是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只要能够勇敢地去面对,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所成长,有所得到的。
接下来说一说,自己对该课的'反思。作为一个刚走出校园迈入另外一个不同校园的新老师,总觉得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吃透教材上,总在刹那间会觉得比较迷茫,所以,总是千方百计的找一些资料拼命的借鉴人家好的地方,但在上课之后总是会觉得其实另外一种形式的教法也许会更好一点。课前想象了很多种学生情况,但在上课时还是会出现让我措手不及的地方。例如,今天在分析讲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叫了好几个学生说“不识”什么意思,这几个学生都说是不知道的意思,我在备课时希望学生说是看不清楚的意思,然后绕了好大一圈,才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课后觉得,其实有些知识上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是合理的,能够解释清楚的,不应该拘泥于形式。
其次,在该课上,要感谢我的学生,他们让我觉得很惊讶。作为新老师兼班**,对他们很多地方的了解还有些欠缺。例如,我让学生试着解释一下该诗的大致意思的时候,蔡冲真的让我很吃惊,他反问我:“老师,我可不可以把自己当作苏轼,然后再解释呢?”我立即说:“当然可以。”他的回答果然真的很精彩,其他同学都不由自主的把掌声送给了他,我想假如叫我来解释,也最多只能在字面上做些文章而已。这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做好优秀的学生的老师,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才行。以后,在上课之前,所要做的准备其实还可以更加丰富。
最后,在下面这个教学环节中: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记号。
小黑板出示: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实,我可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是自己说出来,让他们划出来。而是可以让他们在小组合作的讨论之后的汇报中得到划分的依据。让他们自己得出结果比我告诉他们答案会更加好。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3
设计意图:
古诗是**文化的精华,是最有灵性之美的语言。她传递着文明,印刻着人间的喜怒哀乐、书写着无限河山。笔者认为,古诗的教学,应基于吟诵,贵在于品悟,回归生活,切忌支解语言而忽略大意象的美。
《题西林壁》是古诗中写景抒情的典范,也是情理交融的诗文先河。笔者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在诗的灵动意境中,引导学生和诗人及文本产生共鸣,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诗的强大生命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
课前准备:
收集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激趣,感悟诗的意境,形成对山的全方位的感受。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学古诗可有意思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古诗。谁来背首古诗?
(二)出示:
过渡:老师也带来了写古诗句,请你读读!感受古诗的美!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注意适当解释
(三)初步形成对山的认识
1、上面的诗句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字,那是——山
2、请你谈谈你眼中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步感悟苏轼眼中的庐山。
(一)揭示所学内容
1、大家谈了自己眼中的山,有位诗人也想谈谈自己眼中的山,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2、出示课件:苏轼(不是“一寸照片”人物的造型,而是采用生活写实型的)
3、他写了一首诗叫做:《题西林壁》
(二)初读诗句,正音
1、出示古诗
2、他游览的是什么山呢?他想跟大家谈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诗。
3、**读诗。(配乐古筝《春江花月夜》)
4、请学生读。
(1)单个举手积极地读
(2)男女生比读
(3)上下句1、2组与3、4组接读
注意用上激励的评价语,同时正音
(三)初步释疑
1、明白所写的山和题诗的地点等基本常识。
(1)过渡:有句格言叫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书读着读着就知道其中的东西了。你们也读了好几遍了那么你读懂什么了呢?
(2)随机交流。
2、师相机补充:
(1)诗是苏轼49岁写的
(2)这首诗是写庐山这十几首中最后的一首。
三、探索庐山的真面。
(一)见识庐山的多面性
1、苏轼见到了怎样的庐山?(引导用现代语言表达)
2、诗句是怎样写的?
3、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释字解词:
(1)横看——正面看
(2)岭(圆)——峰(尖险)
5、苏轼怎样去感受庐山的?(引导回答: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有正面看、侧面看、远处看、近处看、站在高处俯瞰、站在低处仰视)
(二)感受庐山多面的美
(1)这样的山你见过吗?美美地**读前两句
(2)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引导读者的心情的词语——百看不厌、心旷神怡
等词)
(3)齐读诗句
四、解疑明理
(一)明诗意
1、你们喜欢这样多情的庐山吗?
2、苏轼也跟大家一样,真的想一览庐山的真面,可是他能吗?
3、齐读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渡:诗中哪两句告诉我们他不能?
4、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字意
5、苏轼在叹息啊,你读出来了吗?品悟读
(二)明事理
1、提升庐山的真面:
过渡:苏轼见到了如此变化无穷的庐山,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庐山的美、味道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的全部)
2、苏轼怎样才能见到庐山的真面?
3、小结归纳:从整体上看,才有可能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4、形象感知:
(1)出示:四副图——描写同一样东西,但角度各不相同
(2)盲人摸象的故事
5、生活中你有过这样因为看了局部而忽略整体而犯了错的事情吗?
我们对待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呢?
五、练情巩固
(一)今天在诗人苏轼的带领下,你见到了怎样的庐山啊?
齐读古诗(配乐古筝《春江花月夜》)
(二)出示:这是( )的庐山,只有( )才能见到庐山真面!
过渡:苏轼眼中的山可和别人眼中的山一样吗?诗人苏轼想通过诗来告诉我们——
六、小结:历来写山的人不计其数,而苏轼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在生活中好好品悟这一座座真实而神奇的山吧!
作业:观察一处景物或一样物品,并记录观察时的感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抓住关键词句,读中感悟,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思想感情。
3、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那些古诗啊,还记得吗?谁来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踊跃背诗)
2、读题
真不错你们会背这么多的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古诗《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3、解题
你们知道吗?《题西林壁》中的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你知道吗?(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
4、介绍题壁诗
(二)学习古诗
1、过度
是谁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呢?(苏轼)那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苏轼的这首题壁诗。
2、**读诗
3、读完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体会啊(**说说)
4、解读第一句
A、出示句子
B、指明朗读
C、我们伟大是诗人是从那些方面来写庐山的,请找出这句话中表示方位的字词
横:正面;侧:侧面;远、近、高、低
D、从正面看到的庐山是怎么样的?侧面呢?(展示课件)
E、此时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F、庐山是如此雄伟、壮丽,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吗?(**读指名读)
G、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却不同,你们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啊,举个例子说说。
5、解读第二句
A、你们认为作者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为什么?
B、出示第二句,解释缘的意思。
C、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D、是小结:我们看事情也一样,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看待事情要看全部,不要片面化。
(三)背诵古诗
1、**读
2、指明背诵:不会背的可以跟着轻声的读,会背的可以轻声的跟着背。
3、齐背
(四)拓展训练
1、复习: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描写庐山的古诗?
2、课后自己找一找还有那些古诗是描写庐山的?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
放映庐山录像。
(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
(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重点:卷舌音、*舌音)
3、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4、明确学习任务,**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
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
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5、**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师**互助解疑。
6、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
(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7、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8、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9、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0、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观察的角度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观效果察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背诵并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
2、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
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 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 苏轼)
1、 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 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 学习古诗
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 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岭
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 纟 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 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2)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 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 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 小结。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 岭
峰 侧
各不同
远近
高低
全面地、客观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要求:
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难点: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课前准备:小黑板一块。
实施教学的主要方法:师生交流互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1、回顾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
2、江湖,峡谷,榕树,鸟儿,美丽的晚霞等等这些美好的景物就像一幅幅图画,使人回味无穷!
3、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还去过哪些风景名胜,看到过哪些美好景物呢?(……)
4、同学们说了不少,今天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庐山)看看我们的伟大的北宋诗人苏轼他是怎么来写庐山的!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二)、初读古诗,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三)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四)、范读古诗,讲读法。
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记号。
小黑板出示: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五)朗诵分析古诗并背诵:
1、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2、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
师检查背诵情况3、总结: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
八、板书设计: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见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观察的效果不同)所感
只缘/身在/此山中。
九、作业布置:背诵古诗。
十、课后评析:
临时得到通知,要来听我的课,即使课前备过课了,心里也难免紧张。那么多资深老师来听课,感觉压力好大。但是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只要能够勇敢地去面对,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所成长,有所得到的。
接下来说一说,自己对该课的反思。作为一个刚走出校园迈入另外一个不同校园的新老师,总觉得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吃透教材上,总在刹那间会觉得比较迷茫,所以,总是千方百计的找一些资料拼命的借鉴人家好的地方,但在上课之后总是会觉得其实另外一种形式的教法也许会更好一点。课前想象了很多种学生情况,但在上课时还是会出现让我措手不及的地方。例如,今天在分析讲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叫了好几个学生说“不识”什么意思,这几个学生都说是不知道的意思,我在备课时希望学生说是看不清楚的意思,然后绕了好大一圈,才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课后觉得,其实有些知识上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是合理的,能够解释清楚的,不应该拘泥于形式。
其次,在该课上,要感谢我的学生,他们让我觉得很惊讶。作为新老师兼班**,对他们很多地方的了解还有些欠缺。例如,我让学生试着解释一下该诗的大致意思的时候,蔡冲真的让我很吃惊,他反问我:“老师,我可不可以把自己当作苏轼,然后再解释呢?”我立即说:“当然可以。”他的回答果然真的很精彩,其他同学都不由自主的把掌声送给了他,我想假如叫我来解释,也最多只能在字面上做些文章而已。这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做好优秀的学生的老师,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才行。以后,在上课之前,所要做的准备其实还可以更加丰富。
最后,在下面这个教学环节中: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记号。
小黑板出示: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实,我可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是自己说出来,让他们划出来。而是可以让他们在小组合作的讨论之后的汇报中得到划分的依据。让他们自己得出结果比我告诉他们答案会更加好。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9
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九课《题西林壁》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学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舌音)
3、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学生齐读古诗(配乐)
4、明确学习任务,**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学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5、**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学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学生**,师**互助解疑。
6、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学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7、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8、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学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9、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0、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
2、感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力导入
我们以往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描述庐山的诗,《望庐山瀑布》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师指名背诵。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另一首描述庐山的诗《题西林壁》师板书课题
谁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题:书写,壁:墙壁(石壁)
谁介绍一下庐山的资料,课件出示
诗简单介绍作者苏轼
二、学习古诗,说诗意
1、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诗纠正读音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横看:从正面看
不识:看不清
真面目:全貌
缘:因为
5、逐句理解诗意学生分组自学
6、师指名学生说诗意,(全班交流)
三、诵读体会
启发讨论1、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2、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呢?
3、从这首诗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全班讨论交流汇报
四、巩固应用
1、练习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
五、总结学法
读诗句——说诗意——悟意境——吟诵诗
六、作业
背诵古诗和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岭侧——岭
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真面目
只缘——此山中
**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扩展4)
——题西林壁作文3篇
题西林壁作文1
一年春天,我和诗友陆游受王安石的邀请去庐山游玩。
庐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我正沉迷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突然,我脚下一空,跌进了一个泥潭里,我赶紧爬起来,往河里一跳,哇!河水冰凉冰凉的,我浮在水面上,看着雄伟的庐山,不禁感叹:“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晒干衣服,已经到了傍晚了。我们来到一户人家门前,敲了敲门,问:“请问可以在这借宿一晚吗?”这家主人只是冷冷地说一声:“进来。”但等他看清楚是我们时,连忙说:“快请坐,快请坐!来吃饭吧!”早已饿得饥肠辘辘的我们狼吞虎咽,不一会儿便吃得**,连最后一点儿油也吃了。
晚饭过后,我们外出散步,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到了一条瀑布旁,我们坐在草地上,晚霞把草地变成了金色的,瀑布也为成了金色的,远远望去,好像一条金色的毛巾挂在那里,看着这美丽的景象,又一句诗脱口而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陆游好奇地问:“此句何意?”我笑道:“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而视野太狭窄造成的。”王安石大笑:“老兄,你已经玩了一天还不够呀!哈哈哈!”其他人也捧腹大笑,山中久久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一次旅游在欢快的笑声中结束了。
题西林壁作文2
有一天,苏轼和她的兄弟姐妹一起去游览庐山。因为,他们听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去过庐山,看过庐山瀑布,并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诗篇。他们也想看看这美丽的庐山。
早上一起床,他们就开始启程了。苏轼和她的兄弟姐妹来到庐山脚下,抬头一看:“啊,这么高的山呀!”苏轼的妹妹喊道。他们一边爬山一边看。他们看到山中的`树林就像一张长长的绿色的被子,小溪叮咚叮咚的唱着歌,好像在欢迎他们的到来。苏轼和大家一起爬着爬着觉得累了,就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来。苏轼说:“横着看庐山就像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山岭,到处都是绿色。可爬着爬着景色怎么变了?你们看,侧着一看庐山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好像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利剑和一棵棵嫩绿的竹笋。”他的弟弟说:“是啊,是啊。你看从远处看像一群群绿色的小绵羊,从近处看山雾环绕,神秘莫测。”接着,他的妹妹说:“从高处看下面是不知深浅的山沟,从下面仰望到处是悬崖峭壁。”
不知什么时候,他们看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瀑布,水留下来的声音震耳欲聋。原来这就是大诗人李白仰望过的庐山瀑布。看完瀑布后,他们我一言你一语的辩论起庐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苏轼说:“我们站在庐山的中间,看不到庐山的真面貌是因为我们就身在其中。”
游览完庐山后苏轼便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作文3
一天早上,我来到了壮观的庐山瀑布。
庐山从远处看,山峦重重,层层山峰堆在一起,峰顶还长了几株大树,好似老伯伯的皱纹上长了几颗小绿芽,可爱极了。
近处看,横着像山岭,侧着看像山峰。巨大的山岩冰冷而坚硬,像个意志坚定的战士在守卫边疆。一条小溪映入我的眼帘,溪水冰凉冰凉的,用我的小手捧起来喝了一点,嗯,真不错,味道还有点甜呢!
我抬起头往天上看,山峰高耸入云,山上满是绿树和小溪,还有些小花小草从中间的空隙里钻出来。乍一看,好像一副凌空展开的巨大的画卷。美丽极了。
但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时我把这首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告诉我们,看某样东西,要仔细观察,写的全面,例如,这首诗就是这样,先描写横着的,侧着的,在写远,近,高和底低,每一个方向都不一样,还说明了看不清庐山面目的原因。
好了,说了这么多相,信你们一定懂得了许多,所以我先走啦,拜拜!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扩展5)
——《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1
一、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因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以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后两句写所感,讲了从看庐山的经历中所悟出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把孩子们分成四组,每组排成一排,每个组员快速出列观察队形。先站在正面看,再站到侧面看。
2、每组派**交流观察到的结果,并说说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由此得出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就不同的结论。
3、老师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学的古诗也和观察的角度有关系,这会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呢?齐读课题。
二、熟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课题的意思。老师简介题壁诗。作者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会题些什么呢?让我们也跟随大诗人一起去浏览一番,领略其中的滋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也可以是全诗。练习后抽读进行指导;师生轮流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朗读。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自己理解的和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点。
三、启发想象,理解诗意。
1、读“诗”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一定有了自己的了解和感受。刚才你们和诗人游的是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庐山。还记得另外一个诗人也在浏览庐山之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望庐山瀑布》。还记得吗?
(齐背)
2、两个诗人一山一水,写出了不同的意境。李白着重写的是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苏轼从——(引导学生说出横、侧、远、近、高、低)各个角度写了庐山的雄伟壮丽。你想从哪个角度来欣赏这巍峨挺拔的庐山呢?(学生**选择喜欢的角度,师因势出示相关图片)
3、站在这个角度,你看到的庐山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播放音乐,带领学生进入情境,闭眼想象,用笔画下脑海中呈现的景象,然后再全班交流。(分别从横、侧、远、近、高、低不同角度想象。)
4、师引导理解说出:横向看到的庐山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岭;侧面看到的却是高耸的山峰;(横看到的是庐山的“长”,侧看到的是庐山的“高”。)无论是从远处眺望、近处细看,还是从高处俯瞰,低处仰望,庐山都呈现出它变化多姿的面貌,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产生共鸣,领悟道理。
1、同是庐山,我们却能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景象,是因为我们“移步”,让庐山“换形”。我们以前也学过一篇有“移步换形”效果的文章,是——《画杨桃》。背诵“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我们这首《题西林壁》,也是要告诉大家——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就不同。但是,我们只看到片面的时候,不要忙着下结论,而是要客观、全面地去观察、去发现,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事物的全面和根本。这也是诗人在游庐山后的心得,也是他想告诉世人的道理。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成了世人传诵的千古名句。我们*时说的“**者迷,旁观者清”也正是此理。
2、那如果我们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你们觉得要如何去看,才能完整地看清它的样子呢?
3、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不管是看景,还是看物,或是看人,都有自己片面的一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带领学生在校园内以不同的角度观察校园,再站到楼顶看全貌,感知“不识学校真面目,只缘身在校园中”。然后再让学生举例,也可老师举例引导。
五、课后拓展。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另外还有四首,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了解学习,相信大家在不同的诗里,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庐山的美和诗人丰富的感情。
材料补充:
初入庐山国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过庐山下
过圆通诗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
《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4、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4篇写景的文章,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所写的地点是庐山。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2、板书诗题,读诗题。
3、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听录音范读,画出诗的节奏。
2、**读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指明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借助前预习,先在四人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5、指名学生解释诗句。
6、齐读古诗。
三、深入学习诗歌
1、四人小组读古诗,互纠错误。思考: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
2、男生读一二句,女生读三四句。
思考:诗人观察的角度有哪些?
题干:诗人观察的角度有:
选项:1、从正面看和侧面看2、从远处看和近处看3、站在高处俯瞰、站在低处仰视4、以上角度都有
3、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同样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也看到不同的庐山。下面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些庐山的图片(出示庐山的图片)。
4、题干:你认为作者看到这样多角度的庐山是通过怎样的观察?
选项:1、一次仔细的观察2、多次仔细的观察
5、师引导:这首诗所写的庐山就像一个千面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便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苏轼这样多次、多角度地观察庐山,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庐山的美、味道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的全部)
6、师:要想看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就要走出庐山全面地看它。
庐山的外表像个艺术家,幻化出各种美妙的姿势,庐山的内心像个哲学家,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怎样看?
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只有这样才能看清问题,获得正确的认识。
7、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所阐述的道理
题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所说明的道理与下面哪句话相近?
选项:1、**者迷,旁观者清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联系现实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师:在你读过的哪些故事或在你身边发生的哪些事是让你明白应该全面、客观地看问题的?
生**说。
9、男女生比赛读古诗。
四、背诵古诗
1、同桌互背
2、指名个人背
3、会背的起来背。
五、拓展小练笔
写写学诗的心得: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同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效果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客观、全面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地看问题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扩展6)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题西林壁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
《题西林壁》是宋代苏轼所写的一首记游诗,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理,旨在告诉学生要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复习背诵导入——揭题解题——知作者——吟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拓展——背古诗。虽然教学过程应该说比较清晰了,但我个人认为古诗词的教学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以为学生对于古诗的朗读、背诵会很困难,没想到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熟练的朗读古诗,甚至能流利地背诵全诗。看到学生们这么高昂的学习情绪,我也更有信心了。
首先学习的苏轼的《题西林壁》。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想让学生一起朗读这首诗,然后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采用同桌互相交流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这个问题抛出之后,我让学生们模拟表演试试看,自己坐在教室里,是否能看到整个教室的面貌,这样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当然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也就明白了世人所写的意思。这时我用幻灯片出示了作者在不同角度观看庐山时的景象,生动的画面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深刻。
但是也存在些不足:
1教学古诗重在诵读和积累。要让朗读真正走进课堂,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如小组读、**读、比赛读、全班读等方法,读出诗句
的语言美、音韵美、韵律美,从而增强语感,以读促悟,感悟诗句所蕴含的情感,达到积累语言的效果。
2课上我的语言激情不够,没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的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有些死板。相反,如果我的语言能激情四射,收放自如的话,就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同时学生也会跟随你语言的抑扬顿挫,绽放学习的热情,主动地学习,这样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3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画面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诗句,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3、品味诗句的语言美,体验情感美,领略形象美。
4、感悟诗句的意境美,探求哲理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诵读古诗;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教学难点:
领悟古诗的哲理美。
教学准备:
CAI课件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
师:这里山高水深,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师: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板书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题目的意思是?
生: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师:简单介绍西林寺的位置。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二、初读古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指名读,评价合作读
课件出示古诗范读
师:读得美吧?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2)男女生比赛读。
(3)男生声音洪亮,有节奏;女生清脆,柔美。让我们一齐读读。
三、感悟理解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其实,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
生:在音乐声中反复读
师:谁能说说你读到的画面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把画面说完整。山岭和山峰的样子)
生:我看见庐山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是高高挺立的山峰。
师:你真是个很有想象力的孩子。从哪里读出来的?(板书)
师:把看到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请看到这些画面或喜欢这些画面的同学读读。
师:你还想站在哪个角度去庐山?
远看——
生: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了。
师:近看又如何?
生:我看到山壁上突出来的石头快撞到我的头了,还有很多树长在悬崖上,还有草。
师:看来你真的是身临其境了,你看到了悬崖峭壁。一抬头——俯下身——
生:我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就不相同,这些画面作者是通过哪句诗来表现的?你最喜欢站在哪个角度看庐山?师:请读出你的感受。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当苏轼看到如此迥然不同的美景,他不禁感叹到:
师:从字面上看,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置身在庐山中。
师: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庐山真正的面目指的是什么?
师:带着这个疑问再去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否找到答案。
生:是指庐山全面的景色。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说看不到庐山的全景是因为生活在庐山中。
师:带着问题默读古诗。
生:在庐山中看到的景色有限。
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那再读读整首诗看你还能读出些什么?
生:看待事物要全面。
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小组讨论。
师:作者看到了庐山的美景,感悟到了人生哲理。下面你们就是大诗人苏轼,清大诗人们闭上眼睛随老师一起走进庐山,横着看庐山,山岭起伏连绵不断;侧着看,山峰高耸直插云天;远远地看云雾缭绕;挨近了看悬崖峭壁;抬头仰望飞流直下;低头俯视深谷幽潭。庐山美,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是秀美?身在庐山的你感慨万千。大诗人们,把你们的看到的或感受到的用诗句表现出来吧。
师:谁能像刚才那样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师: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收集一些,并细细的品味和欣赏。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下节课展示,看谁是小小欣赏家。
师:回家后把古诗有感情地朗诵给家长听听。并默写,能做到吗?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第一次做大型的语文公开课,收获很大。从理顺思路到各个环节的预设,一遍遍修改加工,这种历练确实使我受益匪浅。
我这些年缺少了扎扎实实的教学实践,猛然间抬头,多少人都已经远远走到了前面,心中就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感触,所幸心还不老、热情仍在,只要踏实肯干、用心琢磨,就会有“万木春”的希望。
一直都认为学习古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枯燥的事,但如果能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领略作者当时的心情,从朗读入手去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意思,那也许学习古诗就不是那么乏味了,读起来也更有味道。
在《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中,我首先请大家观赏庐山的图片,请学生谈谈感受。在出示课题,初步了解作者观赏庐山之后的感受,并释题。我认为较成功的方面有:1、精心设计的课件有使用价值。2、整堂课用“赏美景、品名诗”这条线串起来,这样活而不散。3、个性化朗读和多元化感悟,使得学生更能品出“诗中有画、诗中有歌、诗中有理”的韵味,实现了学习目标。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时处理不恰当,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时,过于心急,导致言不达意,误导了学生,使学生更加迷茫,最后只有牵强地引到主题上,学生也没有完全弄懂,这是这节课最大的败笔。其实在学生答不上来时,可以让他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强调“横侧远近高低”,学生就会有所感悟。在读中思考、感悟,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在与老师们探讨教案的时候,有两种看法,这也是我一直疑惑的地方:在初读古诗时到底用不用初步理解古诗。我觉得如果学生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更能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和哲理美。但这样处理又认为太老套,哎!
虽然准备这节课让我觉得很累;虽然这节课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虽然这节课上得不近人意,但我任然感到很欣慰,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3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
伴随着对《望庐山瀑布》的复习,我们开始了对《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学习。由于这首诗的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让学生回想我们学古诗的方法:1、解诗题,知作者。2、初读诗,正字音、清节奏。3、抓字眼,明诗意。4、多诵读,悟诗情。然后安排学生先自主学习,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接着在全班交流,走进庐山,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而且在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景色各不相同时,我让学生试着画一画,从而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可以是齐诵、轮诵、师范读或配乐诵读,形式多样,重在读出理解,读出感受。有了这些奠定后,我们就要直奔本课的重难点,即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者迷,旁观者清”。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学生谈到了身边的同学,比如陈樱文虽然学习不好,但是从来不撒谎;张洪耀热爱劳动等实例。再比如《画杨桃》一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杨桃的形状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课堂还生成了不少亮点:学生频繁品读、相互补充;诗配画,加深情感体验;还想出了好多例子,以便把自己对诗意、内涵的领悟给别人讲明白,这都说明他们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的是在品诗、欣赏。师生所表现出的激情比预料的更高涨,因此出现了读诗、美读中体会诗情,读出诗中的图画。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对时间的把握不太精准,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从第二行诗到三、四行诗的过度上问题的设计还不是很合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理解古诗的意思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在感悟道理的环节较为仓促。二、细节的瑕疵。在画古诗的环节,个别学生要完成诗配画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到位。三、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行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没有给学生足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
总之,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大胆预设,充分准备,提高课堂效率,尽快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较成功地上好一堂语文课。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4
清晰的记得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那堂古诗文鉴赏课。我今天讲授〈题西林壁〉一诗,决定借鉴窦桂梅老师的教学艺术,从吟咏入手,鉴赏开路,体验为线,和学生一起在诗的意境中陶醉。可是,〈题西林壁〉也是一首理趣诗。前两句,孩子们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能够点评精妙。
“老师,苏轼对庐山观察的真仔细啊,远看、近看、上看、下看,那姿态作者都很喜欢,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他每从一个角度看,都觉得好奇。啊,怎么和刚才看到的又不一样了?”
“作者用词准确,岭和峰体现作者对庐山高大险峻的惊奇,岭是山脉多,峰是山崖陡。”
“作者对庐山的感情很复杂,他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所以把远近高低看到的庐山用各不同留给我们想象了。”
那么,后面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呢?
顿时,班里鸦雀无声。“作者为什么要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呢?”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苏轼放眼庐山,远近高低从很多角度去看 的时候,他惊叹庐山风景的瑰丽,山崖的.陡峭,山谷的幽深,那么庐山的面目,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呢?他认为自己完全了解庐山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呢?”
孩子们齐声回答“只因为在庐山中。”“只因为在庐山上,所以——”“不认识庐山真面目”“真面目 就是指庐山的全貌”那么,从这两句诗中,你领悟到了什么呢?
又一次鸦雀无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置身在某一件事情中,自己不知道对错,可是——”“别人知道我们的对错!”
“ 是啊,那你再读最后两句,你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孩子们这次沉默了。理趣诗对孩子们来说,没有类似的感情体验,他们很难体会到**者迷,旁观者清的境界,在这个时候,我恨不得拿出粉笔把我的答案写在黑板上,但是,那样做,孩子仍然是不理解啊。
”作者后两句诗在前文写景的基础上由衷的抒发自己的感受,作者前面的情感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是怎么看也看不全庐山的美景,同样的,我们有时候看问题看不全面,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我们置身其中,很难分辨事情对错吧?“有的孩子试探着问。”是啊,那么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孩子的反应也机敏起来。“那就要走出庐山,看问题只有置身事外,才能把问题看清楚吧”
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和体验中,对诗歌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这篇诗歌,孩子们默写的时候,别字出的也特别少。我突然感觉到,只有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孩子们才会对诗歌有兴趣,出错才会少。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5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有许多环节没有把握好:
一、如何带领学生品味字句,领会意境,获得美感?
推敲重点字词,这是古诗教学必不可少的**。但如何用古诗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诗中,去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灿烂与辉煌?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形象美、哲理美、情感美?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总结。这节课我感觉教学中对于“岭”和“峰”的理解虽然运用了图片,但是仍然不透彻。我只是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感受峰和岭的不同,这时如果能引入*的“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或其它诗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峰的高、险,课堂的诗味会更浓些。
二、教学机智欠缺
欣赏完庐山的风光片后,我让学生谈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有些误导:用一个字来概括。其实我想说: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我没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再如作者仅仅在说庐山吗?一个学生没有按我的思路去说,而是介绍作者的背景资料,我应该鼓励学生说下去,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自己理想的答案打断学生的回答。
三、为了让学生明白“**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我设计了看“地球”环节,把本来不复杂的问题更复杂化了,王老师的建议很好: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个生活中的物品,如苹果、橘子等,学生的直观感受更真切,化难为易。
我从老师们的辩课中发现自己教学中的许多不足,这次参加中心组的活动,我受益匪浅。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6
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画、唱”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质疑问难,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
我认为较成功的方面有:
1、精心设计的课件有使用价值。
2、整堂课用“赏美景、品名诗”这条线串起来,这样活而不散。
3、个性化朗读和多元化感悟,使得学生更能品出“诗中有画、诗中有歌、诗中有理”的韵味,实现了学习目标。
4、课堂生成不少亮点:学生频繁质疑、相互补充;还想出了好多例子,以便把自己对诗意、内涵的领悟给别人讲明白,如:**观大象、打官司等,说明他们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的是在品诗、玩味、欣赏。师生所表现出的激情比预料的更高涨,因此出现了画诗、美读挑战赛、即兴表演唱等精彩场面,也正因为如此,下课铃响时,有孩子说“咱们不下课”;“旅行”结束了,孩子们依然恋恋不舍,老师也兴之所至、难以*静……[ - xxJxsJ. -更多语文反思]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也像苏轼一样有万千感慨:名诗与好课都不是短短的几天能打造出来的,只有用一生去备课,以真情来授课,才是有魅力、有生命力的,这也是我的追求。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7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采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我让学生模拟表演试试看,把自己身藏在学校的树林中,看能否看清整个校园的面貌。这样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当然就明白了诗人所写的意思。最后我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者迷,旁观者清”。然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评价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是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有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自己犯了错误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而是等到老师或者同学点穿以后在猛然醒悟。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学生自学体会了诗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让学生一诗人的身份去体验,切身感受和再现到诗人写诗的情景,也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也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我认为在教学古诗时,让学生一诗人的身份去读去感悟,效果较好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8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还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一个学生扮演苏轼,其他的人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可以互相采访,内容是大家学习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9
《题西林壁》是我本月的汇报课。一直觉得,古诗要名师,至少也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敢拿来展示。但由于这篇古诗还是比较简单易懂的,所以在纪老师的鼓励下,我还是决定试试。
新课伊始,由于学生去年已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对庐山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设计的导入是“故地重游”,重访庐山,游览西林寺,从而引出苏轼的《题西林壁》。在了解作者方面,课前我已布置学生搜集了作者的相关资料,但是由于学生汇报时总会犯照本宣科的毛病,大段大段的资料文字很生硬地读下来,最后还是不知所云。所以在汇报的时候,我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用一两句话介绍你了解的苏轼。这样请两****,苏轼的身份也就明朗了。然后,我打出PPT,显示苏轼的生*,学生边看我边解释“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今天我们所读到的《题西林壁》正是其中之一。”自然而然地进行过渡。
而在理解“岭峰”的区别时,课前先让学生查字典,上课时通过图片帮助学生区别,在这里,我还设计了请学生用一两个四字词语形容岭峰的特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连绵起伏、高耸入云”之类的词语,再把词语套入到解释中,解释就更加完整了。
然后,在理解“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我花费了大力气,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假如你到了庐山,从不同角度你会看到怎样不同的景色,怕学生一时思路打不开,我还找了不同角度能看到的各种图片供学生参考。这个环节,学生写得都挺不错,部分学生还用**刚学过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一些词语和表达方法。一开始我的想法是,通过这样的练笔,学生就更理解了不同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然而这并不是重点,重难点都落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作者虽然已经从不同角度观赏了庐山,但还是没看清他的真面目,因为他身在庐山中,看不到全景。由于在前面小练笔的时候过多,所以在理解难句时时间反而压缩了,感觉学生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而且为了帮助理解,我所举的《画杨桃》的例子也不够恰当,经纪老师点拨,我才明白,《画杨桃》更倾向于“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就画成什么”,与本文主题并不一致,可比性不强。相反用“盲人摸象”或观察学校的方式可能更为妥帖。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0
第一次尝试古诗教学,课前我下了很多功夫,我想尽量为我的学生展现一堂生动有趣的古诗课堂教学。犹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最怕上的就是古诗了,因为那时觉得古诗课堂是那样的乏味,我不想我的学生也有同感。精心设计的课堂看来还是收到了一点成效。甚至在课堂上还出现了个小**。在此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教!!!!!!(其中还出现了个小插曲:课前,赖副突然“**”我班,到上课铃响,已经一排排开了。这,这···本是一堂自我试验的摸索课,变成一堂类似于展示课的架势了,这一扎的老师啊,怎么这节课他们都凑一块来啦~~不会老就“谋划”好了吧?阿门啊~~于是乎,在突然 “中彩”的状态下,带着那么一点点的忐忑,深呼一口气,开始了我的教学处女秀····):
······
省略······
抓住“各不同”让学生体会到底不同在哪里,学生就会找到“横,侧,远近高”等关键字眼。
师:现在我们在小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庐山的正前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一个画面?
生1;在我眼前是一片山岭,
生2:是一片郁郁苍苍的山岭!
生3:也许是一片云雾缭绕,郁郁苍苍的山岭。
生4:在我眼前仿佛是一幅延绵起伏的山岭,郁郁苍苍,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生5:老师,我可以用对联中的一句话来形容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师:哟,来,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生5:雾锁山头山所雾~
生6迫不及待的喊起:老师,那庐山不就有一种神秘的美丽了!
师:是啊,庐山本身就笼罩这一种神秘美。不光从正面看它是如此的美,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位欣赏到它的美。
有学生马上喊起:我想说站在庐山上看到的美景!
相继从“侧,远近低”都有学生选择。这时我发话了:请同学们把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美丽画面用手中的笔描写出来,等会我们比一比,谁刻画的图景最美丽!
学生赶紧拿起笔头奋奋而写···
我巡视课堂,给予指导。三分钟左右:把你所描画的庐山和大家分享吧~
生1:从侧面看就看不到掩面起伏的山岭了,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陡峭的山峰。就像一把锋利的刀伫立在天地之间!
师:那该是多高的山峰呀!
学生马上喊出:直入云霄!···根本就看不到山顶了!···山头上全被云雾遮住了!
师:这就叫雾?···
生马上齐答:雾索山头山所雾!
(这环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从高处看有看不到山脚下,一片云海,更有学生不赞同云雾缭绕,说在山上感觉心情舒爽,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愉悦···从远处看学生把庐山比喻成一位绿色巨人,近出看,山脚下看,庐山更像一位高不可攀的巨人,有的学生说站在上脚下觉得连爬山的信心都没有了···我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
在这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除了这些方位看庐山是不同的,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
在引导下学生逐渐活跃起来“冬天去看!”“雨天也可以!”···逐渐学生思维拓展**,分别从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等等方面去描画他们心目中美丽的庐山美景。
师:谢谢同学们向老师推介了这个的千变万化的庐山,真是不同的角度庐山就变得不同了,不愧是苏轼笔下那个“远近?···”
生齐背: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如果让你把庐山比作一个人,你会选择?(哲学家 艺术家···科学家)
几乎是一致的答案:艺术家!
生1:我觉得庐山是一位艺术家,因为她展现出千姿百态的身段!
生2:肯定是艺术家!她是那样的美丽,神秘。婀娜多姿!···
师:你能把这位“艺术家”的特点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我们吗?
生读,个别读,小组读,同桌读,全班齐读
师:随同同学们从这么多的角度去欣赏了庐山,每一面展现给我们都是不一样的精彩呀,如果我们只站在山中去欣赏庐山,能看清楚庐山的真实面目吗?
生:不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好一个只缘身在此山中呀,所以我们看事物能从一方面认识他吗?(不能!)应该怎么去看?(从各个方位去看!)光看就行了吗?也许有许多人都看过这庐山的不同面目,为什么只有苏轼写出这蕴含意义的诗句?找到问题的原因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他爱动脑经!···因为他善于思考!···)如果前面的庐山是一位艺术家,那后面这两句蕴含深意的庐山会是一位什么角色?
(大部分学生认同是哲学家,因为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也有小部分学生赞同是科学家,因为科学家最会发现问题,并且善于思考。)总之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我都表示赞同!再让学生试练读,读出艺术家千姿百态的美丽和神秘,哲学家的哲理,或是科学家的睿气。个人展示读,同桌合作展示读,小组展示读···)
师:大诗人苏轼用睿智的目光来审视庐山,写出如此令人深思的哲理诗句,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揪根问底的全面思考。以后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的同学也该全面的去认识事物,思考问题!
教学反思
毕竟是新手,这道行太浅,在教学更多流露的是欠缺。现总结如下:
一. 字词理解没有很好落实。“岭”“峰”都是形容山峰的,那他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如果光讲概念学生还是会混淆,在课堂上我也没有很好的解释,在课后,听课的赖副提议可以借助手掌来表示。五指并拢正面展示就是连绵起伏的山脉,有高有低,相互紧依在一起。而五指并拢侧面展示则是“峰”。高的山峰遮住矮的山峰,大的山峰遮住小的山峰。正如赖副说的,语文在理解词义上可以多运用道具。这样更加生动直观,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且接受。
二. 古诗品读不够深刻。读是语文课的精髓。而古诗的读则分为4个阶段
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读出韵味4.读出意境
而我的朗读教学只停留在第三个阶段。其实我从我接受这个班的语文课起,我就提倡学生在遇到写景叙事文时一定要边读边想象画面。这节课也不例外,但是缺乏的是我的进一步引导,导致学生把这首古诗从*面文字向立体画面转化时没有渗透透彻。所以学生只能读出韵味,欠缺意境。听课老师中有一位早我一年入行的前辈,他提议,在最后老师可以自己配乐朗诵,加上投入的表情,因为我的声线是很适合朗诵的。他说这样更生动形象,立体性更强。更能感染学生。
三. 课堂上缺少大胆的创作。赖副说,其实在这节课上,学生完全也可以成为一位诗人,进行大胆创作,体验创作的惊喜和诗人的成就感。而我缺少的就是开阔的视眼,和哲理的推广。举例西湖,黄山,学校,甚至自己,人生···仿照最后两句进行创作。如,“不识西湖真面目,只缘身在此湖中”······
四. 评价没到点子上,**缺少换位思考。评价语没有到位,其实在本节课上,我班学生运用了大量的好词好句名句。而我的大部分评价都是“嗯,词用的真好”到底哪个词用的好,有时是应该点拨出来的。在本节课中还有两三个问题提得比天还大(有点夸张的说法···),没有考虑到整体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有一小段时间里竟然出现了优生唱独角戏的场面。在以后的备课中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总之,在这首古诗教学中我既收获了小小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收获了那么多珍贵的建议和自己的反思。希望以后的常规课经常会有前辈莅临指导,(不用害怕前辈们的突然“**”)这样对我的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帮助会很大。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1
一:解释下列词
题:__西林:____ 只缘:_____不识:____ 横看:__
二: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2.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3、《题西林壁》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 。
4、《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 )—— ( ), ( )—— ( ), ( )—— ( )。
教学反思
学习了第一组的自然景观,今天我们开始第二组以观察和发现为趣事的学习征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伴随着对《望庐山瀑布》的复习,我们开始了对《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学习。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采用同桌互相交流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 我让学生模拟表演试试看,把自己身藏在学校的树林中,看能否看清整个校园的面貌。这样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当然就明白了诗人所写的意思。
最后我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者迷,旁观者清”。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评价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是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有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自己犯了错误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而是等到老师或者同学点穿以后在猛然醒悟。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语文教学要重视细节问题的有效把握,因为只有重视了细节,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减少遗憾。我反复回顾了本节课的教学细节之后,感到教学中有四点遗憾:
一、对时间的把握不太精准,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我觉得在不看手表的情况下调控好时间的分配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从第二行诗到三、四行诗的过度上问题的设计还不是很合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理解古诗的意思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在感悟道理的环节较为仓促。
二、细节的瑕疵。 在朗读古诗的环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到位,由于经验不足,我有些乱了阵脚,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读,教学方式还缺乏灵活性。如果能配以优美**的音乐,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美妙的情境,有可能帮助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行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学生思维转不过来,于是我直接点拨,没有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其实,应该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最后的拓展阅读还不够到位,如联系《画杨桃》都是很好的实例,没有真正处理到位。四、在最后的默写环节,难度较大。能背不一定能写正确,在朗读过程中忽视了易错字的点拨,导致默写效果大跌眼镜,要重视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不能随心所欲。
总之,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大胆预设,充分准备,提高课堂效率,尽快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较成功地上好一堂语文课。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2
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吸引了古今中外的众多游客。我国江西省的庐山,就是个风景名胜。宋朝的时候,有一个著名诗人,叫苏轼,也到过庐山,并把所见所感,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
二、释题根据课本中的注释理解题目。
三、理解文章内容
1、诗人游了风景秀丽的庐山,却留下了一个遗憾,是什么呢?(不识庐山真面目)
2、但从诗中,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诗人是很认真地观赏了庐山的,从诗中哪里看出来?引出横看、侧看、远近高低等不同角度,理解角度不同,所见不同
3、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都给诗人不同的感受,说明了庐山风景怎样?
千姿百态,景色奇丽。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诗人从多个角度来看庐山,感受到了庐山的美,难道还没看清楚它的面目吗?为什么还说“不识”?
用之所以-------是因为--------把最后两句话连起来。为什么还会不清楚呢?
因为诗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而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板书:入其内,局部)怎样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
还要在庐山之外,这样才能看到它的全貌。(板书:出其外,整体)怎样才算是“识”了庐山的真面目呢?
既要了解庐山的局部,又要了解它的全貌,就是对庐山有全面的了解。
5、指导朗读,感受诗人的慨叹四、看山如此,看人、看事又怎样呢?示题:小明上课老爱说话,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你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他这种做法的坏处吗?引导学生从对已,对人,对家庭,对社会等角度来分析;引导学生从学生本身上找原因、了解他的家庭背景等方法,“入其内”,找了上课讲话的内因。五、小结不管看山,还是看人看事,只以“入其内,出其外”的方法,才能全面的分析,避免受到局部的迷惑。刚才,我们说,诗人游庐山,留有遗憾,现在,我感觉到呀,其实,诗人,一点也不遗憾,你们知道为什么了吧?
诗人从看山中,悟出了人生哲理,这将使他一生受益,是最大的收获。板书设计:看山出其内,入其外。看人看事局部整体
教学反思
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习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用一个主问题(大问题)引领全首诗的教学同样适用古诗的教学,四年级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方法,避免了逐词逐句讲授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
3、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融于“他有一个什么遗憾”“难道他没认真地观赏吗”和“他为什么没有遗憾呢”等问题中,较易地理解“入其内,出其外”,能懂得要全面分析事物的道理。
4、学生难于在生活中发现例子,并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5、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习惯。
6、课堂缺少诗味,还未能很好地让学生入境、出境。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3
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没想到,学生回答地让我惊讶!他们说出了很多连我都没发现的例子。我不得不称赞他们的观察力。我顺势又提了个问题:通过学习了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他们回答地也比较到位。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4
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
我认为较成功的方面有:
1、精心设计的课件有使用价值。
2、整堂课用“赏美景、品名诗”这条线串起来,这样活而不散。
3、个性化朗读和多元化感悟,使得学生更能品出“诗中有画、诗中有歌、诗中有理”的韵味,实现了学习目标。
4、课堂生成不少亮点:学生频繁品读、相互补充;还想出了好多例子,以便把自己对诗意、内涵的领悟给别人讲明白, 说明他们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的是在品诗、欣赏。师生所表现出的激情比预料的更高涨,因此出现了读诗、美读中体会诗情,读出诗中的图画。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5
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哲理诗,又是最喜欢的东坡名作,自不敢怠慢!
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概括起来,也就是耳熟能详的那八个字:**者迷,旁观者清。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还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一个学生扮演苏轼,其他的人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可以互相采访,内容是大家学习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总的说来,这节课,做的比较成功的地方,我认为有:
1、用一个主问题(大问题)引领全首诗的教学。
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古诗的教学,四年级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方法,避免了逐词逐句讲授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
2、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融于“他有一个什么遗憾”“难道他没认真地观赏吗”和“他为什么没有遗憾呢”等问题中,较易地理解“入其内,出其外”,能懂得要全面分析事物的道理。
但总体而言,本课的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习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学生难于在生活中发现例子,并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3、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习惯。
4、课堂缺少诗味,还未能很好地让学生入境、出境。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突破。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扩展7)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题西林壁》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采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我让学生模拟表演试试看,把自己身藏在学校的树林中,看能否看清整个校园的面貌。这样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当然就明白了诗人所写的意思。最后我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者迷,旁观者清”。然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评价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是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有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自己犯了错误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而是等到老师或者同学点穿以后在猛然醒悟。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学生自学体会了诗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让学生一诗人的身份去体验,切身感受和再现到诗人写诗的情景,也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也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我认为在教学古诗时,让学生一诗人的身份去读去感悟,效果较好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2
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没想到,学生回答地让我惊讶!他们说出了很多连我都没发现的例子。我不得不称赞他们的观察力。我顺势又提了个问题:通过学习了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他们回答地也比较到位。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3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还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一个学生扮演苏轼,其他的人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可以互相采访,内容是大家学习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4
《题西林壁》是统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顺承了三年级的“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细致观察。
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理解诗句意思,并能懂得“**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我从三年级所学的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进入学习本首古诗,通过解题——诵读——理解——感悟等环节步步深入。尤其是在学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我沿用上一单元策略**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座山会看到不同的景象?”这时为了使学生更加明了,我选用一个六面体,分别找不同位置的学生说说各自看到了什么颜色,当学生发现每人看到的颜色都不同是因为坐的位置不同后,很容易就明白了诗人因为身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色自然不同。之后在教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因为这两句中采用了因果倒装的写作手法,并含有“**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又用“盲人摸象”这个小故事引导他们理解诗意:因为诗人身处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所以看不到庐山的全部景象。继而马上**:你认为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有的学生说从高处看,有的学生说从远处看,有的学生说把所有看到的景象合并在一起,从他们的回答中看出学生已明白一定道理。这时候我出示了“**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并举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时遇到的这样的情况,有一个学生回答他在下棋时,因为旁观者纵观整个棋局,最后帮他下赢了这盘棋;还有学生回答两个同学闹矛盾了,她在旁边看清了整件事情的经过。这些事例都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道理。同时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之后,为了当堂消化所学古诗,我设计了背诵、默写环节,达到会读会背会写的教学目标。课后也认真阅读了各位老师的教学建议,果然是**者迷旁观者清,其中史老师、刘老师、梅老师、喻老师还有廖校长给出的建议,让我看到了本课教学的不足,也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画面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诗句,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3、品味诗句的语言美,体验情感美,领略形象美。
4、感悟诗句的意境美,探求哲理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诵读古诗;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教学难点:
领悟古诗的哲理美。
教学准备:
CAI课件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
师:这里山高水深,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师: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板书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题目的意思是?
生: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师:简单介绍西林寺的位置。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二、初读古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指名读,评价合作读
课件出示古诗范读
师:读得美吧?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2)男女生比赛读。
(3)男生声音洪亮,有节奏;女生清脆,柔美。让我们一齐读读。
三、感悟理解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其实,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
生:在音乐声中反复读
师:谁能说说你读到的画面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把画面说完整。山岭和山峰的样子)
生:我看见庐山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是高高挺立的山峰。
师:你真是个很有想象力的孩子。从哪里读出来的?(板书)
师:把看到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请看到这些画面或喜欢这些画面的同学读读。
师:你还想站在哪个角度去庐山?
远看——
生: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了。
师:近看又如何?
生:我看到山壁上突出来的石头快撞到我的头了,还有很多树长在悬崖上,还有草。
师:看来你真的是身临其境了,你看到了悬崖峭壁。一抬头——俯下身——
生:我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就不相同,这些画面作者是通过哪句诗来表现的?你最喜欢站在哪个角度看庐山?师:请读出你的感受。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当苏轼看到如此迥然不同的美景,他不禁感叹到:
师:从字面上看,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置身在庐山中。
师: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庐山真正的面目指的是什么?
师:带着这个疑问再去读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否找到答案。
生:是指庐山全面的景色。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说看不到庐山的全景是因为生活在庐山中。
师:带着问题默读古诗。
生:在庐山中看到的景色有限。
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那再读读整首诗看你还能读出些什么?
生:看待事物要全面。
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小组讨论。
师:作者看到了庐山的美景,感悟到了人生哲理。下面你们就是大诗人苏轼,清大诗人们闭上眼睛随老师一起走进庐山,横着看庐山,山岭起伏连绵不断;侧着看,山峰高耸直插云天;远远地看云雾缭绕;挨近了看悬崖峭壁;抬头仰望飞流直下;低头俯视深谷幽潭。庐山美,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是秀美?身在庐山的你感慨万千。大诗人们,把你们的看到的或感受到的用诗句表现出来吧。
师:谁能像刚才那样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师: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收集一些,并细细的品味和欣赏。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下节课展示,看谁是小小欣赏家。
师:回家后把古诗有感情地朗诵给家长听听。并默写,能做到吗?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第一次做大型的语文公开课,收获很大。从理顺思路到各个环节的预设,一遍遍修改加工,这种历练确实使我受益匪浅。
我这些年缺少了扎扎实实的教学实践,猛然间抬头,多少人都已经远远走到了前面,心中就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感触,所幸心还不老、热情仍在,只要踏实肯干、用心琢磨,就会有“万木春”的希望。
一直都认为学习古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枯燥的事,但如果能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领略作者当时的心情,从朗读入手去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意思,那也许学习古诗就不是那么乏味了,读起来也更有味道。
在《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中,我首先请大家观赏庐山的图片,请学生谈谈感受。在出示课题,初步了解作者观赏庐山之后的感受,并释题。我认为较成功的方面有:1、精心设计的课件有使用价值。2、整堂课用“赏美景、品名诗”这条线串起来,这样活而不散。3、个性化朗读和多元化感悟,使得学生更能品出“诗中有画、诗中有歌、诗中有理”的韵味,实现了学习目标。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时处理不恰当,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时,过于心急,导致言不达意,误导了学生,使学生更加迷茫,最后只有牵强地引到主题上,学生也没有完全弄懂,这是这节课最大的败笔。其实在学生答不上来时,可以让他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强调“横侧远近高低”,学生就会有所感悟。在读中思考、感悟,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在与老师们探讨教案的时候,有两种看法,这也是我一直疑惑的地方:在初读古诗时到底用不用初步理解古诗。我觉得如果学生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更能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和哲理美。但这样处理又认为太老套,哎!
虽然准备这节课让我觉得很累;虽然这节课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虽然这节课上得不近人意,但我任然感到很欣慰,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6
《题西林壁》是我本月的汇报课。一直觉得,古诗要名师,至少也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敢拿来展示。但由于这篇古诗还是比较简单易懂的,所以在纪老师的鼓励下,我还是决定试试。
新课伊始,由于学生去年已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对庐山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设计的导入是“故地重游”,重访庐山,游览西林寺,从而引出苏轼的《题西林壁》。在了解作者方面,课前我已布置学生搜集了作者的相关资料,但是由于学生汇报时总会犯照本宣科的毛病,大段大段的资料文字很生硬地读下来,最后还是不知所云。所以在汇报的时候,我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用一两句话介绍你了解的苏轼。这样请两****,苏轼的身份也就明朗了。然后,我打出PPT,显示苏轼的生*,学生边看我边解释“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今天我们所读到的《题西林壁》正是其中之一。”自然而然地进行过渡。
而在理解“岭峰”的区别时,课前先让学生查字典,上课时通过图片帮助学生区别,在这里,我还设计了请学生用一两个四字词语形容岭峰的特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连绵起伏、高耸入云”之类的词语,再把词语套入到解释中,解释就更加完整了。
然后,在理解“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我花费了大力气,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假如你到了庐山,从不同角度你会看到怎样不同的景色,怕学生一时思路打不开,我还找了不同角度能看到的各种图片供学生参考。这个环节,学生写得都挺不错,部分学生还用**刚学过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一些词语和表达方法。一开始我的想法是,通过这样的练笔,学生就更理解了不同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然而这并不是重点,重难点都落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作者虽然已经从不同角度观赏了庐山,但还是没看清他的真面目,因为他身在庐山中,看不到全景。由于在前面小练笔的时候过多,所以在理解难句时时间反而压缩了,感觉学生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而且为了帮助理解,我所举的《画杨桃》的例子也不够恰当,经纪老师点拨,我才明白,《画杨桃》更倾向于“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就画成什么”,与本文主题并不一致,可比性不强。相反用“盲人摸象”或观察学校的方式可能更为妥帖。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7
教学反思:
上课前,我准备了课件。把古诗及重点字词的注释写在了上面。一开始上课,我就把重点出示,提出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一古诗意义的要求。学生们听了我的要求都在愣神。接着,我对其进行了研究方法的指导:把注释中关键词的意思带入古诗,然后读一读。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推出未加注释字的意思,如果是在理解不了,可以通过查字、词典解决。开始,我让学生试着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合作的探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告诉小组成员,经过小组成员的集体评议达成共识。
小组合作中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了探究过程。对于那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在巡回指导时,引导其解决,及时纠正他们在探究时所出现的偏差。在轻松的氛围中,很快就有小组写出了古诗的正确意思。
为课文配图,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成员之间把“太阳”、“人”、“飞来峰”的位置摆放在一张图片上,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有利于对文章哲理的理解。
成果汇报后,根据小组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排出了名次。作为奖励,第一名的小组获得了把自己的配的插图扩大并填色的奖励。
在理解了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后,我开始让学生背了背古诗。由于对古诗的意思理解的透。不少学生在短时间内都可以背下来,但是并不熟练。
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今天的诗歌学习。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没想到,学生回答地让我惊讶!他们说出了很多连我都没发现的例子.我不得不称赞他们的观察力.我顺势又提了个问题:通过学习了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他们回答地也比较到位.遗憾的是这节课,我没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8
第一次尝试古诗教学,课前我下了很多功夫,我想尽量为我的学生展现一堂生动有趣的古诗课堂教学。犹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最怕上的就是古诗了,因为那时觉得古诗课堂是那样的乏味,我不想我的学生也有同感。精心设计的课堂看来还是收到了一点成效。甚至在课堂上还出现了个小**。在此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教!!!!!!(其中还出现了个小插曲:课前,赖副突然“**”我班,到上课铃响,已经一排排开了。这,这···本是一堂自我试验的摸索课,变成一堂类似于展示课的架势了,这一扎的老师啊,怎么这节课他们都凑一块来啦~~不会老就“谋划”好了吧?阿门啊~~于是乎,在突然 “中彩”的状态下,带着那么一点点的忐忑,深呼一口气,开始了我的教学处女秀····):
······
省略······
抓住“各不同”让学生体会到底不同在哪里,学生就会找到“横,侧,远近高”等关键字眼。
师:现在我们在小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庐山的正前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一个画面?
生1;在我眼前是一片山岭,
生2:是一片郁郁苍苍的山岭!
生3:也许是一片云雾缭绕,郁郁苍苍的山岭。
生4:在我眼前仿佛是一幅延绵起伏的山岭,郁郁苍苍,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生5:老师,我可以用对联中的一句话来形容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师:哟,来,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生5:雾锁山头山所雾~
生6迫不及待的喊起:老师,那庐山不就有一种神秘的美丽了!
师:是啊,庐山本身就笼罩这一种神秘美。不光从正面看它是如此的美,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位欣赏到它的美。
有学生马上喊起:我想说站在庐山上看到的美景!
相继从“侧,远近低”都有学生选择。这时我发话了:请同学们把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美丽画面用手中的笔描写出来,等会我们比一比,谁刻画的图景最美丽!
学生赶紧拿起笔头奋奋而写···
我巡视课堂,给予指导。三分钟左右:把你所描画的庐山和大家分享吧~
生1:从侧面看就看不到掩面起伏的山岭了,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陡峭的山峰。就像一把锋利的刀伫立在天地之间!
师:那该是多高的山峰呀!
学生马上喊出:直入云霄!···根本就看不到山顶了!···山头上全被云雾遮住了!
师:这就叫雾?···
生马上齐答:雾索山头山所雾!
(这环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从高处看有看不到山脚下,一片云海,更有学生不赞同云雾缭绕,说在山上感觉心情舒爽,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愉悦···从远处看学生把庐山比喻成一位绿色巨人,近出看,山脚下看,庐山更像一位高不可攀的巨人,有的学生说站在上脚下觉得连爬山的信心都没有了···我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
在这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除了这些方位看庐山是不同的,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
在引导下学生逐渐活跃起来“冬天去看!”“雨天也可以!”···逐渐学生思维拓展**,分别从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等等方面去描画他们心目中美丽的庐山美景。
师:谢谢同学们向老师推介了这个的千变万化的庐山,真是不同的角度庐山就变得不同了,不愧是苏轼笔下那个“远近?···”
生齐背: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如果让你把庐山比作一个人,你会选择?(哲学家 艺术家···科学家)
几乎是一致的答案:艺术家!
生1:我觉得庐山是一位艺术家,因为她展现出千姿百态的身段!
生2:肯定是艺术家!她是那样的美丽,神秘。婀娜多姿!···
师:你能把这位“艺术家”的特点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我们吗?
生读,个别读,小组读,同桌读,全班齐读
师:随同同学们从这么多的角度去欣赏了庐山,每一面展现给我们都是不一样的精彩呀,如果我们只站在山中去欣赏庐山,能看清楚庐山的真实面目吗?
生:不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好一个只缘身在此山中呀,所以我们看事物能从一方面认识他吗?(不能!)应该怎么去看?(从各个方位去看!)光看就行了吗?也许有许多人都看过这庐山的不同面目,为什么只有苏轼写出这蕴含意义的诗句?找到问题的原因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他爱动脑经!···因为他善于思考!···)如果前面的庐山是一位艺术家,那后面这两句蕴含深意的庐山会是一位什么角色?
(大部分学生认同是哲学家,因为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也有小部分学生赞同是科学家,因为科学家最会发现问题,并且善于思考。)总之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我都表示赞同!再让学生试练读,读出艺术家千姿百态的美丽和神秘,哲学家的哲理,或是科学家的睿气。个人展示读,同桌合作展示读,小组展示读···)
师:大诗人苏轼用睿智的目光来审视庐山,写出如此令人深思的哲理诗句,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揪根问底的全面思考。以后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的同学也该全面的去认识事物,思考问题!
教学反思
毕竟是新手,这道行太浅,在教学更多流露的是欠缺。现总结如下:
一. 字词理解没有很好落实。“岭”“峰”都是形容山峰的,那他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如果光讲概念学生还是会混淆,在课堂上我也没有很好的解释,在课后,听课的赖副提议可以借助手掌来表示。五指并拢正面展示就是连绵起伏的山脉,有高有低,相互紧依在一起。而五指并拢侧面展示则是“峰”。高的山峰遮住矮的山峰,大的山峰遮住小的山峰。正如赖副说的,语文在理解词义上可以多运用道具。这样更加生动直观,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且接受。
二. 古诗品读不够深刻。读是语文课的精髓。而古诗的读则分为4个阶段
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读出韵味4.读出意境
而我的朗读教学只停留在第三个阶段。其实我从我接受这个班的语文课起,我就提倡学生在遇到写景叙事文时一定要边读边想象画面。这节课也不例外,但是缺乏的是我的进一步引导,导致学生把这首古诗从*面文字向立体画面转化时没有渗透透彻。所以学生只能读出韵味,欠缺意境。听课老师中有一位早我一年入行的前辈,他提议,在最后老师可以自己配乐朗诵,加上投入的表情,因为我的声线是很适合朗诵的。他说这样更生动形象,立体性更强。更能感染学生。
三. 课堂上缺少大胆的创作。赖副说,其实在这节课上,学生完全也可以成为一位诗人,进行大胆创作,体验创作的惊喜和诗人的成就感。而我缺少的就是开阔的视眼,和哲理的推广。举例西湖,黄山,学校,甚至自己,人生···仿照最后两句进行创作。如,“不识西湖真面目,只缘身在此湖中”······
四. 评价没到点子上,**缺少换位思考。评价语没有到位,其实在本节课上,我班学生运用了大量的好词好句名句。而我的大部分评价都是“嗯,词用的真好”到底哪个词用的好,有时是应该点拨出来的。在本节课中还有两三个问题提得比天还大(有点夸张的说法···),没有考虑到整体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有一小段时间里竟然出现了优生唱独角戏的场面。在以后的备课中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总之,在这首古诗教学中我既收获了小小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收获了那么多珍贵的建议和自己的反思。希望以后的常规课经常会有前辈莅临指导,(不用害怕前辈们的突然“**”)这样对我的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帮助会很大。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9
现在的课堂要求教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整个课堂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除此之外,课堂上应“读”字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讲,尤其是古诗教学,只有让学生在吟诵中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才能真正地掌握文本。
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对古诗文的教学,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下面以我前段时间刚教学过的《题西林壁》为例谈一谈:
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吟诵,走进文本
教学中,我一般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来。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要想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诗句里字词的意思就应理解,把字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诗句的意思。具体的方法有三:1、借助注释2、查阅字典、词典3、联系整首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来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因为我们的教室在二楼,课堂上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整个学校,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一楼的景色根本看不到,学生操场的景色也看不全等。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来有滋有味。
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有待完善。如:
一、课堂上对学生信任不足。这首诗很简单,学生大多能自主理解,但我总怕学生理解地不好、不到位。因此在课堂上有时想急切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
二、拓展延伸地不够好。对于庐山的介绍、作者的介绍不够到位。联系实际太少,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总之,这节课我认为有优点有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希望能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0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
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还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一个学生扮演苏轼,其他的人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可以互相采访,内容是大家学习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本首古诗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等的参与者,体现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教学,引导领悟道理。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1
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画、唱”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质疑问难,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
我认为较成功的方面有:
1、精心设计的课件有使用价值。
2、整堂课用“赏美景、品名诗”这条线串起来,这样活而不散。
3、个性化朗读和多元化感悟,使得学生更能品出“诗中有画、诗中有歌、诗中有理”的韵味,实现了学习目标。
4、课堂生成不少亮点:学生频繁质疑、相互补充;还想出了好多例子,以便把自己对诗意、内涵的领悟给别人讲明白,如:**观大象、打官司等,说明他们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的是在品诗、玩味、欣赏。师生所表现出的激情比预料的更高涨,因此出现了画诗、美读挑战赛、即兴表演唱等精彩场面,也正因为如此,下课铃响时,有孩子说“咱们不下课”;“旅行”结束了,孩子们依然恋恋不舍,老师也兴之所至、难以*静……[ - xxJxsJ. -更多语文反思]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也像苏轼一样有万千感慨:名诗与好课都不是短短的几天能打造出来的,只有用一生去备课,以真情来授课,才是有魅力、有生命力的,这也是我的追求。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2
现在的课堂要求教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整个课堂就是学生、教师、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除此之外,课堂上应“读”字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讲,尤其是古诗教学,只有让学生在吟诵中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才能真正地掌握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对古诗的教学,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下面以我前段时间刚教学过的《题西林壁》为例谈一谈:
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吟诵,走进本教学中。
我一般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因为我们的教室在二楼,课堂上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整个学校,学生反馈回的信息是一楼的景色根本看不到,学生操场的景色也看不全等。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有滋有味。
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有待完善。如:
一、课堂上对学生信任不足。这首诗很简单,学生大多能自主理解,但我总怕学生理解地不好、不到位。因此在课堂上有时想急切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
二、拓展延伸地不够好。对于庐山的介绍、作者的介绍不够到位。联系实际太少,这样学生理解起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总之,这节课我认为有优点有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希望能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3
《题西林壁》是宋代苏轼所写的一首记游诗,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理,旨在告诉学生要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复习背诵导入——揭题解题——知作者——吟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拓展——背古诗。虽然教学过程应该说比较清晰了,但我个人认为古诗词的教学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以为学生对于古诗的朗读、背诵会很困难,没想到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熟练的朗读古诗,甚至能流利地背诵全诗。看到学生们这么高昂的学习情绪,我也更有信心了。
首先学习的苏轼的《题西林壁》。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想让学生一起朗读这首诗,然后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采用同桌互相交流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这个问题抛出之后,我让学生们模拟表演试试看,自己坐在教室里,是否能看到整个教室的面貌,这样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当然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也就明白了世人所写的意思。这时我用幻灯片出示了作者在不同角度观看庐山时的景象,生动的画面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深刻。
但是也存在些不足:
1教学古诗重在诵读和积累。要让朗读真正走进课堂,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如小组读、**读、比赛读、全班读等方法,读出诗句
的语言美、音韵美、韵律美,从而增强语感,以读促悟,感悟诗句所蕴含的情感,达到积累语言的效果。
2课上我的语言激情不够,没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的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有些死板。相反,如果我的语言能激情四射,收放自如的话,就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同时学生也会跟随你语言的抑扬顿挫,绽放学习的热情,主动地学习,这样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3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4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
伴随着对《望庐山瀑布》的复习,我们开始了对《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学习。由于这首诗的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让学生回想我们学古诗的方法:1、解诗题,知作者。2、初读诗,正字音、清节奏。3、抓字眼,明诗意。4、多诵读,悟诗情。然后安排学生先自主学习,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接着在全班交流,走进庐山,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而且在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景色各不相同时,我让学生试着画一画,从而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可以是齐诵、轮诵、师范读或配乐诵读,形式多样,重在读出理解,读出感受。有了这些奠定后,我们就要直奔本课的重难点,即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者迷,旁观者清”。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学生谈到了身边的同学,比如陈樱文虽然学习不好,但是从来不撒谎;张洪耀热爱劳动等实例。再比如《画杨桃》一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杨桃的形状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课堂还生成了不少亮点:学生频繁品读、相互补充;诗配画,加深情感体验;还想出了好多例子,以便把自己对诗意、内涵的领悟给别人讲明白,这都说明他们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的是在品诗、欣赏。师生所表现出的激情比预料的更高涨,因此出现了读诗、美读中体会诗情,读出诗中的图画。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对时间的把握不太精准,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从第二行诗到三、四行诗的过度上问题的设计还不是很合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理解古诗的意思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在感悟道理的环节较为仓促。二、细节的瑕疵。在画古诗的环节,个别学生要完成诗配画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到位。三、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行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没有给学生足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
总之,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大胆预设,充分准备,提高课堂效率,尽快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较成功地上好一堂语文课。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5
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哲理诗,又是最喜欢的东坡名作,自不敢怠慢!
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概括起来,也就是耳熟能详的那八个字:**者迷,旁观者清。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还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一个学生扮演苏轼,其他的人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可以互相采访,内容是大家学习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总的说来,这节课,做的比较成功的地方,我认为有:
1、用一个主问题(大问题)引领全首诗的教学。
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古诗的教学,四年级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方法,避免了逐词逐句讲授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
2、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融于“他有一个什么遗憾”“难道他没认真地观赏吗”和“他为什么没有遗憾呢”等问题中,较易地理解“入其内,出其外”,能懂得要全面分析事物的道理。
但总体而言,本课的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习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学生难于在生活中发现例子,并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3、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习惯。
4、课堂缺少诗味,还未能很好地让学生入境、出境。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突破。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扩展8)
——题西林壁语文教学反思 (菁选2篇)
题西林壁语文教学反思1
1.教学古诗重在诵读和积累。
熟读成诵是理解、欣赏、内化的最好**。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如小组读、**读、接力读、比赛读、表演读,读出诗句的语言美、音韵美、韵律美,从而增强语感,达到积累语言、积累形象、积累观念、孕育美感、怡情悦性之目的。
2.教学古诗重在领会大意,习得方法。
教材中精选的古诗大多出自名家之手。这些诗人在为人行事作诗等方面有不少轶闻趣事,其中的某些故事蕴含着**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让学生了解和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高学习质量。在学习实践中运用“读、分、译、调、增、连、体”等七字方针理解诗句大意,从而逐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学懂古诗。
3.教学古诗重在品味字句,领会意境,获得美感。
要引导学生推敲重点字词,习得推敲字词的方法并有所心得。借助形象思维把语言文字承载的信息加工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置学生于诗情诗景诗意中,从而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要用古诗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促成他们在古诗学习中获得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去领略祖国语言和文化的灿烂辉煌,产生浓浓的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要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等,引导学生去领悟形象美、意蕴美、结构美、哲理美、情感美。
4.教学古诗要有意识地建构语言形式,锤炼语言,飞扬文采。
整体上说,汉语言是属于诗体语言,尤其是唐诗宋词,语言精练,形式特别。要抓住特别的语言形式,引领学生或顺水推舟,或模仿创作,或扩展延伸,或逆思而动。如本设计第七项填空练习便是一例。语言的模式建构多了,运用起来就能得心应手,从而熟练地驾驭语言,飞扬文采。
题西林壁语文教学反思2
《题西林壁》是统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顺承了三年级的“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细致观察。
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理解诗句意思,并能懂得“**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我从三年级所学的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进入学习本首古诗,通过解题——诵读——理解——感悟等环节步步深入。尤其是在学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我沿用上一单元策略**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座山会看到不同的景象?”这时为了使学生更加明了,我选用一个六面体,分别找不同位置的学生说说各自看到了什么颜色,当学生发现每人看到的颜色都不同是因为坐的位置不同后,很容易就明白了诗人因为身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色自然不同。之后在教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因为这两句中采用了因果倒装的写作手法,并含有“**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又用“盲人摸象”这个小故事引导他们理解诗意:因为诗人身处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所以看不到庐山的全部景象。
继而马上**:你认为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有的学生说从高处看,有的学生说从远处看,有的学生说把所有看到的景象合并在一起,从他们的回答中看出学生已明白一定道理。这时候我出示了“**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并举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时遇到的这样的情况,有一个学生回答他在下棋时,因为旁观者纵观整个棋局,最后帮他下赢了这盘棋;还有学生回答两个同学闹矛盾了,她在旁边看清了整件事情的经过。这些事例都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道理。
同时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之后,为了当堂消化所学古诗,我设计了背诵、默写环节,达到会读会背会写的教学目标。课后也认真阅读了各位老师的教学建议,果然是**者迷旁观者清,其中史老师、刘老师、梅老师、喻老师还有廖校长给出的建议,让我看到了本课教学的不足,也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扩展9)
——改写《题西林壁》作文
改写《题西林壁》作文1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凉风袭过脸颊,好不惬意!夏姑娘悄悄地退到幕后,秋姑娘粉墨登场。我拿着摄影机,看到了苏轼带着他的老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妹妹苏小妹一起去庐山游玩。
来庐山游玩的游客都赞叹庐山的空气太新鲜了。亲自体验一下,深吸入鼻,清新不已,散发着泥土和高山的气息。我小李森深吸一下,好像进了天然氧吧一样。(时间不早了,赶快拍摄):苏轼举目四望,周围的山岭一座挨着一座,像一只只绵羊,又像一条条青绿色的蛟龙,它们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群山缭绕,更像是那云间的仙境啊!睁大眼睛看,似乎这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呢!半山腰轻轻地笼着一层薄雾,一座座山就像一位位仙女披着面纱在舞动……“啊,这庐山真是名不虚传啊!”苏轼赞叹道。
苏轼一边牵着老父亲,一边喊弟弟妹妹跟紧了。他们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前行。路旁许多参天的古木挺立着——银杏树拿着小扇子,枫树在摇摆着自己的身子,好像在展现它那优美的身材,展示它如火般的热情……
沿着山峰前行,突然奇迹出现了——庐山的山岭改成了山峰的模样!山峰有的高耸入云,直插云霄;有的像一把利剑……那里怪石嶙峋,千姿百态。苏轼拿出毛笔,挥笔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画外音:今天我再加上几句。都说庐山风景好,今日上山才知道。一山连着一山绕,身临其境真奇妙。)
从此,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这首诗闻名天下,庐山也吸引来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人们慕名而来,想亲眼目睹庐山的神秘。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0篇(扩展10)
——题西林壁教案
题西林壁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题西林壁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教案1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3.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3.体会诗人“**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谁去过庐山或看过庐山的风景片吗?请简单地介绍一下庐山的风景或景点的名称。
2.庐山的瀑布气势磅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特别有名气,李白以庐山的山为背景还写过一首另一首诗《望庐山五老峰》中有一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3.同样以庐山为背景,不同的诗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解诗题,知作者(板书课题:题西林壁)
1.简介: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
2.诗题
3.作者
三、读正确,明诗意
1.听录音读
2.指生读
3.师生合作读:生读前四字,师读后三字,交换角色再读。
4.齐读。
5.诗意
四、入诗境,悟诗情
1.这首诗写了什么?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
2.老师提三个问题,如果能答出来,就说明这首诗大体读懂了。
题一: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找出来。
(板书:横侧远近高低)
题二:作者欣赏庐山是不是真的横着看,侧着看,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这些方位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角度不同)
角度不同,景色怎么样呢?从诗中找证据。(远近高低各不同)
(板书:景色不同)
小结:苏轼不愧为大文豪,诗的前两句用14字就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就完全不一样。
题三:作者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此所谓“**者迷,旁观者清”。
小结:看来要想了解全面,就要超越狭小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引导回答: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面。
五、诗意引申
1.师举生活实例1:一位同学放学校外等车远观学校教学楼……于是,他轻轻地吟诵道:
(引读)不识庐山真面目——
2.师举生活实例3:以《背影》为例,引出不识“父爱”真面目,只缘身在”父爱”中。小结:诗中的“山”不是指庐山了,这个“山”可以是指一样东西,也可以是指一件事情,更可以是指一个人。
3.同学们有没有碰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举例说一说。
(逐一事例引读)不识××真面目——
4.这首诗不仅仅感受到了庐山景观的奇丽,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
引导理解:人们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片面性。预知事情**与全貌,需全面了解。
四、全文总结
小结: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
五、拓读古诗
古诗欣赏
题西林壁教案2
活动目标
感受和想象古诗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幻灯片、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现在请小朋友看黑板上老师画的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能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么?看谁说得又完整又全面而且声音洪亮。(我看到了**的柳树,很多高高的山、还有人、云彩)那老师现在问小朋友一个问题:你爬过山吗?你爬到山顶了?你爬到山顶都看见了哪些东西呢?(树、草、花、也有好多的山)小朋友说的真好,老师告诉你,画上的人叫苏轼,他爬的山名字叫庐山,苏轼登庐山写了一首好听的古诗。你们想听听么?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范读。
2、向小朋友介绍诗的作者、所在朝代、生*及写作背景。
3、一句一句教小朋友朗读。
指导读古诗的语气,要抑扬顿挫,有诗的韵味。
4、小朋友齐读古诗。
5、指名读古诗,读的好的给与鼓励。
6、指导小朋友看黑板的图画背诵古诗。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学会这首诗了么,把它教给你的小弟弟小妹妹好么?背给爸爸妈妈听好么?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望庐山瀑布》
活动目标:
1、乐意欣赏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在文学活动中积累文学语言。
2、理解古诗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朗诵古诗。
3、通过朗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回忆中班上学期学习的古诗《题西林壁》,提取幼儿对古诗的经验。
1、教师: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是苏试的《题西林壁》,那首古诗写的是什么?
2、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不过不是写庐山的山,而是写庐山的水,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
二、基本部分
教师出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1、(出示挂图)小朋友看,这幅图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2、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3、这是我们江西的庐山,这是庐山的瀑布,你看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一样,有一首古诗就是描写庐山的瀑布,我们一起来听听。
4、教师完整念古诗,幼儿欣赏。
--师**: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古诗的名字叫《望庐山瀑布》。
--师**:你听到古诗里念了什么?(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在古诗中听到的内容。)
--小朋友,这首古诗你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为幼儿一一解释)。
--教师总结幼儿**和回答,解释古诗中用的比喻的**,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学念古诗
1、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你们想学吗?
2、幼儿学念古诗,老师大声的念,小朋友小声的念。
3、庐山的瀑布,景色好美,这首古诗也写的很美,我们一起来说说诗人李白的当时的那种心情和意境。
4、当你来到一个景色非常美丽的地方,你会怎样,心情是什么样的?
3、我们边拍手边念古诗,读出这首古诗的节奏。
4、我们的诗人还给这首诗,配**优美的音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5、这首诗是描写庐山的水,庐山除了水很美,山也很美,我们的家乡是一个山美水美,山清水秀的地方。
三、结束部分
1、复习故事《聪明的乌龟》。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题西林壁教案3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2、指名读。正音
3、再读,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用心去思考,你从哪看出来的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诵读,悟诗情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的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的“**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四、背诵
五、课外拓展:《登飞来峰》
六、总结。
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题西林壁教案4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这是苏轼在游历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在诗中,作者通过对庐山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抒发了他“**者迷,旁观者清”的感慨,其实就是告诉了我们这么一个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学习古诗已初步掌握了基本步骤,即:读——解——悟。而本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较难掌握,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够默写出来。
2、教会学生说出诗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懂得诗中蕴含的“**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培养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能够将全诗背诵并默写下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体会诗中所含的“**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爬过山?请曾爬过山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爬上山顶后看到的景象和在山下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2、引入课题:是啊,山上看到的村庄还是原来的那个村庄,但是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景象出现呢?大文豪苏轼也有过和你们一样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写的一首诗《题西林壁》,看他是怎么为我们解开这个疑惑的。(板书课题)
二、解题
1、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注释,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设想:可能有同学不懂“题”的意思,可让同学们先组词,比如“题目”“题写”“问题”等,结合古诗,选择正确的译义。)
3、板书课题意思: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文。
三、初读诗文,感知节奏
1、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朗读古诗的方法自己默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教师范读。要求:同学们在听时要注意老师的节奏,在停顿的地方用“/”作上标记。
3、全班朗读,教师纠音。注意卷舌音*舌音的正确读法。
4、鼓励个别起来展示读,大家一起纠音、评价。
过渡:同学们已经会读这首诗了,但是你知道诗中写了什么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意思
四、学习第一、二句诗意
1、全班朗读这两句。
2、猜想诗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同桌间互相说说你猜到的这两句诗的意思。
3、谁来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诗句意思: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庐山却变成了一座山峰,高大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景象都各不相同。)
4、在这两句诗中,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庐山千姿万态,从每个角度都看到不一样的景象。(有岭又有峰)
5、延伸:学到这里,你是否想起,我们在上一学期也学过这种描述了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发现不同的样子的文章?
(引导学生说出《画杨桃》中的话:“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6、谁来把庐山不同的景象画一画?(给时间让学生作画,画完后展示、评价)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
过渡:就那么一座山,为什么作者会看到好多不同的景象呢?(引导学生说出最后一句诗)
五、学习第三、四句诗意
1、全班朗读这两句。
2、请你根据注释猜想一下这两句的意思。
3、请你说一说,在这两句来应该注意哪些字的解释?
识:认识;清楚。缘:因为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4、谁来把自己理解到的诗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诗句意思:认不清庐山真实的景色,是因为我就身处在庐山之中啊!)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
六、深入体会
1、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为什么还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学生说出最后一句诗)
2、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3、教师归纳:诗人觉得没能够认识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本身就处在庐山之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到庐山的全貌了。
4、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前两句与后两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七、拓展
1、从这首诗中,你觉得作者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路呢?
(教学设想:生或会回答“看景象要看全面”、“看待事物要讲究方法”、“不要置身在景物之中只看它的局部,要站在高处看它的全貌”、“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的发现”等)
教师作归纳: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者迷,旁观者清”。就像在*时的日常生活中一样,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即: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作答板书:横看-----岭
远近高低各不同
侧看-----峰
不识真面目**者迷
只缘在山中旁观者清
2、谈感受:你能不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时遇到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
八、熟读背诵、默写
1、请你把自己当做诗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练习背诵
⑴同桌间互相练习背诵。
⑵分组竞赛背诵。
⑶师生互背:
①教师出上一句,学生对下一句。
②教师说意思,学生对出相应的诗句。
③将诗句顺序打乱,让学生衔接上句或下句,做到倒背如流。
⑷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你的背诵?
⑸自评、共同评价背诵情况。
3、练习默写
⑴先说一说,在默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个字的书写?“峰”不要写成“锋”,“各”不要写成“个”,“缘”的右边上头不要写成“互”。
⑵学生练习默写。
⑶谁愿意上黑板来展示你的默写?
⑷共同评价默写情况。
九、总结、延伸
1、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⑴指名作答诗句的意思。
⑵指名谈出诗中包含的道理。
⑶谈一谈你对庐山的了解。
2、提升感情:从诗中,我们知道,庐山是一个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所以苏轼通过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并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它的奇特景象。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像诗人一样,对祖国的美丽河山有所感、有所悟,将你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十、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题西林壁教案5
教学目标:
★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流程:
(课前**学生分组赛诗)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八、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九、默写古诗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十、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十一、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
(课件出示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看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案6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游山西村》是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基础和方法,而且学生喜欢诵读这种节奏感强烈的古诗。然而,两首古诗中都有富有哲理的诗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法学法】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知大意;多诵读,悟诗情。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与作者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题西林壁》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
学习步骤: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熟读成诵
2.初读感知
读通读正确: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然后抽读。
3.自主识字
三、朗读感悟
1.板书题目,并解题
[题西林壁]题:书写,题写。西林:江西庐山上的西林寺。壁:墙壁。题意是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简介作者:(见附录)
3.理解诗句之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从正面看。岭:山岭。侧:从侧面看。峰:山峰。远近高低: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各不同:各种不同的姿态。诗句之意:从正面看,庐山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不认识,不清楚。缘:因为。只缘:只因为,就是因为。此山:这庐山。诗句之意:(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自己在这座庐山之中。
4.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1)作者都是怎样观察庐山的?(位置:横看、侧看;距离:远眺、近观;角度:俯瞰、仰望)位置、距离、角度不同,同看一座山在观察时看到的山的容貌一样吗?(千姿百态)
(2)“横看”是从哪个角度按什么顺序观看?看了什么?(“横看”是正面,从“左→右”或从“右→左”观看。这样看整庐山就是很高的连绵起伏的山岭。)
(3)“侧看”看到了什么?(从侧面时又成了耸立陡峭的山峰。)
(4)从“远、近、高、低”不同的位置看,庐山的姿态一样吗?(不一样呈现出不同的美妙的姿态,气象万千,千姿百态,变幻无穷: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
(5)庐山到底有没有真正的面目?(应该有)为什么在庐山看不清庐山内的真面目?(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2)师: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3)中心:《题西林壁》这首诗通过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者迷,旁观者清”。
四、诵读背诵
指导朗读《题西林壁》:“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比如,“远”稍强,“近”“高”强,“低”又是稍强;或“远”稍强,“近”稍弱,“高”稍强,“低”稍弱。“真”“只”要读作重音。
五、作业布置
诵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习“缘”这个生字。
2.读懂诗句意思,理解古诗内容进而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
3.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含义,领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读诗导入:
师:孩子们,看看这一幅风景图,是否能唤醒你脑海中的记忆,这是哪里的景色?(生:庐山瀑布)记得李白写的那首诗吗?叫《望庐山瀑布》。我们一起来背背好吗?庐山的风景不仅仅就是这瀑布,你看这峰峦雄伟的山峰,更是那样的壮丽迷人。大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十多天后,把这里的风景看了个遍,于是在庐山的西林寺写下这样一首诗,一起读诗题。
二、了解题目和作者
三、自学古诗,感受诗意:
1.学习古诗,不仅仅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更要读出对古诗的理解,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一下这首古诗。
2.汇报交流:
A:你认为“岭”应该是什么样的?“峰”又是何种状况?说明庐山的景象怎么样?(生:变化莫测,形态各异,奇形怪状等)怎样能读出你的这些感受呢?“岭”和“峰”要重读。
B:除了从正面和侧面看,诗人还从哪些角度去看?
同样的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色,这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让人觉得(眼花缭乱)这就是庐山,让我们把它的特点读出来吧。
点拨:此山在哪?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他愿意停留在“不识”上,他问自已—,他问山中之人——,他问我们在座的各位——,可是,我们都身在庐山之中,看到庐山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补充链接:
庐山在李白的眼中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在朱**的眼中是——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庐山在*的眼中是——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同样是庐山,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苏轼所说的——
D:揭示哲理:孩子们,要想对庐山的风景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我们应该怎么办?
同样,作者仅仅是在说庐山吗?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错在哪里?
要想认清一件事情评价一个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全面地,客观地对待事物,而且还要有自已的切身感受。)
四.拓展训练,总结全文:
九百多年过去了,庐山依旧有她自已的风采,无论时间怎样流逝,它总还是那样的变幻莫测,绮丽雄伟。现代诗人*在游览庐山时,也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带着我们这节课学会的朗读方法,来读一读这首诗,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初游庐山 *
庐山面目真难识,叠嶂重峦竟胜奇。
乍雨乍晴云出没,时高时下路*陂。
盘桓最好寻花径,伫立俄延读御碑。
如许周颠遗迹在,访仙何时至今疑。
总结全文:学完了这首诗,我们赞叹庐山的风景雄伟陡峭,更从诗中懂得了一个道理,这样的诗是哲理诗,最后,我们端好书,大声地把这首诗读出来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岭:简笔画
峰:简笔画
不识……不同…..
全面地,客观地看待事物
题西林壁教案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板书:
一、复习第一首古诗
1.指名背诵读诗。
2.指名说诗句意思。
二、学习《游山西村》
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教师补充。
(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方法同学首一首古诗。
4.品读悟哲理。
5.就读成诵。
题西林壁教案9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下:
一、谈话与导入
1、师生谈话:
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2、师板书:
庐山。
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6、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庐山,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二、初学与感知
1、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2、多**出示西林寺的图片和《题西林壁》这首诗,师配乐朗读。
3、学生**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4、教音:
岭(lǐng) 峰(fēng) 不识(bù shí) 只缘(zhǐ yuán)
5、指名两生和两组读。
6、认识缘字:
⑴ 请学生自己通过部首来认识该字。
⑵ 完成填空:
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 部首,再查 画。第四笔是 ,名称是 ,第五笔是 ,名称是 。
⑶ 多**演示缘字的书写顺序,学生再跟写一遍。
⑷ 学生在自己纸上练写缘字。
7、再读全诗,要求读流利。
8、学生练习后,小组比赛读。
9、请学生把全诗分成两部分,并说说理由。
三、理解与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⑴ 齐读一、二句诗。
⑵ 自,理解岭峰的意思。
⑶ 根据字典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岭峰,请两生在黑板上画。
(岭: 峰:)
⑷ 说说岭峰的区别。
⑸ 小组讨论:
同样的山,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
⑹ 继续讨论:
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来观看庐山的?
⑺ 体会横看侧远近高低的意思。
⑻ 配合相应的风景图片,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 ;从上往下看,庐山是 ;从远处看庐山,像 ;从近处看庐山,像 ;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 ;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 。
⑼ 在小组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
2、学习第二部分:
⑴ 自读。
⑵ 同座讨论,完成填空:
① ,是因为 。
② 因为 ,所以 。
③ ,所以 。
④ 之所以 ,是因为 。
⑶ 指名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来说。
⑷ 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⑸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⑹ 质疑。
四、朗读与背诵
1、按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
2、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后评价。
3、提供四段背景音乐:
⑴ 古琴曲《高山流水》;
⑵ 古筝曲《渔舟唱晚》;
⑶ 二胡曲《二泉映月》;
⑷ 江南丝竹《***》),学生自主选择音乐,配乐朗读。
4、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把这首诗根据自己熟悉、喜爱的曲调唱出来。
五、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者迷,旁观者清》。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4、介绍有关庐山的诗:
《望庐山瀑布》《登庐山》《庐山诗》。
题西林壁教案10
课 时 备 课
【本学期总第 5 课时】
【本单 元 第 5 课时】
【课 题】:古诗两首
【课 型】:新授课
【主 备 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
【教 学 目 标 】:
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 难 点关 键】: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 具 准 备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教 学 内 容 】: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复习学过的赞美长江的古诗。通过**背、指名背创设情境。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望天门山》
1、屏幕显示长江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1)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2)教师解答归纳。
5、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
(1)让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闭上眼睛)。
(2)让学生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可在小组内交流)
(3)讨论:古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
6、指导背诵:
(1)**背(2)小组内轮流背
【教 学 反 思 】:
课时备课
【本学期总第 6 课时】
【本单 元 第 6 课时】
【课 题】:古诗两首
【课 型】:新授课
【主 备 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
【教 学 目 标 】:
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 难 点关 键】: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 具 准 备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教 学 内 容】:
第二课时
一、复**节课学过的内容
1、名背诵 2、默写《望天门山》
二、学习《题西林壁》
1、屏幕显示庐山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2)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3)教师解答归纳。
5、步学习理解诗的内容,讨论交流。
(1)老师朗读诗文或听录音让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闭上眼睛)。
(2)学生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
(3)讨论:古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从《题西林壁》一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6、指导背诵:
(1)**背(2)小组内轮流背。
7、拓展阅读:
搜集苏轼的其他作品,全班诵读。
8、作业
(1)会默写其中的一首古诗。
(2)给其中一首古诗配画,在班中展出。
题西林壁教案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
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2、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指名说)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课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板书:解诗题)
2、你们了解苏轼吗?(指名说)(板书: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请同学们大声读,等会老师要请一些同学来读。(指名分行读)
强调岭ling 峰feng 壁、缘,还有同学想读吗?那就全班一起读吧!
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请同学结合注释或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解决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又快又好!
2、哪个小组可以说说诗的意思?
3、(解释第一句)知道岭和峰的区别吗?(学生画岭和峰图)
4、弄懂了吗?那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句的意思。
5、那从远处和近处看又有什么不同吗?谁能说说这句的意思?
6、学完前两句,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不一样呢?)
7、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快来说说!
8、“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练习说话,再倒过来说“因为。。。。所以”
9、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下来?同桌先是着说说吧!(指名说)(板书:理诗句)
10、说的真不错,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吧!
四、拓展阅读。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指名说)
2、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要从不同解度看。
3、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4、那你认为怎样看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说)
5、是呀!就像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者迷”。
6、现在就让我们饱含感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齐读)
7、想试着背背吗?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背,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
9、老师这里还有几首描写庐山的诗,请读一读吧!
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10、古诗虽然学完了,但是老师希望下课后,同学们能收集、了解更多关于庐山的诗。
教学反思: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缘”字。
2、背诵《题西林壁》。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教学重点难点则为:理解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所蕴含的哲理,从中获得启示。针对我校学生特点和一些语文教师对古诗教学难以把握的情况,课前我设计的教案尽量简洁、步骤清晰,以期给出一个可以参考的操作模式:一、解诗题(结合注释)二、知作者(包括一定程度的写诗背景);三、理诗句(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知大意,如利用字典、课后注释来理解这首诗歌);四、明诗理(结合说实际和上学期课文《画杨桃》理解,感悟道理: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
题西林壁教案12
师:岭和峰有什么区别?
生:岭就是山岭,峰就是山峰。
师:那山岭和山峰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谁能用一些词语来表达一下?
生:山岭是无边无际的。
师:无边无际?
生:一望无际。
师:一望无际?谁能表达得更确切一些呢?它其实是……
生:山岭是长的,一排的。
师:一排的,高高低低的,所以可以形容它“连绵不断”;那山峰呢?
生:高耸入云。
生:直插云天。
师:好的,山峰是高耸的,这两个词形容了山峰的特点。那连起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诗第一句,一边用手势来表示:横着看,庐山的山岭——
生:连绵不断(引导学生缓缓张开双臂,又做波浪状,表示山岭起伏);
师:侧过身来观赏,庐山的山峰——
生:高耸入云(直插云天)(引导学生双手搭成一个尖角,迅速上举)。
师:呵,可以选择你认可的词汇。那“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其他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又分别会是什么印象呢?闭上眼睛,一遍一遍吟诵这两句诗,你想象自己就在庐山道上跋涉游览,远远地望……凑近了看……抬起头……俯下身……你的眼前仿佛看到……
师:远远地看——
生:无边无际的山。
师:唉,这个词用在这里比较合适了。你远远看到了什么?
生: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了。
师:是啊,庐山水汽丰富,庐山云海可是天下一绝啊。远望庐山,云雾缭绕;走在山道上,近看又如何?
生:我看到山壁上突出来的石头快撞到我的头了,还有很多树长在悬崖上,还有草。
师:看来你真的是身临其境了,你看到了悬崖峭壁。一抬头——俯下身——
生:我看到鸟在天上飞过,一转眼就飞到山林里了。
生:我看到山崖很陡峭,一直往上就看不见了,不知道有多高。
生:我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你肯定想起了李白,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飞瀑之下又会有什么呢?
生:大水潭。
生:很深的峡谷,有水汽不断冒上来,我看到过的。
师:是啊,那可是深谷幽潭,一眼望不到底啊。这就是庐山:横着看,山岭起伏——
生:连绵不断;
师:侧着看,山峰高耸——
生:直插云天;
师:远远地看——
生:云雾缭绕;
师:挨近了看——
生:悬崖峭壁;
师:抬头仰望——
生:飞流直下
师:低头俯视——
生:深谷幽潭。
师:再换一个角度的,肯定又是另一番景观,所以在苏轼眼里看来,庐山是——读: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庐山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变化万千,千姿百态。
师:怎么会是这样呢?产生这样的感觉的原因是——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反思]
王崧舟老师谈诗意语文,列了三点:举像入境,诗意语文的言语呈现;移情体验,诗意语文的生命敞开;独特感悟,诗意语文的思想舒展。《题西林壁》寓理于景,而且对“景”的描述实在简约,乃至抽象,而实质上“景”又是那样的丰谵华美,奇崛诱人。若要暗晓领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哲理,必先要领略庐山的“真面目”,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后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故如是。
题西林壁教案13
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庐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附: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案14
教学目标:
1.理解三个新词。
2.在情感上阅读和背诵Xilin Wall的古诗。
3.了解古诗的意义,了解诗人的心情,与人交流阅读的感受。
4.了解观察的不同地点和角度,看到不同的场景。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所学的读诗方法,理解诗歌的意义,理解诗人的心情。
2.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掌握节奏和挫折。
教学中的困难:理解诗人的“当一个地方的球迷,看着观众”的思想,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学生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情介绍
老师: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学者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歌颂祖国的伟大国土。你积累了什么样的古诗?
老师:北宋著名诗人写的《西林墙》一诗,在观赏后仍在歌颂着人们。今天我们要在黑板上学习这首古诗。
2.第一次认识
老师:请你们自己来读古诗,把那些不知名的诗画出来。,
名字已读。标准发音
再读一遍。注意停顿。
3.理解和理解
老师:这首古诗是所有学生都熟悉的,但你明白它的意思吗?在这一天,我们将用我们所学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步骤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
(一)解诗题,认识作者
说这首诗的标题是什么意思?
谈对“气”的理解
(二)掌握文字,使诗歌清晰
读古代诗歌的名字。你从这首诗中读到了什么?
老师:谁来告诉你从这首诗中读到了什么?
老师:只有一个。你怎么能在眼睛里看到这么多的形状?
老师:你真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好孩子。是的,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东西。如果你现在就去面对...
填空:对,错?
老师:作者看它,不只是看它,而是仔细观察它的特点。它的侧面看起来像一个山脊,远处是一座山峰。
不知道“真”(“复读”)的**:“一”不认识Quan Jing(他)的真面目
只在这座山:只因为我站在中间。
想象一下你是如何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的。
(三)多读书,多理解诗歌
老师:为什么作者要描述它?
老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生动地观察了这一奇异的场景。他对鲁山表示钦佩。你能用优美的语调说出你对自己的感觉吗?
生:以各种方式朗诵古诗,带来背景音乐。
老师:刚才,同学们很亲切地读了Xilin Wall的书名。但有一个地方很难理解:为什么我说“我不知道真实的脸”?他不是说他是个“山峰”吗?
老师:你从这首诗中学到了什么?事实是什么?
老师:总而言之,如果我们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复杂的事物,就会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就不能全面地正确理解。
也就是说,人们常说“球迷在观众中,旁观者很清楚”(黑板)。因此,如果我们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四.升华和膨胀
1、看成语故事片《瞎子摸大象》。
2.在观看之后谈论感觉。
3.举生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真理。
5.想象一个诗人,以各种形式背诵古诗。
题西林壁教案15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题释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咱们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我们一起去领略庐山风光吧!(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
2、西林寺有块墙壁,看,墙壁上还写着一首诗呢!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题写在上面的。诗题叫《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借助注释是学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二、初读,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诗句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第二遍力求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如:“岭”“此”等。练读诗句。
3、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谁能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4、教师相机范读,学生评议。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
5、师生合作读。
三、再读,感受“不同”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多了,你就会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轻声读这首诗,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2、同桌交流。(掌握方法:查子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3、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4、理解“横看”:怎样看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师以手示意),怎样看是横看?也就是正面,前面。苏轼还身在何处?理解苏轼身处位置不同。
5、教师: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6、出示课件,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7、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理解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庐山景象也不同。
出示课件,教师引读。
四、品读,感悟“不识”
1、看到庐山的这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指名读。
2、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3、链接作者简介:他是唐宋八人家之一的苏轼,他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他还是学识渊博的“苏学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识”,他还想知道为什么“不识”。于是,他问自己,他问山中游客,他还问你们:孩子,我为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可是,我都身在庐山之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观察了呀,怎么还会“不识”呢?(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者迷,旁观者清”啊!
5、于是,苏轼文思泉涌,挥毫在西林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学生读全诗)
五、升华,积累运用
1、结合生活经历运用诗句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
3、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 侧
远近各不同 客观全面
高 低
不识 只缘 认识事物
( 果 ) ( 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